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移动医疗梦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适接待了一位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人,但这位病人却听不太明白自己病情的详细情况。于是,陈适拿出手机点开了有关甲状腺肿的病情内容给病人详细阅读。

陈适点开的是手机里一个叫“医口袋”的APP,不仅包括各类病情的详细介绍,还包括及时更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条款,看病的时候具体记不清的条目就可以调出来随时翻阅。之前,陈适跟病人解释病情时则需要事先准备一些小纸条,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和预后等。然而每天接诊的病人很多,他基本上没有时间给病人做详细讲解。

移动互联网让陈适等医生随时通过手机浏览国内外最新医学资讯成为可能,而患者则可享受在线挂号、查看化验单、缴费、咨询等服务。除了让医生和病人建立起更方便的双向联系外,不少移动医疗APP的业务模式是搭建面向全国患者和医生的开放平台,可以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服务,同时还能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

无疑,移动互联网热潮正在席卷医疗领域。在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健康服务的同时,移动医疗发展中遇到的盈利模式、门槛过低、政策约束等难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火热市场

“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未来双方将共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进行深耕,这也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

“互联网医疗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依然是丁香园。今天刚宣布的某个号称‘一亿美元’的投资信息披露是公开的忽悠人”。

一个多月前,丁香园CTO冯大辉连发数十条微博对挂号网的腾讯融资提出质疑。有意思的是,此前丁香园刚刚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创下当时该领域融资新高。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不远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最近进行了一次跨国合作。两家智库机构在华盛顿联合了题为《移动医疗在中美》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医疗费用在中美都很高,加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普通家庭难以负担。移动医疗可能是削减医疗费用、平衡医疗资源的一柄利器。目前,移动医疗还面临政策环境不确定、技术标准缺失等一系列限制和障碍,但一个明显趋势是移动医疗将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

移动医疗方兴未艾

根据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的定义,移动医疗指的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14个国家的调查,大多数国家已开展移动医疗行动,最普遍的是建立医疗呼叫中心(38%),其次是通过短信发送预约提醒(25%)。北美、南美、东南亚是移动医疗技术采用最广的地区,非洲则排在最后。

《移动医疗在中美》报告表示,全球移动医疗市场预计将在2017年达到230亿美元规模,欧洲与亚太将占据这一领域最大市场份额,北美则排在第三。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建立了一个模型来预测移动医疗的增长。在亚洲地区,中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在37%和21%。GSM协会预计,到2017年,美国和中国将成为全球移动医疗的两大市场,共享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1/3。普华永道估计,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将达230亿美元,美中则分别达59亿美元和25亿美元,与GSM协会所预测的份额基本相符。

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咨询机构艾媒咨询公司说,中国移动医疗应用程序(App)市场增长迅速。该公司估计,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约为18.6亿元人民币,到2017年,这一市场将达百亿元规模。

移动医疗比较热门的两个领域,一是可穿戴医疗设备,一是远程监控。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已达人民币4.2亿元,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10倍以上,达到50亿元规模。远程监控方面,GSM和普华永道联合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医疗监控服务市场将在2017年达12亿美元规模,其中90%的收入将来自慢性病治疗管理解决方案。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新展望

移动医疗会是昙花一现吗?想要让健康APP不仅是简单的健康日志,真正实现远程诊疗,那么必须要解决眼下的一些问题。

现在利用移动医疗软件进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的人仍然不多,许多患者还处于观望阶段。他们虽然也渴望享受少去或者不去医院的便捷,但是移动医疗APP真的能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吗?这不同于打发时间的小游戏,我们真的能够把自己的健康交给一个可以随便下载,仅占几十MB内存的手机应用软件吗?在移动医疗的发展中,要让患者转变健康管理的习惯,长期利用APP进行健康管理,必须要在他们的安全、健康和隐私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否则这些移动医疗APP将如同许多不痛不痒的APP一样――在下载几个月后被删除。

设备的质量如何?

我们在医院接受的检查,都已被无数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并且准确。现在,一些检查通过便携式设备、传感器再加上APP就可以完成,让患者能够在家独自完成。然而,这些便携式的设备真的能够给出精准的结果吗?有的患者拿着自己的手机去问医生,“我过去一周的血压、血糖或者心率正常吗?”医生却发现这些数值与医院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参考价值也就打了折扣。

因此,在选择便携式设备时,应该注意它是否通过了国家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以保证设备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即使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机配件,但只要能够量血压、血糖、心率等,就属于医疗器械,必须有相应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我国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分为三类,如外用止血贴一般需要一类证;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一般需要二类证;需要植入患者体内用于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则需要三类证。这对移动医疗所使用的便携式设备也适用。目前而言,便携式设备提供的数据仅供医生参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这些便携式设备所提供的数据能够直接用于诊断,实现真正的远程医疗。

用户的隐私会泄露吗?

你也许试过把电话给了房屋中介以后接到无数的骚扰电话,那么把自己的个人和健康信息通过APP上传,是否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产生呢?我们会否因为下载了一个软件而不停地接到保健品或者人寿保险的推销电话呢?许多移动医疗APP都需要在使用前先注册,使用者在填写个人资料或者之后进行咨询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谁来处理海量的信息?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好掘金?

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悄无声息地改变。带着手机去看病,智能手环时刻监测你的心率,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时刻监测老人的行走,远程会诊帮助几千里之外的医生指导治疗病情……当移动医疗生产链上的医疗设备商、软件商、系统方案商,还有闻风而动的风险资本,纷纷加入掘金队伍时,个人健康管理革命时代已经来临。

巨头分食“移动医疗”

近日,邵逸夫医院在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正式上线,双方将共同推进“未来医院”计划。至此全国已经有5家三甲医院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深圳、昆明等50多家三甲医院与支付宝达成了合作协议。

通过支付宝钱包,患者可以提前在家里挂号并接受实时通知,估算时间到医院就诊,无需排队支付各项费用,等待通知随时掌握就诊流程,最后药品缴费也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完成。据支付宝副总裁张建刚表示,移动医疗服务是支付宝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接下来要实现的更多:自动将检查报告推送给主治医生而不需要患者自取;与高德合作做医院室内导航,帮助患者找到相应诊室或检查室;与天猫医药馆打通,拿到取药单之后直接下单送药上门……

很显然,淘宝要建立的是一种“未来医院”。在5到10年时间内建立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将健康服务商、系统商、医院、可穿戴设备商等纳入这个平台,应用于母婴健康、慢性病管理等领域。

实际上,支付宝不是唯一进军健康行业的巨头。

经过一番前期布局,百度于7月底推出健康云平台,正式进军移动健康产业。据介绍,百度此次将和北京市政府合作,并联手众多智能设备厂商和移动健康服务商,针对普通用户的健康服务将会在健康云平台正式公布后随即推出。

在明显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支持下,IT产业不会放过投身移动医疗产业。乐语通讯高级副总裁赵健就表示,移动健康对IT企业而言将是“蓝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IT企业将率先同用户建立联系,然后通过数据监测、日常保健等功能,进一步加强用户黏性。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来了

编者按: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意义重大。《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正是契合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必将推动和进一步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多样化和便利化发展。

移动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因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加之可穿戴设备的逐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医疗实现了健康数据实时监测“进入寻常百姓家”,受到各方关注。

在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便利的健康服务的同时,移动互联网医疗对进一步破解医改难题也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破解移动互联网医疗的身份焦虑、监管缺失、误诊维权难题等,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移动医疗的新产业曙光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正在席卷各个领域,医疗领域也不例外。如今,移动互联网医疗APP(第三方应用软件)快速增长,患者可在线挂号、查看化验单、缴费、咨询,甚至是在线问诊,同时还能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因其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正呈现出新产业的曙光。

让患者看病就医更便捷

全文阅读

问诊移动医疗

有关移动医疗与在线医疗的话题,或许大家早就已经听说过。然而,这个起了个大早的重要垂直领域,最终却只赶了个晚集。医疗行业本身的壁垒高台和发展模式的不清晰,导致发展几年后巨头和格局并未真正形成。

在近几个月,沉寂已久的移动医疗行业再度热闹起来,新人不断涌入,老将们则在积蓄力量,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更多目光聚焦移动医疗

在苹果的iOS8系统当中,首次引入了HeathKit功能,以及随后的AppleWatch,引发了大家对于移动互联网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的诸多讨论。苹果通过iOS这一强大的软件平台、AppleWatch等硬件产品,搜集用户的体征数据,并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参与制定个性化的用户健康计划。

实际上,在苹果推出HealthKit套件之前,就有Jawbone、Gear Fit和小米手环等大量从健康出发的智能穿戴设备。尽管大多数设备的完成度还并不高,但是一股通过移动互联网呵护身体健康的风潮,已然兴起。面对一个还没有成型的大市场,各方势力已经蠢蠢欲动,从各个不同的路径跑马圈地。

BAT,又是BAT

是的,又是BAT,这一次他们又看上了移动医疗这个重要的垂直领域。这其中,动作最大的要当属如今风头正盛的阿里巴巴。早在今年5月底,支付宝就对外公布了“未来医院”的计划。

按计划,支付宝平台将对医疗机构开放,以帮助医院提升自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转效率。对于用户来说,便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完成挂号、远程候诊、诊间缴费、取报告单和诊后互动等多个就医环节,避免在医院就医时的排队等待。而在后期,甚至还可能出现在线就诊和电子处方等功能。

全文阅读

掘金移动医疗

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几分钟后,他被送上120急救车。

急救车在移动过程中,车上的X光片机同时开启。几乎就在车载X光片机拍照的同时,远在8公里之外的医院就已经收到了X光片机传回来的数据报告,医生们根据数据报告一边通过视频指挥急救车上的医生进行急救,一边商议下一步的诊断计划……

跟以前只有等病人被送到医院后医生才能诊断相比,上述创新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而要实现这一结果,前提是要实现高清视频的稳定传输。在2013 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现场,中国移动首次将 4G移动通信技术纳入急救医疗体系,开启了移动医疗领域的新纪元。

看见未来

X光片机同步传输只是移动医疗最基本的功能。

83岁的Sigrid Gorn正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看着手腕上的血压读取器对着电视屏幕说:“好,看到了。”

电视机屏幕里则是面带微笑的Malte Cornils,这位计算机专家正在德国柏林的查瑞特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与Gorn视频通话。

全文阅读

移动时代的医疗

“将来,医生不再为患者开处方,而是向患者建议某项应用。”今年年初,美国奇点大学未来医学部的执行理事医学博士丹尼尔·卡夫(Daniel Kraft)在接受TechCrunch的采访预测未来医学技术趋势时曾这样总结。不过,他口中所谈论的“未来”已经成为一部分的“现在”。

丹尼尔·卡夫因为2011年在TED上的演讲而被世人所知晓。他演讲的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互联网对于医学和人体健康领域的重大意义,“比如iPhone4,现在有两万多种程序可供下载,其中一个来自英国的便是,你可以在这个与手机相连接的芯片上小便,就能检查出你是否患有性病”他举例。当然不是丹尼尔·卡夫在现场举出的所有案例都这么有“笑果”,血糖、心率、身体影像以至于核磁共振、癌症、内窥镜都与iPhone联系在一起。

越来越多兼具移动性、更高性价比、更准确的软件和硬件被开发出来,并且应用在普通的医疗人群身上。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未来医疗让我们的身体变成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的确,借助智能移动设备、云计算,人们有了更多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手段和渠道。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摩尔定律在IT和互联网产业多次验证有效,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些技术与医学交叉的部分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根据美国健康网站Health It No的统计,从2010年到2011年,App 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上升了250%;预计到2015年时,全球会有超过5亿人手机中装有至少一款医疗类App。甚至去年7月21日,美国FDA就颁布了《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来对这些App的开发、使用进行严格管理。但是,这并没有减少移动医疗(MHealth)领域创业者们的热情。

“这些从外部进入到医疗保健领域的创业者,他们不断有新的想法,并且在更新他们的技术,他们有能力将医疗保健拓展到一些有意义并且具有延展性的方向上。我们认为,只要把这些创新者与正确的支持网络、顾问和资源结合起来,将会颠覆现在病人和医生的互动方式。医疗保健的未来是导向自我管理的。”Rock Health的联合创始人Leslie Ziegler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的采访时说。Rock Health是美国的一家创业孵化机构,专注于孵化与保健和健身相关的初创企业。

移动终端设备和3G网络的确对医疗产生了影响。轻便传感器等硬件让随时随地的自我检测和诊断成为可能,而在不同移动终端上的软件开发几乎覆盖了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医疗环节—从在家的医疗知识学习、自我诊断,到去往医院的挂号、导诊、医生诊断,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有相应的App提供服务;而就诊之后涉及药房、病历保存、保险公司赔付等健康数据的管理也都能被移动设备完全覆盖。当你的医疗数据被上传、保存、处理,它们不仅成为你身体的一份资料,并且也会帮助到其他人。

全面入侵已经开始,对于背景各异的创业者来说,健康和医疗领域的每个环节似乎然都是那么陈旧与低效,这让IT和互联网技术有了更多的应用空间,也就催生了更多的创业公司。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火拼医院入口

4月底,华康全景融资2亿元,成为进入2015年以来,移动医疗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

华康全景原为海南省官方统一预约挂号平台,通过与深圳、珠海、海南等地卫生计生委达成合作,从PC端网站上和移动端“就医宝”为患者提供“医生预约”服务以及其他增值服务。

包括华康全景在内,近两年开发的医疗类互联网平台数以千计,不约而同地从提供医生咨询以及预约挂号切入市场。尽管如此,脱颖而出的企业并不多见。2014年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案例仅为80余起。

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稀缺的医疗资源、既有的医疗卫生体制缺陷,以及赢利模式不明,是横亘在其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从预约挂号切入

中国2014年门急诊人次达到70多亿。挂号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看病难,找大医院专家看病更难,多年来,患者习惯于到医院排队挂号。

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一些地方先期推出电话预约挂号服务。随着互联网兴起,网上挂号开始出现。

2009年,卫生部第95号文件,规定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但同时要求“医院不得与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向患者收取费用的预约挂号服务”。

此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政府都建立官方的挂号网站,还出现了一些企业举办的预约挂号网站。但因为政府有禁令,企业一般不敢直接从预约挂号服务上收费,转而通过积攒医生资源,鼓励医生在业余时间提供就医咨询业务。

全文阅读

移动医疗在云端

从人生第一次预约挂号到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所有和医疗挂钩的信息全都连成一张网放在云端,每个节点上的信息都可以随时被查看。

从移动网络普及的那一刻起,似乎什么都动起来了,移动视频、移动阅读、移动购物等。终于医疗也移动起来了,而且来势汹汹、千头万绪。从管理的角度说,移动医疗就是将一个人从第一次预约挂号那一刻起到停止呼吸那一刻止,所有和医疗挂钩的信息全都连成一张网放在云端,每根线、每个节点上的信息都可以随时被查看。这种全方位的电子病历在中国还没成型,但起码在英国已经初具规模。

把病历存在移动终端里

拿Lisa的一次病在他乡的经历来说。第二天一早要交A科目的小组作业,下周一要交B科目学期论文,偏偏在这个周三的晚上,Lisa突发高烧。现在对于Lisa来说。最恐怖的甚至不是持续了两周的低烧突然爆发成了高烧,而是如何在明天成功请到病假,既让A科的老师体恤突发疾病,又让B科的老师同意论文延期。

给两位老师发了病情陈述的邮件后,Lisa开始播社区医院的急诊电话请求医生上门服务。然后听天由命地等了3个小时,出诊的医生终于提着小药箱敲门了。从拿出温度计到收起听诊器,整个看病的过程不到5分钟。最后,医生拿出一个像拉卡拉一样的东西指指戳戳,留下两盒药和一句话:“吃过药就休息吧,明早去社区诊所复查,已经预约好了。”

第二天,退了烧的Lisa走在去诊所的路上不停地提醒自己,一定记得补一份病历,没有病历拿什么请假?谁知竟然换了个医生,而且如果想开具病假证明竟然要交10英镑手续费,Lisa别提多绝望了。这时,新医生给她打印了一张纸:“这是昨晚和今早你的病历,可以拿这个试试,有的学院不强制开具病假证明。”病历?难道昨天医生手里的“拉卡拉”是电子病历的终端?

所幸学院对学生还是很信任的,没有多糟蹋10磅。更令Lisa喜出望外的是,一周前在校医室就诊的记录也有联网显示,证明她已经是“久病之身”,论文拖着没完成情有可原。就是这样,从登记了社区诊所开始,作为一个合法居民,Lisa的信息已经进入了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的数据库,她的每一次预约、就诊、用药,都记录在数据库中,可以随时调用。这样一来,要伪造病历也变得不容易。

电子病历的好处还不止这些。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拿在手里的处方和病历吧,医生们显然都是速写高手,只是一手狂草不管好不好看都不好认,有了电子病历,就可以免去这项烦恼。药房不用费力辨认处方,医生查房的时候也不用抱着一摞病历翻前翻后,只需要报上姓名和医保号,你和医药打交道的点点滴滴就一目了然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