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职学习计划

在职学习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规划中职会计教学论文

一、前言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加强对自我的分析,使他们更加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总之,职业规划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教师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必须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引入会计教学课堂,要科学引导会计专业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会计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中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实用性也比较强,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就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会计专业。而随着我国会计专业毕业学生数量在逐年增长,我国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这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缺乏学习主动性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在初中学习中,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他们在进入中职院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具有盲目性。中职院校学生选择会计专业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计专业比较容易就业,有一些学生是遵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会计专业,个别学生是不明白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这个专业。在他们进入中职院校之后,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或者自己并不喜欢,因此,在学习上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必须要在教师的监督之下才能完成学习。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专业的学习上十分被动,无心向学,为了混一张毕业文凭采用的是应付式学习,使得中职会计教学效果不高。

全文阅读

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 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软件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成绩具有正相关关系。文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如何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提高学习成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成绩;正相关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设计。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度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这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最能凸显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与作用。本文尝试通过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探索其中的机制与原理,并探寻出提高学习成绩的途径。

一、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美术学院与体育学院2009级毕业生中,随机抽取了210位学生。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并且充分运用了李克特量表。该量表用1、2、3、4、5个等级分来表示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度与学习成绩的好坏,1为非常不清晰(非常差),2为相当不清晰(相当差),3为一般,4为相当清晰(相当好),5为非常清晰(非常好)。

全文阅读

基于WPBL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从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引入PBL教学法,以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载体,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并提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问题式学习;职前教育网络学堂;WPBL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摆在每一位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为例,从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入基于网络的问题式教学方法(WPBL),探讨该课程的改革。

一、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教(2007)7号文件精神,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在条件、人员、课时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改善:

1.队伍不专、不足、不稳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高校设置的其它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相应的专业或学科的依托,不可能由相应专业或学科直接选留毕业生担任教师,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本上由就业工作人员和感兴趣的老师组成,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限,很难为学生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指导。以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为例,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老师有7人,1人为专职专任教师,6名为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的行政人员,7人中具有教育部认可的“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仅有3人,7人要负责全院近4000名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任务,师资队伍人员相对不足,只能通过课程教学解决共性的一般问题,难以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此外,轮岗、换岗或进修等岗位变动也使得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2.内容繁杂、教学模式简单

全文阅读

基于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路径管窥

摘要: 立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质,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从加强专业认知、优势盘点与职业认知与雇佣能力建构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Abstract: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career plan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analy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of students majored in network engineering, and suggests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 in job hunting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awareness, inventorying advantages and building career awareness and employment capacity.

关键词: 网络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路径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career planning; access

中图分类号:F27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01-02

0引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实现、破解就业难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对学科、专业的差异、培养计划以及职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与要素关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行动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对于近几年刚刚起步的新专业如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仅注重自我认知、环境认知上的职业目标定位,而在实现方式上结合专业特点、职业组织供给、职业发展内在要求关注不足,导致该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从而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获取与职业实现。因此,关注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该专业学生职业实现,而且有利于高校职业生涯指导向纵深转向。

1职业生涯管理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全文阅读

浅析联动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提出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嵌入式联动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嵌入专业认知教育、求职应聘教育、就业市场调查等任务情景),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强调多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注重构建作业链和评价体系,落实过程性评价,从而提升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质量和实效。

关键词:联动式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59-03

职业生涯规划是要求在中职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德育必修课,该时期的中职生处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过渡期,接触专业知识时日尚浅,社会实践经验欠缺,岗位知识储备不足,职业意识较淡薄,缺乏对创业及创业能力的感性认识,再加上传统的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往往采用课堂讲授、单向灌输式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专业课程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缺少沟通、协调和配合,以至于形成了知识“孤岛”――形而上的概念讲授多,针对学生个体的实例指导分析少,学生在运用职业规划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倍感困惑和困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展联动式教学的理念,即搭乘“文明风采”活动平台,整合其他课程内容,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中开展嵌入式联动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嵌入专业认知教育、求职应聘教育、就业市场调查等任务情景),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强调多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注重构建作业链和评价体系,落实过程性评价,实施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互渗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互补充、课堂教育与延伸教育相辅助、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促进的联动互辅教学,通过“多科联动、多元整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实现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一、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如何有效增强职业体验、夯实职业认知基础、提升职业素养,成为了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由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象是中职新生,尚不具备条件开展真实岗位体验,因此借助信息化技术帮助中职新生形成职业虚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由“虚拟体验”至“知识内化”的知识迁移,成为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虚拟职业体验馆”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

所谓“虚拟职业体验馆”,指的是针对特定专业职业特点开发具有职业导向功能、交互功能、虚拟现实功能的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该软件应能提供丰富的关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有利于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形成虚拟职业体验,从游戏中挖掘专业知识切入点,以任务为驱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被动为主动,做中学、学中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相应的从业方向并进行岗位排序,通过各层级岗位的组合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蓝本,便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本写作格式认识、仿写学习,探索并实施中职德育“虚拟―现实”体验式游戏化教学模式,“角色体验―体验总结―知识迁移”层层推进,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说教为快乐学习,有效突破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全文阅读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思想的大学生个性化素质拓展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课程认知不清、自我认知不清、职业规划不明等问题,学生由于学习习惯或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与现实发展之间出现较大差距。笔者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提出了个性化素质拓展123计划,来导航大学生规划大学几年的发展,以期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个性化 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133-02

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了解职业特性和社会需求,思考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职业生涯有初步的思考和规划,但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学习一门课程完成一定学分之嫌,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如果学校没有相应学生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其作用也非常有限。多数低年级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素质培训等自我潜能发掘缺乏合理规划,没有个人培养目标,一些学生有目标有规划,但由于学习习惯或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思想下的大学期间的个性化素质拓展做简要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发展方案。按照著名的职业规划大师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发展五阶段中的探索期,在职业探索期大学生依据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分析,结合大学这个职业生涯发展特殊阶段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并在确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

全文阅读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中职业能力的大小。目前,大学新生普遍面临着行为习惯差、职业意识模糊等问题,高校应针对大学新生即将面临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客观要求,紧抓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来指导大学新生,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关键词: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5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的设计和规划。大学新生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找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契合点,是迎接未来职场激烈竞争的重要前提。教育大学新生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理应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1、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而言更是较为淡薄,以致于大学期间未能明确发展方向,选择发展路径,到了毕业时仍然不能对自身职业发展给出合适的定位,不仅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且对今后个人的职业规划更是一片茫然。从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看,针对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全文阅读

高中阶段生涯规划课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 要〕本研究以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进行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并探讨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干预结果表明:生涯规划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水平,主要表现在生涯规划总分、职业探索、自我提升和反馈修正四个方面;而生涯规划水平的提高,对高中生在求知进取、社会取向和个人成就三个方面的学习动机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生涯规划课程;高中生;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4-0004-05

一、引言

高考新形式的改革(2014年9月),越发注重学生对自我兴趣特长的了解以及长远的发展;然而现阶段的普通高中生的生涯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在高中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实施生涯规划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学习动机是当代高中生的需要。事实上,目前关于生涯规划的理论探究已十分成熟,然而相关的实践探索却仍只有少数,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课程开发更少,很多生涯课程的编写也仅是基于经验和空想[1]。因此,本研究以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进行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并探讨高中生生涯规课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本研究以我国学者詹发尚[2]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型为基础,进行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詹发尚在2006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并结合前人的理论,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职业探索、自我认识、目标计划、自我提升、人际关系和反馈修正六大方面。笔者以高中生作为施测对象,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2/df为4.50,RMR为0.05,RMSEA为0.08,各拟合指标良好,说明该职业生涯规划量表和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生[3]。因此,本研究以此六方面的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将课程设计分为除《绪论》外的六大模块,具体安排详见表1。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及《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增加。大量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城镇规划专业,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应用性复合人才。

【关键词】 高职;城镇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能力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及《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大批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城镇规划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普遍实行3年制教育,与同类专业本科院校普遍实行的五年制教育在教学时长上少了两年。另一方面城市本身是一个巨系统,系统内部非常复杂。城镇规划又涵盖了多个层面的不同内容,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定位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的现状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并未直接接触到城镇规划这门课程,加上城镇规划相对于路桥建筑等实体,比较抽象。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在进校初期,甚至于部分学生临近毕业阶段,仍对今后的就业感到比较迷茫。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又普遍缺乏了解事物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缺乏。

2.三年制教育教学时长较短。一般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学制为五年,高职院校的专业学制基本都为三年,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科目和毕业实习所需的教学时长本科与高职院校相差不大,这些因素使得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长大大减少。城市又是一个内部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城市及城市规划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是学习本专业必须掌握的。

3.教材体系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的教材多数使用的是本科学生的教材或是由各校教师自编教材。专门针对高职高专的城镇规划专业教材数量较少,部分教材观点陈旧,与实际脱节。

4.师资队伍薄弱。在高职院校大量新增专业的背景下,大量年轻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大学到大学,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本身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就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无疑对授课的质量产生影响。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与反思

摘 要: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职生作为就业市场求职的弱势群体,能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周全的设计和规划,决定着其毕业后能否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入手,究其原因,分析了职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阐述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掌握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步骤。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认知现状 策略

一、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职校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制定出个人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更具专业性,在择业时就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这既是他们的优势,又是他们的劣势。他们通常掌握并熟练一项技术,这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能很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但他们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明显不同的是文化基础、综合素质及统筹能力等方面欠缺,这必然导致他们的择业范围缩小。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

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促进职校生分析自我,认识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的优势和不足,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第二,明确自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每个职校生从踏入校门起就应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目标。第三,确保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第四,有利于职校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现状

(一)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识不足。

自我职业生涯潜力的全面、客观认知是学生树立适宜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的重要前提。高职学生对自我目前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认识比较模糊,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充足的信心。信心是使人保持旺盛斗志的推动力。学生对自我职业生涯成功信心十足,才能在学习中动力十足。调查发现,55.88%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信心不足,体现出学生没有充分认识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只有29.41%的学生清楚或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潜在要求,38.23%的学生清楚或比较清楚自己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方面同目标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之间的差距。清楚自我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与职业技能的差距是制订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的重要依据,反之,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相应的目标与针对性,导致学生在自我感觉良好中缓慢发展,甚至与自我的期望背道而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