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式教育论文

新式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改革论文:动画教育模式革新途径

本文作者:王铮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在关于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模式的探讨中,许多著名专业人士对目前我国的动画产业和高校动画教育现状,认真地做过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贾否曾在《动画创作基础》的前言中说过“强调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避免了某些动画教材中的泛泛介绍常识、孤立讲述技术层面操作而缺乏理论深度的倾向”[1]1,强调了动画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知名的动画产业经营管理研究专家王冀中在《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曾说“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动画是一种纯粹的应用技术;从纯文化的角度来看,动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从动画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看,动画则是大文化产业中的综合代表”[2]2,它从动画产业的角度来证明了动画产业与动画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培养适应于市场的动画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完善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专门性动画人才,正如孙立军在课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中谈到:“动画和漫画高等教育都是应用型学科,但是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创意性思维,把专业理论教育和创作实践训练并重,开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办学发展方向,是我们一直在探究的问题”[3]201。

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为了使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应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它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各个方面。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的案例和制作要求强化论论知识的应用式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积极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适量地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对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促进的效果。

无论是授课还是作业、考试,动画教育应注重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实例教学,在课外祖师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写生,或到公司等单位进行艺术实习。实践教学是动画专业的传统特色,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当前动画发展形式,以及技术、艺术、市场、理论等方面的新课题,强调以理论研究推动教学和学科建设,以创作促进教学和科研,实行教学、科研、艺术创作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程实践、动画创作和毕业设计三个方面。在课程实践中,应不断调整实践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师生互动,使实践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如教学中注重动画专业创作技巧的训练,通过写生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动漫大赛,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更高的教学目标;以产业化促进艺术创作的创新,将学生的创新优秀作品纳入生产中,通过媒体播放,进行市场推广。在动画创作中,鼓励高年级学生通过小组完成动画作品,通过互动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动画制作的团队精神。毕业设计是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只有坚持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创作出艺术、技术、影视完美结合的成功作品。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它把在校动画学生的教育与商业动画的创作紧密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创作了《小兵张嘎》、《欢笑满屋》、《兔侠传奇》等成功的动画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了解了新的技术,提高了创意能力的培养,让老师和学生通过实践,以项目推动创作,使产、学、研真正有机结合。开设了10年的“动画学院奖”也成为了中国最具权威的大学生原创动画评选活动,它是动画教学成果的年度检阅,为动画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个有学术深度和创作实践的交流平台。

素质教育融合在动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当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陶冶精神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也可以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动画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使审美和创作水准得到提升,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有利于提高学生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和设计元素。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动画教育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在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置合理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如中国美术史、中外设计史和动画概论等课程体现了专业理论的基础性;又如摄影构图、摄像基础、动画画面分析与分镜头设计、网页设计、剪辑艺术等交叉性、边缘型课程,增强了专业课程复合性。其次,改善人文素质培养的条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要强调软硬件结合,不但要有必备的教学场所和设施,如动画制作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影棚等教学场所和制作动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还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国的动漫教育应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教育,是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教育,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意识固然重要,但坚持和发扬“中国学派”的民族特色必定会给动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永葆生机,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高校动画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和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国内外的优秀院校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模式,在校学生有一半的实践会跟企业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企业项目的实践发展成长,建立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良好策略。在高校动画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只有正确地定位动画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大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力度,在市场化的思维模式下创新动画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结合实际,发挥高校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为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全文阅读

体验式创新教学体育教育论文

1体验式教学的意蕴及特点

体验式教学的特色是充分挖掘教学中“人”的重要性,充分强调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内在体验,是一套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是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的含义。要构建学习者本身的学习经验需要是学习者身临其境来体验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体验并且做出反思,把这些反思转换为学习者本身的学习经验。体验学习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经验,另外一个是学习场地,只有两者进行紧密的配合才能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首先,学习是对以往经验不断改造以及充足的过程,教育形态中应该不断融合各种学习经验。其次,场地学习的最佳环境可以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验式学习自古以来就被学者们所推崇,涛行者的“做中学”中体现着体验学习的内涵意蕴,孔子的“学与思”体现了体验式教学辩证法的思想。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课程,达到的效果远远大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以体验为特征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日常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的锻炼,把锻炼身体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强制性的安排学生跑步,从事固定的体育活动,要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规律特点为主来替代传统的以重视教材内容逻辑联系为主的形式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快乐或者悲伤的情绪,在经过运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心情平静许多。在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体验”作为一种有效持久的教学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体质不断增强。

1.1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哲学上来看发展是经过与结果的统一,学习的过程制约但不决定结果,结果是学习过程的体现,但不能全部体现。在体验式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传统教育中结果,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体验,不要急功近利。学生在加强自身学习体验后就会享受学习的乐趣,就会主动的从事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这样体验式教学就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融入到学习中。

1.2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养成

强调学生个性的养成是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体现,是个人的。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是独特的自我的,能体现自我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今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情感构造、认知结构、个人取向都有很大的影响。

1.3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学习的内在生成为特性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深刻和深层的以及神秘的内在感受,学生学习能引发与学生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不仅如此,学生学习能帮助学生得到具有永久意义而且具有铸造性的学习体悟。体验的过程是外部世界和学生自我生命存在状态向心灵内部趋近和展开的过程,推动着学生从自己的生命历程和已有经验出发,揭示和发现教学中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学习形成的内在天性体现的是学生生命的深度。

全文阅读

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措施论文

摘要:成人教育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且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成人教育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认识成人教育的任务,并不断探讨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为全面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从抓住特色、适应时代、体现国际性、优化环境等方面大力创新。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成人教育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井提出了若干创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成人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坚,成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而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活动不论是从研究数量、研究质量还是研究人员队伍来看都和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如研究人员队伍的逐渐减少、研究经费的逐年下降、研究条件与设备的简陋等等,都是制约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瓶颈。实践表明,无论是社区教育,企业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各个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教师教学的实践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都迫切需要成人高校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创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其研究对于教学理论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成人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其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成人教学改革的关键。

1、“三角支架”模式

现代成人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成人教育区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三角支架”模式,即以职业教育为追求,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模式。在这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下,成人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原有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暴露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不适应,新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形成,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人生教育为追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受教育者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从以职业教育为追求向以人生教育为追求的教育理论的转变,将使成人教育不再固守于传统的职业取向,而是转而以职业教育为其立足点,形成一个终身的、全程的、多层次的全方位新型教育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是一种大教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教育载体平台的转换将为大量的成人提供学习准入的场所和机会,是先进的终身教育理论的体现。

全文阅读

MOOC教学模式下创新教育论文

一、MOOC的发展与优势

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韦斯特在2001年的《时代》杂志上倡议实施“开放式课程”计划(OCW)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2年7月在巴黎的“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的主题论坛上,第一次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OER)的重要概念,标志着MOOC式教育的开始。这次会议开启了教学改革的新时代,具有高校教学改革的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提出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得教育资源的主张。依据这一理念,在2006年的“开放教育资源”论坛总结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不断讨论和修正“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目前,对“开放教育资源”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开放教育资源”指“通过互联网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材料。MOOC的独特优势在于它具有开放交互特征,能较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需求。MOOC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远程教育形式,它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让学习有效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网络教育的不足。这种开放交互特征首先表现在课程设计上:MOOC的课程内容一般都限定在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之间,由3-5个与主题相关的小视频构成。一般以交互式的问题设计为原则,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验的形式来检测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相比于传统的网络课程,这种方式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学习。其次,开放交互特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MOOC以思维引导为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知识的生成形式。第三,表现在管理方式上:MOOC采用协作式、探索式的学习过程管理,形成学习者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模式。它通过搭建课程交流平台,建立学习小组、在线论坛等方式,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探讨,达到协作式、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第四,表现在评价方式上:MOOC采用小组学生互评的学习评价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有评价话语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主动积极地相互评价,形成了一种开放和自由的氛围,这种开放交互的互评方式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MOOC学习的自主性、评估和反馈的灵活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都构成了MOOC课程的关键内涵。

二、MOOC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MOOC的特点

MOOC的特点一是表现为课程教学方式的开放式发展。开放教育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教学过程强调知识与思维的可视化与动态展示。二是表现为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在开放教育中,课程资源由各种教学片段构成,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着重对新知识的讲解,而教学形式上强调碎片化,便于网络共享与学习。三是表现为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开放教育中,主要的学习形式是以学生和学习内容为中心建立的学习共同体,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者对课程选择有一定的自,同时,学习者在高等教育方面是否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他们是否有能力组建或参与小型研究小组。这也是开放教育普遍适用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MOOC对我国高校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影响

一是节约师资力量、转变教师角色。MOOC作为一种网络课程,实现了学习资源无国界的共建共享,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学习来自世界各地名牌高校的课程,并且有权利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教师及课程。同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选择学习同一门课程,这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此外,MOOC让学习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它十分注重与学习者的交流对话,学习上以协商式的思维引导为主,这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习有效发生。MOOC的每门课程都设有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或在线论坛,针对某一问题与教师或同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沟通交流中互相协作完成学习。教师主要是与学生交流心得,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协助他们完成学业,对学生的督导职能相对较少。由此,他们的角色也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讲授者,学习监督者转变为学习的辅导者和辅助者。二是MOOC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任何想要的知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国际知名的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北京大学公开课、学堂在线等在线教育,使学生除了从课堂上获取知识之外,还能利用网络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获取海量的知识。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系副主任李康化博士所言:“网络教育和大学教育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在教学资源匮乏的地区,MOOC课堂拥有极大的市场,它可以给学生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但网络教育仍然不能完全代替大学教育,大学有的学习和交流氛围是目前在线教育无法取代的,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完善功能是网络教学无法实现的。三是确保教学环节中各要素的有效性。为保证MOOC中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组织机构会对参与MOOC教学的教师提出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要求。首先,由于面对世界各地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授课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紧紧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活动环节以确保学习者有兴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进行持续的学习。其次,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允许学习者自己控制教学进度,这对MOOC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充分体现精品资源的内涵,还要凸显出关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再次,由于网络课程不受上课地点的限制,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相对自由。另外,学习者可以依据共同的学习需要或学习兴趣建立学习共同体,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究和互相之间协作学习也可自行控制进程。但MOOC唯一需要解决的是即时提问环节。MOOC的解决方法是,让学习者将问题到网上,然后让参与者进行投票,只有最受欢迎的问题才会得到教师的解答。

三、MOOC教学模式背景下创新教育的价值

全文阅读

教育革新论文:透析高校艺术素质教育革新方式

本文作者:王菲 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结合当前的学生知识需求、社会发展背景、人才培养现状、就业情况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从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角度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特殊艺术知识的追求与渴望等,尤其是希望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良好、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人。③高等院校是学生接受系统知识和培养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特定技能需求的同时,有责任提供其他方面的艺术知识。其次,各个高校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指定性要求与规定,比如《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高校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等,对于素质教育目标、艺术教育内容、学科规划架构、评估标准、体系与模式的具体规定,不仅内容系统而丰富,同时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宽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系统性与权威性特征,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重要标准。再次,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还必须满足社会工作岗位对特殊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标准。有人曾说:21世纪的国民产业发展与突破将集中体现在各个行业人才综合艺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方面。只有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同时又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的人才,才能实现社会产业的不断革新与升级,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外,这也是高校增强竞争力,体现办学特色,增加就业,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对于社会工作岗位人才需要的满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目标。最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还必须满足社会快速发展与不同个体间和谐共存的目标。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如果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将会很快被淘汰。而且从群体构成的角度来说,社会是由不同个体所构成的一个团体组织,它的有序运行,一方面需要人们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也需要人们的奉献精神,互帮互助才能长久共存。事实上,这种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社会法律规范之外,更需要高校的知识感化与道德熏陶作用,特别是通过艺术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使他们自觉遵循社会规范,履行奉献精神,增强集体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意识。因此,满足社会环境变化与不同个体间长久共存也是诸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众所周知,部分学科之间存在极大的关联性,比如外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史、艺术设计与艺术欣赏、摄影艺术与广播电视编辑等。在课程安排上如果能够进行合理搭配,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省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对于艺术素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是为了设置课程而设置课程。既未对科目间的合理搭配进行深入研究,统筹规划;又没有对特定专业学生选修内容做具体规定,导致选修科目相互孤立,课程结构松散,缺乏整合教学效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艺术素质教育所发挥的整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正如上文所说,当前各个高校都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设了艺术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然而,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合理与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一些高校存在着“压缩”使用艺术院校教材的情况,没有符合自身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目标上,有些教师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作为选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甚至认为是为学生挣得学分而设的,当成一个流程来做,因此,在内容安排上局部化、随意化、片段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缺乏合理的评估模式首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课时比较少而教学内容又比较多,教师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各个高校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与衡量。其次,这些课程是以选修的形式出现的,最终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提交一至两篇论文或者是作品,这也很难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进行衡量,这极大地影响了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健康发展。(四)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课程间缺乏协调效应,重复教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从文学、艺术学院引进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态度与内容安排,以及学校缺乏严格、科学的学习考核方式,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轻视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学分的一个手段,因此,很多选修课只有寥寥数人在专心听课,甚至很多人都不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全文阅读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对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改革,其中最早出现的是创办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并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新闻教育,模式探讨

一.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p57)。

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

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二.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全文阅读

试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模式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本文从教学观念的更新、三维目标的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四个方面阐释了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观念;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启迪,仅仅教会学生“读拼音,识汉字”不能算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关键是要有创新型教师来组织和引导。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以培养全能人才为最终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但是课堂的方向要靠老师去掌握。只有老师确立创新意识,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创新的课堂。在创新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初入校门,最信任的就是老师,老师不能把可爱的孩子培养成只按指令行事的“小木偶”,要把孩子们培养成有鲜明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才。

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如果老师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套中人”,那么孩子们也会变得胆小怕事,没有创造力。我们老师要彻底抛开传统教育的枷锁,对知识的传授不必照本宣科。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时,我们用语言去解释四季的美就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到教室外面去,此时正值春末夏初,学生在暖暖的阳光下足以感受到太阳带给大地的好处。所以,观念的更新才是最重要的,要以最好的学习效果为最高目标,无论课堂设在哪里。

二、重视三维目标设计,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老师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是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目标上也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收获,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全文阅读

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论文

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模式是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一)“服务型”模式是纠正“管理型”模式存在弊端的需要“管理型”模式片面强调教育者的管理权力或权威,强调以“问题管理”为重点,以纠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为工作目标,以“强制灌输”为教育方式,以大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工作的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一模式严重违背了双向互动的教育规律,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宗旨,造成了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脱节,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上述诸多弊端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由“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型。

(二)“服务型”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人思想行为的多样化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变“说教、训斥和管理”为“倾听、关怀和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进而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使大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最终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教育目标。

(三)“服务型”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缴费上学、就业分配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服务”的职能得以凸显。同时,大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自主意识、教育消费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等内容的教育外,还应当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其他能力素质拓展等具有“服务”特征的教育内容。“管理型”模式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服务型”模式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管理型”模式下,由于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新变化的影响,高校出现学生知与行的不和谐、学生干群关系的不和谐、不同学生群体关系的不和谐、学生身体与心理的不和谐以及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等问题,这些不和谐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解决或者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必然滋长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和同学的不满情绪,给和谐校园建设造成极大隐患[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各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充分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历史、认清现实、消解内在和外在冲突,进而达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构建“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服务型”模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请记住我站域名/]本的“服务型”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管理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尊重大学生为服务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思想感情、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性和现实性的享有独立人格的人,教育者必须对他们的价值观、人格、权益、言行举止、个性、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在教育服务过程中,教育者应深入了解和关心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积极回应大学生的利益诉求,虚心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坦诚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2.以大学生主体地位为服务的立足点。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大学生视为服务过程的主体,让大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主确立组织方式、活动程序,并付之于行动,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探究和体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思维、自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以大学生需要为服务的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组织设计、开展教育服务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从“有针对性地满足、疏导大学生的生理需要;缓解心理压力、保障校园安全,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要;创造交往机会、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满足大学生的归属和爱需要;变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满足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引导大学生成才、成人,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6]从这五个方面满足大学生需要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服务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素质、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高校应当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最终归宿。

(二)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1.领导制度。各高校应当建立

全文阅读

高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论文

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教育管理工作。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之中,互联网在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便捷学习途径的同时也对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导致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被一些错误思想所引导,为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学生管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2.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以高考的方式参与高等教育,这就导致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背景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如何创造出一种多元而又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来管理这些良莠不齐的高职院校学生就成为教育管理人员所面临的的重要问题。

3.教育和管理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全员的配合和参与。但当前,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至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则是辅导员和学校其他行政机关与党委的责任。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大部分仅仅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的教育却只字不提,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课教育与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纰漏,两者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久而久之造成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的底下,很难形成教育与管理的合力。

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传统管理模式向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进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理应顺流而上,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并非与当代教育格格不入,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的基础之上,因势利导,合理借鉴,推陈出新。现有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改革阶段,现有的教育制度要实现多样化,要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不能一味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优良的品质,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高质量人才。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理念。

三、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方式

1.电力企业强化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想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先要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首先,管理者要转变传统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实现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管理思维不应再是封闭式的而应当是开放性的新型管理方式。其次,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整个教育管理与整体的服务体系相融合。三是要加强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院校精神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院校精神集中展示了所有师生之间的意志和心态,表现着院校的整体风貌,学校要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管风、学风,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赖以成长成才的理想摇篮。

全文阅读

儿童道德教育模式创新的迫切性论文

关键词: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

摘要: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

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忽视了故事的价值和作用,忽视了叙事法的情境性。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规则的教导,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如何根据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给叙事特别是道德叙事这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儿童道德教育呼唤新的范式

(一)对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

1.违背儿童心理思维特点。

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同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

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