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藤田(fujita)[1]、克鲁格曼(krugman)[2]、维纳布斯(venables)[3] 和蒲格(puga)[4] 等以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简称d-s模型)[5] 为基础,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亦称金钱外部性)等理念构建新的经济地理模型,掀起了一场“新经济地理学”革命[6]。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国内已有学者陆续进行过系统介绍[7~14]。也有学者开始结合中国的案例展开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15~19]。但是,由于涉及非线性演化和复杂的数学演算,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相比,新经济地理学展示出较多的理论难点;此外,经济学与地理学界的门户之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关学术讨论和沟通的不便甚至误解。一些观点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某些理论缺陷从各个不同视角展开了批判[20~22],还有一些观点则强调在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存在根本对立[23,24]。

为了增进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解和研究,近年来,杨开忠教授连续几年邀请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藤田(fujita)教授在北京大学面向全国举办新经济地理学研讨讲座,北京大学及其他高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密切跟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前沿。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比较,对一些重大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力求通过讨论廓清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异同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全文阅读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藤田(fujita)[1]、克鲁格曼(krugman)[2]、维纳布斯(venables)[3] 和蒲格(puga)[4] 等以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简称d-s模型)[5] 为基础,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亦称金钱外部性)等理念构建新的经济地理模型,掀起了一场“新经济地理学”革命[6]。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国内已有学者陆续进行过系统介绍[7~14]。也有学者开始结合中国的案例展开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15~19]。但是,由于涉及非线性演化和复杂的数学演算,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相比,新经济地理学展示出较多的理论难点;此外,经济学与地理学界的门户之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关学术讨论和沟通的不便甚至误解。一些观点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某些理论缺陷从各个不同视角展开了批判[20~22],还有一些观点则强调在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存在根本对立[23,24]。

为了增进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解和研究,近年来,杨开忠教授连续几年邀请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藤田(fujita)教授在北京大学面向全国举办新经济地理学研讨讲座,北京大学及其他高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密切跟踪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前沿。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比较,对一些重大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力求通过讨论廓清对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异同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全文阅读

新经济地理学文献述评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试图从集聚经济与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差距、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及企业与创新五个角度对2012年我国专家学者发表的涉及新经济地理学的文章进行梳理,从中发现我国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最近研究进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集聚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克鲁格曼发表于1991年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被视为空间经济学向主流经济学回归的标志,也是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开端。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原因与形成机理,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理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本文对国内近年来涉及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试图探寻出我国对新经济地理学的最近研究进展。

1 集聚经济与产业集聚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哈里斯的市场势理论、缪尔达尔的因果循环积累效应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通过厂商层次上的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和相互作用分析,为传统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分析产业空间集散提供了新的启发。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集聚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造成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产业集聚是指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 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

潘文卿研究表明存在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全域方位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且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将趋于明显。王晓轩,张璞,李文龙阐述了产业区聚集和扩散的历史形态,并分析了聚集的原因及其理论发展。郝寿义,范晓莉在FE 模型基础上引入企业异质性因素,研究不同经济主体的区位决策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2012年,我国专家学者分别从吸引FDI、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王、市场潜能对服务业的集聚进行了研究,得出城市服务业集聚有利于吸引FDI、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和集聚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市场潜能与城市服务业聚集程度呈正相关,城市市场潜能提高1% ,其服务业集聚程度提高0. 2% 左右等结论;

全文阅读

“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脉络概述

【摘要】自克鲁格曼“中心―”模型建立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章系统地梳理了 “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脉络,介绍了相关主要的理论模型,并预测了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区位选择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行业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企业分布全球化、产业集聚等现象的大量出现,传统理论对企业区位选择的解释越来越无力,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本文系统梳理了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济学最新分支的理论脉络。

二、古典区位理论与新古典区位理论下的区位选择

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他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位理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美国学者Isard 创立的“区域科学”和Alonso 开创的“新城市经济学”为大家所熟知。Isard (1949) 致力于将古典区位理论整合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分析范式,但其始终未能建立起关于区位的一般均衡模型。随后Alonso (1964) 提出城市土地竞租理论,以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和企业布局、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新古典区位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均衡与空间竞争,其在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静态与最优化角度分析企业区位选址问题。然而,新古典区位论的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沿用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品同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这极大的影响了其理论对于现实中企业区位选择现象的解释力度。

全文阅读

“新”新经济地理学:继承与创新

摘要: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新”新经济地理学;“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F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7)01001008

一、引言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或者说经济活动具有空间结构性这一特征,是我们研究现实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年猛 等,2012)。然而,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却被主流经济学家长期忽视,这种研究不仅“在上一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Krugman,1991a),而且难入主流。目前,已经声名鹊起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t把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理论分析的框架之中,探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规律,解释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机制,并以此来分析和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与途径(安虎森,200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日趋成熟与完善,形成了许多理论模型。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异质性(Heterogeneous Firm)理论的引入,增强了新经济地理学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完善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阐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新”新经济地理学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继承和创新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创新方向。

二、 空间、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

1.缺失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

全文阅读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

摘要: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55-04 收稿日期:2009-10-22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全文阅读

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 方法与学科比较

摘要:笔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分别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最后,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全文阅读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展研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克鲁格曼为首的经济学家将D-S模型的垄断竞争框架与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技术”相融合,发展了新的学科“新经济地理学”。此后,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其反复修整、补充,使其得以不断完善、成型。为此,将重点介绍鲍德温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鲍德温;CC模型;L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43-02

1 早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1 经济地理学的起始

二战前,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源于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在他的理论中提到:对于农作物的布局以及农业中土地的利用方式,其决定性因素为:区位地租或者说经济地租。即由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产生的差异性地租。进一步,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杜能环”理论:即以城市为圆心向外辐射成若干个同心圆状的农业地带理论。但由于这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在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条件,所以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全文阅读

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研究

摘要: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建立,助推了经济学家对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重新审视,1991年,克罗格曼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引入到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分析上,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对于空间维度的忽略,开启了新地理经济学研究的浪潮。空间集聚或扩散是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克罗格曼之后的经济学家致力于拓展向心力因素或离心力因素的范围。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机理、明确新地理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地理经济学;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

一、新地理经济学的提出

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理论之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预测经济活动在相似或基本不存在差异的地区之间最终形成空间上的均匀分布。而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却是常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们去探索新的研究方法,“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被引入新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中。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虽然为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但它们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新贸易理论描述的工业发展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且渐进的进行的,而现实社会却表现为工业化波浪式的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扩散;新增长理论在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只给出了时间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不涉及要素的流动,缺乏空间上的考虑。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概念用数学模型形式化,解决资源有限性导致的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之间的两难冲突,自此,关于报酬递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实质性的革命。应运而生的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之下,吸收了传统的空间经济思想和产业组织理论,以解释经济活动和和经济增长的高度的空间集聚现象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二、新地理经济学概述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新地理经济学认为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接近会带来成本的节约以及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的规模经济,所以报酬递增是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根本原因,经济活动空间上的集聚只是报酬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新地理经济学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把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解释为集聚吸引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集聚的向心力大于集聚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将表现出在某一地区高度集聚的现象;当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等是经济活动在各地区均匀分布。集聚的向心力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纯粹的外部经济。把集聚的离心力归结为:不可移动要素、地租、纯粹的外部不经济(如城市的拥挤)。

新地理经济学把经济活动初始集聚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历史的偶然,技术创新也属于历史的偶然。历史的偶然造就某一地区的在某种初始优势,这种初始的优势通过“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不断被放大,最终产生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现象。在存在足够强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任何厂商都会选择一个单个的区位来为一国的市场提供服务。为使运输成本最小,厂商无疑会选择一个有较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大多数厂商都选择在这儿组织经营生产,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当地需求。外部经济诱使更多的企业携带资本、技术等资源加入这个集群中。随着集聚程度的加深,集聚的离心力(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集聚的外部不经济、地租的提升)加大,最终超过向心力,形成集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扩散。此外,新地理经济学认为,城市增长动力机制在于,城市里较高工资和多样化的产品吸引人们向城市集中,城市较大的产品市场需求吸引工厂在城市集中。新经济地理学者认为,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

全文阅读

产业区域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

内容摘要:近年来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此伴随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内在关系、产业转移的区域因素和产业分梯次转移的产业因素。指出了一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交易成本、规模报酬率和市场规模在产业分梯次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产业转移 经济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土地成本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发达国家。而2008年新《劳动法》的实施、2009年以来通货膨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升,沿海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事实上,我国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或正在向我国内地以及越南等周边国家转移(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10)。

国内外对国际产业转移有大量的研究,主要理论包括:一是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催生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供给短缺、劳动力成本显著攀升,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利益刺激下这些产业被转移到劳动力要素更为充足的发展国家;二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提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从本国(投资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而不是从本国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三是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一个产品从诞生到衰退主要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为了规避自身在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而向国外进行投资并转移(江霈,2009)。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与上述理论相比,首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所分析的区域不局限于国家层面,可以应用于分析不同层次区域单位的产业转移问题。其次,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出发,最后得出一般均衡的结果,应用严密的数理逻辑,更适于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国内对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制造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这不符合目前制造业只是部分转移,而且一些产业仍然在向沿海地区集聚的现状。 本文将对不同产业不同发展路径进行理论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解释了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经济不平衡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首次从微观层面上严格地证明了空间里经济活动的不平衡分布是一般均衡的结果。与主流经济学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假设企业内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经济活动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交易发生所需要的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和各种税负等费用的总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权衡企业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做出区位选择。本文将推动经济活动集聚的力量称之为向心力,推动经济活动扩散的力量称之为离心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