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长培训

校长培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长培训班学结

在培训中成长着 在成长中快乐着

2015年,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中的困惑、对教育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参加了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九期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在培训中,通过“理念、管理技能、视野”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我从众多的权威、同行那里汲取了中国教育当前最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深刻领悟了“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过程”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过程”就是“一个心门开启另一个心门的过程”的深刻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幸福与洗礼,在洗礼中体验着收获与快乐。我的成绩与收获颇多,简单总结如下:

1、学习期间,我们结识了一些有修养、学识造诣很深的学者和老师:杨铁钢书记、程春英所长、付红霞老师、单松涛老师、肖杰老师,李淑文、徐凤霞等知名校长,班长、学委、生活委员等我们的好同学……在感叹他们学术造诣高的同时,自己收获着思想与理念,学习中逐渐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发人深省。他们具有的执着不屈的办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态度,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

2、学习期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名校的办学底蕴和文化氛围: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东胡二小、湖滨学校的课堂教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每次学习参观都是不虚此行。通过参观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是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并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内涵。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安排全面考虑,需要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通过听湖滨学校和东胡二小的4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办学底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正如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一样,需要长久不间断的培训打磨才能入心入脑,教师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复始的锤炼才能坚实。

培训班即将结束了,但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我们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学习、我们多想再在一起沟通了解,这种集中授课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方式,是联系实际研讨、参观、考察借鉴,实践总结提高的模式,是十分符合校长们的特点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训内容的设计和选定注重突出专题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长们真正学习到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有价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经验,真可谓取到了“真经”。

通过培训参观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教学校长的责任,一定要努力工作,在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下功夫,做到以下几点:

1、“量体裁衣”促进教师教师主动发展。将根据教师不同特点、需要,帮助他们制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通过帮助使学校每位教师们找准位置,发挥好个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乐,体验事业成功。

2、指导、服务到位,帮助教师快速发展。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因此我将协助校长为教师寻找专家,适时地给予教师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对于教师中好的经验、方法及时要鼓励总结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解决,还要给教师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

全文阅读

校长培训总结

xxxx年,我参加了在区教师进修校举办的教学副校长培训自主研修活动,收获非浅。

虽然我近年也加强学习,想做反思型教师、理论型校长,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但是总感觉自己理论功底不深,心里有点发虚。特别是通过这次培训,更看到了自己与方家们的巨大差距,看来,我今后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

作为教学副校长,首先要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应该是现代文明人的终身伴侣,我们只有爱读书、会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才能提升思想力、增强知识力、培育人格魅力,用知识和智慧经营好幸福人生。法国大作家左拉说过:“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象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不间断地、可持续地释放能量。今后,我要充分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读书。“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还想做“百家”,样啥都行,那是痴人说梦。我们要联系实际,学有用之书,借有用之法,切不可毫无选择地什么都读、什么都学。要学以致用会读书。要“快”,学会一目十行的技巧,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知识。要“思”,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工作读书,边读边思考,弄明白字里行间蕴涵的各种道理。

其次,要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补。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第三,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全文阅读

学校校长培训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

第四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坚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

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

全文阅读

在校长培训中调研培训模式的初探

[摘 要]:常见的校长培训模式就是集中办班培训。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是必要的,但小规模的个别培训也是必需的。所谓个别培训,就是我常说的下校调研培训,即就某一问题、同某个人或某一些人进行座谈交流,平等沟通,各抒己见,思想、观点在交流、碰撞中接近“真理”、达成共识的一种培训模式。

[关键词]:校长培训 调研培训模式 初探

大家都知道,常见的校长培训模式就是集中办班培训。即把校长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按城乡划分或按岗位区别)编成班集中培训,具体形式就是专题讲座、校长论坛、学习考察、问题讨论,经验交流、作业考试等。

这种集中培训模式,可能是受到班级授课制的启发,面向多数校长或全体校长,可以花费较短的时间,获取较大的培训成效。

我曾受到这样两种事物的启发:一是思想——孔子的个别教育,一对一的因材施教;二是行为——教师进修院校学科研训部都下校听常规课、进行常规教学指导。由此我联想到,校长培训也可以搞个别培训。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是必要的,但小规模的个别培训也是必需的。

所谓个别培训,就是我常说的下校调研培训,即就某一问题、同某个人或某一些人进行座谈交流,平等沟通,各抒己见,思想、观点在交流、碰撞中接近“真理”、达成共识的一种培训模式。可以就某一学校教育热点或学校管理难点展开,也可以从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业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入手,还可以回答培训对象提出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学校管理问题,还可以是现场分析会诊然后进行小型培训,等等。不拘一格,形式为内容服务,只要有效就行,高效更好,但一定不能产生负效。

举个例子来说:“小学教学管理与德育管理一致性”的调研培训。

双塔区下辖城区小学15所。每所小学均设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各1人。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在各有侧重的前提下,如何统一于学校教育的平台之上。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全文阅读

引领校长积极参与提高校长培训实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如何使中小学校长迅速成长,引领教师提升育人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培训者和校长共同关注的命题。影响校长培训实效的因素除培训模式、内容、导向外,还有校长的参与度、积极性、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等因素。而传统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经常存在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导向功利化等弊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长的培训模式和方法也要根据新的情况而有所改进。既不能固守以往的做法不变,也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模式、方式、方法;要继承,更要改革与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某一个培训者可以运用多种模式、方式、方法,某门课程也可以运用多种模式、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在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中,不仅要参训校长人在,更要参训校长心在,使其主动投入到培训中,从而提高培训实效,迅速促成校长专业化的提升。

一、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概述

所谓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即培训活动以参训校长为中心,融教育教学新理念、校长专业知识技能、管理经验于参与式活动之中,强调参训校长主动、平等参与培训活动,主张参训校长与培训者、校长与校长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关注校长已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让校长通过培训活动自主整合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自主构建教育教学新理念、学校管理和发展新理念,以及知识技能体系。

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结合校长管理、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能够引领校长个体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和群体活动中学习、反思、交流,既是校长自身专业提升的内在驱动力作用下自觉、自愿、主动的学习,也是他们能够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这种培训模式与策略既可运用于校长培训,当然也可以运用于教师培训,甚至更多是后者,因为教师队伍比校长队伍要庞大得多。

二、实施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与策略的理由

1 参与式校长培训模式是由校长参加培训目标决定的

不管是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还是研修培训,最终目的都不是拿到培训证书,而是提升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帮助校长获得自身发展。所以培训模式应该从校长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让校长主动地参与培训,高效完成培训目标。

全文阅读

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

第四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坚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

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

全文阅读

走向专业化的校长培训

学历一阵子,培训一辈子。这就是说,学历文凭只能让求职者入职,学历只是入门那阵子的敲门砖;而培训进修却能让入职者成为行业的专家,培训是终身受益不可少的梯子。在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愈加专业化,校长的成长更需要依托高效而有质量的培训,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

自2008年以来,福建教育学院干训处、校长研修部承担省教育厅的各项校长培训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受到中小学校长们的欢迎,主要目标任务有四个方面。一是努力推进名校长培养工程,促进闽派教育家群体崛起,并在国内名校长办学治校中有广泛的影响;二是精心设计骨干校长培养方式,创新培养模式,系统提升骨干校长的学习能力、育人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争取在校长年轻化、学历化、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三是探索校长专业化的普遍发展规律,贯彻落实校长专业标准,强化校长的任职资格要求,通过不断探讨和经验总结,摸索出建设一支富有理想使命,勇于改革创新,善于管理育人,具有突出引领能力的校长队伍的科学方式方法;四是改进和完善校长的培养制度和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类型校长的办学治校需求,改革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改进实践研修环节,提高校长的应知应会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创新培训目标,提升校长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育人能力;推进培训组织的创新,力求做到培训管理环节优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成果共享化;着力探讨并拓展高端培训,通过名校长工作室和跟岗培训等实践培训方式的创新,塑造出一大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群体。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一大批有理想、敢追求、素质强、业务精的校长群体、我们将校长构成分为两大类型,以便于因材施教、按需给训。这两大主要类型可以分为:

第一,培养教育家型校长。探索、研究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挖掘符合高素质校长培养的教学内容,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以教育家为培养目标,而不局限于培养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型校长应具备如下特征:其一,教育家型校长能够探索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家型的校长应在办学的过程中,对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专业课程培训,使校长们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甚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更好地引领学校不断前进。其二,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有助于探索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通过学校教育发展课程学习,带动参训校长探索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从而逐步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例如,帮助校长从教育资源的外部投入和内部生成分析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握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契合点;把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基础教育中人财物的现代化;等等。

第二,培养职业化校长。探索职业化校长的特点,研究培养职业化校长的策略。职业化校长应具备如下素养:其一,职业化的校长知识结构。学校管理的教育性、综合性与复杂性要求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符合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角色要求的知识结构,因此,通过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的学习使他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校长职业化的知识,对于实现校长的职业化非常有必要。其二,职业化的校长行政管理能力。通过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学习,帮助校长了解自己的职业角色,熟悉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从而培养他们作为职业化校长在校务发展、行政管理、教学领导、公共关系、专业责任等方面必备的专项能力。其三,职业化的校长依法治校的办学能力。通过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学习,帮助校长在学校的实际教育和管理活动中更好地落实依法治校的原则。即帮助校长了解和把握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管理学校、教师和学生,实现法治而不是人治。

为了做好校长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成效地培养中小学校长,我们大胆进行培训模式的创新,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主要做法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按岗位分类开设培训课程,理顺校长培训和晋升的关联性

调查发现,校长大多认为培训与考核晋升缺乏对应关系,但也希望二者能增加关联性。在调查中,高达69%的校长认为参加培训与其晋升没有关系,这看出了现实生活中晋升并不是校长们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这也与前面的调查相呼应。当功利性的需求比例下降后,培训机构的能力和水平能否满足校长们的真正成长需求,是需要培训机构和培训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文阅读

“微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

摘 要:为顺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微培训”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培训模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文章对“微培训”的背景、内涵与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促进学界对该培训模式的深入研究,更好推进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的发展。

关键词:“微培训”;背景;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62-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步伐不断提速,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对培训模式改革创新的呼声也不断提高。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微培训”,以其鲜明的模式特征和在一定范域应用实践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笔者试从“微培训”的缘起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促进学界对该模式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微培训”的缘起背景

分析“微培训”产生的背景,首先要对“微格教学”“微型学习”“微型课程”有个基本认识,才能够全面把握“微培训”的历史发展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的德瓦埃特・爱伦(Dwight Allen)等人在对“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录制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让受训者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也称“微型教学”),并被推广应用到师资培训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

全文阅读

教师校长培训通知

各完(高)中、职中、初中、中心校、局直各单位: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徐教师〔2014〕4号)精神,现就做好我县2014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项目

2014年普通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项目,包括高端教师和校长高级研修、高中学科教师和校长提高培训、省市合作农村教师和校(园)长培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远程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引智培训、其他专题专项培训等七大类。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学习、自主学习、名师送培、远程网络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我县具体培训计划见附件。(“网络培训”、“名师送培”项目计划另文通知)

二、培训对象

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项目面向我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年龄应在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符合培训项目中培训对象的具体要求;凡近3年,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同级培训的教师不再参加本次省级培训。

三、培训管理

(一)加强培训管理,推动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县教育局将结合省级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统筹全县教师培训资源,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培训工作合力,大力提高教师培训能力。进一步形成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有序配合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机制。各学校要根据培训项目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参训学员的选派工作,要注意省、市、县三级培训之间,各培训项目之间,不重复交叉选派。

全文阅读

校长培训与校长队伍建设

对我国校长培训的反思

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校长进行大规模正规培训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校长培训事业已初具规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学历达标和岗位能力提高问题,但回顾我国以往的校长培训, 不得不承认,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政策不落实,缺乏约束力

根据《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精神,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要进行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取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校长必须安排参加国家规定学时的提高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校长本人对任职资格培训的持证上岗都非常重视,认为任职资格培训是上岗培训,必须参加,但是没有认识到提高培训也是国家规定的培训。同时,由于提高培训不像任职资格培训那样能够落实到具体人头,致使提高培训的有关政策难以落实,缺乏约束力。

2.对象不统一,缺乏针对性

校长参加培训的需求既有理论与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有校长拓展视野的需要和学校发展问题的解决;另外,不同类别的校长与不同任职年限的校长培训需求也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正校长从宏观角度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应着重培养其战略思维和统揽全局的治校能力,强化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培训;而副校长更需要与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的培训内容。普通中学校长更关注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提高;职业学校校长更关注研究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社会就业。校长培训中没有分岗分类培训,致使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3.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以往的校长培训,培训内容学科化色彩浓重,不是以诊断和解决校长在学校实际管理与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轴心,而是以观念和理论的灌输为主,过于强调理论,而且理论常常不能联系实际, 难以转化为实践, 缺少实际的操作指导,这样的培训内容既不能满足校长的实际需要, 也不能切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培训的内容缺少操作性,理论上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