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见英文

意见英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场所英文译名管理意见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适应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展现城市的良好形象,迎接2010年亚运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规范本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名使用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迳向市外办反映。

一、总体要求

以公共场所英文译名的准确、规范为目标,制定统一的英文译名使用规范,加强英文译名使用的监督管理,逐步推进英文译名使用的规范化工作,努力营造国际化的城市环境,促进对外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与合作。

二、实施范围

(一)公共场所涉及以下内容的标志和设施需要使用英文译名的,应当按照统一的英文译名使用规范执行:

1.城市公共交通(民用机场、港口码头、车站、城市道路、公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站和线、铁路站和线、公交等)和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环卫、通信、公共停车场等);

2.公共活动场所,包括:游览地、旅游景区、公共广场和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及其服务设施;

全文阅读

浅谈初中英语跨文化意识教育之我见

摘 要:目前大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时大多只掌握了语法知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经常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善这种局面,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英语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63-01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表述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学习第二语言也就是学习第二种文化。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已成为不同文化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沟通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载体。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了解另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很必要的。

1 跨文化意识教育的现状与缺陷

目前,我们大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存在不少的弊端,最典型的缺憾就是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中国人学习中国化英语的现象。

(1)交际话题选择不当。不少学生看到外国人总跃跃欲试,想通过交流来练习英语,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不知如何选择话题,而最终他们选择的话题也常遭到外国人的拒绝。在和英美人交际时我们最好以天气、旅游、体育运动、新闻、影视等话题为引入方式。(2)称呼误用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学生经常在表示职务和身份的teacher/doctor等词后加姓当称呼使用,如把“张医生”称为“Doctor Zhang”,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英语中teacher/doctor只是一种职业,称呼人一般用Miss,Mrs.和Mr.等。更有甚者把名当姓。(3)以中国式的思维回答对方的称赞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一般都会否认以表谦虚,而这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看来,别人否认自己的称赞就是自己的判断有误。我们的学生经常忽略国家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这使得很多时候交流很难进行下去。(4)招呼语使用不当。采用中式的招呼语也是一部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如与外国人见面问“你吃过了没?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之类的话表示关心,会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这些中式招呼语常常会使场面很尴尬。(5)不了解西方的餐饮习俗。我们的学生基本沿袭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习惯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让客人多吃菜、多喝酒,但在西方人看来会觉得这是强人所难,他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全文阅读

关于英国文学教学的几点意见

【摘要】英国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英国文学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突出,教学大多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成果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做到思路清晰,又要重点突出,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国文学 教学改革 方法

任何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境界、对生活的认识和智慧以及对语言的驾御能力往往都在常人之上,其书写总是一种文化的复合体。任何单一的阅读方式根本无法进入有效的解读。同时,对复杂的、包容万象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时,尤其是以跨文化的视野对不同文化区域的英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时,其学习规律必然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平面走向立体。英国文学教学模式呈综合、立体的复数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平面的教学模式,使英国文学课最终走出了边缘化的窘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学教学要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材的选择。

1 注重文史结合

从教学内容上说,英国文学既包含了英国文学的总体发展脉络、特征及各个时期不同作家与作品的概况,还包括各个时期每个重要作家不同的创作成果,即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而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正确处理好“史”和“作品”的关系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应将“史”与“作品”有机结合起来。正所谓“史”与“作品”不分家,英国文学课程应是《英国文学史》与《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的综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英国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做到“史”与“作品”的有机结合,以“史”为纲,才能做到条理清晰,以“作品”为支撑点,内容才会丰富,教和学才能落到实处。倘若学生心中对文学史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则会越学越糊涂。对“史”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因为每一部作品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之,若只讲文学史而不讲具体作品,学生最终只能记住几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作品的名字,充其量只对部分作品的故事梗概有粗略了解。离开了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分析,文学无法起到陶冶情操的功用。

2 注重课程的实践环节

学习文学课程,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造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的一环。除了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课外作业是学生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通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分析、思考后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教师应尽力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尤其是文学选读课的作业),可以建立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戏剧诗社,散文诗社,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还可以直接要求学生翻译诗歌,创作诗歌、短篇小说、自传,续写故事、给故事中的人物写信等,以及撰写有关各种体裁的评论性的文章,并进行相应的点评,点评时要以表扬为主,帮助学生建立学生的成就感。

3 注重完整阅读

全文阅读

几种常见动物在英语中的文化蕴意

摘要: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这些生活习性和特征如果用语言来表述,就有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对这些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本文着重就狼、熊等动物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寓意进行分析和探讨。

Abstract: Every animal has its own temperament and features, which may have special meanings when used in language. Different language has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f such words.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the implications of some common animals in English culture.

关键词: 文化;蕴意;动物

Key words: culture; implication; animal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328-02

0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的含义十分广泛,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也五花八门。众所周知,习语(idiom)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就广义而言,习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 习语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密切相联,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英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也就有着自己特殊的蕴意。下面就一些常见动物的文化蕴意分别加以说明。

1常见动物的文化蕴意

全文阅读

潜心躬行教学中

摘要:培养中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中、英两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比较,如在日常生活中的称呼、社交礼节、性别、感彩等方面,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文化知识融于语言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初中学生能否为今后学好英语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11-02

1 中、西文化差异

汉语言文化和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单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大多数英语单词既具有字面意义,即其基本的、明显的意义;也具有引申意义,那就是词的隐含的或不明显的意义。对于讲汉语的中国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比如我们常说的英语peasant,译为汉语是“农民”的意思,但英语的peasant与汉语的“农民”的含意并不完全相同。英语的peasant带有贬义,相当于汉语里的“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和“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而汉语中的“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丝毫贬义。

1.2打招呼

全文阅读

师范英语学科设置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从师范学科课程设置合理性方面对师范课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仔细研究现有课程,以及其他同类师范课程设置分析,并参照国家新课标,对师范现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有待开设的新课程作了调查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师的视角,提出了有必要新开设的一些课程。

本次调查是从目前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角度出发,调查湖北省武汉市小学在职英语教师对师范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和看法,发出问卷50份,收回30份,通过这次调查表了解了关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公共课程、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以及种类。所调查老师的在校所学专业、学历以及任教年限如下:

在校所学英语专业的19人,占63%;本科学历的16人,占53%;任教五年以上的17人,占57%。在校所学非英语专业的11人,占27%;大专学历的14人,占47%;任教五年以下的13人,占43%。

由此看出,被调查的小学教师里面,63%为在校所读专业为英语,27%的小学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学历方面,本科占53%,大专占47%,本科比专科学历教师要多一些;任教年限方面,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7%,五年以下的教师占43%,有小学教学经验,了解小学教学特点的教师占了大多数。所以此次调查基本能够反映工作在一线的对小学英语教学比较了解的教师的看法,他们对师范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

统计结果显示:收回的调查表一共30份。设计问题共35道,除了第二题有七个选项、第四题有六个选项(A、B、C以外的D、E或F在备注里面标出)外,其他的均为三个选项。

所有题目从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四个方面涉及的问题,其中尤其在英语专业课程方面做出了调查。从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关于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见实习的比例――

63%的教师认为其合理比例应该是公共课占40%、专业课占47%、教育见实习占9%。即国家新计划列出的比例。

全文阅读

颐和园、圆明园英文导游设施建设调查

本文调查颐和园和圆明园的英文导游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对117名外国游客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游客注意到上述景区的公示牌上的英文存在错误,约57%被调查者对公示牌的英文表示满意。通过亲身体验景区语音导游设施,调查者发现其便利性与不足。调查者总结了发现的问题,并针对景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参观游览,从2009年约4 420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28亿人次。于是英文导游设施的建设对旅游景点来讲就变得非常重要。目前,较普遍应用的英文导游设施是景点中带有英文介绍的指示牌及语音导游设备。这些设施中精确的英文翻译不仅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指引方向,了解景点,还可以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错误翻译不仅会导致游览路径错误,对景点背景知识的误解,更关乎国家的“面子”。因为我们用外语传播的是中国文化,不当或错误的翻译不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相反会对国家软实力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但在我国很多景区,外文导游设施的建设还相对滞后,且不论多语种的英语公示牌和语音导游设备,即便是只有中英双语的公示牌也不是普遍存在。而景点的中英双语公示牌中的英语错误也很常见,这说明我国旅游景点距离真正满足“国际化”需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针对旅游景点的英文导游标识建设,我国已有大量研究,王淑芳等(2006)认为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应含有英文的解说,包括公示牌、语音解说、导游手册、导游人员等。该文同时指出在我国景区英文解说系统的建设还很薄弱。大量的实地调查也支撑了这个观点:顾亚琴(2014)调查了南通五处4A级景区的英文导游标识,发现不仅存在语言形式的问题例如拼写错误,字母大小写不规范、语法错误等,还存在语用问题例如过度翻译、牵强古板、忽视文化差异,违背用语习惯等;谭静(2014)调查郴州市旅游景点的英文指示牌翻译,发现拼写错误,使用不恰当的短语和单词等情况;罗建生等(2014)调查我国西部的旅游景点公示英译,同样发现多种类型的英译错误。以上调查研究反映出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景点,公示牌的英文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北京是外国游客主要旅游目的城市之一,据人民网报道,2014年1-10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数量达到358.4万人次,其中颐和园和圆明园这两座曾经的皇家园林迎接了大量外国游客,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这两个景点的英文导游设施的建设情况如何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详细调查。因此,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外国游客对颐和园、圆明园中的英文公示牌建设的态度和意见;(2)颐和园和圆明园的英文语音导游设备是否方便租用和使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查设计

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英文公示牌的满意度;体验英文语音导游设备并提出意见。

(一)调查工具

全文阅读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常见语法错误分析

内容摘要:语法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若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就必须全面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本文首先从动词形式或时态错误、误用冠词、汉式英语表达等方面,指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写作训练、增强学生文化差异意识、鼓励学生提高阅读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 常见 语法错误

在日常生活和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口语流利的人,在与外国人对话时遇到沟通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在交流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影响了人们,使人们依然用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英语交流。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法知识。尽量避免学生在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中出现语法错误,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常见的语法错误

1、动词形式或时态错误

动词形式错误和时态错误是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语法错误。时态错误主要是指,动作发出后,动词形式并为随之调整和改变。比如,应该使用一般现在时的语句却使用了现在完成时或一般过去时。而动词形式错误则多指不规则动词的拼写,比如,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时常将“gone”错误的拼写成“goed”。再如,有的学生忘记改变动词形式。将“have recognized”错拼为“have recognize”。由于英语的结构和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英语语法成为高职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汉语结构中没有时态,汉语表达中也不涉及时态变化,所以学生时常忽视时态变化或出现动词的拼写错误。除此之外,误用状语、语义含糊、主谓不一致、无用反身代词、滥用介词等也是较为常见的语法错误。

2、误用冠词

误用冠词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语法错误,冠词历来被视为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调查显示,60%的高职学生在英语表达过程中易出现冠词使用错误。可见,误用冠词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达。比如,大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准确运用定冠词“the”,不管是否需要使用定冠词,许多高职学生都倾向于在表达中加入“the”。

全文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意识的内涵十分广泛,而目前国内关于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材料还不多见,我国的小学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主要还是靠个人搜集资料,缺乏权威著作的指导,因此教师创设有英语文化意思的课内外活动将直接影响文化教学的效果。尽量避免对目的文化的“刻板化定型”,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机动灵活地开展小学英语文化课内外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起来。在教学中传递更新、文化渗透,帮助学生习得跨文化意识并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关键词:课内外活动 文化意识

如何通过课内外活动提高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经常说出符合英语语法但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冲突的表达,原因在于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意思时,占据他们意识的仍是中国文化。这就说明,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语用能力并不是习得的、当我们学习外语时,负载在语言上的文化也不是习得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种种语用失`。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处都可见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仅从语言所反映的内容中呈现出差异,就语言本身而言,如词汇、句子结构、习语等,也处处显现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年龄尤其是女性的年龄是一种侵犯,因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见面时问别人去哪里或是否吃过饭都是不合适的,而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句子结构或习惯用语,教师就应该适当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并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2.在作业练习中渗透:优化作业设计,加深文化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听渠道渗透跨文化意识是主要方式。但如果要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书面反馈。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人与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英语短文,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比较文化异同,并完成相应的诸如选择填空、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等书面作业。另外,英语中一些常用的俚语中渗透着很浓厚的文化。如,a lucky dog,a white elephant等,可以设计在段落或篇章中,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来猜测其意思。

3.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渗透:注重课外拓展,开辟活动阵地

全文阅读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策略问题

全面地说,英语阅读方式分为四种:掠读(skimming),旨在寻找主题;浏览(scanning)旨在定位细节;泛读(exensivereading),旨在自得其乐;细读(intensivereading),旨在获取信息。具体阅读过程中要用哪一种方法,或者哪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要看阅读的目的和阅读的材料。例如,看报常用掠读和浏览的方法,小说一般使用泛读法。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学术性阅读能力,细读是其主要阅读方法,但即使是学术性阅读,有时也用到另外三种方法。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也就成为英语学习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个人的教学和学习体会,谈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英语学习者借鉴。

一、阅读的策略问题

实践证明,阅读学习策略是有效的。例如,英语水平中等偏下的人,如果把重点放在语言能力的提高方面,再辅之以一些简单实用的学习策略,这样英语阅读进步就快。例如,可以练习如何寻找段落大意和文章主题。对于中等以及以上水平的同学,在继续加强语言水平练习的同时,应该积极地学习和运用证明行之有效的阅读学习策略,使自己的阅读水平不断地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例如,可以练习寻找文章中的话语标志(如转折等)和图示文章结构。

应该注意,广义的阅读策略包含阅读技巧,但阅读技巧只是阅读策略的一部分,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习技巧时有这么一个过程:刚学会时运用顺利,阅读理解正确率大幅上升,过一段时间所学技巧运用不上,阅读理解正确率与未学技巧时相比持平或偶尔低于原来水平。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第一,不要将技巧绝对化和简单化,只依赖技巧而不注意相应的语言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第二,由于对技巧理解不够正确或运用不够熟练,也会造成这种情况。所以,如果所学的技巧是有根据的,而且反复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能帮助自己超越原有的阅读水平。

上面是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介绍,以下从阅读策略的几个方面作具体论述,也可以把这几个具体方面理解为英语学习技巧。

二、阅读策略问题所包含的几个方面

1.单词的过关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