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管理实践论文

行政管理实践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一、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对分校和学习中心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状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

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错误认识。学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综合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少数学员态度不端正,认为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抱有侥幸心理,东拼西凑,没有实际参与调查,文章陈旧,没有自己的观点,抄袭现象严重,没有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势必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形式呈现单一化

尽管行政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就总体而言,实践教学形式仍单一化,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专项的社会调查模式要求社会调查主题、要求一致,方便了学生的操作,但是也带来了限制学员思维,束缚学员参与主动调查的积极性。例如,统一设定的选题限定了社会实践的选题范围,学员只能从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这三个题目中被动选择,脱离了工作实际,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学员态度不认真、应付等现象。

(三)师资力量欠缺

随着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显露出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以山西为例大部分分校电大进行集中实践环节辅导时都是聘请外校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因为本职工作的繁忙,在指导教学实践环节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到位,师资力量欠缺是阻碍实践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阅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下行政管理论文

一、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研究

(一)创新了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模式

专业社会实践调查能够培养学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中央电大改为指定题目的调查,使调查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使学生的社会调查真正落到实处。创新了行政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模式。

(二)社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电大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对于提高电大办学层次和社会声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旧有的模式,开拓了一条新的有特色的模式,促进了学科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三)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调查,强调实际操作训练,选择规定的专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了电大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全文阅读

课程实践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理论依据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全文阅读

课程实践教学下的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理论依据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全文阅读

实践教学评估行政管理论文

一、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评估重视不足

早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就已被列入评估体系。但由于本次评估主要是对高校整体质量进行评价,具体专业的教学评价并未详细涉及。对行政管理这类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本身多年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多局限于就业前的实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不能如理工科一样有完善的实验室,即使有已经签约的实习基地,每个实践基地所能提供岗位的性质,如企业办公室、政府的街道办事处等级导致接纳的学生实习数量极其有限。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各个高校并未对文科实践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所以实践教学评估更未进入领导者的决策议程。在学院层面,一方面,由于目前多数高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学校对学院工作也由以前的专项、专业考核向整体考核演变,即学院总体完成学校分配的“清单式”任务即可。当管理的重心向下转移时,管理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对科研的重视日益赶超教学工作,由于不合理的学校排名指标导向、教师的晋升待遇都与科研论文项目等硬性指标挂钩,教学任务仅满足于完成即可,质量如何则难以得到衡量与控制。

(二)实践教学评估内容难以确定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本身的特性,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难以确定。行政管理专业特性从专业培养目标可窥: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可以胜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行政管理工作或从事行政管理学方面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该目标中所欲培养的能力很难通过评价手段予以评价。但这些能力却又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考虑。这在课题组的调研中得以印证。根据课题组的调研,企业对学生的测评侧重于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后依次排列的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素质重视程度的统计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使用过程中,更加侧重能力的发挥。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则次之。根据企业注重的能力与素质,单纯综合素质与人际协调这两项就与实践教学效果的关联无法得到充分论证。换句话说,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学生就业后不能通过工作的形式与行为得以体现,所以实践教学追求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目标本身难以测量。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不明确与实践教学评价内容难以确定一样

评价的标准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从时间维度来讲难以衡量。短期内,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实现,但长期效果的测量和追踪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难以操作。实践教学产生的影响既有可能是直接的,也有可能是间接的。学生最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亦有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即使确定了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难以通过量化的方法评估。有的院校在开展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时,仅仅是对理论教学评价模式的移植和照搬,使得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与理论教学评价指标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众所周知,理论教学是以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评价往往侧重于课堂的教学能力;而实践教学则是以实践技能的传授为主,评价侧重于实践技能。两者在评价重点与方式上均有不同。

(四)实践教学评价的主体单一

全文阅读

改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摘要: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实施细节上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借鉴国内先进教育经验和有益实践探索,通过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施细节,将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1-03

当前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既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必然。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谈谈对于改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改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要性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公共管理教学较为发达的美国大学通常都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和技能培养等实践教学。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已成人才市场上的普通求职者,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应反映实际社会需求。当前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内高校对于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形成普遍共识,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不能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某些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足,使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实践教学标准制订不合适,不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学生意愿等。

二、改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上述不足,不仅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同时还应注意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实施细节,本文就此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全文阅读

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探微

一、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应用

由于地方高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从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景来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与国内大多数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一样,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安排的课程一半以上为政治学、管理学等理论性课程,而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秘书学、办公室管理等应用性课程比重不到10%,而对学生今后的面试、工作、继续深造会有很大帮助的演讲、英语口语训练等并未在拓展课程中设置。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着重培养。此外,在安排各类课程的课时时,存在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校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学生技能训练的课程时间安排的相对较少。

(二)教学方法略显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上,一些课程的讲授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沿海开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乏味性,使学生无法轻易地掌握内涵丰富的行政管理理论。

(三)实践教学相对滞后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与理论教学相互依存。如若忽视实践活动,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虽然我校的行政管理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但是模拟训练跟管理工作实践还是有一定距离;尽管也安排了假期社会实践,但学生对此重视不够,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获得实践能力的显著提高;专业实习基地基本都是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公共行政的内涵,但企业基地极少,不利于企业行政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的滞后,致使很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寻找工作、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四)师资队伍建设较薄弱

全文阅读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必须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从课程的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些新观点,对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中再次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了相应的学分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却因为各种原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面流于形,走过场,缺乏创新,存在覆盖面不广,以点代面,方式单调,评价缺乏等问题。要真正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必须对其不断创新研究。

一、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要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首要的是建立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制度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建立一个以校领导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各教学院部以及相关教学部门密切配合,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得以常态化运行。

(二)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做为一种教学活动,与理论课程教学一样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办法,实践教学也应当具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环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目标等,因此制定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将实践教学的实施及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全文阅读

院校创新行政管理教学模式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然而,根据我们对开设“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吉林省属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调查发现,这些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全而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政治学理论课程设置偏多,特别是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实习环节缺失,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偏低,无法适应现实岗位需求,进而造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因此,吉林省属高校应结合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专业改革,尤其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应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由于行政管理专业适用面宽,毕业生择业领域也较广泛,党政机关和一般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吉林省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并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该专业学生相应的能力。但无论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都应具备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这是明确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文、法律、计算机、外语、文秘等专业由于历史悠久,应用性强,且毕业生专业能力较高,所以这些专业毕业生往往挤占了众多行政管理岗位。相反,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低,专业技能较弱,所以导致就业困难。因此,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新要求,并以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吉林省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应确立为: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实训)教学,强化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并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如果确立了具体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还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方向定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方向性专业技能。

二、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应涵盖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所以,实践课程主要应包括“公文写作与处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带有实践性质的课程主要有“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政务礼仪”等。另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大学外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实施管理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安排“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人学教育”、“军事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毕业教育”中也应含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确定所开设的实践课程,有的实践课程可作为必修课程,有的可作为选修课程,但实践课程的安排不能过少,要保障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

(二)开展校内模拟实践(实训)教学行政管理专业虽属文科,但与理科、工科一样需要建有校内模拟实训室,如电子政务实训室、公务员考试模拟实训室等。在模拟实训室进行实践模拟,不仅是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检验和应用,更是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实训,可以增强学生对行政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另外,在模拟实践(实训)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吉林省属高校应建设好行政管理专业实训室,购买相关教学软件,为学生搭建好校内实践(实训)平台。

(三)强化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实习、学年实习、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应安排在校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学年实习主要是结合一学年所学的课程和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或实习活动,通过实践或实习将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帮助重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重构能力体系。毕业实习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四年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检验,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提高就业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应合理安排好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措施,保证实践(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研究是最能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研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实践内容,也是促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无论其毕业后从事何种管理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能力就很难胜任工作。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应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不定期开展。如组织学生调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和水平,调查大学生状况,调查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给出科学合理的问题解决对策,撰写研究报告。事实证明,每一次有效的社会调查研究,都会使学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成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