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阅读团队工作计划

小学阅读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文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团队

企业名称:阅文集团

团队建立时间:2015年

团队人数:39人

团队介绍

阅文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由法务综合部及版权管理部两个部门所组成。日常工作范围包括解决公司商业活动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制定公司知识产权相关管理策略,处理公司经营中遇到的侵权盗版的维权工作,追踪政府公共政策发展,向公司决策层提供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公司策略的建议、引进版权、版权信息统计、版权对应薪酬处理等,以上也是整个阅文集团知识产权及其相关法律事务工作的核心团队。

企业知识产权概况

整合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成立的全新的阅文集团,拥有中文数字阅读最强大的原创品牌矩阵,旗下拥有创世中文网、起点中文网、云起书院、起点女生网、红袖添香、潇湘书院、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等网络原创与阅读品牌,腾讯文学图书频道、华文天下、中智博文、聚石文华、榕树下、悦读网等图书出版及数字发行品牌,由天方听书、懒人听书等构成的音频听书品牌,以及承载上述内容和服务的领先移动APP―― QQ阅读和起点读书;其已成为中国网络文学、数字出版史上迄今最强的一家运营主体。

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全文阅读

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策略

凸现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走向。学校由教育活动的工具存在转向文化存在,由教育决策的边缘走到教育决策的中心,成为自我、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而校本研修凸显了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此,我们着眼于教师的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个成长点,进行点上突破、面上联动、体上结合,实践“学教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策略,让学校的校本研修走向内涵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组织策略

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有效实施“学、教、研”一体校本研修的基础保障、基本前提,包括内部保障、制度管理、团队建设、专业引领等基本因素。问卷调查发现:有67.74%的教师认为将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会促进校本研修向深层次发展,对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帮助;41.93%的教师认为加强组织管理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最需要做的工作。我们从机构建设、团队建设、文化孕育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的有效组织策略。

1.机构建设

无论何种形式的校本研修都应该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实施。目前,各学校在主观上对校本研修工作比较重视,有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设置专门的教科室研究机构,聘请专家指导,骨干教师参与,这在一程度上促进了校本研修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本研修机构与其他业务部门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二是职能不明确,缺乏规划、组织和协调;三是业务指导能力不强。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机构建设上实施两点。

(1)成立“学教研”一体化校本研修工作室。学校的科研与教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教研”一体化这样主题鲜明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更应该加强教研与科研的整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将科研与教研合二为一,成立专门的“学教研”一体化工作室,由业务副校长任主要负责人,负责教研与科研的统一管理与实施。如图1所示:

(2)确立各部门工作职能、流程和任务安排。业务副校长和教导处的主要工作职能是统筹规划、协调读书社、学科领导、教科室主任的工作安排,做到工作协调一致、互相支撑、相互融合。教科室主任主要负责组织、规划和指导教科研工作,为教师开展主题式教科研活动提供服务、指导、培训。教科室主任的角色定位在协助业务副校长工作,指导骨干团队、各学科的教科研工作,起到协助、沟通、规划、指导的作用,也是基层教师与校外专家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2.团队建设

全文阅读

团队阅读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摘 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专业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的专业阅读一般只关注实用需求,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借鉴管理方法、寻找教学支持的便利上。从学校层面来说,更是缺少将个体阅读与队伍建设进行有机整合的顶层设计,忽略了对专业阅读范畴、意义、路径的长远规划。所以,教师的专业阅读,更多地呈现出零散、孤立、随意的状态,制约着专业阅读效能的发挥。近几年来,本校着力打造专业阅读共同体的学习系统,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为核心,以开放、整体的思维寻找有效阅读的方式,交流吸纳彼此的阅读结果,以团队背景下的阅读与实践,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 键 词】 团队阅读;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共同体

【作者简介】 朱宇,江苏省高邮市天山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专业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的专业阅读一般只关注实用需求,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借鉴管理方法、寻找教学支持的便利上。从学校层面来说,更是缺少将个体阅读与队伍建设进行有机整合的顶层设计,忽略了对专业阅读范畴、意义、路径的长远规划。所以,教师的专业阅读,更多地呈现出零散、孤立、随意的状态,制约着专业阅读效能的发挥。

怎样整合个体与团队的共同需求,让更多的教师汇聚到专业阅读的旗帜下,一同“寻找精神的伊甸园”,加速专业成长的步伐?近几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专业阅读共同体的学习系统,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为核心,以开放、整体的思维寻找有效阅读的方式,交流吸纳彼此的阅读结果,以团队背景下的阅读与实践,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内容:从“事例”到“关系”的聚焦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每一个生命个体就像一棵树,有着与生俱来的自我生长的愿望和动力。团队的共同阅读可以更好地激发这种愿望并为之提供所需的养料,例如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关注,对他人的接纳、理解等等。

专业阅读材料的价值,不仅在其描述的事例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教学思想、育人理念。团队的专业阅读因为各成员对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教师从关注案例、故事所展现的事实,转向透过表面看到材料背后的思想观念。例如,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从形式上看,该书采用了小说体的形式,例如在第五卷中详细描述了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恋、结婚的过程,看似与一般的言情小说没什么区别。通过阅读和交流,所有成员都能够透过诗化的优美语言、形象化的事例,感受到字里行间面向青年娓娓道来的教育观、生活观。有些教师还把《爱弥儿》与卢梭的《忏悔录》等著作结合起来阅读,更让其他成员充分领略了作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教育理念。

全文阅读

大学班级书架系列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介绍

建立一个班级书架,为同学们收集畅销书以及相关优秀书籍和资料,和学习、英语、国学、周末放映等小组合作,优化班级读书的氛围,为主题活动月,奠定知识基础。

二. 活动目标

通 过班级书架的建立,使同学们手上的书籍、资料等资源得到整合,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阅读和交流的共享平台。同时,根据同学们的需要,班级长期订阅一些同学们喜 欢的报纸及杂志,不但可以节省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增加同学们的视野和丰富看问题的角度。班级书架的意义,就是在于不断互补同学的知识,完善同学们的知识结 构,培养同学们读书的兴趣。

三.活动组织者

目前由读书小组负责组织策划,目前团队负责人为韩小雨和宋成程,团队将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活动工作量扩充到5人左右,肩负起管理班级书架、提高班级阅读质量和氛围的责任。

四. 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 前期准备

全文阅读

小学构建学习型组织汇报材料

今天参加读书工作阶段总结和汇报会,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取长补短。今年以来,区工委、管委和教育局分别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各学校全方位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根据通知要求,我校迅速成立了此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制订了《第五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并传达到每位教职员工,做到入脑入心。为把此项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学校联系中心工作,确立了“构建学习型团队,打造书香校园”的整体思路,建设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并以此为主题确定了“六大行动”。

一是营造读书氛围,创设读书环境。假期中,学校进行了地面硬化和外墙粉刷,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要利用好这一契机,重新规划学校校园文化,以“构建学习型团队,打造书香校园”的内容要求为主题,在学校宣传栏公示出“热爱书籍、畅游书海,诵读经典、品味书香,享受阅读、感悟人生”的读书主旨。假期投入1000余元为各班级和办公室配备了图书架。计划在下学期建设书香长廊,千方百计引领师生走向阅读。

二是开展读书活动,增强读书兴趣。为充分利用放假时间,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学生发出了“书香假期伴我行,学习提高润人生”的读书倡议,要求每名学生至少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为在教师群体中倡导读书,学校开办了“校长书架”,要求和鼓励教师到校长办公室借书,并由校长推荐,学校对教师假期读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至少读一本教育专注,摘抄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写读书感想或反思不少于4篇,开学时进行检查和评比。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我与书的故事”、“我所推荐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并结集成册。确定每年4月和10月为学校阅读节,计划下学期10月初召开第一届阅读节开幕式。阅读节组织一系列交流评比活动,评选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教研组和书香家庭。

三是创建活动团体,点燃读书热情。成立学校读书指导委员会,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负责对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工作的评估和规划。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班”,定期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充分点燃和释放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成立“小书迷协会”,让爱读书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伙伴,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四是开设阅读校本课程,促进有效阅读。增设阅读校本课程,低年级每周一节,中高年级每周两节,内容包括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和好书推荐课等。着手开发阅读校本教材,下学期按低中高不同学段确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展“读写结合”实验课题研究,用“阅读”和“习作”的量化分数衡量阅读的效度。:

五是搭建发表平台,实践教师幸福职业人生和学生享受阅读的童年。创办学校期刊《小荷》,发表教师读书成果,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专业类、人文类文章。开办“小号角广播站”和“家校联系小报”,为学生提供发表的平台。着手建立学校教师博客群租,要不断引领教师在吸收的同时,更要学会凝练和表达,这个过程是更好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凭着几个口号和标语就能成功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引领,扎实的活动和有效的评价点燃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我相信,“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书香校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方式,更是发展学生能力,创建学校特色和沉淀学校底蕴的有效途径。

全文阅读

Web2.0融入教师的每一天

Web2.0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现在这种最新的强大的在线工具也正在被用来转变和扩展学习体验。

周一早上,八年级的科学课教师S女士,从电脑上取下连接的MP3播放器,上面有昨天晚上扫描了17个预订的播客(Podcast)后发现的三个新节目,电脑自动下载这些文件并复制到了便携式设备(如MP3播放器)中。在上班的路上,S女士收听这些播客,选中了两个节目:同事在课堂上的“全球变暖”的讲解和美国宇航局(NASA)关于星际旅行的会议演讲。

和她所在中学的所有教师一样,S女士一直在更新她的博客(Blog),她在博客上了从家庭作业到教学反思等很多关于教学的内容。特别是在每周一早上,她会用详细的帖子介绍在即将到来的一周中要实施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何教、教什么、为何教等(即后面提到的“周一报告”)。

教师的博客都提供聚合内容(rss)功能,利用聚合软件,学生、家长、领导以及同事都可以订阅。刚更新的内容,会立即自动地发送到他们的电脑桌面。专业发展、信息交流、跨学科课程计划和年级衔接等内容都提供出来,教育工作者能定期阅读其他教师的博客以及获悉发生在不同课堂中的教学主题和活动。特别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共享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当然不同学科的教师也会获得这种好处。例如:K先生是健康和体育教师,他经常阅读S女士的博客,了解她的教学内容,并把她在科学课上的一些观点整合进自己的健康教学中。这周他发现S女士的教学关注“基因”的内容,而他自己在下一周将讲授关于疾病的知识,为此他准备与S女士协商,让学生们讨论完成一个跨学科整合的作业。为了准备这项教学,K先生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一个信息非常丰富的网站“疾病控制中心”,并把它加入了自己的社会性网络书签(social bookmarks)中。

与此同时,社会学科教师L女士,正在学校提供的社会性网络书签服务网站浏览“基因”这个标签(tag)。她的学生们需要迅捷地访问网站,并在课堂上讨论基因工程最新的一些事件。于是K先生收藏的“疾病控制中心”网站和其他一些被标注为“基因”标签的网站一并被呈现出来。在L女士的课堂上,学生所有的作业都是通过博客的形式来完成,因为她发现相比传统的作业形式,博客交流的特性能激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和书写。还有一个好处是,收发作业可以通过订阅博客的方式来实现,这意味着通过聚合软件,她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博客,而不必挨个访问;同时学生可以阅读同学的博客内容,并从中得到收获。

L女士设计的博客作业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揭示出全面深入的观点。例如:一次普通的课堂活动就是让学生们阅读其他同学博客上面的内容,并用回复/评论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最初,学生们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吃力,不过最后他们认识到了要完成这项任务,目标不是要刻意去提出反对的看法,而是发现事物或观念的另外一面,多角度认识问题才有说服力。在“基因”这项任务中,学生们呈现出平行的立场:反对基因工程的观点是基于安全、成本以及道德等方面看待这个问题;支持者则是从疾病的预防、长寿以及增加食物的产量等方面论述。作为对学生作业的响应,L女士在博客的回复中作出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在另外一间办公室中,有经验的英语教师P先生正在浏览评价一些学生的Wiki(维客)网站。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交流者,P先生没有为考试提供论文指南,替代的方法是依靠学生们利用团队Wiki,组织构建自己的研究资源。创建出最有用/最受欢迎的Wiki的团队会得到奖赏。

P先生把Wiki工具安装在学校网络上。他把一部分Wiki网站定位为普通信息和资源,他和学生们都能编辑、内容,这部分Wiki站点好比班级日志或教科书。同时,P先生把另外一些Wiki站点提供给学生团队用,学生团队由四人组成,团队成员用自己的密码登录团队Wiki,在Wiki中加入文字、图片,链接声音和视频文件,以及用各种方法加入自己的内容。P先生能跟踪每张页面被访问的次数,以此来评价和奖赏生产出最有价值信息的团队。

全文阅读

个人工作计划精选(3篇)

第一篇:个人工作计划

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从11月6日正式入职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但内心深处仍然感慨万千,有很多收获和感触。社区属于村社结合型社区,居民总户数()户,居民共()余人。来到社区感触最深的就是本区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互助的集体。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集体。是让居民产生极强吸引了和亲和力的社区。社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能在这样的社区工作生活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恩。在即将到来的20xx年里我做如下计划:

一、提升知识积累,努力学习。

1、继续学习党的章程、理论。以党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认真贯彻学习十精神。2、学习提高社区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认真向社区同志、党员、居民学习,提升社区工作的素质能力,业务水平。3、加倍学习理解与社区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等。如法律、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知识。

二、掌握社区岗位工作方法技巧,把工作做实做细。

在社区老同志们的带领引导下,两个月里基本掌握了社区20名超转人员的药费报销工作流程。一老一小基本材料申报,系统录入,社保证明和社保卡发放工作流程。做好20xx2年一老一小台账整理工作,新增人数49人,自己独立办理8人,发放社保卡证明12张,社保卡10张。在20xx年里要把上述工作继续做实做细,熟悉本职业务后拓展其他社区内的业务。

三、做好与社区同事党员、居民的沟通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好。

20xx年里要加强与社区党员、居民了解沟通。以务实的工作方法,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在20xx年的工作中,来说是崭新的一年。将认真学习,踏实工作,团结同事,改进不足。以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全文阅读

智慧班主任的“工作秘方”

我用15年的班主任实践深深体会到,做智慧班主任,心中有“爱”,心中也有“方”,教育的幸福感就会随之而来。

创建班级“共同体”

在班集体建设上,我倡导并设计班级“学习生活共同体”,努力培养学生之间信赖与合作的关系。建立“团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考虑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性别、性格差异等要素,一般4~8人分成一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

构建好团队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团队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为了能让队长在短期内较好地运行组内工作,初期,我每周给队长们进行单项培训。每一周的最后一节课是我们班的团队反思交流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队长们开始各显神通。为了使自己队别具特色,取有个性的名字,定口号,甚至队歌。有的小队内还定了公约,有的队长当队员不写作业时还打电话跟家长沟通,还有的队给进步大、贡献大的同学发小奖章。

形式具备后,就要做好内在完善和充实,让课堂内外的合作更有效。建设“共同体”会涉及很细致的环节,需要老师经常“体察民情”,及时捕捉、及时处理,才能将团队合作的效果推向更好的态势。我的班级这样的合作已经成熟,学生会用各种合作汇报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学习,常态课学生也激情四射,精彩纷呈。课堂上强调建立合作规则,注重方法指导。团队内的合作是在自主学习,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认识上的“再”合作。队内有明确分工,每位承担一定角色,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

“共同体”建设,还需建立整体有效评价体系,教师对团队作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便于操作,我设计了“班级团队建设的统一要求”,给出统一的“团队记录表”。团队建设下的合作实现每个学生的参与,我们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追求优质高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用“阅读”管理班级

全文阅读

孩子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但是,由于对课外阅读教学长期处于粗放式模式,并未形成成熟的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小组合作的理念,以团队的方式来建设课外阅读学习共同体,加之教师的具体引导,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72-02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目标。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怎样看待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完成课标要求的阅读目标,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许多教委、学校建立了确保学生阅读的机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不少教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谈‘读’色变”的现象。学生的阅读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进行的,书是老师选的,小组是老师分的,问题是老师提的……好像老师都包办了一切。对于阅读这样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只能用行动“反击”:有的眼神忽左忽右,装模作样,不时抬头看看老师是否在盯着他;有的只是盯着图书,其实心不在书上,反正有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似乎不关自己的事;有的专挑书中插图看,泛泛浏览,对书中内容漠不关心,偶尔有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才阅读一下……可见,学生不是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而是当成一种学习任务、一份苦差事,不能做到在阅读中悦读,课外阅读的效率低下是必然的。归根结底,笔者认为是在阅读教学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多数采用粗放型的集体阅读模式,并未出现真正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有着较大的模糊性、盲目性,教学的目的不甚明了,使许多学生对阅读缺乏活力和兴趣。

如何改变这一低效高耗现象呢?笔者在阅读沙龙实践研究活动中,改变传统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做了以下尝试:将学生的阅读以小团队的形式进行,克服了集体阅读粗放、低效的弊端;将教师真正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提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读、去感受。

一、改变阅读集体,引入小团队的合作

传统的课外阅读也强调合作,但在大多数教师的心里不相信合作,甚至排斥合作,认为孩子的认知程度有限,不会合作。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都是热热闹闹一大片,迷迷糊糊看不见。小组合作,即集体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成了一种形式,一种不可或缺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角色模糊,在“大锅饭”中一混而过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消除课堂上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在此我们要引入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团队。即改变以往全班性阅读,将班级划分为3~5个成员组成的目标共同体(成员人数一般为单数,具有人员少、容易决策的优点)。这里所说的团队不同于集体,集体是个体简单的聚合。哈佛心理学家J.Richard Hackman曾表示,“集体一般不靠谱,最终只是浪费个人时间罢了”。平时所说的集体,就是大家趋同于同一个目标,强调的是趋同性,“趋同”就会造成有些人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这部分人常常会想反正有能人,不用我出力;或是存在妒忌心理:你不是很行吗?看你怎样出丑等等。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也指出:“群体中多名成员一起完成某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少于其单独工作时的努力,这种群体中个人表现会逐渐减色,单个成员在项目中的参与度也逐渐降低,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实际上,团队的工作效率普遍更高。因为团队首先是集约的组织,其次是有共同的目标,强调的是在差异中的互补,是同中求异。团体的介入能真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事可做,而不是充当南郭先生;同时还克服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的发生。

二、改变合作方式,形成班级文化机制

全文阅读

让三色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摘要]为着力高标准、高品质、高品位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江东门小学积极建设阳光学堂,整体规划学校的各类课程。本文主要从底色课程、主色课程、亮色课程三个方面介绍开展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本课程三色课程

一、开发背景

江苏省南京市江东门小学地处河西万达金街中心,毗邻和平广场,95%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传统,践行阳光教育,以培育模范公民、打造阳光少年、追求形神兼备、实现阳光形态、铸造阳光神态为目标,着力高标准、高品质、高品位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

为实现以上办学目标,学校积极建设阳光学堂,整体规划学校的各类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或开发的资源,以提高文化素质和发展个性、发挥特长为核心,以教务处策划、年级组组织、教师申报、学生自愿相结合为形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从而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建邺新城教育的阳光,让儿童自由生长!

二、体系分类

我校阳光学堂课程设置实际上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底色课程即国家统一规定课程;二是主色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后的课程;三是亮色课程即节日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等。

(一)底色课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