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

制度改革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头脑风暴:深思棉花质检体制改革

编者: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过渡期于2010年8月底结束。5年来,纤检系统作为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主力军不辱使命,走过了国外30年以上时间走过的路,成果辉煌。

本刊从第六期起,开设“花开五年,如何更炫绽放――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回眸与思考”专题征文专栏,旨在总结5年的改革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及分析原因,探寻下一步发展之路。投稿请注明“《花开5年,如何更炫绽放》征文”,文体不限,长短不拘。

4月21日至22日,纤检机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和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研讨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召开。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副局长张克才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8个省,共33个纤检机构的45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代表围绕当前棉花质检改革和棉花质量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包括研究和确定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交流。

高度重视:此次研讨会有重要意义

2001年7月1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棉花工作会议;7月31日,《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8月10日,新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9月5日,《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一放、二分、三加强”为核心,新一轮棉改正式启动,由此宣告中国棉花流通将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调节。2003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方案》在改革的实施步骤中提到“2005棉花年度起逐步推行新体制”,正是这一年开始,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拉开大幕。

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我国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5年左右的时间,更新改造棉花加工企业生产设备,规范棉包包型和重量;对成包皮棉实行信息化逐包编码;制定适应仪器化检验的棉花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公证检验;发展棉花专业仓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

张克才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此次会议的背景,他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棉花质检体制改革5年过渡期将于2010年8月底结束。国家发改委决定开展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总结工作,纤检机构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总结工作中承担着核心作用。另外,在谈到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时,张克才说,十年前棉花流通体制发生了变革,针对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棉花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为迎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棉花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国家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工作方案,《战略研究》内容分三大主体和七个子课题,其中的子课题《完善棉花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由中纤局牵头负责,同时中纤局还参与了其他三个子课题《完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产区统计及信息监测体系研究》、《棉花市场调控机制研究》。

张克才指出,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总结工作关系到改革如何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关系到国家对棉花产业定位和扶持政策的制定,都直接关系到纤检机构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为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做好改革总结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中纤局召开了此次研讨会。

全文阅读

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市)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今后几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职能部门,负有指导、推进和总体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成立,县(市区)的发展和改革部门的机构、职能和工作关系正在逐步理顺。为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改革工作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德州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1、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改革,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着力推进改革、以改革带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联度高,综合配套性强。各县(市、区)政府应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改革的部署贯彻到日常工作和各项发展措施中。发展改革部门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改革工作,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改革工作,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指导、推进改革。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改革工作的指导。

3、充实和加强改革工作力量。为保证改革职能的积极履行和改革工作的有效组织,各县(市、区)在机构改革和调整中,要健全发展改革工作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发展改革部门要健全相应办事机构,并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承担综合改革工作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谋划改革、指导改革、推进改革的能力,积极协助领导同志创造性地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有为有位。

二、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拟订与协调工作,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

4、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是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及时对改革的中长期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要加强年度改革的总体指导,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年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并落实责任部门,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全文阅读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4月11日至12日,中纤局召开2013年全国专业纤检机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克才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总工程师徐水波在会上作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湖南省质监局副局长徐新楚到会致辞。来自全国棉花产销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8家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张克才在讲话中首先明确了本次会议目的,是在中纤局新的三定方案已经实施的背景下,尤其是上年度改革推行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通过会议形式把大家召集起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对继续深化改革十分必要。随后从五个方面对本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一是基本实现了仪器化公证检验全面覆盖的目标;二是中国特色棉花仪器化检测体系基本成熟,检验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化要求;三是公证检验有效性显著提高;四是新标准顺利即将实施;五是棉花加工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张克才通过分析四个方面关系,深刻剖析当前棉花质检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一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关系;二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与提升棉花质量的关系;三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与促进产业经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四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与贯彻落实十精神、总局质量方针的关系。最后,从诚信、创新、规范、工作质量、行风要求、能力建设六个方面,对新年度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徐水波从公证检验数量、服务宏观调控、检测技术体系、标准改革、公检工作质量、技术援疆、HVI维保系统、政策协调等十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12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当前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和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2013年度的棉花形势对新年度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和棉花公证检验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针对2013年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仪器化公证检验、HVI维保体系建设等工作提出九项具体措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张克才的讲话精神和徐水波的工作报告,从宣贯推行GB1103棉花新标准、加强纤检机构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公证检验工作质量、强化纤维系统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讨论。(来源:中纤局)

全文阅读

农业试验改革指导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精神,积极稳妥地开展我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和优质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根本动力。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原则。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主题,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的难点问题先行开展改革实践,要敢于突破既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探索化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制度。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稳定的原则。要注重与全省“十二五”规划和“经济区”建设相衔接,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试点范围及任务

全文阅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一、××县林业概况及林改试点乡基本情况

××县国土面积7273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63240.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7.44%;非林业用地面积164090.9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56%。林业用地面积中按林地权属划分,国有林面积为318326.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6.52%;集体林地面积241809.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2.93%;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6609公顷,全县生态公益林总面积535021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5%,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1.8%。

在林改试点乡的确定中,我县根据《××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迪林办发〔2009〕3号)文件精神,按照“先易后难,群众林改愿望迫切,乡(镇)领导重视,工作积极有效、机构落实、人员完整,乡情林况具备特色、能够示范全体、反映综合、资源家底清晰”的原则,将试点改革乡确定为拖顶乡。拖顶乡国土总面积56.39万亩,全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78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傈僳族、藏族、汉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常驻人口有2090户共9617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937户共9192人,全乡林业用地面积为509185.8亩,其中国有林面积为170915.7亩,集体林面积为324620.1亩,退耕还林面积为9150亩,全乡森林覆盖率为86.5%。

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09年7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议之后,我县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于2009年10月开始着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和联系林业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的××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了全县专业技术好、工作能力强和工作责任心强的林业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充实到林改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在省、州的统一部署及××县林改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县林改试点工作于2009年1月12日顺利达到了省级检查验收组检查验收标准,并在全州率先完成了林改试点主体改革工作。试点乡全乡已申请登记面积33.38万亩,占应申请林权登记面积的100%,已明晰集体林产权33.38万亩,确权率为100%。集体林完成均山或均股到户率为100%。输机1095宗,打印林权证1019本。成功调处各类林权纠纷52起,纠纷调处率为100%。林改试点工作共建档案五套每套159份。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州检查验收组的好评,圆满完成了为全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换发林权证工作培养骨干、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检验方法,寻找最佳引导方式的试点工作任务。

(一)林改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中央、省两个九号文件精神,以及州委、州政府关于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林改试点乡的乡情、村情、林情,一是将试点乡所有权属为集体的林木、林地包括天保区、公益林及个人所有的自留山纳入了本次林改试点改革的范围;二是坚持整个林改试点工作以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为准绳,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三是坚持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木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生产力;四是确权后的集体林实行以亩折股,均股权到户或到人的形式进行改革。其主要原因是我县森林及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很高,松茸、虫草等各类林副产品是我县山区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有林地的林权划分中,如果将其所有权划分到户,必然会导致出现难以调和的利益纠纷。而实行所有权到组、均股权到户或到人,既能减少各种纠纷又能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五是宜林地实行均山到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明晰产权,实现权、责、利的统一。将宜林荒山的权属划至各农户,有利于激发所有权人对个体林地的经营管理,变土地优势为经济优势;六是对于承包到户的自留山,予以重新登记换发林权证,并做好“四权”落实,维持林区社会稳定;七是以农村稳定为大局,认真调处各种林权纠纷,坚持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

(二)林改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全文阅读

农村产权体系革新方案

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现代农村产权体系,切实推动农村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化,激活农村发展潜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工作的有关要求,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乡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的滞后局面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产权制度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对于稳定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的改革创新首先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且,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既是激活农村资源、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我乡被确定为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为我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全乡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牢固树立创新奋进、攻坚克难的思想,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乡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2012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2012年,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以农村资产确权发证为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前大槐树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共分五个阶段:

1.摸底宣传阶段(5月5日--7月1日)。结合县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和乡、村、组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调查摸底表,完成土地、房屋的测量、面积核实等各项工作。同时,结合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汇总核实、公示结果阶段(7月1日-8月1日)。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分别按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进行分类、核实,对核实无误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别形成分类统计表。核查、统计工作完成后,对摸底调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公示过程中群众提出异议的问题,由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3.公告发证阶段(8月1日-11月1日)。由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提出登记申请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村产权进行登记前公告,公告期为7天。对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分别由相关部门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审核,报经县政府批准后,予以注册登记,并向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确权发证。

全文阅读

向前,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又一年

5月20日,2008年度全国纤检机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会议在厦门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纤维检验局主办,福建省纤维检验所协办,来自全国省、市级纤检机构的9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中纤局陆阳局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强调了各省市应重视、正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纤局棉花质量监督处涛处长对2008年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作了深刻总结。与会代表分组讨论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办法》等有关文件,分析了改革推进和公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这是一次关键之年的重要会议,需要肯定上年度的工作经验和成绩,但更需要的是认清问题,分析原因,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确保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在新的年度里更有力地推进。

关键之年,进展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2008年度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行阶段的第四年,也是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更加突破性的进展。

进展1:仪器化公证检验的作用和影响达到空前。

2008年度国家收储280万吨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是企业交储的质量结果依据,公证检验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购买新体制棉花,并使用公证检验数据进行配棉。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主动索取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为其制定棉花产业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棉花公证检验受到的关注和影响力达到空前。

进展2: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全文阅读

新食安法框架下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改革的路径探索

新《食品安全法》(以下称新食安法)已经公布并将在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由之前的8个条款增加为11条款,内容变化较大。今后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均应围绕这些规定开展,在当前国家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各个层面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改革于法有据、有序推进,笔者想借此机会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依法开展改革探索的基本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指出,“允许基层单位敢闯敢冒、先行先试”,“用基层探索的经验教训促进顶层设计修正完善,为全面深化质检改革积累经验、作出贡献”。 近年来,在出口食品方面,通过加强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管理,使得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稳步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传统工作做法还跟不上国家对外贸稳增长和推进贸易便利化的要求。在进口方面,通过实施准入制度、加强口岸检查,保证了进口食品安全;但在进口贸易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做法符合国际惯例、如何使得工作更能服务外交外贸大局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使命。从新食安法第九十九条来看,对出口食品的管理做了最大简化,出口食品的检验监管模式必应有重大变化和调整。而法中单独对进口食品做出规定的就有8条,可见在进口食品管理方面的工作还任重道远。那么,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传统的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模式需要怎么改变,改哪些环节?如何对进出口企业做到有效监管?如何提升把关效能,落实贸易便利化措施?改革与法律法规、规章又有哪些冲突等等问题,就需要在新食安法框架下逐一梳理、研究、解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为此,根据总局顶层部署,在新食安法修订框架逐步明朗直至的阶段,山东检验检疫局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寻找改革的热点、难点、重点,提出“放、管、转、建”的改革思路和“集成管理、流程再造、删繁就简、于法周延”的改革方法,指导进出口食品管理改革工作。

(一)以集成管理为指导。所谓集成,就是通过要素的整合达到1+l>2的效果。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深化目标集成、信息集成、组织集成、过程集成的要义、内涵和本质的要求,既将其作为工具又作为方法,在改革中找到系统集成的路径,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尽管当前检验检疫体制机制、监管模式等存在诸多问题,业务改革的突破还有制度和法律障碍,但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应当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向管理创新要“红利”。因此,我们在业务改革的设计中,无论指导思想的定位、基本原则的把握,还是主要任务的部署,都充分体现了集成管理理念。

(二)以流程再造为核心。所谓流程再造,就是把以工作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工作流程为中心,将原来因为职能划分原因隔断的工作流程,通过部门之间、系统内外的协调配合,以整个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整合再造,删除形式化的不增值的环节,合并功能重叠的过程,解决协调不透、接口不畅、规定重复的问题,提升效率、完善服务。比如检验放行方面,在“一个窗口”平台下,协调关检之间、检验检疫内部等各个流程,探索实施快速验放模式,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压缩时限,并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

(三)以删繁就简为重点。当前,食品安全管理的个别方面还存在条目林立、程序繁琐的情况,服务对象一些负面反映也较多。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兼收并蓄,珍惜检验检疫工作体系的精髓,又要坚持底线思维,打破工作惯例和思维定势,做到优化、完善、发展。通过改革将检验检疫资源从普遍的无差别监管中解放出来,实现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敏感商品的精细化、有效性、科学性管理,实现监管效能和贸易便利的提升。比如,要严格进口管理、要构建国际共治格局、要简化审批流程等。

(四)以于法周延为原则。提出“于法周延、于事简便”,老话题里有新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一切管理改革创新活动都应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包括了实体周延、程序周延、本意周延和判例周延等多个方面。如果说删繁就简和流程再造解决“放”和“管”的问题,于法周延则解决“转”和“建”的问题。其中,我们着重解决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突破与法律法规的关系。要“先立后破”,改革创新不是依法行政的例外,改革不能突破法律红线。二是改革与制度固化的关系。要及时将改革成果固化,通过规范管理体系文件、推动和保障改革推进和工作质量。

二、业务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做法

全文阅读

云南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步伐

1月15日,云南省建设沿边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就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发展国际金融、普惠金融等,加速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作了部署。

为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化,提升云南、广西两省区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沿边开放实现新突破,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认真贯彻《总体方案》,用足用好国务院给予云南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2013年12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了试验区建设要坚持“创新突破、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力争实现1年全面启动实施、2年重点突破、3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目标。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推进的重点任务36项,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的任务分解28项,突出2014年重点突破任务40项,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据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云南省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莹介绍,为进一步做好《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和云南省外汇管理局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及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统领全省人民银行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各项工作,有效加强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二是迅速召开了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全省人民银行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对《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认真研究梳理,将由人民银行负责推动的工作整理为39项,形成《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细分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相关的工作责任,有效确保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组成多个调研组分别奔赴德宏、红河、普洱、文山、临沧等沿边州市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准确掌握沿边州市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研究并确定沿边州市经济金融发展急需、近期能够突破的政策措施,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确定了全省人民银行2014年创新农村互助担保机制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简化外债登记程序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程序等10项重点工作,争取《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能够开好头、起好步。五是针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任务分工,结合云南实际各项逐一研究制定了对应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应取得的成效,拟定《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关于推进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5年规划》,为推进云南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为加快推进步伐,人行昆明中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稳步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拟制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办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管理办法,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畅通现钞出入境通道,并稳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推动试验区金融机构柜台挂牌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汇率的直接挂牌,逐步实现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跨境金融合作成效。

二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边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跨境支付体系,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渠道。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合作,积极支持银行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跨境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稳步推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使用。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创新支付服务手段,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便利化,提升市场参与度。围绕“优化政策环境、推进服务便利、提升服务效率”的原则,简化手续,减少审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积极支持和满足云南省工程承包、技术合作企业的境外账户开立、资金境外存放、外币现钞提取、携带出境等需求,同时,为境内外个人合法资金的汇入、汇出提供便利化服务。

四是加强沿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培育征信产品和服务需求,建立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优化地方社会信用及经济运行环境。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搭建跨境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跨境征信交流与合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大对跨境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行为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强化金融维权力度,切实维护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融稳定。

(彩 云)

全文阅读

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研究

摘要: 面对新形势下高职眼视光技术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进行深度思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途经与方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为眼镜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Abstract: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in education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deeply thin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specialty, actively innovate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and explores the route and method of curriculum reform,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 that eyewear industry cultivates optometry technology talents of high-qualities’ skills applied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高职眼视光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gram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72-02

1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视觉保健意识逐渐加强,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迅速加快,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知识综合、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给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他们不仅具有一次就业和针对一个岗位就业的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转岗位群就业的能力,甚至要有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