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科年终总结

信息科年终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科技部门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信息科技部围绕全省数据集中工作,实施了信息中心网络及机房改造工程,完善了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制度,为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一、合理调配资源,完成省中心网络互联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上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完成,按照省联社计算机中心工作安排,我市信息中心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与省中心的互联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制定了专项的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提前完成了省中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制定了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改造方案。

⑴、购置两台CISCO3550交换机,做到网络线路的双机热备。

⑵、购置CISCO3662路由模块,做到主线路(电信光纤)的联结。

⑶、不重新购置CISCO3550路由器,利用原CISCO2610路由器(信贷管理使用)资源,购置了相应的模块,做到备份线路(联通光纤)的联结。

其次,我们及时将以上的工程改造方案报省信息中心与科技处批准,经科技处批准后,我们部门在设备到位、线路到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与5月中旬完成了与省信息中心的联结,为下一步数据集中提供了网络保障。

全文阅读

信息安全科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信息安全科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继续以“立足长远,稳步推进,最小代价,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关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夯实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基础

1、不断推进关区网络准入管理工作。网络准入是2011年我关重点科技项目之一,我科对现有的客户端安全监控系统(eCop)进行功能升级,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成本实现关区网络准入功能,确保只有经过总关技术处审批、并且符合各项安全要求的信息化设备才能正常使用青岛海关网络,补全关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块短板,为我关网络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目前关区业务管理网已经全部实施了网络准入,业务运行网正在逐步部署,预计明年初完成。

2、彻底完成业务管理网安全域划分工作。按照国家关于等级保护的安全要求和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在袁进军副处长的指挥下,我科牵头网络科、系统科、开发科组建工作组,花大力气,用半年多时间,将重要应用系统的服务器移入保护区,只对微机开放HTTP端口,极大降低关键服务器受病毒影响、越权访问、数据外泄等方面的风险,彻底完成了管理网安全域的划分工作。工作组按照总署的统一要求、结合关区网络现状,充分论证、细化实施方案,将整个工作分成4个步骤,一是部署防火墙划分安全域,二是将服务器全部移至过渡区,三是对服务器访问策略进行彻底梳理,四是调整网络参数将服务器逐台移入保护区;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将大部分网络调整的操作安排在工余时间。同时,将新增的防火墙加入我关防火墙集中日志系统,实现网络日志记录功能,并同步制定《管理网服务器保护区网络访问策略变更工作规范》、《管理网服务器安全域划分后运维管理工作规范》等日常工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工作组攻克多个技术难点:对47台服务器逐台梳理网络关联、分析网络访问记录达百万条;钻研虚拟化技术,解决部分应用系统使用高危端口提供服务的问题;重新规范技术人员运维模式和业务人员对敏感数据库的访问方式。管理网安全域的划分,提高了青岛关区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今后将在关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对敏感岗位计算机实施重点保护。为加强敏感岗位计算机在越权访问、数据泄露、病毒入侵等方面的自我防护能力,我科经充分测试评估,启用瑞星防病毒软件的个人防火墙功能,提升关区业务管理网内敏感岗位计算机的安全保护级别。目前已对关领导、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55台敏感岗位微机实施了保护,受到了预期的效果。

4、完成防病毒产品的换型和升级工作。在管理网、互联网部署了瑞星防病毒软件,运行网服务器也完成了KILL软件升级。升级入侵检测系统,在运行网及管理网的核心交换机部署了两台千兆入侵检测引擎,用于监控关键服务器的网络数据包;调整我关入侵检测系统策略,将管理网和运行网的DNS服务器纳入监控范围;开展专项木马查杀工作,在2台服务器、3台微机查杀了木马病毒。加强日常监控,提升关区网络内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防范能力。

5、充分发挥在线应用监控系统的功效,提高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利用在线应用监控系统对新增项目进行运行监控,持续优化监控参数。截至目前共对43个在线应用项目的614个故障点进行了监控,平均每分钟发出63.4次监控请求,日均报警2.9次。保障第一时间发现运行异常、准确定位故障点并及时处理。

二、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保障关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全文阅读

民政局发展街道信息报道意见

街道各科室、各社区: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道工作,树立街道办事处良好的对外形象,为街道全面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经街道办事处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准确、及时、实事求是的宣传报道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街道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街道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新经验、新举措、新典型,推动小河文化,为街道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报送办法

街道党政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道工作,负责信息收集、整理、筛选、报送和用稿情况统计等工作,重大信息原则上由党政办统一口子上报。各科室、各社区要落实信息员,负责提供线索,撰写信息。信息报送实行分类报送:

1、舆情信息的上报。舆情信息以社区为主进行收集,党政办汇总整理后统一上报。各社区要在社区党员、社区小组长、群众代表中聘请舆情信息员,及时收集社会舆情,提炼社会各界群众对国内国外发生大事的反映,包括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态度,整理后及时上报。

2、网站信息的报送。区门户网站、街道子网站、党政信息网的信息,由各科室、社区信息员按信息规范要求发至党政办OA邮箱,由党政办公室统一负责加载上传。各社区子网站信息更新工作由社区信息员自行负责,并做好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

全文阅读

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摘要】笔者结合高校实行电算会计管理的实际,分析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结合会计核算实际,高校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功能,特点是以会计科目为中心,实现对部门(项目)经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进行辅助核算和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横向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科目核算为中心完成账务处理;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现对部门经费、科研课题经费、专项经费、代管款项等经费的核算,实现对各类经费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以科目核算为主线完成账务处理过程,以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核算手段,为加强预算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具体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高校会计核算主要反映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以及支出类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全文阅读

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讨

【摘 要】 笔者结合高校实行电算会计管理的实际,分析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会计; 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结合会计核算实际,高校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功能,特点是以会计科目为中心,实现对部门(项目)经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进行辅助核算和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横向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科目核算为中心完成账务处理;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现对部门经费、科研课题经费、专项经费、代管款项等经费的核算,实现对各类经费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以科目核算为主线完成账务处理过程,以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核算手段,为加强预算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具体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高校会计核算主要反映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以及支出类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全文阅读

镇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镇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镇机关内部管理,更好地实践“xxxx”,努力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和工作效能,~完成区委和区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整体推进镇党委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机关工作人员目标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内容

(一)考核对象

本年度在本机关的在职职工.

(二)考核内容

1、岗位责任制所明确的工作职责。(30分)

2、信息及文稿撰写任务。(10分)

全文阅读

小议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向

1甘南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南牧区始终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理。畜牧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特色商品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年末存栏为395.4万头(只匹);总增各类牲畜95.9万头、出栏115万头、商品97万头,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24.36%、29.23%,24.64%;肉奶产量分别为4.4万吨、7.8万吨;完成全州畜牧业增加值6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60%以上,占全州GDP的17%,比2000年末增长了531元,增长40%。“十二五”以来,甘南牧区高度重视特色优势资源的转化增值,采取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等方式,特色产业发展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到2012年,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末增加9.05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3%。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鲜冻肉4014吨,乳制品6752吨。已经形成了以畜产品加工、藏中药材、山野珍品、民族特需用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畜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甘南牧区特色畜产品经济竞争力分析

区域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及区位条件、科学技术、养殖模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规模优势指数与产量优势指数的综合反映。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AdvantageIn-dices,AAIij)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畜产品生产的优势。综合优势指数采用规模优势指数和产量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其公式为:AAIij=Aij/Ai÷Aj/AAAIij表示第i地区j种畜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Aij表示第i区第j种畜产品总产量,Ai为第i区人口总数,Aj为全州j种畜产品的总产量,A为全州人口总数。若AAIij>1,表示i地区j种畜产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值越大,表示其比较优势越高,反之亦然(见附图所示)。

与甘肃全省水平相比较,甘南藏区羊肉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较高。对2001年—2008年牦牛、藏羊特色畜产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甘南州特色畜产品综合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羊肉显著高于牛肉,2008年为1.9394,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从2001年的1.5286上升到2008年的1.9394,上升幅度达26.88%。牛的生产状况则与羊肉基本一致,牛肉的生产也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比较优势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2006年以来,比较优势指数突破了1,说明甘南藏区牦牛肉产量发展稳定,发展潜力巨大。总体而言,羊肉和牛肉生产将是甘南牧区未来重点发展的畜牧产品的主方向。但同时,甘南草原牧区长期以粗放经营的传统放牧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超载过牧、气候变化和其他客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牧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牧区农牧业生产能力下降,对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也直接危及到牧区特色畜牧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天然草原资源的同时,加强草原保护与管理,实现以草定畜。

3甘南藏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不断深入,畜牧业生产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信息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近年来,甘南州依托甘肃科技管理网、星火科技“12396”项目在碌曲县都已建立了县级服务节点,实现了甘南州科技信息、科技成果、政策法规、牧业专家、科技项目等资源的共享。依托电脑、手机等终端建立了科技信息查询、短信推送和专家服务等内容。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为示范点牧民提供双向信息交互平台,提升牧民农村科技及文化建设,实现科学养畜、产品流通、科普推广、文化水平提升、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甘南草原牧区特色畜牧业信息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3.1信息化意识淡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目前许多畜牧行政、基层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认为畜牧信息化就是想用网络设备与软件的购置,建设网站和网页就实现了信息化。忽视收集、加工整理当地特色畜牧业信息资源,不能室畜牧业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或创造新的知识资源。

全文阅读

信息和调研工作考核制度

为及时、全面反映我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深入挖掘、总结工作中的新经验、新成效,充分调动各科室工作人员采写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乡信息和调研工作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乡机关信息员。

二、目标任务

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报送我乡工作动态、工作经验、工作业绩,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报送材料做到有时效、有内容、有质量。

每名信息员每月上报信息不少于2条。

三、考核管理

(一)拟稿。对所报送的信息要有做到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文字精练、数字准确,确保信息质量。

全文阅读

论析教育信息化与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终身学习;信息素养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前,以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变化仍旧与日俱增。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即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时间证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正在使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裂变,对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培养人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密切相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人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方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宏观教育规划、决策、教育管理、学习资源环境、师资培养与培训、课程、教育科研的信息化,以及微观的学习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等教育系统的所有环节。

全文阅读

日本电子教科书的发展趋势

从2009年起,日本的中小学校开始逐步推广“电子黑板”。现在日本市场上电子教科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在“电子黑板”上投影,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内容。电子教科书已经是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之一。2009年12月,当时的总务大臣原口一博发表了《原口设想》,提出“再造地区的纽带:到2020年,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够使用宽带服务”,并提出了“未来学校共同型教育改革”项目。这一项目的两个目标是“2015年全国中小学生全都配备电子教科书”和“2020年未来学校项目在全国全面展开”。总务省2010年度在日本全国10个小学进行了以儿童每人使用一台平板电脑为内容的《未来学校推进事业》实证研究。除此之外,总务省还进行了“地区就业创造ICT纽带项目(教育信息化事业)”单一年度补助金项目,全国共有46个中小学校得到了补助。

跟随《原口设想》的步伐,文部科学省在2010年4月设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恳谈会”。在此后的一年间,恳谈会讨论得出了结果,采纳了“教育信息化的设想”。在这中间,文部省和总务省共同开展了“学习创新事业”的实证研究,支持老师开发电子版基础教材的“信息利用笔记”(暂定)等项目,提出了向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迈进的综合推进方案。不过文部科学省对于“教科书和教材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仍然很慎重,提出考虑到电子教科书的教育效果和图书电子化的趋势,还需要进行包括制度改革在内的研讨。

另一方面,对于引入电子教科书,日本社会也存在着反对论和慎重论,不少人举出了儿童想象力下降、读书量减少,教师的指导能力下降等各种担忧。日本化学会等8家数理科学学会在2010年12月发表了《推动电子教科书清单的意见和期望》。这份提案认为使用电子教科书是“教育上重要的课题,是提升教育必备的事物”,不过他们也指出电子教科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应当忘记其目的是为了提升教育。

对于今后日本电子教科书应当如何发展,各方都提出了看法和观点。日本电子教科书协议会(简称DiTT)是积极推动电子教科书普及的组织。该协会成立于2010年7月,主要从事中小学电子教科书普及方面的工作。到2012年6月末,共有113家出版社参加。对于电子教科书到底是什么,DiTT从教科书制作、终端供给和内容制作等方面的企业角度出发,积极地提出了关于电子教科书方面的意见,并举出了电子教科书所需机能的各种要素。比如低年级学生能够承受的重量,不易破损,可以触摸、手写和声音输入,有摄像功能和麦克风,具备WiFi等高速无线通讯功能,可以联网,自动下载内容,播放电影等等。也就是说,虽然被称为“教科书”,实际上,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纸质教科书的扫描版或者电子图书终端设备,而是具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水准的事物。同时电子教科书也不仅仅是有教科书的内容,它还兼具笔记和书写的功能。

在今年6月末,DiTT还发表了四项提案,分别是《电子教科书法案》《普及电子教科书应采取的财政措施》《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和《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心提案》。《电子教科书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电子教科书普及,进而推动适应21世纪教育的实现。该提案将电子教科书定义为“由电子计算机提供给儿童及学生学习使用的,与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组合相关信息的程序体系”。这一定义将日本《学校教育法》《教科书发行临时措施法》和《著作权法》关于教科书的内容统括了进来。这是希望给予电子教科书和纸质教科书相同的法律地位,将电子教科书纳入目前日本法律体系的“教科书”体系中去。《普及电子教科书应采取的财政措施》则将纸质教科书和电子教科书统称为教科书,提出了若干的建议,如每年补助2000亿日元用于普及电子教科书的基础准备工作,为了实现2015年向全体学生发放电子教科书终端的目的而提供2100亿日元的资金等。《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希望文部科学省、总务省等日本中央政府机关通过制定政策、信息技术运营和支持地方政府等三项措施进一步推动日本早日实现教育信息化,《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心提案》中提及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心则是专门执行这几项措施的机构。

相较与DiTT的态度,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泽田大佑的看法比较中性,他认为日本要真正导入电子教科书,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巨大的成本。全日本一年级小学生大约有100万,如果每年都给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无偿发放电子教科书的话,假定每一台是5万日元,总的费用就需要500亿日元。如果再把更新和维修等考虑在内,这笔费用肯定还会增大。目前的情况下,给中小学全体学生无偿发放纸质教科书的费用大约是每年395亿日元。这么一比较,就可以大致地了解到将纸质教科书替换为电子教科书的费用规模有多大。另外要发展电子教科书,就要考虑到完善学校的网络、开发合适的电子教科书终端设备时间和费用等因素。修订法律给予电子教科书相应的地位,教师应对实用电子教科书应采取的调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互相衔接等问题也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