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毕业赠言

研究生毕业赠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中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

摘要:总结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服务的经验,提炼出在特藏服务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有机融合的三个层面:渗透教学科研,打造图书馆文化;开创品牌服务,传承校园精神;关注文化遗产,构建多元文化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 特藏 服务创新 文化传承

黄宗忠在2008年第1期《图书馆》上发表题为《转变办馆理念,以提高图书馆服务档次为重心,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文章,指出:“图书馆办馆的根本目的是两条:一是保存人类记忆,传承人类文明;二是服务于人,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其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根本目的在进行。本文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如何在特藏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国内不少图书馆都设有特藏部负责本馆的特藏工作,但特藏部的工作内容却不尽相同:有的界定为古籍善本相关业务,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有的界定为包括古籍善本在内的各种特殊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的则与古籍善本无关,仅对本馆认定的特色(特殊)资源开展工作,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欧美等国则用“Special col-lections”囊括了图书馆的全部特色(特殊)馆藏工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主要由特藏部负责,该部门集捐赠与特藏为一体,利用清华大学的品牌效应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基于捐赠开展特藏建设;特藏部从大量的捐赠品中甄别出有特殊价值的藏品,划分成不同专题(主题),由专门负责特藏建设的馆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征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整理,现已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特藏资料的读者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图书馆的不同部门进行,如“清华文库”在流通部服务,“保钓、统运”资料在特藏部服务,古彝文在科学古籍研究所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既丰富了馆藏,又将图书馆文化传承的功能融合到特藏服务创新中,探索出图书馆文化——校园文化精神——多元民族文化的“三级文化传承”道路。

1渗透式服务教学科研,打造专业、进取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馆舍、馆藏和设备等形成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各种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形成图书馆的制度文化;馆员的服务、职业精神、价值观、使命感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构成了图书馆的精神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出人文气息浓厚的图书馆文化。

近百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灵活的服务形式、便捷的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服务和支撑,成为学术资源、学术活动、文化展示和开放交流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舍、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和方式等也与时俱进,但专业严谨、进取向上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一直没变。在知识网络时代,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致力于充分利用各种特色馆藏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展专、深服务,主动融人科研和学习的一线,嵌入师生科研和学习过程之中,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提升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专业形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档次。

全文阅读

大师对毕业生的赠言

--- 1 ---

胡适每到学生毕业,总要向毕业生阐释人生的真谛。1929年,胡适给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不要抛弃学问。这是因为,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同时敬告学生:“学问便是铸造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 2 ---

朱自清对毕业生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指出毕业对大学生是个献身的好机会。1933年,朱自清对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你们一旦想到就要走出天真和平的园地,而踏进五花八门的新世界去,不免有些依恋彷徨。然而这种欣慰与感伤都是因袭的,无谓的。堂堂的一个人若只知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或只知道自得其乐,那是没多大意义的。至于低徊流连于不能倒流的时光,更是白费工夫,所以要冷静地看清自己前面的路。你们在大学里造就了自己,这时候该活泼泼地跳进社会里,施展起你们的身手,或从小处下手,或从大处着眼,只要卖力气干都好。但单枪匹马也许只能守成,真正的力量还得靠大伙儿。”

--- 3 ---

闻一多的毕业赠言,不仅安抚学生,更一扫文人古道长亭惜别时,孱弱感伤的人生情绪。1933年,闻一多写给当年毕业生的赠言是:“一个真正的兵,要离开营盘,守壕冲锋,把死人踩在脚下,自己容许也挂了彩,这人才渐渐像一个兵了。打了败仗,带者遍体的鳞伤回来,剩下了一丝气息,甚至是连最后的这一点也没有。一个兵最大的出息,最光明的前途,是败,败得精光。朋友们,现在我将送你们这支生力军去应战。去了!我祝福你们一败!恭维的话、吉利的话,是臭绅士的虚伪,我们弃,想你们也厌恶。”这些话,是对青年发自内心的生命呐喊和号召。

--- 4 ---

竺可桢在毕业赠言中,指出毕业生的人生观必须确定,方能使社会事业有格外的成功。1935年底,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1945年,竺可桢在第18届浙大毕业典礼上为师生留下了名为《大学生之责任》的赠言:“离开学校以前你们是受教育,国家每年要费一二十万金一个人培植你们;离开学校以后,你们就得要为社会服务了。在现代世界你们得认清三点:知先后,明公私,辨是非。我们应该只知是非,不管利害。此话说来容易,要实行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种只顾是非、不顾利害的精神是每个毕业生应具有的。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全文阅读

“造星”梦工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尽全力为孩子们创造机遇,在“众生平等”的前提下,最大范围内做到给每个孩子公平的机会。每当此时,我常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一个人获得的机会,是靠你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与我无关。只要认认真真做事,机会就会悄悄地来与你‘约会’”。于是,孩子们在耳闻目睹了几次我“造星”的经历之后,真正体会到了“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句名言。

“读书”之星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们班一位酷爱诗书的男生小文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一篇立意很高、别出心裁的作文——《和孔子聊聊天》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的开头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碧云天,芳草地,白云悠悠,山前有座茅草屋……我坐进时光机,带了一篮营养品,来到若那山,专程拜访我国教育祖师爷、儒学派掌门人——孔子先生。”我知道,这优美、生动的表述离不开小文热爱阅读的习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我决定打造“读书”之星。于是,我联系了报社的记者,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对我们进行采访后,第二天便以“小学生喜欢看什么书”为题进行了报道,这给了小文以及全班同学莫大的荣耀和鼓舞,从此以后,班级掀起了热爱读书的风潮。星星之火,竟成燎原之势。

“幽默”之星

在备考语文专项阅读中,学生小荣经过努力,考出了49分的好成绩(满分50分)。不过,他其他方面学习基础还很薄弱。为了激励小荣更加上进,我借此契机,请他回去写一篇获奖感言,要求第二天在班上演讲。结果,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小荣又兴奋又激动,回家后认真地完成了一篇风格独特的作品。第二天,小荣在演讲中把他的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来一题,我答一题;来两题,我答一双。”“看!没有什么难得倒我。我读了N遍文章之后,终于全部轻松地搞定了,真是‘神马都是浮云’。”“‘抢分无阻’,很快,我就成了抢分‘敢死队队长’!”……同学们被小荣逗得笑场不断,大家都惊讶于这个平时幽默“过头”的小子,这次竟然把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不是我们班的“幽默”之星吗?于是,我又向媒体爆料,有两家很快派人来采访了小荣。全班同学都为小荣感到荣耀,不少人还沾了他的喜气,也获得了“上镜”的机会。次日,关于小荣的报道“00后获奖感言‘惊艳’了老师”荣登报纸,两天后,电视台又以“教室里不一样的‘获奖感言’”播放了当日的采访。

“科研”之星

进入六年级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以什么样的形式来陪伴孩子们毕业,才能为他们日后留下一份独特的回忆。一天,一篇习作题给了我答案。题目要求学生就教材提供的话题或教材之外想到的话题,展开一次调查,用调查结论完成一篇作文。我灵机一动,何不指导孩子们像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那样做一个简单的小学生毕业调查研究呢?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科研精神,更是一项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毕业季活动。

于是,我着手指导孩子们讨论“选题”。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终于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确立了丰富多样的“研究课题”:有的学生关注劳动,便以“小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调查”为题;有的学生喜欢玩游戏,就选了“关于小学生玩游戏的调查”;有的学生看到同学们在毕业之际忙着互相赠言,就准备做“60、70、80、90四个年代与00后毕业赠言比较的调查研究”;还有的学生对星座感兴趣,就选了“关于星座的调查”;等等。最终,小悦同学做的《60、70、80、90四个年代与00后毕业赠言比较的调查研究》以详实的数据统计、富有时代特点的结论,在评比中赢得了全班第一。为了激励孩子们向小悦同学学习认真专研的精神,我再次联系了记者,向他们展示我们班的“科研”之星。记者们对孩子们的“毕业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第二天,《跨度40年的毕业赠言都是啥样的?》便出现在报纸上,并引用了小悦的研究结论:“00后的赠言更幽默、更轻松,更能体现网络时代的特点。”这篇报道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同时也激起了几代人的怀旧情怀。

全文阅读

高校教育捐赠文化营造探讨

1引言

高校教育捐赠文化是高校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管理、规范由社会和校友自愿捐赠其财产资助高等教育所形成常态化的文化氛围。在校生未来捐赠亦指校友捐赠,源于对母校的深厚情感,自愿将其所拥有的财产赠予母校来发展教育事业,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社会公益性等特点。[1]校友捐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充分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在教育筹资活动中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D.BJohnstone)将校友捐赠影响因素归为四个方面:大量富有的校友和朋友、有利的税收政策、高等教育制度支持和优良的捐赠文化传统。[2]其中,捐赠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校生作为学校未来宣传和展示学校风采的校友资源,学校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捐赠文化氛围,有利于在校生毕业后为母校筹集资金,促进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2015年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达171亿,约占中国大学接收社会捐赠总额的31%,全国共有30所高校突破1亿。[3]可见,我国高校校友捐赠总量在不断地增加,校友捐赠是教育捐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校友对母校教育事业的认可、支持和关注。本研究在高校教育捐赠文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西北工业大学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际调研,正式调查于2015年8月完成,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回收问卷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100%。

2在校生对高校教育捐赠文化活动的认知情况

2.1在校生对学校教育捐赠文化活动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80.43%的学生对奖助学金情况只是有一些了解。了解途径包括听老师、同学提过(56.53%),学校宣传得知(30.43%),自己主动查找了解(13.04%)。还了解到,59.42%获得过奖助学金的同学也并未有意识去主动了解所获得奖助金的情况。高校教育基金会是各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载体,主要工作包括向社会筹集捐赠资金、对捐赠资金进行有效地资本运作及发放奖助学金等。而对学校教育基金会的了解情况,不知道学校有基金会的存在(36.96%)、有所耳闻(33.33%)、比较了解(24.64%)。在校生在缺少对学校捐赠文化活动、机构了解的情况下,未来是无法产生捐赠动机的。

2.2对学校教育捐赠文化活动的评价

在校生对学校教育捐赠文化活动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其教育捐赠观念的偏差。69.64%获得过奖助学金的同学认为奖助学金并未起到很大作用。关于“募捐活动作用大吗”,认为作用一般(61.59%),作用很大(34.78%),作用不大(3.62%)。调查显示,87.68%的在校生认为学校捐赠资金对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起辅助作用。可见,学校对筹资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困难学生起的帮助作用较小,未取得教育捐赠文化活动应有的成效,对在校生未来捐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3教育捐赠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和捐赠意愿

全文阅读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用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去充实丰富语文教学的小课堂,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听歌曲歌词写赏析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写文章赏析的兴趣不如写歌词赏析,投其所好,在赏析写作中经常让他们做歌词赏析的训练。既培养了写作赏析能力又提高了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⑴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将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播放给学生听,在分组讨论歌词意境时,课堂效果反响强烈。可能是音乐的魅力,让孩子们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去感悟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内容提到了《骊歌》,准备课件的时候,我上网下载了这首歌。词作者李叔同是中国研究西洋绘画和音乐的第一人,难怪词写的如此意境悠远,曲更是和词相得益彰。学生赏析文章中不乏优秀之作:歌词中有一句“一杯浊洒尽余欢”,出自明代状元杨慎的一首名词之中“一壶浊酒喜相逢”。看到此处,我不禁大喜,孩子们颇有探究精神啊!

二、将毕业赠言运用于写作

校园生活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借助互赠临别赠言的形式,让学生以真挚的话语,送上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也是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让学生自发地运用了毕业赠言。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

引导学生写积极健康的临别赠言,用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回顾学校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赠言的形式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给学生题写赠言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如果上好了,会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赠言要张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要给对方以鼓励、鞭策或赞美,让赠言成为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奋进剂”。

全文阅读

中国大学为何难获企业家捐赠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一千五百万美元(约九千三百万元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潘石屹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时强调,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们。

作为企业家,潘石屹把自己挣的钱捐资,捐给谁,是他的权力和自由。一些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中国大学,是质疑错了对象。应该质疑的是:中国大学为何难以获得社会的捐赠,包括企业家的捐赠和校友的捐赠。

大约在四年前,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八百八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曾在国内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中国母校,却要把钱捐给耶鲁大学?网友们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四年之后,网友们对潘石屹的质疑,与当年对张磊的质疑几乎一样,稍微不同的是,有网友质疑他为何赚中国人的钱,却要去捐赠美国大学。

说实在的,如果这就是中国的慈善捐赠环境,很多有意愿的捐赠者,不会在网友的道德绑架下改变自己的捐赠意向。成熟理性的慈善环境,应该尊重捐赠者的意愿。至于国内的学校、慈善机构如何才能获得捐赠,我们不应该去指责捐赠者不爱国,而是要反思自身的公益事业是否做得规范、专业。

我国大学相比世界一流大学,在社会募捐方面做得很不好。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教育拨款和课题经费拨款),并不重视社会募捐资金,在回报捐赠者以及使用资金方面,也时常引发争议,比如学校回报给捐赠者冠名、学校和企业间进行利益交换、使用捐赠资金不透明等。而国外大学,有专业机构负责募捐,社会募捐的经费是保证学校独立办学的重要力量,学校在给捐赠者冠名、使用捐赠资金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包括通过学校理事会决策、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捐赠者并不能干涉学校的办学等等。

这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制度之下,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办学经费必须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因此,捐赠者并不担心捐赠的资金会被滥用或被挥霍掉。可我国内地高校则不然,由于缺乏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就连国家拨付的经费都存在被挥霍甚至贪污的情况,因此,很多捐赠者对捐赠内地的大学一直处于观望状态。试想,时常听闻中国科研经费只有40%用于科研这样的消息,还有多少人会认为中国大学缺钱,缺钱的大学会这样对待紧缺的经费吗?

就连这些高校培养的学生,积极捐赠者也很少。大多情况下,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就与母校失去联系,只有等到某一天功成名就,才会被母校“重视”。有一些高校担心学生一毕业就“人间蒸发”,还扣押毕业证书,以此要求学生必须在离校前偿还贷款。如此功利地对待校友,怎么可能让校友真正关注母校的发展?而美国大学,不但在学生求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通过校友会组织,持续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像哈佛大学,校友捐赠率高达近50%(这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普林斯顿大学高达70%),我国有哪所学校能做到这一点?

尊重捐赠者的权利,和尊重学生的权利是同一个道理。我们只有学会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不是动辄用道德去绑架他人的权利,才可能不断进步。就学校的办学而言,只有每个办学者尊重学生的权利,真正对教育负责,才能办出高质量、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

全文阅读

为何中国大学难获捐赠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元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就此提出疑问,在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高校而不是选择中国高校,而潘石屹回应时称,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们。

大约在四年前,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这事也曾在国内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中国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却要把钱捐给耶鲁大学,网友们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四年之后,网友们对潘石屹的质疑,与当年对张磊的质疑几乎完全一样。

说实在的,这就是中国的慈善捐赠环境――捐赠者不会在网友的道德绑架下改变自己的捐赠意向。成熟理性的慈善环境,应该尊重捐赠者的意愿。至于国内的学校、慈善机构如何不能获得捐赠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指责捐赠者不爱国,而要反思自身的公益事业是否做得规范、专业。

相比国外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在社会募捐方面做得很不好。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并不重视社会募捐。就是获得社会募捐,在回报捐赠者以及用好募捐方面也时常引发争议。比如,学校回报给捐赠者冠名,学校和企业间进行利益交换、使用捐赠经费不透明等。而在国外大学,有专业机构负责募捐,社会募捐的经费是保证学校独立办学的重要力量。学校在给捐赠者冠名、使用捐赠资金方面也有规范的制度,包括通过学校理事会决策、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捐赠者不能干涉学校的办学等。

这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办学经费都必须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因此,捐赠者并不担心捐赠的资金会被滥用,不会不被用到“刀刃上”而被挥霍掉。

我国内地高校则不然。由于缺乏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就连国家拨付的经费都存在被挥霍、铺张浪费,甚至贪污的情况。因此,很多捐赠者对捐赠给内地的大学一直心存担忧。试想,时常听闻中国科研经费只有40%用于科研这样的消息,有多少人认为中国大学缺钱?

在国内,就连高校培养的学生,其中积极捐赠者也很少。大多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就与母校失去联系,只有在功成名就后,才会被母校“重视”。有一些高校担心学生一毕业就“人间蒸发”,还扣押毕业证书要求学生必须在离校前归还贷款。如此功利地对待校友,怎么可能让校友去真正关注母校的发展?但在美国大学,不但在学生求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通过校友会组织持续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像哈佛大学,校友捐赠率高达近50%。我国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一点。

尊重捐赠者的权利,和尊重学生的权利是同一个道理。我国社会只有学会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而不是动辄用道德去绑架他人的权利,才能不断进步。就学校办学而言,只有每个办学者尊重学生的权利,真正对教育负责,才能办出高质量、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

全文阅读

记胡适的一次毕业演讲

胡适先生是个喜欢演讲也很能演讲的人。1948年10月7日的《胡适日记》曾记载:“此行在武汉住了三天,讲演了十次,虽然辛苦,我很高兴,很满意。”在唐德刚1957―1958年记录的《胡适口述自传》中,专辟一小节“公开演讲的训练”,记载他为了作公开讲演的正式训练,在1912年夏天选修了一门训练讲演的课程,由此开始了他后来有训练的讲演生涯,甚至使得他的学业有所荒废也在所不辞。他认为在美国留学时期的公开讲演对他大有裨益。他发现“公开讲演时常强迫我对一个讲题作有系统的和合乎逻辑的构想,然后再作有系统的又合乎逻辑和文化气味的陈述”。

胡适先生一生演讲无数,不免和西方大学一样,作为名人在中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毕业演讲。本文主要围绕胡适、季羡林、夏鼐的日记记载,着重谈谈1934年6月胡适在清华大学发表的一次毕业演讲。

讲者卖力,听者无意

胡适在1934年6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到清华大学作毕业讲演,汗透了一身衣服。在清华午餐。”晚上回家又“写《大公报》星期论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两点写成”。他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又写道:“四点到辅仁大学作毕业演讲。”这应该是同一个内容在清华和辅仁演讲了两次,而在《大公报》正式发表的则是清华大学这一次演讲基础上的补充完善稿。

此时的胡适,在校身份是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他既然为演讲“汗透了一身衣服”,显得十分卖力,那么这一次演讲的效果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夏鼐日记》里是怎么说的。夏鼐是清华大学1934级(第六级)历史系学生,他1934年6月22日的日记记载:

上午10时行毕业礼。来宾演讲是胡适。4年前在光华时曾听过他在毕业礼上的致辞,这次也不外那套陈话。说“自己有三张药方,好比观音赐予孙行者的三根毫毛,可以给你们将来救急用:(1)多找出几个问题,以作研究;(2)多弄点业余的玩意儿,在职业外发展自己的天才;(3)要有自信心,自强不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实则根据自己这几天的经验,毕业即同失业,什么也谈不到。胡适所说的,依旧是局外人的风凉话而已。

四年前也就是1930年的夏天,夏鼐在上海光华附中毕业。他认为胡适此次在清华的致辞与四年前他在“光华”听到的演讲类似。光华附中是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不知道他在这里所说的“光华”是光华大学还是光华附中,抑或是胡适在光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而高中毕业生应该也参加了此次毕业典礼。

“那套陈话”指的是演讲关于“三个药方”的主旨。两次演讲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作为听讲者的夏鼐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他说根据自己这几天的经验,毕业就是失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他6月19日的日记:

全文阅读

卡拉ok纳凉晚会策划方案

卡拉ok纳凉晚会策划方案

一、晚会宗旨

1、庆祝抗击SARS的胜利,为放松同学们一段时间以来的紧张心情提供一个欢乐的空间。

2、欢送毕业生,为抒发毕业生对自动化所和同学之间的惜别之情提供一个激情的舞台。

二、晚会方案

1、时间:7月11号晚7:00——10:30

2、地点:自动化大厦顶层“天台花园”

3、形式:纳凉、闲聊、唱歌、跳舞,以自娱自乐为主

全文阅读

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探讨

摘要 校友是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面向的一个特殊群体,该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校友服务 校外读者

面向校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友是指曾经在某校学习过的各种层次和各个类别的学生,以及在该校工作过的教授、兼职教授和教职员工等;狭义的校友是指曾经在同一所学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本文所述的校友是指广义的校友。校友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遍及各行各业,他们对母校了解全面而且深刻,与母校之间有着特定的“血缘关系”。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服务未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对此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提供参考。

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友服务概况

1.1 国外高校图书馆

国外高校图书馆一般把校外人员分为校友(Alumni)和游客(Visitor),两类人员利用图书馆的权限有所不同。游客可以到图书馆浏览、借书、访问学校某些公开课资料及开放数据库;校友除此之外,可以使用一些专业数据库。但不同高校的开放程度不同。

1.1.1 美国

美国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社会化服务时非常注重细节,特别重视提高服务的价值,力求在“读者的信息需求与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美国大学图书馆通过细分读者类型,分配读者权利,首先保证本校读者使用图书馆,声明本校读者优先;同时,给予各类读者不同程度的图书馆使用权利,在保证本校读者图书馆使用权利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校外读者的信息需求。校友利用图书馆的权限要高于一般校外读者,但不同的校友之间也会存在权限差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