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影视艺术教育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我们分析影视教育教学存在的“疾症”,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全文阅读

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影视艺术教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一样,是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教育的全面普及,是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也是提高我国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普及国民素质创作水平对策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除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就不能不谈影视艺术教育。

一、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捷径

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及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相比,其受众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占绝对第一,公众的接受性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望其项背的。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到很深的地步,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但是广大受众的影视鉴赏水平还有待提高。人们只是肤浅片面地对剧情进行理解,对深层次的主题表达理解不到位,使优秀文化不能准确传播和吸收,而一些糟粕文化却乘虚而入。有些影视语言的表达手法使受众只是门外看热闹。这么庞大的、每天都在欣赏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影视艺术鉴赏水平亟需提高。

绘画、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及全社会都已经普及,而最具有大众化生活化且集成了绘画、音乐、三维技术、化装、表演、文学、摄影、灯光、编辑等众多门类的影视艺术,却还没有普及。要想快速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就一定要普及影视艺术教育。也只有普及了影视艺术教育,人们才能真正准确地吸收影视艺术中的优秀文化,抛弃垃圾文化,提高整个受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

二、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是提高大众影视艺术创作水平的需要

影视艺术是大众容易直接参与创作的视听文化。DV是近年来颇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表达理想、抒感的艺术形式。大学生DV是最具活力和文化理念的新生力量,它有力地带动了社会各阶层民间DV活动的开展。DV使艺术表达更加自由和个性化,散点式的个人写作使得影像产品的数量高速增长。但是中国DV民间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是不成熟的,普通DV爱好者无论从拍摄内容还是技术把握上还不得要领,一是选题“另类”。盲流、乞丐、嫖客、同性恋等社会边缘性题材被大量选用。这与中国社会主流生活与发展着的中国现状极不和谐,没有代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DV制作没有达到公众视觉审美的要求,许多DV作者走向了极端,要么不具备基本的叙事语言的能力,要么故意追求玄虚,让观众无法得到观赏。拍摄随意、多变、主观,叙事不求流畅,缺乏逻辑。目前DV的低门槛造成了制作者素养的降低,他们大多只是追求光怪陆离,并没有对于DV美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普及影视艺术教育,提高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其影视作品的水平,有利于宣扬文化主旋律,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全文阅读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

1影视艺术教育与中文经典阅读的现状

在影视作为一种艺术被广泛承认后,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让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课程普遍走进了学校的讲堂,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或专业素质的课程,改变了只有专业院校才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局面。198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文件指出:“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而发展到今日,基本所有综合类大学都开设影视艺术教育课程,其他专业学校也绝大多数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有些学校甚至设立硕士、博士点,成立了许多电影电视的专业研究机构。而伴随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历史悠久的中文经典,如诗歌、小说、散文却在青少年的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中文经典阅读的好处自不必说,但是这和影视艺术教育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我国高校目前的影视教育普遍专注在影视语言、技术实践等几个方面,对中文经典阅读这个表面看起来影响不大的事情未有认真关注,但是看似无关的二者其实在很多方面有很多的一致性,因着这一系列的一致性,二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故而中文经典阅读对于影视艺术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中文经典与影视艺术的一致性

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而影视艺术又是离文学较近的一种艺术。二者在宏观与微观方面都有诸多一致之处,这些都是二者可以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地方。

2.1中文经典的过去性与影视艺术的再现性无论所言的“中文经典”指的是任何题材或形式的作品,其都肯定是叙事以及因事而抒情,而这都是对已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描述和感叹。小说可以虚构出一个个精彩震撼的故事,散文可以记录小事并赋予意义等等;而影视艺术中的诸多体裁同样如此,故事电影中可以再现真实或杜撰桥段,纪录片可以真实再现事情发生的全过程等等。

2.2中文经典的综合性与影视艺术的广泛性中文经典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在时间上,它的创作背景可以涵盖古往今来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在空间上,其也横跨人类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内容上,其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文学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同样,作为影视艺术来说,其也具有相当的广泛性,目前相当大的创作量也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3中文经典的情感性与影视艺术的魅力性无论作者在作品中将情感隐晦地表达还是直白地吐露,我们都难以否认中文经典是有情感的,而影视艺术说到底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而在中文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情感的抒发和获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地位并不次于中文经典的认知功能,二者相比甚至情感的抒发和获知更为重要。而近年来的一些优秀影视艺术作品也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就能大大增加作品在情感方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影视艺术教育中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有着上述的几种一致性,中文经典阅读才会对影视艺术教育具有直接的作用效果,以下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3中文经典阅读对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全文阅读

影视及表演艺术教育论文

1艺术类校园综合性实践实训的范围和内容

这种实践方式,具有计划性强,管理可控,实践流程完整,专业内容组合灵活,学生参与度高,数量大,仿真度强等特点,值得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如何实现化校园艺术实践实训创新,提高实训质量,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园实践实训平台的功能,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尝试。自2013年起,该学院打破专业汇报演出以单一专业独立完成的模式,采取现有艺术专业相融合的跨专业模式,经过筛选程序,组合成关联性精品汇报演出,并作为学院顶级艺术实践项目固定下来,此举在校内引起较大反响。演出的艺术专业包括播音主持、戏剧表演、音乐表演、声乐、器乐、影视艺术编导、舞美设计、服装化妆等。在这一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实现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联合实训,各专业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不仅演出效果和实训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更难得的是营造了真实的艺术实践氛围,同时还锻炼了各专业各演出环节的协调配合能力,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相关专业共同进步的整体态势。

2校园综合艺术实践的收获和作用

重视校园综合艺术实践,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其实际效能和效果不容忽视。纵观重师商院表演艺术学院的综合艺术实践实训,可以得到如下考量。

(1)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综合实训,拓展了演出平台和影响力,是对学生艺术能力的综合考评,逼真的实训情境也不同于单元实训或单一专业汇报演出,学生普遍认为值得高度重视,投入的热情和专注度明显高于一般实训。

(2)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实践水平。由于展示平台层级较高,又有专业对比,各专业均进行本专业预选和淘汰,使得节目创新呈现出竞争态势,节目水准大为提高。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整体表现差异,也促使各专业努力展现自己最高水准。

(3)促进了教师提高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综合实训中,学生的表现无疑也是指导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展现,由于各专业同台竞技,检验了各专业日常教学的态度和水平,对教学的促进,不言而喻。

(4)有利于相关艺术的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如编导专业在这个演出平台中,可以全流程的参与策划、节目形态组合、演出现场导控、电视片脚本编创、现场导播录制、后期剪辑制作等。校园综合实训为这个专业提供了舞台表现和电视采制两个流程的艺术实训。播音主持专业,则在专业技能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现场即兴主持和应变能力,借鉴表演艺术理论,用以营造现场演出气氛、把握节奏,协调配合,丰富创新手法等,还可以拓展艺术视角和范围,提高综合素质。

全文阅读

道德教育下的影视艺术论文

一、影视艺术在树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应用

影视艺术能对德育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具有真实的感染力和生动的视觉效果,比起生硬枯燥的道德说教,学生更愿意接受影视表现出的丰富生动的人生坎坷和立体道德的榜样。常规的德育教育直接地从正面对学生进行说教时,经常使学生感觉枯燥厌烦,甚至有抵触心理。影视艺术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它采用学生喜欢的观影方式从侧面进行潜在的积极教育,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奥斯卡经典影片《阿甘正传》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通过观看剧中阿甘的成长经历,学生可以了解到阿甘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智商只有75,但却是一个单纯、诚实、守信、认真、勇敢、意志力坚强的人。他做事总会有一种“从一而终”的态度,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给阿甘带来了很多奇遇,使他做到了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成就了令人羡慕的事业。接下来分析阿甘这个角色的性格,阿甘没有因为自己的智商比别人低而感到自卑,他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做事比其他人都要更努力。一旦有了目标,认准一件事情,他会一心一意、心无外物、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完这件事。他目标单一,不会瞻前顾后,也不会患得患失,他从来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也没有任何担心,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发生着。他也从不考虑事情的结果,只管去完成自己认定的那件事,沉浸在整个事情的过程中。他有着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阿甘的生活智慧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同阿甘一样学习如何积极地去适应现实生活环境,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凡事“拿得起、放得下”,时刻保持平常心,保持万事随缘、自强自信的状态,在积极追求人生的同时,顺应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影视艺术的运用,德育的教学变得更有说服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影视艺术教育更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寓教于乐,更能成为大学课堂立德树人教育中最有效、最直接的德育教育方式。

二、影视艺术在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建设阳光心理中的应用

“90后”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解决,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患上心理疾病甚至有伤害对方或轻生的念头。这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难点。若将影视艺术德育教育融入该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角色人物进行分析,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学生道德提升,回归传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风范,对社会的和谐、对家庭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例如《美丽人生》这部影片对积极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影片的主人公圭多是一个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受到纳粹的折磨,并被其杀害,但是即使他生活在最邻近死亡的地方,在地狱的最底层,也从未放弃他的乐观和笑容。他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那场荒谬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中从未褪色,并且温暖着他的亲人和爱人。教师引导学生对主角进行分析,思考男主角是如何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拯救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黑暗,而是让孩子始终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和快乐感,为学生讲解应该如何积极地看待世界、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宽容待人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仍然能用乐观的态度影响他人。通过影视艺术为课堂德育教育营造出轻松、温情、感人的气氛,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挑战生活、从逆境中寻找希望以及阳光乐观的面对人生。

三、影视艺术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中的应用

“90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总是把诸事安排好,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解决问题。影视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学生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例如在讲解《蝴蝶效应》这部影片时,首先对主人公埃文的心理进行分析,埃文无法面对过去的挫折和伤害,一次又一次想要改变过去,但却都失败了,在最后一次穿越时空的痛苦结局中埃文领悟到有些东西失去了就不要再去追寻。通过对影视的解读,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和困难,不能一直逃避问题或者依赖他人,应该积极地解决问题。与其执着于过去,不如放眼未来。生命是无法回到过去的,当下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将成为未来成功和失败的导线。如果忽视现在,或许未来整个人生都会被改变。我们应该承认过去,接受过去,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并积极面对未来。将德育教育融入大学通识课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加强集体凝聚力,改善校园以至社会的道德风范,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回归中原大地。影视艺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精选的影视作品来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影视艺术将不断地引入各门学科,更能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释放出不同寻常的异彩。

作者:徐硕邢涛陈丽媛李彩丽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全文阅读

“学研产”培养模式与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浅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完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速度和质量上都越来越高,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一需求的促进下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大众传播的主流媒介――广播电影电视所处的位置越发重要。这就对这类信息的传播者的素质,即广播影视行业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高校的影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给予了大的挑战。“学研产”的培养模式给影视艺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蓝本,能够促进影视艺术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依据“学研产”教育模式对师范类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对师范院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a

关键词:“学研产” 师范院校 影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00-02

一、“学研产”教育模式与影视艺术专业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三大功能: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研产”其实就是高等教育这三大功能的具体体现,并且将这三大功能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高校来说,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而“学研产”的培养模式给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提供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来说,有此模式为支撑,对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广播电视类的专业,是一门比较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素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学研产”教育模式给影视艺术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支撑。尤其是的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不像专业院校有影视艺术教育的培养传统、学习环境和实践渠道,更需要在“学研产”教育模式下培养自己特有的影视艺术人才――即全面的影视艺术专业化人才。这就使得影视艺术与“学研产”教育模式分不开了。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大多数高等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无论教学和科研基础薄厚,无论是理工擅长还是文史主导,无论是艺术类、还是综合类院校,都应着时代潮流和利益驱使来开办影视艺术专业,影视艺术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

二、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全文阅读

高校影视艺术论文

一、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爱因斯坦有言:仅仅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育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人仅仅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影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这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影视已成为艺术类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地步,影视艺术也以其视听综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新兴的最具活力与吸引力的艺术样式,其发展成熟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在学校教育中,影视教育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国内外经验表明,优秀的、经典的、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影视艺术在加强民族思想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反,不良的、低俗的影视对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误导。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迫切性。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虽然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但大都局限于传统模式的教育上,且往往注重影视技术制作而缺乏文化内涵,更没有把它提升到通识教育的高度,使之面向全体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加以开展。鉴于这样一种情况,作为美育重要内容且最富活力的影视艺术教育,应利用自身诸如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与特点,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传媒文化盛行的当下,影视文化常常借助休闲娱乐的方式对人们施加影响。今天,休闲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势,在各种休闲娱乐中,影视艺术也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重要的审美休闲文化样式。因此,将其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以促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般而言,现代艺术教育常常通过情感熏陶和升华精神、理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即促发人们的情感,并使之受到熏陶得到升华;开启心智、启发创造性想象,舒解人们的心灵空间;健全人格和实现完满人生。[1]自1985年教育部颁行《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后,高校影视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影视教育逐渐演化为一种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样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曾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知我们,人生修养仰仗于诗、礼、乐三个不同的层级,前两者需依赖后者来完成,即通过艺术来实现。西方美育之父席勒主张完整的人取决于一种和谐能力,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且艺术教育之目的即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从某种程度上看,凡艺术均须诉诸于审美情感,艺术是托尔斯泰意义上的美的灵魂,艺术的目的乃是教育。而相比其他艺术类别,影视以其强劲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逼真的形象感知、迅猛的传播力道,深深地攫住了年轻人的心灵。其所具备的综合性特质使其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能融审美、娱乐、教育、认知于一身。通过审美鉴赏,影视艺术教育可以洗涤身心,陶冶情操,涵养和提升艺术趣味和艺术理念,促发创造精神,丰富人生阅历与文化知识,提炼人性与人格。首先,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具有形象感官教育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自出现以来,就以不可抗拒的形象感官性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了形象感官性,所以影视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它不但是一种补充教育,又是一种延伸教育。[3]艺术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打动人和感染人,影视也不例外,它凭借比其他艺术更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声画组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加之受到人们追捧的娱乐性和通俗性,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辅助方式,并通过其艺术形象性寓教于乐,使人们的精神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同时,影视又因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即一种大众所能接触的独特的文本形式,成为便利的教育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影视艺术表现形式的灵动性和丰富性,赋予了它远比其它艺术更强的感染力和教育功能。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常常通过健康、积极、向上的故事内容和富有创新性的叙事手段和技巧,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很好地兼顾了艺术性,观众能从其中辨识真、善、美,认知假、恶、丑,得到启迪,受到感染。其次,能够促发大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影视艺术在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同时,也促发和生成了大学生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大学生们通过不同程度的鉴赏与品评,可以认知社会、感受人生,开阔眼界。而通过影视艺术通识教育之后,他们的灵感得到促发,思维得以活跃,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得到增强和锻炼,能有效地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尤其是在类型片如动画片、科幻片等影视片的赏析中,影片中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媒介技术大大地形象化了。于是,科学世界的神秘博大、科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成果的应用、造福于人类的功效,纷纷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逼真地呈现出来。大学生们从中所获得的认知和审美愉悦通常是抽象的理论解释、逻辑推断等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影视作品中科幻、奇妙、神秘的世界能够引起大学生们的联想乃至幻想,对未来世界或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激发起大学生们对科学的浓烈兴趣和向往,在科学知识与文化审美双向互动中,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得到了促发。再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人格。在高校,大学生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常常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手段或课程来实现的,这已形成了定势。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养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对他们来说,影视俨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接受窗口和平台。优秀、经典的影视艺术常常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凭借具体可感的形象向大学生们揭示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影视艺术不以训诫与说教为手段,而是借助影像的视听综合与视听直觉,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性,从而惩恶扬善、启迪心智,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大学生们在真善美的宣扬与假恶丑的批判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涵养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美好品德,养成健全的审美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与道德的教化,培育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完满健全的人

三、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影视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艺术样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那么如何开好影视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就成为一个需好好思考的话题。首先,重新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加强思想认识。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审美教育因其审美和艺术性而成为素质教育常常采用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当前,影视文化盛行一时,其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不但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过去视影视艺术课为艺术鉴赏课,将课程目的定位于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水平的思维定势,而要将影视艺术课视作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影视艺术通识教育过程中,同样也要改变过去倚重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的做法。在信息数字与网络时代,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意识、新的思想观念来重新认识影视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更好地实施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其次,完善课程内容,构织影视教育立体网络。在重新定位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加强思想认识之后,需结合高校自身教学实际,完善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成立相应的影视教学教研室或教学部,制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建立起配套完善的课程教学措施。按照层级目标教学方针,精心遴选相应的优秀影视素材,利用课堂内外进行播放、观影、讲解、讨论、宣扬,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要将授课内容简单化地设为观影,而应充分鼓励和调动师生教学互动。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时,要尽量严谨完善,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大纲内容、设计讲授单元与议题、共同观影“拉片子”,纵横比较、多方求证,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影视是一座庞大的教育资源宝库,影视艺术教育要讲求形式多样,不能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不能流于形式,要开展深层次的探索。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选取同类型作品,通过播放相应的优秀影视片段,设置主题,相互比照,丰富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以深化教学;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不同文本如小说、影视、戏剧戏曲之间的相互比照,在比照中发现异同,从而使学生获得认知与教益。同时,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影视评论,以加强理论素养的培养;组织学生编排小品、话剧,或者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排、自演、自编、自导、自拍、自制影视短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力争利用高校影视教育理论强、学术深厚的优势,多方拓展课程资源,积极主动与广电部门、传媒单位、企业实体和影视制作公司合作,互相比照借鉴,共享优势资源,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富有创造性的影视教育新模式。可以尝试成立相关影视教育协会,创办影视评论杂志、刊物或报纸,定期举办影视培训班,并与其它相关课程加以整合,开设校园影视讲座,组织影评论文竞赛等,促进教改,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展相应影视文化艺术课题,加强科研,使科研引领教学,让教学充实科研,从而将影视艺术通识课打造成教学亮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尽量做到灵活多样,要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包括校园网络和多媒体,借鉴国外新式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络双向交互传输方式,使影视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平台。再次,着力培训师资,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随着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不断开展和普及,专业教师尤其是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对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素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师资队伍整体建设问题便会突显出来。为了建设好师资队伍,各高校一方面要适当配备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引进指标,同时要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现有影视师资队伍的培训,着重从影视艺术专业基础知识、影视艺术理论、影视教育基本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以培训。培训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师自学以及送入相关影视专业院校脱产学习等多样化手段。[4]总之,开展、实施、完善高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真正承担起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

作者:文媛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全文阅读

影视艺术专业教学困境探究

一、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设立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观众逐步成为影视艺术的主要受众,受众的年轻化和高素质化对于影视艺术的从业者而言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影视艺术创作对于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低,普通观众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家用DV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今影视艺术的从业门槛已经从当年的技术性制约上升到素质性制约,这种社会现状也对影视艺术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技术性要求的下降,反而提高了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深入和艺术内涵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在完善已有的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在这种背景下,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学目标,通过对以艺术基础史论为中心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认识艺术相关专业的属性特征和发展历史。当前,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各高校影视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同时,高校影视艺术史论类基础理论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当前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影视艺术教育的史论类基础理论教学并不仅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知识传递活动,更是艺术素养建构的过程。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借鉴与创造的重要源泉,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对于一门学科的特性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艺术思维方式的开拓与素质的提升。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艺术领域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流变,其目的更在于通过史论类基础课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艺术派别分类、艺术思想演变、重大艺术人物与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为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丰富的养分,最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二、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现状与困境

当前,高校艺术类影视艺术相关专业的史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电影理论、电视剧原理、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以及更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如专题电影研究、类型电视剧研究、视听语言研究、影视剧精品解读等,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既包括艺术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哲学、美学、文学、宗教等,甚至涉及诸多纯理科性质的学科。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带有共性的三点问题。

1.教学主体的困境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对施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有着一定的高度。“教育者本身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全面客观的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研究时展及人发展的新变化,科学预测发展趋势,适时提炼出反映时代和人的发展最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性的发展性”。然而在当今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普及与知识记忆上,对于学生艺术品位与专业修养的培训意识不够,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流于形式,断章取义,照本宣科。对PPT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传统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

2.教学客体的困境

受教者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受教者是教育活动的实现者,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离开了受教育者,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展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本身对史论类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目的、课程价值缺乏应有的认同。从学生的受众心理角度在听课之前就将理论课定义为枯燥无趣且与实际相脱离。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相比,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兴趣缺失,从而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心理。在这样的态势下,教育客体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缺少学生支持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全文阅读

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困境及对策

一、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设立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观众逐步成为影视艺术的主要受众,受众的年轻化和高素质化对于影视艺术的从业者而言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影视艺术创作对于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低,普通观众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家用DV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今影视艺术的从业门槛已经从当年的技术性制约上升到素质性制约,这种社会现状也对影视艺术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技术性要求的下降,反而提高了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深入和艺术内涵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在完善已有的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在这种背景下,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学目标,通过对以艺术基础史论为中心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认识艺术相关专业的属性特征和发展历史。

当前,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各高校影视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同时,高校影视艺术史论类基础理论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当前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影视艺术教育的史论类基础理论教学并不仅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知识传递活动,更是艺术素养建构的过程。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借鉴与创造的重要源泉,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对于一门学科的特性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艺术思维方式的开拓与素质的提升。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艺术领域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流变,其目的更在于通过史论类基础课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艺术派别分类、艺术思想演变、重大艺术人物与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为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丰富的养分,最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二、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现状与困境

当前,高校艺术类影视艺术相关专业的史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电影理论、电视剧原理、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以及更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如专题电影研究、类型电视剧研究、视听语言研究、影视剧精品解读等,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既包括艺术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哲学、美学、文学、宗教等,甚至涉及诸多纯理科性质的学科。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带有共性的三点问题。

1.教学主体的困境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对施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有着一定的高度。“教育者本身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全面客观的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研究时展及人发展的新变化,科学预测发展趋势,适时提炼出反映时代和人的发展最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性的发展性”。然而在当今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普及与知识记忆上,对于学生艺术品位与专业修养的培训意识不够,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流于形式,断章取义,照本宣科。对PPT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传统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

2.教学客体的困境

全文阅读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摘要:时至今日,影视教育的研究已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所关心的教育问题。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对影视教育的关注,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借助中国知网这一调研平台,对2011年以前的学术论文进行抽样检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影视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 研究现状 内容分析 研究方法

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孙明经、魏学仁等拍摄的好几部教育电影在当时创造了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1]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从此拉开序幕。但它并没有成为“种子”,使真正意义的电影教育得以传播和弘扬。相反,从那时开始的5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一直没有开设正式的电影课程,此举大大推进了我国普通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2]时至今日,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已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所关心的教育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收集、内容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视艺术教育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目前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求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促进我国影视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论文总量分析

笔者主要依托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影视教育”作为主题(考虑到影视合流和抽样的重复交叉等因素,“电影教育”和“电视教育”不作为本文研究的抽样主题),对2011年以前的学术研究论文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影视艺术教育相关论文共320余篇。为了提高研究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对检索到的所有论文逐一进行阅读,将政策宣传、领导讲话、信息通知、研讨会介绍、卷首语等与本研究内容相关度不大的文章剔除,最终确定226篇作为本文内容分析的研究样本,其按年份的分布情况为:……2010年22篇、2011年27篇。

在检索到的论文中,最早的是发表于《电影评介》1986年第4期的《影视文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分布情况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逐渐关注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而从2004年开始掀起了真正的关注热潮。此后,在2005年和2008年有所下滑之后一直趋于新的历史高点。

二、研究内容分析

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影视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笔者对226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仔细阅读,最终将其内容划分为影视艺术教育的理论探讨(89篇)、影视艺术教育的学科体系构建(34篇)、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研究(45篇)、中外影视艺术教育比较研究(9篇)、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开发(10篇)、影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29篇)以及影视艺术教育与课程整合(10篇)等7大板块。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