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的优质观和办优质的教育

一、教育的优质观:多维追求质量,全面提升质量

2009年,湖南省邵东县教育局一纸调令,将我“拉”到了极具挑战性的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中”)任校长。学校办学10年,5易校长,班额严重超员,群众褒贬不一,发展面临瓶颈的复杂现状,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如何才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幸福工作营造更温馨的氛围,播种足以影响他们一辈子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我内心坚定地回答:做富有创新、经营意识的事业型校长,探索“安全质量可靠、服务质量跟进、教学质量领先、特色质量突出、生命质量精彩”的教育优质观,让文化真正融入师生的心灵。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对教育优质观的理解。

1. 安全质量可靠

我坚持把“安全校园”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三个百分百和三个零”目标:后勤检查百分百,公物财产实现“零事故”目标;校园学生安全检查百分百,安全隐患“零存在”;安全培训警醒百分百,杜绝管理人员“零培训”。学校成功创建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5000多名师生员工的学校数年来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1)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多重都不过分。学校坚持把“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纳入到各部门、各班级的日常管理体系之中,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领导,处处有领导,并始终处于有序、有效、日常化的运行状态之中。坚持领导值周到位、门卫把关到位、楼道值守到位、隐患巡查到位,尽最大程度地防范事故发生。

(2)推行“一岗双责”,让安全管控无处不在。“一岗双责”就是让每个教师挑起“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必重安全”的职责,学校让每个教职员工都明白一点:除了承担教学岗位工作,还必须承担自己课堂、自己班级、自己部门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我们一直坚持所有教师课间楼道值班;坚持把安全文明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去,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寓安其中。

(3)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学校制定、修订《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当出现诸如暴力、食物中毒、火灾、实验室、体育活动、校外集体活动等各类意外事件时,明确处理原则和处理、报告方式及途径,以及对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信息渠道传递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4)拓展安全教育资源,织密安全防范网。学校充分利用墙报、橱窗、广播等多个阵地加强宣传;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学生学生安全教育条例》《学生骑车十不准》等系列约束学生行为的“规矩”,连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起张贴在醒目位置,列为班级教育的常规内容;特别注重横向联系,坚持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育人,通力协作,让孩子的安全不留空白。

全文阅读

教育均衡与优质教育

教育均衡主要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教育政策公平甚至适当向薄弱倾斜。但是,教育均衡决不是教育“平均主义”,决不是“削峰填谷”,而应是不断增加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广泛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几个教育问题的反思

(一)名校集团化的问题。名校集团化一般有“名校+新校”和“名校+民校”等办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名校资源的缺稀,老百姓面临“上好学校难”的问题,故此择校风逾演逾烈,择校费一路飙升。名校依靠当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力量完成自己的集团化、民营化、产业化,实现了从单纯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性行业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追求利润的产业行业转变,打着用好、用足、用活名校资源的旗号,吸纳优秀教师,统览优秀生源,高抬择校费用,拉大教育差距,造成区域教育严重失衡。

(二)城乡教育差距的问题。由于历史形成的办学体制、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学校大多规模较大,条件较好,师资雄厚,质量优良,而农村学校校点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小,条件差,师资弱,观念陈旧,学科失衡,质量低下,区域内学校的发展也参差不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相适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增多,就业矛盾和压力明显增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明显滞后,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不协调。

(三)“应试教育”的问题。由于升学制度和用人制度而引起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谁都能说一二三,奇怪的是,大家都承认这是个严重问题,但牢骚之后,慷慨陈辞之后,痛心疾首之后,生活依旧,弊端依旧,应试依旧。因为囿于唯智,唯分的泥淖,师生陷入一种精神的困境,校园生活日渐枯燥,批判精神逐渐消失,思维方式日渐机械,创造力和想象力渐渐匮乏,重智轻德已远离教育原点,教育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失去了生命教育的“诗意”。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初浅看法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建设较大规模寄宿制乡镇初中,有利于优化调整乡镇校点布局。由于区划调整的原因,现有乡镇多是过去几个小乡镇的组合。一个乡镇内有2—3所初中学校比较普遍,多数初中学校只有6—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700人,如果一个乡镇或临近的几小乡镇合建一所18—36个教学班,学生900—2000人的寄宿制初中,将片区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在乡镇初中就读。被撤的片区初中资源交给片区中心小学,片区中心小学又将一部分离片区中心校较近的村小撤并,或者把小学高年级集中到片区中心小学。村小所剩教学用房改办为村级幼儿园。这样既扩大了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初中规模,又扩大了片区中心校的办学规模;既加强了义务教育,又带动了幼儿教育。

全文阅读

期待优质的教育

访谈背景:日前,记者在涟水县教育系统采访,该县和谐向上的教育环境、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间,记者和涟水县实验小学三年级秦同学的家长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秦同学的家长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非常关心孩子教育,对教育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交谈中,记者感受到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优质教育更是充满了期待。

采访人:本刊特约记者、涟水县教育局程祥、魏志东

受访人:涟水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秦先生

采访人: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越来越好。你了解到你孩子的学校或其他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哪些改善?

受访人:我的孩子在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就读。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我就是冲着这一点才选择这所学校的。实验小学为每一位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听说正在逐步实行无纸化办公。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液晶投影、实物展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孩子回家反映,非常喜欢老师用多媒体上课,既形象又好懂。学校建有宽带校园网,学校网站版面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在家里,我就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学校情况。有时,我还通过学校网站参与一些子女教育方面的讨论。

采访人:涟水县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一大批名师、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成为各学校教学一线的领头人。你孩子的课任老师业务能力如何?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

受访人:老师是非常辛苦也是非常敬业的。就拿我的孩子老师来说,他们师德高尚,师风纯正,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堪称一流,语、数、英三位老师多次受到县、校表彰。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系统开展了教师有偿家教整治活动,措施实,效果好。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健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教师教学应实行责任制,打破那种教好教差都一样的旧观念。

采访人: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在省“五严”规定背景下,你是如何要求孩子的?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做?

全文阅读

创优质民族教育

8月22日,防城港市“诗教”考察团在防城港市原副市长王权才的带领下,走进百色市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凌云民中),对这所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考察团成员对该校美丽的校园、浓郁的诗词教育氛围和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以质量求生存,凭实干谋发展,凌云民中走过了20多年的办学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特别是近10年来,该校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访问者。

优化育人环境

现年已50多岁的岑英战老师是一位当初参与凌云民中筹建工作,并一直在该校任教的“元老级”教师,他见证了该校变化发展的历程。据岑老师介绍,凌云民中建校之初,只有一栋3层9间教室的破旧教学楼,学生和教工宿舍是两排摇摇欲坠的瓦房,校园地面狭窄、坑洼,教学用具紧缺,除了几台收录机,没有一件像样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今,该校拥有平整干净的草坪、生机盎然的花园、3栋新建的教学大楼、1栋多功能综合大楼、3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生食堂楼、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气排球场兼羽毛球场和1个乒乓球场,以及已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各功能室和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

办学以来,凌云民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文件精神,充分依靠国家财政扶持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抓住“两基”攻坚、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等实施的契机,做好规划,落实项目,筹集资金,全面有序地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4月,造价88多万元、1615平方米的第1栋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8月,造价108多万元、2 459平方米的第1栋学生公寓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7月,造价201多万元、3 908平方米的第2栋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密集的基建工程,显示了该校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

凌云民中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该校充分发掘校园四周围墙的功用,组织师生自己动手绘制百米古今诗词文化长廊、五十米长城培德励志图、二十米中考冲刺打气墙、十米书画摄影图片展示窗。该校还对各班教室进行个性化布置,让各班根据自身特点展示特色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另外,该校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书法、绘画、文学、山歌演唱、民间体育项目、民族服饰展示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2007年起,该校与凌云县诗联学会联手,开启了校本新课程“传统诗词进校园”活动,成立了“诗教”办公室,筹建了“五指诗社”,从县诗联学会和学校语文教师中聘请“诗教”辅导员,在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并举办中华诗词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传统诗词写作指导。该校还把打陀螺、抛绣球、穿板鞋、民族服装秀等纳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比赛项目,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也为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

打造团结集体

凌云县是一个多民族县份,境内有汉、壮、瑶、回、苗、侗、哈尼、黎、仫佬、水、满、高山等13个民族,凌云民中也就成了民族大家庭,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该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领导层内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全校各民族师生团结奋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全文阅读

“优质带动”力促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位于北京市东部的朝阳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典型缩影,经济迅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使该地区的教育均衡诉求日益强烈。近年来,朝阳区以经济基础为支撑,以推进校园规范化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优秀教育人才、转变学校管理体制为主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环境中探索出了一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优质带动。

立足区情,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途径

1.区域特点

经济发展迅速。朝阳区201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27.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位列全北京市第一位。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9800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526美元),比上年增长7.9%,位列全北京市第五位。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883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52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78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21.2%和15.7%。

面积大、人口多。朝阳区区域面积470.8平方公里,是北京城六区(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中面积最大的地区。朝阳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354.5万人,位列北京市第一位,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25.5万人,增长54.8%,平均每年增加1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5%。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15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2.7%。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在全部外来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占到66.3%。

功能定位明确。朝阳区是北京市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城区。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朝阳区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被赋予了“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

国际化程度高。朝阳区拥有“中国涉外第一区”的美誉,除俄罗斯、卢森堡两家驻华使馆外,是所有驻华使馆所在地。据统计,约90%以上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在朝阳区办公,70%的在京外资金融机构、60%以上的外国商社落户朝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朝阳区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全文阅读

冬之暖阳:教育优质均衡

阳光温暖冬日里每个生命,科学发展、公平普惠是教育最强的阳光。

红桥区委、区政府全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加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

一是将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委、区政府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把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区政府将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列为民心工程,制定重点工作台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落实。2010年,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天津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红桥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红桥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1月,为进一步推动红桥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建设基础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全面部署各项任务,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3个专项文件,认真组织落实。

二是全力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了让群众切身感受教育公平,享受改革成果,红桥区全面落实国家及天津市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在安排财力时竭尽全力优先保证教育投入,逐年提高教育投入规模总量,实现了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有效的经费投入为全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

三是健全教育督导与评估体系。区政府督导室按照现代化学校的要求,不断拓展教育督导评估领域,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使教育督导工作成为政府高效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区政府督导室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3年综合督导评估,对全区初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各项督导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强化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督导评估,红桥区还成立了教育督导核心组。

四是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红桥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符合群众对教育的期望。通过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调整学校体制结构,激发办学活力;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在试点实验学校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改革招生制度,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激发干部队伍的内在活力。

五是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制。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全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安装视频摄像头、监控录像机和监视器,对校门口、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实现视频全覆盖。2009年,启动校舍安全工程,对学校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在视察该区校舍安全工程时对实施情况给予好评,称赞红桥区的工作“动作快、抓得实”。由于管理成效突出,区教育局连续4年被评为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红桥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坚持标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抢抓机遇,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全文阅读

优质均衡教育观之我见

摘 要:本文阐述了优质均衡教育观:如何解决基础教育年限太长困境;教育均衡化的实现要依赖于社会教育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优质教育;均衡化;我见

“有一种东西,它的基础很牢固,所占的面积较大,身躯向高空伸展,体积在向高空伸展的过程中逐步收缩。”你知道我刚才描述的是什么形象吗?如果你回答的是“塔子”的话,那么你只答对了一半。我所描述的不只是“塔子”形象,还包括我国教育所设计的人才知识结构形象。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百花齐放,学生学习所涉及的领域很宽泛;高中阶段分了文理科后,学生学习的领域实际上已开始收缩;大学里分系、分专业,接触的领域进一步缩小;研究生、博士生则是在专业领域内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勾勒个人从小学到接受博士教育的历程,其知识结构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塔子”形象吗?

据此看来,主张在建立牢固基础的前提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思路,构筑“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一、基础教育应该重视,但其年限太长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有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培养“全才”的教育,培养“万金油”式的学生。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应当培养“人才”,应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应当“砍掉”一些“毫无用处”的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对此,我不敢苟同。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学生现在的基础打得宽泛一些,在竞争社会中就业选择的机会就会多一些。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设计与个人设计是有矛盾的,在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就业的竞争会显得日益激烈,个人设计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仅有一技之长是不够的,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多种可能的发展空间,才能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更宽泛的基础显然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基础教育不容忽视,但是它的年限太长,从小学到高中教育结束,我们算一算学习的时间,长达十二年。事实上,我们国家现在所能普及的,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按照我国学校教育体制所设计的道路,等于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基础尚未竣工就被推向了社会。基础乃是发展的根基,根基不稳,发展哪有希望呢?

全文阅读

以优质的教育取信于民

威信县地处云贵川3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威信,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发展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深化改革、推进课改、提升质量的理念成为共识。近年来,威信县教育局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有力的管理,确保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优质的教育取信于民。

一、注重管理精细化,探索发展新路径

全县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强化管理措施、理顺管理体制三种途径,破解制约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首先是严格执行教育局领导和机关股室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分片包干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管理机制。其次是按照政策精通、业务精准、指导精细的“三精要求”,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业务不强、指导不力、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教育管理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化、精细化迈进。第三是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功能,所有学校实行挂牌督学,县教育局专门组建4个明察暗访督查组,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随机督查,有效推进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聚焦课堂主阵地,实现课堂高效率

县教育局全面实施了“局领导走进课堂,相关股室管理课堂,校长研究课堂,教师守住课堂,学生乐在课堂”的聚焦“五个课堂”活动,从五个层级分别切入,全面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大力开展校长读书、听课、评课活动,全面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教育素养和教学领导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要抓手,认真解读新课标,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县涌现出了以威信一中“三环六流程”课堂模式和水田镇中心学校“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一批新课改示范学校,受到冯恩洪教授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肯定和赞誉,称之为“大山深处的课改红旗”。威信县课堂教学改革已处于昭通市领先水平,吸引了昭通其他县区以及四川宜宾等地同行前来学习交流。2014年底,长安中学、水田小学、双河小学被评为昭通市内涵发展“先进项目学校”,水田小学荣获全市学校内涵发展“特别奖”,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田小学还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40所“身边的好学校”之一。

三、完善奖励新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从2013年起,威信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和运行教育奖励机制,开设了“园丁育才奖”资金专户。县财政每年将200万元教师奖励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筹措资金滚动用于高考和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奖励。目前,“园丁育才奖”已累计兑现到教师手中的奖励资金达788.78万元(其中2012年153万元,2013年143万元,2014年192.78万元,2015年300万元)。通过表彰奖励,有效提高了全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荣誉感和幸福指数。为继续体现大力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态度,县委、县政府还将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教育奖励。同时,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助力教师职业成长,对边远贫困山区学校教师给予补贴,让广大山区教师潜心教学、安心从教。

四、落实课改新要求,探索课改新模式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实施优质教育

摘要:发展优质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兴衰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优质 教育 特色 素质

提供优质教育,创办精品学校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实施优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优质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兴衰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如何推行优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施优质教育,学校必须在教育内容、条件、力量等方面进行强化

发展优质教育是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的开发、科学的整合、充分的利用。它不是重点学校的再强化,而是学校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共同提高。

(一)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课程、教材)

教育内容是实施优质教育的载体,而课程教材又是这一载体的具体表现。新课程计划明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课本课程组成。校本教材的建设更是基层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就优质教育来讲,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的教育内容,应该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共同努力,这也是可以办到的,这是优质教育对全局上的均衡性,在教育内容确定性上的要求。

全文阅读

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 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责任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应明确职责、把握实施原则、掌握程序及正确方法,通过设计表格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达到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优质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4-01

优质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护理安全为宗旨,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规范临床行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与管理体制[1]。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落实护理工作责任的必然要求。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四年多来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出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具有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及程序性原则。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患者接受教育、进行实施的可行性;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做到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及患者家属,避免其身心受到伤害;应随着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而动态变化。根据患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应按照程序有序进行。

2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2.1 组织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洞察力及组织能力。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详细、准确地落实内容,组织好各个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确保健康教育优质、有序进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