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

摘要: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阐述了英语新闻传播学的历史沿革,研究探讨了英语新闻传播学教学现状与特点,以期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全文阅读

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全文阅读

院校新闻传播教育革新

一、结合区域资源,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在新媒介形式下,地方院校欲提升教育水平,首先要形成自身的个性特色,这不仅需要在学科方面有精准的定位,还要避免简单复制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教育模式,一味追求大、全的教学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社会与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变化,尤其是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强,这便要求地方院校充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改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有差异竞争力的人才。地方院校应及时发掘和搜集本地区的现有及潜在资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一方面寻求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订单式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发现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前,地方院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体现自身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而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形势之后,地方院校需要做适当的调研,发掘当地可以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运行情况,发掘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既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就业推荐。地方院校可以订单的方式,根据地方相关单位提出的明确的规格需求,培养定向的人才。比如与各类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沟通,确定他们紧缺的人才类型,在现有培养方案允许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的重点,以小班、精优班为单位,培养专门人才。此类人才不仅能适应当地的企业,还能在同类城市中相似企业进行就业。同时,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走进学校和课堂,将市场的变化、需求以及从业技能及时地带给学生。地方院校与传媒单位合作,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还应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工作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突出地域性的差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就业率高,较之其他同等院校的学生也更有竞争力,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将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促成自身的更好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类人才应在理论知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还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向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多方向、宽口径的方向发展。而媒介融合的推进,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转化到教学中,各院校则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创新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很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财政、师资、生源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局限了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设备方面的欠缺,使得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遇到很多阻碍。这便要求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校内的实验实训课程更应该进行革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首先促发了观念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时,不仅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要先传输给学生在新闻、传播、媒体方面的全新理念,让学生对自己学、做的事情有全新的认识,再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创新。在以往的实验实训教学中,也已经在使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做专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项目式教学应该更多地结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的变化展开,采用模拟式与实操式相结合的方式,渐进式地推进,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创造,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在实验实训的内容方面,还应根据地方院校的地域特色,适当结合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拟演练及深度创造。比如,可以根据当地媒体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设计并制作相关的产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研和可行性调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2.充分发挥实习、见习基地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毕业生很少能迅速地接手业务工作,并做出良好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学校培养的责任,还需要与社会沟通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习、见习基地的开发,不仅能补充在校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行业一线工作的深入了解。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媒介环境的快速转型期,媒介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和应用,一方面能解决地方院校由于经济等原因而面临的硬件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中体验学习,有助于日后就业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见习基地,定期定量地向实习、见习基地输送学生。初期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技术、理解行业的经营理念为主,下一阶段则应由学校牵头,以专业资深的教师带队,配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的合作,将实习、见习转化为行业生产力,真正地为企事业单位做出产品,体现成效,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三、提升教研转化力,服务地方经济

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以及学校都具有前卫的实践意识。作为教学单位,高校要做好教学和科研,更要重视教研的转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实现科研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更能体现其本身的应用型特征。在教研转化的实践中,地方院校可以结合研究所的方式展开。首先,研究所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科及专业科研队伍的完善,形成科研梯队,从而有助于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研究;其次,研究所形成科研效益之后,不仅能够服务于地方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学校的品牌推广,让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最后,研究所可以切实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相关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应用型研究课题,以研从用,以用养研,从而充分地结合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做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展开品牌传播、宣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地方的传媒、广告行业的具体运作需求,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具体方案等。地方院校的研究所不仅能够搭建起学校、企业和传媒的桥梁,还能为本地经济的品牌化发展做出贡献。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更需要充分运用其自身的地方优势和机遇,紧抓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出发,形成更具合理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具有更强专业思维、技能和实践力的专门型新闻传播人才。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

文章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全民信息的基础平台,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以及针对新闻人才需求应采取的一系列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0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新的潮流,媒体融合这一趋势,促进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界的这一巨大转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高的复合型要求,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我国急需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以便更好地培养出新型新闻媒体传播人才,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1全媒体时代的概述

目前,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媒体种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并没有给全媒体时代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是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把新闻内容通过多个平台、多个渠道进行,将新闻内容全网覆盖,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而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相比,全媒体具有全民化的特点。传统媒体是由媒体单向性传播,人们只能接受媒体的传播,而无法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传播中去。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新闻信息,即可以传播新闻又可以接受新闻,全方位的参与到新闻媒体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了传播与接受的统一。在网民成为媒体内容的传播者后,媒体机构也从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由媒体的传播者成为平台的提供者,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渠道。全时化是全媒体时代的另一重要特点,全时化主要分为空间性与时间性两个方面。空间性的全时化是指媒体传播的空间无缝覆盖。传统媒体主要是针对工作空间和家庭空间进行覆盖,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私人空间、休闲空间以及移动空间等等都可以进行媒体传播。全空间的无缝覆盖打破了传统空间限制,实现了无缝空间覆盖。时间性的全时化包括新闻的即时性与延时性。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等,因新闻板块的有限性和采编筛选制作的延时性,很难及时的更新新闻,而媒体的全时化打破了这一限制。全媒体可以随意选取新闻内容,且新闻板块空间没有限制,既可以延时传播,又可以即时传播。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时代下因新闻主体的改变,媒体机构从新闻内容为主,改成为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的平台,这一平台积累了众多用户之后,运营就成为了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平台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各企业广告的投入。全媒体运营具有投入少、产品种类多、盈利高的特点。媒体机构由新闻平台转化为应用型商业平台,在传播新闻的同时,实现了机构效益。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类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

[摘要]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这一行业的需求发展。职教与应用型本科的教育衔接势在必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二者教育间怎样更好地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模式

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新闻传播行业准高技能人才,不同程度地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其外在表现为人才规格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不相匹配;内在表现为毕业生缺乏新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和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1]近年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这迫切需要转变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进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作衔接,大力推进学生知识能力转型升级,以适应产业升级变化与高新技术的纵深发展。

一、加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研究的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高职、高专的学生很多都想接受本科教育,这其中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对学历的不断看重,文凭显得十分重要,许多学生不想在“起点”就输给别人。另一方面,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读完大专出来以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缺乏实践技术,于是希望再考取本科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素质。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设置好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不仅可以拓宽高职学生“专升本”的升学通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促进广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2]

(二)完善广西新闻传播专业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高职教育在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结构和需求的转变,高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职教主要定位于专科层次,许多院校都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但就广西而言,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制约,本科和高职的教育衔接得不够,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而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出现了问题。若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有效衔接,更好地消除“层次差异”,完善高职教育的内部层次结构,优化学生资源,就能有效促进广西新闻传播学专业高职教育的发展。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教育与城市传媒产业发展

一、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新闻传播教育或研究机构

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点有770个,新闻传播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市属高校再想开创新闻传播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便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阻挠。

专业外某些关键人士对于开创新闻传播教育的阻力甚大,他们惯常的理由还有“新闻与政治相关”――言外之意是新闻学是敏感专业,申报不得。事实上,“新闻与政治相关”不假――这也说明了新闻学的重要性,更应当办好才对――但拿它来阻挠新闻学教育的开办就未免显得太短视了。

二、新闻传播院系应该为当地传媒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传媒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传媒有力助推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传媒的产业属性已经得到了凸显,传媒产业本身也在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

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很现实的作用,应当是为当地传媒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新闻传播教育界与当地新闻传媒业界应当形成良好互动,共同支持双方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状态。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这种互动非常重要,业界为学界提供实践经验和鲜活案例,学界为业界提供研究支撑,二者的顺畅交流是保证双方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凡是新闻业发达的城市,这个城市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大都会比较发达,反过来讲亦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城市也应该大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经常性地为当地传媒业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任务只能落在当地院校的肩上,由当地新闻传播研究机构来提供这种智力支撑有其天然合理性。全国其他地方的新闻院校再多,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新闻传播研究与教育力量,无论如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智力支撑问题。

三、高度重视业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变化

全文阅读

论教育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

教育改革必然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产生明显的效果,作为一项系统工作,这种转变既有可能是进步的、正向的;也有可能是退步的、负向的。这就需要教育新闻坚持正向的、积极的舆论引导,教育改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过程充满较量与博弈。所有新闻事实要体现思想,指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道路,以及体现媒体干预教育实践的能量。②这种干预,就是教育新闻舆论传播导向对教育事业影响的外在表现。如何指引并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是教育新闻舆论传播的重要职责。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自此,翻开了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页。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除了国家强力推行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新闻立足于国情的正面宣传,积极地引导舆论,有效服务和发展了教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教育事业自然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和制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存的教育体系弊端更加明显,学校社会化、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地区受教育水平断层、教育系统的腐败与袒护等等,都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首要对象。但是,教育行业内部规则并不能够及时弥补这些不足。因此,为了是教育行业不断进步,教育新闻工作者就要利用舆论工具,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引,使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前进,从而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育新闻舆论传播导向的必然性——以“课程改革”为例

教育部档《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积极有效地运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不断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③同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对教育事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这就要求教育新闻工作者必然要将教育新闻的舆论传播工作做得更好。课程改革是指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在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塑造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成就其自主成长。课程改革的新闻和信息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但媒体的目光大多只聚焦在课程改革改什么,改了些什么的基本问题上,由于对课程改革的总体和实质缺乏广泛深入的思考,课程改革成了无声的行动,这样势必会导致课程改革行动的盲目性。④目前关于“课程改革”的新闻,虽说是一片叫好声,但由于教育新闻传播内容的浅薄,舆论传播导向作用力度小,对课程改革并没有引起较为深刻的行业转变,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课程改革受到物质条件或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制约,必定将是一个长期的转变的过程。此时,教育新闻的舆论传播导向必然会对课程改革的方向产生影响,而课程改革也必然需要主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学习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教育新闻在引导舆论时,要注意将好的课程改革的事例宣传出去,以便学习和改进。2012年4月17日,省级大报刊发消息《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百花争艳》,报道了陕西省日前召开的“教师报•高中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只是说明了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获得成功,笼统的只是为课程改革工作叫好,缺乏建树性的、深入的对课程改革的了解和阐述。在课程改革中,教育新闻必须肩负起其强大的舆论传播导向作用,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积极引导,使得各教育部门、学校等能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一个明朗而正确的方向。

教育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教育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教育工作时,应积极把握各方面的条件,坚持正确的舆论传播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为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使人们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持续地、健康地、稳定地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撑;反之,则会滞缓甚至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在教育新闻的舆论传播导向中,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传播导向。教育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教育新闻舆论传播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所有新闻传播事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区别于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和其它新闻传播事业的显著标志⑤。二是要宣传贯彻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国家要振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教育新闻舆论的传播,要引导全社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贡献。三是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教育新闻舆论引导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是引导水平的集中体现。四是要把握好“度”,掌握新闻宣传的时机、分寸、效果和广度、力度、角度。五是要坚持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宗旨,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为教育工作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部分,因此,为教育工作服务也就成为了教育新闻工作的宗旨。六是要切实加强教育新闻队伍建设,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业务和新闻业务素质,坚持党性原则,打好理论、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五个方面的基础,树立爱岗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和勇于创新六大优秀作风⑥。

教育新闻传播要注意形式的创新

引导舆论是从公众已有的意见形态中选择出一种正确的,主要以循序渐进的,无形的方式进行。在坚持教育新闻正确的舆论传播导向的同时,也应注意传播形式的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必须打破传统的报道模式,在题材选取、报道方式、文体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不断革新,与时俱进。教育新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选题从读者的视角出发,能够见微知著,上解民情,下达民意,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得到人们的认同;另一方面,教育新闻的选题要创新,就必须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二是报道方式的创新。只有将选题和报道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创新报道方式并不是说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报道方式,而是将各种传统的报道方式有机组合起来,对教育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此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三是问题语言的创新。教育新闻不能板着面孔讲话,而是要提倡文章简短,内容充实,语言精炼,事实新鲜,手法活泼。四是传播手段的创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具有其自身的传播优势,教育新闻要根据自身的传播内容和特点,运用其一种,或综合运用几种,使教育内容得到全面、深刻、广泛、生动的传播。

全文阅读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新闻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在这个被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次浪潮”里,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体育类、农业类院校遍地开花,甚至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里也纷纷涌现。然而,与新闻专业大量开设相对应的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落后。一些香港学者对我国大陆5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对新闻教育状况的看法为: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满意的为76.67%;认为需要提高师资素质的为53.33%;认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为40.00%;认为教学方法滞后的为50.00%。①

这些问题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十分普遍。网络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迁和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新的大众传播系统正在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社会呼唤新型的新闻人才,从而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当前的新闻教育,基本上是面向传统媒体培养新闻人才。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改革提高,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

在教育中贯穿“受者为中心”的理念

网络的诞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它的平等和互动性颠覆了传统单一的“传―受”关系,职业传播者的权力、地位在削弱;受众的权力、地位却在提升。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的受众可能将成为新的“传―受”关系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传者为中心”的思想,应强调“受众为中心”,并将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下去。

首先,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强调受众本位,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从业人员已不再是新闻信息的控制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高高在上的“传者”。只有学生树立平等的观念,在将来的新闻传播工作中,他们才会心中时刻装着受众,易于与受众建立平等交互的新型关系,从而适应新媒介环境。其次,教师自己也要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身体力行,给学生切实的榜样和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角色,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新兴的教育关系是未来新闻传播工作的模拟,学生在走上岗位后能换位思考,了解受众的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面对来自传媒的各种信息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选择、解读、评估、质疑、创造,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当今社会,要学会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生存,就要在面对每天来自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时,掌握认知、取舍、反馈、质疑的能力,提高对世界及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感知能力,这一点对以新闻传播为己任的未来新闻人尤为重要。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掌握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转化、控制和利用。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大大拓宽,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数据库、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专家教学系统等方式自测自学。互联网正在改造历史――“知识在于积累”变成了“知识在于检索”。因此,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向学生灌输既有的知识,而是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获取并整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教师的职责也由以传播知识为主,向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信息处理工具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一个合格的新闻学生应能够熟练查找各类信息资源、检索各种数据库,会利用网络寻找新闻来源、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并加以整合。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判断力。在媒介(尤其是网络)建立的“拟态环境”里,人们接触的信息世界往往是“镜像”的“镜像”,学生要对获取的信息具有判断力,这对学习和日后的媒体工作十分重要。培养这种能力,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媒介知识,包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等。

全文阅读

新闻传播理论在传媒教育中的实践

编者按:作为一个研究学者,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是推动其学术进步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满怀着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执着,20多年来以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学术洞察力及超强的问题意识,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在当今传媒环境复杂的形势下,他坚定学术信念,不断攻克学术难题,引领着学术不断大踏步向前发展。在学术研究方面,他高瞻远瞩,以到的见解和前沿的思想,不断突破学术难题,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培养学生方面,不断教给学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践行着一个研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推动着我国传媒教育和学术研究不断向前。前不久,本栏目记者有幸采访了喻国明教授。

喻国明,男,1957年9月出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截至2016年,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26本,其中学术著作有《解析传媒变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2002)、《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的本质与竞争策略》(2003)、《喻国明自选集》(2004)、《变革传媒》(2005)、《传媒竞争力》(2005)、《照片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2005)、《“拐点”中的传媒抉择》(2007)、《传媒的“语法革命”》(2007)、《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2008)、《中国传媒软实力发展报告》(2009)、《传媒新视界》(2010)、《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2011)、《中国人的媒介接触:时间维度与空间界面――基于“时间-空间”多维研究范式的定量考察》(2012)、《植入式广告:操作路线图――理论、实务、规制与效果测定》(2012)等。另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2013年7月聘请为中华传媒智库专家名家。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喻教授,您好,非常欢迎您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自2016年3月您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以来,学院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请您谈谈都有哪些变化呢?其中对学院的改革及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喻国明:您好!很高兴接受采访。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院,也是有相当一段历史的,1993年的时候就开始创立编辑出版专业。当时在国内出版这个专业做的比较一流,成立学院是2014年11月。是由北师大跟光明日报共建,然后成立了这个新闻传播学院。学院虽然年轻,但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活力很强,队伍相对比较年轻精干,现在整个的教师队伍加上教辅人员有二十四个人,教学科研现在是十五六个人,因此整体上说科研水平应该是相当高的,目前拥有国内引用率最高的作者,这在新闻传播领域意味着是最高的作者。国际发表方面,在SCI和CSSCI两个引文的发表当中,我们应该可以在国内排到前四位。所以这个队伍的基本素养和活力应该还是很强的。

我到学院主持工作之后,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第一,对于学院整个发展基本路径做了大的设计和调整。因为在我看来,整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应该有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今天的主流媒介是互联网,所以谁对互联网有更权威、更深入、更加有成效的研究和解释,谁就能够占据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制高点,谁就是这个领域的带头者,所以互联网研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方向。

第二,对互联网的研究或者说对传播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倚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形成多学科交叉实验室研究传播现象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我们现在学科研究方面之所以出现一些困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与传播发展的现状与传播现象研究所要求的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因此拓展、扩张自己的研究范式就成为今天决定我们研究室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在加盟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之后,我强调,要在方法论、研究范式方面做重点突破,所以我们着重于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这是用建立实验室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成立了新媒体传播实验室,主要是用大数据的手段来进行相应的新闻传播现象研究。大数据是互联网和数字化的产物,这对描述今天的社会状况是一种最宝贵的有效资源,但是对于大数据这种数据来源的把握以及对于大数据的数据模型的开发和构建应该说现在整个学术界是缺少这方面实践的。首先就是数据源不太好,在今天,有一部分数据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还有很多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一些大企业手中,像百度、腾讯、淘宝、新浪、中国移动等。实际上你是没有能力把握这些数据的。而你有没有能力把这些数据编织到自己的实际应用当中,与其接轨的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我自己在这个领域研究多年,与阿里、新浪这种大公司合作比较多,所以还是有一些条件引入一些顶级的数据资源。我之前就跟新浪微博团队、百度团队有很多有成效的合作,我加入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之后,我又开发了搜狗输入法团队。输入法本身是一个特别优质的数据资源。另外就是跟微信团队合作,对微信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开发。

全文阅读

试论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转型

【摘要】科技创新,学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新媒体 转型

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谈一下媒体的融合问题

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学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比如我校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二、学校要进行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学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