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转换

语言转换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言语交际与语码转换

摘 要: 语码转换作为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言语交际者协调和改变人际关系的交际策略。本文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会话实例分析了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语用研究 交际功能

一、引言

在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语码(code)是指人们进行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Wardhaugh:1998)语码转换不仅指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包括从一种方言转换到另一种方言,从一种方言转换到标准语或从一种比较随意的语体转换到比较正式的语体。转换语码的数量不受限制,语码长度也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语篇、一个分句、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单词。在双语和多语国家中,至少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及其变体。因而操双语和多语者便面临着在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语码的问题。这就促成了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的发生。语码转换既是一种交际现象,又是一种交际手段,可以作为一种能动策略来协调和改变人际关系。概括地说,语码转换指同一语言使用者对两种语言的交互使用,具体地说,两种语言的交互可以在词、短语、从句子及超句子的宏观平面上进行。语码转换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但不是随意进行的。语码转换者的依据受到语意、句法规则和语境条件的制约。

二、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语言研究者们从句法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性理论,自然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Verschueren:1999)这一理论为多角度、动态地研究解释语码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也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语码转换不是一种随意的语言现象,而是说话人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心理、等多种因素作用的行为,也是一种交际策略。(何自然:2002)

三、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

语码转换存在多种形式,可以是会话,也可以是书面的,但它常显得不是很正式,所以更多用于会话场合。语码转换的使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会话交际中频繁出现。语码转换既可以用来传达交际者某些信息,又可以表现出交际者的某种目的,它是一种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交际策略,是交际的需要。语码转换在会话交际中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六类。

全文阅读

语言变体中的语码转换

摘 要: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并且由此提出了同质理论。但是同质理论有其本身潜在的弱点和缺陷。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的语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体。本文先讲述了语言变体,然后拿洋泾浜语等做例子,说明了语言变体的发展过程及其方向,然后讲述人们在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变体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在经过语言转码来适合各种交际场合来实现交际的目的。借此倡议人们在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来达到最完美的交际。

关键词:语言变体;语码转换;交流

导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变体已逐渐发展成社会语言学这个新领域。William Labov是语言变体的创始人,在他1963年和1966年所写的散文以及跟他的导师Uriel Weinreich和同学Marvin Herzog合著的作品中,这些语言学家从针对语言变化理论所做的实证性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理解语言本质的新思维。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有规律的同质系统,随后Labov做了一些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从那时起,更多的语言学家参与其中,比如说Hudson, Ferguson等等。语言变体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语言学科目,有其自身的主题、理论和研究方法。这篇论文旨在讲述语言变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转码现象,以实现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经过语言转码来适合各种交际场合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1.语言变体的定义

所谓非语言交际,所有的语言都有变体,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各种各样的变体。Hudson把语言变体定义为具有相似分布的一系列的语言符号,根据他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出以下语言变体:加拿大英语,伦敦英语等等。Ferguson对语言变体所下的定义为:很大程度上同质的众多语言模式,可以历时性地进行分析,有大的语料,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请注意“很大程度上同质”这几个字,因为完全的同质是不现实的。总会存在一种变体,我们会把这种变体看成是某种语言的一个变体,某个个人在某个语言社区中必须要用的一种变体。Hudson 和Ferguson都把语言变体定义为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比如说声音、词语、语法特点等等,这些都与一些诸如地理和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

2.影响语言变体的因素

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环境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由此产生了语言变体。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下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体的影响。

全文阅读

信息整合中的语言转换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答,在历年的高考中得分不高,许多同学也认为这类文章并非难懂,但却不知如何准确解答,无奈之下,只好照抄原文,这种做法很不符合新考纲“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否进行整合成为答题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整合?主要原因是原文的语句不能直接、简练、全面、明晰地回答问题,需要对原文的语言进行转换,使之能较好地解答题问。语言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信息句进行加工,去次存真,进行概括表述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模糊而清晰、由粗糙而缜密的深化过程。高考阅读题中的语言转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2002年高考全国卷阅读题《知音》为例进行说明):

一、抒情语言转换为陈述语言。

(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解析:找到文章第二节有一句“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就很容易筛选出信息句“对这变换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如照抄这一句既不能清楚地回答问题,也不符合“整合信息”的要求。这这段语言文字,抒情的意味浓厚,实际上表述两层意思,一,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曲高和寡,难以理解。二,伯牙却能领悟得丝毫不差。而画横线的句子,则是对钟子期感应琴声的能力的感叹,把这抒情语言变换为陈述语言则应为:“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而钟子期能感应得丝毫不差。”这样的语言才能准确、简练地回答问题。

二、形象语言转换为平实语言。

(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解析:第一点的信息句在文章第一节“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啸,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应当能看出文中划线句是形象地描写语言,它生动地描写出知音对华夏子孙的影响,而本节的中心意思整合为平实语言应为:“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就能清楚地说明“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全文阅读

视角转换,激活语言

《诗经・卫风・氓》(以下简称“《氓》”)是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时间并不算特别长的古诗,怎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的教学特质,背后是关乎古典诗歌教学效果的大问题。

《氓》的篇幅较长,有的教师着眼于文言字词,索性将其上成文言文课,完全抹杀了《氓》作为诗歌的文学特质;也有的教师为了营造探究性课堂的氛围,就采取务虚的态度,将字词以诸如小检测等形式一带而过,然后脱离诗歌具体的语言与情境空谈人物形象、文化底蕴。这两种教学方式体现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流于文本表面、习惯借助外在标准来解析作品的弊病。

语文教学的重心理应放到“缘何如此遣词用语”方向上,这样一来视角问题也就此凸显。以《氓》为例,我们不妨转换一下视角:尝试将自己化身成为文本中的人物,自己正在面对文本中所描写的世界,用“她的”而不是“我的”眼光去感受、去评价、去判断,我们会发现这篇诗歌的遣词用语,竟然焕发出如此活泼的生命光彩。

一个剧本,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能仅仅是案头文学,因为他们是站在文本外部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去评价的;可是对于演员而言,其意义就完全不同,因为演员必须钻到文本中去,让自己幻化变身成为剧本中的人物本身,用剧中人物的眼光而不仅仅是演员自己的眼光来看待所讲述描写的一切。现在,我们也进入《氓》的文本内部,化身为诗中女主人公,用“她”的而不仅仅是“我”的眼光,来重新审视重新感知思考这个世界,即所谓视角转换。

一、从语言到言语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对语文教学仍有重大意义,语言是普遍的规则,而言语则讲求个性化运用,更加注重具体说话者的心理、情境与过程。

例如开篇首句的“氓之蚩蚩”。对“蚩蚩”一词的释义历来争论不休,无论是“嬉笑貌”还是“忠厚貌”,在我们看来,都还是站在文本之外、站在人物之外的语言态的理解。上述二者只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因为面对自己心仪的男子如何能同时产生“嬉笑”与“忠厚”两种感受?关键在于,一个满眼只看到“嬉笑”的“她”,会是怎样性情的一个女子?而一个倾心于“忠厚”者的女子,又该有着怎样的情感世界?

同时,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势必引发与下文内容之间的不同“接榫”效果。例如,“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这两句,两个“尔”不免让外部的读者生疑:真的占卜过了吗?女子没有亲眼见到怎么就信了“体无咎言”呢?可是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喜欢“嬉笑”对象的女性,爱的不就是男子的潇洒幽默么?“尔卜尔筮”的潜台词是:男子为了女子辛苦忙活,所以在女子眼里,“嬉笑”的男子有没有说实话完全不重要。如果视角转换,再将自己变身成喜欢“忠厚”男子的女性,可以这样体验一番:既然判定了对方是“忠厚”的,又焉能再怀疑对方?下意识中给对方贴上了诚实本分、稳重有信的标签,“你”(尔)说什么当然就是什么,“体无咎言”在女子心中是必然的事实,根本不用检验。可能正因为如此,钱锺书才会引明院本中的话来评价《氓》的女主人公:“男子痴,一时迷;女子痴,没药医。”口’

全文阅读

如何把思维言语转换外部成语言

摘 要:作为一名从事普通话培训的老师,在不断了解不同学生对于言语的表达能力并加以评估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现如今很多孩子在口头表达能力上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对于语言转换以及语感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认真研究并学习了很多有关言语思维的心理学知识,并通过学习得出了一套关于如何将思维言语转换成外部语言的个人认识,希望该文章能够对于改善现今人们在言语转换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语言转换以及对于语言学习的思考

关键词:思维言语;外部言语;混沌;有序;语感;口头表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17-02

一、思维言语和外部言语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思维言语和外部言语。思维言语,顾名思义就是大脑最初形成的最直观的内部言语。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无序性和非线性的特征。这里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最初的思维言语,就好比无数颗还没有码好的多米诺骨牌,每张牌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意义,但却没有经过顺序上的排列以及言语表达的过程,所以其内容比较混沌,言语包含的信息比较浓缩。根据权威机构对于思维言语的形成的描述可以发现,思维言语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们对于外界客观现实以及所见所感的第一认识,属于直觉的范畴,它的形成,虽然没有经过具体的语言上的修饰和转换,却有着实际的思维意义。它来自于客观环境等多种物质媒介给予的感官刺激,属于言语的雏形,是最原始的言语形式。那什么是外部言语呢?在这里我这样给大家说明,不论是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对于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抑或是自言自语,都属于外部言语的范畴。外部语言,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是内在思想的体现。那么外部言语与思维言语有什么联系呢?在这里我简要说明。外部言语在形成之前,首先要经历思维言语形成的过程。外部言语所包含的信息从客观环境中产生并形成,保存在比较混沌且没有语序调整过的思维言语中,然后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经过触发,由大脑主观对这些思想进行分类和归纳,最后通过人的意识进行语言顺序的排列和调整,最后形成外部语言,体现在人们的话语当中。总的说来,外部言语是思维言语的产物,它较抽象的思维言语来说更为具体和直观,在表达的过程中能够给人们更通俗易懂的理解。

思维言语的形成往往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实现思维言语的获得。但外部言语的转换却常常出现障碍,达不到思维预期的语言表达效果。在多次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中我发现,存在这种欠缺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语言转换过程,就成了我们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严肃看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语感

接下来我想引入一个概念,就是语感。根据百度百科对于语感的描述,我总结了一下语感的定义,语感,是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它体现在语言的感知着是否能够较为完整且跨素的认识语言表达的含义。衡量一个人的语感有多好,其实也就是通过对与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能力的分析和考察。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我认为,要想解决人们现在普遍存在的表述能力欠缺的问题,语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方法。

全文阅读

雕塑语言的当代转换

【新锐视角】

编者按:本期对雕塑语言的转换、观念的尴尬、抽象与具像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期文章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反映出对当下艺术现象的敏锐嗅觉。

Editor's note: Critiques which are from different view angles discus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ulpture language,the embarrassment of concepts,relationship between abstract and representation etc,and young critics’acuminous sentience to the contemporary artistic phenomenon incurrent days.

雕塑是当今火爆的艺术活动中的亮点。从事这种三维立体艺术形式的不仅有职业的雕塑家,也有未接受过雕塑训练的人,这导致了许多新的现象和问题的出现,雕塑不再是雕塑家专有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主体已经多元化,创作思路也完成了当代转换。

但是,以这种形式表达艺术想法的作品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经得起推敲。随着大量形式雷同、想法单一的作品出现,人们对于当下的雕塑热颇有微词,称那些形体夸张、意图不清的作品为“恶俗”“伪当代”等等。就像架上绘画受市场的影响,出现大量以天安门、、大头大脸符号为模式的作品;雕塑也受到这股风的影响,产生大量简单地将架上绘画符号变成雕塑的作品,而这些绝不是当代雕塑所应追求的。如果说是因为利益去做一些适合市场销售的东西,这无可非议,因为它们不在当代性雕塑之列。

问题是那些形形的、三维体积类的作品,其形象不是猪,就是狗,要么这些作品就是奇形怪状、一味做作的商业雕塑。其实,当代艺术的困惑并不仅仅存在于雕塑一家,凡是处在当代情境中,如何进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们共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作为和行动,结果也就有不同的作品形式。比如,人的存在一方面要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也极力追求纯粹的艺术表达――这种纯粹的表达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形式,而是浸透了艺术家借艺术之壳来表达价值观念之魂的举动。在这方面,雕塑的当代转换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在我们的语境里,雕塑是以写实造型为基础的,既是教学的基础训练,也是创作的主导原则,但是对于不断多样化的当代艺术而言,就略显不够,在当代的众多雕塑语言中,写实造型已经不是惟一的选项。那么,如何进行雕塑语言与表达的当代转换就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装置化与创作观念的总体化就不失为一种考虑。

装置与雕塑有着天然渊源,它来自于雕塑的三维构成思路,但不同的是装置既有对现成品的挪用,也有艺术物象构成的观念突破,不乏睿智的灵感显现。它取材于有形的物品,但打破的是传统的雕塑定义,装置并不仅仅是人物雕像、也不仅仅是纪念碑式雕塑,它将雕塑原有的三维空间构形本质揭示出来,发现了空间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举凡物品皆有形体,关键在于发现这些形体成为雕塑的可能性。由此既打破了固有的雕塑定义,同时又借装置来寻求观念的暗示、隐喻、比附、象征,力图呈现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雕塑装置化就成为雕塑转型的一种变体,当然装置已经越来越独立化、越来越具有自身演绎的轨道和方法,而且它也成为当代被广泛接受、应用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些大型展场、大型活动、大的空间中,装置和装置化的雕塑屡屡亮相,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形式与观念的两者结合要求甚高,并不是现成品的自然堆砌就能够获得雕塑感或观念意图,里面有着艺术家智慧的浓缩,特别是作为观念主体的艺术家常常在雕塑形式的突破中显现着自身的观念表达。

隋建国利用霓虹灯制作的“Made in China”、展望利用厨房用具制造的城市景观、王度利用碑刻形式营造的“梦游现实主义”等作品都可以说超出一般雕塑概念,成为装置化雕塑。要么是物品切换功用(厨房用具成为构形元素)或现代社会的视觉形式被观念化(霓虹灯指向了中国制造的全球化现象),要么是利用传统雕塑的形式(雕制、摹刻石碑,但反映的是城市雷同化的倾向,生活空间成了墓碑群)。在中国的当前语境中,雕塑的当代转型并没有完成,雕塑的概念不是得到了扩大,而是在商业化的市场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俗不可耐的东西,对雕塑的理解还停留在写实造型上,或者简单追逐奇丑怪乱上,缺乏内在的艺术思考和强烈的个体观念。真正的雕塑是需要跳出雕塑的框架的,当然这时候所谈的雕塑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

全文阅读

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

【试题展示】

(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

【技法指导】

“图文转换”类题目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它要求我们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其中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分析,然后用精准的语言表述出来。试题中的图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漫画

漫画主要由标题、注释和图画构成。其命题角度有:

全文阅读

语料库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之差异

摘 要: 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壮大使其在语言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转换生成语法的创立也曾经是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这两个语言学分支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及应用价值上差异颇大,本文将从以上这三个方面比较两者的差异。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差异研究

一、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与语料库直接有关的新兴的语言学科。语料库是载有语言信息的大量语言资料的集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是以语料库为手段来研究语言,这和其他的语言分支不同,别的语言学科基本上都是研究有关领域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例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社会与语言的关系,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一个描述语法的术语,他在1957年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简单地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把语料库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法相比,它们在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研究理念

语料库语言学是针对实例或者真实文本中语言的研究。语料库中的语料可以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收集的语言资料,也可以是为了一般语言研究的目的而收集的语言资料。最初,语料是靠人工收集,把需要的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再进行检索。而现在大部分的语料则是以计算机检索为手段、以电子文本为构件的计算机语料库。

语料库语言学去除了乔姆斯基关于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区分。他的拥护者们认为可靠的语言分析必须是关于某一语场所收集的样本,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带有最小的实验性的推断。一个严格设计和建立的语料库包含自然文本和自然言语。言语实例在出现频率上的研究实际是语法系统的概率体现。以计算设备为辅助手段,语料库可以抽象地概括出语言使用的内在机制以便形成语法。

全文阅读

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

摘要 语言转换是指双语者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这一现象近些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针对语言转换中双语者在从心理词典中顺利提取所需要的语言(称之为目标语言)时如何加工在当前任务中不使用的那种语言(称之为非目标语言),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3个核心问题:(1)语言转换中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2)若非目标语言激活,这种激活发生在何种层面(概念层面还是词汇层面);(3)激活的非目标语言会对目标语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从语言产生转换和语言理解转换两大领域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最后对未来的语言转换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双语;语言转换;语言产生;语言理解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第二语言学习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在心理学研究中,掌握第二语言的人一般被广泛地称为双语者。研究发现,单语者与双语者的语言加工机制有明显的不同,双语者使用其优势语言(一般认为是母语)进行语言认知任务的加工时间显著慢于单语者,这在行为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Ardal,Donald,Meuter,Muldrew,&Lute,1990;Hahne,2001)。另有研究发现,在句末词的语义及句法背离判断任务中,双语者脑电成分在左侧半球比右侧半球有更大的差异,而单语者则与之相反(Proverbio,Leoni,&Zani,2002)。因此,双语者的大脑是如何加工两种语言的,这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丁国盛,2001;Rodriguez-Fornells,de Diego-Balaguer,&Miinte,2006)。

在日常生活中,双语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和使用情境,有效地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转换(1anguage switching)。双语认知的大量研究表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存在着共享表征,且无神经结构上的明显分离(chen,1990;Kroll&Stewart,1994)。而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双语者能够迅速、准确提取出当前任务所需使用的语言,而不受另一种语言的影响,这种能力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那么,双语者这种语言转换能力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或者说,双语者在从心理词典中顺利提取所需要的语言(称之为目标语言)时如何加工在当前任务中不使用的那种语言(称之为非目标语言)?这是近几年来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colome,2001;Bialystok&Martin,2004;Abutalebi&Green,2007)。

围绕上述焦点,研究者从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Orfanidou&Sumner,2005;Rodriguez-Fomells,Van der Lugt,Rotte,Britti,Heimze,&Miinte,2005;Wang,Xue,Chen,&Dong,2007)。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语言转换中双语者使用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第二个问题是若非目标语言激活,这种激活发生在何种层面?第三个问题是若非目标语言激活,激活的非目标语言会对目标语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语言加工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两大过程,所以双语者的语言转换也包括语言理解转换和语言产生转换两大类型。目前,在对语言产生转换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双语者语言转换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达成了比较多的共识(costa,Caramazza,&Sebastian-Galles,2000;Jackson,Swainson,Cunnington,& Jackson,2001;Costa & Mikel,2004;Costa,Santesteban,& Cano,2005;Costa,Santesteban,&Ivanova,2006)。但相对而言,在语言理解转换方面,研究者探讨的还不多,并且在仅有的几项研究中,还存在着重大争议(Rodriguez-Fornells,Rotte,Heinze,Nosselt,&M(inte,2002;Moreno,Federmeier,& Kutas,2002;Alvarcz,Holcomb,& Grainger,2003;Jackson,Swainson,Mullin,Cunnington,& Jackson,2004;Chauncey,Grainger,& H01comb,2008;Martin,Dering,Thomas,& Thierry,2009)。

全文阅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一、引言

Gumperz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挪威的方言时,发现说话人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是有社会意义的。在此之前,语言学家并不认识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语言接触的学者把在一段话里出现两种语言的现象看成是语言干扰的结果。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法学及语用学等。许多语码转换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的(Appeal & Muysken 1987,Myster-Scotton 1993/1998,etc.)这些研究通过寻求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动机。这种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或者说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Auer,1998:3)。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的视野,这些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约的制约,这种对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宏观关系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本文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语码转换的定义

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进行定义,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定义分成三类:(1)认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 )之间存在区别,这些学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或者说语言结构的理解。通常他们(Auer 1998,Bokamba 1988,Hamers & Blanc 1989,Haust &Dittmar 1998, Kachru 1983, Kamwangamalu 1992, David Li 1996,K.K.Luke 1984, Morrow 1987,Sridhar and Sridhar 1980, etc.)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用语码混用来指称句内的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所以,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而语码混用发生在句子内部。这种区分无疑揭示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在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仅仅从结构和转换发生的位置来界定术语的作法往往无法面对所有的反例。(2)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学者(Gumperz 1982,Lederberg &Morales 1985,Clyne 1991,Bhatia 1992,Myers-Scotton 1998, Verschueren 1999,etc)放弃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区别,这些学者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这一类,比如,Verschueren(1999:119)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另一类用语码混用来囊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比如,Grosjean(1995)。这些学者们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不加区别,原因有二:首先,他们认为没必要做这样的区分,以免引起术语方面的混乱。其次,是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的功能时就更不必要了,比如,Myers-Scotton(1998:107)就不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认为没有必要在引入一个新的术语。(3)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比如,一方面,Tay (1989)承认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在理论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一般说来,社会语言学家所说的语码转换不仅仅指自然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还应包括方言和语体之间的转换,广义的语码转换选择是指在一个多语码的社会对语码的选择和确定,狭义的则指个人在社会交际中对语码的选择。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定义是:“说话者或写作者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令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对话过程中一方使用一种语言,另一方却用别的语言来回答;一个人可能开始时讲某种语言中途却转换成令一种语言,有时甚至一个句子只说了一半就改变语种。”

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笔者倾向于将语码转换理解为指在某一话语内(包括词、短语、小句和句子等层面)出现的不同语码交替使用的情况,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

三、语码转换的类型

Gumperz(1972,1982)曾把会话中的语码转换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对待,Blom& Gumperz根据社会和语境的因素将语码转换分为为两种:情景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隐喻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情景语码转换指由于情景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意味着“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Auer,1998:156)。情景语码转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概念化线索,通过语码转换,交际者可以成功地理解和把握情景。喻意语码转换指说话人为了改变语气或同对方的角色关系而转换语码,是在情景不变的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易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喻意语码转换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力气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 sentential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附加语码转换不一定出现在小句末尾,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