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康社会指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是: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主要分为如下七大类:

(1)城镇化指标。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全文阅读

小康社会建设活动方案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区今年工作目标,全面小康社会除要求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达标外,更重要的是切实提高群众对全面小康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全面宣传小康知识,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共推小康进程,努力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百姓认可的小康社会,根据区委、区政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村入户”活动要求,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年初工作会钹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总体部署,以“数据达标”和“百姓认可”为标杆,以“宣传小康、了解小康、冲刺小康”为抓手,广泛深入宣传全区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了解并帮助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知晓率、认可度,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标验收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活动安排

1、活动形式。采取机关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呼声、宣传全面小康知识、化解难题和矛盾。

2、责任分工。“进村入户”宣传的第一责任人为局长鲍三贵,具体责任人为党组副书记杨灏,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确保“进村入户”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三、活动要求

1、宣传小康。按照小康宣传手册、宣传提纲和有关文件内容、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宣讲小康知识,宣传我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就。

全文阅读

透析怎样创建小康社会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推进创建小康社会课题,在赴小康达标县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上述3市在创建小康后期所采取有效措施、社会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创建小康社会对策措施,为正在创建或准备创建小康社会的县(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面小康成功经验对策建议

为借鉴小康达标县市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小

康建设步伐,最近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年初通过省验收达标3市进行小康专题调研,对推进小康工作有了较为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25个指标达标率和小康认可度是评定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指标达标看,2007年底,分别有23个、23个和24个指标达标,其中6个小康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就小康认可度看,3市受访百姓对当地全面小康达标认可度普遍较高,其中高达91.2%,、分别为85.6%、77.6%。就推进小康进程看,3市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显著,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强化协调推进,为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大事来抓,无论是年初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年终政绩考核内容,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新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全文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是: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主要分为如下七大类:

(1)城镇化指标。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

全文阅读

创建小康社会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推进创建小康社会课题,在赴小康达标县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上述3市在创建小康后期所采取有效措施、社会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创建小康社会对策措施,为正在创建或准备创建小康社会的县(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面小康 成功经验 对策建议

为借鉴小康达标县市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小康建设步伐,最近我委会同市统计局对年初通过省验收达标的××*、××*、××*3市进行小康专题调研,对推进小康工作有了较为全面了解和认识。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根据《××*省县级全面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办法》,25个指标达标率和小康认可度是评定小康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指标达标看,20xx年底,××*分别有23个、23个和24个指标达标,其中6个小康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就小康认可度看,3市受访百姓对当地全面小康达标认可度普遍较高,其中××*高达91.2%,××*、××*分别为85.6%、77.6%。就推进小康进程看,3市措施得当,推进有力,成效显著,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强化协调推进,为小康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大事来抓,无论是年初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年终政绩考核内容,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创新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责任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全面建设小康领导小组,园区、乡镇成立相应机构,逐层逐级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市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推进、进程监测、宣传发动和督查考核四个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和联络员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推进小康各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市每年安排推进小康办公经费150万元,××*、××*分别安排100万元和200万元,特别是在进入申报验收阶段后,涉及到相关工作的经费都予以满足。

全文阅读

小康社会监测工作方案

为加快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确保2014年底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根据《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监测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4年底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做到“全面达标、百姓认可”,即:四大类18项25个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可度超过60%。

二、工作安排

1、出台《关于成立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领导小组的通知》、《东双沟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监测工作方案》。牵头单位:办公室。时间:2014年4-5月。

2、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宣传工作。牵头单位:宣传工作组。时间:2014年5月-2013年2月。

3、各村(居)及成员单位分别成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订工作方案。牵头单位:协调工作组。时间:2014年5月。

4、组织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卷调查。牵头单位:监测工作组。时间:2014年5月。

全文阅读

内蒙古的小康社会进程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对此,特别是十以来,内蒙古积极应对挑战,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据2000~2011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和综合评价的数据显示:2000~2011年,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由56.1%提高到81.1%,平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项监测领域中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和谐三大领域发展较快,资源环境、文化教育、民主法制三大领域发展相对平稳。2011年,经济发展指数为84.3%,较2000年提高37.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3.4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指数为82.7%,较200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2.9个百分点;社会和谐指数为92.2%,较2000年提高2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2.1个百分点;资源环境指数为70.4%,较2000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2个百分点;文化教育指数为61.8%,较200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民主法制指数为90.5%,较2000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1年,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3项监测指标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的指标有13个,分别是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公民自身民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耕地面积指数。较2000年增加5个指标;实现程度在70%~90%间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环境质量指数,较2000年增加1个指标;实现程度在60%~70%间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与2000年持平。

进程中存在的难点

在加快推进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内蒙古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起到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11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为9.1∶56∶34.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2011年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11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59%,实现程度为23.7%,较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相差46.7个百分点。

全文阅读

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人们就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纷纷发表了意见,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也不能不遗憾地指出,人们还往往更多地从经济方面来谈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全面理解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刊记者访问了我国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名誉院长彭定安教授,请他谈了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问题。

记者:彭老师,党的十六大以后,人们都在谈论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想听一听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彭定安: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我觉得对于“小康社会”存在一个全面理解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是很全面、很科学的,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最近听到一些关于“小康社会”的谈论,差不多都是与经济内容有关的,如增长率达到多少、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几、GDP达到多少等。还有住房如何、吃穿如何、如何实现汽车私人拥有率、如何旅游、如何娱乐等,谈的都是经济生活、物质享受的预想,而没有或很少涉及文化,更没有全面地谈文化指标。可见人们比较普遍地没有注意到“小康社会”的文化指标问题。而忽略这个指标,在了解“小康社会”上,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缺失。

记者:您说得很对,在当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彭定安: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主题就是建设“小康社会”。报告对于“小康社会”的规定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小康社会”前面加上了“全面”这一重要的规定词,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整个报告在论述建设小康社会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展开了全面的论证,而绝不是只论述了经济的发展。这一论述的意义很清楚,即“小康社会”包括了“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指标。

记者:请您给说明一下。

彭定安:报告在列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并列了四条,也就是四个重要方面,即:1.经济指标。在这里,列举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工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等,这属于经济范畴。2.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使人民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发展教育、体育、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4.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看到,在这四条目标体系中,除了第一条是属于经济范畴之外,其余三条,都包含浓重的文化意味、文化内涵、文化要求,也都是可以归入文化范畴的。且不说第二、三两条中直接提及“文化”,以及其内涵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发展,即使是第四条,涉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以说也是处处提出了对文化的需要,对发展文化的要求。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发展高科技,生产、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要保护环境,人人提高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要求全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等等,这都不是一般的文化要求,而是高科技、高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的高文化水准诉求。至于这一条中的总结语所要求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文化要求的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平,就更可以说是“万方归依是文化”了。

记者:我记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还特别地论证了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全文阅读

镇委小康社会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确保今年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0年底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做到“不含水份,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确保4大类18项25个全面小康监测指标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以及新增设的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值,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超过60%。

二、工作安排

1、健全工作机构(5月15日前)。镇成立由镇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组一办”,即工作推进组、进程监测组、宣传工作组和办公室,负责全镇全面小康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各职能单位、村(居委会)相应成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作班子,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工作联络,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到班子健全、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2、制定工作方案(5月15日前)。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推进我镇今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落实工作措施(2010年5月16日-2011年3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和监测工作由镇长王晓秋牵头,相关职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宣传工作由镇党委副书记范建盈牵头,宣传口负责组织实施。

一是强势组织推进。对照全面小康社会各项指标,按照“已达标的指标抓巩固提高、可达到的指标抓到位、难度大的指标抓突破”的要求,根据全镇全面小康指标已经完成情况,确定我镇需重点推进的指标,预测全年完成目标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明确序时进度,强势组织推进。各村(居委会)、职能单位对照目标,制订具体工作措施。

全文阅读

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2014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切实增强全面小康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面小康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是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要求,也是镇党委政府对全镇4万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民心民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我镇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全镇上下要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全面小康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强势推进,确保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

㈠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刘集实际出发,突出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的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已达标指标抓提升、未达标指标抓推进”的总体思路,在抓实核心指标中实现整体推进,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示范意义的全面小康。

㈡工作目标。2014年,在全面小康监测25个指标中,除“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指标外,其余24项指标(包括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包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内的大部分指标数据进一步提升。

㈢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4年8月初至8月中旬)。主要分为成立机构、申报提交、制定方案、动员发动四个环节。具体任务是:赴县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赴已达标地区考察学习;成立镇全面小康建设达标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意见》;农技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