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品读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写作文

在品读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写作文,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方法,但从写出本真、写出自我这一点上来说,是绝对立得住脚的。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原生态阅读

所谓“原生态阅读”是学生在接触文本的时候,教师不进行作家生平、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内容的介绍点评,不做阅读提示,不布置阅读思考题目,不出示教学目标,也不让学生借助任何参考书,让学生自己去读、去领悟;并且要求学生读课文时与思、疑同步,做到“读思”结合,要求学生能读出、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疑问,并把它们写下来。一开始学生只能关注材料中的事件,慢慢地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尝试着通过引用文中的部分词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到后期,学生的阅读开始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开始品味精彩、生动的词句,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见解,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原生态阅读”的方法体现了三个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引领。这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是不带功利色彩的,因而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他们的理解不受先入为主的观点制约,所以显得丰富多彩;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因而能够大胆地说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充分发挥文学社的作用

学校文学社活动的形式是这样的:1.定期出版一期小报,板面包括名家作品推荐,优秀作品品读,优秀作文选登,社员习作亮相。2.社员分享自己找到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大家,说出推荐的理由,大家相互评论,选出最好的刊登在小报上。3.面向学校各年级征稿,语文老师把每次作文中优秀的习作选送给文学社,由文学社筛选后连同教师的评语一同刊登。4.老师带领社员阅读优秀作品,共同赏析,分别写出赏析材料,选出优秀的与原文一起刊登。

从学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入手,能欣赏优秀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能读懂其中蕴意深长的词句,作出具体分析;能知道其他学生习作为什么优秀,品出优劣。这样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轻松愉快的,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

三、常怀感恩之心写出真善美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文学研究论文

一、文学研究之审美观

陈先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最为集中探讨来自于其《论再生缘》一文,他认为“再生缘实弹词体中空前之作”。陈先生主要从思想、结构、文词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首先就文章的思想层面而言,陈先生断言:“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陈先生在这里所言及的“自由之思想”,大致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站在新时代立场上反对旧礼教、旧伦理等五四以来的基本理念。陈先生在详细考证了陈端生家世、社会背景、创作历程之后,便被这位女作者自由之思想深深折服,认为陈端生是“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之人也”。此种思想最超越的表现在陈先生看来即是对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纲常伦理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是陈先生一再激赏、折节喟叹陈端生个人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促使陈先生效韩退之“发潜德之幽光”、使再生缘再生的最主要动机。“自由之思想”的第二个层面的内涵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运用一系列的手法把自己诚挚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最大的艺术感染力。以陈先生最为称道的庾信的《哀江南赋》与汪藻的《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这两篇文章为例,他认为这两篇文章“词藻固甚优美”,但其最优秀之处便在于“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于一篇之中,能融化贯彻”。由此不难看出,在陈先生的文学观之中,优美文学的表现首先须是感情真挚,如《哀江南赋》一文,“古今读哀江南赋者众矣,莫不为其所感”。而陈端生本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及本人的际遇所发出的的呼号,更是给作品增添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陈先生提到《再生缘》一书,“哀怨缠绵,令人感动,殊足表现女性阴柔之美”。此外,陈端生于《再生缘》第一七卷第六五回中,“岂是早为今日谶”一语,陈先生在行文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更是屡屡提及,对陈端生所言可谓是感同身受。此外,陈先生在论及元稹诗作中的“悼亡诗”之所以能够哀感动人的原因时,认为“直以韦氏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实之故”。正是因为是真感情、真性情的流露,“遂造诣独绝”。

此外,在陈先生看来除了感情真挚以外,还须把此种真挚的情感“融化贯通”灵活应用方能称之为大家手笔。从陈先生的相关著述中不难看出他所言及的“融化贯通”,大致就是“古典”与“今典”灵活运用。陈先生通过考察古人诗文中有关古典、今典的运用情况,不但使我们对古诗文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在他看来也是创作者创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在《柳如是别传》一书中,陈先生对著作者能够娴熟运用古典、今典更是屡表赞赏,如对时人宋徵舆所作《秋塘曲并序》中的“湘帘此夕亲闻唤,香奁此日重教看。乘槎拟入碧霞宫,因梦向愁红锦段”解读时,他认为,“则让木亦取卧子所梦之意入诗。此梦必为卧子平日或当日舟中与宋氏并其他友朋谈及者。古典今事融会为一,甚为精妙。”在论及柳如是在过访钱谦益半野堂有赠钱诗“江左风流物论雄”及“东山葱岭莫辞从”之语,陈先生认为这两句诗“以牧斋似谢安石,而自比于东山伎。盖牧斋此时以枚卜失意家居,正是候补宰相之资格,与谢太傅居东山时之身份切合也。由此言之,河东君不仅能混合古典今事,融洽无间,且拟人必于其伦,胸中忖度毫厘不爽,上官婉儿玉尺之誉可以当之无愧”。就诗文的结构而言,陈先生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持两种态度。“综观吾国之文学作品,一篇之文,一首之诗,其间结构组织,出于名家之手者,则甚精密,且有系统。然若为集合多篇之文多首之诗而成之巨制,即使出自名家之手,亦不过取多数无系统或各自独立之单篇诗文,汇为一书耳。”由此可见,他对出自名家之手之短篇精制作品的结构非常满意,而对于长篇巨制的结构则不无非议,因其无系统、较枝蔓、无中心之缘故,如陈先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结构评价不高,认为其结构与西方小说想相比不如后者周密。当然在我国长篇巨制之中在结构上亦不乏优秀之作,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等。我们以陈先生论述白居易的“新乐府”为例对其结构进行扼要探析。陈先生在其文学研究巨著《元白诗笺证稿》中对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称新乐府为“文学巨制”,陈先生评价的着眼点就在于新乐府组诗的结构。“五十首之中,以七德舞以下四篇为一组冠其首者,此四篇皆所以陈述祖宗垂戒子孙之意……。其以鵶九剑采诗官二篇居末者,鵶九剑乃总括前四十八篇之作。……其全部组织如是之严,用意如是之密,求之于古今文学中,洵不多见。”

二、文学之文体观

陈先生对文学文体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新文体产生的社会原因及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尤重视不同文体之间内在影响。对此他有具体阐释:“人事有初中后三际(借用摩尼教语)、犹物状有线面体诸形。其演变先后之间,即不为确定之因果,亦必生相互之关系”。对于唐代小说与古文运动之关系陈先生有着精辟论述:“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实最佳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之中坚人物是也”。如韩愈创作的《毛颖传》、元稹创作的《莺莺传》,“毛颖传者,昌黎摹拟史记之文,盖以古文试作小说,而未能甚成功者也。微之莺莺传,则似摹拟左传,亦以古文试作小说,而真能成功者也”。两篇文章皆是当时文章大家模拟古文文体进行小说创作的尝试,此类新文体的的优点在于便于创造,而其特征则尤在文备众体。陈先生在其治学早期曾对佛典深有研究,对佛典与中国文学文体演变之间的关系多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佛教典籍的文体与后世的小说文学的演变有着直接的联系。明清时期盛行的章回体小说,其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以散文为主要形式,杂以诗歌,而弹词则纯然是诗歌与散文相结合。陈先生由于精通佛典,通过详加考察,他认为上述两种文体是由佛经的“长行”与“偈颂”相间的体例演变而来。“后世衍变既久,其散文体中偶杂以诗歌者,遂成今日章回体小说。其保存原式,仍用散文诗歌合体者,则为今日之弹词”。陈先生的论述对我们研究传统小说、弹词等通俗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对佛经传播时所用句式前后变化的分析后,他认为,“其偈颂在六朝时,大抵用五言之体,唐以后则多改用七言。盖吾国语言文字逐渐由短简而趋于长烦,宗教宣传,自以符合当时情状为便,此不待详论者也。”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在句式上亦明显受到佛经句式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便于普及,白居易创作新乐府力求能够适应民众的阅读兴趣及取向,所以与佛曲的句式在传播中之所以由简及繁的演变是由受众的需要一样,白居易新乐府在句式上的变化亦是深受当时民歌之影响自不待言。四、文学研究之比较观比较研究历来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观念和方法。近代以降,一流的学者纷纷借此方法对文学领域的诸问题进行探讨。中西比较在陈先生的文学研究中也不乏其例,但是在中西比较的对象上,陈先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之课程言,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之文学上,或佛敎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及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研究之真谛。”陈先生进一步指出,所有涉及到中西文化比较文体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概念。我们以陈先生用力较多的佛教故事及文学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演变为例,来探讨他在中外比较文学中获得的认识。

维摩诘经本及其故事在印度及中土广为流传,陈先生详细阐释了维摩诘经本在印度及中国传播之情况后认为,“原无眷属之维摩诘,为之造作其祖父及父母妻子女之名字,而与今日通行小说如杨家将之于杨氏,征东征西之于薛氏,所纪内容虽有武事哲理之不同,而其原始流别及变迁孳乳之程序颇复相似。……尝谓吾国小说,大抵为佛教化。六朝维摩经故事之佛典,实皆哲理小说之变相。”陈先生还根据诸佛典及相关作品的记载为我们详细勾勒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妻、流沙河沙和尚等故事演变历程。这为我们了解西游记人物、故事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此外在中外文学对比中,陈先生突出重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对于在盲目的对比中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并由此产生的本末倒置、“认贼作父”的怪诞现象他更是痛斥不已。在陈先生看来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相较,前者最大特点“则为骈词俪语与音韵平仄之配合”,因为这是中国语文的特性所决定,故他一再强调中国语文及文学的独特性及魅力。1932年陈先生受刘文典所托,为清华大学国文科目入学考试出题。借此机会他将自己对中国语文及文学的认知,以一种形式相对简单且又能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学特点的“对对子”这一独特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国文程度。因为在陈先生看来,我国语言学未能充分建立之前,“对对子”最能体现中国语言的独特性。此举在当时引起不少争议,因为在当时中国的语言学界,以《马氏文通》所展现出的运用西方语言学规律来研究中国语文是主流趋势。陈先生对被时人奉为圭臬的西方语言学中所谓普遍之规律的适应性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在他看来,根据一国语言所总结的规律,并不能完全体现另外一种文字的特征。故陈先生对当日中国语文界以印欧语系之文法来解读汉语之文法这一取向深恶痛绝,认为这是“认贼作父、自乱宗统”,属于盲目对比的“格义”之作。而对偶恰是中国语文特性之所在,由此我们就不难领会陈先生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国文程度之良苦用心了。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其文学史研究亦有着鲜明的史学特色,从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解读到对作者生平思想的介绍,从对文学作品的品读到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比较,贯穿于其中一点便是深具历史的观念,正是在此观念的指引之下,陈先生为我们廓清了文学研究领域的诸多迷雾和障碍。不但对古代文学这一学科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陈先生深邃而又丰富的人文世界的认知。

作者:郭士礼 单位: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全文阅读

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与文化传播

[摘 要] 大众对精神文明要求日益提高,文化传播速度随之加快,传播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的传播与发扬离不开传播媒介,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传媒、电视广告等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其中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更为灵活,发展更为迅速。中西文化背景下二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本文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为例,以文化传播为视角,从二者的性质、受众、评价标准等方面比较其异同。

[关键词] 文化传播;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异同

面向新的世纪,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国家软实力,即文化实力的竞争。西方国家对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功夫、针灸、刮痧等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我国,圣诞节、感恩节、肯德基等西方产物也随处可见,究其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国家逐步尊重并认可对方的文化,其中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为推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一直奉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在积极引进西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同时,大力提倡并引导本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全球刮起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殊荣都是很好的例证。

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可看作是文化艺术。人们需要文化艺术,是因为文化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代中国,民众物质文化水平已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文化通过自身所存在的审美价值来感染人,启迪人,对人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对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发生作用。[1]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对推广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经典小说《红楼梦》,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贾府的大观园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红楼梦》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没落时期的一个缩影,让读者看到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封建王朝必然灭亡的客观发展规律。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缩影,使读者和观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故事梗概,理解作者或是影视编剧的表达意图。

二、文化视角下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异同比较

(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相似处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艾・菲兹利埃在《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一文中说,“不要忘记文学文化与电影文化极为相近;譬如,与哲学文学相比,两者要接近得多。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文学始终就需要解决与电影面临的几乎相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叙事艺术的问题。”[2]弗雷里赫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这个说法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了。[3]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声誉

[摘要]文学作品声誉之显晦是如何可能的?这需追本溯源。文学作品是沉默的,是接受者让它开口说话,其意义内容是接受者诠释的成果。作品的命运是理解中的命运,而接受者的理解一方面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为批评大家所引导。因而,“理解”是相对的,前人对作品的理解不是我们的障碍,相反,还为我们的理解提供了资源。文学研究应有接受史的视角,即探寻各种理解之间的意义联系,发见真正有艺术生命的作品。

[关键词]显晦;本义;接受者;接受史

Abstract:Howdidthelightandshadeinprestigeofliteraryworkcomeintobeing?Thisquestionneedstrackingbacktoitsroot.Theliteraryworkissilent,butreceiversmakeitspeak.Thereceiversgivemeaningstoliterarywork,sothedestinyofliteraryworkisdecidedbyreceiver’sexplanation.Generallyspeaking,thetastesofageandcritic’sopinionsmayinfluencereceiver’sexplanation.Therefore,comprehensionisrelative,andformerexplanationsontheliteraryworkarenotourbarrierincomprehendingthem.Onthecontrary,itprovidesuswithresourcesforcomprehension.Thus,literaryresearchshouldhavethevisualangleofreceptionhistory:searchingthemeaningconnectionbetweenallkindsofcomprehensionsanddiggingouttheliteraryworkwhichreallyhavetheartlife.

Keywords:lightandshade;originalmeaning;receiver;receptionhistory

“显晦”一词在本文中指的是文学作品声誉地位的浮沉、升降,与钱钟书先生所论词义大抵相等。在《谈艺录》中,钱先生有一篇著名的个案研究——《陶渊明诗的显晦》,该文详细地考察了陶诗之声名由晦到显的历史过程。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及唐代这几百年间一直默默无闻,未曾被时代接受,而历宋以后,陶之诗名方大显于天下[1]。这是文学史上一个常见且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位作家,当时或广为传诵,几令洛阳纸贵,然其后却可能由热变冷,受人讥笑。反之,当时或湮没无闻,或斥责不绝,几百年后被人重新发现时却称赞有加,声誉日隆。本文正是受钱文之启发,试图对文学作品声誉之显晦这一历史现象作一初步的理论思考,进而借“显晦”问题的思考来展望新的文学研究路向。

理解是评价的基础,故而探寻作品声誉显晦这一问题必然要从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开始。文学作品是否存有一“本义”?对此问题,自古而今聚讼纷纭,见解繁多。传统的文学研究作为一种客观主义阐释学的思维模式,一直是追寻作品“本义”的。在传统研究中,这“本义”要么是作者之原意的复原,要么是作品深层意义的挖掘,前者如十九世纪的传记研究,后者则有二十世纪兴起的新批评派,等等。然而,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历史主义阐释学兴起之后——特别是接受美学的风行,人们对作品之“本义”渐渐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如霍拉勃所说:“我们决不可能像传统批评相信的那样去复述一首诗或‘接近’于它的本意,我们最多只能构成另一首诗,甚至这种系统的再阐述也总是一种对原诗的曲解。”[2]

事实也是如此,只要对文学创作的过程作切实的考察,便可发现对作品“本义”孜孜以求的研究是存在问题的。尽管作者创作有其创作意图,常借之以表达一己情思,然而,作者创作之原意并不等同于作品本身,作品也决不能化约为作者之原意。作者对读者不能理解自己也是无可奈何的,赫尔德(S.G.Herder)曾用伟人不求回报的胸怀来鼓励歌德努力创作:“Voluit!Quiescit(拉丁文:他愿意这样!现在他安息了)!”[3]这种特属于作者的慷慨实际上是不得已的事:作品一经产生,已然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符号结构,而作者也只能卸下重担,安然地消歇了。读者每次阅读直接面对的是文本本身,从中感发联想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解读。“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4],这层意思,艾略特(T.S.Eliot)论述得非常好:“一首诗对不同的读者或许是有非常不同的意蕴,而且所有这些意蕴大概也与作者原意不符。读者的阐释也许不同于作者,但同样正确有效——甚至会更好。一首诗所包含的意蕴比作者意识到的丰富。”[5]作者之原意未必是超越所有对作品的理解之上的唯一正确的解读。

全文阅读

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偏失

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作品写作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也是选录外国文学作品最大的教学重点。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讲解较少,学生理解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对写作背景不了解,难免在理解上有偏差,不能达到原本的教学效果。中外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不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学生在学习上也会有较大难度。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述了很多的宫廷舞会和成年男子之间的决斗,这与中国同时期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教师讲解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再如在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演讲的背景是在美国黑人奴隶运动的背景下,教师如果不能对这一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明确的讲解,学生对作品中的鼓励性和激励性的言语理解就不透彻,选录这篇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缺失就容易造成教学效果的折扣。

(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由于在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不要求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史,所以很多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不重视,而且在学习中没有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是很大的阻力。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重点停留在可能会考试的内容上,这种学习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误区。例如,学生都知道在考试中可能会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生平以及流派有考核,学生在学习时就把作者和流派作为学习重点,对文学作品中表述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高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在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之前一定要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先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地为学生扩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注重对比外国的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者之间的异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习惯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在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例如《辛德勒名单》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都能体现出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述烘托心理活动。通过对比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达到教学目标。另外,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中还应该突出外国作家的写作风格,比如讲解莎士比亚的美妙诗句、欧亨利的意外结局、惠特曼的热情奔放的情感等等,增加学生的文学涵养,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

全文阅读

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

【摘要】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文学作品教学因而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教出“文学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文学味道;文学视角解读;文学方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51-02

【作者简介】吴建英,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江苏海门,226100)校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潜心“情意课堂”的探索,“情意课堂教学范式及情意课程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说明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珍贵的价值”(朱自强语)。的确,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激发他们亲近母语的热情;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独特性,又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审美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能激荡学生心灵,提升品性人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者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把重心放在字、词、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上。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作品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久而久之,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问题1:如何从文学的视角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首先,要关注文体风格,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例如: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美以及诗人情感,童话教学的重点则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等。其次,要着眼表达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典范、优美,蕴含丰富的表达艺术。解读时,着眼表达特色,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再次,要揣摩语言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就是语言细节。细节是具体描写环境、刻画性格、展示情节的最小组成单位,可能是一个标点、一个字词或一个句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细节去探寻细节后的“秘密”、细节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最后,要联系作者背景。文学作品是作者基于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内心倾诉。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现实的读者与彼时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涉的过程,是对时代背景下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联系创作背景,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和收获的程度。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

摘 要: 文学修辞学是继功能修辞学之后俄语修辞研究中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Н.М.Шанский所著的《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一书涵盖了语文学分析文学作品的原则、方法。本文对《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一书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摘要: 文学作品 作者形象 词汇―语义 结构―句法 言语类型

一、语文分析的原则

篇章的语文学分析(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текста)是集语言学、修辞学、文学、诗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分析,也就是说,文本的语文学分析是在文化、历史、文学框架内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原则是:其一,文学语言随着俄语标准语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其二,表达层面的结构单位具有信息性。

二、作者形象

文学篇章是介于读者与作者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在文本中会直接反映作者的世界观和美学风格。在文本中除了作家、文本、读者外,经常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形象。作者和作者形象是有区别的。作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写作、出版作品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过了一段时间作者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表达方式,作品已不属于他自己。读者不知道作者观点的变化,而只是习惯性地认为一个具体的人的观点被反映在文本中。语文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认为,无论哪个作家在自己不同的作品中都会反映各种政治和审美观点。尽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反映的周围世界是直接的、主观的,但是并不完全都是这样。

作家以尽可能的形式表现所看到的周围世界,试图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思想、感觉。文学作品的建构在于作家对复杂的、多层次性抽象现实的描述。作家在美学接受角度变换词汇,以被描述者个体的名义进行叙述,作者赋予了这个个体道德与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称此为作者形象,个体决定最高道德标准,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点,人类以此为工具选择美。

文学篇章的作者形象是组织基础,表现在思想美学、语言美学层面。传统的复杂的现实评价美学规范、选择与组织语言手段和言语的应用,这些在文学作品中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分析文学作品的重点在于确定、发现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可以准确地说,作者建构的艺术是文学现实或言语现实,只有在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的条件下,读者才能理解和接收作者的思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读者的想象中构建作者提出的艺术现实。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儿童文学论文

一、纯粹与超越

儿童作品中的小动物经常作为儿童的化身在故事中担任角色。小读者可以在这些拟人化的小动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动物文学既是文学,就不免带上‘人学’的成分,带上了浓淡不等的寓意性”[5](P8)。作家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教给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勇敢、自信、友爱等正能量。在林良先生的《给史努比的信》中,小狗史努比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需要别人的照顾和注意,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在这篇文章中,林良先生就将小狗史努比当成是一个小孩子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向他表达大家对他的爱,以及对他的缺点进行批评。史努比将绿地拔得寸草不生,将木瓜树的叶子摘光,将盆栽毁坏,而林良先生谆谆教导这调皮的小狗“我们把‘爱’跟‘惜’当做同一个观念来看待,爱他,就要惜他”。[3](P15)在林良先生的作品《从水牛到铁牛》中,水牛不仅仅是农民在田地里耕作的帮手,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爷爷从前种田,过的是‘一个人,一条牛’的艰苦日子,现代农人种田,过的是一个人管理许多机器的日子”。[6](P25)作为动物的牛,曾经是作为大力士般重要的存在,拉犁、拉耙、拉耖,是农家搬运东西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如今却渐渐被耕耘机、曳引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工业文明的产物所替代。水牛这一种动物,在文中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界生物,更是作为原始手工文明的代表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代表的“铁牛”做对比,体现的是人类历史的前进。很多作家都写过动物,老舍的《猫》,梁实秋的《鸟》,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将他们当作宠物或将自己当作动物,他们笔下的动物与林良先生为儿童创作的动物都不相同。林良笔下的动物角色们都生动可爱,保持着它们自然的形态,这首先源于作家对动物的仔细观察,而这观察之中,又饱含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林良说,他当初创作《我要一个家》,主要的动机就是来自对流浪狗的同情。“他长得并不好看,有一个大脑门儿,脸是瘦长的。两只大眼睛,像近视眼那样的露出茫然的神色。最忙的是头顶上那两根触须,挥动不停,几乎没有一秒钟的休息。六条细腿,不知道是按什么样顺序,踩动不停。他带着卡通式的匆忙,紧张的探索前进,像一只鼻子挨着地找路回家的狗。”[3](P30)(《蚂蚁军团》)细致地描写,形象的比喻,虽然作者对蚂蚁的感情从感兴趣到极端的人类主义者再到后来的感觉美好,少年时代的淘气已经被如今思想的成熟所替代。如上引文中作者是以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所以这正是思想转变后的观察。面对成年后的自己,“鸽子并不受惊气氛,不在意我在它们的群中散步。我仿佛觉得自己也是一只鸽子”。[4](P150)(《每天与鸽子海鸥约会》)作者喜欢这种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状态,除了鸽子,作者还提到了乌鸦、松鼠等,人和动物之间“互信”的关系,让人感到美好,“人类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乡亲’”。在他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他喜爱他们,听鸟儿的歌唱,分析小狗的话语,并以平等的身份对他们讲话,给他们写信。

二、浅语与人生

浅语,是林良先生一直坚持的写作特点。他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用艺术技巧处理过的“浅浅的文字”创作而成的。林良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浅语的艺术”,简单易懂的语言让人读来仿佛是幼时的我们在听爸爸讲话,而在这些话中,又传递着最真挚的道理。“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写作的。它的特质之一是运用儿童所熟悉的真实语言来写。”[7](P33)在《给史努比的信》的开头这样写道“‘汪汪,汪汪汪,汪,汪汪’,算了我不会用你的语言写信,还是用我的语言来写方便些”。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总是尝试用动物自己的语言来与动物对话,而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仿照小孩子的方式对小狗讲话。表面来看,是作者试图用小狗的语言同小狗交谈,而另一层面来看,他这正是用儿童的思维,用儿童熟悉的语言来创作的。“一切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浅语’打底的。”如果作家一直通篇以浅语写作,其他没有任何可以创新,那文章就显得浅显,而“作品所以能发出光辉,主要的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多采多姿的文学技巧。”[7](P40)林良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小读者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就是他将‘浅语’化为艺术,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艺术品。林良将生活的道理,人生的哲理蕴含在这些‘浅语’之中,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语言里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他笔下的小动物们也成为小读者的人生导师,向他们传递道理。在《孔雀是不妒忌的》一封信中,林良爸爸对女儿说,“一个发现了自己的人,就能有自信。他不妒忌,而且像孔雀一样,深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8](P87)他用女儿生活中的事同孔雀联系在一起,孔雀成为自信的代言人,道理浅显易懂而又使读者印象深刻。浅语的罗列容易使文章浅显,而只讲道理又容易晦涩。让小动物们用浅语讲道理,则别出心意,符合儿童的心理接受,印象深刻而意义长远。在传统的龟兔赛跑故事中,骄傲自大的兔子最后输给了努力的乌龟,骄傲作为谦虚的对立面,兔子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而乌龟的努力认真则是被宣扬的品质。一正一反的对比中,更突出正确的一方。又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故事宣扬的在困境中成长的刻苦努力精神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在林良先生看来,“儿童文学作家在作品里描绘一个‘理想的世界’,等于‘为花苗营造暖室’……他宁愿描绘‘理想的世界’,宁愿用‘美好的暗示’来塑造孩子的品格,不愿意在花苗的根茎没长牢固以前,就把它‘送’进暴风雨里了。”[7](P94)因此,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光明的、理想的世界,他塑造的小动物形象都是正面的形象,向小读者们传递着正能量。他认为如果暖室里的花苗经不起暴风雨的摧残,那为什么非要用暴风雨摧残呢,在《蜗牛强强》中,强强是跑得最快的蜗牛,却不是最快的动物。可是强强却抱着一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与金钱豹等其他动物一起赛跑。尽管最后失败了,可是蜗牛爷爷说,与豹子比跑步,与鸟儿比飞翔,与鱼儿比游泳这些强强都是赢不了的,比谁跑得慢的话,强强一定会赢。失败是成功之母———林良爷爷用最简单的话教给小读者们怎样面对失败,总结失败的原因,而不是躲起来。与上文的龟兔赛跑的故事相比,作者没有贬低对手而突出蜗牛的形象,而是从自身出发,正确看待自己,继而寻找失败的原因。又如历来被作为批判对象的猪,被打上好吃懒做的印记。而在林良先生笔下,他为这些猪们辩护,猪身上的美好品质,是人类需要学习的。“猪把农家无所事事的闲暇,不再新鲜的食物,一一变成黄金”,“猪的好脾气,使猪成为和谐的象征。”[3](P109)(《猪的美质》)甘于奉献自己肉体、勤俭致富、性格温顺的猪取代了以往又脏又丑、又笨又懒的猪。“在文学的世界里,儿童文学所要反映的必然是‘理想的人生’,所反映的却应该是‘现实的人生’”[7](P96)。顾城说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这是成人的世界。给儿童写书,林良先生用一双充满阳光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反映在他笔下的世界是充满阳光的,而正是这个温暖的阳光世界教给小读者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结语

不管是图画书、诗歌,还是小说、散文、话剧,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小动物的存在。孩子们喜欢动物,所以热爱孩子的大人们就把这些动物写进孩子们的故事里。林良先生作品丰富,种类繁多,各种动物以多种姿态出现在这些作品中。他的作品是一个温暖的儿童世界,也是一个热闹的动物世界。他爱孩子,所以他写故事给孩子。他喜爱动物,所以小动物们成为他笔下的常客,有时还替他讲故事。虽然彩虹只有七种颜色,可是它确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之一。林良先生的话语就像彩虹一样简单,却包涵深意,饱含爱意,成为打动人心的话语,而话语之中,也包括他想讲给孩子们听的道理。林良先生就用这些,为小读者们塑造了一个温暖的儿童世界。

作者:赵伟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高中语文论文

一、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一)读懂文章,训练语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从文学语言的感受力方面得到培养。对每一篇文学作品,其中的每个字、词、句、段落都必须认真分析,即文章中的字、词、句,必须读懂,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课本中,存在大量的文言文与白话文,而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点难度。所以,在对作品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要针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相应的指导,尤其是遇到文言文的时候,既抽象又很不好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予相应的引导。

(二)注重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首先让学生明白这部作品主要描述的大致意境,运用自己的想象,对这个画面进行回想。学生多次对作品进行阅读后,结合自己的想象,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的中心也就有很好的理解了。这样,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训练,学生在语言感受力得到提高,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学习语文的鉴赏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三)提高朗读的重要性读文章,也是一个学问。如果马马虎虎地去阅读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朗读文章时,在语音方面要求准确、在语句意义上要求清晰。这有这样,读出的文章才有情感,我们理解文章才比较好。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文章的情感,尤其对文中的词、句,我们要进行细致琢磨。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总而言之,无论是理解还是朗读课文,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到各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对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的学习

(一)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对文章的理解外,还要加强对作品的各个角度的了解。比如说,从文章的主题方面、材料的选择方面、语言的运用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鉴赏方法。教师这这些方面,可以设计一定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这样,在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将这些文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生不仅要学会课上的内容,更要对课外的知识进行积累只有越来越多地获得知识,才能使得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可以通过扩展阅读量来增加自己的积累,这对文学作品在感悟力上也有提高。

(三)了解文学作品的作者与创作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文学作品的作者,进行一定的知晓,知道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在什么环境下创造的,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才能把握作者的撰写思维,不至于对主题理解偏,我们才能更容易去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

全文阅读

文学作品美学论文

一《金锁记》与“曹七巧”对读者期待视野的突破

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微观接受理论给出了“否定性”的概念,这种概念也被称之为文学接受中的“不确定性”,意指文学本文在内容上对读者原有意识造成的冲击,在形式上对读者阅读“前意向”(pre-jntentions)给予突破与转化,促进阅读兴趣。否定与空白、空缺共同构成所谓的复叠的“否定性”,这是“文学交流中的基本力量”。换言之,优秀的文学文本不仅需要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需要对读者的心理定式和欣赏趋势做出否定与突破。当文学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出现完全一致的情况,那么读者就会产生文学作品内容欠缺新意的感觉,从而失去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张爱玲通过《金锁记》所塑造的曹七巧形象就体现出了这种“否定性”,即不仅适应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也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曹七巧的形象来看,曹七巧谋求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她是物质社会中能够用金钱进行交换的事物。显然,曹七巧与封建社会中用三从四德来严格要求的女性具有很大出入。曹七巧对自身婚姻的不满导致了其产生了过多的积怨,这种积怨不仅体现为对姜家的恨意,同时体现在对年家人的抱怨中,甚至逐渐延伸到对子女的控制、畸爱和虐待方面。太多解不开的心结使曹七巧对金钱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并为了金钱而实现了从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转变。20世纪初期的文学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重视描写新女性,突出新女性所具有的女性意识,虽然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在得到解放之后并没有找到出路,但是也确实具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并且给当时的文学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对于这些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而言,曹七巧这一欠缺道德感、不贞静、不贤淑且相当泼悍的形象对于当时的文学受众是陌生的,她缺乏时代气息下应当具有的躁动与憧憬,而仅仅具有被封建社会压榨下的绝望与哀伤。她压抑着自身的欲望,为了金钱放弃了爱情与信任,在痛苦与怨恨中度过一生的她,甚至给自己的儿女带来了不幸。曹七巧虽然能够为儿女提供金钱,但是却剥夺了他们的主见与思想,并对他们进行随意的操纵。在此过程中,曹七巧要女儿长安按照自己的要求将自身所承受的不幸都要女儿继续承担,虽然她相信儿子,但是却表现出了对儿媳妇的极度折磨上,并希望将儿媳妇变得不幸。这种畸形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逃避的心理,而这种权威主义最终使他人逐渐疏远了自己。在此过程中,黄金枷锁不仅禁锢了曹七巧,并且在曹七巧的操纵下也禁锢了自己的子女。这种被物欲所支配的情感已经失去了家庭中所应当具有的利益与感情,同时也展现出了人性与道德的堕落。在这种变态心理的刻画中,张爱玲并没有使用残忍与放纵来体现,而是像鲁迅一样展现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同时也对传统家长制中存在的“母性”进行了否定。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样,曹七巧同样是使用癫狂之人的视角来审慎周围的事物,其中所做出的事情也让读者目瞪口呆。如果说《狂人日记》意在对封建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做出控诉,那么《金锁记》则是通过曹七巧这一具有泯灭人性、扭曲灵魂和变态心理的形象对人性本质所具有的弱点进行了解释。从接受美学来看,《金锁记》的高明之处在于对曹七巧这一形象的塑造并非仅仅是一个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同时也展现了曹七巧从令人同情的被害者向令人憎恶的害人者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彰显出更加强烈的悲剧力量。例如,小说的最后,张爱玲对曹七巧做出了这样的描绘“: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几年之后,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这不仅是曹七巧对自身青春年华已逝所做出的感叹与惋惜,同时也是对自身一生所做出的否定,其中所夹杂的苦痛与无奈会让读者产生心酸与震动。由此可见,张爱玲在塑造曹七巧这一形象的过程中,已经对读者所具有的期待视野进行了打破和超越,并在此基础上让读者能够获得新的感受与刺激,从而使读者从新的角度对人生以及世界作出思考,在此过程中,《金锁记》以及曹七巧的形象对于读者而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这种对读者期待视野的突破也正是《金锁记》与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所在。

二结语

综上所述,曹七巧是让读者同情的,同时也是让读者厌恶的,她是悲剧的承受者,同时也是悲剧的制造者。但是无论如何,她都是一个被原欲、金钱、封建制度彻底击垮的失败者。张爱玲通过《金锁记》所塑造的曹七巧这一形象既使读者所具有的期待视野获得了满足,同时也对读者所具有的期待视野进行了突破,由此可见,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金锁记》的创作与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都是十分成功的。

作者:赖巧琳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