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本佛山”升级智慧发展之道

广东佛山于2010年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被外界普遍认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两年多来的实践也被誉为“现代产业构建日臻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独树一帜、智慧民生发展率先突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是指以创新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把佛山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环境优美和谐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智慧城市。两年来,佛山超前引领,智造先行,高度融合,转型跨越的“智慧佛山”发展特色与模式的实践引起各方的关注并得到外界积极评价,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日前,一项由IBM“企业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队”的6名顶尖专家组成的IBM“智慧城市大挑战”佛山公益项目团队,于今年7月初连续三周在佛山“蹲点”,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为佛山智慧城市建设“把脉”,并于7月26日向佛山市政府提交了“智慧佛山”建设终期报告,建议佛山市将建设“人本佛山”、“智慧佛山”的目标与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几个领域切入,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孵化培养佛山的高端服务业能力,进而推动佛山经济的转型和成长。报告还推荐佛山市把握城市管理体系转型和大数据分析科技这两个关键抓手,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在此次项目中,IBM结合佛山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后面临的实际挑战,把前沿、完善的智慧城市研究和管理方法带到佛山。探索“人本佛山”的智慧发展之道是一个持续的历程,佛山也将继续深入研究项目成果,同时系统地构建智慧城市整体战略,打造以人为本、智慧宜居的升级版城市。

以人为本、智慧宜居的升级版城市化之路

佛山市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增长的制造业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佛山市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建设人文宜居、经济发达、产业竞争力强的人本城市。佛山市政府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人本佛山”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智慧城市的理念有着深刻的认同和理解,也有着在国内领先的实践。政府对于把佛山建设得更加智慧的承诺十分强烈。正是这些原因,使佛山成为了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全球“智慧城市大挑战”项目的城市。

当前,在佛山这样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制造业中心城市,走以人为本、智慧宜居的升级版城市化之路不但是势在必行,而且为佛山市经济产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经过考察,IBM团队认为佛山可以从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这几个关键领域切入,大幅度的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居住满意度和民生水平,并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IBM大中华区华南区总经理郭仁声对此总结说:“食品、水、交通和产业转型这四个关键领域,不但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是包括佛山在内全国众多城市面临的关键民生挑战,而且也蕴藏着激发创新和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佛山具有特殊的基础和禀赋,完全可能在这几个领域先人一步取得成就,建立强大的高端服务产业,并为其他城市的民生建设和产业转型树立范例。”

“人本佛山”升级之路,可以以食品安全、水治理和智慧交通为切入点,以产业转型为手段,在建设智慧佛山的同时打造强大的高端服务产业链。具体来说,报告建议佛山市通过在水源地部署水质监督设施,整合智慧水管理系统,协调不同水源地的事故警报信息及事件,比如从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生产企业、社交媒体、摄像头等地传回的信息,以此加强总体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市民对水质的信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追溯;提出建立统一的交通管理系统,预测交通需求,优化交通处理能力,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减缓交通堵塞问题。

IBM团队相信,在这几个领域的突出成就能够帮助佛山大幅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树立“人本佛山”的品牌,与此同时吸引人才和高端产业来到佛山,从而帮助佛山建立更为繁荣活跃的市场经济,打造更强大更绿色的新产业结构。

全文阅读

IBM报告建言“智慧佛山”

7月26日,一份关于“智慧佛山”建设的终期调研报告被提交至广东省佛山市,得到了当地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该报告由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智慧城市大挑战”佛山公益项目团队完成,IBM“企业全球精英志愿服务队”的6名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管作为专家参与。

报告建议以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等领域为切入点,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孵化培养佛山的高端服务业能力。报告还推荐佛山把握城市管理体系转型和大数据分析科技这两个关键抓手,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制造业城市,佛山市有着优化产业升级,提发展质量,实现人本宜居的转型需求,该市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人本佛山”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上述报告或可为国内城市升级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四领域升级城市化

经过考察,IBM团队认为可以以食品安全、水治理和智慧交通为切入点,以产业转型为手段,在建设智慧佛山的同时打造强大的高端服务产业链。

具体来说,报告建议佛山通过在水源地部署水质监督设施,整合智慧水管理系统,协调不同水源地的事故警报信息及事件,比如从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生产企业、社交媒体、摄像头等传回的信息,以此加强总体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市民对水质的信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追溯;提出建立统一的交通管理系统,预测交通需求,优化交通处理能力,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减缓交通堵塞问题。

IBM大中华区华南区总经理郭仁声对此总结说:“食品、水、交通和产业转型这四个关键领域,不但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关键领域,是包括佛山在内全国众多城市面临的关键民生挑战,而且也蕴藏着激发创新和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能量。”

政企合作促服务业

全文阅读

智慧城市标准化综述

“十”之后,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飞速发展,截止2013年2月,全国已有219个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十”报告提出要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年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和试点建设过程中,不少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迫切需要智慧城市的标准。由于缺少标准,智慧城市到底应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众说纷纭;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由于没有标准,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很难评估和验收。为此,国内一些标准化组织及地方政府开始了智慧城市标准方面的研究,或开始了一些标准化工作的探索。

在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外的不同。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般比较单一,如考虑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地服务市民;或是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传感数据、运营信息及丰富的用户交互体验,为市民出行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在智慧城市标准化方面,还加上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我国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则比较集中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城市中的运用。

1 国内标准化活动

1.1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概述

目前,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10)、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SOA标准工作组,浙江省和宁波市分别成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机构,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开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研讨。

1.2CCSA TC10

从2012年3月开始,CCSA TC10开始了智慧城市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共有7个项目正在展开,分别是:智慧城市术语和定义: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智慧城市跨系统信息交互技术要求:智慧城市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智慧城市公共支撑平台技术架构和功能要求:智慧城市安全需求分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

全文阅读

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

近日,第二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甬城精彩启幕。本届智博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国内知名的智慧城市主题博览会,本届智博会以“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为主题。

本届智博会由三大主要活动组成,即:智慧城市展览会、智慧城市主题论坛和智慧城市主题科普知识电视大赛。

智博会展览活动在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举办,包括1个智慧城市主题馆和3个三大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展。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设立1135个标准展位。

智博会由一个高峰论坛和四个高层论坛组成。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慧城市与城市现代化”,四个高层论坛分别为:智慧健康高层论坛、智慧教育高层论坛、智慧交通高层论坛和中国第四届电子服务大会。

更加关注民生服务

海内外专家们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物联网、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和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简柏特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汉查理,台湾新竹市副市长游建华等海内外专家、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作了30多个主题报告,论坛观众突破1700人。

从此次几场论坛的主题设置和嘉宾演讲内容看,本届智博会论坛的探讨交流更加关注民生服务。多位高峰论坛的嘉宾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话题。而四个高层论坛设置更多是围绕了近年来宁波重点探索实践的民生服务领域。宁波市先行试点的智慧健康保障项目被列入“智慧浙江”首批试点项目。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已建立了横向联通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纵向连接各县(市)区卫生局的千兆裸光纤骨干网络。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已为16家市、县级医院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累计挂号数已达100万人次,宁波市六区实现社区医生工作站预约挂号全覆盖。全市已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500万份,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评审成为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智慧教育进展迅速,全市已经实现所有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所有学校均建有校园网,并架设了一条带宽1G、贯通全市教育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两岸合作共同打造的宁波首个智慧学校——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已经完成“智慧化”改造,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

全文阅读

智慧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文章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经济体系与智慧经济的特征,智慧城市的智慧经济既可以从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三方面评价,也可以从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等方面开展评价;智慧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经济;评价;智慧空间;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

智慧城市是由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讯基础设置上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参与式的管理对上述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1]。

智慧城市经济体系需要重点考虑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及时反馈城市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所产生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城市生产、消费、交换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智慧化,由此,智慧城市经济体系包含城市产业体系、经济活动的智慧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支撑体系。

智慧经济是指集知识、环境、科技、信息、文化、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创新型经济。智慧经济有以下特征:①经济发展更依靠高级管理人才实现经济协调发展;②智慧型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③实现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④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农业、工业、信息、知识、技术都在各自领域内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智慧经济讲究以人为本,以人类智慧驾驭财富,让资本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实现经济规模更优化,人与自然更和谐。

全文阅读

我们所感受到的智慧国

为了学习和借鉴新加坡智慧城市及信息化领域的先进经验、商业模式与成果,探讨智慧城市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挑战及应对策略,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管理与发展,我们于2014年6月24日-27日组织了“新加坡智慧城市考察活动”。在为期四天的考察活动中,先后拜访了新加坡国家信息与通讯发展管理局、新加坡信息通讯工商协会和新加坡电信,就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和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实地考察和体验了“智慧水务”和“智慧交通”两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技术解决方案和管理理念通过精美的展示,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智慧城市建设。

第一站:新加坡国家信息与通讯发展管理局(IDA)

新加坡国家信息与通讯发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IDA”)是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核心。IDA中国区司长庄庆维告诉我们,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公布了《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其战略是“打造、治理、服务”;而在今年7月初的《智慧国2025》,是要决意打造“世界第一个智慧国家”。

在这一站,我们了解到,为建设智慧国,新加坡政府开放了绝大多数政府数据,通过“data.gov.sg”网站,公开了多达8800个可机器阅读的“数据集”,供社会第三方开发各类应用。与此同时,政府高度重视公民个人数据的价值,专文颁发了《个人数据保护法令》,制订了保护个人隐私的严格法令,例如卡住“非法应用”类的销售、定点广告等。

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一项独特的制度――为建设智慧国专门设立了政府CIO(GCIO,政府首席信息官)。IDA作为实施GCIO制度的负责单位,向每一个政府部门派遣一名CIO。例如,国家卫生部设一位CIO,其下辖的IT团队多达1000多人,专事负责卫生部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但不负责信息项目开发)。而企业的CIO,则完全由企业自主设立,政府不予干预。我们体会到,新加坡的GCIO制度,对于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整合各政府部门数据资源、解决信息公开的“体制机制问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庄司长在与我们交谈时,提到了“智慧物流”。新加坡物流业的“高效”不仅仅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还在于其各环节的畅通无阻。以通关程序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贸易网络”,实现了无纸化通关,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有一个直观的数据,货船通关入码头仅需30秒,每辆货船从进港到出港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当然,如此“高效”还得依赖于新加坡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

第二站: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是新加坡交通部下设的一个部门,它的管辖范围是所有陆路交通的策划、监督和管理。新加坡全国车辆数量已达85万,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为了保持交通顺畅,新加坡推出了多个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系统(EMAS)、综合铁路监控系统等。通过实施综合交通管理措施,新加坡建成了动态可升级的交通系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全文阅读

智慧足迹:以人为本规划城市蓝图

从大数据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到“十三五”阶段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的正式,大数据迈过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

回顾大数据产业的破局地,智慧城市当为其一。大数据已经成为城市规划革新的一项重要趋势。“城市规划,人是核心。”智慧足迹公司首席营销官赵华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大数据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挖掘城市规划的“钻石矿”

面对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规模大、速度快、人口密度高等难题,传统的城市规划方式,已经很难匹配城市化与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国家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在空间规划决策的应用,实现多规融合等需要,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有效路径,关键就在于挖掘以人为本的大数据信息。

大数据被称为“21世纪的‘钻石矿’”,城市规划的“钻石矿”在哪里?答案是运营商。对城市规划所需的对于城市人口的洞察,对于人的位置、偏好、属性、分布、流动趋势等关键问题的分析,运营商数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每一个人,都在不可避免地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来获取信息。运营商所具备的用户数据庞大,网络连续性强,因此能够提供的是中立的、全面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源。这样优质的数据源是为城市规划过程提供人本化、科学化支撑的重要前提,才能够对观察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提供透明、可控、可视化的分析工具,为解决城市问题带来新的思维。

为场景提供最适合的数据

全文阅读

ISO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全球征集专家

7月5日,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标准试点测试新任务组正式文件,面向P-成员国(参与成员国)征集专家,参与标准试点评选工作。据了解,目前ISO系统内部已发起募集投票,邀各成员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推荐本地专家。根据ISO/TC268/SC1第九次全会,ISO今年将在全球范围内遴选10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试点,其中中国5个,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及日本各1个,建设期为两年。

日前,中国首批入围城市名单公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庆市合川区、四川省成都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徐汇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7个地区入选其中。

ISO/TC268/SC1副主席、中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告诉《经济》记者,目前中国申报城市初审工作已于6月中旬完成,后续还将分批次公布其他入围名单,该初审工作将一直持续至9月中旬。之后,ISO/TC268/SC1中国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将在ISO和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对所有初审入围城市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中国试点城市名单。全球名单将在2017年10月举行的墨西哥ISO/TC268全会上决议并正式。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据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介绍,目前国家标准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印发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批复立项了智慧城市领域33项基础共性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批准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也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的统一指标体系。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ISO、IEC(国际标准委员会)、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在此次ISO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试点遴选中,中国专家担任了测试任务组召集人,负责全球试点的推选工作。

在万碧玉看来,中国城市参加ISO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试点遴选,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规划和成熟度模型方面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完善;另一方面,也能将中国的智慧城市标准化成果推广到国际标准化体系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国内外产业界的关注。

除此之外,通过对标国际城市,国内城市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局局长王川告诉记者,在建设初期,银川的智慧城市聚焦点多集中在基础信息化上,通过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对标ISO、国家标准委的相关标准后发现,在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市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重庆市合川区常务副区长程卫也表示,现在很多地方将智慧城市定位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定位太低了,应该将其上升到城市综合管理层面,从产业联动角度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全文阅读

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一、固本强基,城管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狠抓推动作风转变。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四个环节工作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将注重学用结合、开门纳谏、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着眼长远贯穿于活动始终,通过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的目的,恢复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确保了党委班子成员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当好表率。坚持每周一次党委工作会议,所有决策民主集中;坚持《局长巡查制度》,每天有一名班子成员在马路办公;坚持《局长联系基层制度》,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基层单位。修订出台了14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了权责利相结合,为持续推动作风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刻领会两个责任的重大意义,落实三转要求,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回归主业,加快构建权责对等、责任清晰、履职到位、刚性追责的全链条、闭环式的责任落实体系。制定并下发《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与下属13个基层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三书两报告制度。开展正风肃纪效能专项督查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回头看,制发通报4期。党委负责人听取了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报告,党委班子向组织做了届中述职述廉报告,对班子成员届中述职述廉报告进行了审核。积极依托纪检监察业务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加快城管执法人员廉情分析预警机制构建,强化阳光办案系统的应用和重大案件会审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局系统效能内部督查,严格落实每季度队伍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轨考核机制。

二、提能增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三、克难攻坚,城市管理区域统筹能力不断提升

六是强化措施,推动大城管构建驶入快车道。以推进构建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大城管格局为己任,将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纳入区对街道(乡镇)重点考核范畴,建立适用全区的市政公用养护规程和标准,建立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体制,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两级联系会议机制,建立智慧城管网络协调框架,建立全市仅有的街道(乡镇)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使我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走在全市前列。

2016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推进一项改革任务

全文阅读

智慧银川用新发展

川市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银川市坚持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赢取未来发展先机的重要抓手,走在了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为了探究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和特点,《经济》记者采访了银川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局局长王川。

翻开智慧城市建设成绩单,银川的收获不可谓不抢眼。王川向记者介绍,自2013年获批为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二批)以来,银川取得了丰硕成就。2016年2月,在当地视察的总理称赞了银川智慧城市建设;2017年1月,在《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中,银川市因“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而受到通报表扬。

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便民、利民、惠民,重点在于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银川在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立体管理、民生精细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有效化解“城市病”。银川通过使用交通环保卡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交通资源整体优化。同时,利用信息化环保监测设备实现了“实时监测、源头管控、定向治理”,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以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二是市民的精细化服务。银川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一整套民生服务体系,并力争实现三年内覆盖所有社区;三是驱动产业衍生与发展。银川创建了全国第一家智慧城市产业园,占地1000亩,总投资37亿元,吸引了诸多企业入驻;四是促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银川市提出了改革三步走战略:审管分离、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总理在银川视察时曾赞扬“银川行政审批改革做到了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五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银川改层级化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将全市55个便民服务电话合并为“12345”一个平台,全面了解市民诉求,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距离。

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就是创新。“目前银川已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8000G全光网络、500平方公里全景真三维地图、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智慧政务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陆续上线运行;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启用,以大数据应用、功能扩展、优化服务为特征的智慧城市3.0版正式启动。”王川说。

王川还告诉记者:“银川模式有五大创新。”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银川通过大胆尝试,创新了商业模式。“在顶层设计阶段,银川摒弃了过去以BT方式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另辟蹊径,利用PPP+资本市场的模式,把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我们与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购买信息服务的方式,形成项目公司的稳定现金流,并根据收益法折现估值,将项目公司装入上市公司。”王川向记者介绍,“这种商业模式不仅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又打破了分散投资所造成的行政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以往BT模式下更新换代难的问题,等同于用社会资本建成了智慧城市,还获得了股票增值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靠商业模式创新解决了投资难和运营难的问题。”

第二,管理模式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如果在管理执行层面不下决心突破,还会陷入智慧城市“不智慧”的怪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川以城市为单位做顶层设计,全面整合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银川成立了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和督查工作,除垂直管理部门外,对市属所有委办局的数据做了整合,归集到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比国务院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前2个多月。银川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合政府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归集、资源共享的城市,解决了信息共享难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上,银川统一入口出口,全面归集到智慧城市上。对各部门新建信息化项目,明确财政部门不予拨款,从源头上杜绝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王川强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