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培训学校总结

职业培训学校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企业职工培训总结

我校于xxxx年x月中标xx市教育局xx市企业职工培训招标项目,其中x类xxx培训200名,x类xxx培训400名、xxx培训1000名,共1600名。

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第一批共完成xxx培训101名,xxx培训461名;本年度第二批完成x类xxx培训325名,x类xxx培训625名,共1512名,较好地完成了中标任务。每期培训后进行教学反馈,从学员的反馈调查统计看来,总体满意率高达98%,受到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充分肯定。

从9月初到1月底,为完成任务,我校积极开展工作,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本年度的企业职工培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经验:

1、寻找培训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培训应该有实效,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与长期的合作。但自身的培训技术毕竟有限,寻找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才是上策。中标后,再次与xxx公司合作,开设现代企业员工综合技能及营销能力提升培训课程,该课程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与高层客户打交道的营销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提升企业效益。

2、搭建培训课程展示的交流平台:好的东西也需要宣传与展示,让企业知道我们这个学校,了解我们培训的课程也是重要的一步。学校开设的xxx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很好的为学校的企业职工培训开设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窗口,该项目开设的形式丰富的职业心态、职业礼仪等课程为企业培训负责人有了一个事先了解的过程,培训合作建立在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是件愉快的事情。

3、做好详细的企业现状的调查工作:企业职工培训要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培训前做好企业的调查了解工作,做好一份完整的方案,是很重要的。为此,每与一家公司合作,我校都事先派专业培训讲师到公司各个部门与负责人、小组长、职工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的情况与职工的困难,象xxx公司底下有许多个分公司,我们会花几天的时间到各县区去走访,受到企业的欢迎。

4、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的培训方式:培训的效果与培训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我校引进的是当下最流行的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上课形式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课堂一扫以往的沉闷气氛,非常活跃,讲师主要以提问与引导为,通过活动让学员自发地感悟,学员也很容易接受,这种培训方式受到学员的欢迎,学员反映这样的培训收获很大。

5、做好培训后的善后服务工作:为使员工返回工作岗位保持培训时的良好心态,发挥培训时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训结束后,我们都会为企业提出合理的监督管理方案,并定时到企业回访,做现场指导,这个做法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企业领导也非常感谢我们的服务。

全文阅读

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2010年8月5日至2010年9月29日,我们来自国内12个省市的30名老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参加“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焊接技术专业”培训。

在近两个月时间内,我们集中学习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参观了哈尔滨一些成功企业, 了解了焊接专业在的发展方向、专业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学习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科研与研究,以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为切入点,来改变整个专业群体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就学习情况做一总结:

一、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总结了前两届的培训经验,并根据本次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焊接基本方法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方法与教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教学计划。从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院的这次培训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教育理论的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

由顾德库院长、竺培国副院长、姜树卿教授通过讲座的形式使我们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指导思想、国际职业教育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状况,现代教育理论、国外教育理论发展与改革,以及就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科研与教学研究提供他们独到的、科学的指导,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的是受益非浅。

(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焊接专业技术

1、站得高,看得远

全文阅读

职业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还没有细细琢磨出一丝滋味,它就消逝了。七天,团结紧张、生动活泼,七天,吐故纳新、乐观积极。从温暖的开办仪式,到学院领导、部门负责同志针对性的讲课,不管是紧张、刺激的素质拓展训练,还是学院优秀教师的授课辅导和经验交流,我在这七天中,正面、直接的感受着向着国家骨干职业技术学院目标昂首迈进的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风采。我相信,在这短短的七天时间里,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陕铁院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接受培训的每一个人,我从内心深处为蒸蒸日上的陕铁院感到骄傲,并为能成为陕铁院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在开办仪式上,通过xx院长的介绍我知道,陕铁院是和蓬勃发展的中国铁路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院依托铁路办专业,围绕铁路谋发展,尤其在改制升格为大专以后,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和业务培训,通过参加全国学术和技能培训班,在与知名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陕铁院的教学、管理和机制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申报课题、精品课程等方面,有了标志性的成果,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取得佳绩,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陕铁院的铁军称号已在全国打响。

9号10号两天,我们所有新进人员来到西岳素质拓展中心。这里芳草萋萋,这里绿树成荫,优美静雅的环境,让初到那里的我们都欣喜不已。也就是从踏进素质拓展训练大营的那一刻,“团队”二字便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精髓里。起队名、设计队徽、想队呼,队长、副队长、安全总监、宣传总监等人员逐一确定,一个崭新的团体就这么诞生了。阳光打在16张青春洋溢的脸上,一切都显得热情而美好。

在我们还没有感受完新环境带来的欣喜时,残酷的训练也展开了。第一项高空项目“断桥”,几乎每个人刚走上去心理都没有底。9米的高台,似乎有着万丈深渊的距离。队长组织人员,安保、维持秩序,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3分33秒、2分53秒,我和同伴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成绩。成绩在逐渐刷新,后面的同志慢慢有了自信,我们渐渐松了一口气。轮到鞠兴华老师,她似乎有些紧张,“脚抖得太厉害了,帮我拉下绳子。”鞠兴华在断桥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我们下面的每一个人都替她捏了把汗,她能否挺过这一关呢?加油的声音越来越大,她最后鼓起勇气,以12分04秒的成绩完成了这项任务。任务完成后,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先完成挑战者的经验分享,正面积极的鼓励”是大家总结出的最终战胜困难、完成挑战的法宝。有了这次挑战项目成功的宝贵经验,大家也都底气十足。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高度有着极大的恐惧。第一眼看到9米高的拓展设施,心立刻凉了下来。但是看到同伴一个比一个勇敢,都顺利地完成了挑战任务,自己也有了信心。当颤巍巍的双腿踩在9米高的断桥上,极目远眺,茫茫白云与远处连绵青山相互环绕,湛蓝的天空如海水般清澈透明。战胜了高度的恐惧,便能收获平时收获不到的美。心里想着这些,听到下面的伙伴给自己加油,胆子大了起来,鼓起勇气跨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我总结说,断桥项目是让勇敢者更勇敢,让没有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人树立信心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让我更加相信一件事情,凡事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面对困难时,要坚信自己挺一挺,总会顺利地通过考验。

素质拓展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的团队就面临一个大考验。双人绳索,同样9米高空作业,两个人依靠手臂相互扶持和头顶悬垂的绳索牵拉达到终点。这个项目难度较断桥更大,对团队协作要求更高,教官、参与者和下面的两组“安保”人员,三方必须密切联合起来。中间有一点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伤害。

全文阅读

阳谷县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在对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闫楼镇、西湖乡3个乡镇的9个村(胡马村、周庄、前张岩寨、毛坊村、齐店、皋门村、东老庄、汪庄、东干村)90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走访教育、劳动、统计等部门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和全面地做出了县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

一、基本情况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北岸,属聊城市,位于聊城市南部,冀、鲁、豫3省交界处,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全县面积106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办事处、875个行政村。总人口78.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55万人,占总人口的87%,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31.86万人,剩余劳动力总数19.53万人,耕地面积89.89万亩。

二、产业发展与经济状况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13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73亿元,产业比重为17.11:58.65:24.24。财政收入为2.27亿元,人均收入58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在农业就业入口中年龄段为36~50岁的居多。占56%,工业就业人口中16~35岁年龄段的居多,占60.7%,社会服务业就业人口中年龄段为36~50岁的居多,占52.2%。阳谷县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9个,其中紧密型的41个,占到大多数,有各种农技服务组织335个,其中国有45个、民营290个,民营组织已经占到大多数,说明农民已经开始有组织、有意识地合作进行生产。

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总产值43.4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31.4万亩,年产量60.06万吨;蔬菜面积达32.36万亩,年产量135.52万吨;大牲畜、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7.8万头、48.75万头、46.35万头和5123万只。工业以铜及铜制品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产业为四大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158家,工业总产值达314.28亿元:商贸旅游业为社会服务业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4亿元。旅游收入1.2亿元。

三、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现状

(一)本县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情况

全文阅读

关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双元制”模式以来,由于学生的技术培训始终未脱离学校主体,导致教育质量不高,成为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阳江产业园培训中心从建设实际出发,基于“双元制模式本土化、培训模式园区化、运行机制企业化”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方式解决国内“双元制”模式实践难题的途径,并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模式。

关键词:跨企业培训中心;本土化;园区化;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67-05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迅猛、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和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和公共培训中心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是,一方面,由于国情差异,我国没有像德国那样由工商行会建设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直接服务于行业内自身没有能力培训企业员工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众多,每年培养了大量毕业生,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在学校完成,学生的技术培训脱离生产实际,在学校练就的技能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于达不到企业对规范技术人才的要求而找不到工作,企业高薪聘不到高素质技术人才,呈现“用工荒”的怪象。

鉴于此,阳江产业园培训中心从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的困境出发,进行了由政府规划出资,在产业园区建设跨企业、跨专业培训中心,替代“双元制”模式企业方角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行业生产一线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实践探索,为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及区域内、外资企业培训输送了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一、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跨企业培训中心

德国“双元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培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元是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也是德国“民族存在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柱石”。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德国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层次发展的产物和载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文阅读

我国职师培训研究

一、职师培训需求的应对策略

培训方法不应存在于培训师的喜好之中,而要基于学员的学习需求,顾及学员所在学校发展需要,遵循成人学习规律,结合培训内容类型探寻培训模式。

(一)以例释理

同伴的经验能增加学员对新知的认可度。培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新知识、新观点的传授,比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教学方式更利于让学员接受。培训教师做为引导者,给出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自主合作探讨,通过思维碰撞,共同寻求知识新规律,并在学员讨论基础上引导其总结新知、完善体系、上升理论。以例释理学习方式的起点是学员自我分析、自我探寻、自我推理,终点是学员自我归纳、自我寻求结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其观念的转变,促使其创新人格的生成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以研促学

让同一层次、同一类别,并有统一观点、统一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师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能使培训时间更灵活、培训内容更深入、培训结果更实效。在培训中,课题研究是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受训者在任务中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培训任务必须通过正式的结题程序,结题的压力促使学员不得不对原有的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重组知识,以便得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新观点。做为课题参与者,将课题成果在实践教学中验证、运用推广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验证的过程就是学员自觉将成果内化的过程。

(三)以境启智

有效学习需要学员“听、看、做”等多感官同时参与,让理论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训练和验证。在各级有关职业教师培训文件中,均要求培训学员在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但在现实职师培训中,企业对职师培训积极性不高,高校和企业培训目的脱节。创建模拟现代企业,将企业要素融入模拟企业平台,是现代职业教师培训模式探究的新突破。职业教师在培训中可通过模拟现代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生产,感知企业文化,熟知企业知识,强化企业技能,树立企业意识,预知企业发展。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建成的全国首家高仿真先进制造模拟工厂,完全能满足职业教师了解现代工厂所有管理、生产要素,使培训不需要依托企业就能达到以境启智的效果。

全文阅读

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问题及对策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其职后培训问题受到各高校的关注。文章从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学校层面提出了优化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后培训;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78-03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明确提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自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学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对教师需求的与日俱增。在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2年教育统计资料中,截至2012年底,高校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657507人,占高校专任教师的43. 9%。因此,在未来的5―10年里,青年教师将会逐渐成为高校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中坚力量。

目前,大部分步入高校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主要是来自高校和研究院所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虽然他们在各自的学科专业领域接受了专业的学术知识学习,但除了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以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教师的专业训练,关于高等教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更是一片空白。很多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还没能完全转换过来就直接走上讲台,因此这些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教学任务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薄弱、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走出角色困境、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实现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因此,面对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出现的这些问题,及时对青年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尤为重要。只有充分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后的培训工作,并将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来抓,才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高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工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教师职后进行的培训。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也称为在职培训,是对已经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的提高性教育。其目标第一是帮助教师丰富和更新知识、技术和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趋势和动态;第二是帮助在职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掌握较为灵活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则是丰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生活,潜在地为其提供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1]。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关乎我国高等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对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是缩短青年教师独自探索教学经验、快速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全面展开,相应的政策纷纷出台为青年教师职后培训提供政策支持,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培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全文阅读

“基于问题的学习”之“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

摘要:“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以质量为重心。“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对于中职校长培训价值重大。它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原先知识传授型的校长培训模式。PBL打通了中职教育的进出口两端,契合中职教育的操作性特点。PBL应以中职校长智能结构为其基石,并关注其操作要件,包括培训问题的案例性、培训模块的针对性、培训师资的多元性等,才能更好地围绕问题展开培训,实现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PBL;“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问题;智能结构;要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04-03

“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的大幕已徐徐拉开,其与往年的最大不同,是实现了职教校长培训与普教校长培训的分离。新的培训前景为中职校长培训摆脱传统的培训方式,实现量身定做的高效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与平台。中职学校虽然专业各不相同,但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例如,招生与就业、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培养、学生品德建构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培训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问题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中职教育的自身特点。

一、PBL对于中职校长培训之价值

(一)PBL打通了中职教育的进出口两端

PBL最初源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卡斯西部服务大学和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教育,此后逐渐扩展至学校教育,成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代表性的教学范式并开始进入普教校长培训领域。当前虽然对PBL的界定尚未统一,但综合地说,PBL是“强调把学习设置到负责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的出入口都在教育系统,而职教的出入口均是开放的。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把PBL引入职教培训,其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特征的培训方式有助于建立中职教育出入口两端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这对于提升中职教育培训质量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二)PBL契合中职教育的操作性

全文阅读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探究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涵盖的内容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开发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每个阶段、过程所涵盖的内容都非常系统、细致。一是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提,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主要对象、授课教师的选取以及确定招生宣传方案,培训方案、培训地点的选择与确定等相关的问题。二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主要指教与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规范、有序、有效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对学员来说,主要是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考核,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管理,对任课教师来说,主要涉及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反馈、管理。三是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是做好培训的总结评估、资料存档工作,培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总结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现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优势做法,才能为今后的培训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做好收集工作主要包括培训学生名单、成绩档案、培训授课教案、考试试题等材料。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内容所涉及的三个过程,涵盖面广,牵涉到学校很多个部门,比如招生计划主要由培训处完成,教师的安排由教务处、甚至需要院系来配合,所以培训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否则很难做好。因为过程复杂,也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是机构身份不明。高职院校关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身份、职责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高职院校培训机构从属某个院系,有些从属于机关,如果把它作为院系的一个机构,基本上很难发挥它的职能,会出现上下协调沟通不畅,学校资源很难整合,运行效率低,服务水平差的局面,有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培训机构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无视专业分散、学员学历参差不齐等问题,完全丧失培训机构本身应有的职能,严重挫伤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模式落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没有真正重视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也就疏于对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没有信息反馈的畅通渠道,没有工作的有效监督等等,事实上,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学质量,才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继续教育培训面临学历水平低、生源构成复杂等困难。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好了之后,才会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教师,没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培训思想上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师招聘流程标准不透明、不公开,导致管理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完善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重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培训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机构所承担职责和历史使命,要给予相应管理机构职权,教育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更是要端正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可以考虑实行教育培训分级管理架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所有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由下一级的院系继续教育机构完成,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对教学效果、学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跟踪、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经常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的研讨会,总结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三是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了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应该定期组织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培训,比如讲座、考察、研修等形式,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师资水平、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完善一是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高职继续教育培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努力做好高职继续教育培训,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更好的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全文阅读

全面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 搭建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对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农广校的建设方向和内容,要求把农广校建设成一支可以依托的主体培训队伍,同时依托农广校建立健全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搭建专业化、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广校要深刻领会,抓住机遇、争取支持,以贯彻落实农业部7号文件《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精神为契机,全面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

要找准问题、坚定信心。总的看,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有较好基础,已形成了一个基本轮廓和雏形,目前主要的短板还是农广校建设没有跟上,各地发展不平衡。一是办学体系不够健全。全国还有40个地(市)和近500个有农业的县(市、区)没有农广校;地(市)级校非独立办学的有79所,县级校非独立办学的有468所,分别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有的省全省基层农广校始终建不起来,还有的省地(市)撤并农广校问题比较严重等等。农广校的不健全和削弱,必然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有效构建。二是条件建设滞后。全国县级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显示,条件相对比较好的1400多所A级校和B级校,也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设备不足和老化陈旧问题;400多所C级校和D级校,基本是没有办学场地、缺设备。三是办学队伍能力亟待提升。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短缺,基层校长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与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7月,农业部专门印发农科教发〔2013〕7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沟通协调不到位、具体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没有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和全局上,充分认识加强农广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的地方觉得农广校条件差、人员力量弱,建设难度大,信心不足;有的地方认为没必要建设农广校,可以直接利用其他资源。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们一定要看到,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家和各级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广校建设正当其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农业部7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增强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农广校建设,这是农广校性质和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农广校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和农牧业县(市、区)农广校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全覆盖;积极争取各级专项支持,农广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基本配套,全面改善县级校设施条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县级校(中心)实训基地覆盖率达到100%;专兼职教师队伍扩大到10万人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各级校长(主任)和办学人员队伍实现全员培训,办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此,加强农广校建设要着力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办学体系。要保持农广校相对独立完整的办学体系。没有农广校建制的,或者原来有但被不合理撤并和挤占的,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争取建立或恢复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一时难以建立农广校的也要保证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二是强化公益性职能定位。农广校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教育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确保农广校(中心)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独立设置的办学格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岗位编制、人员聘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强化职能建设。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承担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职能,把农广校(中心)办成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宣传推进中心,受委托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

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中央校要抓紧编制全国农广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规划,各地要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广校现代化进程。2013年,部里为100所A级校配备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2014年,计划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项目主要调整为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项目。中央校要尽快制定各级农广校建设规范,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任务、设施条件、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各省、市、县都要相应制定建设规范,越往下应越具体,要求应更高。同时要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通过建设不断加强,通过规范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办学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实施体系队伍建设工程,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分级开展轮训。要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训基地培训相融通,培养一支既有理论会讲课,又有技术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注重把一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快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和农民教育培训导师制度;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好的理念,就可以建设一支好的队伍,形成一套好的管理理念,凝聚一股好的力量。因此,校长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努力打造一支思路清晰、勇于开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校长队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