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12月6日,全区小学音乐教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听了两节展示课:王云芹老师的《嘎达梅林》和李林老师的《久不唱歌,忘了歌》。两位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小学音乐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可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秩序井然的课堂常规是重要的保障。

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即做任何事都必须有规定,有约束,否则一无所成。所以,每每新学期接手一批新生我觉得就得非常注重上好这“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就让学生们了解音乐课和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比如:准确的歌唱姿势、愉悦自信地歌唱;欣赏音乐时要静静的听,大胆的想,勇敢地说等等。师生心有了灵犀,配合就有了默契,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学生都能读懂。有了这些“规矩”长期的潜移默化,我们的音乐课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养成的行为习惯。

二、规范完美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常思常想的问题。面对学生大喊大叫缺乏美感的歌声,千姿百态的坐姿,木讷的表情。我每节课都要口感舌燥地反复强调歌声要优美一点,坐姿要端正,表情要愉悦自然一些。可效果不尽人意。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规范完美的示范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比唠唠叨叨的说教要实效的多。所以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为学生示范时的声音和表情。另外,为防止学生乏味,我还为学生寻觅了许多“老师”。如:“网络老师”从网上下载小学生歌唱比赛视频,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歌唱姿势和歌唱表情;“摄像机老师”把学生自己的歌唱场面录制再播放,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给自己的歌唱找出优缺点。让学生在模仿和对比、鉴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歌唱习惯。

三、适时多样的课堂评价是最佳催化剂。

全文阅读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科学和其他学科不同,更注重于动手实验。为此,培训方更是贴心的给我们安排了常见的实验展示,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互相交流,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明确实验中容易发生的一些误区,如何预防,如何做好这些常规实验。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回首培训的日子,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其次,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学科,上好科学课不是件容易之事儿,教师应有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学科学,用科学”.

每一位科学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儿童在自然生活中有所进取,感到成功。学生面对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现在的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接触的也多。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提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尖锐。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也是凡人,但碍于情面却不愿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其实这是一种对学生极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并真诚坦白平等地与孩子们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

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全文阅读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让科学课堂充满生机

7月26、27日我和华远芳老师、万运梅老师在龙泉北校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鄂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说课和专题报告,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境界:1、从教学层来看,体现“四个超越”:超越模式,摆脱束缚;超越教材,整合资源;超越课堂,关注生成;超越教师,尊重主体。2、从课堂形态看,体现“三气”:大气,立体鲜活;人气,情感共鸣;灵气,放飞想象。3、从教学特点看,体现“四有”:问题有悬念,思维有碰撞,感悟有挑战,探究有喜悦。4、从教学风格看,体现“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科学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全文阅读

乡村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思索

本文作者:张忻 李艳 单位:乐山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管理共同体的构建

以网络平台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构建一个务实、有责任感、懂培训的管理团队,这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对各级教师远程培训而言,这个管理团队,在市级层次就是由市级总管理员、市级各学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由市级学科专家组成的辅导员团队;在县级,就是由各区县培训机构和遴选的区县各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区县学科辅导老师组成的辅导老师团队;具体到一个学校,则是由学校管理团队组成的校点班主任,骨干教师担任的学校辅导员。这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对进行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网络上,他们适时地进行组织管理,网上交流,网上学科专业引导,网上答疑。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电话联系、QQ交谈以及论坛交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培训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与老师们形成了一个网络虚拟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结,就是以共同完成远程培训任务为共同目标。网络团体构建成的管理共同体,需要在实际团体中进行远程培训管理探索,总结管理经验,提出问题建议,会商未来远程培训管理有效途径,结成实体的培训管理共同体。以四川省乐山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例,2010年9月乐山市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启动了乐山市第一批乐山学科远程培训,培训项目为全市3693名中小学老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培训;同年11月,乐山市参与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几个小学科的培训项目,这几个培训学科依托的网络平台有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网,教师研修网;2011年4月,乐山市启动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这次也是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的全市4212名教师的学科远程培训。这样大规模数量教师参与远程培训,不仅需要网上的虚拟团队适时的管理,还需要管理团队从网上落实到网下到位,进行问题研究和策略探索。在这几个培训项目开展期间,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学科培训中期专门召开了各学科辅导专家研讨会,共同探讨远程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学科辅导专家在远程培训中所要担当的重要角色;在培训后期,召开了县级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研讨会,分析全市学科远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在2011年国培结束后,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参与国培计划的班主任、辅导老师召开国培研讨会,总结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有益和不足之处。从网上的交流,落实到现实团队中的共同研讨,形成一个经验丰富,认识到位、管理到位的管理团队,这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要素。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供资源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他们登录进入平台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们就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虚拟的教师网络共同学习体。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针对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平台提供的相应板块里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形式包括论坛发帖、研修日志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的撰写,作业和总结的提交。通过这些方式的交流,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老师们形成了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他们共同奉献和分享这个共同体成员在远程培训中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但这个共同体所共享的平台毕竟是虚拟的,老师们需要从虚拟走向现实,在现实的教学教研中展示、交流、分享远程培训所获所得。这就是远程培训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安徽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所提倡的现场研习,就是远程培训在现实教研中的实践运用,也是参训教师们的虚拟共同体走向现实教研共同体的一个范例。这种现实的教研共同体,可以由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也可以由不同区域的教师培训中心和当地的教研机构共同组织发起,共同营造远程培训现场研修的气氛。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2010年的国培过程中以小学英语学科作为了一个试验范例,在此次现场教研的活动中,师训中心选取了一个县级区域的一所小学作为教师培训现实共同体研修的场域,让本区域参加国培的小学英语教师,现场做了一个新方法新课堂的展示,将网络上所习得的理论,用于实际的课堂中,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远程培训实效性的探索。2011年6月中旬,乐山市师训中心又选取了另一个县级区域,做了小学数学现场研习会。组织发起者是乐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兼2011乐山市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小学数学辅导专家。这次现场研习会参加的人数和内容的丰富,都超过了2010年国培小学英语的现场研习会。这次现场研习会,更好地把网络虚拟的管理团队、辅导团队以及参训教师团队联系在了一起,让这些不同的虚拟团队走进现实,形成了远程培训的现实共同体,其间交流了经验,展示了远程培训所得成果和经验。2011年11月,乐山市师训中心利用“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网“国家专家到我身边”初中语文远程视频答疑会在乐山召开的契机,组织了两个区县近100名正在参与“国培计划”初中语文远程培训的老师们参加了现场答疑会。这样的现场答疑会,让专家从线上走到线下,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也让老师之间从线上走到线下,面对面共同交流,起到了网络交流到现场研修的良好效果。这样的现场交流和答疑,深得很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们的好评,加强了老师们参与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构建

从以往的培训经验来看,参训教师网上研修任务顺利完成与否,与所在学校对远程培训的重视有很大关系。有的学校校长也加入了远程培训管理共同体,这些学校与远程培训管理团体一道,督促本校教师认真完成远程培训。而参与市级县级现场研修的教师毕竟是教师所在区域的少数,大部分教师还需要在校本研修中实现远程培训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主管教师培训的师训机构,在网络培训结束后,也应当适时地制定在岗研修的方案,以引导参训教师把网络所习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乐山市中小学教师为例,为了实现网络研修与在岗研修的的结合,在网络培训后,师训中心向全体参与网络培训的老师提出了几个要求:选取网络课程中最认同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至少参加一次学校或者区县师训机构组织的集中在岗研习,积极分享经验并与其他参训老师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产生碰撞。每个学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团体,他们既是远程培训虚拟网络共同体,同时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校本研修共同体。从网上走到网下的校本研修,可以通过学科教研会、课堂竞赛、说课评课、送教下乡以及校际交流活动等形式,展开远程培训的校本研修。这样,不仅教师个人能力发展了,教研组成员整体素质提升了,学校整个教师团体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共同得到了发展。通过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教师完成了自我发展,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p#分页标题#e#

全文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实践,总结心育教师培训的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及管理心理学理论,探索心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道路,提出具有心理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师培训新思路:项目设计——分层分类精细化;培训形式——实践体验式;培训内容——引领需求和迎合需求相结合;培训管理——自主管理为核心等。文章对增强心理学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专业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体验式;自主管理;区域培训共同体

为切实满足吉林省中小学校的迫切现实需求,配备一支专业化的心育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2012)以及《教育部心理咨询室建立》政策文件的指导,我们一直努力致力于探索以“研培结合”为主导的实效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模式。可以说,中小学心育是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关键基础,学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意义价值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化课学科,因此中小学心育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的专业化特点。

一、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兼职心育教师占了75%以上;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育教师占了80%以上;43%的教师认为兼课、兼职的负担过重;36%的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58%的教师急于提高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50%的教师认为缺少心育实践工作技能;50%的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知道一点或不了解。另外,心育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岗位稳定性差,心育教师地位低被轻视现象也很严重。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心育教师队伍总体呈现兼职、非专业化的特点,心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亟待提高。调查显示,我省只有大约20%的学校能全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课时安排;大约40%的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但是设施配置不全或者闲置。数据表明,我省心育工作开展实施情况不够理想。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莫雷教授指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专家、专业人员研究、推进并组织、宣传、发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政府部门结合专家队伍,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第三个阶段,最终形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据此为参照,目前吉林省各地区心育现状发展极不平衡,少数地区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大多数地区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整体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5%的心育教师没参加过培训或仅参加过一两次培训。70%的心育教师希望有机会业务进修或赴名校参观访问,40%的心育教师认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心育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宏观化和理论化、培训规模零散化等缺点。同时在培训的规模和系统性方面地区差异性也很大。因此,研究、开展具有心育学科专业特色的、系统化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心育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全文阅读

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村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面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为此,福建省教育厅于2008年9月启动了福建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以下称学院)承担。笔者以该项目为研究个案,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总体状况,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结合地域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了培训课程方案,并探讨了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参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举措。

一、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学历、教学、科研水平调研

全面了解学员的教学、科研水平是培训工作讲究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稀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培训工作启动之前,笔者对前来参训的遍布全省各地的48位骨干教师,就教学、科研、培训等状况展开专题调研,摸清总体状况。

1,参训教师以中青年女性教师为主,大多来自乡镇中心校,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参训教师均由各区、市教育局选送。参训教师之间学科背景、年龄、职称等差异突出。大多数教师由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师转岗,少部分教师由乡镇初中英语教师转岗,也有少部分教师刚由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在48位骨干教师中,女性教师41位,年龄不满40岁的教师46位,来自乡镇的教师34位,来自中心校的教师38位。通过近几年的学历补偿教育,全体参训教师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23位教师具备本科学历。

2,大多数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但英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转岗多的特点在职称不低与本学科教龄短之间的反差上有显著体现。据统计,48位教师中,40位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甚至12位教师已具备高级职称。然而,仅10位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满10年,接近半数的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未满5年,个别教师甚至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多数教师对本学科教学仍处在适应期和探索期。(见表1)

3,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经历匮乏,科研成果薄弱

全文阅读

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

立足实际 大胆创新 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

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20__年2月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南岭山区腹地,是我省出湘入广的西南门户,是全国最大、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县,经济比较落后,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5所,在校学生 人,在职教师4108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尊师重教先进县”、“湖南省民族教育先进县”、“永州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县”、“湖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湖南省‘两基’迎国检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近年来,在上级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民族县、贫困县、山区县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调整思路,致力于工作创新,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是湖南省继续教育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升华认识,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江华地处偏远,长期以来,本地培养出的人才留不住,外地优秀人才不愿来,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为“三多一少一低”:三多,就是“民转公”教师多,至20__年全县“民转公”教师?人;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多,仅20__年就有50多名代课教师通过招考进入教师队伍;“瓜菜代”教师多,由于学科结构不合理,加之受数量限制,全县学校教师专业难以满足学科教学需要,中文专业教地理、数学专业教生物、村小教学点教师教全科目的现象较为突出。一少,是名优特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少,20__年全县没有一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仅 人,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不到6%。一低,主要是学历普遍偏低,至20__年,小学教师中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水平的占 ,初中教师中高中水平的占 ,高中教师起点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的仅占 。与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形势和教师队伍素质低水平的现状极不相称,通过多方调研,精心谋划,我们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提升我县教师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才能促进全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此,我们立足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县学校,做好了宣传发动,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广大教师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保障,为顺利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创优条件

一是做强做大工作母机。我们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与职业中专合并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两校资源,专设师训处,专门负责全县教师培训工作。20__年我们投资22万元,将学校原有的两个配置较低的多媒体教室重新改造成天地联网、视频互动、功能齐全的现代多媒体远程教学教室,购置可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添置师训学员专用床位150张,可供200人以上同时住宿。二是多方筹资落实培训经费。为保障培训正常开展,我们多方筹资落实培训经费,20__年争取省级专项经费26万余元,承办了永州市新课程改革学科骨干教师培训;20__年我们挤出资金4万元开展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据统计,五年来,共落实培训经费600余万元。三是选优配强师训队伍。教师培训,优良的师资是保证。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县级师训“师资库”的同时,根据培训工作需要,适时选调:请记住我站域名配足师训队伍。20__至20__年,有针对性地在全县范围内选拔4名省市级骨干教师作为师训专任教师调至县教师进修学校,集中管理,圆满完成了全县第三周期小学教师新课程学科培训任务。20__年从县教研室、县属各中学抽调既有较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又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研员和中学高级教师24人,组成了我县新一轮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学科培训授课队伍。20__至20__年,在全县范围内选拔4名优秀班主任,通过培训、演练,担当起了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的授课任务。

三、多管齐下,构建全方位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网络

全文阅读

市市级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及省、市实施意见,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市教育局重点工作任务,现就2013年市级教师(校长、园长)培训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校长、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校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完成不少于6000人的年度培训计划,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二、培训项目及内容

1、校本研修专家和引领者培训。按照省教育厅及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今年重点进行市、县(区)两级校本研修“专家”团队和“引领者”培训,培育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和骨干队伍。计划分两个层次进行培训:7月下旬选派50名校本研修骨干外出培训,培训周期10天,培养市级校本研修专家团队;8月上旬邀请专家来培训校本研修业务骨干300人,培训周期10天,培养县区和学校校本研修指导专家队伍。

2、初、高中骨干教师业务提升培训。7月下旬邀请中考、高考学科专家名师(英语学科除外)来延进行骨干教师业务提升培训,计划培训640人(高中8个学科320人、初中6个学科320人),培训周期10天。

3、初、高中管理人员高级研修培训。7-8月组织各县区及直属中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学主任、副校长、校长)分两批共60人外出参加高级研修培训,培训周期30天。

4、骨干校长、园长挂职培训。与西安高新区教育理事会合作,进行校长园长挂职培训,第一期3月份选派8人(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各2人),培训周期5个月。第二期10月份选派8人,培训周期5个月。

全文阅读

基于科学课程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

培训特色

院士领衔,携手科学家、教育学家、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共建培训专家团队

培训团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优劣。为此,教学中心搭建了一支由院士领衔,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为核心,科学家团队与教育家团队相结合,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广泛参与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团队,实现培训团队的最佳组合,优质资源共享。同时,对培训团队进行动态管理,在核心成员保持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团队成员,保证团队知识和观念的前瞻性、方法和技能的引领性、组织和实施的实效性。

精心营造研讨氛围,创建良好学习环境,构建专业培训基地

为了打造科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基地,教学中心建立了集电子资源室、图书资源室、参与式培训教室、小组讨论室为一体的多媒体培训基地。利用专业的教师培训网络平台设备(50台计算机终端),建立了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多媒体教室,利用ICT(网络和信息技术)技术搭建科学教师学习社区,为培训项目提供了硬件支持、服务和后续交流的空间。2012年,在原有多媒体教室基础上,又安装了一套多媒体会议室录播系统,全面记录整个培训、讨论、研究过程,同时分别记录每个讨论研究小组单个讨论过程,将视频、音频信号和计算机动态屏幕信号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存储,并支持录制过程中同步实时直播收看和录制结束后点播回放观看。为了评测培训中学员是否掌握了核心知识,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形成性评测系统,为分析学员学习进程提供数据源。

围绕主要科学概念设计主题式的培训课程

概念是儿童建构更复杂能力的基石,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主要概念,扩大到探究其他的问题上,触类旁通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训课程强调了需要围绕大的核心的科学概念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性,让教师了解如何帮助孩子们持续性地建构和完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从他们对周边环境的兴趣和他们对世界运行的最初想法开始,通过主题式活动设计,为他们搭建脚手架,培养孩子创造性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从而达到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标。

教学中心的培训课程中,主题式科技活动培训的内容根据培训的类型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选择2-5个主题实施。通过这些主题式培训让参训人员充分体验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要素:围绕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建构、理解和使用科学概念;通过模型和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掌握提问、预测、观察、操作、解释等基本的科学实践技能;获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过程和科学概念体系;能够与他人合作开展科学学习和活动;使用科学语言;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科学研究,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科学作出贡献;同时深刻理解围绕大的核心科学概念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全文阅读

关于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摘要】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主流方向是培训重心从教师培训院校下移到中小学培训基地,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从通识培训进入学科培训”层面。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不仅是培训内容方式的改革,同时还涉及培训工作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本文着重就如何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教师培训管理体制,从而为教师培训“从通识培训进入学科培训”层面提供强有力的管理保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兴则教育兴。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从2011年初开始,甘肃省会宁县以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为契机,启动了一场“培训重心从教师培训院校下移到中小学培训基地”的教师培训改革。希望通过培训重心从教师进修学校下移到中小学培训基地,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从通识培训进入学科培训”层面,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贴近一线学校,贴近一线教师,贴近一线教学,从而为解决多年来教师培训工作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实践性培训比较薄弱;受训教师学习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学用脱节,学风不正等问题找到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

笔者是这场培训改革的亲历者,从2011年的改革实践来看,“培训重心从教师培训院校下移到中小学培训基地”的教师培训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不仅关系培训内容方式的改革,同时也涉及培训工作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下面我就这场改革中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仅供决策部门参考。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师培训重心从教师培训院校下移到中小学培训基地,教师培训从通识培训进入学科培训层面,传统的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型的教师培训活动了。从2011年我县教师培训改革实践来看,现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体现在:

1、培训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不科学

做好培训改革方案的研制,是做好培训宏观管理工作,增强培训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的首要任务。为此,搞好培训改革首先要把功夫下在改革方案研制上。然而,本轮培训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存在不少漏洞:一是培训层次定位模糊。对所有参训对象“一刀切”,“一锅煮”;二是培训目标定位不准。这不仅导致了各培训基地落实起来无所适从,而且也造成了整个培训流程的盲目随意。三是培训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设计。从而导致各培训基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学员听课多少节,上课几节课,写多少字教育随笔作为培训内容来要求和考核。培训改革方案设计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直接导致培训实施过程缺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