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课改工作经验总结

学校课改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寻找一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在抓好常规教研的基础上,加大了教科研的力度,提高了科研兴校的意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实验教学课题研究,使多种媒体协调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现将我校的活动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识到位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

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出一条适合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为21世纪的教师,面对发展中的社会和发展中的学生,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法,灌输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是不行的。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抽象、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索式学习,让学生学会求知、锻炼思维。上述认识是我们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的源泉和动力。

二、组织领导到位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保障

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批优秀的科研队伍,有了优秀的科研队伍便能兴一处学校。为了使活动教学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大胆确定工作重心,强化教科研工作,建章立制,规范创新,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管理。

1.建立健全各项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实验课题研究小组等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指导教科研工作。从课题的确立到实施方案的制订;从学期课题实验计划到学校课题工作总结,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实行全方位管理,亲临工作第一线进行领导、指导,及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全文阅读

教育局长在基础教育改革总结会的讲话

刚才韩局长对我市前几年课改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两所学校作了交流发言市教科所任所长又对我市课改工作所取的成绩作了高度的评价。我认为,我市的课改工作可概括为三句话:起步较快,成效明显,问题不少。下面,我仅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面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是“三不够”和“三不到位”。

部分学校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对课改工作重视都很不够。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不重视,教师就难以引起重视。今年暑假各校校长都到北京进行了学习和研修,听了很多有名的校长介绍教育理论和管理经验。各校应该择其要点组织学习,结合本校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要坚信:只有“重视够”,才能“回报多”。

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不够

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存在工作做得多、总结提炼少的现象。各校要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力度,切实找准本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教学过程落实不够

全文阅读

学校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育局,直属初中、小学: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20*至20*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省市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为依据,通过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的评选,立标建模,典型示范,引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开发、建设、管理和实施的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学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全面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新课程整体实施的实际水平为着眼点,既重视必要的文本资料和指标评分,更重视对办学实情的调查研究和对办学行为的质性评价。

(二)突出重点,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课改实际,评估指标突出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学生评价与教师培训”三个维度中的重点要素,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格标准,公正合理的原则。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评价。其中未按要求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20*年新入学班级班额超出规定人数(小学45人,初中50人)、学校编班时未均衡编班(在年级中分快慢班、重点班、特色班,或未经市教育局批准设立所谓“实验班”)、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超过招生总人数15%的学校及未遵守全市统一要求的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有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的均不能被评选为*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全文阅读

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积极进取、稳步推进的原则。课程改革是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又必须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课程改革目标与现实条件的关系,客观科学地处理课程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切实有效地稳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整体进入、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我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同学校,实施分类指导,各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

需三)科研引领、以校为本的原则。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全新工作。必须加强对学校实验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指导。同时对于新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充分尊重普通高中的自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以校为本”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体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四)政府主导、通力合作的原则。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影响大的复杂社会工程,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统筹协调部门力量组织实施。同时,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争取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目标和任务

结合我县实际,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市教育局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

具体目标任务是

全文阅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XX年----200年度第一学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我教研组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离经验,在多媒体教学上,学校更是大力推广,做课件、用课件,用好课件的思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效果显著。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中心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组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教研组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每周各教研组有固定的教研时间,在形式上也较上期有所变化。本期注重全乡学校联手,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

1、我组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2、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五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周教研时间至少观看两节课改实验区优质课堂实录,并认真填写述课表,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全文阅读

地方特色高效课堂创建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全县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经研究决定,2012年——2014年,在全县中小学连续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结合学习推广教育发达地区改革经验,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目标

1.努力构建以“学、导、练、测”为核心的具有景泰地方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推行“有效自学——合理引导——变式训练——及时检测”的教学策略,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适当拓展课程资源,科学整合教材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学生会学、乐学、富有活力的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结合校情、学情和师资现状,创建符合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普通高中学段,立足课程大容量、高难度以及高考高标准的实际,着力于“集体备课、学案提效、精细管理、联合攻(高考)关”等方面,努力构建“有效教学——高效训练——特色备考”教学模式。初中学段、城区小学、各学区中心小学,立足于标准班额、专业师资相对齐全的实际,大胆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地区高效课堂先进经验,充分内化,积极创新,系统创建校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农村普通完小、各教学点,立足于班额超小、兼课超多的实际,着重在“小班化教学研究”上下工夫,切实推行“个体谈话——作业面批——当堂检测——家校一体”教学策略,力争构建学生与教师、课本、名著、媒体、家长、社会等多渠道“立体对话”教学模式。

三、三年规划

(一)培植骨干,在实验中建设(2012年)

全文阅读

关于赴贵定县的学习考察报告

200*年4月上旬,我办得到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在教研室付主任和张厚昌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全镇骨干教师赴“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贵定县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员组成情况:

本次学习考察组计18人,其中教研室领导2人,教办人员5人,各中心完小教导主任5人,各中心完小骨干教师6人。

二、赴贵定学习情况:

(一)学习情况简介:

本次学习得到贵定县教育局的热情接待,同时正值贵定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课改研讨课——语文、数学、科学等三门学科的竞赛。我们先听课(共计听课144节,平均人均听课8节),后听经验介绍(由贵定县教育局副局长金士文、教研室主任贾琦和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赵大芬作了“课改”经验介绍)。

(二)贵定县“课改”情况:

1、基本情况:贵定县地属黔南州,总人口28万人,所辖20个乡镇,年总产值1亿5千多万元,教师3000多人,村级以上106所,中学14所。2001年参加的学校、教师、学生见下表:

全文阅读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以下是我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应抓好通识性培训,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英语教师们应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英语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师生成为学习的集体,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良好的师生情和学习氛围。­

四、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全文阅读

有效课堂化学课程实施策略

摘 要:通过总结学校多年来化学教研工作的经验,融入校本教研的优越性,旨在探索更贴近学生、效果更佳的教学研究方法,以达到更突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校本教研 化学有效课堂 课程改革 实施策略

我校化学教学通过五年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整体教学效果显著;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为了推动化学教学工作、带动我校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细致、高效、快捷地开展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方案拟订如下:

一、建立校本教研化学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熊燕

副组长:张九玉 邹丽萍

组员:兰久秀 田建华 叶运洪

二、校本教研计划及内容

全文阅读

《现场总线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如何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掌握该门课的重点知识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7-01

一、引言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的控制网络技术,是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内容是以七层网络结构、数据通信原理为基础,系统地介绍CAN总线、基金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profibus总线等工业控制常用的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实际工程运用等内容[1]。现场总线是工业控制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关键技术[2],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相当大一部分在从事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业控制设备的研发、销售、技术支持与维护等工作。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要求,从《现场总线技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和尝试。

二、教学内容改革

《现场总线技术》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必须紧密结合学校与专业的定位。成都大学自身定位是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计划将于2016年接受工程教育认证,因此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该是培养现场应用型技术人才。

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应该要综合结合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与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内容。成都大学是成都市政府所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担负起为成都市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我校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中70%左右在成都就业,因此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应该要突出成都市在现场总线技术上的需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