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拼音教案

幼儿园拼音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淮南市幼儿园取消教材后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自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下发《关于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后,淮南市各省市一类幼儿园都能通过诸如“板报宣传;家长宣讲;个别咨询;做好衔接”等四个环节,认真学习文件、落实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广大家长还是愿意继续把孩子留在幼儿园学习”的初步成效。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家长们发现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幼儿园没有学过拼音的幼儿到了小学跟不上课程学习,而且还经常被老师批评,导致幼儿自信心下降。这一无声的事实“宣传”促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必须学习拼音”的重要性。于是,幼儿园便出现了“生源流失将近一半、家长对幼儿园不信任”等情况;有的幼儿园家长还一起找园长要个说法;有的家长甚至爆粗侮辱幼儿园;有的家长干脆鼓动大家都把孩子转走:大多数家长把孩子转到教授拼音的民办园,有的家长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干脆把幼儿转到了外面的“小作坊”似的所谓的“学前班”。据很多在“小作坊”上课的孩子们说:“那里的教室又小又挤又黑又难闻,天天写作业,没有一点游戏活动时间,可难受了。”更有家长联络几个孩子在家找人教起了拼音。听着这些,看到这些,园长们除了心痛之外,还担心这样毫无保障的环境会给幼儿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由此可见,解决好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于是,针对这一情况,我深入调查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思考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存在的问题

取消教材后,小学和幼儿园到底身处什么尴尬境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小学和幼儿园。

(一)小学师生所遇见的问题

1.完成任务难。

在调查中某小学校长说:“自从幼儿园不教拼音后,我们遇到了两个最头疼的问题:一是教学任务完成困难。这就使得教学进度无法推进;二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为有的幼儿上过私立幼儿园,有点拼音的功底,而公办园的幼儿有的甚至连笔都不会握。”负责教学的某校长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她对我说:“由于小学的教学要求幼儿识字量和写字量大,这就使得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完成前面的拼音教学任务。”

在和某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们交谈时,我们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讨论。

全文阅读

信息化手段为幼儿搭建成长平台

信息化教学手段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幼儿园中信息技术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我们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而且更好地做到了家园共育。

一、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发展

1.电子档案—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

制作电子档案是记录幼儿成长轨迹的重要手段,教师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将幼儿的作品记录下来,制作成长档案。传统的纸质成长档案不便于收藏,而且时间长了也容易损坏,最重要的是教师搜集的是幼儿的活动成果,而没有太多精力去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故而不能对幼儿采取有效的指导。我园为幼儿制作的电子成长档案内容有:幼儿作品收集、幼儿在园活动记录与评价、幼儿日常生活观察记录、教师给幼儿的评语等。

笔者在进行幼儿作品收集的时候,利用相机拍摄幼儿的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之后对幼儿作品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照片分析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指导,关注到了幼儿活动的全过程。

在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例如:班里有一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社会往较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在记录电子档案的时候,发现他的艺术作品十分精致,就利用照片的形式将作品记录下来,并选择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富有个性的发展。笔者请这名幼儿向全班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如何制作的,在此过程中不仅为他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我们为幼儿拍摄的视频录像能够很好地反映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比如:大班下学期孩子们开始接触武术操,笔者就利用录像的形式将幼儿的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孩子们可以自己观看,通过观看和讨论,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这样孩子们的武术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幼儿的参与学习活动

全文阅读

提高幼儿英语教学的策略

随着时展和幼儿英语教育的社会需求的剧增,人们的关注点已经开始从是否要进行幼儿双语教育,向如何搞好幼儿英语教育方向转移。研究幼儿英语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科学引领幼儿英语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已摆在我们幼儿园和幼儿英语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提高幼儿英语教学质量可实施下列策略:

1.增加有效语际量,力促临界量的突破

可以通过多种办法,实现有效语际量的增加和临界量的突破,如增加英语有效教学课时,将英语作为其它课程的教学语言,创设更为合适的语际环境,扩展英语语言讯息刺激的类别,等等。这既包括量的扩张,又包括质的提升。人们已意识到,应该把语际量的有效性放在第一位,语际量虽多但有效性不强,不仅对英语学习不利,还会影响幼儿母语思维成熟,影响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英语以听、说为主,有语音学习优势,不适宜大量识字与记忆单词,但幼儿若能自然进入看、读、写的世界,则可赢得宝贵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使幼儿语际交流的感知领域得到拓展,最终实现有效语际量的增加和临界量的突破。作为幼儿阶段性的英语文字符号,与英文字母相比,音标更适应于幼儿的拼识,更适宜于创设幼儿可感知的语际环境,音标是辅助语音识认,并帮助幼儿自然进入看、读、写世界的最好媒介。

2.优化语言板块结构,排除板块结构性干扰

可以通过文字板块的优化组合,解决幼儿英语文字板块结构性干扰问题。我们认为,英语音标和汉字两文字板块组成的幼儿双语教育“两板模式”,是较少结构性干扰的文字板块组合模式,是一种相对最优化的幼儿双语教育模式。

英语音标是准拼音文字,板块音标的符与音单纯的一一对应,可组成独立的语言文字形、音、义系统,实现其释义与识音的双重功能。音标板块这种单纯对应的关联特征,与幼儿凭借单纯的感性与直觉进行认知的思维特征是相适应的,与幼儿“自己发明并经常使用的单纯‘字母——渎音’的方法”是相吻合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与准拼音文字英语音标间不存在或很少存在识读相似性干扰。实施汉语识字——英语识音的幼儿双语方案,是解决常规幼儿双语板块结构这两个干扰问题的合适途径。

3.激活拼识感悟天赋,培养认知自我扩展能力

全文阅读

在活动中开发幼儿智能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操作活动课上或在家庭进行拼装游戏时,有的宝宝面对家长、老师提供的实物和图形等,能积极主动地从不同思路出发,以最快的速度,摆拼出不同的新图案,说得头头是道;有的宝宝则呆坐在座位上手足无措;有的宝宝却十分任性,异常急躁地乱摔东西,让人哭笑不得,令父母、老师“头疼”。这说明幼儿的智力是有差异的。

其实每个正常的孩子天生就是神童,大脑蕴藏着无限潜能,只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大量相关联的脑神经元未接受足够的刺激,变得不敏锐或未被激活而导致相关潜能微弱,甚至丧失。对宝宝大脑开发是有策略的,这就要对宝宝因势利导,进行科学的训导。

一、培养音乐演唱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是开发幼儿右脑的重要手段。我任教音乐课时就十分注重从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入手,把各类幼儿歌曲加以归类,指导幼儿戴上头饰,组织他们举行“我喜欢的卡通歌曲”歌唱活动,感受和体验不同风格和情绪的卡通歌曲,知道各种卡通歌曲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举行打击乐演奏,尝试运用重复规律给幼儿带来愉悦。通过节奏训练、音乐游戏,听音乐讲故事,绘画,歌表演和体态律动等音乐活动活化幼儿右脑,从而唤起幼儿丰富的想象,达到益智启智的目的。

二、提高识图认知能力

从小让幼儿看各种各样的图片、动画片,包括爸爸妈妈的照片,爷爷奶奶的照片,对着图片“看图说话”,并且要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对幼儿讲相同的图片故事,增强他的记忆力,这能提高幼儿识图认知的能力。

三、练就手指运用能力

训练使用左手可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剪东西,抓玩具,玩石子,写字,画画等可让幼儿用左手来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又如闭上眼睛扣扣子,练习写字绘画,可增强手指的柔韧性;摆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篮,学打算盘,做手指操,可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玩积木,捏橡皮泥,有利于培养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的能力。手脑并用,两手交替动作,反复训练,有助于开发右脑,又使手指得到了协调训练。

全文阅读

幼小衔接具体问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困惑,怎么来帮助教师摆脱这些困惑呢?

一、对幼小衔接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解决老师们的困惑,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问题,另一个就是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现实采取正确的应对办法。

具体来说,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的过渡,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鸿沟,有许多孩子都掉进了这条鸿沟里。而这条鸿沟恰恰反映了教师和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获得问题。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追求的就是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背书等,但我认为正确的知识的获得,应该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这里的知识除了课本知识,还包括广阔的其他知识,也可称为背景知识,知识面广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强,同时要强调,从小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技能比某种知识的获得本身更重要;还要注意学会一些生活知识与技能,比如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与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识与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问题。现在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辛苦大人也辛苦,但这种辛苦很有可能换来的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这又恰恰是由于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如果孩子没有对这种学习的需要,逼是无济于事的。真正要下功夫的还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比如喜欢看书、习惯于主动思考、对学会新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成就感等。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全文阅读

深究如何解决幼小衔接中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困惑,怎么来帮助教师摆脱这些困惑呢?

一、对幼小衔接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解决老师们的困惑,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问题,另一个就是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现实采取正确的应对办法。

具体来说,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的过渡,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鸿沟,有许多孩子都掉进了这条鸿沟里。而这条鸿沟恰恰反映了教师和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获得问题。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追求的就是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背书等,但我认为正确的知识的获得,应该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这里的知识除了课本知识,还包括广阔的其他知识,也可称为背景知识,知识面广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强,同时要强调,从小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技能比某种知识的获得本身更重要;还要注意学会一些生活知识与技能,比如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与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识与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问题。现在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辛苦大人也辛苦,但这种辛苦很有可能换来的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这又恰恰是由于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如果孩子没有对这种学习的需要,逼是无济于事的。真正要下功夫的还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比如喜欢看书、习惯于主动思考、对学会新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成就感等。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全文阅读

玩转资源 寻味竹趣

我园地处“中国竹乡”,人们食竹、居竹、用竹,与“竹”密不可分。丰富的竹资源,深厚的竹文化底蕴、秀丽的竹乡风景,日益壮大的竹经济,让我们充分领略到地方资源对于我们农村幼儿园的作用。

尤其在《纲要》精神指导下,我们开始思考幼儿园如何玩转竹资源,探寻竹价值,系统有效地利用推进幼儿发展?我们认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分类、筛选——挖掘竹游戏材料

(一)收集、整理——竹资源发掘

对游戏材料的收集,我们把竹游戏材料分为几种类型:

按竹游戏材料来源分类可分为:生活中可利用的竹制材料(竹碗、竹筷、竹勺),竹加工厂废用的边角零星材料。

按游戏材料的规格可分为:可供户外活动的大型材料(竹荡桥、竹云梯),可供制作玩教具的中小型材料(竹竿、竹篾、竹筒),可供桌面游戏制作的微型材料(竹片、竹夹、竹签)。

按游戏材料的成型情况可分为:原材料(竹),半成品材料(竹竿、竹丝、竹板),成品材料(各种竹制品)等。

全文阅读

如何解决幼小衔接中所面临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困惑,怎么来帮助教师摆脱这些困惑呢?

一、对幼小衔接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解决老师们的困惑,实际上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和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问题,另一个就是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现实采取正确的应对办法。

具体来说,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的过渡,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鸿沟,有许多孩子都掉进了这条鸿沟里。而这条鸿沟恰恰反映了教师和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获得问题。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追求的就是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背书等,但我认为正确的知识的获得,应该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这里的知识除了课本知识,还包括广阔的其他知识,也可称为背景知识,知识面广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强,同时要强调,从小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技能比某种知识的获得本身更重要;还要注意学会一些生活知识与技能,比如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与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识与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问题。现在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辛苦大人也辛苦,但这种辛苦很有可能换来的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这又恰恰是由于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如果孩子没有对这种学习的需要,逼是无济于事的。真正要下功夫的还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比如喜欢看书、习惯于主动思考、对学会新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成就感等。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全文阅读

我不想让幼儿园的儿子学拼音

有个妈妈问:现在儿子正上幼儿园大班,老师竟然开始留拼音作业了!我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小学的内容,很是苦恼,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很普遍,尽管上头说过好多次了,不许把幼儿园办得跟小学似的,不许给幼儿园小朋友喂小学的饭,但是,很多幼儿园还是当没听见。咋整?咱们来听听过来人的建议:

如果你一点都不想让他接触的话,好办,你帮他完成。你怕老师看出来,就用左手写,如果你不是左撇子。

适当地练习有好处,不要写太多就行吧,不然上了小学一下子很难适应。我孩子当时是在家偶尔练习,上小学时没费劲就跟上老师的进度了。有些没练过的小孩不会,都急哭了。

问问孩子什么意见,如果孩子也愿意,那就不用纠结了,学了拼音也可以看更多的书,没什么不好。全班小朋友都学,你家孩子不学,也不可能。

我儿子的幼儿园就因此被家长举报过,现在不教了,家长要求也不教,怕了。

其实只要不强迫他们必须学会就行。我家孩子也是在大班学了一段时间,可一个暑假全忘掉了,现在上小学,又重新学,他说还有一点点印象。

我觉得不该学拼音,有些幼儿园老师教的并不正确,跟孩子上学后学校老师教的不一致,容易给孩子造成混乱。

全文阅读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笔者所在地区的许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笔者所在地区的许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究竟谁在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推波助澜”?

首先是家长急功近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哪家的孩子在没上学之前就会背很多诗、能说会写很多字、会算很多题,都会被当作“神童”一样,被很多家长夸奖羡慕,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会想着法地让孩子在上学前多学一些本来该到小学时才会学的课程。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家长,每一个家长的内心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首先培养出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并能开心快乐。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家长做出小学化教学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一些家长、幼儿园都在有意或无意中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推波助澜”。

其次是应试教育逐步向幼儿园渗透有关系。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学前班仍属于幼儿教育,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学前班的主要教学目的,应是使孩子在学前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和学习兴趣,能迅速适应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目前,一些学前班教材存在有“小学化”的教学内容,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编入了教材,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这样就使一部分家长认为,在学前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上小学时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不至于“跟不上”。

三是社会上的一些商业性炒作,也误导了家长,如网络上有很多宣传 比如“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亲”。“孩子可以五个月识字,两岁应该识两千字,三岁应该识三千字,可以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这些宣

传完全不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