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型教学法论文

研究型教学法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在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为探讨开展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兴趣的影响。采用了以“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贯穿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向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2-0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主流,然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授课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然而,研究型学习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关注[2]。近年来,根据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有效地将“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参加对象

我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和医学营养专业三个高职专业的学生,每年共计150人左右,安排时间第四学期。

(二)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全文阅读

研究型法学教学论文

一、当前法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择问题

理论侧重于教学内容,案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和老调重弹,时效性不足。有许多显著问题,在实践和共同关心的学生的意识,但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含糊补充教学案例,缺少的类或法律界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以及那些没有这个概念引起广泛关注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相关的课程,体制、法律、法律规范有机联系,并已讨论的价值,不要让学生从实际案例的感觉。

(二)教学模式问题

案例教学没有明确的规则,案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教师的选择,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言堂”的类型的本质,缺乏创新的新的数字案例教学方法。

(三)角色定位问题

教师、学生在缺乏教学的准确定位的情况下的作用,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应注重通过案例研究教学生的实际和思想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多义性,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研究型法学教学模式的界定———问题引导

全文阅读

管理学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论文

1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即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根本;依托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以外的资料和社会实际,借助现代教学工具,通过创建“讨论型”、“探究型”、“交流型”、“实践型”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空间的拓展。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特点:突出“学生”、突出“开放”和突出“探究”。一是,突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创设“疑点”,让学生参与思考;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联系起来,让知识变得丰富而“有用”。二是,突出“开放”,即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的开放。教师不仅仅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教科书内容,还应注意教材之外的专业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专业问题的调研;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电子课件以外,还可利用视频音像教学、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等;最后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例如将教与学拓展到课外,通过校内实验室、实训室的模拟操作、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教学等配合完成教学。三是,突出“探究”,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能力。教师通过鼓励质疑,使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教学中可设置“课题”或“项目”,鼓励学生小组探究、合作互动。

2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目标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应用到管理学教学中,实现了两大基本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这两大目标也分别贯穿每一章节的教学要求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掌握,使学生有所思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做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无论待人还是接物,都能有所教益。一是,知识目标:明确现代管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一些理论知识点。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再以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填鸭”为主,而主要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为主。二是,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阐明管理学的基本问题、管理学历史发展,熟悉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利用管理学原理解决基本问题,并贯穿管理道德和创新思维,对管理的基本原理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学时以及相应能力的训练大纲。

3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管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可以采用:实例———理论———实训———创新。这个模式可以描述为:在授课中,先将有关的案例、情景、课前小测试、课前小思考题、管理游戏、管理故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预先设计好启发式的问题,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讨论和解答;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钻研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法则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组织学生再用所学到的知识与理论方法等去分析和研究现实的问题;并进行课堂与课后实训,进一步了解所学理论与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理论运用的条件及要求等,在实训中总结实践中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进行成效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方法,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方式,实现了教材、教室、教法三突破;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现了师、生全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参与“备、讲、练、评”整合教学过程,原来教师主要备、讲,学生主要参与练、考,现在全参与。

4一个教学实例

在管理学教学内容中“决策”这一章节较为理论化,在介绍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之后,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决策呢?请问同学们平时是如何理解的?如果你们从学校回家会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又是如何决定选用这些交通工具的?启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接着组织同学对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发展新配方,生产各种口味可乐的决策案例进行了讨论,以此案例设置问题以求对“管理决策”下一个定义。经过大家的发言、讨论,教师总结归纳了一个与教材不同的定义: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可能与需要,拟定多个可行方案,根据评价标准,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方案,并付诸实施,通过市场检验进行修正的过程。接着,在讨论决策的过程时,又与定义对应讲解并在黑板板书:接着,按照预计方案组织同学进行决策模拟游戏: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六组,每组人数为单数,模拟为董事会,下设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由各小组自由选择交易对象,每两个公司是一个对手,分对进行合同执行决策的模拟。通过活动一方面检验同学们对决策定义及过程的掌握,并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下一个要讲解的重难点:影响决策的因素。在课下,还联络组织了部分同学旁听了该校党政联席会议,现场感受领导决策过程和决策风格,并在第二次课中分别讨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点、缺点、决策方法等。教师还指导学生参加当前学期其校举办的模拟商品交易会,分析竞投摊位、开拓市场等如何决策。教师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惊心”,在此过程中运用到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体验教学等,还进行了模拟训练,既有教法、又有学法,开展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

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

研究型教学是当今中国高等学校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教育者们几乎一致认为这一模式是培养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良好模式;因而,各高校纷纷把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以培养适应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高端精英人才与建设研究型高校;将研究型教学理论与各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成为一个极重要且需探讨的基础工作。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借鉴自西方教育界,从德国威廉•洪堡的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到美国杰罗姆•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经国内教育者本土化探索发展后,有了多种理解。本文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但教学为本,研究为用。研究型教学是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的方法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中,研究是一种方式,目的是教学,知识是教学的内容载体,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把握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成果的获得去教学,而是为教学去展开研究、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自然获得新知识新见解,“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考量学生在教师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状况。教师会把自己适合的科研成果转用到教学中去,而学生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推陈出新所得到的学术结论也可以转化为公开的科研成果。所以,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我们应明确其是一种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科研模式,即教学为本研究为用。其次,师生之间是独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讲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师生之间必须是独立、平等的两个主体。教师设计、预设了教学中各个环节并和学生一起执行课程教学方案,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退居一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教学过程的主置,教师观察,以平等的话语方式与学生讨论,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获取知识。研究型教学,从词义结构上分析是一个偏正词组,“研究型”限定“教学”这一中心词。从词组结构高校研究型教学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理念的确立、教育教学机制的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团队的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等等;各方面需要一个长期的理论与实践间的循环推进发展完善的过程才能使研究型大学最终建立。作为课程任课教师,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暨人才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应依据本课程特点,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方法,为研究型教学模式贡献建设性思路。不同的课程或一个课程的不同内容即不同教学类型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实践研究型教学理念,这些与教学类型相应的教学方案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包括研究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通而用之即形成一种研究型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外国文学》课程,从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步骤到教学内容类型到典型教案的设计来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外国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此为本课程教学尤其是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抛砖引玉、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思路、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铺垫基石。

二、《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形式、方法、步骤

《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可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教学,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专业采风,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这些教学活动或竞赛活动都可以实施研究型教学,而其中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是占本科生学习过程的主要部分。每一种教学形式都可灵活选择、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课堂专题讲授式,问题式,讨论式,读书报告式,情景再现式,互动辅导答疑式。课堂专题讲授,教师把某部分教学内容统括在一个论题之下,分解为几个有机的小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讲解,最终完成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深刻系统的了解。这一教学方式的目的是给学生展示一个基本的研究性思路与学习过程,起示范作用,从而启发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型学习或自主设计研究型学习内容。问题式,教师提前将教学任务交付给学生,学生广泛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整理出关于教学题材的重要论题和疑难问题,然后将之提交给教师,师生在提出充分理由及证据的基础上共同商讨确定要集中精力解决的论题和疑难问题,学生课外独立思考及查阅资料获得各自的答案,并以小论文形式上交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小论文观点与理论运用的创新性、论述逻辑及语言进行评价。这一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学术研究的全面素养,而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小论文也有可能是质量可靠的科研成果。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讨论式,学生深入阅读作品及广泛了解各种观点、提出与教学题材相关的主要论题,课前学生就论题深入阅读并准备好发言内容,课堂上学生见智见仁各抒己见,不求见解一致,只需自圆其说、观点明确、思维清晰,教师亦据此进行评价。这一方式,锻炼学生就某一论题提炼论点及论据,锻炼论辩能力与口才。读书报告式,主要是学生在自行阅读作品后,将所感所思提炼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课堂上报告。这个报告不需要长篇深入阐释,也不需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只需要真实表达能给人启发即可。这一方式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抓住阅读瞬间的感受与灵感。情景再现式,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中有人物动作与对话来设计的,比如小说、戏剧,通过模拟动作与对话来表演从而体验作品人物情感、理解人物形象,还有诗歌通过朗诵,也可以再现作者的情感。这一方式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作品,同时借此培养学生在朗诵或表演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与文学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互动辅导答疑式,师生在课后面对面或通过网络来讨论问题,或老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这一方式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随时能与教师沟通、交流,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不论哪种教学形式、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备课———教学———检验效果———反馈、改进。教师备课,是整个研究性教学的总设计阶段,选择适于研究型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总设计框架内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师退隐,在这一过程中充当观察者,适当的时候起一个引导者、纠偏者的作用,但采用的是平等对话的方式。教学过程结束,师生共同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总结,将经验运用到下一轮教学改进中去。

三、《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类型

《外国文学》课程内容丰富复杂,时空跨度大,包含的文化种类多样,批评方法跨学科跨领域;学生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外国文化文学相对陌生缺乏感性体验;因此,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于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需要选择相对自成体系且适宜操作的课程内容来作为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对象。不同的内容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其被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教学设计,即每一种教学类型相对囊括某种类型的知识内容、倾向于训练某种类型研究技能和思维、展现某种研究模式;每一种教学类型具备充分的学术空间,携带多层次的专业信息,而且展现出不同维度的研究视野;每一种研究类型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状况和教学的要求,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出以下几种类型:原著阅读鉴赏型。这一类型是选取相对接近通俗文学一类的作品来进行研究性教与学,倡导重视文本细读,体会文辞之美且尝试独立提炼作品的内涵与特色。如《伪君子》《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也有必要选择文字简洁易懂的英文原著一类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及马克•吐温的小说等。要求学生精读某几部作品原著,然后写作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喜好可以关注任何一方面,语言表现力、细节、人物特征、作品思想及人文内涵;可以用情景再现方式表演戏剧或小说经典情节以加深体会。这一类型是最基础的教学类型,适合于对作家作品展开精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判断归纳。作家生平、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探讨型。阅读了解作家所有作品,将它们与作家人生经历殊经验与独特情感倾向或时代思潮放在一起比较,梳理其创作中的规律性的思想或艺术特色,探寻作品与作家个人经验及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适于作品与作家经验、时代思潮关系明显的文学现象。可以选择问题式或讨论式来完成此项内容。文学现象多元阐释类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层出不穷,对文学现象的阐释极其多元化。选择一些蕴涵多面、有争议文学现象,进行多元阐释以及前沿理论的最新解读。采用问题式方法,让学生研读作品及各种评论,提炼出重要议题与难题以供师生在课堂上讨论,关注各种批评理论解读的得与失。此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该文学现象的某一论题,运用某一文学批评理论对之进行自圆其说的解读并能形成小论文。这一类型,目的是在学生细读作品和研读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多角度理解作品,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理论,学会将文艺批评理论运用到文学阅读的实践中去。相似文学现象横向比较或纵向归纳类型。将跨越时空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考察,追问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引导学生将文学现象置于文化的广阔视野中来审视;关注某一类型文学现象的纵向发展轨迹,梳理文学现象发展脉络,把握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这一类型针对相似文学现象,意在总体上把握文学与外在文化的关系及归纳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类型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可以采取课堂专题讲授型方法来完成,也可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完成局部内容。文学名著与改编影视作品比较类型。外国文学里有较多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屏,对同一个作品的两种文本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亮点并挖掘源于文本形式的原因。可以采用讨论式或问题式来完成这种类型内容的教学。

四、《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方案设计

全文阅读

国内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15年:回顾与展望

摘 要: 本文以(1998-2012)刊登在国内九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41篇文章为研究材料,回顾了我国15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1)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在数量上有上升趋势;2)研究对象较为广泛;3)研究内容和研究规模呈现出多视角、多学科、多元化的特点;4)研究方法步入质化量化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并探讨了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国内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1.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Prabhu在印度南部开展英语教学实验到九十年代后半期的“任务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二语及外语教学环境中广泛采用的语言教学途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都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外语界开始了对此领域的研究。1998年中山大学的夏纪梅、孔宪煇发表了一篇题为《“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的论文,把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学习中的研究引入了发展的轨道,继而引起了广大外语教师和高校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笔者拟对近15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全面回顾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探讨我国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2.研究方法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文史哲辑”和“教育与社会科学辑”专栏中,分别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英语任务型教学”作为关键词或主题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1998—2012)年间外语类九种核心期刊:《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现代外语》。所选九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代表性、前沿性。为了确保文献统计的易操作性和准确性,只选取了其中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章,排除了硕士、博士论文、会议通讯等。经过逐一研读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一共选取了41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分类以展开相应研究:

(1)按年限:(1998—2012),以纵观研究的发展态势。

(2)按研究对象: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其他,以了解研究在对象上的倾向性。

全文阅读

研究型教学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仍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中。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引入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

关键词:

财政学;研究型教学;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后发现,研究型教学目前尚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与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相对应,财政学作为一个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政学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型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各学科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主题为“研究型教学”的论文,共检索到论文2420篇(截止到2015年9月)。主题为“研究型教学”的论文最早出现于1996年,此后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35%,如图1所示。这一现象说明研究型教学方法在我国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张安富于2012年发表的“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一文。文中提出“应强化研究型教学的意识,转变教学范式,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1]。从检索结果看,研究型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物理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等学科,如图2所示。例如,于歆杰等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中进行研究型教学,认为研究型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2]。

范钦珊等提出在基础力学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需做到“教学内容重在学术深度、教学过程重在启发与互动、课外学习重在研究、考试考核方法重在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教育技术的应用重在与课程整合、实验教学重在自主设计”。李桂娥借鉴剑桥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经验,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2]。范钦珊等指出清华大学自2001年就开始在“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尝试[3],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陈侃等运用课堂观察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本科课堂上实际体现的研究型教学主要表现为从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氛围、鼓励批判和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激发探求欲、结合当下应用实际、介绍研究过程和成果等五个维度。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发现“研究型教学”目前尚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全文阅读

《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随着柏林大学成立,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得以建立,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正是19世纪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并成为继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的主要原因。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注重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并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迄今为止,我国除了部分研究型大学外,绝大多数大学中占主导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不被重视。这与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基于此,本文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及可供实施、并收效良好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实现研究型教学与传统《公司理财》本科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公司财务理论及实践技能,并最终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型教学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曹娟认为,所谓研究型教学是老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校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是一种现代型的教学方法。同时,汪蕙、张文雪和袁德宁指出,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的氛围中,老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而卢德馨则认为研究型教学有开放式的、师生互动的、集成模式的以及任课老师可自主处理教学内容、考核和评价方式等特征。

(二)研究型教学的目标 曹娟认为实施研究型教学首先能够改观目前高校教学的不良现状,满足高校教改的迫切需要;其次,实施研究型教学能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再次,实施研究型教学对繁荣高校学术氛围、满足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特别意义;最后,实施研究型教学对加快高校生产、教学及厂家一体化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以,张珂、孙红、张晓霞和吴玉厚还指出对于学生而言,研究型教学要达到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精神;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三)研究型教学的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研究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即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教学模式是教学的标准形式,是教育思想、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目前,人们关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有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项目课题训练模式等。其中,Seminar模式是中西方大学文科教学的最大不同,在seminar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发言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包括编排本学科非常重要的阅读文献,指导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撰写发言题目,组织学生讨论,并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推行本科生研究型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此外,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或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项目课题研究工作,可以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规范性训练,因此项目课题训练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如科技导师带动模式、学科竞赛参与模式、实践调研切入模式和学术社团活动模式等。

由于研究型教学的特殊性,在本科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难度。但在了解了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后,不难发现研究型教学与本科传统教学之间有很多契合之处。

二、《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一)研究型教学可提升学生对课程实务知祝的掌握《公司理财》是一门与实务联系非常紧密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化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基于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建立起来的,其涉及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经济生活中公司层面的决策问题一一对应,如现代企业如何进行融资的问题(资本结构、IPO、增发配股和交叉上市等)、如何进行投资的问题(资本预算和重组并购等)、在企业增长后如何让股东分享剩余收益的问题(股利政策)、以及更广泛的公司治理问题等。这些研究方向正是实务领域公司时刻都在经历的经济事件,因此,单纯地传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已无法满足其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浓厚兴趣,必须通过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与实务相对应的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提升其对《公司理财》实务知识的掌握。

全文阅读

《国际贸易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

[提要] 本文从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角度,对《国际贸易学》这门经管类的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程序

本文为兰州商学院2012教学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国际贸易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外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的教学板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对高校培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很难适应。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设定研究主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本文基于该课程本科教学的实践,拟对《国际贸易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加以探讨。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习,注重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同时,该模式可大大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识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全文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摘要:

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与研究型教学有着较好的契合性,依托双语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文章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为例,提出了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策略,并指出以双语教学带动研究型教学的对策。

关键字:

研究型教学;双语教学;行政管理

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是现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近年来,突破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双语教学模式在引入新思维、新方法、新资料等方面具有优势,天然地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因而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行政管理专业以双语教学推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研究型教学及其与双语教学的适应性

(一)研究型教学及其双语需求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它融合科研与教学于一体,教师凭借其自身的科学研究经验,在教学中以问题启发、专题研究、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主研究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均强调,要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研究必须是面向国际、面向前沿的,这就要求以双语为教学媒介,广泛涉猎外文资料,广泛接触学术前沿。因而,以双语教学作为研究型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是现代大学教学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管理类专业、自然科学专业来说。

(二)双语教学及其研究本质双语教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以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的思维、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近年来,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中普遍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它采用两种语言开展教学,授课内容也紧贴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因此在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上都对研究型教学有益,表现在:教学内容以国外实践和学术新发展为主,跟踪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前沿意识;外文教学资料丰富,特别是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新学生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辅助、学生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研究的主动性。可见,双语教学的本质就在于研究和探索,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有着内在联系。

全文阅读

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激励机制构建探索

摘 要: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一贯理念和固有任务。本文以科研为导向进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设计,从课程教学、课题参与、论文写作等教育环节提出贯穿研究生教育始终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以实现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科研绩效和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目的。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导向;激励机制设计

学术型研究生科研绩效现状及其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研究生教育是一国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基石,其重要特征在于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实行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把研究生教育和有组织地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研究成果联系起来,提升科研绩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袁本涛(2014)等[1]详细分析了2011年-2012年ESI热点论文中中国学者参与的论文作者情况,发现在以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210篇论文中,在校研究生参与撰写的论文占76.19%,在校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占52.86%。研究生科研绩效水平最直接的反映窗口―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教育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科技精英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据悉,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对全国博士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人文学科外,其他学科有20%以上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没有参与任何课题研究[2]。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对万余名在校研究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生更加认可科研训练对于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作用,在这两个方面选择“很大”或“较大”的比例分别为78.4%和74.5%,但表示参与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很高”或“较高”的比例只有59%[3]。赵世奎(2014)等[4]对包括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在内的8家单位学术型研究生进行调研,覆盖了36.3%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63.7%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40%和72%以上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没有参与任何科研项目。如果只包括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这一结果更加不容乐观。从科研训练的强度和性质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学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更多承担的是数据录入、资料查阅等辅工作,独立承担部分科研工作或者在导师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工作的比例仅占55.6%。

传授理论知识和参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是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研究训练,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培养质量也能够得到重要支撑。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指出,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设计,从课程教学、课题参与、论文写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实现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科研绩效和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目的。

学术型研究生以科研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设计

1.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学机制设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