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儿童教育

学前儿童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文学学前教育论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师范教育学校也开始不断地创办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增开儿童文学课程,这些师范教育学校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充分体现出了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性。我国将儿童文学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三个部分,学前教育学习的主要是幼儿文学,适合于0~6岁的儿童。由于我国开设的学前教育特色专业比较少,教材也比较缺乏针对性,不能符合新时代的教材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儿童文学的教材上做了很多研究,也出版了一些新教材,如《幼儿文学教程》《学前儿童文学》等。但是这些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这些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适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政策。我国的儿童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采用这种灌注式的教学方法,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所以不断地探索儿童文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儿童文学教学技能

1.掌握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掌握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掌握儿童文学知识与学科特点。教师要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建立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结构,体现出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儿童文学课程作为未来培养儿童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不仅是专业的要求,也是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途径。

2.应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

(1)应用并推广情景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儿童文学课程因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实践性,但是这些学生未来在成为幼教工作者时,是要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教导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情境,有目的的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布置场景、准备服装道具,演绎经典的儿童作品,这不仅体现了儿童文学的娱乐性与教育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而且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己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有效地帮助了这些未来的幼教工作者提高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除了角色扮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儿童文学作品,增加阅读量,通过儿歌比赛、朗诵儿童诗歌比赛、讲儿童故事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特色儿童文学教育中。

全文阅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

一、结构游戏含义及意义

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结构材料或玩具自己动手进行主观建构,从而实现对周围现实的反映。主要种类有积木游戏、积塑游戏、拼图游戏、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等。它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有利于帮助儿童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并促进儿童发展智力与认知能力。尤其在数学方面,较少有规则约束,幼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构思建造,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为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结构游戏在儿童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结构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探究、合作的性格品质。可以使幼儿了解要掌握的“内容”,并将其与课堂活动、课程教授相联系成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结构游戏是幼儿自主活动,更多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在动作基础上让幼儿建构其数学知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去体验,并且为其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我发展。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可以获得数学要素,如空间,几何体等;数学要素又与分类、排序等密切联系,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与学习。首先,结构游戏是幼儿对数学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幼儿有好动的天性,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坐在一堆积木中不停的拼拼、摆摆,入园后,在老师的启发下,对结构游戏由无目的到有目的的拼搭,由自己喜好转变为一种探索的乐趣。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各种材料直接接触,学习了物体的颜色、形状,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等特征。在结构游戏中逐步学会区分物体,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其次,结构游戏是生活化的游戏,将其与学前数学教育结合有助于儿童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比如玩沙玩水游戏,儿童用不同形状的器皿盛装水和沙子,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容量的守恒,水和沙子混合后还可进行立体模型的构建,这样幼儿可以通过建构来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最后,结构游戏有助于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发展其思维能力。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符合其年龄特点。好奇心驱使儿童去看、听、做、发现与探索周围的环境,而结构游戏则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种满足其好奇心的可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学者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这样表述:“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结构游戏是发展、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数学问题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进,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数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结构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儿童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结构游戏也有助于数学意识和数学知识的传播,是数学人才发现的有效途径。结构游戏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结构游戏与枯燥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儿童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结构游戏中的一些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象征性游戏)中的数学教育等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结构游戏并不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唯一,但却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极为有利的数学教育途径。研究结构游戏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对推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相荣 单位:大学师范学院

全文阅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摘 要】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既是指在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两者是统一的。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具备相应的教育内容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126-02

科学教育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成为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及技术,而且还能应用这些来了解环境、关怀社会、解决问题,不断地自求进步,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阶段。以下就幼儿科学教育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究。

一、正确看待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往往抛弃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目标过于宽泛、对知识过于重视、手段过于复杂、活动过于概念化,面对这些误区和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科学活动的内涵,关注幼儿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树立明确的幼儿科学养成目标,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构成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还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全文阅读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问题提出

学前儿童科学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应从早期开展进行,以适应和推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全面贯彻《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纲要》。方针政策的实施,目前在城镇很容易普及。但在农村,特别是条件很差的区域,实施的难度相当大,导致了农村大量的学前儿童失学。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误不能误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学前教育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少年能强起来吗?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村儿童所占全国比例之大,而现有留守儿童在农村也是占很大的比例,这对我国“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将提出巨大的挑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是科学兴趣的培养,也是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促进农村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达到教育的目标,在农村实施科学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山区,在农村实施学前科学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比如,让幼儿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体验雨天与晴天的天气现象的不同;碰触缤纷多彩的动植物世界等。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的眼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开拓;使幼儿认知结构趋于丰富和完善;使他们的认识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不仅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引导幼儿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即观察、分析、比较、分类、概括、实验等过程。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在广泛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为其思维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认识物体的弹性,幼儿是通过教师备好的材料(如皮球、弹性玩具、橡皮绳等)进行操作和探索,才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认知了物体弹性后,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其他具有弹性的东西,幼儿会想到气球、妈妈的脸蛋、沙发、枕头等。此过程中,幼儿迅速打开思维的大门进行充分的思维联想。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也学习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分类概念。例如,认识鸡、鸭、鹅之后,幼儿会通过他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功能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形成“家禽”的概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地得到满足。不仅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经验,而且学习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农村,虽然自然物质资源很丰富,但缺乏大人的有意性指导,他们就会视而不见,当然就不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就没有他们的探索欲望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的对周围的事物、环境漠然处之,显然就没有认知水平的提高。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在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各经验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科学教育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声音、色彩、以及事物相关的变化等,都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对操作探索的满足感,对获得知识的成功感等。例如,在探索“磁铁的奥秘”时,如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塑料的制品、陶瓷制品,让他们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了,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铁制品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饱尝发现的快乐。丰富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情绪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在活动中幼儿也会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一旦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成功,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就会滋养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探索精神,并成为下一次探索的动力。另一方面,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助于消除幼儿的消极情感。如幼儿接触和认识大自然时,对大自然产生亲近感,对生物有仁爱之心,这种爱心便是长大后形成的道德感的必要基础。幼儿害怕某些动物和自然现象,其重要原因是由于缺少对这些动物和现象的认识。比如狮子、老虎等动物是孩子最害怕的,但在认识了动物世界后,幼儿懂得人类应该和动物和平相处,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农村,为了生活,青年夫妇大多数把小孩生下后就双双南下打工,把还嗷嗷待唷的幼儿放在家中,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一群隔代的老人,因为年老和知识缺乏的问题,不说情感方面的培养,就连最简单的成长培养教育都缺乏有意性。长此以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伴随他们的是将是心灵的枯竭,造成他们青春不应有的许多事件就此发生,这也是造成这群孩子犯罪率高的主要因素。在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可以限制这方面的不就有的事件发生。

(三)幼儿科学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直接影响其心理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形成。许多科学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交往,协调人际关系,互相交流的条件和机会。例如,在一次大班活动“神奇的力”中,教师分组向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引导幼儿玩这些玩具,有的人一个人玩,有的几个人一起玩,玩过后,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幼儿之间形成和谐、友好、互相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幼儿与教师、同伴一起观察四季的变化,观察自己在园地种的小苗慢慢长大;一起操作物体的沉浮实验报告一起思考人们如何使自己凉快,怎样才能使物体移动等。这方面的事例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认知发展是社会性的前提,幼儿除了在其他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外,在科学教育中也学习了守规则、和谐、合作、相互依赖等概念。如不能拿别的小朋友的实验品,不妨碍别人的活动,更不能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爱惜玩具教具等。这些概念的获得有利于幼儿学习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行为方式———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利益。在农村,大多数小孩是老人在照顾,他们的成长过程属于无意性,陪伴他们的主要是老人、孩子和小动物,本来就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还能谈得上促进社会认知能力吗?

全文阅读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策略

摘要:

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我国一直致力于向更多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但是残疾儿童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即使经过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其入学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比例极低,许多残疾儿童无法得到像正常儿童一样的学习条件,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和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工作的推进是我国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普及学前教育背景下,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策略,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推进;策略

我国残疾儿童人数众多,有一些是因为先天性疾病导致残疾,还有一些是因为后天发生意外而导致残疾,不管是什么原因,许多3至6岁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残疾儿童因为经济、心理等原因无法正常参与学前教育,在我国普及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普及情况成为一个严重的缺口,为了提高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入学率,还需要制定更加直接有效的推进策略。

一、学前教育普及背景简介

1、进行学前教育普及的意义

我国自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以来,教育公平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高达99%左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就体现了思想和素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的来源就在于学前教育阶段的训练。事实证明,经历过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能够更快地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并且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会更大。学前教育阶段是为了让儿童更加适应学习氛围和状态,是对其思想和习惯的一种培养,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因此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普及学前教育,倡导更多的孩子在正式入学前接受一些基本常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象征,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阅读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重视的程度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而“爱幼”也已经从比较单纯满足下一代的物质需要发展到关注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以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课题。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层次已由学前儿童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承担)逐步提高到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内外交流活动的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互访活动愈加频繁,一些科研课题直接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入到了国内。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代中外学术交流中比较活跃的学科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使得我国与国外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上的差距日益缩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使得某些学科的科研水平有可能在国内外实现同步发展,尤其是某些前沿学科,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几乎是处于同一层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快速发展也仅仅是几十年的事情。因此,随着现在教学设置的日益完善和家庭电脑与世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就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质的飞跃。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尽管国家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划(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学前儿童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过“学前儿童园必须切实做好学前儿童生理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但其被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学前儿童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托儿所、学前儿童园的教师及学前儿童家长缺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他们常常把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被教育者认为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习惯,没有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引导。(2)部分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他们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2、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虽然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科研水平因为国家的重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代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还不足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我国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充当了一种保姆的角色,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好地接受一些先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无论是中等学前儿童教育学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由于系统理论的缺乏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具体体现为,各个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学前儿童园、托儿所及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机构等)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大多穿插于其它内容中)的文章和书籍,甚至只是简单地就近借鉴其它中小学或相邻学科的经验,其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学前儿童教育师资方面的问题。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学前儿童园教师,但是大多数学前儿童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由于缺乏扎实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他们常常对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对学前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学前儿童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达成学前儿童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

全文阅读

试论学前儿童舞蹈教育

[摘 要]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不能将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简单视作成人舞蹈教育的缩小版,而应在教育过程中避免成人化、功利化,同时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学前儿童 舞蹈教育 特殊性

舞蹈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因而也有着“艺术之母”的美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更是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形式,受到了狂热追捧,各种舞蹈培训班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壮大起来。然而,由于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与一般舞蹈教育虽有相同点,却更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概念厘定

广义的学前儿童泛指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正式教育之前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包括婴儿、幼儿。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3~6、7岁的儿童,也正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幼儿。虽然婴儿律动也符合舞蹈的部分特征,但一般所讲的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指以狭义的学前儿童即幼儿为对象进行的舞蹈教育。从理论上看,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探寻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问,属于舞蹈教育学的分支。从实践性看,它更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相长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以3~6、7岁儿童为主体、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和其它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普及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

二、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目标

学前时期儿童的学习都是为进入学龄期进行正式学习做准备的。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目标不在于向其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其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舞蹈艺术家,而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舞蹈的各种功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舞蹈教育的具体目标是:(1)培养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使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活动;(2)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舞蹈训练方法,促进形体塑造和体格发育,增强儿童体质;(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力、对自我的控制力和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力;(4)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舞美设计与搭配,参与舞蹈创编,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5)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高尚的品德,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全文阅读

浅谈儿童钢琴学前教育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围绕学前钢琴教育的文献和成果,但对于特定低龄儿童教授方法和理论探讨的研究却不多。从当前现状来看,国际上对于学前儿童教学方法的研究众说纷陈,异同交错。大多从幼儿兴趣出发,以游戏式教学为主。

关键词:儿童;钢琴;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30-01

一、学前儿童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

钢琴是一件外来乐器,传入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已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深入家庭的最普及的乐器之一。中国的钢琴教育水平在近半个世纪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与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许多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面世。而这个时期,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尚属薄弱,仅在少数专业院校和个别有条件的家庭中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来提高艺术修养。

二、当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的匮乏

由于全国有数以百万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合格教师的匮乏就成了客观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具备教琴能力的“老师”纷纷走上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讲台。这样,一些琴童由于得不到科学、系统的指导而使他们的学琴之路越走越艰辛,有的琴童很早开始学琴又很快地放弃了学琴。

全文阅读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论文

一、教育政策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

(一)是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政治权威认定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教育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P12-1《)。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学前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拥挤性”以及消费的“外部性”,政府需要对特殊教育提供补贴。从政策问题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残疾儿童在追求学前教育产品时,就会与其他群体的教育需求发生冲突。当政府以公共权威的姿态协调冲突时,必须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权威性调解。《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中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所能分享的教育资源和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尽相同,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因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作为“准则”、“规定”,由国家公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实施,政策的目的在于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协调残疾儿童与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机构和其他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家整体教育利益分配中获得当得的份额(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护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的权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又使他们在寻求教育的过程中免受拒绝或侵害。该政策把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教育权益保障框架之中,残疾儿童不仅可以依此享受相应的学前教育机会,并当权利受侵害时有申诉的权力。

(二)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权益的实践依据

通常人们倾向于把权力机关通过和颁发的教育法律,党政机关的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文本看成是教育政策,但容易忽视这些教育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行情况。然而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是实践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性的问题。针对残疾儿童教育政策问题的答案总是一系列行动,是对“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详细分解。它并非意味着一系列的政策目标,甚至也不是指导原则,而只是实践的规范化和做事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既包括政策问题也包括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我们提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工具性,即对残疾儿童教育权益的保护,强调的是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本身,而不是政策制定的方式。因此它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政策文本,而是所有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有关的规定。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与其有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是角逐现存秩序和声言参与权利的工具”[4](P3)。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不是一个独特的和明确的事物,而是一种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标明其行动意义的方式,其焦点集中在残疾儿童身上,以及教育机构、行政机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行动的依据。

(三)把学龄前残疾儿童作为政策利益主体

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教育组织、个人[《](P9《)。在教育政策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角色、活动特征和需要。在本文分析框架中,学龄前残疾儿童就是残疾儿童教育政策方案所作用的利益主体。他们在政策中的基本利益诉求在于享有学前教育的权利,努力促使自己的学前教育权益在政策中得到体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利益的分配与教育关系的调整主要发生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进行分配,这是一种权能的分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为政策利益主体提供了一种获得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它尚不能保证权益的完全实现。第二层次是分配学前教育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这一分配层次为残疾儿童享有学前教育权利提供了充分条件,使第一分配层次的权能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落实,最终保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完全实现。根据《教育法》,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完善的教育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残疾儿童可能因为经济或自身等原因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在这里,我们凸显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关注学前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而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此外,我们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政策,也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负载的特质,关注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倡导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风气。

二、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全文阅读

儿童学前双语教育论文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我国虽然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已经普及,但由于学前儿童双于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概念出发,阐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