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美术课教案

幼儿美术课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幼儿民间美术教学初探

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着重挖掘民间美术在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实施的可行性,着眼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通过实验课教学,从课堂反映和对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农村儿童美术教学中实施民间美术对于改善其教学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美术教育 教学效果 审美情趣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广大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美育在幼儿园教学中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是整个幼儿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物质条件落后,软硬件配备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这成为阻碍农村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美术资源的贫乏。在农村地区。例如山东淄博,就有陶瓷、琉璃、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如果我们将这些民间美术形式运用到儿童美术课堂上,就能够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并能够通过民间艺术等形式陶冶幼儿情操、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笔者在《民间美术在农村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实施》课题研究中,选择了淄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为试点,进行了将民间美术带入儿童美术课堂的实验。下面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对我们的探索做一个整理。

案例一:(施教对象:幼儿园大班)

一、活动目标

通过泥塑欣赏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民间艺术活动产生兴趣。让幼儿感受泥塑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的到美的享受。

二、活动准备

全文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作为幼师主要的培养机构,责任重大,教学过程、培养方向均需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善,尤其是美术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旨在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美术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可以为幼儿园和幼教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也能够储备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课程占据较重的分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美术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设置课程目标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及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此外,教师需采用多种举措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修养及基础技能,学生只有打下扎实的美术功底、具备良好的传授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启蒙教育,让幼儿更好地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世界的美好。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并未充分联系实际,而是按照以往的思路在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不当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然而并非所有学前教育的学生都具备美术基础[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那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则无法很好地消化美术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影响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属于理论+技能课程,然而大班制的授课方法无法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授课,一方面不利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造成授课效果较差,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主动性,形成恶性循环。培养方案不灵活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更加多元化,对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长时间不予更新,培养目标也不能根据日益变化的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现阶段大多数美术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时遵循之前的培养方案,重点关注美术技能的传授[2],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无法将美术教学与培养幼儿艺术素养进行融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幼儿教育中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启蒙,不利于培养专业的幼儿教师。教材更新缓慢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媒介之一[3],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几年前编制的教材,教材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在飞速发展的幼儿教育。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方面的教学往往不受重视,这也是导致教材更新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实际情况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及艺术素养,无形中提高了对幼师美术方面的要求,教材更新缓慢无疑是提高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阻碍之一。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不足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学生之前并未系统学习过美术课程,即使部分学生有过美术课程学习经历,也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会逐渐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学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懈怠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导致无法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在美术课程中存在较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素描、速写等,这些内容一方面学习难度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在幼儿教学中实际用处很小,对幼儿教育帮助不大,无法达到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初衷及目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更不利于学生快速地吸收和掌握知识,浪费了教学资源,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笔者结合教学体会及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应对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将美术功底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美术功底薄弱或无美术功底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授课指导。增加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要求与任务量。同时,建立“传帮带”互助小组,鼓励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专业课方面帮助其他学生,相互督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美术功底薄弱甚至无美术功底的学生,从美术基础知识开始传授,为学习美术专业技能打好扎实基础,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深层次的内容。积极鼓励基础薄弱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学习与练习,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实际定期更新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本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向。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涉及培养方案中的美术部分,需要充分调研幼儿教学现状,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更新[5],与最前沿的理念及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满足幼儿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对美术教材进行定期更新与培养方案一样,美术教材也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进行定期更新。如果教学过程中一直延续使用老版教材,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与技能,学生不能更好地满足幼师的相关要求与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教材进行完善与更新。教材丰富完善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师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环节。在备课与制作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进度,增强课件及学习资料的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确保学生学习期间掌握相应的美术专业技能,毕业后适应学前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知名的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加入素质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给幼儿传授绘画技能,更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课堂中加入名人名画欣赏、看画讲故事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案例实践

全文阅读

“遇见材料 重塑想象”创意美术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美术教育是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条件和机会,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挖掘潜能,让思维翻越围墙,启发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要研究幼儿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媒介,培养幼儿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的良好品格及培养幼儿目标意识、专注性、独立性等学习品质。同时要研究如何让幼儿在真实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把握他们已有经验和情感需要的特点,引导其积极参与、专注投入地开展富有想象和创造的美术活动。也要研究如何在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其他方面的内容,丰富其认知,促使我园的美术特色教育跨进一个新阶段,成为本园在课程改革中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又一新亮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从幼儿发展方面看。本研究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美术活动为手段,通过对各种媒介物、技巧和操作过程的实践,帮助幼儿对各种形状、物体、材料和色彩进行视觉、触觉探索,为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自我表达提供一种机会。幼儿美术活动不仅是孩子掌握的一种技术,更是培养孩子一种对美的欣赏能力基础上,实现我们所倡导的“不言教令,顺其自然”的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观,其特点就是从“解放”孩子开始,从“年龄阶段”入手,让更多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视美术活动为“游戏”,为“工作”,不强化,不加速,重过程而轻结果,打破固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引领,极致地运用身边可运用的材料,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充满艺术遐想的空间里,结合幼儿期特有的感知与表现能力,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以丰富的活动使幼儿习得一种无障碍的自由表达的艺术语言,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畅想遨游。

(二)从幼儿园发展方面看。我园以“美术特色”作为办园的品牌,一直坚持不断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改革传统美术教育样式,激发培养幼儿创造潜能”、“体验式美术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社会发展” 等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园还致力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创设出更为适合孩子发展的园本特色课程。

(三)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看。

本课题,深化我园“美术特色”的研究,通过研究课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夯实幼儿园特色品牌的内涵。遵守“互助共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园的省级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开展发展共同体的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共同体园所教师共同成长。

全文阅读

探析利用多媒体激活幼儿园美术活动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运用于各行各业。如今,多媒体电教手段在幼儿园美术课堂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幼儿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幼儿美术课上的资源也变得极为丰富。从多媒体教学为出发点,阐述了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电教;幼儿美术;资源丰富

一、利用多媒体,使教师教学更成功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上课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对于幼儿的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幼儿美术教师的教案大都是通过文字与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幼儿。这种枯燥的教学气氛很难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继而产生对美术课的反感,从而失去学习美术的动力。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幼儿园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幼儿美术教学当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很多合适的资源当作教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的教案会更方便,更丰富,教师将网络中得到的视频、图片、文字等通过多媒体放映,使幼儿在学习当中能够更有兴趣,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不仅使教师的备课任务变轻松,也通过丰富多彩的资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比不了的。

二、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进修的兴趣,变不主动进修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变丰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容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只有让幼儿有画画的乐趣,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激发幼儿的美术活动,例如,在教幼儿如何画曲线,如何画直线,教师可以选用《扭扭宝宝》课件。这个课件动态地演示了直线变成绳子,变成蚯蚓,又变成海浪,海浪中还有小鱼。形象而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氛围,既调动了孩子画画的兴趣,又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又如,教幼儿用不同颜色调色,以前都是教师调色给学生看。因为材料等原因,孩子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虽然老师讲解了很多,但是幼儿理解不了。运用多媒体,做一个颜色调色的动画,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调色的方法,还能让他们有深刻的记忆。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激活幼儿园美术活动,为幼儿营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久发展。

全文阅读

研发乡土资源,传承民间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而生态课堂的理论指出:“生态课堂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中,需要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营造一种‘生活态’,即给幼儿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幼儿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我们东莱幼儿园地处农村,蕴含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乡土资源、风土人情。多年来,乡土特色的幼儿教育已成为我园办园特色探索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承担“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子课题《幼儿美术生态课堂中乡土资源运用的案例研究》,立足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打造生态课堂,让幼儿去感受、去领略、去体验乡土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以及环保节约的意识和品质。

一、挖掘多样乡土材料,拓展幼儿艺术空间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态课堂的理念,扩充幼儿园现行的美术活动的材料种类,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独特优势的需要,我们挖掘、利用、改造一些乡土资源,使其成为可利用的美术工具材料,供幼儿操作和加工制作。

1.原生资源的有效采集,激活幼儿的美术潜在细胞

一是选取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芦苇、麦秆、棉花壳、丝瓜瓤、树枝、野草、泥巴等,让幼儿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二是选取农村农家的物件,如蒸笼、竹篮、渔网等,让幼儿了解农家生活的历史文化和农具的演变,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三是选取农作物,如稻穗、小麦、玉米、花生、山芋、大豆等,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鼓励幼儿勇于创新,精心构思。

2.再生资源的制作运用,展现幼儿美术创造才智

我们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幼儿通过对半成品材料的加工改造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1:稻草的再生利用

全文阅读

让幼儿享受成功的乐趣

【摘 要】幼儿常规课堂美术习作是幼儿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探索不被人们重视的常规课堂美术习作完成以后的有效提升利用与保存策略,让习作“增值”,使幼儿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以此激发全体幼儿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幼儿美术习作的质量,促成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美术;习作;增值;享受;成功;策略

在幼儿时期,几乎所有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进入幼儿园以后,幼儿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绘画,每一节课都将产生很多幼儿的习作,这些习作系幼儿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作业,幼儿美术习作具有天真、自然、纯朴、原始的稚拙美。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的课堂习作大胆、自由、不受约束,具有稚嫩性、偶然性、随机性、随意性、快捷性、不精准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课堂教学中的幼儿美术习作,一方面,具有研究与保存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引导得法,让幼儿的习作“增值”,使幼儿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将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幼儿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从而为进入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美术习作的课后利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常规课堂幼儿美术习作完成以后的利用与保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幼儿美术习作课后的提升方法欠缺、茫然,幼儿美术习作仅限于课堂的简单分数批改或者等级批改、再发给幼儿,课后幼儿将这些习作随意放置或者扔掉,因此,幼儿美术习作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难以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习作“初步遴选法”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分别给幼儿准备作业本和习作纸,作业本用于课堂练习,习作纸为作业专用,建议用A4的复印纸或者其他的绘画纸,幼儿美术课堂习作完成以后,教师及时对习作进行批改与点评,课后,教师应该将作品搜集整理,把习作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比较好的习作,第二类为在构图、造型、色彩某一方面有特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习作,第三类为习作中的局部或者某一个点有亮点的习作,把这三类习作分别归档。其中,对第一类习作进行简单装裱,存档待用。

二、课后“及时完善法”与“冷却延时完善法”

对搜集整理的第二类习作,在构图、造型、色彩某一方面有特色,但没有完成的,有的老师认为这类习作类似于“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对这类习作,教师课后应该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对积极性比较高的、兴趣浓的、愿意立即继续完善这件习作的幼儿,老师应该趁孩子兴趣正浓的时候,采用“及时完善法”继续完成,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对积极性不高的、有畏难情绪的、或者报无所谓的态度的幼儿,不宜让幼儿马上参与习作完成,而应该暂时将这些习作放一放,采用“冷却延时完善法”,待过了一段时间,再将这些习作拿出来,想办法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引导孩子完善习作。再将完成的习作简单装裱存档待用。

三、“取景框选取法”与“捕捉亮点法”

全文阅读

多元化园本美术教学的研究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的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教学;幼儿教育

客观地反思、分析,我们发现以往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存在着一定误区,单一美术教学活动不能适应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更不能适应幼儿园发展需要。

一、研究的意义

1.幼儿美术教学现状分析和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往美术教学往往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而忽视了与其他活动之间的整合;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由创造、个性化的探索与尝试;过与强调灌输和传授,而忽视了创作过程中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目前我园使用的教材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其中的美术教育是渗透在主题活动中、随着主题的开展而进行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课程中的美术教育缺乏内在联系,技能与幼儿的表达相互脱离,美术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表现方式比较单一。

.幼儿发展的需要。美术是幼儿把握世界、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他们可以通过美术把自己的想法、愿望变成可视的作品表达出来。“多元化美术教学”的理念,将探索多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引导孩子在画画、做做、玩玩中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孩子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和满足感。

3.教师特长发挥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美术教学根本的价值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幼儿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园的教师中,有着一大批对美术教育钟情的工作者,她们美术素养比较高,拥有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有扎实的美术教育功底,有创新的美术教育方法,同时乐于在美术领域中开辟一方属于自己的特色天空。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和优势的双重考虑,我们选择了“多元化园本美术教学”这一研究内容,在多元化美术教学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并和我们的园本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模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让教师融于课题研究之中,亲自去体验,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以新的视野去进行较深入的实践研究,才能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进反省与探究教学实践的能力,缩减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我们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4.促进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需要。幼儿园创建办园特色,能使幼儿发展有目标、幼儿园发展有方向、教育教学有主题、教师成长有平台。为此,我园将在切合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前提下,有系统地进行多元化美术教学。在《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外补充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力求美术技能层层递进、美术教育方法多样、美术教育形式游戏化、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使之更适合幼儿的学习。在进一步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同时,促进幼儿素质全面的提高。同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优化美术教学的资源,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进一步形成我园的文化特色。

全文阅读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示范指导的探究

摘 要:这是一份关于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示范策略的研究报告,通过一定的研究了解了教师对幼儿示范时采用的一些方法,对于这一研究采用了观察法。研究表明,教师在对幼儿示范时采用了局部示范、分步示范、边说边示范、对比示范和示范的多样性。

关键词:示范;多样性;利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时经常对幼儿进行示范,在对幼儿进行示范时教师采用了很多种示范方法,但是我发现每一种方法对幼儿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的示范方法不新颖,孩子们的情趣就调动不起来;在作画时幼儿会模仿老师的画进行创作。我有一些疑问:示范对于幼儿来说是利还是弊呢?教师采用的多种示范方法对幼儿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效果呢?

二、研究对象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扬中市三茅中心幼儿园的中班(4~5岁)、小班(3~4)的老师及幼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观察了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示范的研究,记录了教师对幼儿示范的方法及幼儿的反应。

全文阅读

以“互补双赢”的管理模式促美术园本课程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60-02

几年来,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社区胜滨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的日常美术教学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宝贵经验,在总结中查漏补缺,结合新纲要中对幼儿开展艺术活动时的各项要求和基本原则,坚持不懈的进行着美术办园特色的改进。在课程研究之初,幼儿园仅仅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美术特色教学活动,几年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班级教师的力量,幼儿园的美术很难突出“特色”,于是在“班级美术教学与美术工作室互补、双赢”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引领下,我园开设了专门的美术工作室,本着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发展思路,结合幼儿园美术实际研讨设计园本美术特色课程、美术工作室提高美术修养课程,坚持“班级美术特色教学、美术工作室提高教学”两条路线的管理模式抓好园本美术,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模式和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推动美术办园向高层次发展。

一、走班级特色教学管理之路,尝试多种艺术形式促园本课程的完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图片,聆听歌曲、歌剧、观看皮影戏,即兴的小游戏等手段,注重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初步了解和尝试中外精粹的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生活化的材料,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其中大班教学重点是幼儿创意和空间思维的发展,中班教学重点是幼儿初步的欣赏能力、造型能力及幼儿大胆着色的能力。通过介乎于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运用棉签、毛笔、墨汁及彩墨表现出水墨淋漓的国画意境。通过金笔、银笔、炭笔等多样化的材料趣味性的表现不同质感物体。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穿插风格迥异的音乐,欣赏美轮美奂的图片,从视觉、听觉上开发幼儿,与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场景相结合,把幼儿的想象和审美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们将世界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并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影响,促使其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热爱艺术,三年多的教学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整合式艺术——美术表现形式。

二、彩绘教学激发幼儿灵感善表现

彩绘是利用各种各样彩色的颜料在物体上进行绘画。幼儿园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一般是在纸上进行色彩的绘画。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一切可用的材料上:旧衣服、鞋、纸箱、葫芦、纸盒、酒瓶,并且开设了专门的绘画墙,运用人体彩绘颜料进行面部和肢体的彩绘等,引导幼儿开展畅快淋漓的色彩创作活动。如:在教学活动《特别的我》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并创编动作,幼儿不但能进行单独创作,并且可以群体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所绘的人体并且画面涂底色。

幼儿在完成大幅的彩色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仅用行为体验了艺术,而且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与同伴分享了成功的经验。

三、班级美术教学新意不断促幼儿施展艺术天分

全文阅读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措施

摘要:

随着我国幼儿园的迅速普及,我国也逐渐对学前教师提出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此,在对美术教育的改革的过程中,要能够使学前教师熟练掌握扎实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同时,也要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各种开发幼儿思维的玩具和教学材料,从而使有效的对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

前言:

尽管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教学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到在对学前美术教学的改革中,却仍然存在很大问题,美术教学缺乏师资,教师缺对美术教学的创新观念,因而,使得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而在此过程中,也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无法合理的培养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幼儿对美术课程也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导致幼儿不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就不会配合教师教学,因而,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的改革,使良好的改革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心中。

一、关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现状

在现代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许多美术教学的教师都自身专业不符,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技能,教师在教学就无法有效的培养幼儿的美术技能,教师也无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这样学前美术课程的教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美术课程是一个可以培养人审美情操的课程,如果能够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就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美育,也会使幼儿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从而在日后积极主动学习美术课程,但现在美术课程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就要能够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从而在教学过程良好的培养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影响美术课程发展的因素[1]。

二、关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