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文材料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当下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小学思品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指的是教材上图片、引文资料等辅材料,范围若再广泛一点,还包括正文小字和课后材料题,是教学内容的经典范例,是学生方便易懂的学习材料,具有特定的教育功能。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小学思品课程教学中图文材料的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图文材料;小学;思想品德;作用

现如今,许多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忽视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对于图文资料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蜻蜓点水,没有挖深挖透。笔者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教科书上的全部内容,包括图文材料,学生在探究教材内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习方法,培养情感价值,减少思品课程小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小学思品教材中《伸出爱的手》一课为例,分析如何活用图文教材来充分发挥小学思品课程的有效性。

一、运用图文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只有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而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氛围中,提高教师的讲课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因此,要在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机。教师利用思品教科书上的图文材料巧妙地设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创造活跃的课堂探究气氛,为实现课程的有效性奠定基础[1]。

在进行《伸出爱的手》(人教版四年级)这节课之前,笔者布置给全班同学一个任务,要求全班每个学生回顾自己是否帮助过残疾人,如何帮助的,体会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困难。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请学生自主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遇到的情况,在课堂上创设出“如何向残疾人伸出爱的手”这一教学情境,然后表扬鼓励班级中真正回顾体会残疾人的困苦,并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生活困难的同学,这一部分自我总结的展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巧用图文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探索学生在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用好教材”,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不仅要读懂教科书的正文内容,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研究教科书中的图文材料,明白编辑意图,让教科书真正成为学生最方便的学材。

全文阅读

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课前准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62-01

小学品德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下一代适应社会的知识、能力基础,培养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是品德课的使命。因此,要上好品德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人把小学品德课视为“豆芽科”,对小学品德课教学不够重视,应付了事,结果是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散乱无趣,学习兴趣不浓,品德课教学有形无实,完成品德课教学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品德课的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1 重视对教材的课前预习

品德课同样需要课前预习(主要是中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就是要学生与教师搜集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教师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品德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预习要求、布置预习任务。通过预习了解教学内容,初晓教材所讲道理,为课堂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促成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切实完成品德课教学目标。课前预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师生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世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做好相关素材的搜集

品德教材的编排以缩页说明的形式呈现,而小学品德课涵盖人物故事、历史事件、风土人情、中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素材,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可以利用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它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这些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同时,资料的搜集过程,也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资料素材的搜集包括书籍查阅、网上下载、亲身调查、互动访谈、实地参观、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做好资料和素材搜集,事前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有计划、有实效地搜集资料和素材。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亲历亲为,通过独立或在家长指导、同伴互助下完成资料的收集,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鲜活教学内容,使小学品德课教学富有实效。例如,教学《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一课,课前让学生搜集一战和二战的史料,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介绍了战争的时间、参战国家、战争的性质、战争的起因、主要战事、战争的结果和影响。通过交流汇报,学生知晓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的情感。整堂课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效果良好。

3 思考教学活动的设计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期是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品德课要努力为学生们设计体验、经历及通往生活的各种活动和情境,让学生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品德课教学要和学校德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德育辅助活动的开展,延伸和深化品德课教学,让学生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巩固品德课教学成果。例如,教学《学做集体小主人》一课,课堂上让学生模拟选举班委会、真实参与本班活动,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并思考民主选举的完整过程,懂得选举和被选举都是自己的权利,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并为班级建设作贡献。

全文阅读

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把脉”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这一教学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本文从剖析品社课教学中的问题入手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策略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其思想性、实践性以及知识性都非常的强,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再用以往的知识灌输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创新思想、创新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门课程的预定作用。但是就现在而言,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老师只有根据问题找到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一、剖析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 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全文阅读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 要: 作为初中德育教育主要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负起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更承担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责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是否正确。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将来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繁荣,以及个人的健康成长。作者结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做法。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 联系实际 认识体会

作为初中德育教育主要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负起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更承担建设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责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是否正确。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将来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繁荣,以及个人的健康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正值初中生自我意思觉醒,自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心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进行交流活动的技能;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正确行为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可见,初中阶段学好思想品德课是多么重要,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社会和个人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学习变得乏味,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利用教材中插图和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插图和小故事,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起了重要作用。教师不能够忽视教材中的插图和小故事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教材内容整合不够充分,教材有待进一步优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不仅存在正文内容,更存在大量辅助教学材料,通常是以小字形式呈现。有的教师片面认为,小字部分的内容并不重要,在教学中放在次要地位,甚至并不被教师考虑。其实,这种对辅助教学材料的认识过于片面。教材中的辅助资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正文部分的有益补充,更是对正文部分内容的充实和证明,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辅助材料的教材编排和教师对这一部分的处理,都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全文阅读

走进生活 放飞心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但就目前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来讲,它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一种静态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还有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也无时无刻地对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现在我就肤浅地谈谈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走向。

一、我们要认识乡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理念,学科教研教学没有活力。大多数乡村小学由于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基本上教师都是以语文或者数学为主任课,品德与社会为附带课,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品德与社会课的随意性,由于这种思想也造成了教研工作人员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改方向,致使教学课堂上教师缺乏太多的热情,学生少了活泼积极的动力。整个课堂让学生意如“走马观花”,形如“死记硬背”。而教研上也让教师不去钻研教材,很少研究教法,纯粹是相沿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教学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过程缺乏生活与实践性。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平常没有任过此学科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都搞不清楚。比如:以语文为主课的教师直接用语文的教学模式来套用课堂,从而使课堂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或者只注意讲解课文而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目标中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原则。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小学里比比皆是,说明了我们乡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偏于一隅,根本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停滞。乡村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课标明确规定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这一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讨论辨析、分组活动、游戏表演等等一般很少用。还有乡村各学校受条件的限制,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分配不平衡,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致使偏远贫困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也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乡村留守儿童群体教育存在“错位”。在广大乡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对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了隔代教育,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严重束缚了学校德育的进程,使得这群特殊的学校群体很大一部分逐渐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行为、习惯及情感语言上的沟通造成障碍,使得教师们对他们失去德育的信心,于是干脆任其发展。这一问题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学校应该在德育工作中给以多加关注。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极不相符合,违背了教育新课标的诠释精神,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使得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富有成就感都是我们乡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全文阅读

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真正走进山区小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6-01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

1.认识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由于山区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1.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1.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山区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山区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全文阅读

充分准备,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摘 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课前准备是老师的一项必备基本功,为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准备的材料应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入手。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前准备 学生 教师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恰当地融合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如人文内容、历史知识和文化、地理知识和环境知识等,这些内容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但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因其知识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以及学生基础知识缺乏,有不小的难度。因此,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课前准备是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我在此谈谈品德与社会的课前准备工作。

一、学生方面

1.指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准备的目的。

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应不相同。学生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准备材料。如我在教《绚丽的文学艺术》一课时要求:(1)每个学生讲一个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觉得经典的故事,明白自己讲的故事是出自哪里,这个故事给你的体会或者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2)同桌互相讲一遍自己准备的故事,听的同学要给讲的同学指出至少3个缺点。(3)改正同桌给提出的缺点后同桌再相互讲一遍。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只要学生按照步骤做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复述、表达、倾听、合作交流、自我改进等。因此给学生明确的方向,学生才不会像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地乱飞;给予明确了方向,学生准备的材料才具有针对性。整堂课下来,教师不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不但能了解书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2.指明路,让学生能够顺利获取材料。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农村小孩,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两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让他们走出校门,收集课前相关的学习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为了给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应该让学生课前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其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因此,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教师要心中有数,先做尝试,做好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我在上《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的器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到了材料,在课堂上有所表现,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感和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促使学生对下次的材料准备更加积极,更加努力。

全文阅读

浅析时事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把时事教育有机渗透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中这一观点,首先从教材特点、中考形势、时事教育现状三个方面论述其必要性;其次重点论述“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的具体作法:筛选时事思想品德材料;热点引入,激趣;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走入“时事专栏”;有效巩固、及时反馈。最后再次强调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时代脉搏,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 时事教育 思品教学 有效渗透 筛选材料 热点激发

时事政治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和新鲜血液,如何把时事热点教学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时事教育有机渗透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

一、必要性

1.时事热点与思想品德教材的关系。思想品德是一门现实性、开放性和时事性极强的学科,又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合拍共舞的学科。同时,思想品德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的调整与补充也不可能与时代完全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课堂教学中,能不能运用好时事热点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直接影响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因为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

2.中考改革形势。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中考的题型和形式有了新的态势。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非主观性试题,都将一定的时事材料作背景,抓住时事热点与思想品德教材的结合点,设置问题。所以说,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离不开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和学习。这种中考命题理念和方式,已是包括我市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主流思路。

曾经,笔者对2006年以来各地区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进行分析,各地都极力避免时事思想品德教育在平时教育中的形式化,在命题时,都对时事材料在试题中的呈现形式作了调整。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命题形式更是证明这一判断。如我市中考第3题:“2008年8月8日,第?摇?摇?摇?摇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当前,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以‘?摇?摇?摇?摇’为主题的火炬接力传递活动。”考查的要点是关注较高的“第29届奥运会”,对于“火炬接力传递活动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很多学生了解不够。这启示我们:今后一定要注意中考的命题引领时事教育的倾向,把时事教育渗入平时教学,使时事教育平时化,时事学习经常化。

3.时事热点教育的现状。在初中教育阶段,政策上要求学校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时事思想品德教育,但因为其内容零散,时效性又极强,并且搜集难、整理难,系统化、完善化更难。在具体落实和实施中,都存在着缺位或不到位的现象,或者几乎都是放到考试之前进行突击性教学,包括中考也有不少毕业班的老师把时事思想品德复习放到中考前的两个月再开始备战,平时时事思想品德教学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相脱节,也就是大多数教师的时事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考前抱佛脚”的状态,即临近考试才匆忙翻阅报刊或上网搜寻拼凑一些资料,集中印发给学生,以备考试之用。也没感觉到影响成绩。这样的做法固然省事、简单、易行,但有诸多的弊端:思想品德老师如果单纯地为了考试而进行时事思想品德教育,实际上就弱化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扭曲了时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淡化了学生的时事学习观念,影响到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观察、思考、认识身边社会现实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对时事教育,教师要有明确认识,要精心构思,积极实施,要注意与实施新课程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只有在平时养成关心教育的习惯,树立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计民生的学习意识,才能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全面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

全文阅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社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社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存在的问题 有效应对 结合实际工作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由于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全文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探索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探析,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并重,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纵观初中思想品德七至九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其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

2、授予学生道德规范与交往常识,从而增强其交往与合作技能。

3、授予学生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和各种制度规章,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4、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