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发布会策划书

新闻发布会策划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维的三次转变

三个月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边听、边跑、边写、边思,从“门外汉”跨进“屋子里”,初步掌握出精品新闻的技巧和方法,实现了思维的三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从不懂新闻到会写新闻

我于今年2月从远安县委党校调到宣传部工作。3月1日,参加首期新闻干部研修班学习。之前,从没写过新闻稿,对新闻基本上是一窍不通。怎么办?只能学习、思考、比较和模仿。开学之初,报社就送给我们两本书,熊家余的《岁月有情》和杨发维的《两翼的快乐》,我自己还买了一本书《新闻精品之路》,每天晚上就一篇篇地去啃。当我看到杨发维老师写的《从拿相机到用笔》中“‘本报讯’三个字好沉重”这一句话,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感同身受。

这要从一个故事说起。3月15上午,政治新闻中心副主任韦忠南约上我,到洪山礼堂去参加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湖北省调查情况新闻会。本来韦主任没有给我布置任务,但我还是以《湖北省妇女社会地位情况调查显示:荆楚女性靠自己底气更足了》为题,写了一篇消息送给韦主任。

第二天,消息出来了。看到这则消息,我是又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消息发在第四版的头条,上面赫然有我的名字。沮丧的是,这则消息除主标题“女性靠自己”五个字外,通篇再也没有我所写的消息的影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遍遍地把这篇发出来的新闻稿和我写的消息进行比较研究,再对照报纸上发的消息,模仿着去写,渐渐地对写新闻有了感觉。随着一篇篇“豆腐块”见报,总算闯过第一关。

第二次转变:从会写新闻到写出好新闻

从会写新闻,到写出精品新闻,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主要是感悟、编写、提炼和发现。这次研修,除读书笔记外,我还写了一万多字的日记,重点围绕报社给我们安排的9个方面的学习专题,对资深编辑、记者和学者的精彩报告进行反刍、思考和参悟去找“真经”。然后就是主动请缨,帮助老师们编稿件,以提高自己驾驭素材和提炼主题的能力。在连续编了几篇稿件后,4月18日我编写的《从詹教导到“德德哥”》,上了传媒大厦一楼的评报栏,被赞为“内容生动、标题精当”。

4月下旬,我被安排到武汉青山区新沟桥街去“放单飞”,所发掘的80后外来妹“告书记的状”这个典型现场,也得到编辑的肯定。后采写的《北京“高振宁”捐助聋哑班14年》,因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而被几位编辑“抢”发稿。虽然我“入行”时间短,产品还不是很多,但是通过勤奋,坚持涉深水、捉活鱼,练“鹰眼”、强“笔头”,终于也写出鲜活的新闻,实现思维的二次转变。

全文阅读

融媒时代会展报道创新路径

摘要:本文以大众网·海报新闻对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报道实践为例,分析了在融媒体环境下会展报道的创新路径。提出会展预热期要“快”字当先,抢先策划,会展期间要深入挖掘,实现“深”字突破,最终实现全程报道,全平台立体化推发,形成全媒体融合传播。

关键词:会展报道;融媒体;全程报道;融合传播

7月15日至19日,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大众网·海报新闻独家承担了本次盛会的宣传策划和通稿写作任务,全程参与、全息报道、全员上阵、全效呈现。在两个多月的宣传预热、筹备冲刺、顺利开展、成功闭幕的舆论宣传工作中,报道团队充分发挥了“报、网、端、微、号”以及学习强国山东平台等融媒报道优势和力量,在议题设置、选题策划、专题专栏呈现、传播数据跟踪等融媒平台上发力,为书博会的宣传预热、氛围营造、舆论引导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实现了这次国家级会展的全媒体融合报道、立体化综合传播和在本地的新闻精准落地,得到了书博会执委会的高度肯定。

“快”字当先:抢先策划,提前打卡“最美”书店,强势发出原创声音

展会前期,大众网·海报新闻报道团队抢先策划,提前介入,推出《打卡“最美”书店》专题报道,连续采写原创稿件13篇。期间,通过设置“红色阅读:‘红色书屋’飘墨香”“传统书店:最是书香能致远”“文化空间:阅读之乐乐无穷”“融媒视角:书店因阅读而美”四个栏目,围绕山东“最美书店”进行报道,重点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讲好书博故事、山东故事和中国故事,为书博会前期宣传广泛造势。值得一提的是,系列报道、评论不仅被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转发,还被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趣头条等商业平台推送,形成了全网发布的良好态势,各渠道阅读量超过8000万人次。此外,开设“往届回顾”“新闻快讯”“探营书博”等原创栏目,共采写原创稿件72篇。自4月底执委会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以来,报道团队紧跟书博会宣传需求,全程跟踪策划报道,从开展地点、LOGO解读、展区设置、展馆探营、观展贴士等多角度、全方面进行会前新闻宣传。其中,《打造首届“线上书博会”第30届书博会将突出“出版+互联网”特色》《第30届书博会标识定了!泉水、印章元素组成展现齐风鲁韵》《展会预热!六大亮点带你了解第30届书博会》等稿件第一时间全面解读了书博会宣传亮点、重点;《山东高密:农家书屋孩子的“第二课堂”》《科学家精神成“顶流”:书博会现场将设“院士书房”》《探营书博会:绿色“乘”科技解出“现代印刷”的二次方》《出版行业新生态:未来将如何“融”》等稿件成为书博会前宣的“风向标”,被各大媒体转载。据执委会统计,网媒集团旗下各平台累计发布会前相关报道2000余篇次,原创稿件相关转载数据近2000万条。

“深”字突破:深入幕后,深入挖掘细节,更深一度讲好“书香故事”

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生存的重要法宝,也是媒体融合转型的标配之一。书博会期间,大众网·海报新闻报道团队以深度采访报道为亮点,挖掘书博会在济南举办背后的意义,通过记者对新闻背景及大量材料的分析、思辨,对某一社会现象采取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全方位、多层次的透视,通过追溯历史,预测未来来说明现在,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从而得到深刻的理性启迪。为此,报道团队记者通过深入采访,采写原创稿件《齐鲁“黄金屋”让书香“扎根”农村》以山东农家书屋的发展为背景,呈现出近年来“书香山东”的建设情况;《书香满齐鲁,文明兹浩荡》站在省会济南的高度,解读书博会落地济南的深层意义与影响;《网络时代下的人文“坚守”解码概念书店的“济南模式”》通过探寻济南独立书店的发展,解读近年来济南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打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坐标”:书店虽小亦可为文化传灯》走进济南的“网红书店”,解读济南正向“网红城市”迈进的大背景大趋势。微信、微博、视频、专题、特写、花絮、访谈……在书博会开展期间,报道团队按照执委会的总体部署,全媒体多角度开展融合报道,报道内容精彩纷呈,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其中,记者采写的《书博会进行中,“三星堆元素”和“立体彩灯熊猫”为四川展区带来不同的文化魅力》《“草包”“甜沫”“大肠”……老济南的味道是什么?书博会上现谜底》等稿件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先后被光明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媒体转发。单篇视频稿件《浩如烟海、盛世空前,一分钟“速读”书博会》阅读量达到28万次,单篇图文稿件《进入“书博时间”观众人气爆棚!济南的热情,将书博会“点燃”》阅读量达到21万次。此外,还推出《第三十届书博会一图盘点》《组图|周末书博会热度持续升温》《组图|书博会打卡,各省展区大放异彩》等图片报道,《多个六边形组成山西馆买书、休闲全搞定》《线上线下相结合这座“儿童阅读花园”吸粉无数》《“院士书房”搬进书博会1:1实景复制》等文字报道,《海报直击|阎崇年点赞书博会:这对建设“书香山东”是大好的事》《视频|喜迎书博:读者大会即将开幕!阎崇年、叶小纲送出祝福》等名家专访等,共采写原创稿件76篇,海报客户端专题点击量突破50万,转载量和点击量达3000余万。

“全”字收官:全程报道,全平台立体化推发,实现全媒体融合传播

全文阅读

大学生志愿者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我校新生了解社会、服务学校、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和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舞台,每个人都应该抓住机会,继承并发扬我校青协的优良传统,把我们的精神传送到每个角落。为提高青年志愿者自身意识,普及志愿者相关知识,特举办此次志愿者知识竞赛。

二、活动主题:

认识自我,和谐青协

三、活动目的:

提高青年志愿者自身意识,普及志愿者相关知识,增强志愿者义务观念和责任心。

四、活动形式:

以手机抢答的方式进行志愿者相关知识竞赛,答对者加一分,答错不扣分,最后得分最高者获胜。

全文阅读

图书营销中事件营销策略的应用

一、事件营销概述

1.事件营销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件营销是指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对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社会影响的人或事件进行合理地策划、组织,并加以利用,制造一些具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消费者的眼球。以此,不断提高企业及产品、服务的社会知名度,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成产品、服务销售目的的一种手段。

2.事件营销的特点。首先,事件营销需要借助外部事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外部事件的依托性、双重目的性是事件营销的主要特点。一是:依托性。对于事件营销来说,无论是自行策划事件,还是已有的事件,都需要始终以一个主题为核心,抓住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而在营销的过程中,以外部事件为纽带,进行有新闻价值的传播活动。在此基础上,把产品各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潜在的消费者,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二是:双重目的性。塑造企业形象、销售产品是事件营销的最终目标。以外部事件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传播,可以有效避免媒体多元化的干扰,使企业的品牌效应得到更好地发挥。此外,从新闻事件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可以有效避开媒体高额的费用,减少成本的支出,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其次,事件营销具有明确的营销目的,较强的针对性。在信息宣传方面,事件营销不同于大众媒体,该特点使它在深受社会大众青睐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最后,事件营销传播持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对于事件营销来说,它的传播属于一种连续性的行为,非常注重长期宣传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事件营销已成为其生存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长期进行投入,进行系统化的组织。

3.事件营销的原则。第一、事件选择性原则。对于事件营销来说,合理选择即将利用的事件是其首要前提。换句话说,想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必须传播具有一定价值的事件,才能提高对应的社会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事件,企业要以自身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创造适宜的新闻话题,制造相关的新闻事件。在灵活运用这一事件的基础上,传播企业信息。第二、策划系统性原则。在应用事件营销的过程中,企业要以对应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寻求可以具有利用价值的社会事件,并对事件进行系统地谋划,来完成产品的销售。第三、利益均衡性原则。就事件本身而言,其宣传效果并不是无限的,还要在利用大众媒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传播的效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寻求企业和媒体利益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实现事件营销效果最大化。第四、传播协调性原则。在事件营销中,新闻媒体和广告投放息息相关。广告投放可以使新闻传播以更具体的形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而新闻传播也可以使广告投放更具有可信度。因而,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传播的协同性原则,使事件营销具有更加直接而全面的效果。

二、事件营销策略在图书营销中的应用

对于事件营销策略来说,是在利用事件突发性特点的基础上,寻找适宜的卖点,积极而准确地引导舆论。以此,来提高受众群体接收信息的程度,进行更深远的传播,引发“蝴蝶效应”。同时,也使产品宣传的成本不断怕降低,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在新时代下,各种事件营销策略已逐渐应用到图书营销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分析。

1.以舆论为导向,充分利用事件营销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舆论对策是企业借助媒体之手,发表和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文章。通过这些文字来宣传自己,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在出版之初,被称作“伪书”,引起了有关部门、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对于此书,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地打击。同时,很多报刊杂志也纷纷对“伪书”这一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这样一本普通的书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就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该出版社充分借助舆论之手,在仔细分析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地改版。同时,还在书上附上了版权方所宣布的授权声明,腰封上刊印了相关的律师声明,提高了该书的可信度。最后,在媒体作用下,对“伪书”和正版书加以区别,使读者对“伪书”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把“伪书”逐出图书市场。随之,社会科学出版社改版后的这本图书深受社会大众喜爱,其销售量一路飙升,给该出版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也是事件舆论策略在图书营销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很好地扭转了已有的局面。

2.以活动策略为媒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形象。简单来说,活动策略就是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已有产品,进行地一系列宣传活动,来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因而,对于出版社来说,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活动策略来出版对应的图书,使图书的销售量得到极大地提高。比如,在出版名人书籍的时候,大都采用的是签名售书的方式;而对于重大事件的一类图书,则需要以新闻会的形式来销售图书。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活动策略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对图书进行品牌拓展、推广。进而,在提高消费者喜爱度的同时,为对应图书的销售提供良好的长期客户资源。比如,浙江少儿出版社。在采用不同形式活动策略的同时,该出版社还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自身的优势为媒介,来为销售奠定长期的客户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该出版社充分了解市场动态,以社会对孩子情感教育方面的需求,和相关的教育机构、网站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关注孩子教育的征文活动。借助孩子之手,抒写他们心中的爱。在该活动开展之后,赢得了社会广泛地关注,特别是很多新闻媒体、电视台纷纷参与其中,对该活动进行大量地报道。此外,该出版社还根据这些征集来的文章,出版了相关类型的图书,加大地提高了出版社的外在形象。很显然,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应用。比如,以概念策略为基点,在满足消费者现有需求的同时,不断挖潜他们潜在的需求,来提高销售产量。比如,以新闻策略为媒介,把这些重大新闻和自身的品牌紧密相联,来达到对应的宣传效果。

全文阅读

试析新闻编辑学的核心概念:优化配置

【摘要】一个国家要想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不处于被动,就要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公司企业会开发和维护其核心技术;一所学校为了突出其优势,她会尽力建立一定的核心学科。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科要想得到发展,其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概念。新闻编辑学作为一个学科,为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其需要确定一个核心概念。

【关键词】新闻编辑 流程 核心概念 优化配置

看过都梁的《亮剑》一书的人也许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李云龙不仅仅是独立团的首长,其更是整支队伍的核心,他个人的气质成为了整个队伍的气质。正所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没有找准核心的团队,那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国家要想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不处于被动,她就会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公司企业会开发和维护其核心技术;一所学校为了突出其优势,她会努力建立一定的核心学科。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科要想得到发展,其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概念。新闻编辑学作为一个学科,为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确定一个核心概念。笔者认为新闻编辑学的核心概念是优化配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流程体系和规律。新闻编辑不论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它都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国内新闻界基本上对这些流程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梳理。吴飞在《新闻编辑学》一书中提出,新闻编辑工作的业务流程主要是编辑策划、组稿、选稿、改稿、配置、标题制作以及版面设计;叶春华在《报纸编辑》一书中认为,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主要有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以及组织版面四个步骤;郑兴东的《报纸编辑学教程》中认为主要有新闻稿的选择、新闻稿的修改、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稿的配置以及版面编辑;此外,蔡雯的《现代新闻编辑学》和赵鼎生的《西方报纸编辑学》以及陈红梅《新闻编辑》中的观点基本都一样,他们认为新闻编辑历程主要有编辑策划、组稿、选稿、改稿、新闻标题以及版面编辑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总结,笔者认为,新闻编辑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编辑策划、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新闻标题制作、版面编辑。

(二)新闻编辑学的核心概念:优化配置

笔者之所以将优化配置视为是新闻编辑学的核心概念,是因为在新闻编辑的全部流程中,这个词基本上可以概括全过程的核心内容。《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优化”和“配置”是这样解释的:所谓优化就是指“加以改变或者改变使改良。”①而配置包括配备和布置两方面的内容,其中配备主要是“根据需要进行人力或者物力的分配等;”②布置是指“在一个地方安排或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或者是对一些活动作出安排。”③国内的新闻学者虽然没有对新闻编辑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位研究,但是他们在梳理新闻编辑核心流程的时候,基本都提出了新闻稿件的优化与配置的观点。如郑兴东的 《报纸编辑学教程》、吴飞的《新闻编辑学》以及陈红梅的《新闻编辑》中都提到了稿件的优化和配置的观点。

笔者认为,新闻稿件的优化其实就是对新闻稿件进行改良,尽力使之以一种完善的状态呈现给受众的过程。而新闻稿件或者是版面的配置就是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的需要,适当地对新闻稿件或者版面等进行合理筹划或组合过程。分述新闻编辑的六个主要流程,编辑策划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的系统计划与打算,即编辑根据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进行的各个环节,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所作的具体、细致的计划。它追求的是良谋和创意,旨在优化报道的效果。④简单概括编辑策划其实就是一种计划和打算,其实是一个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具体的安排。而新闻稿件的选择和修改以及新闻标题的制作其实都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吴飞在《新闻编辑学》中认为,所谓选稿就是从大量稿件中选择可供传播的稿件的过程;而改稿就是编辑对稿件的修饰加工。在一个新闻事件的众多稿件中,我们该选择让什么样的稿件最后面向读者?面对一篇新闻稿件,我们怎样才能够使它以更高的水平或更好的形式发表出来?我们该怎样为一篇报道拟一个画龙点睛的题目?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优化报道,使新闻呈现最好的传播效果。回顾一篇好的新闻稿件,那其实是凝结了一批新闻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是不断优化的结晶。稿件的配置以及版面编辑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配置的效果和魅力。稿件的配置主要就是编辑针对稿件所进行的编辑工作。⑤它不仅包括对已有稿件的扩展、丰富和深化,而且包括将若干稿件组成稿群进行有系统的连续报道。版面编辑就是设计版面的报道内容与形式。不论是稿件之间的组合或配合,还是为了完善版面的内容还是形式,它都需要编辑在对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配置,使之以一种完美的组合呈现出来。综上所述,从一篇新闻稿件的产生到发表的过程是一个优化配置的过程。

(三)确定优化配置核心概念的现实意义

全文阅读

秘书实用文书写作课学结

——锻炼实践技能 争做职场达人

苏格拉底曾说,“当很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爱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大学的时光是很短暂的,如果你珍惜了,就会有所收获;如果是任凭它光溜溜地走掉,那么你的颓废会让你一无所有。我的大一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将近一年里,我不但学到很多关于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在学校部门里的实习也让我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

在大学的第二学期,郑老师上的秘书文书写作课,我学习到很多文书的写作,例如:行政管理文书、日常事务文书、经济活动文书、会议活动文书、公关礼仪文书和宣传推广文书等等。其中,行政管理文书的学习让我印象深刻。行政管理文书主要包括决定、通告、通报、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和函,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掌握了这些文书的写法和格式。在学院后勤处实习,有一次老师让我帮忙检查、修改要发出的通知。我仔细地阅读检查后,发现在最后的成文日期是用阿拉伯数字写的,我马上帮它纠正成大写的,检查无误后再打印。老师对我的做法表示满意,我也很欣慰,虽然这是个简单的小问题,但是学习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是不错的,做到学以致用。

这学期,令我们文秘班的同学骄傲、自豪,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是由我们文企班举办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它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我们全班同学的精心策划;离不开我们全班同学在大赛中的所付出的劳动;离不了我们全班同学的辛勤汗水。即使我们很累、很辛苦,但是它的圆满成功和老师与领导们给予我们的高度评价让我们感到这一切的付出是很值得的,我们也很欣慰。

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我们全班同学分为资料组、活动组、后勤组、接待组、联络组和新闻组六个组。六个小组分工合作,协力团结,认真负责自己的工作。这次大赛锻炼我们的办文、办事、办会能力,也是一次锻炼我们做秘书所需素养的机会。

比赛的准备阶段,我们的班长先写好策划书,我们再按照策划书的内容来进行工作。首先是报名阶段,我们此次比赛活动是面向全经管系招募的,大一、大二的同学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

初赛阶段,到初赛时,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包括专业与非专业共有56人,实际参赛的有45人。本次初赛邀请了系辅导员林子昊老师、文秘教研室陈燕铭老师,系学生会主席黄政师兄以及副主席陈烁师兄担任评委。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们十分积极热情。本次比赛,同学们先按专业和非专业的抽签,抽取面试的题目。同学们在两分钟内自我介绍并回答题目。评委们通过对参赛者的形象、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分。比赛结束后,我们班同学对比赛的结果进行统计总结,最终选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各8名同学进入决赛。

决赛阶段,活动组的同学努力地搜索资料,出决赛的题目,拟定比赛的评分标准。资料组的同学撰写主持稿,策划设计比赛的背景图,设计标题。后勤组的同学准备奖品,买礼物,负责会场的布置,比赛结束后会场的清理等等。联络组的同学,写邀请函,联络评委老师以及嘉宾前来参加活动。接待组的同学负责比赛时礼仪小姐接待、端茶递水等工作。最后是新闻组的同学,比赛时对现场的拍摄、做好记录,比赛结束后撰写新闻,到系网、校网、广播站等。

全文阅读

税惠而实不至

针对中国实体书店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综合性扶持政策,并从7月开始先期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称,将从税收、财政、用地及规范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尽可能提供最大支持。这一次试点扶持对象包括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民营书店和国营书店,主要针对民营书店。

对于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其实已酝酿多年。201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就曾与、住建部共同出台《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知》。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称,该份文件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一是要把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定各地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专项规划;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税费、占地等方面给予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以必要的扶持,严格执行“免征或退还的增值税款应专项用于发行网点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定。

7月12日,财政部文资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共同向试点省市财政厅(局)、新闻出版局发文,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谭汶介绍,扶持政策首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成都、西安、昆明12个城市,每个城市可推荐不超过5家实体书店。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符合条件的优秀实体书店给予奖励,用于帮助其购置软硬件设备、支付房租、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等,所需资金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上海在扶持实体书店的工作中成为了先行样本。2012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宣布,自当年起,上海将每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其中500万元用于定向支持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形成专业定位和品牌影响的民营、中小型书店。新闻出版局资金支持的实体书店中有约3/4为民营书店,约1/4为国营书店,还有极少的合资书店。同时,上海在资金支持方面偏重处于转型期的书店,帮助书店主动转型,另外还偏重有公益性质的书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处长忻愈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说,全上海市60家中小微、专精特实体书店先后受到资助,总额达1650万元,133家新闻出版企业实现退税9962.8万元。

去年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北京最近也开始蓄力。2013年6月7日上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召开由出版、发行单位和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政策研讨会,就扶持北京市实体书店发展的方案进行研讨。7月10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公告,就发展扶持本市实体书店政策起草向广大市民征求意见。对于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处长王亦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在探索实体书店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公益性定位,企业式运营,融合性发展。”据王亦君介绍,北京市除了正在充分论证扶持实体书店政策之外,还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全民阅读。她认为,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市民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目前已草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争取在今年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这部以部门条例出现的法规在力图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同时,也规范了政府及相关机构在全民阅读中的责任与义务,这对于整个图书行业无疑都是极大利好消息,表明国家关于图书产业的相关法规政策正在积极稳健地推进。

全文阅读

文化局工作汇报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工作、新闻出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起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制定本地区文化艺术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划,协调、平衡有关文化艺术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的比例关系,统筹管理市文化艺术事业和新闻出版事业经费预算。负责全市文化艺术产业和新闻出版产业的项目审批,管理局属单位的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单位的以文补文的能力。

(三)指导、推进文化艺术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的体制改革,拟定我市文化经济和新闻出版经济政策,规划、协调、审批本地区文化设施和新闻出版设施的立项、布局,统筹安排文化设施和新闻出版设施的建设。

(四)管理全市艺术表演、舞台演出,对市级文化艺术活动、文艺比赛、展览进行审批;管理全市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县(市)、区文化工作和艺术基础建设,促进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指导和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新闻出版监督管理(含中直、省直驻连新闻、出版单位)。审核、报批、登记新创办的出版社、报纸、期刊和内部资料;审读各类出版物;依法管理我市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复制和进出口,查禁和取缔非法出版物。

(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全市印刷企业。拟定全市印刷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全市新建印刷企业进行审核、申报;组织印刷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查处非法印刷等违法违纪活动。

(七)管理全市社会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负责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拟定本地区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管理政策、法规和稽查办法,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指导、培育和依法管理我市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使其健康、有序的繁荣和发展。

(八)依据国家有关版权法规,行使本地区著作权管理权,会同有关部门行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权,调节版权和知识产权纠纷,查处严重侵权案件,开展版权贸易活动。

全文阅读

小谈新闻策划

摘要:新闻策划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之举。新闻策划应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以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为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新闻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把握好新闻策划的“度”,不能变新闻策划为策划新闻。

关键词:新闻策划;真实性;新闻事实

随着人们选择和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在增多,严峻的竞争向各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各新闻单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新闻策划已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事实证明,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提高新闻宣传的报道质量,扩大报道面,增强可读性都已起了可喜的作用。

新闻策划并非现在才有,过去一般不用这个名词,而习惯称之为组织宣传或计划报道。新闻策划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新闻策划是对一个单体新闻事实或一组系列新闻(包括战役性的),符合新闻规律的一种谋划,它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可预见性的新闻,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获得最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有点带面,整体策划结合社会热点/行业事件提炼1个最好的新闻点,然后通过系列新闻稿件宣传该新闻点,每个稿件从1个角度来说这个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新闻策划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它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击精神的又一次增长,标志着报道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新闻策划能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如潮水般涌现在人们眼前,令人目不暇接。以传播信息为主要职能的新闻媒介就必须从中择选出那些受众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对它们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及时传递给受众,满足他们的迫切要求。避免优材劣用,大材小用;策划需要策划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它不是书斋科学,而是野外科学,即策划者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进行现场采访,只有来自一线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拿来做报道用。

新闻策划有不少好处,但也不能无限夸大策划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作用。毕竟,策划是一种手段,决定新闻宣传报道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政治方向问题、队伍素质问题、技术装备条件问题等等。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媒介主客观原因,目前也出现不少与新闻策划的宗旨、原则、目标等初衷相违背的情况,新闻策划的负面作用已初露端倪。要防止“新闻策划”步入歧途,使它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需要遵循下列原则和谨防一些误区。策划不能滥用到新闻宣传报道的一切方面。真正需要新闻策划的只能是宏观的策划、重点的策划。重锤只有敲在鼓上,才能真正起作用。策划要符合实际。新闻策划是以对客观情况的判断为基础的。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后,新闻策划就要不断进行修正,使主观符合客观,切忌“硬做文章”。策划人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所有的策划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来实施,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空间和实践活动空间。但是,绝对不能扭曲事实和虚构新闻。策划必须严格遵循“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这个大前提和“服务于人民,有益于社会”这个大方向,成功的策划是建立在新闻本身的真实和典型性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新闻策划才显得自然、流畅,顺理成章。新闻媒介若偏离根本的前提和方向,必然要失去受众的信任,最终作为此类“策划”的始作俑者,媒介只能自取灭亡。是新闻策划不能变成策划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抓住时机参与或组织一些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是无可非议的。但仅仅为了自己的某些广告效益或其他利益,为企业制造、策划新闻热点,小题大作,先入为主确定主题,凭空想象,弄虚作假,按图索骥,导演摆布必然会使受众厌恶,而且严重损害新闻媒体的声誉和形象。这种行为应坚决摒弃和受到制约。

全文阅读

主题策划与创新法制新闻报道

【摘要】传统媒体正面临发展的瓶颈,突破和创新是唯一通道。法制报如何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的样式和内容,切实服务受众群体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通过对系列新闻实践进行阐述,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也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还着重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期以河南法制报的具体新闻实践为全国法制报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大型主题策划;服务;政法;法制新闻

创新,顾名思义,是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有“创新改旧”。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面对都市报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冲击,法制报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发行渠道相对固定、覆盖面相对有限、读者群相对专业的传统报媒,已经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新闻策划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在同一报道领域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最大差异化,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法制事件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如何给读者带来最切实有效的法制信息服务等,值得深思。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人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样式和内容,以切实服务自己的受众群。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

自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一到两个主题,先后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系统的肯定。

好的策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一定要选好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结合当地政法中心工作。

2006年2月,《平安河南建设纲要》刚刚颁布,报社领导敏锐把握,决定启动《平安河南巡礼》大型系列报道:从省里刚刚表彰的政法工作先进集体中选定了60余个县(政法单位)作为报道对象,以全省平安建设为大背景进行采访。并确定每篇报道发一个整版,通过报道实践,探索政法典型报道的创新和改革。经过精心策划,2月下旬报社组织了精干的报道小组,开始了河南法制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访活动。从当年3月1日推出首个整版,此后每天一期,至6月3日共推出《平安河南巡礼》62个整版24万余字。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采访小组深入全省各省辖市中的基层单位,走村串户,深入全面报道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的做法。这一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委、省委政法委以及各级政法系统领导的肯定,并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治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