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疫情检查问题整改报告

疫情检查问题整改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全过程管理

[摘要] 探讨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传统纸质报告卡的缺陷和信息化的优点,疫情报告系统的结构和更新机制、反馈和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提高疫情报告全过程管理能够规范医院传染病报告,杜绝报告中出现的迟报、漏报现象,可显著提升疫情报告质量。

[关键词] 全过程管理;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123-03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启用,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利于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1],是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各级医疗机构是各类疫情数据收集、汇总、输入的基本单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涉及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传染病漏报率为23%左右[2、3],把工业管理中的PDCA循环引入到疫情直报管理中,能减少漏报、少报、瞒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4-6]。传染病疫情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7、8],需要全过程管理才能发挥系统的功能,需要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全系统稳定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效率。

1 纸质报告卡的缺陷

手工报告模式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动报告,难以杜绝传染病漏报问题的存在[9]。由于门诊医师接诊量大,门诊患者就诊登记率较低,填写字迹潦草。住院医生填写出入院登记本时仅填写主要诊断,不利于住院病例传染病漏报的检查。医生对传染病报告重视不够,疫情报告意识不强,常出现字迹潦草、项目不全、迟报、误报、漏报现象。

部分患者对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缺乏了解,不愿意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配合性差,导致原始数据缺失。

纸质报告卡从填写到上报中间环节较多,容易出现延迟送达、丢失、迟报、漏报等现象,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不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易造成信息泄露,产生纠纷后难以认定责任。

全文阅读

提高传染病卡片报告质量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制度,我国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共39种,以及11种其它法定管理重点监测的传染病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准确率,尽可能发挥报告卡的作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控制疫情,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院引入PDCA循环管理法,计划、检查、实施、处理相关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1 P-plan

1.1寻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原因 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本院自查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临床医师不能明确传染病报告是否需要首诊报告。②患者的现住址不能详细填写。住址填写不详细是疫情报告卡的主要缺陷。③临床医师对现住址的定义不明确。④临床医师临床知识欠缺,临床诊断病例与实验室确诊分不清;乙肝、丙肝、血吸虫病急、慢性不分。⑤患者提供假姓名、假职业、假住址或干脆不提供。

1.2分析原因 ①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相对不够。②临床医师对传染病报告卡重视程度不够,疫情报告意识不强,报告传染病有消极心理。③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费时间,工作量大时容易出现疏漏。④有些患者对传染病报告依从性差,不肯提供信息。⑤制度执行差。⑥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1.3 p-plan:因果图,见图1。

1.4 2013年9月份上半月传染病报告卡合格情况,见表1,图2。

1.5设定整改目标和计划

全文阅读

疫情防控回头看实施方案

目前,我镇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确保从始至终不发生一起疫情病例,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阶段,面对境内外出现的疫情输入病例风险,各村各防控卡点必须持续压紧压实“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巩固前期成果。按照市县督导检查工作要求,决定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回头看”,方案制定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松劲、关口卡点松弛”等问题,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疫情防控“回头看”,认真查漏洞、找不足、防反弹,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以更紧更高的措施和要求,重点防范外来人员输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保障我镇境内社会大局稳定。

二、排点

(一)交通运输管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村营运的公交车和交通运输工具是否落实通风消毒,出入村的外来车辆是否登记检测,村内出入往返人员和外来人员是否进行体温检测及居家隔离,发现的发热人员是否及时登记报告和处置。(责任单位:镇交通防控工作组、各村防控队)

(二)重点人员隔离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湖北及外省返镇人员是否按规定隔离到位,并解除隔离,对即将返镇人员是否劝阻,返镇后是否进行隔离观察,居家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境外来镇人员是否按规定统计上报,是否定点隔离。对外出务工人员和进京人员是否按规定开具证明。(责任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组、各村)

(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零售药店对发热咳嗽腹泻类药械产品销售是否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及报告,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发热咳嗽病人是否预检分诊并及时报告。镇内各处小卖部、超市、菜店等生活必需类场所是否按规定消毒通风,开业的饭店、澡堂等生活服务类场所是否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责任单位:镇卫生院、镇复产复工工作组、各村)

(四)各村防控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各村是否严格实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对重点人员是否落实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的防控措施,各村“外防输入”工作是否严格落实。防疫知识教育宣传、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是否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杀是否落实到位。(责任单位:镇疫情防控工作组、各村)

全文阅读

农产品免验管理制度

一、原则

为鼓励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和出口商品免验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对优质出口食品、农产品实行免验制度。免验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鼓励诚信原则: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工作应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激励企业诚实守信、自律守法,维护企业良好信誉,调动和发挥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使企业承担起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二)扶优扶强原则: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工作重点是生产规模大、管理水平好、产品质量优、社会认知度高的企业,营造有利于优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氛围。

(三)风险管理原则: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工作,应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特性、输入国要求等诸因素,实施风险分析和分类管理,将风险可控的企业及其产品纳入免验管理范畴。

(四)公开公正原则:出口食品、农产品免验工作的申请、审查、批准、监督管理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坚持依法行政。

(五)稳步推进原则:鉴于出口食品、农产品的敏感性、复杂性、特殊性,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二、免验条件

全文阅读

综合医院儿童传染病流行防治模式探讨

【关键词】 儿童;传染病;防治

作为综合医院,每天要接诊很多不同病种的患者,其中也包括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将传染病患者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即可。而传染病的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和传染病院的职责,各级综合医院不仅是防治各种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始终处于防病治病的第一线。2007年5~7月,我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东营市卫生局将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在儿童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时,综合医院尚无对儿童传染病流行成熟的防治模式。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努力做好传染病报告及救治。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院内感染手足口病,治愈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医院儿童传染病流行防治模式。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计划

1.1 健全和完善管理班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亲自指挥。我院组建了以院长挂帅,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儿科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医院手足口病防控领导班子,负责手足口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执行,研究解决手足口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医务处设立手足口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手足口病收治的协调管理,在院感科设立疫情室,负责手足口病疫情收集、核对、网络直报及统计分析工作。儿科具体承担手足口病的诊治及相关资料的填写。各级组织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从组织上保证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医院“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我院原有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根据新情况的要求,结合我院《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医院感染爆发处理预案》《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处理预案》等,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相关科室。文件明确了科室及医务人员的职责、任务,并规定手足口病防治管理纳人医疗质量管理的范畴。从制度上保证了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执行

2.1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充分利用群众就医、社会公益活动等各种机会,采取设立咨询台、印发疾病知识等方式,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向群众进行手足口病有关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时客观地解答群众的疑问,消除群众对手足口病的恐惧感,增强防病能力。

2.2 广泛、多形式的培训,加强相应知识及技能 组织儿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处理流程》《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手足口病中医防治方案》,使其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

全文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21-01

200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已长达7年多,国家针对传染病防治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疫情网报体系保证了各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时通过大疫情网报系统第一时间上报,极大地提高了疾控部门对疫情的发现率和疫情处置的及时率。但是,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仍存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众多问题,这值得我们疾控专业人员思考,如何提高和规范传染病疫情网报工作,下面浅谈一下,仅供同行参考。

1建立健全疫情网报组织机构,细化分工与明确责任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任何事情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疫情网报同样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到人。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需明确管理人和责任人,国家规定此项工作疾控部门需要有专人且不少于两人负责医疗机构的网报审核与订正,每天不少于4次进行大疫情网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网报单位反馈,督促其订正或删除,第一时间减少网报卡片的逻辑错误,保证卡片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2培训考核制度化,普及网报知识知晓率

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疫情网报工作也同样适用,每一年所有医疗机构均需由疾控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举办一期疫情网报专业知识培训,且进行培训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后须对本单位新进人员和其他人员举办疫情网报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网报知识的知晓率。

3疫情网报制度张贴化,强化报告意识

疫情网报制度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一种规范,疾控部门须按照网报要求制定出统一的疫情报告制度,下发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求其统一张贴至接诊或检验传染病的相关科室,供其提示与警示作用,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与传染病疫情相关的科室必须配备传染病登记本、疫情卡片与门诊日志,以便登记核查。

全文阅读

四平市各级医疗单位疫情管理工作调查情况分析

【摘要】 四平市各级医疗机构均实现了法定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为掌握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疫情管理及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实际情况,本市组织传染病防治业务人员对所辖市、区各级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的疫情管理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重点检查各级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院内疫情资料的设置情况,通过调查找差距,探求本市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管理的规章制度、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管理以及门诊日志等合理设置,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传染病漏报; 疫情报告; 网络直报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55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基本内容,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及时报告所发现的传染病是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早发现疫情、控制蔓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加强本市法定传染病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及时掌握本市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工作质量,2011年4月10日-5月21日笔者对所辖市、区各级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的疫情管理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调查内容

医疗单位疫情管理组织机构、制度及保健科疫情管理工作健全情况。临床医生对法定传染性报告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及相关登记的规范、齐全性。

2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对本市所辖的32家医疗单位进行调查,其中省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14家、县(区)级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所)8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疗单位都非常重视疫情管理工作,除个别区级医院外,各医院都成立了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设有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疫情护理工作。本次调查共抽查病例数3523份,查出法定传染病14种395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0.25%;迟报3例,迟报率为0.76%;误报2例,误报率为0.5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1%,准确率为99.27%。

全文阅读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 目的 降低传染病在我院的漏报率,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12485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2012年采取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后,医院传染病漏报率从原来的1.2%,降至0.41%,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的管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及《医院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等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认知能力,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前瞻性监测,是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关键。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漏报分析;对策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督管理中最基本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是每个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是防止传染病暴发和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1]。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自2012年1月起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近2年来,我院传染病漏报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2010――2011年传染病出院病人12485份病例。

1.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由专职疫情责任人查阅12485份病例,凡患者在住院期间确诊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在法定时限内,相关医生仍未上报的为漏报。

2 结 果

在12485份病案中,确诊传染病1864例,已报1842例,漏报22例,漏报率为1.2%。

全文阅读

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浅析

【关键词】 诸城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5-0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现将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现况

诸城市现辖19所镇(街)卫生院、8所市直医疗机构。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均设置了疫情报告员,负责本单位及辖区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及每月自查核对工作;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的组织体系和疫情管理各项制度。近3年未发现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

2 存在问题

①人员缺乏: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都为兼职,在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工作,如预防接种、卫生执法等。②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部分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为中专和专科学历,在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报告管理规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且少数人员为非医疗专业。③疫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因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更换疫情管理人员,新任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不熟悉。④少数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管理要求不了解,报告意识不足,对法定传染病尤其是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意识不高,埋下发生迟报漏报的隐患。⑤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在少数单位未得到落实。

3 对策

全文阅读

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现状及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区属两家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200张传染病报告卡片及2000份门诊日志进行检查核对。结果 两家医院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合格率为92.5%,门诊日志合格率为79% ,合格率偏低。结论 ①加大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②加强基层医疗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素养;③规范门诊日志与住院登记簿的填写方法;④有效利用网络质保的优势,降低漏报率。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报告质量;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816.9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54-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工作,自2004年4月1日起,我国传染病病情报告实现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在疫情直报工作的不同环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报告中仍存在漏报与迟报[1],病情报告管理存在的监督不到位情况,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环节的不合理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的报告质量[2]。为了加强本地区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日常的传染病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作了分析调查,并提出了今后传染病监督管理的重点及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了区属两家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片200张,门诊日志2000份。

1.2 方法 监督人员与医院的专职疫情报告员一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对200张传染病报告卡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完全符合要求的185张,门诊日志项目登记齐全、符合要求的1580份。

2 结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