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课文说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有介绍我国各地的节日风俗的,也有讲民间艺人轶事的,也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唱歌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云南民风民俗,还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品味文章精妙的文笔,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歌会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教学素材,创设情境,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 “一例到底”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素材创设情境,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一例到底”教学法的呈现
2016年12月某校教学开放日,笔者有幸听了该校张老师的公_课《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张老师围绕《云南映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堂一开始,教师播放视频2014版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导入新课,然后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
情境一: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为了创作《云南映象》,她用一年多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
问题一: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的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结论一:立足于社会实践。
情境二:《云南映象》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倡语文与其他课程结合,不能把教学囿于一个小框框内,而应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去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亲身实践中健康成长。名师张振方执教《云南的歌会》(八年级下册)课堂中出现了三次“歌声”,占用时间也就短短的六七分钟,可听课者都眼前为之一亮:原来有歌声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片段一】听一听:轻松心境进入新课
(课前,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彩云之南》,优美歌声响起,精彩画面出现在屏幕上)
师:同学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挺熟悉的吧!
生(齐):《彩云之南》。(屏幕上出现《彩云之南》歌词)
师:这么动听的歌,这么迷人的景,你是否有点什么冲动呢?
生:我想去云南领略湛蓝的天,享受温柔的阳光。
生:去看玉龙雪山、秀色丽江。
(一)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目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的篇目体现着各名族的风俗文化,例如《社戏》、《五猖会》、《云南的歌会》、《吆喝》等。在这些优秀篇目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云南的歌会》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云南的歌会中年轻女子的活泼开朗、聪明智慧、淳朴本色。此外还有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山寨传歌中活跃的人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云南的地域特色和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吆喝》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这些优秀的篇目都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的优秀案例。
(二)通过古代诗歌教学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通过经典古诗词来表达,例如“月”“梅”“菊”“茱萸”等。教师在讲授这些优秀诗篇时可充分挖掘所含的民俗文化,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这些可以是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水调歌头》里面让学生体会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作者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寄托对情人的思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的很好的案例。
(三)在中学语文活动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黄河,母亲》语文活动中,让学生亲身领略到黄河的气势磅礴、泽被两岸万物生灵,体会到黄河对华夏民族、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感情。语文活动《戏剧大舞台》,戏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的戏曲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地域戏剧的特点,并从这些戏剧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校本乡土教材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乡土教材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很好的载体,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在阅读中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入的体会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的亲近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随着对家乡文化底蕴的了解,把乡土民俗文化和语文的学习自然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以往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的时候,总是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进行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品析,虽然也能将“美点”品析出来,但总觉得把云南歌会的整体美“肢解”了。
于是,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主话题设计来主导教学,用主话题来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方向。也就是用精、少、实、活的话题激活课堂,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目的。《云南的歌会》主话题教学可采用如下的设计进行。
例一:品味《云南的歌会》这篇文章,我们可用三句话来评价它。第一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特色鲜明,第二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生动!第三句话是这篇课文表现的云南人民的生活有趣。有了这三句话,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提炼成三个主话题:特色述说、美点欣赏、文中之最。
完成第一个话题可在学生速读课文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在师生互动中体验本文的特色:全文以唱歌为线索联系起来,歌会、唱歌贯串始终;文中云南人民的生活内容相当丰富,对抗的、才情智力大比拼的赛歌、即兴的、自然成趣的漫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的传歌、学歌,无不令人神往;人物描写典型有代表性,融合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语言有地方色彩,很多词语是在云南歌会生活里所特有的;片段描写精彩纷呈的,或浓墨重彩,或工笔描绘,令人难忘。
完成第二个话题可把目标锁定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美点欣赏”的方法:从字、词运用的角度、从修辞的角度、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等进行挖掘欣赏。在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品析后全班交流。要重点体验天蓝、花美、鸟鸣和唱歌女孩的关系,懂得作者刻画优美环境是为了映衬人物优美的歌声。
完成第三个话题是为了拓宽课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体验沈从文先生对故乡人民的热爱。感受云南这个美丽的民歌之乡的歌美、景美、人美、生活更美。教学中教师先让同学们寻读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代表主题发言,以“文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最……的风俗”“最……的场面”等。
这样的以“特色概说――美点欣赏――文中之最”三个主话题连贯全篇文章的教学,形成三个学生自主活动丰富的教学板块,综合得到了加强,简化了文章的头绪,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话题、都能形成一次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引领学生尽力抵达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例二:仔细研读《云南的歌会》,不难发现沈从文先生在文中有两处提到“意思”一词。第一处是第四段的“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一句;第二处是第五段的“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一句。由此看来,“意思”一词可算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们就可用“意思”为话题设计一个教学方案。进行“发现意思――有没有意思――作家的意思”的整体设计。
案例:《云南的歌会》
云南民歌欣赏引入,活动一:看材料(云南民歌简介);活动二:自主阅读《云南的歌会》,图文结合,回顾三个场合(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谈论内容,手法上的不同;活动三,普通音乐会于云南歌会对比视听体会(云南歌会的淳朴自然,气势壮观);活动四:特写定格分析(山野对歌描写的年轻女人与《边城》女子对照图)对比分析人物描写之不同(工笔,描绘,写实;写虚,突出精神风貌);活动五:反复诵读最喜爱的句子并赏析;活动六:小型研讨交流活动(走近民歌民俗)―学习收获(小结)。
这节课堂,几乎没有纯粹的教师教的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熟知的场景出发,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将之系统化,教师仅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推理,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自由地探究和归纳得出知识结论。生命是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发展的,课堂是尊重、呵护学生成长的家园,教学必须担负起使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和发展完满个性的双重任务,课堂教学必须成为发展性的。
我们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点击心灵,用素养提升素养,学生们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完美。
新课标举起了“开放”的大旗,提出了“发展性学习”,师生彼此共同经历和交流,共识、共享、共促,“这样才能真正教学相长”。发展性课堂教学让沉寂的课堂热闹起来,互动与交流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仔细审视当前的发展性课堂教学,却也不全是灵动与精彩,出现了很多的虚浮和无效现象。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语文课堂教师更应珍视学生对问题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倡导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去解读文本,培养自主独立的意识,鼓励自主探究前提下的创新。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将之片面地理解为“答案越丰富多彩越好”,甚至是“越另类越好”,于是,任随学生随意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后“哈姆雷特”已面目全非。固然“教材文体只是一个例子”为的是拿它举一反三,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更不能偏离或曲解,影响人文精神的吸收和积淀。
新课程追求的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多少思维碰撞的课不是好课。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缺席”,当发现学生问题理解有所偏离,教师该做的是适时指点迷津,当好首席指挥官,因为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损害的是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去的是教学的真正意义。
【摘要】
云南民族声乐史:是从声乐发展史的角度,对云南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变化进行全面论述,包括历史、唱法、作品、演唱者传承、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13-01
1 研究云南民族声乐发展史研究的价值意义
同志指出 :“中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所拥有的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中的大半,并有16个独有民族。由于少数民族众多,赋予了这片神奇美丽沃土众多的音乐文化艺术种类,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也谱写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音乐篇章。
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将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形式风格的声乐作品,用艺术歌唱的方式去表达真、善、美情感的形式。因而它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共通的。声乐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声乐发展的历程和变化。云南各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歌资源和演唱腔调,而其声乐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必要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在各种文献索引中检索后发现,有关“云南声乐史”的研究文章和专著目前还没有。由于种种原因,“云南声乐史”还没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本选题涉及音乐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因此,对“云南声乐史”展开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笔者现从以下两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展开论述:
1.1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汗、彝、白、傣、哈尼、壮、苗、水、怒、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阿昌、蒙古、崩龙、独龙、布朗、普米、布依、德昂、基诺26个民族。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傈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原告、被告以歌唱申诉各自的理由,解决人也以歌唱进行裁决。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而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和爱戴。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她不仅是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乐曲发展的胚胎,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各类民族曲乐和花灯、白剧、壮剧、傣剧、扬琴、大本曲等戏曲、说唱音乐中,大量的曲调至今还保留民族的原形或近似民歌的变体。而目前却没有一部对云南声乐发展历程进行调查整理的著作。研究梳理云南各少数民族民歌唱腔的发展历史与演变,可弥补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权"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研究
近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综述
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
民族文化的生态性与文化生态失衡——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为例
苗族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本土社会文化支持
论云南生态资源保护的机制设计与创新
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
少数民族女性知识的缘起和发展——以传统手工艺服饰为例
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也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存在有脱节的情况,在教学中教授的曲目多是一些短小的中外名曲或是歌曲,这些曲目虽然经典、有代表性,旋律优美、曲调熟悉,学生容易开展学习和练习。但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多是从事基础教学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承担着幼教或基础教育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外名曲和歌曲的学习和练习对于将来有可能从事的教学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一)调整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开设时间,增加钢琴即兴伴奏课的课时量
在云南开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院校一般情况下是第二学年开设和声课,在第三学年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这样开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了和声理论知识后,可以更好的在钢琴即兴伴奏课上运用所学和声知识进行编配和弹奏。但这样一来,钢琴伴奏课就只能有一学年的教学时间,而且两门课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因此,有必要调整钢琴即兴伴奏课开设的时间,以便延长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授课时长,增加钢琴即兴伴奏课的课时量。可以将钢琴即兴伴奏课增加至两个学年,共四学期。调整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钢琴即兴伴奏课提前一年,与和声课程同时开设,这就需要在两门课之间做一个融合和衔接,尽可能使两门科目的教学内容实现同步,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两门课学习的巩固和加强。第二种方案是和声课开设一学期后,钢琴即兴伴奏课再开设,两门课的开设时间相差一个学期。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给学生先做和声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积累,在钢琴即兴伴奏课开设时有理论知识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这一方案的目的是便于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开设和教学。
(二)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丰富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内容
在对基础教育的走访中发现,日常教学中钢琴演奏基本使用的是钢琴即兴伴奏编配和弹唱音乐教材中歌曲,这些内容虽然都比较简短,通过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可以实现的,但是现有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针对基础教育音乐课教材进行教学或指导。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胜任基础教育中音乐课程的准教师,作为准教师技能训练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却不对教材进行学习,如何体现该科目的针对性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悉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增强教学技能。而云南作为一个有着26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大省,钢琴即兴伴奏课的素材是否还可以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歌曲音乐,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少数民族歌曲的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唱?这样即可以扩大即兴伴奏学习内容(其中含有独唱曲目,也有合唱曲目),也可以让学生,尤其是外省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少数民族音乐,加深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是了解、宣传和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契机。同时,这样安排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今后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后,能把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加入音乐课堂中,让当地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有所了解,实现当地音乐文化在课堂中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让青少年儿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这对于有多民族跨境的云南地区而言,有着团结各个民族、实现民族和谐、繁荣发展的积极地作用。
(三)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一门综合类的科目,它须具备钢琴演奏能力,还要能对和声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也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最为实用和最有专业特色的科目,因此应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的调整和改革,使其更好的承担起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
作者:付熙璇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正因为这样,我国的文化资源才会越来越丰富。其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称部分。该民族的音乐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它的特色音效,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动听的声音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独具特色的音效能够突出民族性。改革开发三十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与威胁,逐渐出现了民族属性淡化的现象,因此,如何传承和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然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艺术特点 传承发展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
云南被誉为“歌舞之乡”和“音乐的海洋”,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座“民族音乐艺术宝库”。民间音乐的流传方式是很特别的,口耳相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语言、等等使每个民族的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等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体现出了各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音效特色,特别是一些现场收录的歌唱与演奏,这些歌唱都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特色的音效,正因为他们也是“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因此他们是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的。音效也是如此,当我们在听这些民歌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一些方言,而且能感受到该民族的特性。如《云之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专辑充满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它主要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素材,又运用了现代音乐,将现代音乐融合进去,使《云之南》既体现了原有的民族性,又不缺人们所追求的“世界性”。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人的自身和谐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涵盖了歌舞,更是囊括了诗,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人们在听这些民间音乐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层面也是广泛的,既能够刺激人的感官,还能促进人的感官协调发展,因此它具有促进人的心理功能和个性协调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