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工作总结

XX年年9月,随着我校承担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正式启动,我校的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经过三年的实施,课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顾三年走过的路,虽艰辛却也颇感欣慰。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尝试从低、变、多、勤这四个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就是起点低。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上的差别,为便于教师的施教与学生的接受,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是从新的课改理念的高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知道现在老师将怎样教,学生该如何学;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三是课堂教学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从迈小步开始,做到先帮助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深入进去学会自主操作,并学会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并最终完成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变”就是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我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开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在:一、教学语言的变化(1)由强制性的语言向商讨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吗?”“谁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2)由命令的语言向建议式的语言转变。如,“你的勇气可佳,你能试着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如果你的声音能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一试!”(3)由要求性的语言向希望性的语言转变。如,“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你为什么这样想?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4)由封闭性的语言向选择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短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请把它多读几遍并背下来。”(5)由单一的评价语言向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语言转变。如,“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二、教学设计的转变。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中,我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我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并加以推广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第四是评价方式的转变。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2.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多”即是多活动,多参与,多评价,多开发。主要是课堂上突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合作与交流,体现分层优化,让不同类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突出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常常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沟通课内外,实现由教材文本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语文学习中的读、说、思、做等到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训练的结合。当然,在引领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时点拨,引导,可浅处深问,可静中得疑,可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勤”即勤反思,教学反思虽然不是创新,却是创新的起点;虽然不是学习,却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客观的、深刻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我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教学方案,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反思对教材与教法的把握,这些对上好每堂课都很重要;教学中的反思可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后的反思,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坚持写教后感,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变、多、勤”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让我的课堂变了,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乏味的讲解和师生间的机械对话,而是充满了争辩、充满了合作的活跃性的艺术课堂。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功!

全文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经验总结

摘 要 古诗,古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针对古诗教学课题,小学语文的教学应是理性的语言回归,本着“寻根”的态度与热情进行古诗教育教学,使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语言文化,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高尚道德品性、休养情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学。

关键词 读 品 领悟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7-01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古诗就是其间较为丰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诗词名人们犹如繁星般闪烁在波光荡漾的河上。这些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愈久弥香的文化底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沦,反倒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新思潮中更加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乐章,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从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

二、古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诵读

全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接手任教六年段语文快一个学期了,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成功得完成了第一学期的教学。通过学习、实践,我初步掌握到一些教学方法,让我的教学工作开展事半功倍:

一、 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以前上课也用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但在复习备考期间,堂上教学主要是以讲练为主,就没有使用这一方式,另外,复习期间学生的学习量加大,精神天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之中,因此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但在听了同科组老师的课以及老老师的指点以后,我受到了较大的启发。于是,我再次运用了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然后在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讲解,最后,我再为他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发现讨论--讲解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可刺激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调动了思维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谁都想一展身手,于是不知不觉参与了活动。在整个讨论--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都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习效果较好。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在为大家讲解时较流畅,不出错误、不闹笑话。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如在讲解完,有的组答得并不太好时,有的自责,有的懊丧,这时我会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增强其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课的复习当中,该组积极思考,紧密团结,通力合作,终于有了出色表现。

因此,我觉得讨论--讲解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全文阅读

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计划

一、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工作,促进英语教研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兼职教研员队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业务档案,加强业务考核,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扎实有效开展我县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带动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落实6个1行动,即1项计划、1项辐射活动、1个课题、1篇论文或经验总结、1份视导报告或调研报告、1项总结。

二、对五年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新一轮课程改革。

开展课改总结系列活动,从新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教师两个层面总结课改取得的成果,分析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课改优秀课展示暨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红杉杯、全国民族地区优秀课、全国首届新课程课例评选课、学习团队展示课)经典教学设计征集活动(课题、年级、目标、语言材料、教学辅助用具、教学过程及意图、板书设计9月30日)2、优秀论文征集活动(认真结合教学实际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真实的经验、感悟、收获和体会10-11月)3、开展学校英语学科课改总结汇报展示,为优秀学校搭建展示平台。4、上交课改教学工作总结。(11月20日前)

三、深化岗位练兵,加强校本研修管理,提升全员英语教师英语能力和教学水平。

1、校本研修突出英语专业能力尤其是课堂用语的使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目标把握和教学材料选择和运用能力训练。开展常规教学制度管理研究工作,形成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建立课堂教学常规、作业布置和批改常规、教学评价常规和学生课外活动常规,开展教学常规网上征集研讨活动。

2、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开展“明师”教学经验总结提炼活动,建设名优教师学习共同体。从十月开始哈市开展四次周四教学展示、反思和研讨活动,要求各校积极组织学习共同体成员和课题组教师参加。

全文阅读

写好小学英语论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实践能力很强,对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却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总结成论文与人共享,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掌握写论文的一些技巧。下面,笔者就从如何写好小学英语论文着手,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经验总结型论文的常见类型

论文类型大体分为:经验总结型、问题研讨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根据论文的类型不同,对研究者自身及研究所需的条件也不同。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通常喜欢写经验总结型论文,这类论文也比较适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写。下面就介绍经验总结型论文的几种常见类型,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总结型。总结型论文,这类论文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某一现象的观点态度等加以分类整理,将解决方案或存在的问题等整理出来,让人有一个整体地认识和了解。常见类型有以下两类: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归类整理。如《英语课怎样去“探究”?》一文列出探究性学习的七个误区,如《英语探究还应关注的四个“问题”》一文列出探究中还应该关注的四个问题。②方法总结。即对某一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归纳整理。如《窥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文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加以总结整理。

(2)观念型。观念型论文,通常是向读者表达一个思想性的内容,包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对某个现象的认识、对某个过程的评价、对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的理解等。常见形式有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育叙事、教学随笔等。这类论文往往讨论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3)整合型。整合型论文,是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讨论,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常见的论文形式有:①学科整合。如《课内外相结合,培养环保意识》一文将英语学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双赢。②科学方法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如《“类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将“类比”的方法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③功能结合。将两个不同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讨论,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如《英语教学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将英语教学与探究能力结合在一起讨论。

(4)解决问题型。解决问题型论文通常是对别人提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出独到的解决方案的论文。这类论文以解决提出来的问题为目的,论文要求你提出的解决方案与众不同,有新意;或者你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地解决提出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种类型:①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浅谈英语游戏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创新能力》一文是作者对如何在英语游戏中培养探究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②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浅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评价的现象与建议》一文是作者提出即时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论文课题选题的基本方法

全文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期刊和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回顾了我国近十四年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路程,总结出了我国学者在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上取得的各项成就,同时找出了问题与不足,并且展望出未来发展动向,以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法教学;小学英语;研究现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94-01

语法教学,是以教学语法为基础,培养学生活动语言内部结构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标的附录2中明确了语法教学内容。因此,语教学法备受关注。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和“语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对中国近14年(2001-201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成果归类

从文献时间跨度上看:近14年在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只有13篇,占总数的9%。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有137篇文章,占总数的91%。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从研究对象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且有明确区域对象的文献中,关于城市研究的有22篇,而关于农村的研究仅有5篇。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从年级分布上看,在有明确年级对象的文献中,研究高年级即5、6年级的文献多于3、4年级。

从研究方法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相关的150篇文献中,其中理论思辨的文献有18篇,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有24篇,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的有108篇。经验总结的论文多于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论文。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综合性学习已经慢慢进入了小学教学中,且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侧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实践性与自主性,同时又十分强调过程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综合性学多以直接性的学习感悟和经验为主。本文对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研究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际价值,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兴趣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整合课程为中心,有助于加强语文与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整体语文修养。综合性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操作,来培养他们观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和体验生活,培养自身独特的气质。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合作性。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能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集体参与中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2.经验性。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注重经验性的教学方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生自身的经验同样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综合性学习基本上是以“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为载体的,这种方式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以及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阅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以及新知识的产生。

3.个性化。综合性学习和以往模式化和标准化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有所不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想要探究和学习的内容。

4.生活化。综合性学习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呆板的课堂教学中走了出来,走进了社会和自然,走进了家庭和生活,从而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每次的学习结果、过程和目标都是开放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全文阅读

宝剑锋从磨砺来

【摘要】①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味十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确定体验的语文活动和探究的方向。③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把自主探究引向深入。④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自主探究,共同进步。⑤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提升自主探究的经验。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入更高的境界。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体验 合作 探究 评价

“宝剑锋从磨砺来”,一把宝剑需要磨刀人运用正确的方法,在磨石上反复磨砺,才能锋芒毕露,削铁如泥。学生就如宝剑,需要我们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反复磨砺,才能成长为锋芒毕露、削铁如泥的宝剑――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学生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主探究。但学生受年龄、知识面、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与困惑的正确方式与方法。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支援者的角色,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1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味十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他既要有一般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特点,同时又要语文味十足。语文味就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相互讨论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辩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认真观察,深刻感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给每个孩子提供机会,把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等运用于实践,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歇后语编故事”活动,通过让学生查找交流歇后语,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供了多种学习语文的途径,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从积累到的歇后语中,挑一个,发挥想象编故事,先在小组内讲一讲,再写下来。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它当然是语文味十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全文阅读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原先四大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引言:小学语文课程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中倡导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的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本人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操作三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趣味性原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为前提,体现活动主题的教育效能。但主题的教育性并不意味着灌输和说教,往往是愈见成就的教育,愈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活泼趣味的多样性。

2、实践性、创造性原则。知识源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首先从学生口语交流的实践开始,为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学校、社会、家庭语文教育之间的信息通道,让学生动口动身动脑,在交流、合作的体验中,在角色创造中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3、导向性、自主性原则。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教师的导向功能。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学生往往在唯分数是求的状态下,只能充当考试的机器,做分数的奴隶,谈不上自主性。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精神上的压力减轻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的好动,好奇心复苏了,主观能动性自然得以发挥。

4、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既要服从教学计划,统筹安排,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不同,让人人都当主人而不当“陪客”。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考虑到师资条件、场地设施、经费来源以及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

全文阅读

怎样设置契合小学生认知的语文课堂

摘 要: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契合他们认识和发展的方式进行呈现。结合教学案例对怎样进行小学语文课堂设置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唤起需求;生成;互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小学生的认知成长也有其特定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呈现一定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探索和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怎样设置契合小学生认知的语文课堂进行如下分析:

一、唤起需求

小学生正是贪玩的时候,如果不能唤起他们的认知需求,就无法激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摒除抽象的理论说教,让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此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欲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如,苏教版一年级的《北风和小鱼》《乌鸦喝水》,二年级的《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选用教材的时候也注重生动、活泼、趣味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生动的故事学习,潜移默化中掌握字词句的识记与表达技巧。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发掘语文知识本身的趣味特点,以灵动的方式阐述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学习《乌鸦喝水》,许多学生分不清“喝”和“渴”,我们就可以说“渴了需要水,喝水需要嘴(口)”,这样灵活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语文的趣味性,也便于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理解语文知识,强化学生记忆。

二、生成体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