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幼儿自主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形式,追求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个别化学习的价值取向。个别化学习材料是可以供幼儿学习的所有环境物质,包括社会和自然中一切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物品。活动材料的投放并不是无目的、无特点的,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以中班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幼儿的主题经验投放材料,体现材料的生活化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投放围绕各周的学习主题,创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活动情境,而且在各主题中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较贴切。在各周的主题教育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较集中,比如进入主题“在秋天里”时,孩子们对秋天充满了喜爱之情,知道秋天里许多果实都成熟了,各种昆虫都出来活动了。尤其是孩子们在折七星瓢虫的活动中,兴趣十分浓厚,纷纷给自己折的瓢虫身上画点子,玩得不亦乐乎。在看到孩子们对瓢虫的喜爱后,我班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数学区投放了许多自制的瓢虫,以及红圆点若干,1~10不同数字标识,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根据不同数字标识给瓢虫身上添上相应数量的点子,从而来认知1~10数字的含义。
再如在美工区中的材料也是根据主题内容投放的,而且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在秋天里”主题中,我们会请孩子们做树叶画,用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树叶,以及纸、笔,发挥自身的想象作画,孩子们在主题的大环境氛围下对其十分感兴趣,有的做了美丽的蝴蝶,有的做了可爱的小船,还有的做出了胖胖的乌龟,孩子们为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在进入主题“在农场里”后,美工区里放置了许多小鸡、小鸭、小兔子的图片供幼儿欣赏和作画,我们鼓励孩子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做一幅完整的画,而不是单单画一只小鸡、小鸭。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一定的环境,投放相关的体现生活化的活动材料,更加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需要和认知需要。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体现材料的情趣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生性好奇、好动、好创造,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喜欢用眼观察、用耳倾听,更喜欢用身体接触来感受物体的性质、特点和用途,从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常常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去尝试发现并产生突发奇想。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我班生活区中用筷子夹物,提供给幼儿用筷子、纸团、黄豆、积木、玻璃球等材料,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的灵活运用,促进其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筷子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在家里或在餐馆里、小吃店均能见到,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虽然对有的幼儿来说难度大了些,但是对幼儿的能力挑战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愿望,看看谁用筷子夹得又准、又快,在轻松、自然、畅快的自由环境中,自主地去挑穑看看谁才是“筷子大王”。另外,给小刺猬穿衣服也体现了活动材料的情趣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穿脱衣服极为熟悉,但是给小刺猬穿脱衣服就是一项极为好玩的事情,幼儿个个争当能干的爸爸、能干的妈妈,边做边想怎样才能把小刺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的学习以生活经验为前提和基础,我班创设一定的游戏性情境,让材料体现出情趣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本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投放材料,体现材料的挑战性
摘 要: 要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作、自我探索,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认真落实每一个区域活动环节,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应有的作用,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 有效性 提高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按照幼儿的意愿,有目的地创造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形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活动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但是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设置形式化。
在区域设置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结合教室的结构布置,位置固定、形式花哨、内容不全。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教师往往考虑不周全,因此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某些区域的创设仅仅成为一种装饰或点缀。
(二)区域活动独立性差。
有些幼儿园仅仅注重区域活动对正规教育活动的辅助、补充作用。如幼儿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习了某方面的内容后,就到相关区域中进一步巩固这些学习内容等。这种情况下,区域活动虽受到一定重视,但缺乏独立性,主要作为正规教学活动的延伸或补充。
[摘 要]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陕西省X园大班科学区角的设置、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指导及科学环境创设的具体情况。针对现状,笔者从科学区角计划的制定、活动的设置、教师的指导与反思、科学环境的优化和多方位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操作和探索来获得更有益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37-2
一、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一)科学与幼儿。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把“科学”与“幼儿”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懵懂的幼儿不能理解科学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的施燕副教授却认为,“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儿不停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带着这种好奇心在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科学方法、激发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李维金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起始环节,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包括正规性科学教育(集体性科学教育)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
(三)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教育主要指科学区角活动,即教师依据科学领域的目标及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在某一区域创设合适的环境,投放有意义的材料,幼儿能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集体教学活动虽是幼儿园普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却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区角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能自由选择材料来操作,能更轻松地获得直接的科学经验。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应促进每个幼儿获得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发展。《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作为幼儿的成长档案,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所以“档案”中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材料也应是全面而丰富的。同时,这些材料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反映幼儿个人基本情况、幼儿家庭情况、幼儿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估、幼儿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分析等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教师可对幼儿做全方位的了解,为今后多视角地采取教育策略,为向幼儿提出预期发展目标或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一、建立成长档案对幼儿个性发展的意义
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其目的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它把目光聚焦于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长与成就,而不是从消极的观念出发去发现幼儿的问题、失败与缺点。它包括教师对孩子在园生活与学习的记录与评价,家长对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各种行为趣事的记载,还包括孩子自己对各种作品的收藏、活动的记录以及资料的收集等等;它不仅能够真实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及成长过程,还能体现教师的个别化引导策略。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兼容体现综合: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可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
2、真实体现价值:把评价统整为学习历程的一部分,真实地反映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体现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3、持续体现成长:档案评估法是一个持续的评估过程,是对幼儿过去、现在的成长足迹的客观真实的记录,它能反映给教师幼儿现在在学什么,并预期他们未来能做什么。
所以,我们把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作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方式方法,使其能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依据,并努力地把每个幼儿的教育落到其个性化实处,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二、成长档案的内容与幼儿个性发展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因为教育经费和教学设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那么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怎样才能创设一个让社会让满意家长满意适合幼儿成长的幼儿园环境呢?
【关键词】适宜环境 环境创设 农村幼儿园 农村特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44-02
一位美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天堂里没有眼泪只有幸福”。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天堂,我们怎样让一个个小天使在天堂里幸福的度过他们的幼儿期呢?幼儿时期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阶段,一般是指从0到6周岁,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也是幼儿健康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幼儿成长的基础。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因为教育经费和教学设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那么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怎样才能创设一个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幼儿幸福成长的幼儿园环境呢?下面就浅析如何创设让农村幼儿幸福成长的适宜环境;
一、发挥农村优势创建人性化的园所环境
我们越来越清楚,没有幸福感的幼儿就没有幸福的未来呢?幼儿心灵的成长需要精神文化的滋养。首先,幼儿园要非常注重创设富有人文关怀的园所环境。幼儿园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要体现着 “以幼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的环境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幼儿时期是一个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精力旺盛、喜欢冒险的关键时期。因此,快乐、健康和安全就成了园室环境创设的重要因素。其次,园室要给幼儿家一样温馨的感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这里的主人。教师必须时刻问自己,通过创设的环境想要传递给幼儿一个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从现实环境到社会情感环境,怎样传递给每个幼儿的尊重和信任。
创设的环境要符合教学活动的需求,园室内创设的环境要有利于教学活动。园室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功能的活动区,幼儿自由选择,也为幼儿交往协作的需要提供多样的区隔形式。这既方便于幼儿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又利于教师纵观全局。因此,园室的环境创设应当是开放的,所用的材料应当选择无限制的。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园室的游戏功能,最新研究认为,幼儿是通过各种游戏过程中感官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的;幼儿园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认知、行为、情感。因此,幼儿园将园室的布置视为一种教学的途径,认为园室的环境要成为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
二、多元化材料构建适宜环境
摘 要: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它把一日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其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
关键词:常规教育;蒙氏教育;良好习惯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但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内容很多,它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的教育。
一、创设有序的环境,营造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氏日常教育中也提到“关爱环境”,主要是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周围有生命、无生命物体的好品格,从小养成美化环境、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有序摆放操作材料,给操作材料进行归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周围的学习环境,符合蒙氏日常教育的理念。
一开始幼儿每次操作完收材料时,操作材料的摆放都很随意,有时还会把一个区的操作材料放错到另一个区的柜子上。在出现这些问题时,生活教师理整理的候就会帮他们纠正,时间一长,幼儿就更加不会自己调整操作材料的摆放了。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养成按序摆放物品的良好习惯,我们做了一些材料的标记贴在柜子上,如将材料贴上序号,有秩序地贴在柜子上,这样幼儿在工作时,就可以根据柜子上的序号标记摆放相应的材料。同样的方法可以延用到各个材料柜上,而标记也要随材料投放的变化及时更换。这样不仅便于幼儿归纳收放操作材料,还能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地,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取东西,并有序地摆放回位。
二、在操作材料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
蒙台梭利博士有一句至理名言:“我看到了,我听到了,直到亲自动手做了,我才真正了解。”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学习的特色是动手操作。她还认为:“与人的智慧紧密相关的运动是手的运动,它为人类的智慧服务。”幼儿手的动作在婴儿时期常常是从无意识的抓、握,到有意识的拍、拿、放、摇等,运用的是手指中段部位,而指尖的发展最难,也最重要,尤其是食指、中指及拇指这三只手指的运用。我们在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小肌肉的运动。如:在筷子夹物工作中,练习幼儿夹的动作;在夹衣夹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三指抓动作;在穿线板游戏中发展幼儿穿孔的动作。这些能力的训练让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得到了提升。
斗坞幼儿园于2008年12月经师宗县教育局评估颁发办学许可证,创办者是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的杜桂玲女士。由于幼儿园办得多姿多彩,群众满意度高,在当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园长(法人)杜桂玲多次受到县、镇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同时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一、园舍环境童趣化
1.不断改善办园条件。随着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认识,在园幼儿已由办园初期的70余人增加至180人,入园率已达98%以上。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乐园、家园和学园已成为办好一所幼儿园永恒的主题。园长杜桂玲经筹、借、贷、欠等途径,先后又筹集资金100多万元,新建了近100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添置了大量的教具、大中型玩具、教学设备和若干套桌面玩具,购买了绘本图书、电脑、电视、音响设备、玩具柜、书架等,和教师、孩子、家长一起制作了很多教玩具。
2.注重园舍环境的营造。《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同时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观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因此,斗坞幼儿园把楼道和外墙按幼儿园五大领域知识体系认真规划,合理设置板块,结合当地实际,突出主题重点,使孩子们融入这一环境中,身临其境。活动室的环境布置,根据班级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先规划好环境的位置与范围,提供主题背景,然后引导幼儿随主题活动的进展逐步准备各种物质材料,并尝试把学习成果或作品布置上去。例如:中班主题环境《春天来了》,她们把幼儿绘画和手工制作布置在不同的内容板块,突出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春天的秘密,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得到较大发挥,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学习思考、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从环境的观察者变为环境的创设者,从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每个班的活动室门外,对带班教师的基本情况、带班理念、班级文化、教师寄语等都作了公示;每个班都建立一块家园联系栏,主要是介绍家庭科学育儿知识、家园联系应注意的事项、家园共育的方法等;对围墙进行改造,外墙做了一些宣传标语、儿童卡通图片,内墙除了保教的标语和园领导的寄语,主要突出励志卡通画。走进幼儿园,“用爱启迪智慧,用心润泽心灵”十二个大字印入眼帘,指明了幼儿园的理念,“蹲下来和孩子谈话,抱起来和孩子交流”是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爱心献孩子,安心留给家长”是园长的寄语。园舍文化突出,童趣、童真充分体现,真正做到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都具有教育的意义,每个区域都多姿多彩。
二、区域活动多极化
为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斗坞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室内为孩子们设置玩具角、图书角、美术角、常识角、自然角等,采用情景化、生活化的方式,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基本活动单位,将游戏贯穿在整个保教活动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游戏中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开发幼儿的智力,始终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每个班、每个小组利用制作材料进行游戏,老师自定游戏教具。她们利用平时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让幼儿带来幼儿园,师幼一起进行合作制作,把生活用品、各种材料变成精美的物件,她们还选择了圈、棒、彩旗等各班轮流进行,这样即增强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有效利用了各种材料,提高了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早操是幼儿一天生活的开始,即要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又要让幼儿乐于参加她们自行编排如《十二生肖》《幼儿律动操》等早操舞,配以活泼欢快的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让孩子们乐于参与,达到锻炼的目的。
在多样的区域活动中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一是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团结协作和实践探索精神;二是培养孩子们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三是教师、孩子、家长一起制作教玩具,丰富了各个区角,培养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的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尊重和爱护,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摘要】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实效性实施调研与解读,文章认为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合适性有待商榷,基本上无法满足幼儿的需求,也无法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为了推动幼儿进步,幼儿园在投放材料阶段应保证投放材料的教育价值,提供组合材料,增加新式的操作模式,增广幼儿的见闻,支持、启迪与诱导幼儿。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活动地域内自由挑选,自发探寻,操控玩弄的自主游戏与学习内容,是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幼儿自主挑选,协作互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启迪幼儿思维的一种游乐活动。高效的材料投放,能够体现出适应性、层级性、可探索性,是幼儿园材料投放的重要元素[1]。
一、研究模式
本研究使用目标性样本抽取法,挑选本区域的省级、市级、区级幼儿园共20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研,共包含3所省级幼儿园、7所市级幼儿园、10所区级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80位教师,一共240位教师。
笔者使用的研究用具包含笔者自主制定的问卷、访问纲要、地区活动观测记载表。调研问卷的题目通常参考文献的适应性、层级性与可探索性完成创编。利用SPSS17.0对所编写的问卷实施信度检测,问卷总的α数据是0.911,表示该问卷的内部信度良好,并且使用结构效度实施验证,获得KMO数据值是0.783,巴特利特球形验证值是0.000,表明该问卷的结构理性。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90%。除此之外,笔者还深入走访幼儿园一线,对抽样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实施观测与记载,并详细解析[2]。
二、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情况调研
(一)活动材料众多,复杂,缺少针对性
【摘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针对幼儿园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工作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幼儿园对儿童行为观察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式单一;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的认识不全面;部分幼儿园教师存在着不会记、记不全、不会解读等现象。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三点对策:第一,职前幼师培养中应凸显儿童行为观察方面的训练;第二,幼儿园应创设合理运用教师观察记录材料的平台;第三,幼儿园内应形成学习共同体,以团队学习形式加强对教师观察记录技能层面上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教师;儿童行为观察;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23-04
一、问题的提出
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早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提到幼儿教师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主要职责,而在201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多次提及“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有效运用观察等方式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随着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为幼儿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同时也对幼儿教师观察儿童行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本文拟针对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展开研究,探析其在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概念界定
本研究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张婕老师在一次有关儿童行为观察的讲座中提出的概念,将本文中涉及到的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如下:
儿童行为观察包含了观察、记录、解读三个过程。观察即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活动,是一种自然情境下对儿童的观察;记录是指用纸笔或者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方式把所观察到的儿童行为记下来,是观察的辅助环节;而解读是指对观察记录下来的材料赋予教育意义的过程。
大家知道在幼儿园的小班数学教学中,幼儿通常是通过游戏化的操作材料,在游戏化的操作情境中进行学习,因此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配合肥东县开展“中小学教学管理年”活动和“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我们特别针对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其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投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材料选择——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我园是城镇幼儿园,大多数幼儿没有上过托班,她们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多数幼儿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她们有种不安全感,常常会出现大哭大闹等情绪;因为陌生,她们拒绝参加活动,常常孤独的站在窗户边向外张望亦或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消除,不但对幼儿自己的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情绪。
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我们选择以小班幼儿喜爱玩的娃娃,喜欢吃的食物、熟悉的乡土自然物为操作材料,如认识《一和许多》的活动中准备了两组操作材料:(1)《真好吃》。一个盘子里放了许多的熟花生、一个果盘里放了许多的洗净的枣子,枣子有大有小,颜色有红又绿。(2)《娃娃夹辫子》。一个扎着辫子的布娃娃,许多个漂亮的发卡,发卡的式样不一。孩子们开心的吃,开心的玩,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温馨,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乐意参加到活动中去。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极不稳定,过多过杂的操作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分心,他们可能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教师选择材料的初衷相悖。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确定科学教学目标,考虑到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二、材料收集——农村自然资源、家长资源、资源共享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我园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操作材料。泥巴百玩不厌,花草漫山遍野。“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在收集过程中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园共同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材料投放——趣味性、探究性、层次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