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灵禅语

心灵禅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以禅喻诗的误区

[摘 要]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正式提出“以禅喻诗”的主张,使“以禅喻诗“成为了一种风气。其实,从内在本质来讲,“以禅喻诗”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文仅从艺术思维和宗教思维,灵感与顿悟,“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不立文字”这三个角度来论述。

[关键词] “以禅喻诗;艺术思维;灵感;不立文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97-2

禅属宗教,诗属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禅立足于彼岸世界,诗根植于此岸世界,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功用有本质的不同。然而,自禅宗从唐代安史之乱后确立以来,与诗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禅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严羽在其《答吴景仙书》中直接表明自己论诗的方法:“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严羽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建立自己的诗学体系,其实这段话中的比喻错谬甚多,清人冯班早就在他的《钝吟杂录》卷五中指出严羽在禅学方面的错误了。佛家有三乘:一菩萨乘、二辟支乘、三声闻乘。菩萨乘普济众生,故称大乘;辟支、声闻仅求自度,故称小乘。而严羽则将辟支、声闻视为小乘以外的又一乘。临济、曹洞二宗俱出自南宗,机用不同,但均为最上一乘,而严羽却将曹洞视为小乘,看来,严羽对于禅学业未必精熟。他只是用一系列禅语,建构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严羽只是用禅来比喻,借“禅道妙悟”来比喻“诗道妙悟”,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妙悟”说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妙悟”成为了“以禅喻诗”的基本点和着眼点。禅宗追求的是瞬间永恒的涅磐境界,这种超越自我而成佛的途径就是“顿悟”。“顿”字,强调觉悟的迅速、快捷,是参禅者刹那间开悟,获得解脱的实践体验。是对自心佛性的当下直接把握,是一念相应的瞬间,是一种刹那的永恒。“灵感”是诗人构思时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未必都是显意识的,更多的也许是表现为潜意识的运行)获得的一种诗境。严羽所谓“诗道妙悟”显然是所谓的“灵感”。这种灵感现象,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陶渊明、刘勰等人都已注意到并在自己的诗、文中作过形象性的描述,但一下子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无以名之,严羽便以禅宗的“妙悟”借喻之,用宗教的语言来描述灵感,以说明灵感的非规律性,不受人的控制,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特点。这些都是它们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从内在实质来讲,“以禅喻诗”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些误区:

一、将艺术思维等同于宗教思维

诗歌属于艺术领域。所谓“艺术思维”,简单地来讲,就是指人类进行艺术生产活动时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创造生动的、审美的、富有感情的意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文艺批评常常以“象”、“情”、“志” 三者作为艺术思维的基元,从而“体物”、“缘情”、“言志”成了我国古代艺术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在描述创作心理过程时,前人往往象、情、志并举,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等即是如此。刘勰这样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思是说,现实世界的物象提供基本素材,情感作为直接动力,志气理想引导着方向,想象力才能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驰骋,创造出玲珑活泼的意象来。这种将现实物象作理想化、审美化的提升后,使之成为令人神往的别一洞天,形成了情景交融,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以说艺术思维是感性与理性,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思维。

禅属于宗教领域。宗教思维是一种信仰式的思维,具有鲜明的信仰性特征。强调“信”,而不允许“怀疑”或追问“为什么”,也就是说不允许、不接受来自信奉宗教教义的人们对宗教教条和教义进行反思与批判,因为“信仰就意味着‘忠实’――依赖、效忠和服从。”基于这种信仰,宗教思维从某种先验的表象或观念出发,并且将既成经典、教义绝对化、教条化,作为凌驾于现实事物之上并主宰现实的圣物,并按照宗教的理路将任何外在事物消融在宗教教条与教义之中,强调“外部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精神世界的投影”这种先验的表象和观念则成为判断外在一切事物现象的唯一的标准。精神第一性、先在性、神圣性是宗教思维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宗教这一先验的精神特点,表明它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而是弃绝了感性,也弃绝了理性,超越这两者的一种神秘主义直观。顿悟思维是禅宗的思维形式,禅宗所要顿悟的说到底还是一个“空”字。“空”是“不思量”,它是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是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超越。它无关语言、超越逻辑,只是一种感觉,直下便悟、豁然开通。禅宗讲究“不思量”,《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当药山坐禅时,有一僧问道:“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禅宗并非建立在思量或非思量的基础上,更确切地说,它建立在不思量的基础上,它超越了思量与非思量。真正的禅把“不思量”当作最终基础,从而可以根据情况的需要,通过“思量”或“非思量”而任运自在地表现禅本身。临济喝、德山棒等这一切都包含着“不思量”。

全文阅读

清凉禅境 第8期

《坛经》记载:一次,慧能禅师寄寓在广州法性寺,晚上风起,吹动寺庙的旗幡,发出阵阵响声。对此,寺内两个和尚辩论,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争论不休。慧能见状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啊!”

慧能这句经典的禅语直指人的心灵,意味着一切对于外界的执著都只是心的变现,一切妄念都只是心中之物,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虚”,就是用静坐思维的方法,获得大彻大悟。

禅是打开心灵解脱之道的一扇门。生活是一种艺术,而禅是探究人生命意义的极高智慧。在喧嚣的红尘中,在缤纷的交际中,洒脱自如是一种境界,而禅可为我们耕耘一片绿色心田,让心灵如鱼游水底、鸟翔天空,自然、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累,从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禅能帮助我们寻觅到心灵所失去的乐园。在当今的社会里,精神压抑、心灵空虚的人不在少数,人心浮躁而冷漠,功利主义侵蚀着每一个人的灵魂。人们少有闲暇去探求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没办法,渐渐成了物质的奴隶。禅如同清风雨露,如同当头棒喝,使我们的生命幡然觉醒,让我们迷途知返,使我们的心灵进入自由洒脱的境界,以平常心自自然然地去生活。

禅为人们提供了一双睿智的眼睛。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禅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既出世又入世。在入世中完成内在的自我超越,引导个人在修炼中成为入世出世的自由行路人。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青睐。

参禅需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叶落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参禅者执著地寻找禅的本性,却渺无所得;第二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参禅者粗通禅理,似乎已悟道而其实未悟;第三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茅塞顿开,直接领悟到瞬间即永恒,永恒即瞬间。这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不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禅理虽然看似高深,但其形式却十分简单和生动,大多是一些禅语、故事等。它犹如夏日绿阴,能给人带来几许清凉;它恰似秋月清辉,使人感悟到空慧的灵明。每日“三省悟身”,实是人生一大福事。

全文阅读

禅宗方法论对古典意境理论的影响

摘要: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佛教现观论作为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佛学境界论作为意境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佛教的妙悟说作为意境理论的思维形式,佛教语言现对意境世界的开启。从而最终形成了古典意境理论。

关键词:佛教 禅宗 意境

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维方式可以用“妙悟”来概括。妙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感性的思维,也不是理性的思维,它是一种直觉、直观,但这种直觉和西方哲学的直觉的含义完全不同,是佛教徒在禅定中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心灵状态。佛教所倡导的这种不假外求,直指人心的直观思维,为意境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所谓“悟”也即佛教所说现量。现量境一切现成,不假推理,它是原真的、即时星显的、未经逻辑理念干预的境界,如:《华严经》卷四十三所说,现量“不依文字,不著世间,不取诸法,不起分别,不染著世事,不分别境界,于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仅凭知性逻辑并不能达成禅悟,不落二边的禅不可以计量解会。妙悟既不能思量,也不能不思量。落人思量,悟就会蜕化成空洞的概念、抽象的名词;坠入不思量,就成了所谓的反理性。妙悟是超越了思量和不思量的现量。现量本是因明用语,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原真态的直接反映,纯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如眼见色、耳闻声,未加人思维分别,毫无计度推求等作用。与现量相对的是比量。比量是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如见烟比知彼处有火。“所谓胸襟流出者,乃是自己无始时来现量,本自具足。才起第二念,即落比量矣。比量是外境庄严所得之法,现置是父母未生前、威音那畔事”。

佛教的悟是特定修行阶段的认识活动,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是经过静坐和禅定等预备性的心理锻炼才能形成的,所以。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对强调以禅人诗的意境理论来说,要求诗人像参禅一样去悟,也就是以悟作为诗的思维方式。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他也说“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认为以禅喻诗最为亲切、最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意境是出于悟的结果,但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考的意思。“妙悟”的佛学含义,丁宝福《佛学大辞典》解释说:“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盘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佛性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如人喝水。冷暖自知。谁也不可能说清楚。故知禅宗妙悟,即心即佛,实相无相,不缘文字,其妙无穷。严羽认为诗歌艺术的奥妙,既非语言所能表达清楚,也非理论所可阐说明白。必须“自家闭门实证实悟”,“凿破此片田地”。从大量上乘佳作中,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领会艺术三昧,领略其中的奥妙。去除了见道明性的障碍,就达到了无利害的空达的灵心。瞬间顿悟直觉自由解脱的心性。这就是严羽《沦浪诗话》总结的“妙悟”论的美学核心。可见意境的妙悟和样的妙悟是何等的相似。

王惟在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中善于将禅意融如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所以,他的诗含蓄深远,余味无穷。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就是一种空灵宁静的境界;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抒发了空灵的心境,达到了对宇庙本体的感悟,在刹那瞬间顿悟到无限永恒。中唐时期,皎然、灵澈、权德舆、刘禹锡等人论诗歌意境。均与禅境紧密相联。宋代禅宗有了更大的发展。文人学禅更为普遍。例如:苏轼、黄庭坚均为禅宗居士。并被列入禅宗法嗣。这说明诗与禅的结合在理论和创作中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以禅悟诗也相当普遍了。所以,禅的神秘必然影响诗歌的创作,形成意境韵味无穷的特点。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将佛教的现量说应用于阐发诗歌理论。他说:“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沈吟推敲二字,就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这一段中的“即景会心”“因景因情”无不是诗人在创作时的有感而发的情景,它与比量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他在《相宗络索》中说得更加明白:“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参虚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现量的铁门限。”这些都是讲人的直觉感悟。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将禅与诗的妙悟相同的特点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

妙悟作为佛教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言说方式,必然也形成了佛教独特的语言观,特别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语言观对于诗歌意境世界的开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意境之美。

佛教禅宗认为心灵的传递、接受、体验是非言说性的,是超越语言的。禅宗最著名的公案应是拈花微笑,《五灯会元》中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拈花微笑”公案是中国禅师的创作,历来被视为是以“以心传心”方式传授正法的典范,具有典型意义。“拈花微笑”公案关系到佛教的传播方式、佛教真理的会通方式,佛教修持经验的沟通方式。涉及语言与心灵的关系等问题。佛教经验、佛教真理不能离开心灵而存在。离开心灵的经验、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效的。“以心传心”何以可能?禅宗把这种可能归结为心灵的内在宗教体验,也即个体主观对真理的体悟。这种体验、体悟是超越日常经验和思维活动的。也是非语言文字所能涉及和表述的。禅宗大师对个体间心灵的直接传递做了论证。慧能说“:若大乘者,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观照,不假文字。”慧能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般若智慧,禅悟是自我的般若智慧观照,是不假文字的。这是说,个体的内在智慧活动。心开悟解,不是知识的增长,而是心灵的直接体悟,是与文字无关的。

全文阅读

禅画 第8期

“ 禅”是一个神秘而又平常的字眼,说它神秘,千百年来,人们试图用语言文字将它剖析清楚,其结果都是徒劳。不是片面,就是肤浅。说它平常,是因为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与我们朝夕相处,寸步不离,却又无迹可寻。春花秋月有禅,衣食住行有禅,生老病死有禅……曾有一僧人来到赵州禅师处,请教什么是禅?禅师反问他:你吃粥了吗?僧人说:“吃了。”禅师说:“那就洗钵去吧。”僧人当下开悟。

禅要求人心不受任何拘束,没有任何烦恼。禅忌讳一切概念。

中国禅宗绘画简称禅画、禅机画、禅宗画、禅意画等,根源上是一种具有佛学禅意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禅画是画家将意念转化为特异能量随画于纸上,其传导性与储存性原理决定了它的功能效用,注视作品,多数人均可呈现明显的酸、麻、胀、热、痛、凉等气感,在不同的感受中,有利于一些疾病的康复。

其作品可分为具象、抽象、玄象三大类,投射出灵动、潇洒、天真、淳朴的神韵。

其作品和创作中有不同于常的特点。一是以禅的思想作实践印证,表达出画家的悟证境界。二是笔法简约、色调朴素,蕴涵无限的联想空间,画外的意境耐人寻味。让人达到精神的快慰与享受。三是机锋话语不拘常规,自然流露悟者心性。四是画中有禅,禅中有画,诗画结合。五是画家必须是在忘我入禅的状态下创作,要进入状态。六是禅画的一个最重要的功用是能够成点化、启迪、助人伦,而非止于装饰。综上所述,可见并非简单的佛教题材的画就可称之为禅画。

禅画作品最后必须配上自作感悟印证的禅诗和话语,才能算完整,如果用古人今人的诗句题跋的话,那么这件作品就有将近一半是别人的。创作禅画有几忌:心不宁静不画;画面忌太满,一定要有足够空白;设色不宜花俏繁复,宜沉着素雅简洁。

现代人紧张、浮躁、焦虑、忙碌、多欲、失衡……禅画更多的是为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心灵的渴望,让她作为心灵的安慰使者,走入现代家庭,走入现代人的心灵。

(本文作者钟丕瑜,号悟了。当代禅意画家,九华山佛学院客座教授。首创禅派瓷艺。著有《云开见日》、《悟了木笔书法作品集》等。)

全文阅读

论禅宗对我国服装设计发展的意义

摘要:禅宗美学及自然观提供给人的是一种审美生活态度与境界,其思想蕴含着人类深刻的智慧结晶。文章论述了禅宗美学思想所呈现的朴素、明澈、和谐与空灵之美,指出我国服装设计应该学习禅宗思维的开创性与独特性,树立“非主流”的民族设计表达和人在现实生活中诗意安居的意识;从而建立属于中国服装设计的自然的语言、自性的语言、自由的语言和自在的语言。

关键词:禅宗;服装设计;现代语言

一、禅宗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禅宗美学及自然观提供给人的是一种审美生活态度与境界,它在具体的生活中为人类呈现出最为根本最为原初的世界,它使人类的眼睛、耳朵、心灵都恢复了人性的本来面目而进入一种真实的存在,一种纯粹的踏实、一种悠然的自由和一种超然的心境,使人们时时生存在一种鲜活的感受与创造中。禅宗美学思想里蕴含着人类深刻的智慧结晶,它弥补了我们有限生活的单调,使人类从眼前世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域。

1.提倡生活的素朴之美

禅宗美学倡导的是一种宁静、节制、简单、素朴的生活。素朴的生活是最自在、最温馨和最能持久的生活。禅宗美学以淡为尚、以简为雅、以清淡微茫为妙境,化深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而进入一个更深的或更为基本的层次,在恬淡虚无的韵律中,展示自然与人生的内在节奏与本根状貌,即物我无间的豁然开悟之境。在简单朴素中对喧闹混乱的否定达到了无限,有如晴空无云,呈现出一种静寂、淡雅、简洁的纯净美。

2.崇尚心灵的明澈之美

禅宗美学所追求的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完整的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的满足中放弃了对世界的内在感受力和对于生命的心灵自觉,而在禅宗美学里人被剥得干干净净以恢复本来面目。禅宗重视个体心灵的自由,重视自性纯粹与明净,张扬生命的自我意识,它从不把有形的净土、佛陀当作终极境界,也不把渺茫的彼岸作为最终归宿,它所追索的解脱力量是依靠人内心的自觉,是“明心见性”,是“心净则国土净”的明澈之美。禅宗美学境界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人们对心灵家园的期望境界。

全文阅读

古刹修心 佛道明智

肉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在修行。在这个夏天繁闹的光景里,平安VIP俱乐部携手平安集团旗下众多专业公司,邀请VIP会员,一起远离都市嘈杂的生活,踏上追寻禅道,修养佛道的心灵禅修之旅。

2014年6月,平安VIP会员们一同踏上厦门这片温暖清新的土壤,走过林木葱郁的山野,途经水声潺潺的山溪,来到厦门著名的古刹――南普陀寺。开展为期三天的心灵修行。在这里,会员们将放下长久以来萦绕心中的烦恼苦闷,沐浴在古刹空灵的钟声与禅语中,全身心投入到隐世田园的一禅一道中。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至今经历千年风雨,最能彰显本次活动的尊贵和独特,同时也给予在场会员尊贵之余充满佛教灵性的美妙感受,特别之处尽是妙语生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三座精美雄伟的建筑随山势散落。会员们走过天王殿歇山式重檐飞脊,轩昂宏伟;看过大雄宝殿香火旺盛,崇宏雄伟;观过大悲殿奉千手观音,构造精巧。最让会员们驻足惊叹的是:寺宇周围保留众多名人题刻,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等题刻,在经历数百年岁月后,更加有气魄,更加苍劲,兴许,这就是佛与禅的文化独特魅力。

与禅坦诚相见

感受完千年庙宇的独特魅力后,会员们休整心情,第二天便开始了心灵禅修之旅。古寺里,一花一木,一桌一椅,都在悄悄地传诵着一份儒雅。一抬头一举足,空气中总漂浮着参不透的关于禅与人生的奥妙。晨钟过后,会员们用过早膳,便在法师的带领下,一起打坐修心,会员们都依照法师的指导:把身心世界放下、放松,让万物之外,只剩下自己一人,尝试与心灵对话,与天地交谈。与禅坦诚相见。

会员们通过一个上午的打坐调节身体,觉得心中的烦恼淡去了一些,接着又在传明法师的指导下进行生活与禅修,这次是对心灵的一次彻底的洗涤。传明法师是著名禅学大师,也是南普陀寺大德高僧。生活与禅道,中间只有一片油纸相隔,但道破悟明,却不容易,因此平安会员们都全身心投入,希望从传明法师安静的话语,寻找为他们拨去心中困惑的明灯。千年古刹气氛庄重而严肃,山间空气仲夏之季散满生命的恬静,在传明法师充满智慧的禅语中,会员开始明白: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枷锁禁锢着我们好好去聆听心灵最真诚的话语;物质和欲望,让我们渐去忘记;回归生命当中最原始最平静的自己。当我们开始用尽力气满足生活所需的一切,却已忽略,生命的最大收获与生活的最大感动,莫过于最简单的家庭幸福,身心健康。正如弘一大师说的“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但有多少人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如果禅修能让人从心里感受佛学的奥妙,而巡礼,则让平安会员又仔细地参观了一次寺中的一殿一楼,一塔一阁,从外相中领略佛学的庄严和大美。在法师的娓娓道来的话语介绍中,会员们领略到佛道文化的源远流长和集成精髓。各殿中供奉弥勒、三世尊佛等佛雕和藏经阁珍藏的佛教文物,似在和会员们述说一个个关于佛的传说。其中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带给会员的,除了禅佛之道的领悟,更带来艺术的曼妙欣赏。千年风雨一指间,最难消去,是人们对佛与禅的希冀,佛道与禅道在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心中,是难以抹去的一窗宁静致远。

山水中,禅佛相遇

全文阅读

范增平:禅茶与基督教

禅是一种冥想、静虑,禅茶是一种道行、灵修。禅茶并不只属于佛教。基督教也可以有自己的禅茶,作为一个基督徒,灵修也是一项重要的功课,把禅茶与基督徒的灵修结合,是东西方不同宗教现代化进程的必要工程。禅茶并不是要让基督徒放弃基督教的信仰,而是借用东方宗教的“禅法”来进行灵修,深化对基督的信仰,强化对上帝的领悟。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也就是以人为本,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的思想与社会文化价值,都是为了世界和平,改善人类生活,荣耀上帝。

禅修所要觉悟的对象,是要与“真实自我”达到无分别的境界,佛教禅宗向来是把日常生活作为修行的道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皆不离禅,达到现实与理想的无分别境界;因此,禅修能改善祈祷者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释放祈祷者的内心压力,协助祈祷者舒缓生活的烦闷,调适身心。在基督教传统里, “冥想”须以“上帝”为取向,强调“教会”与“天国”的一致性、“无分别”。佛教“不二”的思想,也是如同基督教的“无分别”。所以,基督徒在灵修时,可以吸收禅茶观想的方法,以强化祈祷生活,有助于灵性的成长,达到灵修的目的,体现“真实自我的完整性”(Oneness of the real Self)。

禅茶的目的是要关注或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禅茶的手段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从而“入定”,进行“止观”。止是止息散念,断除烦恼,净化内心;观是观想一处。证八清净。佛教两种最基本的禅法就是“止观”。基督徒借用佛教的“止观”、 “数息”等禅法,形成基督教的“默观”方法,充实基督教原有的“默祷”,达到“止观”的禅境,能在心灵深处见到主,与主结合为一。

禅茶是一种精神拯救之路, “禅”在英文里被译为meditation,原因是该词和基督教所讲的“灵修”相似。基督徒借禅茶来发展灵修生活,特别是祈祷的经验,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禅茶的顿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开悟的时候。修行者既无法自知,也无从预知,西方的“神秘”(mystery)一词最早用于1545年,是指“未被人的思维认识过,或是人的思维不能理解的,超出了理智或一般知识认识的范围”;神秘源于“神秘的技术与行事”方式。“神秘感”是“神圣感”里的非理性因素,是宗教生活的根基,禅悟是要返观自身,领悟没有任何执著的自我,即“无相”、“无住”之我。这种宗教哲学,要在静默之中祈祷,实现与主合一。

就“禅”的最高境界来说,修禅者要超越自我,体悟“无我”、“无相”。通过禅悟找到一条摆脱精神危机、解除压抑、获得幸福安宁的精神,禅所讲的“无我”、“无相”当作“无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朗然清明的境界,破除了心识的昏沉散乱,所以,这种解脱性的“无意识”,在人的意识结构里, “无意识”的部分要比意识多。若能体验到“无相”的真实自我,这种体验类似于基督徒对上帝的经验。禅宗的顿悟是靠自己的智慧,所谓“自性自度”。如果基督徒能以这样的禅法去向上帝祈祷,也就是富有禅意的祈祷,基督徒就可以成为“无相的祈祷者”(Imageless prayer),用“观想”的方式达到与上帝的同一,直接感受上帝之爱。

禅茶需要的是“活在当下”、 “用心体验”,而不是要用语言去说明修禅的终极意义,我们现在要的是静下心来,共同面对现代世俗社会的问题,塑造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生活目标,并不是要说服对方,而是要双方接纳对方。融合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佛教主流的思想是自力拯救,基督教是以上帝的恩典来拯救人,是属于一种外来的力量;而禅茶的观想方式,是一种自力他力双修的法门,这为佛教与基督教的会通搭建了桥梁。

全文阅读

禅文化对陶艺创作的启示

[摘要]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文化,以其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喜爱。禅文化作为宗教文化的一大主流,有着其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审美意识,对禅文化的认识和深入,也许会给我们的陶艺创作带来些启示。

[关键词] 禅文化 陶艺创作 创作启示

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金婆罗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于是,释迦牟尼就将法门付嘱迦叶,禅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禅,是一种文化,虽然古老,但不陈旧。

禅文化是一种高深的智慧,是无言教的宗教。抛开了外相的约束,以人为本,重在内心的体悟,是对感性和理性的超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直接的心心相印,他没有语言,不立文字,在这一点上禅与艺术是相通的。禅是直指人心的,艺术是心领神会的。语言文字可以起辅助作用,但它是引导人们产生真实的感觉,而非概念。

陶艺是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正因为这样,禅文化与我们的陶艺创作在某些意义上讲是相通的。正是禅与艺术的相通,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细细体验……

一、禅文化简述

1.什么是文化

全文阅读

浅析黄庭坚《诸上座帖》之禅韵

摘要 黄庭坚,两宋时期书法尚意的领军人物。其书法由禅而得意,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参禅悟道的学者。他的书法作品多以抄录禅语为主,正是由于他对禅学的参悟,使其书法作品自然影射他的禅学思想。《诸上座帖》作为黄庭坚草书的代表作品,更可表现其书法艺术风格蕴含的禅韵。

关键词 两宋 禅韵 黄庭坚 书法创作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朴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

黄庭坚书法以蕴含禅韵著称于世,也是两宋时期禅书法的代表人物。而两宋时期的禅书法一个突出特点,即是以行书为主。由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家都是佛教的居士,他们既有精深的禅学理论,又有扎实的禅修实践,所以宋朝的禅书法作品代表了很高的水平。苏轼、黄庭坚等人都因修“禅”而得“意”,再以意而作书。

何谓禅?禅者,梵文“禅那”之音译,意为“思维修”,而常释为“静虑”。或,禅指的是无欲,离相,无漏的一种大圆满的境界。通俗地说,禅意为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虑义理。禅宗主张从自身下功夫,“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提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主张“凝神观照”“沉思冥想”,要求人舍却一切荣辱得失,一念不生,万缘俱寂,在观照自然中求得净心,顺乎万物自然之性,达到“梵我一体”的境界。

禅宗是融入了中国道家,儒家的传统学术内容的纯粹士大夫的佛教;书法则是依靠运动的线条在有意无意之间,表现 作者内心秩序,创造独特意味的艺术。他们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禅味书法”就是两者自然结合的产物。禅与书法得以实现融通的契合点,比较突出的观点有“境界说”,“入定说”,“禅味书法说”,“本心说”等。所谓的禅味书法,就是主要依据禅宗思想创作的,注重表现书家‘禅家式’心灵的书法。”(杨谔《书法研究》)简单地说,就是书法家对禅道有自己的修行,深谙其理,对禅宗有自己的见解,对禅道研习久了,其书法作品自然会流露出禅意。贯古通今,可以说禅味书法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空寂绝尘;二是清丽潇洒;三是狂放纵逸。禅与书法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正是很多书法家参禅悟道的缘由。

全文阅读

山水画中的禅宗思想

【内容摘要】文章论述了自魏晋至清代以来中国山水画中的禅宗思想。首先,作者从整体上阐释了山水画与禅宗的渊源关系;其次,从共时角度论述禅宗思想在山水画中的具体表现,分别从“意境”“色空”两个方面探究山水画中的禅宗思想。

【关键词】山水画 禅宗思想 意境

禅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对中国社会、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艺术领域。由于禅学思想的渗透,才使得中国山水画产生了特有的审美情趣与意境,直到宋代更有了“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的话语,因此,在唐宋的诗词中无不尽显禅悦之风。同时,禅宗思想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思想,使得画意表现得更为空灵、寂静,令人回味无穷,更为山水画创作增添了无尽的玄妙情趣及深邃的意境。

一、禅宗与山水画

禅,由菩提达摩于梁普通元年,从印度传入汉土,并以此在中国建立了禅宗。中国禅宗吸收了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并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前后历经六代祖师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其对画家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使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也深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优秀的画家均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对儒、禅、道思想的深刻理解,绘画以能表现“禅境”和“道”为最高宗旨。山水画更是吸收了禅宗思想中广阔而空灵的境界,专注内心,崇尚淡静,超越世外,守静笃、倡冲淡、讲韵味。在禅的影响下,表现心灵、抒发心胸,成为山水画的主要艺术倾向。而画家们同样在他们的山水画作品中营造出一个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就像一首淡泊的禅诗。

二、禅宗思想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1.“意境”之美

绘画是表达心灵对美的感触及认识的一种最直接的形象的表现方法,现代美学对美的认识总结了三大要素,即形式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在这三大要素中,“意境美”便是来自于禅宗思想。“境界”一词是佛教的用语,其是最虚灵的一个。作为人心的刹那逗留之地,其指的是心灵的某种非理性的状态,是直观或直接。因而“意境”之说,更多的是受到禅学的影响,是在唐代开始兴起来的一种对事物所存在境界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唐代影响极大,并影响着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思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