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素质教育

学生素质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什么

天天讲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每一位老师的心中并不是很明确的。查一下辞典,“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①③两种解释,强调先天就有的,显然与教育无关,因此,素质教育的“素质”所指的应该是“素养”,也就是平日的修养。提倡的素质应该指的是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反复强调的“养成教育”。过去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但是,一直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方针。其实,说白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高素质!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就是突出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刻刻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素质的小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有些也的确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体育还有各级运动会和各种竞赛,大概可以看出某些人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但和“德智体全面发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时,也向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育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激发小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这一激励手段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动机得到形成深化和发扬。如何激发小学生兴趣使小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学科的兴趣小组,可以说是龙腾虎跃,生动活泼。开辟第二课堂,对于激发小学生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也有相当大的作用。现在学校着手搞的“校本课程”,从作用上说,也应该和激发小学生兴趣,培养小学生能力联系起来。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书法教学,毫无疑问,是对小学生的心静和自我控制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目的就在于强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毋庸讳言,教育教学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有的时候也会有不得已的情况,但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大家都应该了解,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长线工程,素质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要长期的诱导和培养。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全文阅读

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生自主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其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以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其整体素质为目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牺牲多数同学保全少数学生,削弱德育与体育教育,加强智育教育,以摧残健康换取高分,严重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师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真实、全面的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升学、就业、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教师教书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发现世界的真谛、善良和魅力;教会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注自然,关爱生命。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关心学生自身的成长,促进其思想、智能、情感、心理和身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三重三轻”: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德育教学,使得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存在着成人化倾向。当前德育教学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不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区别以往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教育教学方法。要想育好人,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研究教育对象,去思考教育方法,用灵魂去感动,用人格去熏陶。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从知、情、意、行多方面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促使构成学生品德诸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和发展。

二、立足讲台,创造教学的美感

文道结合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和德育的关系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思想、情感、气质、性格、智慧,才能及教材内容,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一种美的境界,创造一种教学的美感,无疑会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活泼鲜明。能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一种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不甘平庸的勇气和决心,对自己的教学艺术要有执著的追求。在教学中,重视教学美的创造,它包括语言美、情感美、内容美、气氛美等。教学美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展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抓住教学美的功能,以文雅谦逊的气质美、端庄大方的教态美、生动幽默的语言美,工整规范的板书美,博学机敏的智慧美、敬业奉献的心灵美,去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去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教学美的愉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想象、思维、理解等心理活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美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精通,来源于教师本身的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教师只有吃透教材,领悟教材的情境,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教学的美感。相反,在教学中如果是照本宣科,生硬地搬弄书本,那势必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可言。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组织和安排。教学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复习什么,提示什么,思考什么,解释什么,总结归纳明确什么,每一部分采用什么教具,什么学方法,占用多长的教学时间,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整个教学安排、严密、紧凑、具有逻辑性,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整体美。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到语言是教学中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要求简洁、清晰、准确、生动、形象逼真,甚至还需要有适度的诙谐与幽默。教师在讲解时务必要准确精炼,字斟句酌。关键词句要一字一顿,突出重点。在难点讲解时,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听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就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培养想像力,给以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保持饱满的激情,给人以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感觉。教师所讲的课要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教师自己必先为所教作品的情感所感染,而且在讲课中,教师由衷地陶醉在所教的内容中,自然地产生深刻的赞美或慨叹,要与作品的人物情感息息相通,该笑就笑,该哭就哭,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学生会被深深吸引,并跟着老师的思维,自觉地进入教学内容的情境。美好的教学气氛可以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的情境中来。通常的教学气氛往往是严肃、认真、紧张、热烈,这些是课堂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如组织教学,学生迅速起立,老师居高临下目视全班,给学生以严肃的美。在讲解过程中,环环紧扣,逐层推进,步步深入,又创造了一种紧张、严密的逻辑美。适当插入相关的故事或幽默的语言或相关影片、音乐会创造一种轻松,愉悦,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多变的教学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度过45分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感到学习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巧妙地使紧张,严肃、热烈的气氛与轻松,愉悦欢快的气氛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一种很可贵的和谐、自然的教学气氛美。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由于现在不少教师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要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重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针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采取有利的教育对策,提高育人质量。

全文阅读

学生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摘要:阐述了信息素质的含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指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关键词:大学生;培养教育;信息素质;

在教育步人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素质逐渐成为学习者的一种高级认知技能,它与知识结构、孥业能力、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思维水平和个性特点等共同构成学习者内在的知识素养和人义底蕴。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水平和层次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择业与生存,而且决定着他们在信息}十会巾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重任,冈此,在新形势下,寻求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信息素质的含义及其层次

I.1信息素质的含义

信息素质是随着信息{l十会的发展而对国民提f{l的一种跨人文科学范畴的综合性个人素养要求的描述。自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这一概念以来,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研究。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nt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把信息素质定义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井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狭义上讲,信息素质是指各种有效利信息和信息资源的技能;从广义上讲。信息素质是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1.2信息素质的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把信息素质分成基础性信息素质、应.H_j性信息素质、职业性信息素质3个层次。基础性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十会巾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它保证了人们需要的最基本的信息、是信息素质的最低层次;应用性信息素质是指对信息有较深的认识,能鉴别和利用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1一作服务,是信息素质的中间层次:职业性信息素质是指对信息具有分析、加T、设汁、开发、创新和评价的能力。是信息素质的最高层次,

2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

全文阅读

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 要: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广大劳动者和优秀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生物教学对于素质培养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生物课研究性教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可操作性发挥着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功能。第二,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目标教学。第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生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32-01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无论是企业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无一不与人的素质有直接关系。

广大劳动者和优秀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力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可以说,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一个根本任务。为此国家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改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生物教学对于素质培养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生物课研究性教学过程通常以学生某个需要或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应用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和获得亲身体验结束活动。生物课研究性教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可操作性发挥着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功能。

研究性教学强调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即善于从平常司空见惯的表象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实现科学知识、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如:“风蓝眼栽培的得失”透过凤蓝眼能净化水体和作为猪饲料,绿肥的表象,观察到它那庞大的根系成为细菌的“安乐窝”。并藏污纳垢,且繁殖过快不易控制而引诱发水质恶化还堵塞河道,提出消除凤蓝眼生态污染的措施。

全文阅读

抓好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本文就对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剖析,从实际出发对学校和学生提出了发展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学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leve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schools and students

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学校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

全文阅读

艺术学校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既有艺术特长,又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如何搞好艺术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学校学生;素质教育

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具有艺术特长学生的前沿阵地之一。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既有艺术特长,又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从艺术中等院校的培养对象来看,由于一些专业的需要,学生的年龄偏小,跨度较大,他们思想单纯,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学生的来源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心理的发展和文化知识水平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形成艺术中等院校学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院校教育目的来看,一是为艺术高等院校输送人才;二是为社会文化团体培养艺术人才,作为学生来说,或就业,而对于面临就业的艺术类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缺乏,理论水平较低,再加上艺术学生本身所特有的追新求异、活泼好动的特点,极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要针对艺术类中专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胀的特点,按照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要求和艺术教育的规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艺术类中专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素质的培养,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受到损伤,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求学生适应“教”,学生没有机会表达和发现自己,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个性和身心的发展极为不利,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更为严重。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必须改革落后、陈旧的教育方法,要研究怎样“教”为怎样“学”,变“灌输式”、“填鸭式”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式”、“讨论式”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肩负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必须加大艺术教育改革力度,更新教师队伍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的心理素质等。首先,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应放在首位,而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应把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重点。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事,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其次,作为艺术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知识修养,同时也要具有较深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更新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科学进步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及发展趋势。一名教师只有勤于学习、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追求新的目标;一个知识陈旧、教学模式老化的教师部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

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材建设,重视人文社科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在艺术类中专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的矛盾由来已久,由于艺术学校的特殊性,在学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文化课的总体结构中,文化课建设较为落后,普遍存在专业课一手硬,文化课一手软的现象,重专业、轻文化在艺术学校师生身上普遍存在,再加上招生等方面原因,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这样一来,与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符。艺术类中专学校的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打下基础,有助于他们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的一个个整体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为此,艺术类学校要加强文学、历史、审美文化等基础课的建设,开设一些与艺术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艺术概论、心理学等,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口径,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同步提高。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传统的学校教育所实行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的学生的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水平的依据,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为目的,把检查、考核、评价工作贯穿于素质教育当中,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法的实效性。

加大艺术实践力度,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艺术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展示,也是课堂教学的深化、艺术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艺术类中专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艺术实践力度,让艺术教学成果走出小课堂,走进社会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课堂,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下乡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片面夸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思想、情感、意识等。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和看法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艺术中专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变化很大,学习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作为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既需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教学取得好效果。在为祖国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所谓教育于人乃教师的天职,勉励学生刻苦学习,锻炼毅力和恒力,培养高尚的艺德,提高艺术修养。

全文阅读

数学教育中的学生素质

一、培养学生形成有助于数学教学的素质

1.数学课堂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首先,教师是占有课堂的主导地位。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授数学的知识与解题的一些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的教学中首要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素养。那么,教师就需要将之前应试的教育方式改变,不能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思维改变多少都不顾。把握住每节课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科实质,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从备课到授课、课后始终贯穿着以培养数学思维为重点的主题。像数学技能、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要在自己课堂教学中明确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授课前应该彻底考虑清楚这一堂课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思考学生面对这样教学后的接受程度是怎么样的,是否对提升学生学习素质有帮助的问题。

2.在数学课堂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数学的素质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学能力。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深入探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梳理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教师应该注重的,从而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内心形成不断探索的习惯。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要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老师引导和学生求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并分别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班里众多学生难以得到教师单独指导的不足。因为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主,它的优势在于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由此可见,在学习和教学中加入交流和互动能够让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在学习中培养素质,再以优秀的素质促进学习,这为提出假设、倾听他人,学习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循环形式。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应试教育,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其中的要义就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也是数学这门主要课程必须做到的责任之一,照顾成绩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都有所提高。而数学教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的同时,也应在当今以人为本、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中,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主体为立足点,最终实现差生、中等生、优等生不同的进步和发展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最终目的也正是这样。

二、结语

全文阅读

素质教育生物教学论文

1.高中生物课堂问题的发现

以下笔者将根据自身经验对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太过于守旧。在进行新课改之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上面讲学生坐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听,而且老师讲的知识就只是看着课本念,搞得课堂没有一点活力,学生也不喜欢听。而新课改之后,要求老师要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老师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很多老师只是口头上响应新课改,而在真正上课时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很少。第二,老师缺乏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把握不准授课内容。新课改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老师面对新教材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对新课改基本理念的认识也不到位。不习惯于用新教材的辅助资料,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旧材料,这些资料不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而且与当前教学大纲还有一定的相违背,如果一直处理不好新旧教材之间的转换关系,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实验,而这也是生物课堂的重要组成。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如果不通过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并看到实验现象,那就只能看着课本上的结论死记硬背。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相关设备或者是设备陈旧,造成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有的只是看着老师做一遍然后去看看实验结果。由于学校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学校没有配备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更不利于新课改的推广。第四,教学方法固定,学生不积极参与。我国属于应试教育,特别是高中课程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而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说明哪里会考哪里不会考,然后学生对需要考试的地方背背。学生从心理上也都明白上课可以不听,只要记性好下课了背住就能考高分,因此在上课时很多学生因为感觉课堂没意思都不注意听讲。

2.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2.1老师要加强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很多情况下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老师在思想上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具体含义,认为课改只是课堂上使用的教材换了换。而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从深层次上认识课改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转换。也就是说课改就是理论上的改变加实践上的推广,如果教学方式不变化就跟不上新教材的变化,也把握不准授课内容的深度。

2.2提升教学硬件设施

生物课中难免会有实验课,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自动手做实验并看到实验现象学校要对相关设施进行配置。由于生物本身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相贴近且应用性比较强,教材中一些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对应的图像信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也比较少抽象。传统教学中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力,但是这样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因此学校还应该给生物课堂配备多媒体,让老师给学生直观的展现知识,必要时只要对学习有利还可以观看一些生物视频。

2.3强化生物课程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数学教育学生素质培养

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数学教育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几个方面问题的认识。

一、数学教育与文化素质培养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通过这些教育,要使学生具有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作为初等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通过数学教育,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进一步提高奠定必要的基础;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结合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历史知识教育,甚至可以教给学生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如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附之以设疑、提问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数学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作为一个人成长的超始和基础阶段,初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尤为重要。而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方面,数学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以其严密性、逻辑性而著称,是科学的科学。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是培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备基础。创新是科学的创新,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和猜测,数学教学中中严密而又符合逻辑的论证和推理,极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第二,数学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反证命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决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他应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善于应用反证法。逆向思维是一种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方法,是世人的思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形式,离开它,很多问题将无法得以解决或解决起来较为复杂。例如,已知f(x)=x2+ax-b,求证f(1)、f(2)、f(3)的绝对值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2。如利用正向思维去求证是较为困难的,但若用反向思维去求证它们三个均小于1/2,却容易得多。第三,初中数学为教师采用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首先,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内容均具有现实生活背景,教师在教学中易于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活动,也易于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教学也很容易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灵活穿插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习、探究内容。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关于储蓄、国债的利息收益的比较;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让学生去寻找、提出并解决周围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其次,数学教学为求异思维具有独创性、多样性、灵活性的批判性,是创新活动中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原有的教学方式,而应大胆地采用求异思维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如在讲解下列各数的大小时:8/13、16/57、32/111、96/133,可采用求异思维的方式,统一分子而非分母,根据分母的大小比较各数的大小,这可把复杂的问题大大简化,既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起到一箭多雕之效。

三、数学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初中的数学教育似乎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首先,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在年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及其各个方面。其次,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黄金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尚未形成,其可塑性极强。因此,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多渠道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在科学文化知识传授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比单纯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有效的多。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结合所讲授内容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是顺理成章、顺其自然之事,既可以发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又可避免单纯说教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反感情绪。最后,教师可结合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通过对古今中国著名数学家个人成长历史、对数学科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等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人生观、价植观、道德观的教育,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可根据数学自身的严密性、科学性等特点,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形成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等等。

综上所述,搞好初中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然,这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并且在教学方法方式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与创新,这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乃至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全文阅读

学生数学素质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的世纪,要使我们的学生从小适应职业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数学将成为整个人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

何谓数学素质?有人认为:数学素质实质是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建立不同水平的数学意识,具有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与信息交流的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还有人说:数学素质是一个社会化了的人或社会成熟的个性在数方面的特点和基础,它无疑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中的数学素质,主要是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素。通俗来讲,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的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培养小学生怎样的数学素质?怎样来培养这些数学素质?正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探讨的内容。

二、小学生数学素质及培养

本着上述的理念,笔者认为,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

2.从能力层面考虑,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