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源是媒体新闻产品的源头。有效开拓新闻源,合理利用新闻源,就能拥有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首发力,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报纸的影响力。本文以《当代生活报》的实践为例,分析都市报如何有效开拓新闻源。
开通热线获取报料
《当代生活报》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二张子报,前身是《大西南经济导报》,创刊于1997年12月25日,当时仅是周报。1999年4月该报开通了新闻专线电话,就开设的栏目向专家约稿。同年8月该报改为周五刊,不久即改为日报。最初该报的新闻源主要是由记者外出采访开拓、挖掘。
为向读者征集新闻线索,该报开通了新闻热线,每天安排2名记者轮值,轮值记者接到新闻报料后通知没有采访任务的记者去采访。由于每位记者均有工分任务,个别记者接到时效性不强但有新闻价值的报料后欲留到次日去采访,但次日又有别的采访任务或其他事等种种原因,造成该新闻报料最终没能见报而白白浪费掉。这种情况在同城媒体也开设新闻热线后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同城媒体接到报料后当天采访次日见报,所以“捂料”记者即使想在次日采访,也因同城媒体率先采用而作罢。
为了加强热线电话的管理,把记者手中的个人新闻源变为公共资源,也为了改版需要,该报2002年对新闻热线的值班制度进行改革,成立了热线组,抽调2名编辑、记者固定值班,无工分要求。热线值班人员接到报料后即刻通知其他记者采访。不久热线组又增加人手,不但负责接热线,还负责处理读者来信来访,该报的新闻源得到有效维护及进一步挖掘。
2003年热线组改为热线部,工作人员大增,读者来电也大增,该报开辟了热线专版,集中刊登读者的新闻报料。在热线值班中,有些读者报料时还没说清事件发生的地点等重要的新闻要素,或者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就匆匆挂断电话,为便于记者进一步核实报料的真伪,该报把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改成有来电显示的,较为有效地防止报假料。
为了更好地调动读者报料的积极性,该报一是设立了报料奖。二是接受热线记者的建议,每刊登一篇较为重要的热线稿,均在该稿结尾处打上热线电话0771-5690145。此举便于读者牢记该报的热线电话,一旦读者遇到突发事件,即使手上没有该份报纸,也可以立马拨打已牢记的热线电话进行报料。三是增加一部热线电话机,以解决读者报料时常遇到的占线问题。四是该报与移动公司合作,由该公司赠送3部手机给该报,这些手机24小时开通。原先该报热线记者的值班时间是每天上午8时至晚上10时,随着热线手机的加入,发生在深夜的突发性事件,该报也能接到报料。
2004年该报城区部成立后,在城区新闻版面上也刊登了城区部记者的联系电话,形成了一家报社两个部门均设热线的格局,该报新闻源拓展至南宁市各社区。不过,城区部此举也分流了热线部的一些报料,有时两个部门当天同时接到相同新闻事件的报料,而该新闻既可以放在城区版刊登,也可以放在热线版刊登。但两个部门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及时协调,难免出现记者“采访撞车”等情况。后来,该报进行机构调整时,两个部门合并为热线城区部,上述问题迎刃而解。2009年,该报招聘了4名热线电话接线员,改变了由记者接热线的做法。该报还与商家合作,除了对报料者给予现金奖励外,还赠送景点参观门票,这些举措有利于开拓新闻源时降低经济成本。
2013年5月29日上午9点多,新闻晨报的新浪官方微博迎来了第400万个粉丝。从2009年11月创办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赢得了这可贵的400万。新闻晨报新浪官方微博的影响力一直保持媒体微博影响力全国第四、报纸微博影响力全国第二的位置。粉丝达到400万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点什么?怎样让新闻晨报的采编流程与微博更好地融合?
采编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媒体微博想要真正做好,必须依靠传统媒体的力量,传统媒体在现在的传播环境下想继续发展,也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之道,必定是建立在多媒体、多渠道传播的基础上,最终成功延长读者在各种载体上对本媒体新闻浏览的时间。采编流程再造,正是这场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新闻晨报微博此前的大量内容,都是滞后性的新闻,是对当天已经见报或者见网的新闻进行再次编辑后。新闻晨报原创的稿件,都是见报后再编辑。微博要成为独立的媒体平台,就必须拥有自己原创的内容,必须依靠全报社的采编力量。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纸媒必须再造自己的采编业务流程,形成一个多媒体的采编团队,资源有机整合,共同开发有限的新闻资源。
采编流程再造的准备
采编流程再造的核心是打破传统纸媒惯有的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导向的组织结构,特征是协同,而不是按照职级顺序作业。这并不是简单的报网互动,也不是简单的记者发稿给微博,而是传统纸媒将自己的生产过程全面提速,分不同载体、分层次自己采集到的新闻。
以道琼斯为例,记者采集到的新闻,第一个报道的总是道琼斯通讯社,然后是《华尔街日报》网站,第三是CNBC电视台,第四是道琼斯广播,第五才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日报》纸质版,第六是《Smart Money》等系列刊物,最后是Factiva商业资讯数据库。
要做到采编流程再造,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精心准备:
有人说:“会炒材料的记者也是有本事的。”这话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当记者的抓报道,原则是要有新闻。新闻的来源,一是记者从亲身感受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的,耳闻目睹得来的;二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如听他人说的,从各种各样的材料里看到的,等等。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是任何记者都不应忽视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作为记者,不能整天被材料缠住了,不能离了材料不写稿,更不能把一些没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人为“炒”成所谓的“新闻”。版面上的“前不久”、“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之类词句就是这样产生的。
值得注意的一种情况是:一些记者长年累月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线”去,不到人民群众中去,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炒材料”。什么叫“炒材料”?就是根据新闻会或有关部门寄来的统计资料、情况汇报写稿子,虽然也用“据悉”、“据透露”、“据有关人士介绍”、“据分析”这类“新闻术语”,但相当一部分稿子中往往又没有多少“新闻”,看上去这些稿子也还勉强可用,但如果这类东西在报纸上太多了,报纸的可读性就大大弱化了。不仅如此,这类稿件频频刊用,会给记者一个错误的信号:这类稿子就是新闻。
我们说,必要的“炒材料”是允许的,版面对有新闻价值的“材料稿”也是要保证的。从比例上讲,有新闻价值的“材料稿”和直接来自“一线”生活的“鲜活稿”,前者应该少些,后者应该多些。版面上多用“鲜活稿”,就会给记者一个明确的信号:请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记者一旦深入下去了,就会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就会有写不完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往往有人有事,有根有据,有情有景,有起有伏,有曲折有故事,读者怎么不爱看?
1998年5月31日,新华社记者张俊成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下岗工人的账簿》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是:记者确实就在群众生活中(全文附后)。
采用什么稿件,也有一个政策问题。对记者来讲,是非常关注稿件采用“风向”的。一个时期上什么稿件,刊登在报刊的什么位置,给多大“地盘”都在说明编辑对稿件取舍的态度。如果版面向来自“一线”的稿子倾斜,凡是来自“一线”的报道都能安排在突出位置,比如安排在重要版面位置,予以保障。那么,深入生活的记者就会得到鼓舞,而不深入生活的记者就会从中看到教训,良好的引导记者深入生活的新闻采写机制就容易形成了。从版面看,特别欢迎来自“一线”的报道。目前是缺少这类报道,需要大家“大抓”。
《一位下岗工人的账簿》一文,头一段便写道:“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两张床叠架起来,上面是十多岁女儿的空间,一台14英寸电视。这几乎是李国辉和刘静夫妇的全部家当。”接着,记者便引出了报道的主题:下岗后,夫妇俩从事个体经营有本流水账簿。报道反映了夫妇俩下岗后的创业艰辛、生活目标及追求。记者写道:“透过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下岗工人那种面对坎坷生活,坚韧不屈的精神,跃然于眼前。”
(作者为新华通讯社副社长)
在纸媒新闻生产的不同环节,如何依据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对线索或选题做出取舍,是困扰采编人员的现实问题。记者认为重要,部门主任却认为不重要;部门主任认为重要,总编辑却认为不重要,这是新闻价值观不统一的体现。如果把新闻当作一种产品,其生产过程无疑是一场接力赛。由于纸媒新闻生产环节多,变化快,从一线记者到总编辑,新闻生产最重要的一环在哪儿呢?下面,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的总结与思考。
环节多
纸媒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一线记者提出线索到稿件签付印刷,到底有多少个环节?粗略统计在15个左右。这还不包括美编、校对、印刷等环节。
这些环节具体为:1.记者报出线索;2.采访部门做出预判;3.采访部门初步提出报道方案;4.编辑部根据采访部门意见做出研判;5.采访部门结合编辑部意见制定报道方案;6.一线记者根据报道方案完成前期采访;7.及时向编辑部反馈前期采访落实情况;8.根据前期采访掌握的情况,编辑部再次做出研判;9.记者根据采访部门和编辑部意见写出初稿;10.采访部门对记者初稿进行初审;11.稿件发往版面责任编辑;12.版面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把关和修改;13.修改后的稿件签发上版;14.总编辑对稿件进行终审;15.稿件见报后专家评报,对下一步是否要追踪形成意见。
变化快
环节多,变数自然就多。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对报道产生影响。有的环节对报道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梳理新闻生产的诸多环节,最关键的有记者、采访部门、采编会和版面责任编辑等四个环节。
1.记者应重视每条线索
记者是新闻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记者分属报社不同的新闻生产部门,负责报道不同的领域。记者提出的报道线索,是进行新闻生产的前提,也是后面诸多新闻生产环节延续的基础。
每年寒暑假,在报社实习、见习的大学生就会多起来。如何做新闻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是他们经常咨询的一个问题。怎样找选题?找好选题后,怎样完成采访任务?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后,如何写稿?稿子写完后,还需要注意哪些?稿子见报后,是否需要再去留心学习浏览?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与有兴趣的同仁分享。
采访前要“动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而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第一关。因此,一个初入新闻行业的新人写稿子采访什么、如何采访,关系到最终文章的内容、方向和价值,即内容好不好、方向对不对、价值度高不高。因此,采访前要动动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
如何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目前,我们得到新闻线索大致有以下渠道:一是参加有关会议、活动、事件现场,会议方或活动方提供材料,或现场得到信息;二是通过其他媒体关注的有关稿件,看看本地有没有类似的新闻,通过实地采访再做扩展和延伸后的本土新闻;三是利用自己已经建立的行业人脉关系主动进行沟通和寻找,和行业专家、业内人士成为朋友,使自己成为一个行业知情人士、消息灵通人士;四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和撷取有可能成为新闻选题的事件,如通过逛街或者与同行、亲戚、邻居的接触和交谈发现可能的新闻线索;五是通过浏览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寻找一些可以适合做新闻的材料,并打电话核实材料的准确性。
同时,一定要根据所在媒体的新闻稿子要求去取舍新闻线索。各家报纸的办报宗旨、风格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实习或见习记者一定要根据所在媒体的办报风格、写稿要求去发现新闻线索,这就需要多看看所在媒体记者都是根据哪些方面的线索写了哪些稿子。
采访中要“细心”
采访选题确定后,就需要根据选题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或者电话采访。采访时,一般要根据采访提纲采访,但是也要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需要补充的或者被采访者的新想法,都需要细心捕捉。同时,为了预防由于时间匆忙、被采访者事情较多等造成采访不充分,可以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子邮箱、传真、座机、手机、QQ号等,以便随时联系。
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见到采访对象时首先要主动礼貌问候,最好先自我介绍和说明来访缘由;采访结束时仍然要礼貌地对对方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面晤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后要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传真、座机、手机以及QQ号等,以便对方联系自己。同样的,电话联系采访时也需要注意以上细节。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大量不同的稿件。这些记者采写稿件已基本成稿,但是对于编辑来说,这些只是在编辑中的合成部分的新闻节目素材。编辑的“成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高品质,符合的编辑意图,宣传和思想动态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新闻素材再加工选择和处理。同时还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重点。根据新闻价值的组合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69-01
电视新闻编辑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新闻意识,但还需要有这方面“再创造”的能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再创作”,指的是在编辑的基础上甄别新闻点,以确保来源的消息真实性,通过创造性思维把每一篇新闻稿,最大限度地去发掘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从而更有效的沟通,新闻的记者和观众之间的联系。编辑如何做一个好工作,“再创作”?
一、稿件的“再创造”
作为一个新闻编辑,每天面临着许多稿件,这些稿件需要编辑再进行加工完成,但是,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材料,特别是对于电视编辑,除了文字,而且还要在新闻画面进行构思处理。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重新创作,但要做好编辑此项工作,也更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在编辑稿件过程中,你如果不知道记者的采访内容,有什么资格去删除其他人的稿件吗?这个过程有时中没有提到的稿件,就了解清楚对稿件补充,编后说明,这个消息就会显得更充分。
2.选稿“七看”
编辑根据稿件、栏目风格的,有选择保留的事实在取向的把握,对稿件的真实性分析(一般在改稿前核实)还需要选稿“七看”。
【摘 要】谈及写新闻,不少人常会觉得新闻报道有时“无物可写”;有时东西值得一写,但一提笔又无从下手;有时觉得手头的素材都很重要,难以取舍,于是来个“信息”大堆积,结果稿子投出去却见不了报,觉得上稿很难。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过。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解决如何发现新闻?其次是解决如何撰写新闻?最后才是如何提高上稿率?
【关键词】新闻;发掘;撰写;上稿
谈及写新闻,不少人常会觉得新闻报道有时“无物可写”;有时东西值得一写,但一提笔又无从下手;有时觉得手头的素材都很重要,难以取舍,于是来个“信息”大堆积,结果稿子投出去却见不了报,觉得上稿很难。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过。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解决如何发现新闻?其次是解决如何撰写新闻?最后才是如何提高上稿率?
首先,如何发现新闻
新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的人感觉得到,有的人却熟视无睹。为什么?这就是“发现”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如何从纷繁的事物中发现新闻线索?我觉得要练就一双“火眼金星”,要从漫无边际的沙海中淘出金子来。这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一种起码的素质要求。否则,就是新闻在你身边,你也可能发现不了,而与之失之交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去发现新闻?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信息网”。一个具有较强新闻敏感的人,往往有着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以保证其新闻资源的迅捷和丰富。只有有了广阔的信息源,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二是苦练“识金术”。俗语说:“功夫在诗外”,“处处留心皆文章”,对于新闻作者来说,大量新闻线索都是在平常的观察中随机发现的。所谓新闻敏感,通俗地讲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别人没注意到时你注意到了,或者说在别人发现之前你抢先一步捕捉到了。这就要求你有“点石成金之术”。从事新闻报道的人每时每刻都要象猎手一样,耳聪目明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不要让每一个都有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从身边溜走。三是学会“换角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观点。在发现新闻线索的过程中,每一个观察者都有自己的视角切入点,也就是新闻角度。很多情况下,稍微转换一下视角,你所要解决的“写什么”的问题便变得极容易操作了。素材与视角的关系,往往在于我们独特的把握之中,大题材经过小视角的放大,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想从纷繁的事物中发现新闻线索,还应该掌握新闻线索的特点。每个时令、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这就需要根据季节特点,发掘有价值新闻。系统内外活动很多,这就需要善于从各种活动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也是我们挖掘新闻的好线索。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也是有价值信息所在。所以,每个通讯员要充分利用岗位优势捕捉新闻线索,从日常工作中找到好素材,提炼好新闻。
其次,如何撰写新闻
通讯员曾是传统媒体的重要新闻线索与稿件来源;新媒体技术使传统媒体新闻制作流程变得简单易行,传统媒体的通讯员在媒体制作流程中的作用正在被弱化;但在很多人看来,拥有一支可靠的通讯员队伍,对记者的新闻线索收集、新闻思路构想、新闻报道采写,甚至是记者个人素质的提高,仍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断建立和发展通讯员队伍
并非新闻专业毕业的我,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部主任告诉我社会新闻记者必须建立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必须学会发现新闻线索。我始终努力按照要求去做,在建立和发展通讯员队伍方面,我的经验和体会可以概括成六个字:韧、诚、广、勤、多、粘。
一是性格要韧:有顽强的韧性,敢说话、敢联系,不怕碰钉子、不怕失败、不怕笑话,这是成功建立通讯员队伍和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起点。《感冒患者大增,医生支招――多喝水防感冒》是我当记者的第一篇见报稿,这篇稿开始采访很不顺利。我来到一家医院宣传科找到相关工作人员,想采访一下关于防感冒的常识,被宣传科工作人员谢绝。但是,我没有放弃,又来到该院治感冒病的相关科室想采访一位医生,又被告知,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走出医院大门,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受到不小的打击。但是,我立刻调整了心态,不能就这样放弃。当天下午,我做好了再次被拒绝的准备,来到煤医附院采访,煤医附院的宣传工作人员告诉我,要等医生给患者看完病才可以接受采访。我心中暗喜,可以接受采访就是胜利。于是我站在诊室外面等。直到我等了两个小时以后,呼吸内科的主任医生才抽出时间接受了采访。最后这篇稿件在《唐山劳动日报》社会新闻版重要位置发表,那位宣传工作人员也成了我的新闻通讯员。
二是心意要诚:要诚心诚意,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立足服务,多为对方着想;要多付出,及时写稿、发稿,别忘了给人家署名;要以诚感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心意诚恳,别人总会受到感动。
三是联络要广:我觉得,选择了记者这个行业,就一定要广交朋友,不断地培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我总是非常注意向熟人和新结识的朋友了解新闻线索,从中选择出一些人来,培养他们做自己的通讯员。
四是沟通要多:像好朋友聊天一样,要勤与通讯员沟通,这样就会拉近距离,消除拘束。通过经常性的沟通,不仅会收获友谊也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通讯员如果是市区内离单位或是家里很近的,我常会绕道过去坐一会,同他们见个面,聊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加深联系,并从沟通中了解情况,发现新闻线索。
五是电话要勤: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翻开电话本,主动与自己的通讯员联络。通过勤打电话,我收获很多通讯员主动给我提供的新闻线索。如果是外县的通讯员,我也经常电话与对方沟通,每次打电话,除了问候对方工作,还问候对方家人,让通讯员倍感亲切。
新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俗地讲,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和编辑的采访、撰写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通讯员的供稿。他们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课程讲授,没有实地采访的经历,有的其实只是部门里的文秘,所提供的稿件内容局限在机关公文的框框里。但他们所接触的新闻往往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因此,通讯员如何写出一篇令编辑满意的稿件,十分重要。
为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新闻写作水平,培训就成了提升通讯员素质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这种短期的、集中式的、课堂式的讲课取得的效果仍是不理想。已经懂得新闻“门道”的通讯员,不培训也能写出比较通顺的新闻稿件;没有新闻敏感的通讯员,即使培训了也写不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有分量的稿件呢?
首先,要先具备新闻敏感,跳出公文的局限。一篇新闻稿件报纸不予发表,有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写作上,或许新闻事件的本身就对受众没有吸引力,甚至这个事件都不能称作是一个新闻。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曾经说过,“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那么,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是什么?说到底,主要还是对新闻价值级别的鉴定。有的事件在部门里是大事,但在旗县里就是小事;有的事件在旗县是大事,在市区或许就是小事。掂量新闻的价值,找准稿件的定位,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因事泼墨。近日,笔者曾到乌兰察布市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一些手续时,明显感觉到手续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变得特别热情,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功劳。这样的切身经历,是当下最需要报道的一件新闻事件。因此稍加采访,未添加任何政策、公文方面的表述,一篇来自基层的实时报道就成型了。
其次,采访是通讯员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习惯了机关的公文、以材料写材料的模式,却往往忘了“七分采、三分写”才是新闻的行规。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相关的稿件是最多的。但大部分只是贯彻精神、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取得成效等空话、套话,以形式主义来报道反“”,实在是太过讽刺。既然是群众路线,工作也做到位了,为什么不说为群众所办的好事实事呢?真实的事例、真实的人物,才是新闻的核心所在。实地的采访,能使稿子更鲜活、更生动,吸引更多读者。《内蒙古日报》刊登的《每一天,都有喜讯在巴尔虎草原传递》之报道,文章以真实发生场景为主,以群众的喜事反映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穿插的是将群众路线工作作了介绍,文章描写人物饱满、事件详实,读者们愿意阅读这样的报道。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它考验的是通讯员对新闻五要素的把握。消息只有具备了以上的五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地了解。以乌兰察布市义务植树报道为例,“4月11日,在乌兰察布卧龙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植树的身影,来自9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7000多人来到卧龙山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事、怎么样,都在一开头的导语中直接点出,让受众立即对事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条新闻的“五个W”也就齐全了。
会议稿件是消息中最常见的一类稿件,写作的花样不多,是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通讯员常犯的错误是一股脑地什么内容都往里写,领导、讲话内容事无巨细,一篇部门贯彻某一精神的稿子就能写1000多字。要知道,有些稿件的写作中领导的姓名是由供稿方决定的;讲话内容要经过归纳提炼,切忌按一、二、三罗列,要用语言做好衔接。要把所做的实际工作写出来,精神与实事相结合,才能使会议稿件有内容可读。一些气氛比较活跃的座谈会、学习会、讲座等,还要对现场的气氛进行描写,写出普通参会人员的感受和心得。这一类型的稿件,最好把它写成“现场短新闻”。除此之外,要想写好一篇消息稿件,要合理运用倒金字塔、金字塔、特写、电影蒙太奇等写作手法,这些也能为文章添色不少。
本文所说的领导活动报道,仅指盟(市)主要领导到旗县市(区)进行调研、检查指导工作或出席当地重要项目开工、奠基、签约等新闻。此类稿件在当地属于重要的时政新闻,通常由报社记者写出初稿,后交盟(党)委政府办公室(厅)审核修改,再分别由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刊(播)发。此类稿件又被新闻界人士视为“通稿”。使用通稿的好处在于统一了口径,内容全面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也能让当地受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当地党委政府所做的工作及措施。
但是,随着现代广播电视事业、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阅读、收听、收看的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对领导活动报道诸如此类的时政新闻报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或不考虑广播电视与报纸在传播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简单地照收照发,不仅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还会容易使广播电视记者养成等稿件的习惯,弱化写作能力。
一、适当压缩通稿的长度。一般通稿的长度都在1500字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3000字,而盟(市)级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大部分设定时间为15分钟(3400字左右)。如果全文照发通稿,不仅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大幅度减少,也会影响到其它当日新闻的及时播出。因此,在保证通稿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要适当压缩一些比较冗长的过程性描述,同时对近日已经播发、但又反复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把字数控制在1000至1200左右。
二、在通稿中加入“音响”。广播新闻没有音响,就成了报纸的有声版。虽然,按照惯例领导活动由报社记者写通稿,但台里要求记者在跟随领导进行公务采访时,必须录制音响。待拿到通稿时,对其进行修改,加入音响,使通稿由报纸体变成广播体,从而增强广播特色和广播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符合现代广播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也深受听众的认可。
三、除通稿外,记者跟随领导进行公务采访还要写新闻特写。广播新闻特写是最能体现广播特色的体裁之一。它不仅能检验记者的能力和水平,也使原本比较严肃的时政新闻动起来、活起来,更贴近广大听众。近年来,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坚持写新闻特写,捕捉到不少领导在进行公务活动时的新闻亮点,它既丰富了时政新闻的内容,又锻炼了记者的写作能力,有的稿件还在当地新闻评奖中获了奖。
四、要注意领导的“即席讲话”。许多领导活动报道是以会议或调研等形式出现。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稿,大多数是由秘书或集体写作而成,其行文特点是文风严谨、文字缜密、层次分明,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但是有的领导在念讲话稿时,往往会针对某一问题时发表即席讲话,或批评指正、或表扬建议。话虽有长有短,但语言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有极强的针对性, 从中蕴藏着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为此,锡林郭勒盟广播电视台不仅要求记者写好领导活动的报道,而且规定记者必须全程参加会议。对主要领导的讲话要全部录音,经请示同意后,要将领导的即席讲话写入稿件中,进一步增强报道的新闻性和吸引力。对从即席讲话中发现的新闻线索,要及时联系进行跟踪采访,杜绝因人为因素而使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白白流失的现象。总之,领导在会议上的即席讲话是个新闻富矿,从中可以寻找出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记者参加会议,不仅要眼看、耳听,更重要的是入脑思考分析,时时刻刻捕捉新闻点, 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时政记者应有的素养。
上述现象说明,作为经常采访时政新闻的记者,必须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否则就是不称职不合格。1.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工作措施的学习。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功底一切都是空谈。2.学习政策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不能吃老本,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3.学习的目的是为应用。因此,学习要灵活多样。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4.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再学习――再积累,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记者来说,把心思和学习用在平时的工作上,方能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