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

幼小衔接家长会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升幼小衔接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摘 要: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一些问题:违背幼儿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加重幼儿学习负担;小学教育片面注重知识的教授,以知识作为幼小衔接的唯一评价标准,人为增加知识衔接难度;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落后,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幼小衔接,甚至单方面地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关键词:幼小衔接;尊重幼儿;互相靠拢;家园校三位一体

结合我园科研课题研究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家、园、社会教育资源,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这一课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与幼教同仁共同分享。

一、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增强衔接意识

转变观念意识,尊重幼儿发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把活动引向新的高度。幼儿的能力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也逐渐增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这就要求在师幼互动中关注幼儿需求、情感、个性的发展,树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平等、和谐、互敬互爱的师幼平台。教师才能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想法和需求,理解读懂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师幼互动成为心灵情感的交流活体教育,这样才能从主观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建开放、宽松的互动模式。如,在我认识的鸟的游戏中,我也带着头饰和幼儿互动,变成参与者,培养幼儿的亲师意识,师幼互动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节课突然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安排一节课三十五分钟,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以及活动的参与。让幼儿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准备。

全文阅读

邢台市桥西区幼儿家长幼小衔接观念的调查报告

摘要: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接受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结合桥西区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家长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正确幼小衔接观念普及。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长;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这就是所谓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点,但作为幼儿教育重要组成的家庭教育,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接受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家长幼小衔接观念的现状认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级城市和农村,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观念存在种种不足:

1.认识片面性。幼小衔接在家庭教育领域往往出现“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开发,更不关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的培养。

2.存在盲目超前性,使幼小衔接教育呈现出突击性。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摸底测验”,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新生的编班情况。为此一些家长将能否掌握上述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幼儿园工作好坏的标准。

为此,我们选取地市级幼儿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家长幼小衔接观念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家长的实际情况,并尝试提供改进思路。

全文阅读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汇编】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是为了更好让大班的小朋友适应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更好的提前适应小学生活,这一工作对于我们大班学生来说是很关键,很重要的,我们教师也要对这一工作及时的总结分析。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教学工作总结栏目!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继上阶段进行的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进一步在学习性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开展工作。大班下期,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改变,随着学习难点的增加,有意注意时间的延长,以及入小学的各方面要求,使幼儿在学习上产生了诸多问题。关注幼儿的问题,帮助他们达到学习适应的发展水平便是我们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最初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单纯为开展入小学的学习性准备,即重视知识技能的衔接。随着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背后的那些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益的重要内涵要素。学习适应指的是关注大班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能力、习惯、兴趣的准备。我们试图从学习幼小衔接新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步通过落实和解决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环境创设及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来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使我们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一、 从思维教学切入,为学习能力准备

研究中我们结合园特色课程思维活动,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由于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知识传授偏重,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我们选择适切的思维活动内容,对活动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幼儿提供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充分利用具体的事物和情景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注重思维方法的集体教学

全文阅读

遵循幼儿成长规律 尊重幼儿个性发展 让幼儿快乐地做好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幼儿教育的永恒话题。如何衔接?怎样有效衔接?采取怎样的去小学化策略与方式?园校间、家园间应如何正确、科学地互动?这些问题一直是幼儿园、小学、家庭不断研究的专题。《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家庭、学校、社区四方面的努力。

大连市实验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使幼儿享受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为宗旨,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小衔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经过总结梳理,我园形成了“4+6网格化交互式”(图详见ppt)幼小衔接研究策略,呈现出四大课程、六大交互策略的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们分别面向幼儿、家长、小学教师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幼儿的能力特点,幼儿发展的需求,征集家长对幼小衔接课程的需要、调研小学教师对入学幼儿综合素质的期望等。从而确立幼儿园幼小衔接“大课程意识”,我园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思想,综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效应,相继研发出了四大系统性课程。它包括:五大领域游戏课程、混龄教育特色课程、生活养成课程和思维训练益智课程。四大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对幼小衔接有着全面性与综合性的影响,帮助幼儿储备丰实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实施探究式五大领域游戏课程,促进幼儿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幼儿五大领域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实施探究式B版教材课程,形成常规化、系统性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淡化教师“教”的痕迹,注重师幼、幼幼有效互动。我园利用信息技术研发与五大领域课程匹配的教学课件、操作单等,创设情景,将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予以游戏化的互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帮助幼儿积累丰厚的知识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小学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发混龄教育特色课程,提升幼儿身心综合素质水平

混龄教育中的幼小衔接策略一直是我们始终坚持探索和创新的一项重要研究。目前,我园已经系统性地研发出了一套混龄教育特色课程。课程主要借以混龄游戏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创设、自由交往的游戏机会,让其在符合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水平。同时,混龄式的编班形式有别于普通的平行班,通过以大带小,让大龄幼儿当家作主,如让大龄幼儿组织餐前餐后活动,带着小幼儿游戏,指导小幼儿如厕、喂饭、穿衣裤、叠被子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大龄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基础。?

三、开展一日生活养成课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全文阅读

浅谈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教育是每个幼教人员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笔者通过考察和了解,对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幼小衔接;衔接现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59-02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之间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教育一般是指幼儿进入小学前的一些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儿童自身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幼小衔接教育是帮助幼儿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做好小学教育的准备,是幼儿身心发育的客观需求,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内部精神的衔接。

二、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缺失。通常,幼儿园对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视,不管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积极主动地向小学教育形式上靠拢,而小学则缺乏这方面的准备,造成了幼小衔接教育的单向性。一些小学低年级老师认为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小学关系不大,因此,这种单向的教育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根据刚入小学的儿童的身心特点,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兴奋和紧张的心态,因为,新的环境一下子无法适应,加上小学的课业任务较重,新入学的幼儿难免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和抗拒的心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因此,小学应该为迎接新的入学儿童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有效衔接教育工作。

2.小学化教育现象严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幼儿园对幼儿的小学化教育现象非常严重。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较以前严格得多。通常,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学习任务跟小学差不多,背诵课文、做作业、算术等等,而不是注重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本应是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这种学习并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综合性的素质,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说话能力、交际能力、动脑能力、学习创造性等等。如今的幼儿教育也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少趣味性、缺少图案色彩、教具演示、课堂游戏等。这样的教育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会造成幼儿的疑惑以及丧失学习兴趣。小学化教育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幼儿将来的成长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全文阅读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幼小衔接顺利,可以让小学生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同时也可以发挥幼儿园教育重要作用,为小学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从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促使幼小衔接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幼小衔接 问题 解决对策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由于生活习惯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大部分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害怕学习等现象,诸多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幼小衔接顺利,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能够为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衔接方式

从幼儿园到小学,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幼小衔接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衔接方式是阻碍幼小衔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是一个让儿童拥有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阶段,学科要求并不严格,幼儿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与幼儿园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小学生开始接触各门必修课程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了更加的要求。教育目标的不同,使得幼小衔接的问题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害怕学习等现象,多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对实现幼小衔接目标也会形成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案

对幼儿教育内涵进行深入发掘,认为幼儿入学前最重要的是学拼音、学数字等,为学生上学后的学习打基础,实则学前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但实际上,大部分幼儿园依然没有找准自己的教育定位,尤其是一些城镇农村个体幼儿园,幼儿园的功能等同于托儿所,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对幼儿教育没有达到深处。一节课让幼儿写一个字,很多美育课程都没有正常开展,也没有在课外对幼儿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使得幼儿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全文阅读

浅谈幼儿园如何搞好幼小衔接

摘 要:本文指出了幼儿园的衔接教育的重要性,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教育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在幼儿园中开展好幼小衔接教育,实现幼儿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衔接教育;教育特点;快乐成长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因为只有很好地实现了幼小衔接教育,才能实现幼儿的快乐成长。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揠苗助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有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很多方面都不适应,这就是幼小衔接教育没有做好。为此,我们幼儿工作者要从幼儿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几方面对幼儿进行正常的、全面的衔接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发展幼小衔接教育,实现幼儿快乐成长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因此,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心成长,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幼儿工作者应当加大力度发展幼小衔接教育,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正确实现幼小衔接,避免走入衔接的误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夙愿。为此,很多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上很容易走入幼小衔接教育的误区,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此,家长与学校应当密切联系,正确做好幼儿的衔接教育。

1.避免智育教育的片面性,实现衔接教育的全面性。在幼儿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幼儿的学校教育很容易走入智育教育的误区,忽略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不注重德育与体育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在这里,家长总是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习惯的衔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无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幼儿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孩子从玩乐的学习向正规的课堂教育转变,逐渐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培养起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正确认知世界的方式。

全文阅读

浅析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幼小衔接指的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问题,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将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学习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受到广大幼儿教育专家、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当前幼儿园和小学的办学宗旨、课堂内容,以及家长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仍然严重的阻碍着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还存有许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经历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忽视幼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

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的教材,就可以减轻入学的压力,就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因而有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导致幼儿很难适应学习。

(二)幼儿家长要求幼儿教育小学化

有些家长认为会读、写、算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于是要求幼儿园要教会孩子汉语拼音、20以内的加减法等等,家长当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于是随波逐流。当然这是不符合幼儿刚刚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特点的。

全文阅读

幼儿园如何与家庭、学校共建幼小衔接平台

摘 要: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识。笔者认为将学校、家庭纳入幼儿园幼小衔接队伍应该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就三者如何共建幼小衔接平台,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前期的准备,本文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导向、指导家庭教育方向、三方达到教育统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学校、幼儿园、家庭三方做到无缝连接,形成了“立体互动”幼小衔接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学校;家庭;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这说明幼儿园有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各种衔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树立幼小衔接意识,对于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将学校、家庭纳入幼儿园幼小衔接队伍应该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引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一致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幼儿园走进学校,提前掌握学校的教育导向和需求

进入大班应渗透粗浅的学前课程。作为幼教专业的教师对于学校在一年级时开设哪些课程,每阶段的知识教学进度又是如何,课程的安排等问题,都应做到及时掌握,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够对大班教学课程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既能涉及小学课程,又不超出学校要求的范围,还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由此,大班教师应进入到小学与一年级教师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该学校课程的安排和教法、各阶段知识的教学进度、重点内容的常规教法等,以此来确定本学期学前课程渗透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还应注重幼儿毕业回访方式和内容的扩展,获取学校教师对已毕业幼儿的总体评价,并对回访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下一个大班入学前教育内容。

二、学校走进幼儿园,让学校的教育理念指导家庭的教育观

幼儿园还应为家庭搭建与学校互通的平台。首先,邀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讲座,并给他们提供解答困惑、排解焦虑的机会。在讲座前,与学校做好沟通,使得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其次,邀请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不仅使学校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还让家长看到学校与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更加肯定和认可幼儿园教育的先进性,从而也无怨无悔地支持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聘请学校教师成为幼儿园大班学前课程的辅导员,这只坚实的学校团队会成为大班教学的指导者和完成幼小衔接的参与者,真正使学校与幼儿园的衔接达到立体互动。

全文阅读

幼小衔接――“梯改坡”

摘 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工作者协同合作、沟通交流的必由之路。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同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确定了“梯改坡”的衔接目标和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德育、科学、语言、社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对接,园校之间分别做了课程系列项目研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梯改坡”;家园携手

一、问题提出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教育过渡至小学教育的必经之路,这条教育之路被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所关注。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截然不同,衔接过程中儿童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都将面临一定考验。在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进行幼小衔接――“梯改坡”打通断层,通过课程观摩、课堂交流、快乐体验等形式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明确研究的目标,注重儿童体验、家园参与,学校客观地评价、分析、研究具有适宜性、自然性、阶段性、规律性的幼小衔接。

二、目标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梯改坡”是在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小学适宜性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促身心和谐发展。

三、研究基本内容、方法及步骤

(一)基本内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