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置业顾问转正个人总结

置业顾问转正个人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转换成本前置因素、转换成本以及顾客保留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虽然学术界对转换成本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影响转换成本的前置因素研究非常不足。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转换成本分成评估性转换成本、经济风险性转换成本、财务性转换成本、关系性转换成本共4类,并建立转换成本前置因素、转换成本以及顾客保留关系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不同的前置因素对转换成本的影响,以及转换成本对顾客保留的影响。

关键词:转换成本前置 因素转换成本 顾客保留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如何保留顾客显得尤为关键。设置较高的转换成本可以防止顾客流失。随着转换成本各个维度对顾客保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转换成本的前置因素也开始被关注和研究。本文建立转换成本前置因素、转换成本以及顾客保留三者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美容美发业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转换成本前置因素对转换成本各个维度的影响,进一步论证转换成本和顾客保留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明确产品提供者如何充分利用服务行业特色来设置转换成本,从而达到有效保留顾客的目的。

文献回顾及假设

(一)转换成本

Porter(1980)指出,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是顾客从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转向另一个提供者时所发生的一次性成本。多位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转换成本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Burnham等通过实证分析,对8种转换成本进行了整合,分解成:程序性转换成本、财务性转换成本、关系性转换成本,从而进行结构简化,符合简效原则(principle of parsimony),如表1所示。

在针对美容美发业的转换成本分析中,本文参考了张初兵(2011)针对不同行业对转换成本的重新分类的思路。根据预测试的分析结果,将程序性转换成本分为经济风险性转换成本和评估性转换成本,同时保留关系性转换成本和财务性转换成本,在后文阐述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过程。

全文阅读

置业顾问工作总结

置业顾问工作总结(一)

20**年初,可算是我工作上另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加入深圳中原发展,成为其中一员。不知不觉,入职已有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收获的实在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要多谢的不单只是一两个人,更不是一句“谢谢”就能简单了事的。

之前在龙岗有做过三级市场,对龙岗和售楼这个行或多或少也有些了解。卖一手楼是我一直向往的工作,谢谢我的经理给了我这个发展的好机会,踏入销售这一行列中,认识一班好同事,学到的不再是书本那枯燥无味的知识。

记得我来时的运气比较好,第二天本项目就开盘了,开盘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是一件很迷茫的事,很多同事都在忙着收获,当时我在想我要努力学习,考过就可以接客户了,由半知半解的我到现在对销售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当然也少不了同事之间的帮助。深入售楼工作之后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要做,要学的却是无比的多,销售知识永远是个无底深渊,但正因如此,我乐此不疲,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

前二个月,都是担任见习置业顾问,一边协助同事做好销售工作,一边学着自己接待客户。在这里,同事都很好,很愿意去教我知识,也很放心让我去做,去试。慢慢地,接待客户、跟踪客户、签定合同、售后工作、银行相关规定各方面都开始有一定的认识。

虽然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因为正是楼盘旺季,工作比较多,但心里不断告诉自己,不断想,付出多少,收获多少,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往后不在这行业上工作,现在学到的这些我相信以后绝对用得上。

4月份,正式升上为实习置业顾问。开始真真正正接待客户,独立一人将所有的工作完成。挑战性很大,一向带点自负的我也充满信心。接着,不断遇到过问题,但在同事跟经理的协助下,都能顺利将工作完成。业绩嘛!这半年来还算一般般,称不上好,总销售24套,转介成交5套。总金额19491369、5万元。对入行不久的来说还算是对自己有个马马虎虎的交代,也或者算是一种鼓励吧。

其实,总的来说,太多的不足之处了,未能一一说明。但最显然而见的,销售技巧,自身的应变能力,国家政策各方面还有待加强。总之,要学得多得是,虽然自己还年轻,但心态还是要摆得正,主动点,积极点,去学,去做。记得刚入职,经理曾说过“多去问,多去做,不要怕亏,反正做了就没错的”!

全文阅读

下篇:抢滩智能投顾

中国金融业“空转”愈烈,其无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这一问题凸显,政府对金融过度创新进行反思,各监管部门对于创新的支持力度逐步下降,智能投顾发展的前景更加有赖于行业自身的精耕细作

FinTech愈演愈烈,智能投顾作为最受关注的分支,正在成为新的风口。

所谓的智能投顾,英文名“Robo-Advisor”,即通过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相关算法搭建数据模型,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财产状况与理财目标,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A.T.Kearney预测,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花旗则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智能投顾的市场总额将达到5万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推出或者正在研发“智能投顾”业务的机构或平台已经超过30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金融的尝试,如招商银行摩羯智投、平安一账通、广发证券等;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如PINTEC集团旗下的璇玑公司、弥财、蓝海财富、宜信投米等。

智能投顾在国内的爆炸性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与金融业态的融合。一方面,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日趋成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投资的回报率持续走低,如何高效科学地进行资产配置,获得稳定可期待的收益率,成为了财富管理的重点。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在获取无风险回报越来越难的金融新常态下,管理、对冲以及交易风险就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

随着国内理财市场的扩大、中产阶层的崛起,智能投顾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资管业务的效率、降低财富管理的风险,将过去高净值人群才能够享受的资产配置服务,普惠到中产人群。

全文阅读

东风汽车公司法律顾问工作的实践与启迪

目前,国家提出在重点企业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于是,企业总法律顾问继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之后,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焦点。

什么是总法律顾问?为什么要推行这项制度?东风公司的法律顾问工作情况如何?它将朝着何处发展?试就这些问题谈些个人的初浅认识。

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是国外成功企业的通行做法,在国外的跨国公司里,总法律顾问的地位是与财务总监并驾齐驱的,任何合同文件,都必须同时得到两者的同意后才能签署。在这一过程中,财务总监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能产生盈利,总法律顾问则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企业总法律顾问是全面负责法律事务的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全面负责企业合同管理、商务谈判、知识产权、招投标、改制重组等法律事务。

去年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并颁布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进一步对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各个环节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大企业因法律方面的明显失误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处罚力度。

东风公司企业法法律顾问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1983年7月23日第一个法律顾问机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济法律顾问组成立,设在总师室,仅有一名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到2002年东风公司已有六十多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法律顾问资格,一部分同志已经被单位聘请为专、兼职法律顾问。2003年东风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后,公司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律事务机构在新体制中提升了位置,即在总裁办设立了法律事务处。

东风公司法律顾问机构,在运用法律手段,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还同时告诉我们,企业实行法律顾问制度由不认识到认识,不自觉到自觉,不重视到重视的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在东风公司的发展进程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东风公司与日产合资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已于2003年7月1日正式运营,表明公司国际化战略重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将面临着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市场法律环境,加大企业法制建设的力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东风有限为例,法律事务工作起步快、起点高。目前东风有限法务部,有编制十八人,设置了调研科(三人),负责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法律事务一科(七人),设资产管理岗、劳动安全环保岗、资本运作岗、合同管理岗、建筑房地产岗、涉外法律事务岗各一人;法律事务二科(四人),负责诉讼事务处理;综合科(三人),负责法律文书及档案管理等。

全文阅读

珠宝销售月工作总结

你们的额珠宝销售月工作总结都写完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珠宝销售月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珠宝销售月工作总结【1】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过了一个月。

现结合中环店八月份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经 验教训以及九月以来工作进展情况两大方面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x 月份实际工作开展中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

㈠ 人员管理方面

1.爱店思想的树立 提出开展在本店人人都要树立 以店为家, 爱店视家, 建店胜家 的爱店思想教育活动至今, 每位店员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已经树立了我们这种爱店的思想。不论从每位店员平时 工作的积极踊跃性、维护集体荣誉感的表现都能让我感觉到大家已经有了店就是自己的家,所做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的思想认识。

x 月份以来工作任务量比较大,要完成秋冬产品和春夏产品进行换季上下架工作。一连七八 天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围绕着新货品数量的审核清点、 秋冬产品上架的陈列布置、 春夏产品退 货数量的清点三个主要任务进行攻克, 所有几乎员工都有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店里加班帮 忙而且没有一个人有过怨言。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刚刚验证了大家的凝聚力表现和我们 以店为家,爱店视家,建店胜家的爱店思想。我相信只要有了好的精神思想作为动力, 店里所有同事就会拥有更多的工作激情来完成好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全文阅读

最新置业顾问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过去的XX年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里,我实现了从我到金科来的第一天就一直存在的梦想:从一个兼职学生,到一个实习生,再成为一名置业顾问。我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从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来到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职场舞台。这一梦想的实现包含了太多的艰辛与不易,它既离不开这一年多来在金科的勤奋努力,更与同事和领导们给与我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

去年九月份,我以兼职学生的身份开始参与渠道部门的外拓工作。在三个月的兼职生涯中,我开始逐渐接触房地产,并参加了包括住文化节、房交会在内的多次大型活动,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渠道领导的着力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马上成为渠道部门外拓活动的中流砥柱。

今年一月份,由于表现优秀,我被公司吸纳为渠道部门实习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知识。随着年后全国房市的回暖,金科在锡城的品牌扩张和销售速度大大加快,在这段时期里,我的个人能力和业务知识也在飞快提升。特别是在渠道外拓工作中,我走遍大半个无锡多个区域,身处地产推广的第一线,对锡城市民的住房现状及购房需求和心态有了较为仔细的了解,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显著提高。这也为以后从事置业顾问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XX年9月1日,可算是我工作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是对我到金科一年来兼职和实习成绩的肯定,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加入东方王榭销售部,成为其中的一员。

不知不觉,入职已有三个多月。回想即将过去的XX年,在一年里,我在金科获得的实在太多太多,说也说不完,要感谢的不单是一两个人,更不是一个简单的道谢就能表达的。

我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专毕业生,学的是物流专业,没有太高的文凭和令人艳羡的自身条件,有的仅仅是外向的性格、澎湃的激情和学生时代积累的销售经验,在那段令人怀念的青涩时期,我卖过鱼、卖过衣服、卖过酒类产品,甚至摆过地摊,从事了大量和销售有关的工作。感谢渠道主管吴炼经理,是你让我有机会踏入金科,也是你的细心栽培,让我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地产工作人员,晋身到销售这一行列中,学到的不再是书本那枯燥无味的知识。在渠道部门的工作生涯中,吴经理对我们定期的系统培训以及职业化的行为操守规范,让我真正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职场人士并能很快适应从辅销人员到置业顾问的角色转换。

我更加要感谢高主管,当我刚进入销售部时,自身有着太多的缺陷和不足,是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情感,包容和教导我,很多次的利用下班时间跟我谈心沟通,改正了我很多积重难返的毛病。同时在工作中适时的给我压力和激励,让我时而如履薄冰,时而又充满信心,从不敢轻易有所松懈,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置业顾问。

全文阅读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国内很多银行在流程银行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动态调整的工具和理念,这些探索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剖析六西格玛管理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就商业银行如何借助该方法推进流程银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 商业银行 流程银行

1、六西格玛管理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1.1、六西格玛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战略计划目标的重要路径

商业银行六西格码管理的工作模式,是根据银行战略计划需要,以顾客之声为线索,确定需要改进或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流程,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改进或创新项目,并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银行总体战略计划,到业务部门(分行)的战略计划分解,到业务部门(分行)的核心流程卓越化管理,以及流程环节的重点改进策略,衍生出诸多绿带(黑带)攻关项目。自上而下来看,这是全行总体战略计划目标向下分解的过程;自下而上来看,又是一个战略计划执行效果汇总的过程。六西格玛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会对流程的绩效带来突破性的改善,同时会提高各个职能部门和分行的运作绩效,最终将会促进总体战略计划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1.2、六西格玛管理使商业银行转型为顾客导向型银行

市场和顾客的迅速变化,银行正从注重规模扩张逐渐转变为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规模并重的发展模式,必须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必须及时准确地识别顾客的真正的有效需求,为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从长远来讲,在营运和服务方面有着卓越表现的银行将会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六西格玛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真正关注顾客”,六西格玛时刻关注“顾客之声”,关注顾客需求的焦点,利用结构化的方法论和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具,通过识别和分析,从顾客的需求中得到关键质量特性,做到比顾客还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将顾客的需求作为改善的衡量标准,通过实施六西格玛项目完成突破性改善,真正做到使顾客满意,大幅度的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保有率。

1.3、六西格玛管理使商业银行从职能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

全文阅读

会计人员到财务信息化顾问的转型探析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日显重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对社会的作用非常重大。然而会计信息的核算已逐步被会计信息化系统所取代,在美国,企业再造的10年间,会计部门的运行成本从1986年占企业总收入的2.2%下降至1996年的1.4%,降幅达37%。但专业的咨询公司Hackett Group推测,会计部门的费用底线大约应占企业总收入的0.3%,这说明会计部门仍有大幅度削减的可能,这对会计人员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会计人员处在计算机和网络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的时代下,而其又只会算账、报账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在企业中生存的。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资助进行的一项关于会计职业的现在和未来的调查研究显示,今后数年内重要的会计职业活动有客户和产品获利能力、流程改善、业绩评价、长期战略计划、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成本会计系统、合并购售和剥离、项目会计、职业教育、内部咨询、财务和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系统及其控制。这说明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信息化的管理会计是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端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职业竞争,为了保证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会计人员只有掌握分析加工与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企业创造价值,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核算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分析会计信息的知识,不仅要有会计核算能力,而且还要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因此面对变化了的环境条件,会计人员必需认真地重新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财务信息化顾问的重要性和总体设计

(一)财务信息化顾问的重要性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曾于1998年预测未来财务部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企业基本业务处理将会外包或由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而如资金和税务等方面的管理则将由一个专家顾问团队来担当,所有的控制功能将分派到各业务单元,财务部人员将更多地与业务部门融合,并为他们提供决策支持,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财务信息化顾问就是指那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知识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企业财务信息资源,激发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潜能,为提高企业资本运作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高端财务人员。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大量的财务信息的收集、输入工作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核算劳动中解放出来,会计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从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初加工,转向深度加工和分析财务信息中来。由于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紧密相连,不可分隔,与此相适应,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业务和管理部门决策的知识智囊,成为管理决策者中重要的一员。

财务需要关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成本效率和价值创造。公司的规模、部门设置和地点都影响会计人员职能转变的广度。各种驱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会计人员职业的发展。尤其在大企业里,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转变主要是与企业价值的创造联系起来,通过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以及绩效系统的改进来为企业价值提升做出贡献。会计人员成为财务信息化顾问的角色并不断融合到业务中去,这样的转变更像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更多是与价值创造相联系,而不仅仅是与成本效率相关。财务信息化顾问是传统财务角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如图1所示。

(二)财务信息化顾问的总体设计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改善管理、提高决策准确性。会计信息运行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它从企业战略支持开始,一直向下延伸到各部门的价值创造、各作业流程的优化、各项目的决策优化,各责任中心和人员的预算执行和业绩评价等。因此,财务信息化顾问总体工作设计可以按如图2所示方式进行设计。

三、财务信息化顾问的具体运作

全文阅读

税制结构调整取向辨析:“刻意而为”还是“顺其自然”

摘要: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是我国税制建设总体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治税理念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客观上要求适时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占比。但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的要求,这一调整不应一味为追求或达到“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而刻意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因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缺陷;税制结构的调整应“顺其自然”。即按照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来调整:流转税方面继续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所得税方面的调整总体上应以提高税收负担比重为主,财产税方面的调整主要是全面逐步改革现行的房产税。

关键词:税制结构;治税理念;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1-081-05

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重问题,是税制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好这一比重,对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起,流转税和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现出前者高、后者低的状态:1994~2003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61.35%,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17.17%;到2004-2011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53.97%,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25.55%,比重虽有所调整,但差距仍然比较悬殊。近年来,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对我国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现状,致使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立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跛足”,为此,应当调整税制结构,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

本文认为,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如果这种状态仍然持续下去,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客观上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但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的要求,这一调整不应“刻意而为”,而应“顺其自然”。

一、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1994年进行的划时代的税制改革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当时,基于增值税具有税源稳定、税基宽广、充分体现税收中性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等优点而大范围地推行了这一税种,并于当年实现增值税收入2308.34亿元,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5%,之后的多年间增值税收入也平均高达近40%,从而奠定了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制建设总体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其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的过程。这一点可从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变迁轨迹得到印证。

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总体上经历了从以古老的直接税为主到以间接税为主,再到以现代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的变迁轨迹。在前资本主义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十分低下,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和源于这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农”“抑商”的主流经济思想,决定了当时的主体税种只能是按土地面积课征的土地税或按人头课征的“人头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为实行商品课税创造了条件;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下,将追求经济效率作为税收政策的首要目标,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流转税(间接税)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为主体税种。

全文阅读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都相继设立了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法律顾问参与并见证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务院国资委2004年颁发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了在中央企业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企业法制工作从传统的普法教育、工商登记、合同管理、债权催收、案件诉讼,拓展到规章制度管理、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法律论证、参与改制重组、兼并破产、知识产权保护、涉外诉讼仲裁等,法律风险防范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国有企业依法经营、合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一、国有企业法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当然,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深刻教训,尤其是一些造成国有资产几千万甚至上亿损失的重大案件,充分证明了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为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撑。

(一)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拓展法律风险防范领域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下,要求法律风险防范超前介入。一要注重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法律的研究,将专业法律知识、风险防范与灵活使用有关鼓励性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二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运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手段予以保护,同时妥善处理企业知识产权纠纷,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三要注重建立健全企业转型升级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实现法律风险防范在企业新领域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向国际延伸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央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走出去”过程中,国际法律风险日益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企业法务工作者对外投资环境和法律政策的研究,提高企业法务工作者对外投资项目的参与度,并进行相关法律论证与调查,从而加强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运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降低法律风险。

(三)企业现代化管理,需要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与企业管理有效融合对企业经营发展中各种法律风险的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内部实质管理的重要内容。让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更加快速融入企业管理,既是强化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中央企业不论是改制、重组,还是跨国经营等,都需要慎重研究、准确把握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审核把关,既维护好合法权益,又发挥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在企业开发新产品、开展新业务、开拓新领域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法律顾问制度组织体系不够健全1.企业总法律顾问专职率低。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是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核心,并且也是企业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上体现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现代化企业法制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尽管许多企业已设立了总法律顾问,但专职率不高。2.总法律顾问作用发挥还不够显著。虽然各大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包括一些三级企业推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但发挥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发挥的较好,但多数离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要求和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准确理解总法律顾问是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总是自觉地把总法律顾问当成法律专业人士或中层管理者,没有全局观和战略眼光。二是职责不够清晰,常常陷入抓法制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建设、合同审核管理、法律纠纷处理等具体的法律事务事项里,而忽视或者说没有全面统筹协调处理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加强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职责。三是能力不够匹配。有的总法律顾问没有法律专业背景,其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不够;有的虽有法律专业背景,但其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与总法律顾问的岗位职责不相匹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总法律顾问作用的发挥。3.法律顾问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各中央企业法律顾问总体知识结构和数量基本符合国资委的要求,但各企业之间有不均衡现象,出现了法律支持业务需求量与法律顾问数量配备不匹配的现象。有的企业工作繁重但法律顾问不足,想把法律风险防范做好变成空谈。同时,法律顾问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具有律师资格或者是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又有丰富的法律事务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相对较少;既具有律师资格或企业法律顾问资格,又有企业管理经验的法律顾问更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