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知不觉,来到大学已经3个多月了。很碰巧的机会,我加入了我所在学院的院学生会新闻部。眼看期中考试已经闭幕,期末考试又如期而至,一个学期就这样似乎很快就过去了。回想自己在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是恍如隔世啊。在这所谓的“半个社会”里,我经历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初进新闻部,我和几个“同事”就像小屁孩一样围着学姐学长满世界转,问这问那,“不厌其烦”。最终明白了什么是新闻啊,新闻该怎么写啊,怎样才才能把新闻写好啊,等等的问题。回想当初的我们,还蛮可爱的。
转眼三个月过去,我们都为自己的工作奉献着自己。刚进新闻部时的篮球赛、太极拳,而后的院分团委大会、资环之光系列报道、“理工杯”、运动会、专业技能大赛、辩论赛、特色团日等等。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努力着、 追求着。在不断的经历中完善着自我。我们有了自己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亦收获了自己初尝胜利果实,这是温暖的、甜蜜的。第一次,我有了自己除学习以外的另一个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人格。不得不承认,有时我的确做错了某件事,例如对“理工杯”女篮的错误报道稿件等等。面对着学长的批评,我只会接受,那是我的不负责造成的后果,我无可争辩。也许,错误是让一个人成长最快速的方式。一次铭心的记忆,必会影响我的生活和行为。同样,我也有过成功的经历,那同样的励人进步。依然记得初入新闻部,我是第一个在院网页上发表文章的人,虽然是被胡副部动了大手术,但终归有自己的苦劳啊。不过可惜的是我不曾在学校的三大媒体上发过一片稿件……真是遗憾啊。值得欣慰的是我在经纬网上发过一篇诗歌和一篇历史散文,算是对这一方面不足的弥补吧,心里也就稍微获得了点安慰罢了。
部长们都说,新闻部是所有部门中最累的。我起初不以为意。而在这以后的经历,着实让我体味到了这句话的分量。之前几个月,是新生活动最为繁密的时候,我们新闻部的同志们只得天天马不停蹄的东奔西跑。我是一周几乎天天跑去上网,晚上很晚才能回宿舍。起初,舍友对我的新闻部满是羡慕之情,不久便大发感慨,所谓累死人啊!我以为只能木然的接受这一评论,的确是如此啊。
不过,既然来了,就不要轻言放弃。我不会说逆境出人才来搪塞,我只会说,我要对曾经的选择负责,于心无悔,这就足够了。
进入新闻部,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我不会违心的说我进入新闻部获得了什么,因为目前为止我还不能体会。但我相信,曾经的选择不是错,曾经的付出早晚会有收获,一时的得失不算什么,将来的我在回首,我只会说,我还是当初的我。
以上便是我这三个月来的感受。也许写的有些杂乱,但现在的我回忆那些种种,还蛮幸福哈!
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们部写了这份年度工作设想,以便往后工作顺利的开展。
一、工作目标
我院新闻中心刚刚成立,新闻编辑部也随即诞生,各方面的工作尚未正常运行,因此,部门全体成员应把全面建设部门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特约记者本职工作,整体提高部内成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方面,规范部门建设,增强凝聚力,为新闻编辑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优良的传统。
二、部门计划
1.指导思想严格遵守新闻中心特约记者的规定,坚持新闻公平准确及时的原则。
2.部门任务
1)新闻部除了撰写新闻稿件之外,还需进行个人文学创作,形式多样。
2)努力拓宽新闻渠道,加大稿件的覆盖面和涉及面,要面向全校师生和外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学生会已经一个月了,从参加面试到进入这个团体,对我来说是意外的,说实话我实在是不知道有这么多的面试,不过最后我还是加入了,也感到十分开心。
我进入学生会才一个月,不是很长,但我也感受到了文娱部这个部门的工作还是算多的,也可能是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吧。当然我也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当然我们也会尽力去做好。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工作,我感觉到很充实,时间被充分利用时我非常开心,不用像一部分同学那样喊着无聊。我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办事。当然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些时候很多事会重叠在一起,那也就免不了到处跑。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有点辛苦,可还是挺快乐的。在思想上我知道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很好的办成的,而是靠集体有效的分工合作才能做好。我的团队意识得到提高。
通过我的观察,学生会很少开集体大会,我觉得挺好,开部门小会才能杜绝推脱,才能把工作分配的更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每一次的小会都会刚工作更明朗。
在这一个月里活动主要就是团学培训以及十佳歌手预赛,大家做事都很积极,合作的也挺好,每发一次短信,每打一个电话在锻炼我。比如与不停的人通话注意的细节项称呼以及传达的各类信息等我从中也学习到了许多,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当然学生会不只是一个处理各种活动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地方,从中不仅人事到更多的学长学姐同时增强了与人文学院各个班级同学的联系,有了更多的新朋友。也为以后更好的做事打下基础。
当然从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比如会粗心会有点小错误,办事不够圆满,与学姐学长的沟通交流不够等等。当然有不足才会有更好的进步,我也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的。
作为学生会普通的一员,在接下来的十佳决赛以及话剧节等的活动中我要学会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仔细对待每一件事情不管巨细。加强与学姐学长的交流与沟通,虚心向他们学习,礼貌待人。留心观察仔细思考,从一起工作的同事的工作中,取其长处,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会这个资源,加强沟通,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不推卸责任故意推脱,做事更加勤劳,争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现在随着课程的展开,可能时间会更紧,但这也是提高我们办事协调能力的机会。我也会做到学习工作做两不误。在学习第一同时把自己的该做的工作做好。
摘要: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文章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功能及实现的路径。情感教育,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情感教育
一、情感与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概念。情感教育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主要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激发、培养和调控,培育大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情操,使之养成良好的政治思想政治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1.动力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积极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兴奋、激动、愉快的情智体验,使人充满活力,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消极的情感会使人感到痛苦、厌恶、烦躁、悲观、心神不定,无力从事正常的活动。而适当的情感教育则能使人克服消极情感,激发积极情感,从而使人的情感转化为人进行各种有益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精神愉快地自觉学习,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感染功能。感染功能是指教育者的情感通过表情、语言和动作等外在信号来传递情感内涵。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富有感染性。情感的这一功能可以使情感教育发挥出说服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进而让个人的情感对他人情感具有施加影响的作用,即个人的情感能感应他人,使之具有类似的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使学生在思想上被触动,必须首先使学生在情感上受感动。由于情感的强烈震动,常常能激起学生“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意志驱动力,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某种思想,并表现出导向实践的趋向。因此,情感的感染功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教育也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和情况。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由此呈现出的问题,分析论述情感引导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情感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引导
一、引言
情感引导就是通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情感艺术来促进学生的情绪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教育手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能够自由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能够使自己处于一种健康平和的稳定情绪状态,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情感引导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新生一代的代表----大学生,思想观念更加地开放,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做好他们的情感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而旧的体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就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学生必要的情感需求、情感培养被忽视。如果不能紧跟形势变化,仍旧沿袭旧有的教育方式,就会使得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地与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沟通,这样所谓的“代沟”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俞发严重。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顺应潮流,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行之有效的且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情感引导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情感引导有利于大学生健全自己的个性和人格。
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接触到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状况;现代社会的高节奏,高压力,高竞争的模式,也使得我们的大学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同时,由于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经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加剧了他们自身的情感迷茫和不解。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要,用情感艺术来推进学生情感的正常发展,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情感的发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情感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从情感教育内涵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真正的教育在于精神生活的陶冶。在精神上占领制高点,一切的正确做法就会显得顺其自然。大学生这一处于社会与学校的交界的群体不仅仅是强制性规章制度所能左右的,在许多场合他们是锋芒毕露的,因为他们想展现自己对于眼前这个存在状态的影响。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扼杀那些所谓的叛逆,而是通过调和来修饰这些棱角分明的优点。大学生的情感并不是无规律的,个体间的差异让教育工作显得很庞大,但如果把情感与个性结合起来,教育的方向性会一目了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受教育者的情感参与度和情感倾向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情感具有多变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受教育者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教育活动本身的情感。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乐学还是厌学, 对教育内容是认可还是逆反、是接受还是排斥,这些都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只有调动受教育者对学习的热情,才会化被动为主动;只有使教育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才能变厌学为乐学。二是对教育者的情感。实践表明,受教育者对自己喜欢的教育者会主动配合以期得到教育者的认同,而对情感上排斥的教育者则难以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三是参与教育活动时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心情较能带来良好的学习心态, 而当受教育者处于极度郁闷和低沉时,其学习心态往往是十分糟糕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承载情感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并能为教育者所操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就是将情感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师生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培育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情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引领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 传递情感教育的信息,营造大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养成其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管理学生与管理物质是有根本区别的,物质管理者的工作对象是没有生命、没有思想的自然物体,因此,对物质管理者的要求就是强调一个“勤”字,即管理要以“勤”为先;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思想活跃,且因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平衡而矛盾冲突发生最多时期的青年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认识倾向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就是在工作中要突出一个“情”字,即管理工作要以“情”为重。
【摘要】心理艺术一般包括共情艺术、情感激励艺术、倾听和情景设计艺术及群体心理和暗示艺术等。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心理艺术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利用心理艺术可以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预防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矛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由此可见,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心理艺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运用
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将心理学的知识、心理教育和咨询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科学、巧妙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种心理艺术教育,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2]
一、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投入学习,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不稳定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从而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寻找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找出适应新时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心理艺术。目前来看,心理艺术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唯一有效手段,只有采用心理艺术的方法教育学生,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的进行。
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理艺术可以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心理教育的各种方法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充分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艺术通过平等、具有亲和性和启发性的情感深入教育法,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使学生能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一定要避免说教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艺术的教育手段不仅科学而且具有说服力,与学生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的进行。综上所述,心理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的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二、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1.共情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幸福感是小学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在幸福教育的背景下切实贯穿幸福教育的理念,打破小学德育工作的传统观念,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综合素养,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从而提高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幸福教育班主任小学生德育工作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整个学校的教育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校作为幸福教学的主要阵地,能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品质。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肩负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强大使命。因此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贯穿幸福教育理念,提高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 小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青少年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幸福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
教育功利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力和行业化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些都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推动着教育功利化的形成。社会风潮中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升学率来实现教育的价值,将教育最大限度的功利化,却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才。在升学教育中,越来越关注于学生的智力,忽视学生的德育。学校轻视德育工作现实情况严重的忽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感,因此也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德育主体特点被忽视。小学德育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还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但是在长时间的教育当中,学校和教师忽视小学生特点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德育工作中不注重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只是一味地进行简单生硬地灌输,从而使小学生失去生机和活力,缺失幸福感。小学生性格特点多样,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使小学生在幸福的环境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目标空而大。小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缺少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就是德育的目标不切实际,对小学生德育无从下手,找不到确切的目标。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只是一味地限制在虚无当中,让小学生压力感倍增,缺少真实的幸福感,导致德育工作者失去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信心。
摘 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否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是保证其工作时效性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认同感的建立则是这一沟通机制的必要前提,同时,构建认同感也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辅导员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认同感; 双向沟通; 高校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08-03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一直是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阻碍有效沟通实现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导致彼此缺乏信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大学生认同感的研究,国内教育工作者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并逐渐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多数学者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界定了认同感的概念,即在认同感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语,例如政治认同感、个人认同感、集体认同感、社会认同感、民族认同感等等。因此,本文首先要对认同感在概念上做一界定。
一、认同感与双向沟通概念及其怀疑
认同感属于心理学概念,据考察,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一词。在他看来,认同是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一般认为,它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那么认同感即由认同这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与心理映像。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心理教育;主体意识;个性;情感;合理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造就适应21世纪的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达到这个目标,高等学校就必须顺应形势需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体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现实的情况,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客观事物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不断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及时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
一、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责任往往也愈大,从而对自身提出的需求也就愈高。当今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去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加以科学的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因此,在日常的学生思想工作中,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引自己的行为,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信念
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性。个性就其心理特征来说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是兴趣爱好;第二是气质;第三是能力及天资;第四是性格。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性对人的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因为人总是按照个性的本来面目投入社会并从事形式多样的事业。而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完美,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定要能体现并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则应当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信仰和理想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人活着不是单靠事物,还靠支撑起灵魂的信仰。”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代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边,自觉维护绝大多数人的长远、根本利益,不断审视自我、控制私念、改造行为、规划未来,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在任何艰难的历程中不动摇信念。只有我们的学生树立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们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