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茂密葱郁的当代诗歌森林,侯马的创作算不上耀眼夺目,但在诗歌森林的土壤培育和诗人自己的辛勤耕种下,侯马近期诗歌因其“简练口语化表达、日常生活叙事和解构特性”而独树一帜。
关键词:口语 解构 反讽 叙事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侯马开始了诗歌创作,先后在《一行》《他们》《葵》《诗参考》等诗刊发表诗作。早期诗歌中,《在双榆树》体现了侯马追求神秘、迷幻的诗歌意境。
“如果你凝视一个人的背
你就还想看看他的脸”
今天在双榆树
一个骑车人的眼
刺穿了你的孤独
名家档案
简明,本名张国明,中国作协会员,诗选刊杂志社社长。著有诗集《高贵》《简明短诗选》《朴素》等9部,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感恩中华》等5部,评论集《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2014)佳作导读》等。作品曾获1987年《星星》诗刊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1989年《诗神》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第八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首届孙犁文学奖等。诗歌作品入选上百种权威选本。参加文化部第二届(西安)、第四届(绵阳)中国诗歌节,第一届(宜昌)中国诗歌节,第二届(西宁)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三届(海宁)徐志摩中国诗歌节等。
诗人不是平常状态下的产物
王 琪:简明老师您好!您是诗坛上一名久经沙场的老诗人,2015年9月初,您应《延河》文学月刊之邀,来西安参加“当代纯文学期刊・延河高峰论坛”,我有幸第一次见到您。印象中,您曾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军旅诗人,请谈谈您的早期军旅诗歌创作。
简 明:我从1981年开始在《伊犁河》《青年作家》《新疆日报》《报》《文艺》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距今已经35个年头了。1986年,我与后来专事散文创作的刘亮程等人,在新疆伊犁自印了诗集《套马索》。1986年底,我调入云南老山前线部队,1987年在老山前线成立了逾千人的“橄榄风”诗社,创办铅印诗报《橄榄风》。并在《星星》《诗刊》《人民文学》《文艺》《昆仑》等报刊大量发表军旅诗歌,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获1987年《星星》诗刊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1989年《诗神》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第四届河北省政府最高奖(文艺振兴奖)等, 出版诗集《不明飞行物》(1988年)、《无论最终剩下谁》(1990年)、《爱我是一个错误》(1991年)、《左手婚姻》(1992年)等,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前身)等,同年辍笔,并转业到《河北文学》杂志社工作。
王 琪:新疆伊犁是一块富饶、美丽、神奇的土地,您在那里工作生活过多年,是否每当回忆起那段美好的边塞生活,总有按捺不住的向往?它对您此后的诗歌创作一定深有影响吧?
简 明:是的,我3岁时随父母从新疆乌鲁木齐移居到边城伊犁,在那里读书、参军、写诗。童年是诗人的摇篮,童年教会了诗人用力哭和笑,用力喊。童年让诗人长出一颗一颗乳牙,然后,再让蛀虫把它们一颗一颗的捣毁。童年的记忆是诗歌的源头,正如雪山是河流的源头,荒原是绿洲的源头一样。
伊犁是我唯一的故乡。“故乡”这一词组,是由极为丰富复杂的社会元素组合而成的,生物、地理、文化、宗教、种族等一系列缺一不可的历史记录,造就了这一词汇在人类进化史中独特的生命蕴涵、符号意义和原始象征。文学在对“故乡”这一历史象征物的不懈挖掘中发现:回忆是一种反向想象。反向想象不是重新经历曾经的体验,而是重新体验曾经的经历。重新经历曾经的体验,你得到的依然是旧有的;而重新体验曾经的经历,你将收获全新的认知。
摘要:诗歌朗诵的钢琴曲配乐是一个关于音乐与文化相结合的课题,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音乐是通过有规律的乐音的变化和运动过程,来表达或者传达某种思想与情感。而文学则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诗歌的种类有很多,如歌颂祖国的,亲情乡情的,爱心心情的,自然诗意的,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钢琴曲为其配乐则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浅析各种诗歌的类型与特性以及钢琴曲的风格,感情与特性,让两者合二为一,使钢琴曲与诗歌朗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的传达出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诗歌 配乐 朗诵 钢琴曲
一、不同风格类型的诗歌的特点与钢琴配乐概述
1.不同类型的诗歌与钢琴曲分类之间的联系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从第一台钢琴的问世到现在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钢琴作品也各具各个时期时期的音乐特点。诗歌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古今中外,各有特色。所以各种类型或者各个时期的钢琴曲都有与之相配的风格类型的诗歌,比如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都带有较强的抒情性,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总体风格就与抒情类型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很符合,一样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所以我们可以选用这个时期的钢琴音乐为抒情诗进行配乐。
2.古诗词的特性和钢琴曲配乐
古诗词是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表达方式。古诗词因为押韵,它的朗诵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而不同类型的古诗词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也需要根据诗词类型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不同为它进行不同的相关的钢琴曲的配乐,譬如高适的《别董大》,虽然是送别但这诗中却没有凄凉的氛围,而是一种豪迈的态度,所以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基调应该是深情高亢的,以一种洒脱,高亢,爽朗的语调朗诵出来。这时我们的钢琴曲配乐就应该选择曲风明亮,较为大气的钢琴曲与之相配。
3.现代诗歌的特性和钢琴曲配乐
摘要:杨荫浏先生将《诗经》的曲式结构总结为十种,这与存世文献中对《诗经》音乐形式的记录不符;与我国古代音乐的产生、生存及传播方式不符;与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规律不符;与后人所制《诗经》乐谱不符;与当今有关《诗经》的音乐遗存不符。前辈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亦值得我们反思。比如,从歌词去推测音乐结构,其结论未必可靠;采用西方音乐的思维模式去研究《诗经》音乐,恐有削足适履之嫌;不应该用今天严密的逻辑体系去强加于古人等。
关键词:《诗经》曲式结构;杨荫浏;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J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8005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在演唱时采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从古到今,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①杨荫浏先生在《中国音乐史稿》一书中将其总结为十种,引述如下:
1.一个曲调的重复;2.一个曲调的后面用副歌;3.一个曲调的前面用副歌;4.在一个曲调的重复中间,对某几节音乐的开始部分,作一些局部的变化,后来又称为“换头”;5.在一个曲调的几次重复之前,用一个总的引子;6.在一个曲调的几次重复之后,用一个总的尾声;7.两个曲调各自重复,联接起来,构成一个歌曲;8.两个曲调有规则地交互轮流,联成一个歌曲;9.两个曲调不规则地交互轮流,联成一个歌曲;10.在一个曲调的几次重复之前,用一个总的引子;在其后,又用一个总的尾声。②
后来研究《诗经》之音乐者几乎大都引用此说,还有一些研究者更是对其进行补充和细化。③《诗经》在当时演唱的时候果真采用这样的曲式结构吗?由于没有乐谱与音响资料传世,今天我们已难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但是,通过一些相关资料的考索与分析,似乎不完全是这样。由此,对前辈学者在研究《诗经》曲式结构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路径,也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反思。
一、对《诗经》曲式结构的质疑
杨先生所总结出的十种曲式结构,颇为复杂多样,对此,已有人表示不同意见:黄敏学《〈诗经〉音乐的探索》一文中说:“这十种曲式的划分有些过于牵强,又太零散,不符合曲式学的规律。如他的八、九、十三种曲式实际就可以归纳为一种回旋曲式。《诗经》的时代,音乐作品的创作自然不能像今日这样的齐整,富于规律性。”④此说有道理,惜未作深论。本文这里从存世文献的记载、音乐发展与传承的规律、《诗经》音乐在后世的演唱等诸方面一一证之。
摘 要:卞之琳集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于一身,是中国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是中国现代诗歌史“智性”诗的代表人物。在诗歌翻译方面,他提出的“信、似、译”翻译标准是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本文主要选取其20首自译诗歌,从节奏、韵律和结构三方面探析诗歌的诗体特征,通过比较发现原诗和英译诗存在一些异同。在节奏上,译者使用了英诗中的“音步”,而不是原诗“顿”的处理方法;在韵律上,由于受到两种语言转换的局限性,英译诗在押韵的使用上稍逊一筹;在结构上,虽然处理方式不同,但都表现出了独有的特征,传递了原诗的思想和内容。
关键词:卞之琳 自译诗歌 诗体特征 节奏 韵律 结构
基金项目:2014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4CNT0018)
卞之琳,1910年12月生于江苏海门,我国著名翻译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从踏入文坛开始,其一直致力于诗歌的创作、翻译和评论,因此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评论和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巨匠(沈从文、朱自清、胡适、梁实秋等)对卞之琳的诗歌予以了正面或负面不同角度的评价。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由于卞之琳的诗歌没有融入主流,鲜有研究者的专门评价。改革开放后对卞之琳作品的研究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张曼仪(1989)出版了《卞之琳著译研究》,开启了卞之琳诗作研究的整体化、系统化和深入化。[1]袁可嘉、杜运燮和巫宁坤(1990)的《卞之琳与诗艺术》[2]、陈丙莹(1998)的《卞之琳评传》[3]、江弱水(2000)的《卞之琳诗艺研究》一系列著作相继问世。[4]新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卞之琳诗歌的语言风格上,如:戴皓(2006)的《论卞之琳早期诗歌艺术》探析了卞之琳诗歌中的“智性”特征,[5]夏莹(2010)就卞之琳三四十年代作品的语言艺术作了评介,[6]王峰峰(2012)的《卞之琳诗歌特色分析》[7]等。同时,卞之琳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翻译家,他的“信、似、译”翻译标准给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译诗集《英国诗选》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诗体翻译在翻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其在国内和国外的刊物上发表了20首英文自译诗歌,足见他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杰出成就。然而,除了郭丽(2007)[8]和肖曼琼(2010)[9]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卞之琳的英译汉作品之外,鲜有其他相关的评论和研究。
由此发现,当前对卞之琳的研究只局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单方面研究,忽略了其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身份,且对其英文自译诗歌的研究凤毛麟角。本研究以卞之琳的英文自译诗为切入点,以其诗歌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诗歌形式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结构三方面分析其20首英语自译诗和原诗的异同点,探索英译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卞之琳自译诗歌简介
据现有数据统计,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卞之琳共创作了20首自译诗歌。其中16首选入《当代中国诗选》,分别为:《春城》(Peking)、《距离的组织》(The Composition of Distance)、《 水成岩》(The Aqueous Rock)、《断章》( Fragment)、 《 第一盏灯》(First Lamp)、《音尘》(Resounding Dust)、《寂寞》(Solitude)、 《鱼化石》(Fish Fossil)、《旧元夜遐思》(Late on a Festival Night)、《雨同我》(The Rain and I)、《泪》(Tears)、《候鸟问题》(The Migration of Birds)、《半岛》(The Peninsula)、《无题三》(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a Running Account)、《 无题四》(The Doormat and the Blotting Paper)和《妆台》(The Girl at the Dressing Table)。
1947年,卞之琳远赴英国,开始为期一年的研究学习。在这期间,他自译了两部作品,《无题五》和《车站》,于1949年发表于伦敦杂志《生活与文学》。1982年创作的《飞临台湾上空》收录于《卞之琳诗选》[10] 以及收录在他一生最重要的诗选集――1979年出版的《雕虫纪历》中的《无题五》。
地震发生之后,诗人们作出了最迅捷的反应,一首首发自肺腑的诗句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感天动地的真情。“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第三天,一首名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为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的诗,通过手机、网络迅速流传开来。这首不知名作者写的诗,出现在无数人的手机和电脑屏幕上,催人泪下。
在地震发生后的两三天里,诗歌界作出了最迅捷的反应。一篇篇诗歌末尾标注创作时间的“2008年5月15日凌晨2点”、“2008年5月15日通宵未眠”句子,记录下诗人们夜以继日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仅5月14日、15日两天,就有上海诗人赵丽宏彻夜未眠写下《我们血脉相连》,北京诗人邹静之写下长诗《我们的心――献给汶川的血肉同胞》,湖北诗人田禾含泪写下长诗《血泪浸染的汶川》,北京诗人张同吾写下《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如果要列一个完整的名单,那将会是一长串望不到尽头的名字。“每看一次电视,都要流一次眼泪。”很多诗人说,“诗歌能在第一时间抵达人的内心,它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让人们看见诗歌的声音,感受到诗歌的温暖。”他们迅速写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诗词,哀婉的,沉痛的,关注的,催人泪下的。这些充满爱与痛的诗句,以飞快的速度在读者之间口耳相传,带给人们眼泪,带给人们感动,也带给人们力量。
赈灾诗歌迅速被刊登在各类报刊的要闻版,而不是副刊。四川诗人梁平15日夜晚于成都余震中完成的长诗《我们,为汶川罹难的生命默哀》,第二天就刊出。在诗中他呼吁,为了表示对生命的致敬,请降半旗致哀。在诗歌完成后的第四天,国务院将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甘肃日报》于16日即组织起两个诗歌专版……各个诗歌刊物迅速调整栏目设置,推出抗震救灾主题的诗歌,《诗刊》将推出两个号外,《星星》将设抗震救灾特辑,各类民刊组织诗人创作抗震救灾专辑……
《诗刊》社主编叶延滨表示,众多诗人纷纷向诗刊社投稿,因刊物运转周期较长,他们将这些作品推荐给报刊媒体发表,让这些诗歌能更快更多地面向读者。
诗歌界还在做更多的事。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诗集《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以超常速度出版。这部由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编写的诗集,从组稿到印刷出版,只用了四天。诗集收入李小雨、郭晓晔、岳宣义、谢克强等诗人创作的80首诗歌作品,全方位展示了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据悉,中国诗歌学会已组织由祁人、洪烛、周占林、马丁林、龙威等五位诗人组成的诗歌志愿团,前往四川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并将所见所闻创作成报告诗。“四川大地震,举国同悲。此时诗歌何为?”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一份面向全国诗人的倡议书即出现在“诗生活”网站上。《诗歌与人》刊物与“诗生活”号召广东各大城市的诗人,在各地共同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倡议书发出后,各地的诗稿源源不断发到活动主办者黄礼孩手上,直到半夜还有朋友打电话给他,要求朗诵自己的诗歌
各地的诗歌朗诵募捐活动都展开了。5月18日,在京诗人举行声援抗震朗诵会,发起者朗诵了已于18日凌晨3点随北京志愿者团前往灾区的女诗人潇潇的作品《汶川,祖国的心与你一起跳动》。
据悉,《星星》诗刊的编辑正在加班加点,他们将组织诗人为100幅记录抗震救灾的新闻图片配诗,用诗歌将这些瞬间变成永恒。
摘 要: 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其音乐创作中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思想倾向:把音乐和诗歌完美结合,以诗人的眼光把握诗歌的意境,并从中发掘诗中的意境。
关键词: 舒曼 《诗人之恋》 艺术特色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aer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有交响乐、清唱剧、协奏曲、钢琴小品、钢琴套曲、声乐套曲等。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狂欢节》、《童年情景》、《桃金娘》、《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和生活》等。他的艺术歌曲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风采,为后来作曲家艺术创作奠定了艺术歌曲的基础。其中艺术歌曲《诗人之恋》是由16首短小精悍的歌曲组成,内容取自海涅的诗作,改编而成,主要描绘了一位诗人经历相恋和失恋后的悲伤心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诗人之恋》就像一部抒情的叙述诗,音乐与诗歌结合、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简洁含蓄、意境深邃,给人一种浪漫主义的诗意幻想。
一、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舒曼受家庭环境及诗人文学家的影响,自幼喜爱文学,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被称为“诗人音乐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色彩。在舒曼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中,爱情为主要题材,还兼有一些抒情的以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和叙事曲,艺术性非常高。其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大多选用如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等诗人的作品,常常在文学中汲取主题和形象,把音乐和文学相互融合,以诗人的眼光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通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及他对诗歌的敏捷而直觉的洞察力从中发掘诗歌更深的意境。
1828年,18岁的舒曼在慕尼黑结识了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海涅的形象给舒曼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诗歌给予了舒曼很大的启示,于是舒曼共将海涅的42首诗歌曲化,《诗人之恋》就是其中一首作品。在选曲方面舒曼颇具匠心,他依照海涅的《悲剧――抒情插曲》《歌之卷》中的一卷,从中选出16首,依照“钟情―表白―幸福―背弃―忧伤”的逻辑发展顺序编订而成。就像海涅诗歌的一贯基调,这是一部悲剧性的套曲,舒曼在音乐上注重歌词的连续性,精妙地把一首首小曲编织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诗人之恋》这部作品中,舒曼的文学修养在音乐中很好地显现出来,其音乐与文学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重视情感表达。如第一首《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描写春天来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心中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之情;“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花朵开放,在我温暖的心里,爱情的意念升起,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鸟儿歌唱,我向她诚恳表白,我思恋爱慕的情意”[1]。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诚,以及对未来爱情生活的向往。第二首《从我的眼泪里面》中诗人选定了理想的情人,刻画了一个渴望爱情青年的形象。第八首《如果花朵知晓》中有大量的颤音伴奏,暗示着诗人的烦躁情绪,但看着地上的花朵、歌唱的夜莺、天上的星星,但愿能获得安慰,然而结果并非所想。最后一句“我心底的裂痕”情感强烈,多愁善感的诗人爆发了内心的情绪。第十六首《旧日邪恶的歌谣》中诗人决心彻底地摆脱痛苦,把爱情和痛苦统统装进棺材,用十二个巨人抬着,抛入海底。这首歌曲庄严、有气势,旋律起伏比较大,整个节奏给歌曲增加了严峻的色彩。最后一大段钢琴的尾奏描写大海淹没了棺材,仿佛爱情也随之沉到海底。
二、汲取民族艺术特色
艺术歌曲的创作以德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基础,鲜明地表现出德国音乐的民族性,反映了德国民族的风格特点。舒曼创作灵感的来源一方面是从民歌和民间舞曲,另一方面是从人民日常生活中找寻灵感。如歌曲《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就吸收了民谣、乡村歌曲、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显示了他对德国艺术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不少喜欢和关注南枫诗歌的读者已经习惯地等候南枫的新作品,期盼南枫不断地为读者奉献新作。
从2002年南枫出版第一部作品《爱・COM》后,南枫已经连续出版了3部作品,第4部作品目前正筹备出版。以爱情为主题的南枫作品,形成了其诗歌特色,歌颂爱情真谛,成就了南枫作品在读者心中的美好旋律。读者关注南枫,热爱南枫作品,无疑是南枫作品补养了当代人爱情观的营养不良。也满足了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渴望,从而让读者在迷惘中找到了爱情的审美尺度。南枫宣扬爱情观念,诗咏大爱成为当今诗坛乃至文坛的传说。
正因此,南枫受到当代文坛褒奖。
2005年11月5日,第世界诗人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诗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分会。在会上颁发了一项特殊荣誉:向青年诗人南枫授予了“桂冠文学家”称号,轰动了中国诗坛。这是世界诗人桂冠联盟首次向中国大陆诗人颁发的此项奖励。也是该组织对有文学贡献的作家、诗人的最高奖励,该组织很少颁发这样的奖励。
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诗人大会组织和40余位著名诗人、引领中国诗坛潮流的30余位国内著名诗人,以及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南枫继2002年出版中国首部爱情摄影诗集《爱・COM》。2003年出版歌颂抗击非典英雄的爱情摄影诗集《爱・Angel》之后,2005出版的《爱・NET》是他的第三部爱情摄影诗集。至此,南枫仅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歌3部曲。以诗歌形式歌颂永恒爱情,用诗歌呼唤着人们对爱情的良知,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南枫的爱情摄影诗集,因为撕心裂肺般地表达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被喻为中国诗坛的“廊桥遗梦”,引起了诗坛的极大关注。
《爱・NET》是一部描写和抒发爱情感悟的作品,这部诗集没有出版时。就已经被拍摄制作成诗歌电视艺术片,进行了探索性的电视与诗歌艺术结合尝试,2004年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岁月如歌”栏目播出。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的真情朗诵,使得这部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时在诗歌爱好者中产生极大影响。
2004年1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和《诗刊》社,为南枫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对南枫作品和南枫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南枫诗歌运用的影像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时尚化特点,具有全新的视觉,南枫为中国当代时尚化诗人。
【摘 要】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未完成的小说着重展现爱情与诗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小说更多的是凭借象征浪漫主义的“蓝花”而闻名于世(国内至今还没有译介)。小说主要由对话和内心思考两部分构成,全书中没有多少情节性很强的内容,而更专注于对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的描写。本文试图从小说的第一部分出发,追踪海因里希的诗人成长之路,着重分析海因里希的爱情经历在此过程中的影响。
【关键词】爱情与诗歌 对话与内心思考 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德国浪漫主义反讽研究”(项目编号:09XWA04);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c研究基地项目“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反讽”(项目编号:12JZ030)。
诗人气质的最初显现
诺瓦利斯的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未完成的小说着重展现爱情与诗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诺瓦利斯在1800年2月23日给蒂克的信中写到:“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在第一部分中作为诗人成熟,在第二部分中成圣。”[1]
小说第一部分“期待”的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在与世界隔离的单纯环境下成长,小说开始时他刚好20岁,还从未离开过埃申纳赫。他从未读过一首诗,也没有听说过诗人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从多愁善感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带着他开始返回她的故乡奥格斯堡的旅行,和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些相熟的商人,他们的目的地也是那座南德的商业城市。同别人的谈话、交往和与新生活领域的接触使海因里希对世界有了了解。“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看到了两条获得人类历史知识的道路。其中一条路艰难又看不到尽头,伴有无数转弯,这就是体验之路;另外一条路几乎只是一跃,这就是内心观察之路。”[2]海因里希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内心观察之路,他主要是通过别人的讲述来了解世界。
在海因里希还躺在家里遐想的时候,他就知道:“远方有我所有的愿望。但是,我看见蓝花发现了我。它在我的感觉里,从没停过,而且,我不能以别的方式写作和思想。”(第9页,第9-12行)他已经意识到了,他的状态既新奇又特别,但他不知道怎样描述它,也还没有能力为它命名。“我甚至还不能谈及我的奇妙状态。”海因里希还有好多不知道的话语(第9页,第32-33行),这表明,他内心深处已经有了诗人的气质。他善于幻想、酷爱遐思,而且还就自己的梦作出种种思考(第14页,第8-12行),这都与诗人的特质有些关系。[3]
当然,他的诗人气质十分明显,就连通常被视为市井俗人的商人们都发现了:“我们认为,您有诗人的特质。”(第25页,第14行)海因里希可以流利地讲述自己的感受,还能找到精确的表达和合适的类比。“您还有偏向神奇的倾向,这正是诗人的元素。”(第25页,第17-18行)初次见面的妇女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更高世界的居民”(第50页,第30-31行),即他属于诗歌王国。来自波斯(诺瓦利斯时代公认的诗歌起源地[4])的楚丽玛(Zulima)觉得海因里希和自己的一个哥哥长相相似,而那个哥哥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诗人(第57页,第10行);这也就是说,海因里希也会成为一个诗人。叙述者甚至有一次按捺不住了,亲自跳出来讲:“海因里希生性注定要成为诗人。”(第94页,第31行)在隐居在山洞里的老人那儿,海因里希在一本用普罗旺斯语[5]写成的书里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吉他躺在他的臂腕里,侯爵夫人递给他一个花环。”(第91页,第13-14行)吉他和花环象征着他以后的身份:诗人和歌者。
六年级第六单元活动的开展利于学生们深入了解课程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第六单元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范文一:六年级第六单元活动总结
在学习了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后,我收获了许多。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不断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等许多伟大的诗人,国外也有许多诗人,如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为各国人民传诵。
在《诗海拾贝》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景物风光的古诗,它们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格外明亮,充满了灵性。这些景色仿佛已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你看,它们多美啊!
接着我们还学习了《与诗同行》。我有机会阅读著名作家金波的诗歌《我们去看海》。作者的那种热爱大海的表现跃然纸上。看完后,也使我不禁对大海有了一种追求与向往。《致老鼠》中,作者并不觉得老鼠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反而把它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并提出了希望老鼠与猫成为好朋友的强烈愿望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还举行了一场诗歌朗诵会。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同学们欣赏到好的诗歌,还能给予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学们陆续上讲台朗诵诗歌,他们抑扬顿挫地读着,有声有色地读着,津津有味地读着。每一首诗都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优美,那么的富有韵味。不过,这其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些同学准备得不够充分,上台朗诵时断断续续的,而且时间也不够长
我们还制作了手抄报,收集了一些诗歌。我还知道了诗歌按题材分,可以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自由诗、格律诗和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