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该院于2001年购买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现承担检验科生化室相当繁重的工作量,随着仪器应用和临床化学全面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使仪器控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及时、准确,为了推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规范化的进程,以下就本科在全自动分析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1检验项目顺序的设置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随着仪器使用的累加,仪器状况的下降,试剂交叉污染的程度有所加深,如测定甘油三脂(TG),总蛋白和铁测定的试剂可能干扰TG等。在实际工作中某一项目的测定结果符合临床要求,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并且十分明显,单独测定又合理起来,给日常检验工作带来极大工作量,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变得十分重要。优化检验项目的设置,防止试剂的交叉污染,本科已在开展生化检验项目设置顺序:
ALT、AST、ALP,r—GT、TP、ALBTBiL、
DBiL、GLU、BUN、UACREA、CaMg、Pi
TCO2、TBA、TC、TGHDL—C
此外,由于试剂成份的复杂多样,试剂成份和方法学还未完全统一,仪器清洗模式的不同,检验项目顺序的设置要理论分析结合本科室应用的实际中摸索,探索出以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生化检验项目的顺序,以便把生化检验工作做得更好。
2重复性的问题
一、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
结合本文的目的,研究者从两个方面来反映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情况。第一,已有文献的类型和所属领域。目的是向读者呈现中国研究者以及其他对中国人人群感兴趣的研究者对这一理论关注和接受的程度。第二,已有文献的研究主题。目的是对以中国人人群为受试者的相关研究发现予以总结。具体而言,研究者对已发表的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背景的中文期刊文献(中国大陆地区期刊)和与中国人人群有关的英文期刊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总结,以了解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中的应用情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研究所有中文相关文献的检索主要是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的,并未专门对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等华语区的中文数据进行检索。另外,英文相关文献检索结果中,部分以新加坡人为受试者的相关英文文献并未被包含在此研究中。因为此类研究的实施主要以英文为媒介语言,且其中一部分受试者并非中国人(如,马来裔,印度裔等),其研究推论或难以应用于中国人人群,故在本研究中未给予考虑。
1.研究类型及所属领域
自我决定理论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动机和人格的宏观理论。因此,研究者假设,即使是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只要是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背景或指导思想,以人类的动机和人格为研究内容的期刊文章,均可能在题目中直接提到―自我决定理论、―动机或―人格等词条。但是,即使在题目中未提到―自我决定理论,亦应该在摘要中提及以达到解释说明的目的。据此,研究者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已发表的自我决定理论中文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过程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者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第二部分,研究者重新在高级检索选项中,分别以―动机和―自我决定理论以及―人格和―自我决定理论为检索词,进行主题和摘要检索,以对第一部分进行补充(检索年限为1980~2012年,检索时间为2012年8月22日9点至10点30分)。研究者通过对两部分检索结果进行过滤和整合,最后得到178篇中文相关文献*。研究者对所有文献按照研究类型和所属领域进行了分类。从表1可以看出,论述类文章明显多于实证类研究。这些文献主要来自教育、体育锻炼、组织管理、心理健康、医疗护理、网络使用等领域。其中,论述类研究主要以―自我决定理论在某某领域之应用和―……——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为题目。第一篇与自我决定理论有关的中文文献发表于2001年第3期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孙延林,Wang,&Biddle,2001)。2001年至2008年发表文章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2年文章发表数显著增加,且实证类研究之总和为39篇,远远超过2001年至2008年间的9篇。第一作者主要为华人。实证类研究中,中国人受试者主要是中国内地中国人,具体受试者群体包括员工、大学生、中学生、精英运动员、中学老师等。
英文文献的检索在3个主要的英文数据库(EBSCO,ProQuest,WebofScience)中进行。研究者以―self-determinationtheory和―Chinese为检索词,―abstract为检索项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80~2012年,检索时间为2012年8月21日9点至10点30分),共检索、过滤得到45篇相关文献*。研究者对所有文献按照研究类型和所属领域进行了分类,发现所有研究均为实证类研究。这些研究分别来自心理健康(14篇),教育(14篇),体育锻炼(9篇),休闲(7篇)和组织管理(1篇)等领域。检索到的第一篇外文文献发表于2002年的《PsychologyofWomenQuarterly》(Choy&Moneta,2002)。2008年之后发表的文献数量显著多于2002至2007年间发表的数量,其中以2008年和2009年发表数目最多,均为9篇。有华人作者参与的研究共30篇,第一作者为华人的研究共19篇。受试者人群主要包括中国内地中国人、香港中国人、海外华人、中国海外留学生。具体受试者群体又包括单身妈妈,大、中、小学生,精英运动员,中学老师等。
对已有中、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中文文献中论述类研究显著多于实证类研究,而英文文献均为实证类研究。这说明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仍处于介绍和推广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中文文献中实证类研究的研究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横向问卷调查研究。而外文文献涉及的研究类型相对广泛,例如实验研究,纵向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和研究设计的采用,为检验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中应用的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和保证。另外,中文文献主要来自于教育、体育锻炼、组织管理和心理健康等领域,而英文文献则主要来自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和休闲等领域。中、英文文献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说明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这几大领域。
2.研究主题
通过对中文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发现,互动方式(以教师,父母,领导者的自主性支持为主)、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学生,员工,运动员,教师)和动机的内化(体育锻炼动机,学习动机,教师教学动机,工作动机,儿童内部动机)是已有中文文献研究的几个重要主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涉及自我决定理论第五个分支理论——目标内容理论相关内容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目标内容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5个分支理论中最新近发展形成的一个理论,这可能是相关研究较少的主要原因。第一篇提及目标内容理论的中文文献发表于2011年(张剑,张微,宋亚辉,2011)。除该研究外,2010年初(收稿日期)至2011年底(发表日期)共发表40篇中文论述类文章,虽然只有部分文章对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无一篇提及目标内容理论(例如,刘丽虹,张积家,2010;罗霞,陈维政,2010)。而一些发表于2012年的研究(例如,岑延远,2012;解缤,2012;赵丽,2012),仍然只介绍了4个分支理论,并未提及目标内容理论。这一现象提示国内研究者在引进和介绍国外新近理论时,需要保持与国外理论发展的同步性和一致性。英文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互动方式(父母,教师的自主支持或控制)、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动机的内化、和目标内容。英文文献在研究主题上相对中文文献较丰富,不仅有针对目标内容和控制类行为的研究,同时对测量工具的检验和发展也给予了更多的注意。研究者针对这4个主要研究主题,对已有研究发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二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现状
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Frawley和Lantof首次提出从文化理论角度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5],并引发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Mercer认为社会文化理论为拓展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教育的成败并不简单的是个别学生或教师技能的体现,而是取决于师生互动的质量,互动的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能力”[6]。有些研究学者认为,语言发展属于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发展基础,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几年国内研究者对二语习得课堂的话语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所占比例较少。裴淼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对英语浸入式的课堂互动行为进行理论分析[7]。2007年由外研社举办的主题为“浸入式教学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专题研讨会引发了更多学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张东波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进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师提问和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8],虽然实证的结果是教师的提问话语及师生互动对小学生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但是毕竟是在基础教育研究的一种尝试。文秋芳从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五个方向论述了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个派别的分歧。邹为诚、赵飞同期引用Long对两派研究传统的对比,指出两个学派促在根本性的冲突和差异[9]。而高瑛从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方面对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认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不可融合的,认为较理想的发展趋势是结合中国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将两者相互融合[10]。赵晓军、马海容以全国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观摩研讨会上的一个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课堂话语,目的为了探讨课堂互动策略和模式。
二、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的有机结合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调节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大框架之下,笔者将这些核心理论逐一和二语课堂互动联系起来,目的找出两者的契合点。(一)调节论调节论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基本概念为,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之下,人类从低级的心理技能发展到人类的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语言在其中起到了最基本的调节作用。维的最初研究是儿童认知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从物理调控、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随着这一发展历程,语言也从社会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个体语言发展到内在语言。基于维的调节论,二语课堂中的教师作用由原来的课堂主体转变为中介者的身份,即不断调节使学生的信息呈现水平和支持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依照调节论,二语课堂的教师提问如何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话语的主动性是研究二语课堂互动话语的重点。另外,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二语习得的学习者通过师生的调节,还有同伴调节、自我调节来完成语言的内化,并确保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关注的是个人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次: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为学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的智能水平;二是学生将来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前能力和潜在能力并非是可以静态测量,而是动态地随学习者所参与的交际互动表现出来的。在二语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在学习者当前能力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发展思维,适当的超越现有的水平。而学习者再不是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是将自己对社会互动理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理论和批判性思维。另外,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师指导以及同伴协助起到重要的“支架”作用。这又引出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支架,即为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三)内化论内化是社会文化理论中解释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将模仿、自言自语和内部言语等看作是内化机制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它认为学习者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从社会互动的心智平台到个体的内在心智平台的质变的过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都是实现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二语课堂中教师通过调整提问和互动策略,启发和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逐级地提升他们的能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内相对独立的个人内在心智平台。(四)活动理论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得到不断完善。他们认为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分工和规则等要素。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个体的认知和集体的认知都发生在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活动系统中。二语课堂作为活动系统,任务型学习是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活动系统,二语课堂应当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活动主体,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一个由真实目标驱动的活动系统。在教师的和同伴的帮助下,学习者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下利用语言进行协商和会话调整。另外,学习者同时经历一种“语言社会化”过程,即学习者不仅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也得到了提升。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课堂教师提问实证研究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如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化论、和活动理论为二语课堂互动话语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互动话语研究涉及的内容宽泛,笔者从教师提问以及提问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通过教师提问的类型、回答提问的方式、教师提问的策略以及反馈四个方面调研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6名教师的二语课堂提问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他们的356名学生二语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实施的方式为课堂观察、录音,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分析法。其中,量化分析指的是采用数量的方法来对资料或信息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定量研究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质化分析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是研究者的课堂内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在课堂外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访谈研究。跨学科分析主要以社会文化理论向导,结合语言学、文学、统计学等知识。
(二)研究焦点
摘要:纵观2003~2012年间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研究的73篇期刊和硕士学位论文,可以发现,研究类型有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研究报告等,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了化学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的研究、化学学习动机的状况及其水平差异的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4大类。文献分析结果揭示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动机问题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可以说,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落实到学科上,可以认为化学学习动机是决定化学学习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当然是研究化学学习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习动机与学生、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有不断分析、不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试图从近十年国内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在化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化学学习动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化学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筛选了2003~2012年间的论文,得到73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54篇,学位论文有19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面对研究对象的变化,特别是民族体育中复杂的身体行为,中华民族体育研究应突破单一研究范式,充分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构建多元研究范式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式的研究。旨在克服中华民族体育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单一研究范式的不足,发挥融合自然科学的多元研究范式优势,充分、全面地研究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并借此逐步充实、完善中华民族体育科学化理论体系。
关 键 词: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单一研究范式;多元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25-05
On 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s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CHEN Qing
(College of Physical Cul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Researches on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which are not conducive to fully explain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n today’s world where scientific technology is highly developed, when facing the change of research subjects, especially complicated body behaviors in national sports, the 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should be necessarily deconstructed, while discipline crossing and blending type research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fully referring to research paradigms for natural scienc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for Chinese sports culture, which bases mainly on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s in which natural science is blended in, 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study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therefore gradually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scient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Chinese national sports;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摘要:苏珊•凯瑟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服装心理学、文化研究学者,她1997年出版了《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2012年又出版了《时尚与文化研究》一书,这两本书中她的服饰文化研究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学、从二元论到多元论思想、从语境研究到交叉性研究(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时空交叉)。苏珊•凯瑟服饰文化研究思想的转变也表明当代主流服饰文化研究正在从二元论思想朝着多元、立体和时空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对这一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时尚文化影响下的人类主体建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苏珊•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文化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服装心理学、文化研究学者苏珊•凯瑟在2012年出版了《时尚与文化研究》(FashionandCultureStudies)一书,该书成为她自1997年出版《服装社会心理学》(ClothingSocialPsychology)(修订版,第一版出版于1985年)一书后又一本服装文化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不同主题为线索,援用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论,通过大量有关时尚的跨文化研究案例,认为文化研究有赖于时尚来证明其变化性和持续性、研查身份与差异、能动性与结构、生产与消费,并探讨了时尚与种族、民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概念之间交叉互动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对两本书进行整体性比较,不难发现这两本书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于《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与文化研究》中的服饰文化研究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可以简单总结为,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学、从二元论到多元论思想、从语境研究到交叉性研究(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时空交叉)。
一、从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到服装文化研究
总体来说,苏珊•凯瑟的《服装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基础和出发点,以人们的着装行为为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研究,该书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情境的理论探讨着装和外观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交叉学科,受到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影响,但是无论普通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无法代替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主要研究宏观社会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个体差异、个体背景和特点导致的行为,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情境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基本上就是围绕人们着装的各种“情境”问题展开论述的,如本书副标题“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所示。理解了这一副标题也就抓住了全书的研究理路和理论基础,即从情境的角度分析外观和着装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
在论述过程中,该书先是对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进行概述,主张从符号互动观论、认知观点和文化观点出发研究服装在各种情境中的社会意义,从而使服装情境的研究从简单的个体生理认知扩大到团体、社会、历史和文化层面。除了对心理学情境论的运用,该书还援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也称象征互动论)和身份理论,对管理个体外观和团体外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尤其是人们如何利用外观管理来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如何利用外观来与族群或团体中的其他人产生互动等方面的问题。符号互动论是典型的社会学研究理论。
该理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Mead),他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这个理论概念,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行为基于人们赋予这些事物的意义,这些意义来自于社会互动,并在解释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随后符号互动论学者对这一理论观点继续补充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代表学者是布鲁默(Blumer)。布鲁默认为,人类对事物(包括其他个体)的行为基于人们对这些事物及个体意义的认识。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各种意义在阐释过程中得以把握和更正,个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他/她所遇到的各种事物。
此外,按照布鲁默的理论,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基于一种自发,这种行为也基于行动者归因于各种社会客体和/或符号的主体意义。所以,个体行动者会以他们在各自相关情境中归因于各种客体和符号的意义为基础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这些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运用到对人类着装动机和着装行为的分析理解之中,探讨了外观在各种情境(如历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身份理论是除情境论、符号互动论之外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理论论述,也是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和《时尚与文化研究》这两本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和研究内容,作者在这两本书中无论是从何种情境(历史情境、文化情境、团体/个人情境等)研究出发,其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各种情境下人的着装心理、动机和行为对个体或者团体身份的建构、塑造及其影响。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研究主题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并结合时展进程研究其实践意义,研究中需契合中国文化、中国实践和中国道路,并深度探寻中国文化特色精神,进而突出时展进程。本文主要探寻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并详细介绍其定位,用以深入挖掘文化的根源,凸显文化自觉融入高校政治加以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 研究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34-02
当代中国受到多重思想影响,产生诸如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等多类视域主体,这些主题都有着多重思维,并在学术研究的带动下将形成新的专题。但是众多专题中文化自主生成的内在逻辑需要切实考虑一下,且在研究深入文化自觉的定位问题,为高校的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性
文化自觉,即文化的自我觉醒、文化的自我反省、文化的自我创建。人类通过文化自觉能体会到自身前途和命运与文化的密切关联,并理性的认识整个世界,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是人们用“和谐”文化基础看待问题,这反映出的人们价值取向,是基于文化反省、创造和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意识心态。并也是文化信念的体现,作为人的文化境界或者精神支柱而存在。
文化自觉依存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两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最终相得益彰。一方面,从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影响方面出发,人的文化若能达到自觉,那么就需满足文化的自信性要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都能科学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融入世界,形成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并能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角度探寻问题,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关键点在于培育现代人的主体文化意识,让现代人具有文化的自觉或者自信等特性,且能够从客观出发真正的认知或者评价本民族的文化,不要一味的崇洋,把所有外国的思想都看成是好思想,要辩证的看待外来文化。
二、文化自觉问题的研究现状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文化研究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理论的初创三个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文化的界定、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学校文化学的创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今后一段时期,对学校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的争论仍将继续,学校文化的实践需大力加强,同时学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必须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学校文化 研究 历程 回顾 展望
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掀起“校园文化”热以来,在整个社会“文化热”的背景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校文化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论,学校文化理论体系尚在建设之中。回顾三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于学校文化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建立学校文化理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文化研究的历程
(1)学校文化研究的兴起阶段(1986~1989)。这个阶段学校文化活动及其研究,主要是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组织的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
(2)学校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90年~1999年)。这个阶段,特别是1990~1996年期限间,大量的有关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论文见诸于各类报刊,形成学校文化研究的高潮。
(3)学校文化理论开始建构阶段(2000年~)。在前一阶段对学校文化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些学者开始考虑建构“学校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试图把学校文化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目前对“学校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仍有不少争论,真正的“学校文化学”尚未建立,但这些研究充分显示出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步入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的新阶段。
二、学校文化研究的内容
摘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由三个机制构成,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包括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同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动力机制包括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约束机制包括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管理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保证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关键词:文化素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讨论十余年的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但纠缠于此却没有必要。因为这会忽视当今文艺学研究共同体已然迈进了一种反思型的研究范式之中的事实,更会对反思型文艺学研究的特征、效用等进行不必要的忽视。反思型文艺学研究具有从“口头禅”走向“真觉悟”、从平常误识走向科学反思、有自觉的知识建构等重要特点,这无疑可以避免对当下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作意识形态的屏蔽的局限,并让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范式等都得以转型,同时也捍卫了较为科学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虽然反思型文艺学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是文艺学研究的当代形态。
关键词:失语症;反思型文艺学;当代形态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3―0188―06
一、反思型文艺学研究提出的学术背景
早在十多年前,文艺学界就有学者曾提出一个关于文论研究的“失语症”问题。之后围绕此的争论不绝如缕。我们这里不拟就此争论作出一个学术的厘定与合理的评判,这已然超出了笔者的学术能力。这里笔者只是想表达自己对“失语症”的一点基本看法,那就是不能理想地认为,凡是不是纯粹的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话语表述就是“失语症”,没有用本土的理论资源创造出一种文论形态就是“失语症”。因为诸如此类的说法既远离了现代阐释学要义,又有可能陷入本质主义的话语陷阱,从而将“失语症”对象化为一种永恒的事实而成为“文论绝症”。当然,“失语症”的提出有其合法性,因为当时的文论研究确实存在单向移植西方文论的嫌疑,而对其发生语境、学术追求、效用限度等方面都缺乏整体性的自觉反思,以致于我们的文论研究发生了另一种意义的“失语症”,即变成了从理论到理论,而不能对现实发言的“失语症”。而此后围绕于此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文学理论批评化”、“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等,都可谓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失语症”有一定的救治之效。
为此,我们不妨借“失语症”的提法,来回望在它之后十几年来文艺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应该说,“失语症”提出之后的文艺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学术从业人员、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建设还是从学术研究成果、学术效用意识、学术创新意识等方面看,都是如此。但是,“失语症”提出之后的文艺学研究最大的发展与进步,在笔者看来,还是得益于其范型得到了较大的调整与转换。甚至可以说,“失语症”的学术病灶之所以得以了较为有效的诊治,还在于文艺学界已然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文艺学研究范型。我们不妨把这一研究范型命名为:反思型文艺学研究。作出这种判断是有较多的事实依据与理论支撑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知识共同体生产了一大批基于该学科的反思型知识,积累了不少与此相关的文化资本与话语权力,对所在学科造成了较为巨大的冲击,从而引领了所在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型转向。这里不妨提及一位文艺学研究范式转向的主要引领者――陶东风先生。1999年以来,他陆续撰写了《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告别花拳绣腿,立足中国现实――当代中国文论若干倾向的反思》等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论文,并主编了几种有自觉反思意识的文艺学著述如《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等。这些反思型的文艺学知识大有取代那些非反思型的、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的趋势,从而为文艺学知识生产走向科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二,有自觉的方法论指导与知识学支撑,来作为“失语症”提出之后的文艺学研究的知识后盾,从而为反思型文艺学的建构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布迪厄是这一方面最主要与直接的后盾。近年来的文艺学与美学领域中受其反思性社会学知识与方法的影响甚为明显。诸如场域、习性、资本、误识、利益、建构、符号暴力等一大批布迪厄的术语业已成为当下文艺学与美学的学术关键词,比如有学者在其文艺学著述中直接言明自己受到了布迪厄的影响与启发,甚至提出了将反思文艺学作为一门课程的主张①。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布迪厄式的反思性由于它力倡关系主义、反唯智主义、反权力、建构主义等这种具有一定现代性反思性的知识与价值目标,因此就很容易与福柯的话语理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等同样具有反思现代性的知识与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相耦合,而这种后现代主义的知识与思想早已在中国文艺学知识场域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这样反思性就能很容易地渗透进文艺学学术域中,并成其习性而生发出反思型的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