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休闲渔业案例

休闲渔业案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休闲渔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休闲渔业经营行为,保障休闲渔业活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休闲渔业是指以休闲娱乐为目的,利用渔船和渔场,提供参观、体验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等服务的商业经营行为。休闲渔业船舶不得从事与渔业活动无关的旅游观光和轮渡运输业务。

在本省从事休闲渔业经营行为、参与休闲渔业活动以及对休闲渔业进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休闲渔业工作的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休闲渔业工作。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休闲渔业的监管工作。

地级以上市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区域内休闲渔业船舶进行检验与确认,核发相关证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划定休闲渔业经营区域。

休闲渔业经营区域距离大陆岸线不得超过20海里。具体分为航行区域和作业区域。

全文阅读

休闲渔业的发展策略

摘要:为了推动大连休闲渔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休闲渔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大连休闲渔业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提出通过完善相应管理体制、改善休闲渔业环境、发展品牌特色及共享经济、提高从业者素质等措施,发展大连休闲渔业,以促进大连渔业结构优化改革。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休闲渔业;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巩固“十二五”期间渔业改革的取得的伟大成果。国家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推进渔业结构性改革上。休闲渔业作为服务型渔业新发展新方向,打破了行业界限,使渔业从单一产品、单一生产格局中解放出来。大连在发展休闲渔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在供给侧改革下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推动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改善大连渔业经济结构,促进大连渔业健康发展。

1供给侧改革与大连休闲渔业的内在关联

1.1供给侧改革使休闲渔业潜在价值增大,为休闲渔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过去渔业多以破坏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粗放式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步入新常态,生态环境保护对渔业的约束不断加强。近些年,产业升级改造是大连乃至全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求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进消费升级和调整消费结构。在此大背景下,依赖简单投资扩张拉动渔业增长的空间将会变小,而拉动渔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将是依靠新动力进行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创立一个可持续的、稳中增长的良性经济结构。目前,人民对旅游的需求愈加趋于高质量、生态化、人性化,城市人民享受回归乡村自然生活。渔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巨大变化,休闲渔业要在顺应历史中保持创新和自主发展,所以,供给侧渔业改革为大连休闲渔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产业转型的年代拥有更好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

1.2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休闲渔业引进新技术

渔业经济新常态的要素驱动为增加六倍的渔业产业从业人员,扩大十倍的渔船功率,扩大三倍的渔业养殖面积,扩张十四倍的渔船数量,投资驱动是增加293倍的水产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驱动力会使得30年来以养殖为主的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振兴[1]。现阶段,休闲渔业的出现顺应了新常态,主要的经济推动力也由技术推动逐渐演变为创新推动,这有利于大连休闲渔业推进“互联网+”战略。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现代都市休闲渔业的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信息与资源的共创分享提高了中国渔业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率,信息化的创新和建设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市场需求,现代信息化的渔业形态保证了休闲渔业企业和水产养殖户的发展效益。同时信息的传播、交通的发展有助于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餐饮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渔业技术的进步如设计“专业休闲垂钓渔船”有助于增强海洋垂钓渔趣娱乐功能及提高观光旅游的质量。推进渔业要素信息服务,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完善服务技术,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增殖放流技术的革新、休闲渔业的环境修复、垂钓设备维护与修理、后期物流服务的升级、休闲渔业产业的综合利用、渔业科技的储备开发、新技术的引进发展,为休闲渔业带来了新契机。

全文阅读

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休闲娱乐需求的提升,特色旅游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体,其中基于渔业资源开展的休闲渔业旅游近年来受到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推崇。大量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如何在生态文化的指导下开展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化;大连;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文化基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文化,将生态文化融入渔业资源的开发中,能够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休闲放松的追求。

1生态文化与休闲渔业分析

1.1生态文化

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大都围绕着物质、行为、制度等方而进行概述。根据实际景观规划的需要,采用柴毅龙对生态文化内涵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2个方而;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主要体现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思想观念、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各种制度等生态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19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环境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系列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目前,国内关于生态文化在旅游方面的研究有:李娟从文化学、生态学、旅游经济学的层面,对旅游和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内在机制做了探讨;土洪成通过已建景区的典型事例,分析总结了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冉琼对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中在生态文化旅游规划方面、生态文化旅游经营方面、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大环境方面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开发负面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2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渔业活动方式,指的是利用渔村空间、渔业自然环境、渔业生产场所和渔业设备所进行的一项劳逸结合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达到渔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目的,提升旅游者对于渔业的体验和旅游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渔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渔业良性发展。台湾渔业局从1998年起在基隆、梧栖等6个渔港,强化休闲设施投资,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促进渔民走向多元化经营。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的休闲渔业起步于20世纪末,大陆休闲渔业发展各地起步时间不同,以渔民和小集体白发投资建设为主,但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最初的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市逐步向内陆省份拓展。目前国内对休闲渔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渔业的发展制约因素、发展对策和休闲渔业的管理体制等方面。

全文阅读

休闲时代背景下的港湾地区改造策略探讨

【摘要】全球信息化进程将把人类的休闲水平提升到新的社会文明阶段,休闲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城市空间功能和城市形态的转变,港湾地区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前沿,其发展特征体现了时展的脉络与空间结构优化态势。当前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全面展开,港湾地区的发展都呈现出以工业产业为主导的特点。文试以温州洞头东沙港地区的改造为例,通过分析港湾地区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提出在当前休闲时代背景下港湾地区改造的七大策略,为温州滨海港湾区的建设实践和研究提供另类思考。

【关键字】港湾地区;休闲;改造

1 港湾地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1 概念

港湾地区是滨水地区的一个特例,是指环水型的城市滨海空间,即海洋延伸至大陆板块,形成的城市板块包围海面,或者接近包围海面,陆地与海面的边沿大致呈U 型或圆弧形,规模为中等尺度和小尺度的滨海城市濒临海湾的城市区域,由于处于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交界处,港湾地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湾区周围多山体,山海相依,形成湾区特有的气候特征,一般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湾区水文条件一般较好,水深较适宜,无较大风浪,所以在湾区内多建有港口,港口依托湾区的有利地形和气候条件,湾区依托港口发展;基于上述两点,港湾地区一般是城市中较早发展起来的区域,所以湾区多与城市中心区毗邻或与旧的城市中心区毗邻;空间的流动性和景观的互视性可同时存在。

1.2 港湾地区的发展过程

港湾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多经历了由繁荣到衰败、继而再开发的过程,工业革命之前交通运输多靠船运,由于湾区内有着优越的气候、水文等条件,可以让船只躲避风雨,停泊歇息,所以在城市的海湾内多建有港口,有单纯的渔港、军港、货轮客轮港,也有综合的大型港口,无论是哪种港口,对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在海湾区域开始建设大量的工厂,把该区域的发展推到了高潮。

滨海湾区的衰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很多国家经济衰退,港口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一落千丈,导致海湾区域落寞。20 世纪60 年代末,很多国家重新意识到城市的海湾区域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股复兴海湾区域的浪潮随之而来,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的复兴、旧金山海湾的建设等。

全文阅读

区渔政站渔业工作总结与工作要点

一、20__年渔业主要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市渔业经济会议精神和全局20__年工作思路,认真按照发展都市休闲渔业、特色渔业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紧紧抓住渔业生产、渔业产业化建设、渔技推广、渔政执法等几个关键工作和环节,突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有效地推动全区淡水渔业的稳步发展。回顾今年我区渔业工作情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抓。

(一)、抓渔业生产,保持渔业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我区平原河网密集、外荡水域广、山塘水库多的优势,狠抓渔业生产。在巩固梧田和三溪养殖场外荡水域养殖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宜渔资源,发展了娄桥和丽岙等地水质较好的内塘、山塘、池塘、水库等水域的淡水渔业生产,进一步扩大养殖区域和面积。现全区已逐步形成以外荡水域养殖为主,内塘、山塘、池塘、水库等水域养殖为补充的淡水鱼养殖格局。并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引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特别在今年连续几次强台风到来之前,早到位、早准备,积极作好防台抗台工作,台风过后,面对自然灾害给我区水产养殖带来了惨重损失的情况,同心协力,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狠抓生产自救,把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底程度,确保全区渔业经济平稳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3.4万亩,其中外荡、水库等养殖面积为2.6万亩,稻田养殖面积0.785万亩。全年实现渔业总产量2795吨,同比增长1.5,其中内陆捕捞370吨,内陆养殖2425吨;渔业产出值2140万元,同比增长5.7;涉渔流通及服务达6460万元,与去年持平。

(二)、抓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区无公害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对促进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田综合效益,拓宽山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农民稳粮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年来,我们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着力抓好山区连片100亩以上的无公害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建设。一是精心选址。通过现场踩点和筛选,选择了水源、田块条件好,村干部和群众发展稻田养鱼愿望强的536亩的标准农田作为示范基地。二是因地制宜,作好示范。根据各个点的田块现状和潜力,分别采取深挖沟、坑的建设方式和“瓜-稻-鱼”的立体种养的建设方式的不同方式,以点带面,作好示范。三是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扶持力度。专门安排近2万元资金用于基地的鱼苗补助和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并在经历台风之后,再次安排1万元资金,派专人远赴田鱼原种保护繁育基地调运近40000尾纯正田鱼鱼苗,放弃午休及时送到基地农户手中,对受损严重的基地进行鱼苗补投、补养,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四是严格执行标准。在基地的田鱼养殖和粮食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采取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种养,严格执行无公害标准。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全年举办稻田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印发技术资料50份,并2次邀请省科技特派员__x同志来我区进行个别指导,切实提高基地农民的在种养过程中的稻田田间管理、施肥、施药、病虫防治、水位控制等必备的养殖技术。六是完善基础设施。各基地共筹措了近30余万元资金和募集300多工劳动力,加高加固田埂300余亩,加固农田出水口的拦网设施400余个,巩固农田的蓄水能力,还修缮排灌渠道、蓄水水库2座等配套设施,挖建鱼坑200多个,挖建鱼沟15000多米等。经核产基地平均亩产鱼19.4公斤,现行市场价为31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养殖田鱼效益601.4元。亩产稻谷386公斤,现行市场价为1.7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稻谷效益656.2元,大大提升了农田效益。并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山区农民积极开展稻田养鱼。据统计山区稻田养鱼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7850亩,有力的促进我区稻田养鱼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三)、抓养殖证发换,为养殖行业制度化管理奠定基础。

根据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__〕5号)和省海洋与渔业局《__x省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实施方案》(__x海渔业〔20__〕22号)有关规定,我区应发淡水养殖证面积为17878亩。为切实作好该项工作,我们把推行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积极作好养殖证发换工作。一是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和水产养殖生产者对渔业水域滩涂养殖证和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认识。二是抽调专人参加水域养殖证发放政策、程序培训班,掌握相关知识。三是及时请示相关领导,研究、制定我区养殖证发换工作方案和计划。四是搞好全区水域资源调查,完成河面现状和水域养殖现状规划。五是核定淡水养殖证的应发面积和不应发面积,界定河面的承包经营权属。六是发放养殖证申请表、审批表以及作好相关内容的填报说明等以及相关的政策协调等工作。经过以上细致的工作,今年已核发养殖水域养殖证二本,共计面积17878亩,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全面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为今后加强水产养殖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切实维护水产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文阅读

水利工程规划与可行性分析

摘要 大中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中挖掘大量土石方,给原生态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何使遭到破坏的植被地块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摆在水利设计、建设中的新课题。总结了水利工程、植被恢复、休闲渔业、观光等配套发展规划,以打造出集生态、旅游、观光、疗养、休闲渔业为一体的度假区。

关键词 水利工程;休闲渔业;水利风景;规划;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TV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10-01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了从原始传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现代追求绿色、健康、环保多样的新阶段[1],水利工程如何配套与完善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又能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使岸边遭到破坏的植被得到保护和充分利用,用洼地养殖名优鱼类,用较高的地方种植高档果蔬类,形成高效绿色农业,与水渠相结合,发展活水养鱼、旅游观光,形成植被恢复,高效渔业、果蔬经济,风景观赏于一体的新型水利工程格局[2]。

1 水利工程、植被恢复、休闲渔业、观光等配套发展规划

水利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休闲渔业,恢复植被、旅游观光等配套上下功夫,当水利工程取走大量土石方后形成废弃地,很难恢复植被,如何利用这块废地,已成今后水利工程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既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正常进行,又能使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与之相配套,更好地完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成后,形成一个与水利工程相配套的亮丽风景带,一处水利工程,一处美景。对于改善环境,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就要考虑到休闲渔业,水中岸边旅游观光远景规划。可因地形、地貌不同而因地制宜来长远规划设计。二是可考虑大坝下游水渠两侧,办公区、观光区等,规划一个整体配套设计方案,在取走土石方的地方设计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业项目,充分论证,合理设计,一步到位,一次成型。在适合养殖名优鱼类的地方设计养殖名优鱼类,在适合发展高档果蔬的地方种植高档果蔬,在适合观光旅游的地方发展特色旅游观光业。如在大坝下游挖走土石方后形成一个低洼地带,利用大坝高低落差形成自流活水养殖当地名优鱼类,生长快,口感好,经济价值高,是一个绝好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绿化地带,发展绿色植物,对于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可起到保护作物。如发展高档采摘果业,对于美化环境、增加收入、拉动地方产业将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三是设计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业档次一定要高,保证多年不落后。如在北方地区可与周边民族风情相结合,与自然风景相依托,具有独特风格的餐饮、住宿、园林、观光特色的度假区。夏季利用北方白天热、夜晚凉爽的特点,组织垂钓比赛、郊游、啤酒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既为游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陶冶了游客的情操。在冬季可组织游客体验雪地、冰上游乐活动,如滑雪比赛、滑冰比赛等,还可观赏北方冬季捕鱼的盛大场面。

2 案例分析

全文阅读

休闲旅游型渔村在我国沿海地区模式研讨

摘要:我国休闲旅游型渔村已成为沿海地区海洋旅游的最新亮点。针对休闲旅游型渔村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划分了四种定位,论述了两种运作模式,并对政府行为和民众行为分别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旅游渔村

1休闲旅游型渔村的定位

休闲旅游型渔村的出现,是社会需求与供给拉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都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配套产物。这种休闲旅游型渔村有以下四种类型。

1.1劳动自助型:即充分利用渔户家庭的渔具、养殖区等渔家资源,增设现场钓鱼、出海撒网、拣拾贝类、任意点捕、野炊烧烤等服务项目,让游客亲自参加渔业劳动,体验渔民生活。这是一种渔区自助模式,并往往与渔业养殖场相联系,属于渔业娱乐型“渔家乐”。

1.2民俗民居型:这种模式以突出简单、朴素、洁净的格调为主,对渔家院落、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和包装,设置渔家桌椅、渔用器具,收集民间故事、渔民服饰,吸引都市游人和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渔家风情。这是一种纯粹的“渔家乐”形式。

1.3观光游览型:这种模式通过开发古渔村、海外小岛等或凭借靠近沿海风景区的优势,来开辟旅游线路,增设配套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让游客饱览自然奇观的华美之余,体验当地渔民的生活方式。

1.4娱乐休闲型: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传统渔村民俗文化,开发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或举办渔民风俗文化节等,坐海船、游海岛、住海边、吃海鲜、购海品、玩海面,将观光、度假、娱乐、餐饮与,!旅游有机结合。

全文阅读

市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按照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的总体安排,我站渔业工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渔业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增加渔民收入为中心,主攻养殖和休闲渔业,突出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强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着力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促进渔业持续协调发展。开展黄河增养殖放流活动,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二0__年渔业工作总体情况

(一)二0__年渔业生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鲜鱼产量230吨,鱼种产量20吨,完成名特优推广面积100亩,名优产量50吨,完成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一处,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80万元。检验渔业船舶11艘,受检率100,圆满完成任务。

(二)渔业养殖情况

我市养殖面积小,针对我市具体情况,我站利用黄河资源,大力发展黄河鲤、黄河鲶的养殖,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模式,实施渔业 畜禽养殖业、渔业 林果业等养殖方式,提高渔业增加值。我市王寿养殖场就是成功的养殖典范,该养殖场拥有水面50亩,去年申请无公害养殖基地认定,年产量20吨,拥有果树10亩,菜地5亩,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基础上,发展休闲渔业。观光的人们可以吃到亲手采摘的水果和蔬菜,可以亲身体验钓鱼的乐趣,年收入达到10万元。

(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

全文阅读

秦皇岛市休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有闲”一族越来越多,法定假日加上双休日,人们的基本休闲时间已经达到115天,人们已经厌倦了井喷式的假日旅游,开始对逍遥自在的休闲旅游产品青睐有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秦皇岛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关系

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者越来越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不同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大众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更强调旅游者参与,产品的个性化设计,重视旅游者的体验过程,重视“休闲”氛围的营造,追求高环境和高舒适度。

如何认识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之间的关系,马惠娣认为,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卿前龙认为,休闲产业分休闲第一产业、休闲第二产业、休闲第三产业即休闲服务业。休闲服务业可划分为旅游休闲业、健体和美容休闲业、文化和娱乐休闲业、餐饮休闲业及其他休闲服务业。由此可见,旅游业是休闲产业的一部分。休闲旅游是将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延伸到休闲产业的其他相关领域。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休闲产业的发展和支持。

二、秦皇岛市发展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

秦皇岛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传统观光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但是要实现“旅游立市”,将旅游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秦皇岛市的旅游业还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秦皇岛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推进秦皇岛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建设中国北方著名的休闲商务旅游中心。本文结合秦皇岛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秦皇岛发展休闲旅游有几个短板必须解决:

(一)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深度不够

秦皇岛市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观光类产品多,分布散,人均花费低,度假产品及新型产品缺乏,休闲度假产业结构失衡,高尔夫、游艇、会展产业、文化创意等国际前沿休闲度假产业缺失。滨海旅游和长城文化旅游是秦皇岛旅游的主打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产品开发还停留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当中,海洋资源和长城古城的休闲度假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还远不能满足休闲型游客的需要。秦皇岛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缺少深度和广度,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全文阅读

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水上交通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我县水上交通持续实现“零死亡、零事故”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贵州省乡镇自用船舶管理办法》《贵州省大中型水库库区水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快现代特色渔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函〔__〕16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州府办函〔__〕5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严监管、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为主线,以“注重预防、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大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深化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查处和纠正船舶违法违章行为,规范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上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我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水上交通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摸清辖区管理薄弱环节,明确行业管理职责及责任,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创新监管方式,夯实安全基础,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坚决防止较大及以上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的发生,全面完成省政府、州政府安全目标任务。

为保证水上安全专项整治的有序开展,成立县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全县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孔祥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冯时富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县安监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教育局等抽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联系电话::6212210,13985098469;联系人:冯时富(县交通局地方海事处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督查组:

第一督查组:

组 长:张 甲 县农业局副局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