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考试科目改革研究

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基本原则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高考首先要公平,其次要完成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就需要不断改革,注重引导性与时代性,同时要具有可行性。

(一)公平性目前,高考成为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保障,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高考科目设置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障公平。科目设置的公平包含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城乡差异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下的考试公平;二是以性别差异为代表的考生群体思维结构差异下的考试公平。科目设置改革方向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本身没有错,但是也应当考虑到当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下降的时候,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的时候〔5〕,事实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城乡不公平。目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都是必考科目,其中包含了两门语言类科目,必然造成现行方案有利于语言天赋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女生。

(二)三个“有利于”教育部对高考科目设置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就应该根据高校不同层次的要求分类考试,而不能实行报考所有高校的考生一张试卷。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到最高分与最低分往往相差上百分,所有考生一张试卷是难以实现高校选拔人才的个性需要的。在考什么学什么这一难以破解的难题下,要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做设计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目标开设多层次的考试科目。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一是允许高校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开展单独测试,两者结合录取,如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二是对于那些暂无资质实行自主招生等单独测试的更多的高校,应当在考试科目中设置一定的可选科目,由高校自主提出成绩要求,考生自行选择参考科目,这也符合进一步减少统考科目的改革目标与要求。

(三)引导性与时代性学科知识应当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能够反映时代的学科知识发展,并能够引导社会的知识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对科目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历史实践来看,外语科目从无到有,从权重低到权重高,生物科目也逐步纳入到高考考试科目中也正反映了这一点。而当外语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内生需要,同时社会上已有多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外语社会化考试的时候,高考是否还需要对外语科目进行定量测试就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命题。高考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与招生录取紧密联系,为了实现统一录取的需要,客观上需要考生成绩以分数定量的方式呈现,以实现对考生的排队区分。而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层次的高校录取已经从选拔性向着合格性转变,部分科目也可以实现从定量向定性的转变。

(四)可行性高考科目设置须考虑到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要使中学的教学组织工作便于开展,又要使高校录取时易于操作,并且还需要被社会、高校、考生和家长认可和理解。所以,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实际的国情与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方案,使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进行高考科目设置时,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三种关系。可行性是评价高考科目设置合理性的最终依据,也是最现实的依据〔6〕。

二、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

(一)现行方案的分析我国现行的高考考试科目方案多为本轮新课程改革后推出,主要以“3+综合(文科/理科)”为主,是“3+X”方案的完善和发展〔7〕。“3+X”之所以最终走向了“3+综合”,其原因在于“X”考生的选科不统一,但是最终录取划线、投档时却又需合并处理,而不同科目的试题难易程度常常不一致,极易引起社会和考生不满,同时其科学性也确实欠缺。一方面,减少考试科目,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希望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于是纷纷设置了综合科目,看似减少了考试科目,实际上只是将不同科目的考试合并成一张试卷。另外,各省通过会考或者学业水平测试此类标准参照性考试来考察考生在高中所学学科的水平,其目的在于试图纠正高考分科录取带来的偏科问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但综合来看,所有的科目设置改革均在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展开,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始终在高考考试科目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自从外语科目被加入高考统考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地区将语文、数学、外语从高考统考中剔除。“3+综合”在“3+X”推出后最终成为主流,应该说是实用主义的结果。这样的改革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重要地位愈发凸出。综合卷看似考一门,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考生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减轻考生负担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的关系,这些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新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被提出。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推出新高考方案,以三门总分划线排序投档录取,而其他科目分别以学业水平测试选测或必测科目的形式呈现,供高校录取参考。该方案尊重了高校及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组合,高校也可以自主提出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科目只提供等级成绩,认为区分度不够;二是尽管从大方案设计上给予了高校足够的自,但在具体执行中高校从方便出发,对提出等级的要求往往不予深究。比如,提出物理化学组合AB的等级要求,说明其接受物理A化学B或者物理B化学A的组合,但为何物理B+化学B+的等级组合院校就不予接受呢,这与物理化学AB究竟有何区别,暂时还没有被考虑。该方案仍然实行了文理分科考试、分科录取,同时,虽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加学业水平测试选拔考试,但是后者也是在高考统考期间进行,实际高考统考5门。可见,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其突出表现在扩大考生选择权、高校自。科目设置承认了考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承认了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将对学科的基本素养的考察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性考试中去。那么,未来的科目设置改革未尝不可以考虑将更多的考试科目交给高校来确定,可通过增设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的形式来满足高校对统考科目外的学业水平考察,同时高考也应该接纳一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信度的社会化考试项目,将这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全文阅读

教育局高中招生意见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初中学生成长评价制度,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取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学业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两部分组成。

(一)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由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1.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学生日常学习成绩是对初中学生3年各学科学习成绩的阶段性和过程性评价,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小组学习、活动参与、出勤以及期末考试测评等内容组成。学生日常学习成绩采用等级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公布。每校每科A(优秀)等级的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全校该年级学生总数的25%至30%范围内。学生的日常学习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学习成绩每门均须达到C级(含C级)以上等级;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可以参加补考,补考工作由各初中学校负责统一组织,补考成绩达不到C级的考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须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和措施,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制定学生在校日常学习评价管理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质量监测标准及检测办法,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进行质量监测,但不得统一组织考试。

2.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生物、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和信息技术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水平考试,除信息技术采用上机考试外其它学科考试形式均为闭卷考试。生物、地理、思想品德、历史和信息技术实行等级评价,成绩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公布。体育与健康的测试根据市教育局的体育测试办法进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及升学的重要依据,未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建立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要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评价内容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目标要求,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部分。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评定时段,在初中第六学期依据学生3个学年基础性发展目标总体表现,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确定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等级为A(优秀)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该校初三年级学生总数的25%。综合评语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并汇总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该成绩为D级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全文阅读

2015-医师定期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

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县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含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四大类别。

二、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试三项。

(一)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机构负责考核,考核机构复核。

(二)专业技能测试由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统一命题,考核机构组织测试,考官必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测试办法:技能测试共考2题,其中必考题1题,从3题中随机抽取一题,备考1题,从20题中随机抽取1题,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专业知识考试由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统一命题,考核机构组织考试,考试办法如下:专业知识考试共100题,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程序

全文阅读

某校医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考试焦虑状况。方法 应用考试焦虑量表对204名医学院学生在考前两周进行测试。结果 医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低于广州普通大学生,且女生的考试焦虑状况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考试焦虑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医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具有性别显著差异。

【关键词】 考试焦虑量表;考试焦虑;医学生

A Survey on the Test Anxie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Ling Xiao, Fan Xiaoling, Yang Jiefang, et al. 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the test anxie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he 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 was used in testing 204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two weeks before final examinations. Results The level of test anxie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from Guangzhou, female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test anxiety than male students, bu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grade and specialty differences i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 in test anxiety.

【Key words】 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 Test anxiety; Medical college student

考试焦虑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适度的考试焦虑可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对于学生集中注意、活跃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严重的考试焦虑则对学习有极大的危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1]。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群体之一,其课程设置多、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为医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全文阅读

我区将实行“3+3”高考模式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具体部署,标志着我区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3月22日,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会(以下简称会)在南宁召开,会上明确了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2015年,制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启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等考试招生单项改革;2019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广西特点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改革五方面的内容

《方案》提出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完善义务教育就学升学办法,合理编制分配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优化高校招生计划结构,实施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性专项计划,增加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生上全国重点高校和区内第一批招生本科高校的机会。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逐步使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录取批次设置,积极探索录取不分批次、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成、实行专业平行投档的招生录取模式,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四是深化高考改革。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含听力)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全文阅读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近代以来,高等学校考试的考核作用愈发明显,考试管理的作用也凸显出来。本文旨在了解考试管理在高校课程考试时体现的作用,在现实条件下,考试管理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考核形式死板、屡禁不止的作弊问题、容易被忽视的考后质量分析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们应该解放思想,寻求最合适的考核方式;教学管理者狠抓学风,促进考风的提升;考试管理者们则应该制定和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同时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做好高校的考试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考试;课程考试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中国最早的考试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那个时期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官员。在随后三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以选拔官员为目的的考试从未间断,而且在隋唐时期形成和完善了对中国封建王朝取士产生重要影响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考试除了被赋予选拔官员的作用,还因为教育的不断发展,考试又被赋予了新的作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即考核学生学业状况。

近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课程考试的考核作用越发明显。高等学校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据实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依据,都会依赖规范而专业的考试管理来实现。但是,要使考试管理在高校考试中的作用得到最大体现,就一定要了解考试管理能发挥什么作用、当前考试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面对问题需要用什么方法解决。

一、考试管理的作用

全文阅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困境与出路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它是在总结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课程评价制度。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对建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检测机制、规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行为,使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自2010年1月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为深入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一年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学业水平考试发展的决策建议,课题组近期对江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类整群抽样法,从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宜春、吉安等6个市,随机抽取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各一所,共12所学校。调查对象包括两类:一是高中教师与管理人员(以下统称为“教师”),涵盖了不同教龄、不同学科的教师;二是参加过学业水平考试的高中学生,既有文科班的学生,也有理科班的学生。问卷为自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调查问卷(分教师与管理人员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问卷包括“对现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意见”、“对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改革的意向”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改革的关系”三个模块的内容,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1份,回收有效率88.1%),最后将收集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还依据“访谈提纲”与有关中学的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在自上而下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江西省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精心组织,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初步的工作经验。例如,学业水平考试保证了国家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作用更加明显;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实施对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业水平考试也促进了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和高考方案的不断革新。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学业水平考试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社会氛围营造、师生观念的转变、考试工作的组织管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难。

一、 现行学业水平考试所面临的困境

1.思想认识偏差导致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陷入边缘化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52.7%)对现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认同度不高,学业水平考试并未如我们希冀的那样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师生(45.3%)认为现行学业水平考试对抑制“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克服偏科现象以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用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学校对学业水平考试不够重视。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不少人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影响不大,较多师生把学业水平考试完全等同于以往的高中毕业会考,认为即便学生不能通过考试也无大碍。因此,不少学校只是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考试,使得学业水平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化、走过场的考试。其二,教师尤其是学生对考试产生反感甚至排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师生的教学、学业负担比较重,学生考试的名目繁多,这就使得教师尤其是学生对过多的考试产生反感和排斥,不少人指责学业水平考试 “劳民伤财”,把其看作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累赘,是一种“低水平重复考试”。

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学业水平考试在很多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考试的地位与作用陷入边缘化。正因为如此,现在有不少人都建议取消学业水平考试。

2.监管工作不力导致学业水平考试的公平性受到挑战

在“对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改革的意向”这项调查中,近半数的师生(41.2%)对 “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改革诉求强烈。访谈中也了解到,由于不少地方对学业水平考试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考试组织工作存在缺陷,对考试监管不严,使得考试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舞弊现象,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很多师生对此意见很大。

全文阅读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面向高中全体学生的一种过关性水平测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善待学业水平测试,不仅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扎实开展,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更能为将来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基础。在第一届的学业水平测试中,我所教的班级地理学科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遥遥领先,多次受到领导师生的好评和学校的嘉奖。那么,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取得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理想成绩呢?下面结合地理教学的具体实践,从八个方面简要谈谈自己对学业测试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点滴做法。

一、要思想重视,目标明确

要让学生彻底摒弃“高考事大,水平测试事小”的片面认识,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水平测试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水平测试是高中阶段仅次于高考的国家级正规考试,高中学业测试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高中阶段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每一届学生的第一节地理课,我都要告诉他们学业测试的目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方法、问题等。这样,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学生便会高度重视、有的放矢,最终取得学业水平测试的胜利。

二、要立足课堂,功在平时

有人认为地理好学,会考前突击背诵、记忆几天就行了。其实不然。地理学科知识面广,是介于人文和自然两大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抽象性、逻辑性、规律性、原理性、发展性等特点突出。如果不能仔细消化吸收每一节地理课的内容,注定难以学好地理。高中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高中所有的学科中,地理无疑是最难理解掌握的学科之一。实践证明,缺乏理解的记忆是难以有效和持久的。只有平时踏实上好每一节课,透彻理解所学内容,考前就不必临时抱佛脚了。

三、要吃透教材,注重基础

学业水平测试不是选拔考试,所考内容往往紧扣课本,突出基础。即使难度较大的题,也通常是对教材内容的引申和扩展,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对基础知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再适度引申和扩展。

四、要讲练结合,融会贯通

全文阅读

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模拟试题的编拟

摘 要:本文对于如何编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模拟试题,高效地进行复习备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明确考试的难度要求、依据教材编拟试题、依据题型示例编拟试题、依据样卷编拟试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 数学模拟试题 编拟

辽宁省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健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积极准备好学业水平测试,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012年是第一年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如何备考,才能在复习时间紧、考查范围广的条件下取得好的成绩呢?当然,学生平时扎扎实实地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最关键因素,但教师考前精心合理地编拟模拟试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一、明确考试的难度要求

依据《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难度在0.70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0.70的试题是中等题,难度在0.40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且明确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在全卷中的比例为7:2:1。这就与《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试卷应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也很简单,这是由考试性质所决定的:学业水平测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它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而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新生。所以,在编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时,一定要控制难度,不能向高考试题的难度看齐,否则,学生费时费力,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难题上,一方面会影响复习的进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复习的信心。

例如,同样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比较一下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在难度上的差异,在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中是这样考查的: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y?叟02x-y?叟4x+y?燮10,则z=2x+y的最小值为( )

全文阅读

临床医学内科学多元化研究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校教学三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逐步确立,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对临床医学专科《内科学》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客观完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一张考试卷定成绩的现状,减轻学生最终一次性考试的压力。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多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边学习,边复习,对重点内容强化掌握,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成绩,降低不及格率,让学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考得过。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通过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客观完整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一张考试卷定成绩的现状,减轻学生最终考试的负担,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相应降低学生作弊动机,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一是弥补《内科学》成绩无实训考核的缺陷,总成绩中实践技能强化培训成绩占一部分;二是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习前实践技能强化培训,改变以往学生不重视培训过程,培训成绩用不上的状况,使学生认真对待整个实习前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过程,促进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整个实践技能强化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第三年的实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对象

以2011级临床医学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专业的《内科学》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提问、出勤、作业批改、期末考试、病历书写、实践技能考核等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变总结式考核为过程考核,改变原有一纸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四、研究内容

(一)编写《内科学习题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