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徒工合同

学徒工合同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徒工劳动合同书

用人单位(甲方): 职工(乙方):

地址: 身份证号码: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同意聘用乙方到本企业工作,经双方协商同意自愿订立本协议。

1、本协议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

中前 个月为试用期,甲方可根据乙方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试用期。

2、乙方作为学徒被聘用进厂后,甲方为乙方提供全方面的操作技术、操作理论、管理知识及安全方面的培训。

3、乙方进厂后试用期工资为 元/月, 天/月工作制, 包食宿,试用期满后视实际情况定薪。

4、乙方需交付甲方培训费800元,从每月薪资中扣除(每月扣200元,扣满800元为止),该培训费在本协议期满后一次性退还给乙方。

全文阅读

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摘 要: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并了会议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该报告界定了“高质量学徒制”这一概念,集中讨论了与“高质量学徒制”有关的十二项议题,最终得出结论: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益处得到公认,各国应当依据本国具体国情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质量学徒制;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缓慢,大量青年缺乏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的技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国家的平均青年失业率超过20%,而现代学徒制开展得较好的瑞士、德国、丹麦、荷兰等国的青年失业率均控制在10%左右。其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推行了学徒制,然而效果并没有德国那么显著,普遍面临着质量问题。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取网络论坛(e-forum)的形式,旨在探索现代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的特征,分析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所需的种种条件。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229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男性62%、女性38%)参加了此次会议[1]。经过为期12天的讨论,UNESCO-UNEVOC形成并了本次会议的最终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Delivering TVET through Quality Apprenticeships)。

一、何谓“高质量学徒制”

现代正规的学徒制旨在提供优质培训机会,使学徒、培训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系统整体上实现多赢。“高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引入,并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G20)多边及双边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机构、组织的广泛支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作和培训条件的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培训企业的相关条件符合安全标准,学徒受到社会保障计划保护并可以得到工资或津贴。第二,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培训项目要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年轻人学习到就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第三,证书的质量――支持学徒在全国范围从事培训岗位性质的工作。第四,学徒制所有参与方多赢局面的质量――培训企业受益于获得额外劳动力,可以将学徒制作为招生策略;学徒学习职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领取工资,得到有效的证书以及获取工作经验;培训学校受益于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社会和经济受益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以及青年就业率的提高。[2]

根据ILO的一项研究,学徒制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要素:一是政府、雇主代表、工会之间的对话关系,以明确关于学徒制系统中的所有问题;二是各层面所有行为主体具有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三是融资机制,参与各方拥有清晰、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并确保财政支持的有效性;四是立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实施运作的框架。

二、会议目标及范围

本次网络会议为期两周,总体目标是增进与会者对学徒培训,特别是正规“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会议旨在共享各国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经验,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供与会者提出问题,关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分享个人、机构和国家的实践经验。具体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加深对学徒制,特别是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明确不同国家正规或非正规学徒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的有利条件,力图发现当前“高质量学徒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3]

全文阅读

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

摘 要:职业教育学徒制的师徒关系经历了前学徒制时期的基于技艺传承的血亲和养父子关系和行会学徒制时期基于契约规定的分工合作关系,近现代学徒制阶段逐步演化成基于教育义务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在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背景下,学徒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师徒关系的双面性,学校教师与学徒是职业教育义务下的师生关系,企业导师与学徒是隐性契约下的师徒关系。在教育性特质基础上构建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学徒培养等均有深刻意义。在新型师徒关系下,“学徒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核心,情感纽带在师徒关系中的回归,师傅从“双导师”到“多元角色”的转化,师徒之间从“师教徒学”到“师徒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从“师德约束”到“多方监督”的转换将成为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

作者简介:吴呤颗(1971-),女,江苏无锡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游商贸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秦炳旺(1984-),男,山东聊城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游商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编号:锡教高职[2016]232号),主持人:吴呤颗。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05-05

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最早的形态,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1]。无论学徒制如何演变,“学徒”与“师傅”的概念始终贯穿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在学徒制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师徒关系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一般来说,学者们将师徒关系定义为一个年龄更长、经验更多、知识更丰富的员工(师傅)与一个经验欠缺的员工(徒弟)之间的一种人际交换关系[2]。无论学徒制如何流变,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技能学习的过程是始终不变的,同时,师徒关系对“师傅”、“徒弟”以及组织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研究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对理解现代学徒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学徒制最早的起源被认为是父母教授自己的孩子学习生存的基本技能,这种技能的学习以模仿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双亲与孩子不仅有血缘关系,还存在师徒关系;再到青铜器时代的手工业发展时期,学徒制的师徒关系扩大到血亲范围以外,这个时期的师徒关系是一种带有浓厚感彩的“养父子关系”[3];行会介入到学徒制以后,出现了规范的契约形式来规定师徒关系,从此,无论学徒制的名称如何变化,契约关系都成为学徒制师徒关系的主线。随着以德国双元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巨大成功,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的改革迅速开展,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徒制发展背景的深化,师徒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4]。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角色包括学徒、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线。从我国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来看,双导师制度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情况不容乐观,要解决“既是学生身份,又是学徒身份”这样的基本问题尚是一大难题[5],因此,厘清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和学徒之间的关系内涵,明确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利于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一、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更迭

全文阅读

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 要 现代学徒制在培养高职学校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比其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优势。本文主要针对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研究,对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许多企业对员工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急需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而现代学徒制作为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教产结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需要将现代学徒制有效的应用到高职教育中去,以培养出满足如今企业要求的人才。

1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2 定向培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前提

(1)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招生组建“学徒制定向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紧贴市场和企业岗位需求,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动发展”是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目标。

全文阅读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摘要: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已较为成熟。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共同进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选拔与考核,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评价等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招生问题、学徒的身份问题以及政、校、企、生四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问题等,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23-03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课堂学习与工作岗位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学徒制在13―14世纪达到鼎盛期;15―16世纪,一些国家开始通过立法管理学徒制。19―20世纪末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学徒制实践探索,尤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为代表。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自发地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其成效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成司函[2015]2号)等文件,目的都在说明现代学徒制建设刻不容缓,力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具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法律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建立科学的学徒制评价体系等。这些都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信院)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在以现代学徒制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学生、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选择

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企业。南信院在选择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时进行了企业规模、企业员工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文化、企业岗位需求、学徒学历提升、学徒岗位晋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考察,通过交流、沟通以及现场考察是否满足现代学徒制需求等程序最终确认了9家企业。

全文阅读

搭建“师带徒”平台,创新员工培养模式典型经验

摘 要 为推进“考、评、学”一体化岗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公司员工岗位适应能力和技能管理水平,为公司培养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理论知识、管理水平的各类岗位人才,海淀供电公司策划开展师带徒培训工作,以培养各类岗位人才为目标,以师带徒管理办法为基础,以奖励、考核、测评为手段,采用结对方式对年轻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员工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岗位优秀人才的培养步伐,打造公司专家人才体系。

关键词 师带徒 创新 员工培养

一、“师带徒”培养工作目标

(一)“师带徒”培养的理念

公司教育培训面临的困境:

(1)公司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公司人员结构偏老龄化发展,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明显,各部门业务骨干年龄普遍偏大,年轻员工技能水平普遍偏低,造成公司技能人才匮乏。

(2)高技能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公司各部门普遍存在重视技术却不重视掌握技术的人,无法帮助技术人才解决待遇、职称等问题,造成部分高技能人才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消极,不能充分发挥其业务技能为公司发展服务。

(二)“师带徒”培养范围和目标

全文阅读

广东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及其主要经验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常态化经济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已上升为国家意志。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创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讨论现代学徒制在广东两所高职院校中实施的案例,指出他们在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模式探索、师资建设、双主体管理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而归纳其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广东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86-07

国务院早在2014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同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更为职教改革指明了新思路。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职业教育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迎来新常态化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已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时代价值

师带徒式的传统学徒制是文化、知识、技术传承的主要手段。18世纪下半叶,传统学徒制在机器化大生产趋势下逐渐走向没落,代之以职校教育。然而,单纯的职校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与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凸显诸多弊端。与经济、生产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直接助推部分发达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学徒制重返人们视野,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称为“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它能使学生(学徒)获得职业资格,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核鉴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实境中获得实践知识;促进职业认同感的建立与发展[1]。有的人将它阐述为:建立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与产品导向生产组织形式基础之上,是伴随着创新、自我实现与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及全球竞争加剧、产品创新周期大幅度缩短的情况下,将生产现场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合作职业教育制度[2]。还有学者针对国内高职情况解释为: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在政府的引导下能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带徒的培训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3]。不同学者对现代学徒制有着各自不同侧重的见解。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赋予受教育者以“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由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传授相结合,形成双导师教育新资源,从而为学生(学徒)提升其学历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外出现了现代学徒制改革浪潮。现代学徒制已成槿球大多数国家职教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当今世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据欧盟2012年报告,27个成员国里面,有24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另有14国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了现代学徒制[4]。例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近几年来,国内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试点和推进工作,希望借助试点,由点及面地构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度。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完善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教育部将推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于2013年委托部分地区、科研机构、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14年8月底,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因此,创建“现代学徒制”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全文阅读

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迅猛的成因分析

了解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认识其主要特点,正确解读其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反思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和发展进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现代学徒制,构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培养更多适销对路、德艺双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要从法律、体制、资金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现代学徒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概况

英国的学徒制源于中世纪,它是当时手工业行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百年时间里,英国学徒制几经沉浮,但英国人一直没有忘记学徒制。学徒制成了英国工作本位职业教育的典型形式。18世纪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建立了机械化生产体系,促使学校作为新生技术工人的教育机构逐渐取代了传统学徒制。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学校的职业教育逐步占据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舞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等问题逐渐显现,不时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再加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改革的呼声随着渐起,英国由此又开始本国学徒制的改革发展探索历程。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而真正实施学徒制改革计划则是从九十年代开始。1993年11月,英国开启了崭新的学徒制计划――现代学徒制。1994年9月,现代学徒制首先在14个行业部门对16~17岁的中学毕业生进行试点。1995年后,试点工作扩展至54个行业部门,并实施面向18~19岁青年的“高级学徒制”项目,以帮助青年学徒获得3级国家职业资格水平证书。1997年,将之前的“国家受训生”项目纳入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使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培训规模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设立培训标准协会,主要职能是负责监测行业企业学徒制的执行情况,以保证学徒制培训的质量。2001年,成立“现代学徒制”问委员会,协助政府实施发展、提高和普及现代学徒制三年计划,该计划让超过28%的16~24岁青年在工商企业接受1~2年的现代学徒制培训,助力现代学徒制的推广。2004年,进一步拓展现代学徒制项目,在消除25岁以上年龄限制的同时,增加面向14~16岁青年的前学徒制项目,并在现代学徒制中引进技术证书课程,以加强学徒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2005年,《现代学徒制蓝皮书》,首次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守则,统一了学徒制的学习内容框架,并提供了实施规范,以保证“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规范化发展。2008年,《学徒制条例草案》,对学徒制证书、框架体系、培训标准、协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英格兰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对学徒制培训进行规范。2009年2月,正式《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这标志着现代学徒制的法律管理迎来了新立法时代;同年4月,正式成立“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NAS)”,该机构的建立对于英国大幅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2010年,卡梅伦政府在其第一个财政年制定了19岁以上学徒人数较上一年增长5万人、达到20.3万人的培训目标。2013年秋,政府在其报告中承诺,在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为新步入学徒行列的2万多名高等学徒提供4000万英镑的补助,以助推现代学徒制发展。2014年6月,英国女王在其演讲中宣布,“到2014年底,在全国增加200万个学徒培训岗位”[1],为更多的人提供学徒培训机会。

根据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年人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的人数从2002年开始逐年增长,2010-2012年增长尤为显著。英国2002-2015年每年新增学徒数情况见图1,期间各年龄段和男女青年参与学徒培训的增长趋势分别如图2、3所示。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

1.多层次的结构体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已从传统学徒制的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能力与知识并重的新型劳动者。为了适应不同人群参与学徒制培训,英国现代学徒制设置有多层次的学徒制,并且与国家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简称NVQ)制度紧密结合。为什么要与NVQ挂钩?其目的是规范学徒在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以促进其终身学习和规范在工作现场进行的能力本位考核。经过多次改革、调整之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结构体系包括五个层次:青年学徒制、前学徒制、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高等学徒制。各层次之间互相贯通,并且最高一级的高等学徒制还可上通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扩展学徒制的涵盖范围,满足不同层次对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可以为学徒提供继续深造的可能性,满足学徒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更高需求;也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学徒制仅为低层次技能、无发展前途的传统印象。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结构情况见表1。

全文阅读

英国现代学徒制改革发展过程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传统学徒制进行了改革,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采用“工读交替”职业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将传统学徒职业训练方式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相融合,较好地解决了学校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研究英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为推动我国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及企业搭建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7-0088-04

学徒是传统的职业技能习得方式,从最初民间师徒传授技艺,到后来演变成行会对新入行从业者的一种职业训练制度。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学徒制源于中世纪,它是手工业行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传统学徒制在中世纪随着工艺和贸易行会的出现而兴起,之后的二百多年间传统学徒制逐步发展壮大,直至18世纪工业革命后建立机械化生产体系,促使学校作为新生技术工人的教育机构逐渐取代了传统学徒制。此后一百多年,学校职业教育逐步占据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舞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脱节及其课程“学问化”等问题,亦不时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改革呼声渐起。

一、英国现代学徒制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英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启动“现代学徒制”计划,至今持续二十多年,英国政府频频出手推动现代学徒制改革,从政策、资金拨款、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将学徒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结合,实施多种形式的监督评估,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20世纪90年代英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及举措

1994年9月,英国政府在14个行业部门对16~17岁中学毕业生开始试点“现代学徒制”(Modem Apprenticeships,简称MA)。1995年以后,将试点扩展至54个行业,并实施面向18~19岁青年的“高级学徒制”(Advanced Modem Apprenticeship,简称AMA)项目,以帮助青年学徒获得3级国家职业资格水平证书。1997年,英国政府将之前的“国家受训生”(National Traineeships,简称NT)纳入“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因此,参加学徒制培训的人数大量增加,使“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得到大规模发展。1998年,英国设立培训标准协会,主要负责监测行业企业学徒制的执行情况,以保证推广学徒制培训的质量。

全文阅读

电工技术教育的思考

【摘要】电工技术是一项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条件下电气设备应用更加广泛,电气设备种类更加丰富,电气设备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使得对电工技术的要求更高。电工技术教育关系着电工技术后备人才的储备和质量保证,因此培养新型的电工人才也成了电工技术的重要部分。本文将针对在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工技术;教育;要点

1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概述

电工技术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加以实践和巩固,师徒关系这种传统模式正好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电工技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电工技术教育,通过师傅教导传授,不仅能实现对传统师徒教学关系的改善,还能够达到新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在工作能力和知识素养上的双重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围绕徒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发展,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综合素质优良的优秀电工技术人才。

2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的要点

2.1注重徒弟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性构建

电工技术注重实践,但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做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支撑,电工技术实践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师傅要着重提升徒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徒弟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性重新构建。首先要注重对基础概念讲解,师傅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对这些抽象不便理解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通过工作过程中对真实电气元件的认识、讲解及实际操作,将无形化有形,使徒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帮助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对概念的运用更加透彻明晰。其次要通过工作中的实地教学来加深徒弟对基础电学定律的理解。让徒弟明确所学定律的特点及可以实际运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的利用工作条件和工作设备进行细致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具体,配合以形象的工作演示。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徒弟讲解自己在学徒阶段的一些错误做法,既能够调节学习的气氛,还能够加深徒弟对定律要点的理解,保证学习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通过师傅的引导,徒弟在工作过程中把学校学的一大堆理论知识进行通透性理解,进而理解性有序简约重构知识体系,这样也就真正把理论吃透学精了,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2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对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