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艺术素养

文学艺术素养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素养美术教学论文

一、创建多种艺术素养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人而异的艺术素养培养模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兴趣,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以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

1.学校情景式教学。

积极发展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大力改进职校美术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学设备质量,组织多种形式且与艺术素养有关的各种课外活动,定期做好教学后期的总结和检查,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2.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地将课外活动引入美术教学中来,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研究型、兴趣型、综合型等多种形态的艺术教学体系,将传统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相结合,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比赛培训等课外的柔性艺术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培养艺术素养中能够达到虚实结合、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艺术素养融入课堂的培养模式。

教师在进行美术专业知识的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增设一些有关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美学》、《艺术考察》等。并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发掘出来,讲解给学生听,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更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例如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白板等。

全文阅读

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艺术素养的培养,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构架。加强和发展学生艺术素养,对于促进教育思想转变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同时,由于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缺乏制度性文化、精神性文化以及艺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感受不到心灵的震撼,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恒久稳定。因此,通过强化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素养

1.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它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艺术素养培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艺术素养等对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清楚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才能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层面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更好地使校园文化源远流长。

2.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尤其在大学还开设了艺术选修课以及发起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活动等都提高和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然而,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不重视,忽视了自身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造成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师资力量短缺的硬伤,使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再次就是在艺术教育的内容上表现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标准。作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迫切。

显而易见,学校可运用艺术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这是因为:艺术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它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影响和培养人。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3.艺术素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全文阅读

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目前人才的适应能力已成为许多企业招聘的重要标准,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更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国内各高校普遍实行扩招政策,艺术类扩招的速度更是逐年上涨,这使得艺术类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只要专业成绩过线,即便是文化成绩很低都能被录取,促使成千上万考生纷纷走上“艺考之路”。然而,艺术人才自身专业性较强,就业领域相对较窄,而高额的学艺成本让多数艺术生不愿降低姿态,从基层做起,这与当前社会提倡的大学生要一专多能的要求相违背,因此缺乏人文素养的艺术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二、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学生对人文素养认知不清

学生自身对人文素养概念的认知不清是素养缺失的首要原因。通过对某艺术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从人文素养的内涵角度来看,只有不到10%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仅仅听说过或是一般了解;一小部分学生表示不清楚或从未听说。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角度来看,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却不太明了。大约50%的学生有想法但没有行动,30%学生有想法并有行动,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既没想法,也没行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素养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个社会素养底蕴的深浅,因此学生对人文素养认知不清也反映了当前“经济为先”的社会大环境对人文素养的忽视。

(二)校园人文氛围不浓厚

校园氛围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艺术类院校在校园中打造人文气氛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对人文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和引导不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营造校园人文氛围的活动难以落实。二是,校园人文建设主要以定期开讲座、授课培训为主,内容单一、手段僵化,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主体地位,这种多而不精的低效工作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三是,人文素养塑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校建设人文校园时没有突显出人文素养蕴含的教育意义,忽视了解决学生学习被动、理想缺失、信仰迷茫等问题的实际需求,学生依旧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途径和利用资源来提高自身素养。

(三)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全文阅读

发挥美术人文功效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把美术与音乐、舞蹈、信息、语文等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链接学科之间的特点,发挥美术人文功效,增强美术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学习美术技能,创作美术作品,表现美术内涵。

关键词:初中美术;发挥功能;改进教法;提高素养

教师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创新策略、改进方法、优化过程为落脚点,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催生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创作水平,展现自我、增长才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一、剖析教学现状,把握学生心理,让美术教学走进学生心扉

当前,有的学校对美术教学已有新的认识,但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让文化学习挤兑了美术教学;有的学校因美术资源、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客观原因,制约了美术学科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素质的重要学科。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学生的美术基础、情感爱好、认知能力,为学生讲清美术学习的动态,讲透美术学习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成长进步,坚持从实际出发,整合校本资源,挖掘学生潜能,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想学、乐学、愿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艺术情趣,提高学生素质,为更多的学生开辟多维成才的渠道,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艺术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美术学习之中。欣赏课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型,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笔者在教学《外国肖像画赏析》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亚威农的少女》《卡思维勒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美术作品,让他们知道每幅画作的背后都隐藏了丰富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异同,以及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主要作品及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内涵,在形象直观中催生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让美术走进学生的心扉。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用美术教学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发展的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起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全身心地学习美术、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素质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师生、生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的互补,提高美术技能、创作水平,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要发挥学科之间相通相融的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科多知,多科渗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接触丰富的材料,指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以提升知识的价值。

三、结合教学实际,联系生活施教,让美术教学引领学生思维

全文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课堂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美,真正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在艺术的境界中提高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艺术素养 博大精深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0-01

有人认为只有让孩子们到兴趣班学钢琴、笛子、书法、画画、舞蹈等,才是艺术教育,才能提高艺术素养。其实,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就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它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它让我们的耳朵听到最美的旋律,让我们的眼睛看到最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现代化媒体创设情景,感受艺术的美

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不应该只追求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因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往往会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因此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利用现代化媒体创设情景,加强各学科间的整合,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感觉在“赏课”而不是“上课”,在艺术的境界中提高素养。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时,我就在媒体上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歌曲,使学生先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了草原的美,产生了对草原的向往之情,增强了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到学习课文时,学生兴趣盎然,学得非常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我一边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一边在视频上观看月光下风起浪涌的大海,使诗文、音乐、画面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滋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艺术的美,提高了艺术欣赏的能力。

二、在想象中陶醉,感受艺术的魅力

美妙的音乐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会给我们带来美的熏陶,会培养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伯牙绝弦》一文后,我让学生欣赏乐曲《高山流水》,当美妙的乐曲响起时,我惊讶地发现班上平时特爱吵的几个男生居然也安静了(我窃喜),大家都闭着眼睛欣赏,如痴如醉。听完乐曲后,我提问:你在乐曲中都听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的热情可高涨了,有的说听到了澎湃的涛声,有的说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有的说听到了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从学生不同的答案中,我知道他们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如在学习《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都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然后听贝多芬的《月光曲》,从中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1.音乐轻幽、舒缓(月亮升起);2.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波折(月亮升高);3.强音乐骤然响起,高昂激越(风起浪涌)。然后,我找三位同学按刚才说好的旋律把音乐所体现的三个画面描绘出来,三个同学都能很快地用简笔画板书出来,其他的同学则用本子画。同学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展开想象,用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全文阅读

人文素养与艺术类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人文素养关系到艺术类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认识社会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能力的拓展与深化。为了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将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中;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营造良好看课堂氛围;要加强艺术类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艺术;人文素养;大学英语;融合

高等教育艺术学院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负有培养我国艺术类人才的重要责任,关系到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是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对于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赖于有限的人文教育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中。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英语知识,也利于学生高尚的人格、高雅的志趣、和谐健康的心态的培养。这也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担负的主要责任。

一艺术类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多样化,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队伍也在持续壮大。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从而造就出了很多发展不全面的“短腿”人才。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一直把主要精力和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记忆、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没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被落下,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主观上,艺术类学生们也有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是具体到行动上却表现为学习效果不佳。由于在高考以前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教学的中心主要是以提高成绩为主,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忽视艺术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词汇量较少、英语的听、说、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较弱,不认真研习英语语法,掌握不够准确,模糊不清,应用不灵活。而且艺术类学生用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而又少,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远不及大学英语要求的水平。进入大学后,由于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以前的英语基础较差,更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一些学生不能保证按时上英语课。没有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可以说,从心理上就忽视了英语学习。艺术类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使得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明显,专业悟性相对较强,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自由、散漫,不愿受制度约束,因此大多数都不喜爱文化课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教师往往注重自我讲授,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感到英语枯燥乏味。英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育教学不够多样化、层次化。没有关注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基础差,没有学习兴趣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艺术类院校的英语课堂中,缺乏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交流不够,学生存在的疑问不能及时的解决,学到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二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与专业精神是相统一的。高等学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大大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更要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将有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人文精神与艺术是息息相通的。现今,英语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通用语言和工具。要用好这门语言,就要对英语文化、文学以及风俗习惯有基本的了解,还要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差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他国优秀的思想和文化为我所用。这就使我国艺术类教育必须以培育出国际化的艺术类人才为目标,掌握艺术类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他们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文化成果知识有相当的理解和体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各国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促进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多层次全面发展。因此,艺术类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艺术类人才。使大学英语教育真正成为艺术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感悟英语语言和深厚的异域文化内涵,并在这种陌生的语言中寻觅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和文化的兴趣,同时这也更有益于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师深入地进行艺术教育。通过这些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增长见识,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启迪心智,较好地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的对策

全文阅读

人文素养与艺术类英语教学的融合

[摘 要] 人文素养关系到艺术类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认识社会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能力的拓展与深化。为了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将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中;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营造良好看课堂氛围;要加强艺术类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艺术;人文素养;大学英语;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82-02

高等教育艺术学院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负有培养我国艺术类人才的重要责任,关系到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是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对于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赖于有限的人文教育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中。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英语知识,也利于学生高尚的人格、高雅的志趣、和谐健康的心态的培养。这也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担负的主要责任。

一 艺术类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多样化,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队伍也在持续壮大。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从而造就出了很多发展不全面的“ 短腿”人才。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一直把主要精力和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记忆、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没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被落下,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主观上,艺术类学生们也有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是具体到行动上却表现为学习效果不佳。由于在高考以前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教学的中心主要是以提高成绩为主,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忽视艺术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词汇量较少、英语的听、说、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较弱,不认真研习英语语法,掌握不够准确,模糊不清,应用不灵活。而且艺术类学生用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而又少,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远不及大学英语要求的水平。

进入大学后,由于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以前的英语基础较差,更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一些学生不能保证按时上英语课。没有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可以说,从心理上就忽视了英语学习。艺术类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使得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明显,专业悟性相对较强,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自由、散漫,不愿受制度约束,因此大多数都不喜爱文化课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教师往往注重自我讲授,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感到英语枯燥乏味。英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育教学不够多样化、层次化。没有关注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基础差,没有学习兴趣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艺术类院校的英语课堂中,缺乏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交流不够,学生存在的疑问不能及时的解决,学到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二 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校园文化大学生艺术素养思考

摘要:

校园文化作为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应该加以重视。通过厘清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基本内涵,剖析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艺术素养;理性思考;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日益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承担着培养人才重要职能的高等院校,自觉地借助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既是职责所在,亦是大势所趋。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高等教育基本职能的根本需要,是实施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方式。

一、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基本内涵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基于艺术的认知及规则而建立的稳定性审美力和价值观。即一个人应具备的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建立广泛联系的艺术感悟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且能够不需要外部作用或他人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迁移或体现。”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可以通过提高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品格完善,感情丰富。通过艺术教学和艺术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果和国外艺术成果,以增强他们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发展个性,开拓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文化与艺术密切相关。艺术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人们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出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物。它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手工艺、口头艺术等。文化包含艺术,艺术丰富文化。”文化是艺术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艺术,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文化与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根本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职责。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艺术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经典的、具有启发迁移作用的艺术范例,并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事件等具有明确主题目标的艺术本体内容的体验与分析,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具体而言:“第一,拓宽艺术视野,扩大艺术语汇,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多层次、多渠道地全情投入艺术感受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第二,健全与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品质。”

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思考

全文阅读

学生艺术素养多元文化论文

一、研究的意义

多元文化的学习意义,在于融合各种文化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拓展美术教育的文化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广博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文化知识素材和时空,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构建一个必要的基础。在当下研究和尝试如何利用多元文化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教学改革中有着现实意义。

(一)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课题组成员将根据初等美术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美术师范专业的特点,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强调美术学科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综合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画和西洋画差异,中国画是用线描和色彩来描绘物体的精神面貌,西洋画是用西洋的素描和色彩关系来塑造,通过多年的文化领域的探索发展,把中国画和西洋画都作了融合,通过中西画的技术的融合相互借鉴,中国画和西洋画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学生不能单纯的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要掌握各种绘画技巧,跨越这些界线进行综合融合不同画种、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二、相关概念

“多元文化”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之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系统。“艺术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素养即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全文阅读

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是艺术人才培养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艺术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文章从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比较出发,结合国内外艺术类高校的人文学科设置对比,对现在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模式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研究。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模式

艺术类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的需求。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院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家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对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影响起到了风向标的指示功能,因此,探讨出一套适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法势不可挡。

1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素养教育的理论差别和联系

在众多的研究中,人文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被定义为人的价值,感受和尊严的人生修养,还是指由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的技能变来的内在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对“人文素养教育”定义的各种阐述中,不乏提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本文认为艺术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彼此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知识和精神层面的涵义都需要包含进去才是真正的“人文”。通过艺术的人文素养教育才是符合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将艺术的史论,批评和美学为代表的加强学生的思考人与社会的深刻反映,对以往艺术家的欣赏中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在对社会和作品的批评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才是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内外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单纯地偏向于专业课,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介入,导致“重能轻德”现象的出现。在国外,很早古希腊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前提,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就在小学阶段就通过法令把艺术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墨西哥还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改革,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1国外人文课程设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