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与人生

1.《圣经・传道书》上说:“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弦外之意,智慧来自智慧之人,智慧之人成功于智慧。

2.《史记》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种“小天下”的不凡气度,并非王者靠征服所能达到,而是为通达自然之道的智者所独享。

3.有人问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凡人为什么缺乏智慧?”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由此可见,苦难真正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4.儒家说“仁义”,佛家言“慈悲”,道家倡“贵生”,墨家讲“兼爱”。每“家”都充满着一种人性关怀。因此,如能集众“家”之长,那将是何等完美的境界啊!

5.有人问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快乐的秘密何在?”伊壁鸠鲁回答道:“生命中有三种欲望,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一种是自然却不必要的,还有一种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对不必要的欲望要严加控制,对自然的欲望要极力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6.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中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刺中一棵树的方式吞噬了箭。同理,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噬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恒久而强烈兴趣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7.先前,有个闲适的富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探讨真理?”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又一个故事说,一个结冰的寒冬,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身子在河里破冰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米松举着手中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看来,西塞罗也好,米松也罢,两人刻意在乎的只是精神上的愉悦。的确,乐之者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8.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果实?

全文阅读

人生智慧 26期

导语:

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洞悉世相,所以方能以宁静淡泊之心处世,以忠厚仁义之情待人。有真智慧的人,他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具有真智慧的人,往往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选文1

价值观

周国平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作副产品来争取。

所谓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的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这些品质概括为四项,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全文阅读

道德教育:人生智慧与教育智慧的交融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道之人,以立德为本。于是,所谓道德教育,无非就是要引发和促进学习者“修道”“立德”,亦即通过晓谕为人处世之理,体验人生冷暖之情,信奉立本务实之道,践履成己成物之路,从而成长为身心健康、个性独立、人格健全的幸福人,成长为自主自尊、自由平等、公正仁爱的现代公民。

从成人成己的生活特性上考察,道德教育需要为人师者具有人生智慧。成人成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出发,令自己的各种本能和潜质、潜能演进成为德性、德行,做到既能正视和理智地对待欲望和自私,又能丰富自身的社会本性,激活内在需要,通过发现、发明、创造和关爱、协作、互助,探索和解决个体、群体乃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追寻生活的意义。此乃人生智慧。

从教育活动的专业特性上考察,道德教育需要为人师者具有教育智慧。道德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理相融,知行合一,化规范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是道德学习的根本特性。为人师者能够基于教育理念,理解教育对象,细化教育目标,关注教育情境,把握教育时机,做到因人、因时、因境施教,便是教育智慧。在道德教育意义上,这种智慧的核心便是道德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掌握价值(道德)教学的专门技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微型课程,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培养学习者的道德实践能力,保持与各种教育力量的沟通和分享,等等。

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的交融,孕育和浇灌着道德教育的生命之树。正因为如此,学校道德教育的专业特性日益受到关注,德育工作者的专业身份得到充分肯定,以至于在学校设置品格与公民教育导师,正在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在我国,教学上的德育教师之名,管理上的德育工作者之称,职务晋升上的德育系列之说,更是由来已久,但要真正做到名实相符,尚需相当历程。

为人师者,无论教师,还是管理者,抑或其他,当我们自称或将自己定位于德育教师或德育工作者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专业人员,如何才能做到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的交融?

(郑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1)

全文阅读

智慧人生 第20期

一、另一种“随波逐流”

我和女儿去放纸船。在池塘里,纸船几乎是在原地转,许久没个动静。后来,我们来到一条小溪,纸船仿佛长了脚似的,几乎和流水的速度并驾齐驱。

女儿非常奇怪:“爸爸,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多,小船走不起来;小溪里的水少,小船却走得这么快呢?”我说:“池塘里的水虽然多,但没有动起来,小船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当然走得慢。小溪就不一样了,所有的水都在动,小船根本不需要自己用力,被流水推着,就能快速地漂流了。”

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种“巨人肩膀”的理论,和“随波逐流”的道理一样,有着深刻的现实含义。稍事观察身边的工作团队,随处可见这种“随波逐流”的现象:团队领导干部之间合理流动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优秀人才越容易脱颖而出,让人才优秀的一面发挥到极致;反之,如果是一潭死水,再优秀的人才、再过人的特长,也会被锈蚀掉,埋没掉。

使用提示:我们在风平浪静的一潭死水中划行,没有品味出什么成功的喜悦。这时,智者在岸边朝我们大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别总在一个地方打转转,划向那激流涌进的大江大河里去吧。”于是,我们在奔流不息的激流中悟到了:“随波逐流”,与时俱进,我们才能充满活力,走向成功。

适用话题: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二、归零

谈到“零”的概念,《数学原理》作者之一怀特海说道:零的特点是,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需要它;没有人会出门买零条鱼。它可以说是所有的整数中最文明的一个――只有当我们深入思考时才需要它。哈佛大学教授罗伯・卡普兰在他所撰写的《从零开始――追踪零的符号与意义》中饶富禅意地论述零的形象:看似空无一物,但是如果你洞悉它,就能看透整个世界!而诗人,则另有一番不同凡响的浪漫情怀来诠释“归零”的真谛:归零,是物理量测的基本动作/归零,是探索初衷的呐喊/透过归零思考,我们才能寻回原始单纯的标准。

全文阅读

点亮智慧人生

[摘要]2009年1月,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了全面改版,改版后的科教频道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电视频道之一,在收视率上大获全胜。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媒介定位策略对于其他媒体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BTV;科教频道;整合时段;定位策略

2009年1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对所有频道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改版,其中以科教频道的改革最为大刀阔斧。随着“点亮智慧人生”的频道主题与橙、白两色主色系包装系统的亮相,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以下简称BTV科教频道)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质的飞跃,其成功正是来源于频道精准、有效的定位策略。

一、使用人定位

使用人定位是从商业产品领域延伸至媒介行业的概念。所谓产品使用者定位法,是指企业通过明确指出其产品适用者并借助使用者代表进行劝说,达到吸引目标消费者从而实现定位的方法。在媒介经营中,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基础,是否找准新闻媒体的受众定位,关系到媒体市场定位和风格定位的确定方向。

改版后的BTV科教频道以“点亮智慧人生”作为整个频道的核心理念,把“点亮”作为关键词,将“智慧”和“人生”贯穿到全天节目中,体现“大教育”的频道定位。在“大教育”的理念下,将频道节目整合划分为科学、教育、法治、健康、人文、艺术六方面内容。打开科教频道,可以增长智慧,启迪人生。众所周知,“教育”是终生性、全民性的主题,因此以“大教育”作为频道所有栏目体现的价值观能够成功吸引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科教频道采用了整合时段的策略,将原来全天混杂无章的栏目排播按照节目类型分类整合,形成了早间综合时段、上午科教时段、午问法治时段、傍晚养生时段、晚间人文时段、午夜综合(重播)时段的六大主题时段。其中以午间法治时段、傍晚养生时段、晚间人文时段这三大时段的受众定位方针最为典型:午间科教频道以快节奏的法制节目时段作为观众快餐式的收看内容;傍晚的时间(16时~18时),是中老年人收看电视的高峰期。针对中老年人和居家人群的需求,BTV法制频道在这个时段放置了养生节目,舒缓的节目节奏、权威的专家嘉宾、贴近生活健康的话题合乎中老年人的收视要求;午夜档是以谈话访谈形式为核心的“非常”系列节目,它们被定义为“人文”主题时段。

二、个性与风格定位

全文阅读

人生智慧 第4期

鲁迅箴言: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火能烧死人,水也能淹死人,但水的模样柔和,好像容易亲近,因而也容易上当。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人生语录:如果我们无法做大事,那就怀着大爱做些小事。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不是要做一个单纯优秀的人,而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所思所悟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如不识货,一时穷;如不识人,一世苦。聪明的人看得懂,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得远。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也是暂时的。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世界上最没出息的两个字――如果。要随波逐浪,不可随波逐流。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

星云大师说:少年的时候,要修理自己;青年的时候,要正视自己;壮年的时候,要扩大自己;老年的时候,要圆满自己。

世界上所有的统计方法,都无法衡量一个微笑的温度、一个悲伤的程度。

“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之志,始终而不渝。”

轻财足以聚人,身先足以率人,量宽足以得人,律己足以服人。

天下有三种物,以老的为好:老妻,老友,老书。老妻能保命,老友能安心,老书能定神。

季羡林说“老年十忌”:一忌话多,二忌卖老,三忌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嫉俗。

全文阅读

人生智慧五句话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注解:要会“装”,要持续地、不间断地“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准时到会,每次都按时到会,你装装看,你装30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

第二句话: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世界上很少有永恒。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谈恋爱,100对里有90对最后会分手,结了婚的还有一半会离婚。你说爱情能永恒吗?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你。”明天也许你会失恋,失恋后我们会体验到痛苦。这种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注解: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第三句话: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在与人相处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全文阅读

中西方人生智慧的比较

人类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了智慧的培养。而随着岁月的增长,当各种事物蜂拥而至时,需要思索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同时,人类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长辈的教诲、周围各种社会影响以及自己的生活实践,使思维越来越开阔,自我建构的世界也逐渐趋于健全,人生智慧也就随之生成。反过来,生成中的人生智慧会进一步促进自我的成长。第三,智慧更是一种实践。任何理论任何思想最终都需要为人类服务,智慧更应当如此,要与现实相结合。林语堂也说过“:‘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这样看来,智慧或最高型的思想,它的形成就是在现实的支配下,用适当的幽默感把我们的梦想或理想主义调和配合起来。”[2]他还说“:我想思想本老庄,行为崇孔孟,差为得之。”[3]这里的智慧即指主体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蕴含着客体适合主体的价值创造。显然,智慧与知识、聪明有着本质的差别,它肯定了人的能力,肯定了人不仅仅是静态的接受知识的机器,还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价值倾向的动态的人。

中西方人生智慧之比较

自古至今,中西方有关人生智慧的学说非常之多,包括方方面面。这里主要通过西方现象学中“悬搁”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静”“忘外”学说作一比较,以探讨中西方对智慧的追求的本质。西方智慧哲学中的“悬搁”或搁置,意指“悬搁一切判断”,对一切已经给予的东西都表示怀疑。对此,胡塞尔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加括号”[4],即在获得新知识时通过把古往今来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知识放进括号里,储存但并不对此加以任何自我评论。这样做还可以防止转移论题,杜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未经认真审查的间接知识。概而言之,“悬搁”的关键就在于,它为我们在考察一件新事物时,提供一个全新的态度和方式,给我们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又是有限制的,即在考虑问题时,要搁置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回”到事物的本身。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上,我们要具备“悬搁”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理性自觉,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要把先前的一些惯有观点、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繁杂琐碎之事搁置在一边,用括号括起来。中国古代哲学提倡“虚静”“忘外”的思想境界。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虚”是一种空虚的心理状态,心若止水,心中没有任何杂念。“静”是指让心灵静下来,是一种清净静止的状态。即虚室生白!庄子指出通过“心斋”与“坐忘”的方法就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5]的思想境界。在他们看来人要达到“虚静”“忘外”的境界必须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万物达至物我一体、真正“物化”的状态,从而才能真正地体会、认识、理解世间一切事物,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并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这个世界。这样才能不被先前的一些惯有观点所牵绊,也不会被自己现有的思维模式所套住,更不会被纷乱复杂的外界所影响。如此才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和以新的视角、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从事工作,进而从繁杂的生活中“抽身”,获得自我和谐的心灵。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关系、诱惑和压力,具备一种在生活上的理性自觉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思想教人丰富知识,而东方古代哲学思想则教人如何为人处世、修养身心。可见,中西方人生智慧有着天壤之别。从这个意义来说,西方关于人生智慧的学说,注重对理性、逻辑的观照,强调主客对立,向外求的理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对知识、真理的追求成其为最主要的目标。从知识论哲学出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首先会把旧知识“悬搁”起来,屏蔽先前的思维模式,然后我们才能用审慎、客观的态度对待新知识,不被那些广为流传、传统世俗的观念所迷惑,而直面问题本身,并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角学习新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超越所有先见的观念思想,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而东方则刚好相反,在具备理性思考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本性的追溯,侧重对生命的观照、人生的感悟,强调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向内求的思想。从生命本体论出发,强调生命存在的意义,如何在学习的时候体现对人生的关注,并使之成其为核心。首先,要用“虚静”“忘外”的思想智慧来对待学习与生活、生命之间的关系,即从繁杂琐碎的现实中“抽身”,置身于“虚”的状态,做到暂时的忘记或置自身于事物之外,以便于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将生命体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达到和谐共生,超越现实,提升自己,艺术性地过自己的生活。林语堂一再强调:“行为尊老孔,思想崇老庄。”意指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都要尽心尽力,而思想上一定要有“虚静“”忘外”的超越境界。归结起来,无论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悬搁”,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虚静”“忘外”,所体现的智慧都在于强调人生要以一种放下、审美或超越的姿态对待学习、工作和生命、人生。

中西方人生智慧对人生的影响

中西方人生智慧理论的终极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自我提升,获得内求与外求的和谐,从而形成超越主客关系,达到物我两忘,人与世界的完全融合。由此,我们可以归结出由它们折射或彰显出的中西方智慧的一些相通点,即在学习时通过搁置先前知识而获得新的视角新的思维,以及通过对心外之物的超越和放下而达成一种万物不萦于怀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具体有以下几点:

1.体验性体验在这里不是指人们平常所谓的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经验,而是“一种瞬间的直觉,它使人在一刹那超越此在的不在境遇而领悟到一种永恒、绝对、绵延、在”[6]。中西方人生智慧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可以真正对生命进行最真实的体验,能让人类以最本真的自我观察、瞬间体验到最真实的事物。“虚静”、“忘外”是由外在事物转向心灵内在,其意在于暂时隔断心灵与外物纷扰的联系,直觉体悟到生命内心的实在。悬搁意指对前见、前设等的搁置,使人可以“面向事情本身”,以一种直接参与对象的形式获得对于事物的直观认识。林语堂曾经说过他从不读哲学而直接拿人生当作课本。这大抵也是直面事物、直面人生的意义。

2.价值性中西方人生智慧共通性所体现的另一点即有利于自身价值的确立。无论是“虚静”“、忘外”所转向的对心灵实在的体验还是悬搁所指向的关于事物的外在直观,其关注或追求都在于意义的发掘和价值的建立。

全文阅读

“无可无不可”与人生智慧

“无可无不可”是孔子的话。在《论语・微子》中,孔子在论及历史名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时强调自己并非拘泥他们的严格做法,奉行“无可无不可”的原则。表面上看来,孔子的态度与时人不同,实则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关于智慧的含义,就是一个难于理清的问题。在此文中,智慧主要是从思考和践行的角度而言。因为芸芸众生总是要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思考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实践是人类能够生存的基本前提。因此,智慧是人的一种内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智慧的思考――恰当的判断力、理解力,也包括智慧的践行――采取恰当的行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毫无疑问,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智慧的人。还必须指出,在这种智慧的内涵中,也应该包含人类的道德认知和判断,必须有人类的价值理性渗透其中。孔子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首先必须指出,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其内涵绝不仅仅只是针对做成事情的技术层面而言,还包括在做事情时候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儒家提倡仁义,“仁”和“义”都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道德因素。孔子有鲜明的态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无论多大的诱惑,都不要去做;而符合道义的事情,尽管有困难,也必须担当,这才是孔子所赞许的行为。这里的道义,实际上是指对民族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孔子的这种道德操守实际上也内化成了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其次,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孔子的言行体现了“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关于对于“仁”的理解,就彰显了孔子的这种智慧。众所周知,孔子很强调“仁”的思想。在《论语》中,他多处谈到“仁”。但究竟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回答,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答案。比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等等诸如此类的对话还有很多。如果用形式逻辑来分析孔子的“仁”的定义,这种缺少确定性含义的“仁”似乎太不可思议。但如果从智慧的角度分析,这恰恰是孔子的伟大和高明。孔子之所以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的提问有不同的回答,一方面有因材施教的用意,另一方面也和孔子对“仁”的理解有关。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完美的道德标准,任何一个具体的规定都不能完整表达“仁”的全部含义。这类似于《道德经》所称之“大象无形”。在这里的“仁”亦颇像柏拉图的“理念”,人们的行为只能是在部分上做到“仁”的要求。正因为“仁”是所有完美道德的总和,所以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表达“仁”的含义。因此,每一个学生在询问“仁”的含义时候,孔子总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作出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制宜的答复。

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因材施教”已经成了孔子贡献给人类教育事业的伟大思想,这其中就很能体现“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在《论语・先进》中,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再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里,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却对急躁的子路与优柔的再有对症下药,在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中,上述言论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有力证明。而这种教育思想恰恰是“无可无不可”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学生个性不同,教育方式、方法、内容自然不应该相同。反观今天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在教育问题上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做到对不同的人、人的不同成长阶段有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人的成长,他认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对于他的不同学生,他评价道:“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孔子根据对学生的具体了解,做出了不同的指导:“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惟其如此,孔子不愧于伟大教育家的称呼。

孔子对待从政的态度,同样渗透了“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尽管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子张》)但他认为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做官或者是一定不做官。当政治环境允许他实现治国理想的时候,孔子会积极主动争取机会;当政治环境不允许其推行政治理想的时候,孔子决不同流合污。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鲁国的时候,孔子曾经做到“大司寇”,治理国家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才招来了齐国的嫉恨和担忧,《韩非子・内储下》云:“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于是使用“美人计”迷惑鲁国的执政者,当时孔子已经无法在鲁国发挥影响,决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尽管眷恋,但还是“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孟子・万章下》)。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伤感。在周游列国期间,尽管孔子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可始终没有放弃对道义的操守而委屈于现实政治。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孔子具体言行与主张的背后,渗透了一种“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启示人们根据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与对象,做到圆融的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明确指出:“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因此,我们在今天学习《论语》,应该深刻领会《论语》所折射的智慧。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对柳下惠等人做出“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的结论。相反,孔子称呼那些缺少圆融智慧而拘泥于具体教条的人为“小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孔子称呼“言必 信,行必果”为小人行为,似乎与我们惯常肯定的“言行一致”相悖。倒是孟子得到了孔子的“真传”,深谙孔子的真意。《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通过孟子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孔子显然不是赞扬那些口是心非的小人,但对那些不能真正领会“仁”“义”的真意,不能根据不同的主客观环境加以变通的人,在孔子眼里也属于“小人”之列。真正的君子,就像孟子所言,要依据“义”的要求,有的时候要“言行一致”,而有的时候却要恰当的变更,变更的尺度则取决于“义”的内在要求。

孔子“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包括了以下内容:其一,总体要求上,是“无可无不可”。这要求我们在思考与践行问题上,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不可拘泥。其二,在道德判断层面,我们在思考与实践中,首先要明确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其三,在目标层面,“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中庸”。尽管对于中庸的内涵有较大的争议,但有一种含义得到了大家公认,即思考问题或者做事情都能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其四,在方法层面,“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所要求的方法是不带先入为主的判断,基于事实,实事求是。真正践行“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智慧的前提,就是对于特定主客观环境有仔细的考察和准确的把握,防止因“自我”的“成见”而影响判断,力争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全文阅读

人生中的智慧与妥协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任何事都可以把握在自己的股掌之间。但是生活总是会给人以不断砥砺的,它赐予你失意和悲痛,让你一步步地改变对它的态度,消弭对它的无畏,慢慢地将你打造得成熟、理智,直到妥协。

然而,一旦你懂得了妥协,其实何尝不是获得了一种智慧?

王勃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是啊,非无圣主,只是贾谊这个人“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我以为,这里的“识不足”指的便是贾谊缺乏妥协的智慧。他不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不理睬人们约定俗成的种种禁忌,不但招致了小人的嫉恨,也让原本赏识他的文帝觉得他华而不实。他的感情那么真挚而热烈,不懂也不愿意妥协,离京后深感委屈,哀伤自悼甚而一蹶不振。《吊屈原赋》与《鹏鸟赋》传入京都后,文帝虽赞赏其文采,可更认为此人气量狭小,不堪重用。更让人惋惜的是,在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后,本无责任的贾谊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的疏忽,从而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可是,时光走到了几百年后的苏轼身上,妥协却闪现出了它智慧的光芒。因为政治原因,苏轼落难了,依靠朋友的帮助得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来耕植度日。可他并不曾跳着脚咒骂和怨尤,而是欣欣然,干脆将自己号为东坡居士。

从得意非凡的苏大才子变成了“竹杖芒鞋”的坡,稍作妥协的他就将命运的乖舛踩在了脚下,从此,他走向了成熟,走向了更广阔的人生空间。面对市井小人的无礼斥责,他竟“自喜渐不为人知”,这种妥协已是有了包容的智慧了。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里的小童仆早已熟睡,任凭东坡先生在外把门敲了又敲.小童仆都无法应声开门。算了算了,转身“倚杖听江声”去吧,这种妥协更是有了淡定的智慧。

若说被宠赏时的东坡如一杯豪酒,那么落难之后的东坡却竟如一盏清茶了。豪酒浓烈,难免伤人伤己;清茶淡雅,更可养身养心。恰是因为有了对生活的某些妥协,使得他不怨不叹不嗔不怒,到了黄州,尽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到了苏杭,“写”下了被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称之为他“写得最长最美的一句诗”――苏堤;到了偏远、蛮荒的岭南,竟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欣然先做个饕餮者。这样,东坡先生就在每一次被贬谪过后反而更近禅一些,更亲佛一点,所以,他拥抱了清风明月,拥抱了苦境中一丝美味带来的欣喜,最后拥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臻境界。

妥协,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一种智慧的守护。懂得智慧妥协,即使我们的生活做不到昂扬,但至少会更活泼一些,更有滋有味一些!

(徐培俊摘自《中国剪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