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法研究论文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其存在形式要么是给出信息数据和问题,要求根据问题捕捉信息数据进行解决;要么是有了信息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要么是已有一些信息数据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先解决差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它是一类非常讲究思考的题型,逻辑性特别强,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应用题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学生似乎都是懂的,可当学生自己去做时,就如同迷路的孩子一样,找不到“题路”。即使老师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题意、认真分析好再做,学生还是依旧束手无策,我行我素地胡乱做一通,结果错误百出,令老师百思不解。可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求出未知的过程。应用题的解答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呢?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精心设计了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收到了可观的教学效果。

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应用题的特点,从应用题生活化的角度,针对应用题在小学中的地位,对应用题给师生带来的困惑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得出的。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基本环节是:导读思说记找研。现分述如下:

1、导

导,即导入新课,是老师有机连接各个环节的桥梁。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新知识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识上,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千万不可小觑,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仅要让导的内容与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有利于学生进行迁移类推,而且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既容易学,又有趣;既有用,又有价值。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导的方式,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或者充分使用学具、教具进行设疑,或者运用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或者环环相扣,以旧引新。总之,不论运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达到导的目的,导得自然,一般来说,都是可取而有效的导入方式。

2、读

读,指读题目,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实,要把应用题读通、读透,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学生之所以做错,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读题时走马观花,没有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用题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与其让学生抄题目,不如让学生多读题目。”这当中的道理,就像让学生抄不认识的字一样,不论抄多少遍,学生还是同样不认识、不理解。

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在小学,大多数的学生读题时都不注意停顿,语感非常差,使得数学意识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题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全班齐读,形式不拘一格。此外,还要注意读的语速。通常情况下,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法研究论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深入学习现代教学论思想,钻研各种教学方法,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试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力求博采众长,广泛汲取营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边试验,边改进,边筛选,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表述教学法。

一、表述教学法的结构

运用表述教学进行教学,教师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经过精心加工编排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感知。然后把这些感性知识,运用语言、操作、画图等方式,进行比较集中的有序的表述。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新教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练习。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解。概括地说,表述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感知阶段表述阶段自学阶段练习阶段讲解阶段。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表述教学法五个教学阶段,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教材内容:菜店运来豆角140千克,运来黄瓜的重量是豆角的3倍。运来豆角和黄瓜一共多少千克?(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44页例3)

第一,感知阶段。向学生出示图(1)

(附图{图})

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几倍?你能把萝卜的重量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教研论文内容的调查分析

摘要:小学教师数学教研论文内容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为小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研究视觉较为单一,缺少多角度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做到加强相关职后培训、改变教学反思方式、提高自身职业定位。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研论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081-02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师资的需求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研论文是评价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说明其对数学新课程的参与、评价和反思过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论文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出数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教研论文。文献来源是“中国知网”,选择的文库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主题为“数学”;作者单位:“小学”;搜索匹配度为模糊;时间为2010.1.1~2010.12.31。检索结果为2010年小学教师公开发表有1367篇论文。

本研究的样本是从小学教师发表的1367篇论文中随机选取100篇。采用了Excel软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教育的发展中,我们不需要书呆子,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因此,创新教育已经成了目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小学生的大脑还是处于发育起点,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想要为以后多培养优秀人才就要从现在开始训练,为此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以及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习能力;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是主体,但不能让学生占为主导地位,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直接左右学生的决定,而应该适时地加以引导。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还没有意识到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课讲完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1]。他们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和教学模式没有关系,把所有责任都推向学生,觉得是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写作业的原因造成的,从来不在自身上寻找原因。因此,想要把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创新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以下就是对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太过于盲目

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抄照搬的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书本上,或者是老师的想法里面,教师从来不考虑如何去倾听学生的想法[2]。大多教师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去告诉学生,这个你必须给我记住,那个你必须掌握,学生也就只有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住,根本没有掌握到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学生成绩,还会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感。

2、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毫无创新意识

全文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变革,在探索中也带来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困惑中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是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欲望,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前研究教材,我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教会学生。现在,我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每个知识点,考虑的是学生该怎样学?学生怎样带着兴趣去学?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渗透图形转换的思想后,我就马上放手让学生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和8厘米,以10厘米为底边的高是6厘米,学生在自主探索后得到了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10+8)x2=as(平方厘米);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智力发展研究论文

一、智力的概念

什么是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心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用通俗的话说,智力就是“智慧”、“聪明才智”,反映在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二、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呢?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最初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深讲透;1962年左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由前一段教学实践证明,单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才能在实际中应用;近年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于发展学生智力教学的重要性。

l.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工艺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十年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就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每隔七年至十年,人类的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国际上把这种趋势称之为“知识爆炸”。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即使十分刻苦,也不能完全掌握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当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科学技术又向前发展了。对付这种“知识爆炸”的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差生转化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差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和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等方面,仅管如此,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差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是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差生。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同时,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差生的一些措施,帮助差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关键词:数学差生原因教育转化措施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差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2、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3、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差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差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差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差生引导和督促;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这里的所谓人格,是指学生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这不仅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奋斗目标,也是督导评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

1.课堂教学定性评价。它的设计具有三大特点:

(1)按照小学数学的主要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自评课等)设计了评价表,它突出地反映了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过程特点,可记录和分析各种课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状况,以便对实际教学进行判定。

(2)按照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把不同课型的主要教学过程以及“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效果”等编制成项目,设计成定性评价表。

(3)改进评分办法,增强量化因素,变定性评价的两级量化为三级量化,增强了评价信度。

2.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设计的特点是采用数值方法对课堂上教师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测定。一般分为四级:有效、比较有效、基本有效、无效。特殊情况也可以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级。如:教师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教学要求判为有效;超过和降低教学要求的活动则判为无效;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率高判为有效;如个别学生活动多,全体活动少,可视情况判为比较有效和基本有效;如无学生活动则判为无效……综合计算时,用教师的有效活动和教师活动的总时间(40分),就可求得教师活动的有效率,即:教师活动有效率=(有效活动时间)/(活动总时间)×100%.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克服研究论文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预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预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

一、思维定势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

1.日常生活概念的干扰。

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学生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假如词的生活意义和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功能。

如“垂直”在日常概念中总是下垂,是由上而下,所以当学生在接受“自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时就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只能理解点在上方,线在下方这一种情况,以致产生认为点在其它方位时作垂线是不可能的错觉。

2.原有书写格式的干扰。

全文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精神研究论文

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索、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1、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

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经常会对一些新问题感喜好,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学,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经常提出一些疑问摘要:“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同学们之间也经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轻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摘要: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