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冠肺炎自测

新冠肺炎自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复合超滤在瓣膜置换并冠脉移植患者中肺保护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零平衡超滤(ZBUF)、常规超滤(CUF)和改良超滤(MUF)在瓣膜置换并冠脉移植术中对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并冠脉移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组(ZBUF+MUF组,n=20)为试验组,在CPB全程行ZBUF,CPB结束后行MUF,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组(CUF+MUF组,n=20)为对照组,在主动脉开放后行CUF,CPB结束后行MUF。分别在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 min、CPB结束后2 h、24 h 和48 h 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在术前、CPB结束后2 h、12 h、24 h 和48 h 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ZBUF+MUF组)的术后呼吸支持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复合超滤; 瓣膜置换并冠脉移植; 肺保护

中图分类号 R65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2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15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会累及到瓣膜的病变还会影响心肌的血供,轻者引起心功能不全,重者会出现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这类患者一般都需要行人工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而患者术前往往会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在术中由于体外循环,灌注停跳液,血液稀释等一系列的影响患者术后会出现肺功能的下降,引起严重并发症,延长ICU入住时间,影响患者的康复。而联合超滤可以滤出大量的炎性因子,减少对肺的损伤,减轻术后的肺水肿,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并冠脉移植术患者40例,年龄40~65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肺部疾患,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组(ZBUF+MUF组,n=20)为试验组:在CPB全程行ZBUF,CPB结束后行MUF。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组(CUF+MUF组,n=20)为对照组:在主动开放后行CUF,CPB结束后行MUF。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全文阅读

献血员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林国跃 张和平 杨震 程浩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摘要】 目的 调查部队无偿献血者中肺炎衣原体(CP)的感染情况,防止因输血而发生医源性感染。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 212例无偿献血者中CP-IgM抗体和CP-IgG阳性率分别为36.8%和35.4%。结论 军队献血员中有较高的CP感染率,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应高度重视此类病原体的检测工作。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抗体;献血员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是1989年正式命名的一种致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或慢性感染及其形成的复合物可能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CP不仅存在于感染者的呼吸系统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国外有报道[2],可存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国内仅见胡兰萍[3]有关报道,可通过亚健康的携带者血液传播,本文用ELISA法对某部献血员的血清进行了CP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血清标本来自2005年1~3月某部无偿献血员,共212例,体检合格,ALT、HBV、HCV、HIV、梅毒抗体均阴性。血清样本20℃贮存,30天内统一进行CP-IgM和CP-IgG检测。

1.2 方法 ELISA法进行CP-IgM和CP-IgG检测,每次测定设阳性和阴性对照,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试剂盒由上海贝西公司提供。

2 结果

全文阅读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LC老年患者48例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3例,有脑血管意外病史4例。经过围手术期处理后行LC。结果 44例手术均获成功,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无合并症的加重或恶化,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高龄患者行LC,应在术前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原发病作出合理的评估和治疗,以减少术中和术后因原发病引发的不良后果。加强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54-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是,高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处理就极为重要。我院自2004年4月~2010年6月期间共行LC术744例,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8例,占LC术的6.5%,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48例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2.5岁。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CT确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合并高血压26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3例,有脑血管意外病史4例。同时合并2种疾病32 例,3种疾病12例。手术前均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胸片和肺功能等测定。术前均请有关科室会诊,高血压口服拜新同、卡托普利等,用至手术当天以控制血压过高;冠心病患者术前给予辅酶Q10、极化夜予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功能、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的治疗;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慢支肺气肿予以消炎、解痉和雾化吸入等治疗。术前2小时给予一剂量的头孢类抗生素。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及CO2气腹下行LC术,术中常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必要时做血气分析。手术后除一般护理外,仍然需要吸氧和心电监测24小时,并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2 结果

44例患者成功完成LC手术,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75min。4例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因胆囊与周围粘连过重,无法解剖Calot三角;1例因萎缩性胆囊炎与胆总管致密粘连;另1例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引起广泛粘连。手术后继续处理和监测原发疾病,无合并症的加重或恶化,无手术并发症,LC病人术后平均住院5天,开腹病人平均住院9~11天。

全文阅读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因"间歇性胸闷、气短、心慌数年,加重2w"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P70次/min,BP120/70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65次/min,律齐,肺动脉瓣区可闻及3/6级的双期杂音,ECG: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部CT:①两肺下叶渗出性肺炎,②心脏增大合并心包少量积液,③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彩超2D示:心脏全心扩大,肺动脉内径增宽,约30mm,于肺动脉旁可见成簇的管状回声,测较宽处内径约9mm,开口于肺动脉瓣的上方,左侧冠状动脉内径增宽约9mm,并左侧冠状动脉的远端与肺动脉旁的异常管状结构相连。CDFI示:于肺动脉瓣膜的上方可见来自于肺动脉旁的蓝色血流信号,呈双期的血流频谱,流速约2.54m/s,肺动脉旁可见彩色血流团。二、三尖瓣口可探及收缩期中量的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冠状动脉瘘(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二尖瓣中量返流,三尖瓣中量返流,肺动脉内径增宽,心包少量积液。双源冠状动脉CTA显示:双侧冠状动脉起源位置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冠状动脉内径增宽,可见迂曲扩张的异常血管起源于前降支的中段,与肺动脉根部相通。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至肺动脉异常血管团,考虑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瘘(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心功能4级,双侧胸腔积液。

2讨论

冠状动脉瘘泛指左、右冠状动脉的主支或分支与心腔、大血管或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先天性的异常交通。瘘管常显著扩张扭曲或呈动脉瘤样改变,该病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先天性心脏病0.25%~0.4%,冠状动脉瘘多起自右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约占50%~60%,引流入左心系统的较为少见,而本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极少见。超声心动图的直接征象是受累冠状动脉显著扩张,起始部更明显,可局限性膨出呈瘤样改变,瘘管一般较长,走行迂曲,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的走行及引流部位,频谱多普勒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瘘的血流状态,冠状动脉瘘所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取决于瘘口的大小及引流的心腔的位置。长期的分流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瘘分流可引起冠状动脉"盗血",导致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瘘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内径增宽、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故应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1,2]。

参考文献:

[1]王新房,主编.超声心动图[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陈昕,任卫东,杨军,等.彩色多普勒现象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4,13,(3):173-175.

全文阅读

谈“非典”的来龙去脉及其防范

传统“非典”的两个阶段

“非典型肺炎”一词沿用的时间已相当长,但是不同时期的含义不尽相同。目前世界各地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由于病原学的研究已获得明显进展,不久以后,该肺炎应有自己的名称。

先谈传统的非典型肺炎(“非典”)。传统的“非典”也有两个阶段。

最先采用该名词的是今日的支原体肺炎,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曾发现在军队和学校中小规模流行一种肺炎,该肺炎与人们所熟知的肺炎球菌肺炎不同,X线片上显不出大叶状阴影,痰内也培养不出肺炎球菌,人们不能找出该肺炎的病因,就叫它为非典型肺炎。其后,一位叫伊顿(Eaton)的科学家从病人痰中分离出一种病原,发现该病原具有病毒的某些特点,但也不完全像病毒,当时就把这种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病原称为“伊顿因子”,正式宣布非典型肺炎由伊顿因子引起。直至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包括在美的华裔医学家)正式阐明伊顿因子就是支原体,支原体在大小上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生物学性质有些像细菌,有的则与病毒相近,是一类新的病原,从此支原体肺炎这一正式的名称替代了“非典”。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非典”这一叫法的使用率明显减少。

可是近十多年来,“非典”这一词的使用又多了起来,这就是传统“非典”的第二阶段。近年来在许多权威书籍如Fishman的肺脏病学中,“非典”这一概念涵盖了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立克次体肺炎、军团菌肺炎;另一叫Barrlett的人则只指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才称为“非典”;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认为引起“非典”的病原有十七种,若本次流行的“非典”病因搞清楚,则有十八种之多,显然除了上述病原之外,还包括了许多种病毒。

这次波及20余个国家的“非典”,呈现了传染性强、病情危重者较一般肺炎为多,病死率较高的特点,由于病因一时难以明确,所以在称谓上又沿用了上述1938年病因不明肺炎的处理办法,称之为“非典”。

目前正流行的“非典”的特点

这次的“非典”呈现出传染性极强的特点,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感染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33%,近日才降至25%。香港淘大花园33层大楼,截止目前为止(4月底),集中了300多位患病者,传染性这样强是和传统“非典”完全不同的。

全文阅读

国际内科学

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龙怀聪,王曾礼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作用评价 王国付,刘敬东

肥胖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郭启煜,吴从愿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Lispro的临床研究现状 赵红,何戎华,陈家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 肖兵民,朱妙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任跃忠,宋作珪,单江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张启国,欧阳建

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与冠心病 李建薇,田浩明

全文阅读

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局部暴发流行26例

作者:刘文成,王宗烨,郑成中,苗宁,敬华,李洁,杨戈,姜玉峰,顾颖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传染;流行病学

Local epidemic of atypical pneumonia with unknown cause: A clinical analysis of 26 cases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typical pneumonia with unknown cause. METHODS: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26 cases of atypical pneumonia with unknown cause. RESULTS: A group of 26 patients (18 males and 8 females, average age: 22.5 years) were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The patients worked at the same institution and resided in the same building. The main symptom was fever, with less or no infectiontoxic manifestations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All the Xray examinations showed multiple or solitary dotmassive shadows with high or inconsistent density, and the edge of the shadows was not clear. Laboratory assay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umber of leukocytes was decreased or normal, and monocytes were increased. All the antibodies to known pathogenies were negative. The patients were isolated during the treatment, in which 1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and antivirus, 8 patients with antivirus only. The body temperature became normal i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5day treatment, without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death. CONCLUSION: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patients are in accord with those of atypical pneumonia with high infectiosity. Respiratory spread is the main route of transmission. The disease occurs in an aggregated population with an incubation period of 0.5-6 d and with slight symptoms and a tendency of spontaneous cure. Pulmonary shadows appear quickly after onset of the disease.

【Keywords】 atypical pneumonia; infectiosity; epidermiology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方法:对26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 观察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2.5岁,均为同一单位,同一大楼集体居住. 主要症状为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轻或缺如. 肺部X线片均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全部住院隔离治疗;应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利巴韦林治疗16例,单纯抗病毒治疗8例. 26例入院5 d体温恢复正常. 无呼吸衰竭及死亡病例. 结论:本病基本特征符合非典型肺炎特点且具有较强传染性,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呈人群聚集性,发病后迅速出现肺部片影;潜伏期0.5~6 d. 症状轻微,有自愈倾向.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传染;流行病学

【中图号】 R563.1

全文阅读

非典型肺炎局部暴发研究论文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传染;流行病学Localepidemicofatypicalpneumoniawithunknowncause:Aclinicalanalysisof26cases【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ofatypicalpneumoniawithunknowncause.METHODS: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26casesofatypicalpneumoniawithunknowncause.RESULTS:Agroupof26patients(18malesand8females,averageage:22.5years)wereadmittedinthehospital.Thepatientsworkedatthesameinstitutionandresidedinthesamebuilding.Themainsymptomwasfever,withlessornoinfectiontoxicmanifestationsandrespiratorysymptoms.AlltheXrayexaminationsshowedmultipleorsolitarydotmassiveshadowswithhighorinconsistentdensity,andtheedgeoftheshadowswasnotclear.Laboratoryassaysdemonstratedthatthenumberofleukocyteswasdecreasedornormal,andmonocyteswereincreased.Alltheantibodiestoknownpathogenieswerenegative.Thepatientswereisolatedduringthetreatment,inwhich16patientsweretreatedwithantibioticsandantivirus,8patientswithantivirusonly.Thebodytemperaturebecamenormalinallthepatientsafter5daytreatment,withoutrespiratoryfailureanddeath.CONCLUSION:Thebasicfeaturesofthepatientsareinaccordwiththoseofatypicalpneumoniawithhighinfectiosity.Respiratoryspreadisthemainrouteoftransmission.Thediseaseoccursinanaggregatedpopulationwithanincubationperiodof0.5-6dandwithslightsymptomsandatendencyofspontaneouscure.Pulmonaryshadowsappearquicklyafteronsetofthedisease.【Keywords】atypicalpneumonia;infectiosity;epidermiology【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6例集中发病的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观察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2.5岁,均为同一单位,同一大楼集体居住.主要症状为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轻或缺如.肺部X线片均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常见已知的病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全部住院隔离治疗;应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利巴韦林治疗16例,单纯抗病毒治疗8例.26例入院5d体温恢复正常.无呼吸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本病基本特征符合非典型肺炎特点且具有较强传染性,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呈人群聚集性,发病后迅速出现肺部片影;潜伏期0.5~6d.症状轻微,有自愈倾向.【关键词】非典型肺炎;传染;流行病学引言由于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出现,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人们对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更加重视.某单位聚集性发生一批临床表现相同的非典型肺炎小范围暴发流行.8d内共发病26例,现就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初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0418/20040424某单位集中发病的非典型肺炎患者26(男18,女8)例,年龄19~27(22±2.2)岁.仅2例有既往疾病史(1例患鱼鳞病,另1例有肺结核病史).1.2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血液细胞及血沉检测.健康对照组采用同期体检人员30(男20,女10)例,年龄18~29(平均24)岁.取其静脉血同时进行实验.患者血液标本分别在急性期以及治愈后1mo随访期采集.用金标法对26例患者进行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军团菌抗体检测.并行EB病毒抗体、麻疹病毒抗体、柯萨奇病毒抗体、埃可病毒抗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肥达氏试验、外斐氏试验检查.并在P3实验室进行血清及咽拭子检测SARS及禽流感抗体(PCR,免疫荧光)检测.所有患者均留有入院及入院2wk后的血清.全部病例行X线胸片检查;23例行2次以上胸部螺旋CT检查.2结果2.1流行病学特征①发病概况:首发病例男性,26岁,司机.20040415在北京某医院献血,次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20040418来我院就诊发现双肺片状阴影.此后该单位陆续出现发热患者(图1).②传染性及传播途径:本组病例属于同一单位封闭式管理,同一楼房居住,同一餐厅就餐.0417曾集体乘车外出,此次外出司机为首发病例,潜伏期0.5~6d.水源无污染,以空气传播为主.无非典型肺炎及禽流感接触史.图126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发病日期分布(略)2.2临床表现本组发热25例(96.2%);体温37.2~39.5℃,1~5(2.4±1.4)d;畏寒、寒战5例;咽痛3例;咳嗽、咯白黏痰2例;胸闷、胸痛3例;头痛、乏力、肌肉疼痛8例;皮疹4例;腹泻1例.无咳嗽、呼吸困难及缺氧表现,肺部也未出现罗音.2.3实验室检查①WBC:WBC正常15例(57.7%),升高1例(4%),降低10例(38.4%);PLT正常13例(50.0%),升高2例(7.69%),降低9例(34.6%);②ESR:正常12例(46.2%),增高14例(53.8%);③血清生化: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SCRP)升高16例(61.5%),C反应蛋白(CRP)升高13例(50.0%);血清铁(Fe)降低16例(61.5%);④病原学:SARS抗体(PCR,免疫荧光),禽流感抗体(PCR、免疫荧光)26例均为阴性.军团菌抗体、衣原体抗体、支原体抗体检测,23例均为阴性.20例EB病毒抗体、柯萨奇病毒抗体、埃可病毒抗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肥达氏试验和外斐氏试验全部阴性.2.4胸部X线胸片以肺内多发病灶为主要表现20例,显示双肺多发的点片状阴影,边缘不清.CT检查可见所有患者肺部病变性质类似,只是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其表现为双肺多发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以小点状病变为主,中心密度影较高,部分融合成片状,类似渗出性和增殖性病灶.入院治疗后3~4d,影像表现加重者6例,其余患者影像表现类似或有不同程度吸收.治疗3wk后有5例仍可见肺内阴影,5wk后仍有2例没有完全吸收.2.5治疗及隔离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①选用利巴韦林,0.5g,2次/d,7~14d;全部患者给予口服板蓝根冲剂治疗.②14例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和奎诺酮类药物,旨在覆盖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和预防细菌感染.③对胸闷患者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④确定疫情发生后对其单位所有人员进行隔离3wk,每日检测体温4次.肺炎患者单间隔离治疗,出院后继续单间隔离2wk.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启动二级防护措施.患者治愈后1mo随访,各项生化指标均基本正常.3讨论非典型肺炎原指起病隐匿,肺部体征少,预后较好的区别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的一组疾病[1].20世纪60年代首先发现肺炎支原体是这组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此后又发现肺部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伯氏立克次氏体等都可以引起.目前,非典型肺炎是指由细菌以外病原体引起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且与胸部X线表现不一致的一类肺炎[2-3].本组患者符合此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症状逍遥,无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血液细胞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单核[1][2]细胞分类及绝对值均明显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SCRP及CRP升高;血清Fe不同程度降低.从生化检查指标看来,本组基本上局限于肺部组织的损伤,没有引起肝、心、肾、肌肉等器官的损伤.提示这与病毒感染相似,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细菌感染.预后良好,没有后遗症.根据本组以上特点,细菌性肺炎基本可以排除.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一般认为变异的冠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4-5],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急性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6],绝大多数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7],X线表现为肺部散在斑片状阴影.本组病例潜伏期较短,无SARS患者接触史,症状轻,恢复快,而且PCR、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军团菌可以引起暴发性肺炎,主要通过水源传播,通常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感染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症状较重.常伴有多种酶学改变,部分病例甚至可出现胸水.本组无上述表现而且军团菌抗体检测阴性,可以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为EB病毒感染引起,20岁左右青年为高发人群,季节性(春夏季)发病,以“皮疹、咽痛、高热、肺内病变、单核细胞总数增高”为主要临床特点.其肺内病变吸收缓慢,本组全部无淋巴结及肝脾肿大,88.5%无咽痛,20例双份血清检测EB病毒抗体均为阴性,可以排除.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有刺激性干咳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白细胞总数常在正常范围之内,胸部X线片以肺下野斑片状淡薄阴影多见,绝大多数为一叶受累,预后良好.本组潜伏期短,多为双肺受累,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基本排除.鹦鹉热多为衣原体感染引起,多有鸟类或家禽接触史,本组23例衣原体抗体检测阴性.立克次氏体病,主要是Q热,以其肺炎为主要表现,多与牛羊或其生乳制品有接触史.本组病例基本特征符合非典型肺炎特点,没有非微生物性肺炎(如化学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的证据.根据以上临床表现、血象特点、X线特征、自愈倾向、传染性等,暂时命名为“不明原因非典型肺炎”.通过综合临床辅助检查资料分析,可以排除常见已知病原体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可能为某些已知病毒抗原发生部分变异,类似冠状病毒抗原发生变异后毒力发生变化,也可能为引起人类发病的新型病毒,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刘又宁.“非典型肺炎”的命名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3,2(2):15-16.[2]SaikkuP.Atypicalrespiratorypathogen[J].ClinMicrobiolInfect,1997,3(6):599-604.[3]LeeSJ,LeeMG,JeonMJ,etal.Atypicalpathogensinadultpatientsadmittedwith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nKorea[J].JpnInfectDis,2002,55(5):157-159.[4]洪涛,王建伟,孙异临,等.电镜观察从非典型肺炎患者尸检标本中发现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J].中国医药杂志,2003,83(8):632-636.[5]陈志南,徐静.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1055-1056.[6]王诚,敦哲,詹思延,等.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7(7):561-564.[7]彭吉,侯金林,郭亚兵,等.广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2):89-92

全文阅读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第4期目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4期目录

前沿进展

(1)心房纤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董玉红

(3)血管活性物质与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钟晓琴 周飞

(5)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研究进展 刘延梅 陈凤英

(8)心房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昝春辉 宣兵

(11)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早期过度扩张的研究进展 强北平 azriel b.osherov bradley strauss

(14)抑郁焦虑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歌 影

全文阅读

云南医药

脑星形细胞瘤中P16、PCNA表达及DNA含量与分级的关系

96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3种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18例报告

超敏TSH极低值的原因探讨

斜坡表皮样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232例临床疗效分析

胆囊切除在肝癌术后肝动脉栓塞化疗中的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