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语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案例

摘 要:《我的空中楼阁》是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集中节选出来,本文描写了小屋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小屋的描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学习时需要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从而把握散文的主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案例

一、导入

《我的空中楼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台湾出版),其作者是李乐薇,台湾的当代作家,其擅长散文的撰写,文笔清新、风格融合、语言优美、温婉含蓄。

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那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空中楼阁是什么样子的呢?难道是建立在空中的楼房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作者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空中楼阁的具体情况。

二、正课

1.走进课文

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全文阅读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中语文教案

一、导入课文:

在解读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起了张晓凤的一段文字——《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全文阅读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情景相生、亦虚亦实,隐显相衬的抒情散文。《我》在处理情和景的关系时,注意把它们置于和其他景物的联系之中,“小屋”不是孤立的小屋;而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小屋;从而愈显出小屋独具的美。吴乔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我》这篇散文也是如此,写“空中楼阁”正是为了抒发作者憧憬美好事物的真情实感,多以“情乐”为主宰,所以文中充满了“乐景”。

1、关于情与景的关系,古人和外国著名作家有许多真知灼见,略举一二做为我们阅读赏析诗与文的借鉴:

刘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姜白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范晞文:“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触而莫分也。”

谢榛:“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夫情景有异同,模写有难易,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景多则堆垛,情多则暗弱,大家无此失矣。”李渔:“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家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王夫之:“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情景者,文章之辅车也。故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研,独景则滞。”田同之:“词中情景不可太分,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况周颐:“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

全文阅读

楚文化元素在归元寺圆通阁建筑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具有独树一帜的南国特色的楚文化建筑被人们所称赞。本文以归元寺圆通阁建筑中所融入的楚文化元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楚国建筑元素中的建筑图案、建筑色彩以及建筑文化在圆通阁建筑中的传承与运用,对楚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和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运用价值。

【关键词】楚文化元素;归元寺;圆通阁;传统文化

1、楚文化元素的概括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从著名词人屈原的诗词中,我们明白楚文化及楚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内涵。研究楚文化元素在归元寺圆通阁建筑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人们深入了解楚文化对圆通阁建筑特色的影响,更能使人们对归元寺圆通阁建筑特色有深刻的理解。

1.1楚文化元素之图案

较好的实用性和装饰性使楚文化元素的图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最早的楚文化元素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是没有图案记录的,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壁画的形式。早期的楚文化壁画展示了楚文化图案丰富的想象,内容多为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充分展示个性与自由、积极入世、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等。楚国的先民起初以凤为图腾,他们认为凤是至真、真纯、至善的神鸟。因此,楚文化鼎盛时期的建筑装饰多以凤纹为主。

1.2楚文化元素之色彩

楚国先人都比较钟爱朱色,有“尚赤”之说,来自远古的图腾观念,也是对火神的一种崇拜之意。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在站国楚漆器艺术中,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主题基调,在加上五彩色,使图案深邃悠远又五彩斑斓。楚国人在图案的色彩处理方式上,不受约束,注重追求色彩板块对比。楚国图案在色彩表现形式上寻求艺术美,其倡导超越静观的事物,超越视觉的审美效果,把头脑里面想象的东西创造出来成为现实。

全文阅读

中国古代佛塔形制的历时性特征成因研究

“塔”这种建筑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的。中国的佛教是在东汉初年传入,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佛教就中国化了。从而佛塔这种建筑在中国本土化了。佛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时期。两汉、三国、西晋时期为佛塔建筑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唐、宋、辽、金时期为佛塔建筑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元、明、清朝时期佛塔建筑发展的第三阶段。

一、中国佛塔的起源

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同时作为佛教中的圣物佛塔也传入了中国,也就是印度的佛塔(堵坡)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磨合,不断融洽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建筑文化,最终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佛塔建筑。例如,印度佛塔中的半圆坟冢式的佛图,没有中国高大的木结构宫殿、楼阁那种令人生畏的形象,显示出暗淡形象,没有特出佛教的威严。因此,佛塔传入中国后,就被中国的建筑师运用中国的建筑技术将其艺术化,从而形成了逐渐形成了现在保存的佛塔建筑。

东汉初年,中郎将蔡、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被汉明帝派遣到西域求佛。他们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将天竺大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僧人带来到中原,并将佛经卷用白马驮到洛阳。汉明帝亲自出城迎接他们,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面建了一座白马寺。在白马寺建成后不久,又敕令兴建“浮图”在寺的中心,称其为“齐云”,横绕在廊房四周。该寺为大方木构的塔,在唐朝重建,在金代维修,此塔为我国的第一座塔。不久后的三国时期,笮融参照古印度和西域佛寺的形制在徐州建造浮屠祠,佛塔在该祠的布局中心。这样,佛塔的形制与中国古典的楼阁融洽在一起,“上悬铜九重,下为重楼阁道”。这种在一座多层的楼阁顶上装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的塔建筑,也就是中国楼阁式塔的开始。

二、两汉、三国、西晋时期――佛塔的本土化

(一)两汉时期形成楼阁式塔

楼阁在佛教未有传入中国之前,已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气势最雄伟高大的建筑类型,早已存在了多层的高大楼阁。古代印度堵坡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技术文化融洽在一起,产生新的建筑是楼阁式塔。塔的下面是重楼,上面是累金盘,这是它的典型的造型特点。

由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从思想上进一步控制农民群众,从而大力兴建佛塔。而佛教最神圣的东西是佛祖的舍利身骨,它是被埋葬在佛塔(堵坡)内,而在中国,印度的佛塔(堵坡)是没有高大显赫的形象,远远比不上中国的楼阁。而中国的实权人物历来都是把高楼杰阁作为夸耀豪华的建筑,并认为仙人就是在高楼杰阁里居住。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曾经修建的高楼来迎接仙人;在当时中国人认为佛比仙人还要高一层次,认为佛的能力比神仙的要高,因此用来埋葬佛祖圣物的建筑不能比迎接神仙的差;由于生产力的原因,古代修建的高楼不多,但作为弘扬佛教的圣物,统治阶级为了增强其神秘感、能使人望而惊异,拉近天上的神仙距离愿望,从而将佛塔建造得很高,楼阁塔式塔就这样应运而生。这就是堵坡与阁楼建筑相结合的主要原因。

全文阅读

将天文呈现表盘需超凡复杂的技艺

今年SIHH上,江诗丹顿了数款精湛时计,其中既有汇聚23项天文复杂功能的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Celestia Astronomical天体超卓复杂3600腕表,又有创新应用装饰工艺的Metiers d’Art 术大师系列Copernicus celestial spheres 哥白尼天体球2460 RT腕表,品牌向时计爱好者展现了高级制表的无限可能,自去年推出惊世作品参考编号57260之后,江诗丹顿再推‘阁楼工匠’系列作品,并为尊贵客户提供了全面多样的选择。

天文和地理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它们是时间测量的基础,呈现在腕表之上却又需要超凡复杂的技艺。今年的SIHH上,一款独一无二的双面表盘阁楼工匠天体超卓复杂3600腕表,令人叹为观止。它将天文学与制表艺术的完美结合跃然呈现于这款白金杰作之上。时计正反两面的表盘上汇聚23 项天文复杂功能,具备三种不同的时间读取模式―― 标准时、太阳时和恒星时――每种模式对应独立的轮系。作为精湛复杂制表工艺的至高象征,这枚全新的完全集成式机芯由514个零件组成,厚度仅为8.7毫米,6个发条盒则确保了整整3周的自行运转。

此外,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每年都是重头戏,今年从安德烈亚斯・塞拉里乌斯绘制的哥白尼天体地图中汲取灵感,采用多种珐琅工艺。以内填大明火珐琅工艺制成地球,以金质基底上的星空图为背景,饰以柔和色调的珐琅釉。表盘外圈饰有12星座图案,以珐琅彩绘制成。第二款表盘从巴洛克风格中汲取美学灵感,采用手工雕刻而成。12星座图案在白金盘上交织相错。第三款表盘的装饰融汇了多项新颖的技术。手工雕刻的地球,手绘的午夜蓝下层表盘覆以背面饰有雕刻的透明蓝宝石水晶。运用创新激光雕刻技术绘制了星座图案轮廓。三款腕表均彰显了江诗丹顿卓越的创新设计与制表工艺。

今年,江诗丹顿在复杂创新上还有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Symphonia Grande Sonnerie交响乐大自鸣1860。其复杂精致的机械结构在多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如三种报时模式选择――大自鸣、小自鸣和静音――通过一项前所未见的原创设计所实现:透过将表圈旋转30度作调校,表圈上有一个刻度指向表壳侧面所雕刻的报时模式标识――PS、GS和SIL。三问功能则通过位于3点钟位置的表冠按钮启动。顺时针方向旋转滚花大表冠为机芯上链,逆时针旋转则可为报时机构增加动力。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江诗丹顿产品研发部艺术总监Christian Selmoni

Q:今年江诗丹顿推出的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以哥白尼命名,为什么要选择哥白尼?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这个理论在当时惊世骇俗,尤其不能让坚持“地心说”的罗马教廷容忍。罗马教廷不断迫害哥白尼,而哥白尼不畏强权仍坚持真理。因此,我们以哥白尼命名来向这位勇敢的科学家致敬。

Q:有哪些东方技艺会融入到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 艺术大师系列中去?

全文阅读

情感先行易共鸣

摘 要: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长期来一直雄踞于普高教材和职高教材的散文单元,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重要程度。然而在浏览众多语文教师对此美文的施教过程和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时,总觉语文教师对文本处理得过于仓促――直奔知识点的输理和点拨,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文本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情感价值和审美体验,这是一大缺失。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出发点,呼吁全体语文施教者在施教过程中真正关注、引导学生注重与作者情感层面上的共鸣,真正在情感共鸣中自然顺畅地获取文本所具有的知识点。

关键词: 《我的空中楼阁》 文本施教 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以其欢畅清新的文风,溢满愉悦的幸福感觉,而令人心醉神往,爱不释手。相信,这正是令此文一直雄踞于散文单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所在。如此情形,起码也有十几年时间了,此文能被众多教育学者、专家如此欣赏推崇,历时长久而不衰,足可看出其美学价值、教育价值的深远。

一读此文,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喜欢上它,这种感觉是油然而生且情不自禁的。特别是文本中作者所倾泻出的对小屋的喜爱感及小屋给予作者的幸福感,更让人钦羡不已。一个简单甚至简陋的普通小屋,竟给人带来如痴如醉的狂喜,这在繁华尘世中,似乎并不是一个小屋所能完全给予和成全的。这种不经意间获得的纯真幸福是如此难能可贵,让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这小屋,与唐代刘禹锡笔下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有着类似功效,但其中的差别更是显而易见:李乐薇之“小屋”,是天然的真切使然,是原生态的完美呈现;而刘禹锡之“陋室”,虽有清幽、雅人、怡性之功效,但多了人为的高洁、清雅、傲气之痕。两者相权,可见,那自然的小屋少了装饰与雕琢,品位反而更拔一筹了。

小屋很怡人,小屋很美丽,可是在把如此倾心动人的文本教授给学生,让这美丽和幸福无限扩大、帮助学生体悟作者为何有这般感受时,我们常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往往深感效果不佳。换言之,一个充满愉悦幸福的文本,通过我们的传授指点后,那当中的美好韵味就会荡然无存、消蚀殆尽,而空留干涩无味,这实在是我们所预料不及的。这样的状况,值得我们沉思再三。

经过反复思索和揣摩,问题应该出在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语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重在对个人审美体验和情感熏染的拔高升华上,同时也兼顾到知识、技能的累积和教导。而在这个文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出现“知行”分离现象:在理智上极欲传达那种爱得深沉的美学享受和体验,而实际教学中却把它肢解成了对文本中所含知识点的清点、传授和教导,用这样南辕北辙的方式共享作者所传达的曼妙情感,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终究只会让学生索然寡味,逃脱不了知识点的增加、累积、拓展、延伸模式,难怪学生看文本津津有味,学文本了然无趣。

全文阅读

独特的皇家寺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在河北承德,有一座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从避暑山庄向东望去,在武烈河东的山岗上,坐落着一座独特的皇家寺庙,名叫普乐寺。

普乐寺建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坐东面西,依山就势,前半部分布局是典型的汉式佛寺建筑风格,包括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即胜因殿和慧力殿)、大雄宝殿(即宗印殿),后半部分则采用藏传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建造了一个砖石砌筑的三层方形高台——“阇城”,阇城的中心为旭光阁。

何谓之“阇城”?《尔雅·释言》云:“阇,台也。”《尔雅·释宫》曰:“阇,谓之台”。事实上,阇城是一座蕴涵深刻密教教义理论思想的“曼荼罗”实体。“曼荼罗”,汉译为“坛”,是密宗教徒修密法受戒灌顶之所,其意佛法聚集,“轮圆具足”,曼荼罗是密教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有固定的仪轨,而这些规制都蕴涵不同的宗教思想。

普乐寺阇城为石砌方台,台高7.2米,分为三层,外层墙内原有一圈廊房(现已不存)。外层中间为高台,四面正中辟拱门,其中东、西拱门内左右有石阶可到达中间一层,而南、北拱门为深龛。东门上刻“须弥臻胜”石匾,意为须弥山是极乐圣地;西门上刻“舍卫现祥”石匾,意为这里和舍卫国(佛居圣地之一)一样,呈现出吉祥的景象。按照曼荼罗的仪轨,四门是毗卢遮那派生出的“金刚钩、为四摄使者”。东门由金刚钩把守,西门由金刚锁把守,南门由金刚铃把守,北门由金刚索把守。钩是一种武器,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也;锁是防御措施;铃用于侦察动静;索是武器,又可缚住来侵者。

沿东西拱门内的石阶登上二层,出口处建三间卷棚风雨亭。第二层高8米,长宽约为44.4米,为正方形石台。台上砌雉堞,城台四周环布琉璃喇嘛塔八座,其中四角的四座形状相同,为白色,四面中间四座塔,颜色各异,正东为黑色,正西为紫色,正南为黄色,正北为蓝色。这五种颜色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五行”(地、水、火、风、空)。这八座塔塔身上的图案,叫做“朗久旺丹”,意思是十种自在之权。将每一种自在缩写成一个字,把十个字写成一个梵文字母,填上各种颜色,就成为了这个美丽的装饰图案。

二层台正中又砌石台,同样四面正中设门,其中东、西二门为深龛,南、北拱门向东折有石级可登三层石台,出口处也设有风雨亭。三层石台长宽约32.8米,高6.6米,台顶四周环以石栏杆。正中是阇城中的核心建筑,也是普乐寺的标志性建筑——旭光阁。

旭光阁平面为圆形,直径21米,高24米,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檐柱、金柱各12根,环列为两圈同心圆。内檐圆形天花上置圆形蟠龙藻井,它的藻井是承德外八庙中最精美的一处,采用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层层内收而成,全部作贴金处理,铺陈华丽,尽显皇家气派。

全文阅读

古代藏书楼防火及其对现代图书馆的参考价值

【摘要】我国古代藏书楼在防火上有许多优秀设计和丰富经验,对现代图书馆防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藏书楼 图书馆 防火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无数私人和官方的藏书楼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代藏书楼最大的厄运是火灾,许多公私藏书都毁于大火,因此也出现了以天一阁为典范的注重防火的藏书楼,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

一、古代藏书楼防火

(1)设计理念。古代藏书楼从开始就注重防火,首先表现在命名和建筑设计上。明代范钦私家藏书楼名为天一阁,其底层为六间分隔,谓之“地六”,顶层六间相通,意为“天一”,建筑物和书橱的数目尺寸俱为六的倍数。这些设计取自汉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一和六这两个数字都具有水的含义,就是为了以水克火。清代为《四库全书》修建南北七阁藏书楼时,也借鉴了这些设计思路和命名方式。

其次表现在谨慎选址上,不管是民间的天一阁,还是皇家的南宋秘书省、清代文渊阁等,皆与居住区保留一定距离,以免被其他地方的火灾波及。另外各藏书楼都靠近水源,便于及时取水救火。

藏书楼在装饰的设计上常常与水有关,也有以水克火之意。如天一阁的建筑物和书橱都绘有水藻、水波纹、水兽、水神等装饰,文渊阁等南北七阁都装饰有水龙纹、水波纹、水兽、水草等,其主色调采用黑色,也是源于黑色在五行中属水,用水来避免火灾。

(2)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易燃的木质结构为主,为此许多注重防火的藏书楼采用砖石等耐火材料修建,特别是建筑技术较为进步的明清时期。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皇史全部采用砖石结构,没有一根木头,清代皇家藏书楼也多采用砖墙和琉璃瓦等防火材料。民间藏书楼中的天一阁整栋墙体使用砖砌,上海书隐楼使用了清晚期中西合璧式的石库门结构,而落成于民国初年的嘉业堂,除使用砖石材料外,还采用了钢筋混凝土、铁皮、玻璃等新式建筑材料来防火。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