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组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科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把小组实验开展好,值得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思考。笔者提出如下三个策略。
一、 善用材料结构,找准小组实验的切入点
小组实验离不开材料。教师在课前需做好对材料的提前预测,在课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可是有些科学课中的材料比较复杂,令教师在准备上存在着各种困难。
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一组生活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石块、蜡烛、橡皮、回形针、空瓶子等物体,主要引发学生与原认知的冲突,形成物体的沉浮似乎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的意识;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变量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使学生发现,质量相等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相等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再如《做一个钟摆》一课,教材中建议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根粗细大小一样的直木条,并利用易拉罐底制作一个金属圆片,要求圆片能够在木条上自由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材料来研究重物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面对像《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类课中比较繁琐的材料,像《做一个钟摆》这一类课中需要教师动手制作的材料,很多教师由于资源、时间、精力等原因,通常会在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小组实验展开教学。分析这样的课,我们发现,关键是材料的结构没有与教师现有的资源条件很好地统一。其实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材料选择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材料,乒乓球、橡皮、笔、小刀、铅笔、小瓶子等等,让学生自主准备,教师再准备两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我们的切入点是“比较老师准备的材料与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的不同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材料到实验用的材料,从不控制变量到控制变量,在结构材料的有序引领下根据一系列事实证据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沉浮的初始认识,最终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材料准备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教学工具箱中有一个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材料,其中的摆锤是一根铁丝和一个能在铁丝上移动的圆形重物,我们可以以这个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实验。
有些材料是学生容易准备的,我们可以向学生征集并进行必要的筛选,教师只要准备一些学生难办到的材料即可,这样既可以让教师腾出准备繁琐材料的时间来用心琢磨学生和教材,又能让学生从材料准备中增强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建立持久探究的热情。有些材料在科学教学工具箱里、在学生学具袋里、在学校仪器室中现成有,我们可以以这些材料为切入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二、 巧挖学生经验,寻找小组实验的平衡点
小组实验的内容应该是在多数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是学生能够探究的,应该遵守“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如果我们违反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任意拔高或降低实验的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有效探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现行的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摒弃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学生动手的机会明显增多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感到这种课看似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但课堂结构分散,学习效率低下,也愈来愈受到大家的怀疑。经过几年的科学课堂探索,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老师还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角,也就是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本文就此与大家共同来探讨科学课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材料,让科学探究充满活力
教材包括材料,一套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尤其在科学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更离不开必需的材料,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准备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拓宽收集材料的途径
教师在让学生准备某些材料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特色,发挥家庭优势,个别准备材料。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这一内容,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里的变量与不变量必须控制好,因此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材料必须体现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准备,材料肯定参差不齐,不利于实验的开展、实验现象的比较观察和实验结论的得出。笔者当时任教的班级中正好有位学生家里是开小五金店的,于是这些材料的准备就由他负责,课堂实验效果很不错。像这类材料,平时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把它保存好,还可以供以后教学时使用,一劳永逸。
2.选择具有生活性的材料
新课标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学《磁铁的磁性》时,教师给出一组材料:回形针、牙签、夹子、铜钥匙、小铁钉、橡皮、旧一角硬币、新一角硬币、笔帽、棉线、小铁珠、粉笔。教师精心准备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有利于学生进行猜测,在猜测中学生会产生矛盾,激起求知的欲望,在矛盾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精细,认知会不断地深入。猜测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而且可以消除科学的神秘感,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编者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课题研究已历经三年,现暂告一段落。研究的第一年。课题组重点探究了儿童在活动区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以及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儿童,如何与儿童进行个别化互动(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本刊2010年第12期)。研究的第二年,课题组引入了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t博士的学习故事评价法,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对儿童的数学学习进行观察、评价和回应(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在本刊2012年第6期)。研究的第三年,课题组在上海市的5所幼儿园开展了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观察、评价和回应儿童学习的实践研究。在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对儿童学习行为的敏感,根据大多数儿童的情况或需要作出反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意味着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力争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下面这组文章是课题组第三年的相关研究成果。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因此,学前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与概念必须伴随具体的经验与活动。金斯伯格(Ginsburg)认为,将幼儿数学活动建立在具体实物和操作行动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缺少具体实物和其他特殊经验,幼儿可能把数学活动看成无趣也无意义的活动。给儿童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是实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目标特别是数学活动目标的前提。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将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学业成绩。与此同时,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认知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回应是使教学充满生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下面以大班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小老鼠买米”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依据教学情境灵活地选择和利用学习材料,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支持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
【案例】
名称:小老鼠买米(大班)
目标:乐意探索,尝试用米做实验,感知容量守恒现象。
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创设老鼠去米店买米的情景,激发幼儿思考,同时引导幼儿讨论是高而细的罐子里的米多还是矮而粗的罐子里的米多,并说出理由。幼儿通过目测各抒己见,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比一比两个罐子里的米?”并让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操作材料(米、形状不同容量相同的容器2套、大罐子1个、杯子1个),先让幼儿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罐子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想用哪些罐子来比一比呢?怎么比?”在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后,教师让幼儿操作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去比一比,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的策略,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
挑战性学习任务是教师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份材料。之所以称为挑战性任务,是因为任务的完成或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模块,或需要借助丰富的生活背景,或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对于挑战性任务,学生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纷杂的信息,教师应如何调控课堂,才能实现乱中有序,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力提升呢?这就需要教师明晰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掌握全班交流的组织策略。
一、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
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呈现任务、独立解决与全班交流。(如下图所示)
呈现任务环节建议教师采用板书或PPT等静态方式。这样信息可以在屏幕或黑板上保持下来。因为一个挑战性任务的学习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10分钟左右),如果学生对起始任务不清楚,那接下来的学习交流就会处于游离状态,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呈现任务后,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任务”,着力培养学生解读“任务”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理解水平,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
独立解决环节是学生自我挑战的必要过程。在挑战性任务教学时,要留给学生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静静地去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独立解决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个体劳动量。如果个体完成任务有普遍难度,可以通过小组研讨相互启发,再集体完成任务或继续个体探索。通过努力,学生或是找到了多种解决任务的方法,或是找到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是百思不得其解,正是这种差异资源与开放心态为全班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班交流环节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全班交流这一环节进行梳理,展现刚刚经历的思维过程,比较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在方法与思维层面得到提升。
二、全班交流的组织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全班交流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智慧的挑战。教无定法,布置的任务不同、生成的资源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教学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但面对不可完全预知的生成资源,教师需要有一般的方法、基本的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17-02
摘要: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科学教学 探究性 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其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培养学生认知周围的自然事物;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学生探究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发现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科学教师精心的做准备好材料,备好课,让学生能够从充分的感性材料中有问题可以探究,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条件。
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因此探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形成结论”的程序作为模式。
【摘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最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核心理念和学生科学素养中的核心能力。笔者试图从儿童对探究活动的好奇并渴求认知的内驱出发,在探究材料、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评价等四个维度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新课标很明确地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笔者试图从探究材料、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让探究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没有“经历”也就没有“体验与收获”。因此,为实现“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得从材料准备入手做起,使探究活动成为“有米之炊”。
1.设计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涵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沉与浮的现象观察与解释》一课中,上课教师先出现了水和油两种材料进行混合,观察现象。然后又提供了蜂蜜材料进行混合,观察现象。最后又提供了切碎的马铃薯块和小木棒放混合液体中,观察现象。这样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小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探究味道会很浓。
2.保证探究材料的可用性。每一堂科学课要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多,而且有些材料是一次用了需重新准备的。因此,教师必须保证提供的材料是可用的和有效的。如在上《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一课时,教师给每个组准备了灯泡、电线、灯座、电池、电池盒等材料,如不对材料逐一检查试过,在探究活动中就会出现正确的连接但不能接亮的情况,这样的“意外”会给探究活动带来错误的“信息”,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3.拓展探究材料的广泛性。现在的科学课的一些探究活动没有与教材相配套的器材,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探究活动“流产”。因此,在如今新课程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材料的背景下,作为科学老师要用心随时积累一些材料积件。比如动员学生参与收集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袋、气球、不同的金属等,建立自备材料库,分类存放,让身边这些容易收集到的一些材料物尽其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用武之地。
【摘要】 教学体会主要以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进行叙述的。首先通过写对教材的理解和怎样进行课前准备活动进行叙述:确立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在调查活动中可难会遇到哪些困难的预设写出自己的体会。其次,通过写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怎样进行小组内、小组间进行交流、自评、互评、师评活动的过程,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主张。最后总体上写出自己工作中的收获、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问题 资料调查 合作与交流 分析整理 评价与反思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所担任的学科是《研究性学习指导》。因为这门学科是这几年新试行的课程,也没有参考书,所以在教学上感到很困难,但我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从刚开始的迷茫和厌烦逐步走入明朗和喜爱的境地,在教学中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现在我只是从自己实施资料调查活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和如何克服的过程来谈一谈,简单写成如下几点体会:
1.对教材的理解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探究性。在教材的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体验,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以学习、练习并逐步掌握研究方法为目的,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使用这些研究方法,这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的。
教材中要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学科、人文学科、技术学科这三个领域中的研究方法。本教材围绕这三个领域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各步骤,给出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样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研究方法。在体系上以研究方法的学习为主线,以活动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在体例上力图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特点,呈现出开放的、自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在实施活动中综合是能力,实践是手段、活动是方法,研究是内容,学是是目的。这就是我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指导我课堂教学活动的思想。
2.活动前准备工作
2.1 先认真分析教材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本学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组织新课程的实施,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和课题研究,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应组织相关年级的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数学修订大纲的精神,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数学课程改革工作。
课改的落脚点和实施场所是课堂,新课程理念实施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对课改实验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个学科的课改思路都是在其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装备是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物质条件。小学科学实验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教学装备驱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实施课程理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一座桥梁。
一、适时运用现代教学装备,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给学生轻松感、愉悦感、安全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在不经意间突现。而良好氛围的创设与教师亲和的教态、鼓励性的言语、激励性的评价和赞赏是分不开的。同时,现代教学装备也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者。科学课的有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声画形象的PPT,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视频资料,从视觉、 听觉、感觉等多个维度设疑埋悬,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如:在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这课时,一上课,教师以PPT中“草原上一只神情惊慌的小兔子”的图片作为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到了课堂上。接着出示:“这只兔子为什么如此惊慌?”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孩子们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并积极投入到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中来。在接下来的探究学习中,教师适时展示有关动物及其保护自己方法的PPT教学课件,可以引领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归纳、小结已获取的知识。并通过让学生查看课前教师制作的教材之外有关“动物保护自己”的Web课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学生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最后达成共识。
二、精心运用现代教学装备,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理念进一步地了教师负责教教材、学生负责学知识,教学唯书本至上、学生为教师至上的教育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像小科学家那样利用有结构的材料亲历探究,在探究中自行获取知识。
现代教学装备提供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再经过大脑的加工提炼,才能从中感悟并获取科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这些装备?如何把这些材料呈现给学生?在什么时候呈现给学生?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去设计的。也就是说教师在使用这些装备过程中,要体现它的结构性。所谓材料的结构性就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基础上的材料组合。它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驱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
不久前,笔者曾两次执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对于如何在课堂上开展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文阅读活动,有了一些实施策略上的思考。
一、科普文阅读的指导策略
教师对科普文阅读的指导一般是讲清要求,提出要点。而本课区分了个体和小组的阅读层次,以猜想式导读和问题式阅读为指导策略,开展科普文阅读活动。
1.个体阅读优先,小组阅读深化。
第一次执教时,笔者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阅读资料,每个小组发一份阅读材料,然而效果不佳。交流时不少学生表现出材料阅读不充分,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不足的现象。在第二次执教时,笔者为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打印了一份阅读材料,并且要求先阅读材料,5分钟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一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了阅读体验,所以在小组交流和全班研讨时学生有话可说,有问可提。课堂上的科普文阅读应该首先是建立在个体阅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阅读是个体阅读后思维的碰撞交流,这是科学课堂上科普阅读的关键。
2.猜想式导读。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胎儿的哪些问题呢?……好,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资料,看看能否解答这些问题。”这是第一次执教科普文阅读时的课堂导入,中规中矩,学生阅读兴趣不大。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先让学生猜想胎儿在母亲体内是什么样子的,并要求学生画下来,然后再将画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们兴趣盎然,交流时更是“问题百出”。“老师,他画的胎儿不对,胎儿应该是倒过来的。”“胎儿一开始是正着的,后来才倒过来的。”“老师,胎儿怎么吃东西呀?”“胎儿的脐带是和妈妈的肚脐连着的吗?”“胎儿会尿尿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思考,也是科普文阅读前精彩的导读。学生由画产生问题,由问题深入阅读,这样对科普文阅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深刻。
3.问题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