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职业规划论文

医生职业规划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提高就业力为目标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初探

摘 要: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就业口径相对狭窄,加之本科医学院院校的逐年扩招,导致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上升。如何让医学生在强大的竞争中,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医学院校教育者一直思索的问题。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学生职业生涯的成败。因此,医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理念应贯穿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提升就业力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让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充分了解自身特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引导医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医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医学生 就业力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08-0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笔者在多年从事医学生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思维的混乱其导致行为的盲目,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甚至一部分学生苦闷、彷徨、破罐子破摔,结果大学生活混乱而没有方向,毕业时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效的规划学业、科学的选择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目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成为教育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关键的一环,应得到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

1 职业生涯规划与提升就业力的辩证关系

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职业认知、剖析自我世界、探析职业领域,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高校应该建立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成一门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并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众所周知,就业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一蹴而就的工作,仅仅通过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从学生大学入学时起就开始并逐步加强就业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业观,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1.1 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明确奋斗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和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分的认识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找到职业倾向的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方向。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未来能够更有动力积极的投入,从而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并提高职业稳定性。

全文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对医学生成长的影响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在医学院培养中具有基石作用,对医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思路,确定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医学生 成长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长,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因此,做好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及时了解医学学科的规律和特殊性,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意识,做出合理的决策,确定专业发展目标,明确职业方向,增强医学生的竞争力,对医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与起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根据自己的资历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并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而且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自己,树立自己的职业信心,规划未来,制定职业发展方向。职业定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一步,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

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入较晚,而且在教育水平方面仍处于研究的水平,但在许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有重要的地位,在众多流派中又以学院派和实务派为主。学院派是以心理学为背景,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个性发展,并制定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实务派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研讨,强调实际工作技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2]。

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现状

全文阅读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摘 要]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医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5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X2013-41YB)。

[作者简介]王莹 (1981—),女,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及高等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就业口径相对狭窄,也导致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如何让医学生在强大的竞争中,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医学院校教育者一直思索的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医学生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模糊不清,导致许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思维的混乱其导致行为的盲目,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也导致很多学生苦闷、彷徨、甚至破罐子破摔。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效的规划学业、科学的选择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目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成为教育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关键的一环,应得到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

1.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全文阅读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对策

1.高校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1从社会角度分析

1.1.1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起步晚

何谓“职业生涯规划”[4],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分析和总结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为实验这一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职业生涯的理论才传入中国,比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0年。

1.1.2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缺乏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巨大的工程,培养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评估技术、计算机技术、人才测评及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职业规划师、咨询师成为我国目前就业规划教育的要务。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配备专门的职业指导师、规划师,一般是由教育管理教师来指导开展,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进行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严重影响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

1.2从高校角度分析

1.2.1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层面不够深入

全文阅读

浅析医院对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录用政策带来的隐性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医生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基于规范化培训的职业生涯规划途径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医院 规范化培训 职业生涯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逐渐宣布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再就业”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原有医学院校专业与就业相衔接的职业生涯通道彻底阻断,对医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命题。笔者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医生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通道的一体化构建进行探讨。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录用政策带来的隐性问题

(一)医务人员压力过大

在近年来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中显示,认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医生占74%左右;认为当前职业环境较差的医生占47%左右。同时,近三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患者打砸医院5起左右。这一现象造成许多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患者压力以及超负荷工作压力等,并且工作风险高、时间长、压力大以及社会舆论苛责、医患矛盾突出等因素都影响了医生的生存环境。此外,虽然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规定培训对象的工资待遇与绩效奖励都应当按照其资历情况与学历层次,参照所在培训医院的同类人员进行发放,但是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提出,医生的学习物质成本与时间成本仍旧大幅度提升。

(二)专业理想与就业关系的转变

全文阅读

药学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思考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社会、大学生及家长关注的重点。药学类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受大学生自身素质及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其就业矛盾也日渐凸显。作为医药高等院校,对药学类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已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径。本文主要介绍药学类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作出分析。

关键词: 药学类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现状

当前,随着高等药学教育趋近大众化、医药就业市场形势和就业政策发生深刻变化,药学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等医药院校关注的重点。不少院校已开展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帮助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但目前对药学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仍面临较多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效果,已成为高等医药院校教育者和就业工作者积极探索的主题。

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医药就业市场形势的深刻变化。

当前,医药就业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药监部门等事业单位用人已经饱和,医药企业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2009年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药学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度相对滞后,为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够全面,渠道不够通畅。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除对应聘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等有基本要求以外,对于沟通能力、创新思考、工作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二)大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我国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指导起步较晚,大多数学生到了大学才接触到有关内容。不少学生自我追寻意识淡漠、体察环境能力较差、目标引领不明确、魅力人格不强、终身学习毅力不足、主动就业观念不强,进而职业定向不清晰、定点不明朗、定位不准确,自然也就无法定心于自己职业,甚至出现就业心理危机。

全文阅读

医学生职业规划对策

1.高校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1从社会角度分析

1.1.1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起步晚何谓“职业生涯规划”[4],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分析和总结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为实验这一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职业生涯的理论才传入中国,比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0年。

1.1.2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巨大的工程,培养大批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评估技术、计算机技术、人才测评及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职业规划师、咨询师成为我国目前就业规划教育的要务。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配备专门的职业指导师、规划师,一般是由教育管理教师来指导开展,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进行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严重影响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

1.2从高校角度分析

1.2.1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层面不够深入据调查显示,目前各医学院校均设立有独立的就业指导职能部门,从他们的工作层面分析,大部分的工作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提供政策、制度咨询等方面,而对于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意识则严重匮乏。

1.2.2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安排不合理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尽管医学生专业性强,学科较为单一,就业指导课程也相应被列入了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据调查,大部分高校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单一,缺乏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多元化,教学重心仅停留在简单的课堂理论的灌输层面,几乎没有开展相关的实践性教学。就业指导并非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根据舒伯[5]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退出五个发展阶段。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均有利于促进个人职业发展,但就业指导只是生涯辅导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重点不在“职业”上,而是强调个人全方位的发展,协助实现个人整合和符合现实的自我形象及角色。生涯辅导相对于就业指导而言,是具有全观性、全程性和整体性的。

1.2.3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间安排不够医学生学制长,专业性强,就业领域方向较为明确,各大高校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规划似乎没那么重视。尽管大部分医学院校均设置有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但该课所占课时数总体上偏少,由十几到六十几课时不等。另外,该课程时间安排各异,大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仅在毕业生中进行,缺乏从入学教育抓起的意识。

全文阅读

论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新医改的颁布实施,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新医改的政策内容,才能使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做到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的紧密结合、有效匹配和高度统一,从而走出当前的职业规划盲区,体现出科学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

[关键词]新医改 医科 大学生 职业规划

[作者简介]邱勇强(1971- ),男,广西陆川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90-02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只有站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从容不迫地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正因为如此,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立足于医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时代特点相联系,与现行政策相结合,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可行。结合当前医药卫生行业所进行的新医改,来规划医学生三至五年的大学生涯及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明智之选,能够真正做到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的有效匹配、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医改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要求

我国从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原则,包括了全民覆盖将全体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倾向基层方便城乡居民求诊就医;均等化降低城乡居民患病风险;吃药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用药需求;治病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等几个主要方面,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将把资金、项目、人才政策长期向基层倾斜,为医学生服务百姓、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提供广阔天地和新的机遇。基层将成为医学生们职业生涯起步的新起点,也将是他们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大舞台。顺应基层就业的潮流,要求医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应结合新医改的内容而行。通过对新医改基本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了新医改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要求:

1.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的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最重要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具体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成为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基础,也应成为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立足点。医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铭记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从心底里把服务基层民众的健康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核心部分而给予高度重视,培养关爱病患、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才能够把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才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认清方向。

全文阅读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的研究

摘 要:该文通过对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以及对医学专科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某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课程形式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专科女生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83-02

由于历史和现实、主客观的原因,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主要以女生为主,她们在就业时比男生要面临更多的难题。除了要承受来自就业环境的竞争压力,她们还受到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这使得她们成为了每年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学生毕业就业的情况,只有将她们的就业问题好好解决,学校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1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调研

为全方位了解目前医学专科女生的现状,以某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为样本,该校为一所专科学校,现开设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24个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为6 098人,2014年招生人数为2 981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 321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2 872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 234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校女生进行调查,深入该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根据调查,支持面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的人超过一半,占比62.3%,支持网络咨询的有784人,占比20.9%,而很少有人选择电话咨询、同学互助、团体咨询的方式;在教学形式上,实习见习排名第一,选择人数高达2 307人,占比61.5%。案例分析排名第二,选择人数达到1 640人,占比43.7%。社会调查排名第三,选择人数达到1 253人,占比33.4%。同时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角色扮演、课堂教授、小组讨论、职业测评等项目。结果显示,学生支持职业生涯规划应以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为根据,受到普遍欢迎的职业咨询形式为面对面及网络,学生认可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教学形式,其中以实习见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的需求度最高。

2 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式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医学专业职业素质培育路径探索

本文作者:刘芳1 代安琼2 作者单位: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重庆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与医疗行业联系不足:2009年,复旦大学对临床医学生的职业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对于医疗行业9.2%的学生是不了解的,有85%的学生是部分了解,只有5.8%的学生是了解。现有的医学教育与行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如医疗行业的就业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常常要到最后医院招聘时才会知道。医疗行业就业情况的信息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不对称的,或者是他们较难得到的[1]。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实要求能获得信息的途径较狭窄,信息量粗浅和片面,对医疗的职业素养的内容要求缺乏系统认知,同时对于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规范及行为实践能力也训练不足。医疗行业的用人单位一直呼吁培养适应当前转型期的医疗职业人才。

医学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健全: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教育模式由就业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阶段的就业指导中进行,同时依托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灌输职业素养教育,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职业价值观“一元化”时期发挥了充分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转变,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人文课程贯穿于医学教学全过程,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一方面缺乏与行业要求一致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的经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2]。另一方面,我们的医学高等教育缺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多形式的实践途径。医学生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以至于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力不强。

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务工作者直接掌握人的生命权和尊严权。这是医疗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3]。医学教育有典型的专业教育特色,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十分重要。医学高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工程,建立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1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4]。对学生开展实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有利于医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人职匹配”。

2按照行业标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2003年3月,WHO在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阐述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与以往标准不同,它在规定医学生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多强调敬业精神、社会科学知识、思维技巧、再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5]。不可否认,《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提出及社会环境的变革,已将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更现实的境地,建立共同的适用的教育标准和相互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程序成为必然。按照GRME的标准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育,并贯穿在整个技能训练和考核始终,这将会为医学生将来恪守医德,更好地服务临床奠定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