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评论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精选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1篇

异度时空:论香港女性小说的文化身份想像王艳芳 (188)

论美华文学中不同代际的纽约书写陈涵平 吴奕铸 (194)

泰华文学的发展及其文化取向陆卓宁 (198)

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几个问题柯汉琳 (201)

评栾梅健的《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范伯群 (204)

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读后胡全章 (206)

全国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综述毛正天(整理) (209)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圆圆(整理) 陈嘉梦(整理) (212)

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吴春兰(整理) (214)

“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董树宝(整理) 贾一心(整理) (216)

《钱中文文集》(1-4卷)发行仪式述要丁国旗(整理) (218)

全国“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 (F0002)

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叶舒宪 (5)

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高小康 (13)

价值视野中的文学经典晓华 (18)

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王春荣 吴玉杰 (23)

论新时期30年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发展涂昊 (28)

试论《周易》“生生为易”之生态审美智慧曾繁仁 (33)

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李洲良 (38)

周代乐官与典乐诗教体系杨隽 (43)

黄人的文学观念与19世纪英国文学批评资源陈广宏 (49)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王莹 (61)

“沈宋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肖瑞峰 李娟 (72)

宋词经典名篇的定量考察王兆鹏 郁玉英 (79)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张兴武 (87)

传统人格范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与风流——白朴的心路历程与其剧作的泛人文内涵张大新 (95)

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黄伟 周建忠 (104)

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吴康 (112)

“转折”中的持守——左联时期丁玲创作中的个性思想秦林芳 (120)

徐訏的遗产——为徐讦诞辰100周年而作吴义勤 (125)

论沈从文的怀旧写作周明鹃 (132)

论传统伦理在五四作家人格铸就中的主体地位陈留生 (138)

巴蜀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陶德宗 (145)

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梁实秋文学观论析于文秀 (151)

“大团圆”之争——传统“人情戏”的当代艺术流变张炼红 (156)

穿越历史烟尘的女性目光——论凌力的历史写作季红真 (163)

也谈语言的传统——先锋文学与革命文学比较论王中 (169)

重读改革小说——公化的现代性与私化的矛盾性首作帝 张卫中 (175)

红柯中短篇小说论李丹梦 (179)

评卓如《青春何其芳》雷业洪 (207)

读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蓝爱国 (210)

何其芳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封英锋(整理) 陶德宗(整理) (212)

张恨水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黄静(整理) (213)

《王蒙自传》学术研讨会综述温奉桥(整理) (216)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郑玉明(整理) 孙旭辉(整理) (217)

“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 (F0003)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三十年胡亚敏 (5)

新时期三十年文论研究赖大仁 (13)

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南帆 (18)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吴承学 何诗海 (21)

河西四郡的建置与西北文学的繁荣跃进 (32)

论何绍基诗歌美学创变曹旭 (40)

朱熹的骈文批评于景祥 (46)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西厢记》文本的深层文化分析樊宝英 (52)

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杜晓勤 (56)

西曲舞曲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曲辞结构曾智安 (64)

《文心雕龙》与袁枚性灵说王英志 (70)

试论现代“文学学科”之生成朱立元 栗永清 (75)

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周宪 (82)

全球化语境与“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当代意义金雅 (88)

常态人性与梁实秋的文学思想庄锡华 (93)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进步观”党圣元 (98)

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左东岭 (104)

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柯蒂斯·卡特[美] 杨彬彬(译) (112)

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以粤西地区冼夫人神歌为例吴真 (117)

“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邹明华 (123)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罗岗 刘丽 (129)

“普及”与“提高”之辩——论五十年代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势力之争张均 (137)

风前大树:彭燕郊诗歌论吴思敬 (143)

在神话性中生存——当代武侠小说的深层内涵李欧 (149)

追溯网络小说的传统周志雄 (155)

时间、修辞策略与鲁迅“铁屋子”的破解曹禧修 (160)

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丁晓原 (165)

二十世纪写实主义文学思潮论邝邦洪 (172)

“五四”文学中的自我神话及其破灭胡景敏 (180)

租界文化对现代文学风貌格调的影响李永东 (186)

“红色之路”与哈尔滨左翼文郭淑梅 (193)

论“身体”在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中的审美意义李蓉 (199)

论曹禺剧作在南洋的传播与影响朱文斌 (204)

文学经典的死去活来王建疆 (194)

文学在今天的意义曾凡 (197)

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蒋振华 (200)

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段吉方 (203)

读《中国新诗书刊总目》谢冕 (207)

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黄曼君 (208)

评吴蓓《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刘扬忠 (210)

评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邹广胜 (212)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武新军(整理) (216)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咸立强(整理) (219)

“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周新顺(整理) (221)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简介 (227)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28)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 (230)

首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 (F0003)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

《国语》、《左传》的引“诗”和《诗》的编订——兼考孔子“删诗”说张中宇 (29)

记胡乔木同志对《文学评论》复刊工作的意见邓绍基 (5)

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古风 (37)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年发 (8)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关爱和 朱秀梅 (12)

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三十年李继凯 (16)

《诗》学之“兴”的还原与背离刘毓庆 (2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空间张晶 (43)

关于贾岛其人其作别解四则陈祖美 (50)

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罗时进 (56)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沈松勤 (61)

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和传播——以《好逑传》英译本为中心宋丽娟 孙逊 (71)

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刘俐俐 (78)

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吴炫 (86)

观看的文化分析曾军 (93)

何谓“中国文论”?牛月明 (98)

叙事视野下的王国维文学内容形式观赵炎秋 (103)

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孙明君 (108)

百年中国文学与政治审美因素高永年 何永康 (112)

“越轨”的现代性民初小说与叙事新伦理叶诚生 (117)

抗战名将殉难叙事丁伯林 赵稀方 (121)

日本观照:从创造社到中国新感觉派靳明全 (128)

作家老舍的诞生李兆忠 (133)

《益世报》:现代文学研究尚未全面开垦的沃土杨爱芹 (139)

四十年代“新生代”诗歌的诗学意义张志国 (144)

论四十年代现实主义诗论杨四平 (151)

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论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胡星亮 (157)

“改造国民性”的另一条思路——论当代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思考樊星 (163)

孙健忠:土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吴正锋 (170)

试论“年轻主义”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形成路文彬 (175)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主题与叙事王侃 (180)

苏联影响与夏衍文学名著改编观念的转变洪宏 (185)

论《红旗谱》的日常生活描写阎浩岗 (189)

基于交流语境的艺术形象论吴予敏

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苏美妮 颜琳

海派文学、现代文学的通俗化走向李楠

《玉官》与许地山“宗教沟通”的文化构想巫小黎

苏曼殊诗歌创作的中国传统与日本意象陈春香

论鲁迅小说的焦虑郭小东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填平鸿沟 开疆拓土——记范伯群教授学术研究的开创性历程冯鸽

近百年朱熹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吴长庚

当下农民工书写的想象性表述江腊生

沈从文晚年旧体诗创作中的精神矛盾李遇春

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论周立波的文学成就及文学史意义贺仲明

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刘旭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孙晓忠

时代思想气象与文艺学研究问题程勇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评论;文化;文体;问题;措施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艺术的欣赏,对于文学读者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想读者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文学评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各抒己见,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价值。

一、文学评论的文体问题概述

第一,空洞化。目前文学评论的文体空洞,评论价值的迷失,各种肤浅议论甚至敷衍成篇的评论层出不穷,导致文学评论失去应有的风骨,也失去应有的品质。相对空洞的文学评论而言,还有一些自命不凡的评论更是让读者厌恶,这样的评论晦涩难懂,往往通篇充斥着专业术语[1]。虽然看上去好似比较有内涵,不过实际上未能深入进行个人思考以及价值评判,很多时候连评论的对象都没有搞清,故弄玄虚从而使得文学评论苍白空洞。

第二,疏离化。文学评论越来越功利的过程中,文体也日益疏离化,导致奇文共赏的评论传统逐渐瓦解。学院化的评判机制下,理性计算渗透到评论者的写作逻辑当中,使得文学评论的文体越来越僵硬,并且刻意追求学术化,最终导致文学评论同文学作品以及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文学评论同文学作品也出现疏离。批评家套用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解读我国的文本,但是在现实面前,西化的解释以及注释往往缺乏现实根基。这样一来文学评论逐渐远离公众的关注,并且同本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更加疏离。无论是面对《炸裂志》这样的煌煌巨作,还是《小时代》这样的争议之作,批评界永远各说各话,观点各自表达,惟共识难寻。

第三,人情化。目前我国文学评论的一个特色是各种作品研讨会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少;研讨会的会场日益豪华,作品质量也日益寒酸。文学评论应当实事求是,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人情化倾向,场面话连篇,并且往往对作品本身也未能细读[2]。文学评论同鉴宝有一定类似,如果掌握话语权的评论人员做不到实事求是,就会导致文学评论失去公信力,沦为一种敷衍的文体。

二、文学评论文体变革措施

第一,重塑文学评论精神风格。文学评论作为文学作品的镜子,同时也是时代的镜子,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众理解作品,进而理解并且诠释时代生活。这就要求解决文学评论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只有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才可以实现文学评论文体的重塑。这就要求文学评论摆脱商业化以及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无论外部怎样变化,都应当尽可能维护文学评论的独立价值,让读者感受到文学评论的价值。鲁迅说文艺批评必须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他在给《生死场》作序时,一句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已经力透纸背。在此基础上,文学评论才可以回到根本的问题层面,发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探求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从而维护文学评论文体的纯洁性[3]。简而言之,要是无法维护文学评论的独立风格,文学评论的文体危机就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失去尊严与价值的文学评论也就严重质变,因此应当将重塑文学评论的风格当作改良文学评论问题的首要措施。

第二,文学评论需要重视时解。文学评论应当尝试理解时代,一方面要理解时代精神,另一方面要超越感情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并且在文学品鉴解读的过程当中,为时代寻找答案。文学评论需要在关心时代变局过程当中最为深刻的那些变化,同时也要关心时代变化当中永恒不变的价值。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文学评论接时代之地气,理解时代才可以被时解。现实往往非常复杂,因此要求文学评论在当代文化的现实以及文学创作乱象当中保持自身的冷静与独立,从而做发挥守望者的作用。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在不停探索,而文学评论则为其守望,并做好观察与提醒的工作,而不应当置身其中随波逐流。李健吾的《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之所以反复被人惦念,很重要的就是这些文字学养沛然,但没有学究气,抛弃了种种清规戒律的束缚,摆脱了先入为主的偏见,通过对印象的纯化与提升,形成整体的审美判断,而且贯彻了批评的公正原则。

第三,创新文体融入新媒体时代。文学评论处于困境当中,并不表明文学评论的数量、品质以及影响力出现下降。现实情况下,新媒体时代一方面给文学评论带来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也给文学评论带来了便捷,主要问题就在于文学评论如何改良文体从而找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策略。可行策略就是让学院评论以及媒体评论各自准确地定位自身位置。媒体评论需要新媒体传播的合理途径以及策略,不断探索新媒体条件下文学评论的传播措施,树立文学评论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其中学院评论需要将重点内容放在学理研究方面,学理研究并不追求流行畅销。文学评论也应当迎合碎片化的时代趋势,探讨进入新媒体的路径,在保持阅读研究文学作品思想的前提下,尝试寻找新媒体平台上合适的话语方式。文学评论在新媒体时代不能困守,而是应当探讨文学评论同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一个合理的选择就是多元共生,通过调整评论家同作家以及评论同读者间的关系,直面新生代创作以及草根评论的崛起。这一方面涉及到理论体系以及价值观的重构,另一方面更需要树立共融共生的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评论,并非大众对于精英的反叛,或者是精英对于大众再教育,需要共建精英评论以及大众评论之间互补的格局,从而广泛进入网络文学在内的范围。

综上所述,文学评论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有着社会效益以及话语责任的文学评论,需要不断转变文体从而适应。文学评论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文学评论者在此过程当中也要自我提升,从而发挥出文学评论在文学推广中的作用,并结合大众文学作品应有的向导性,实现整体文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林荣.文学评论的惶惑和担当[J].粤海风.2014,12(6):56-58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3篇

英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美国文学的特点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最初的美国文学一直是以模仿英国文学为主的,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美国人的意识的转变,美国文学已经脱离出英国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分支。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出现,美国的文学也越来越繁荣,甚至可以和英国分庭抗礼,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学。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也具有类似的忒单,但是美国文学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表达,同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2、文化差异对评论英美文学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所讲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评论文学作品时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评论英国文学概括的来讲就是在反叛和继承中挣扎;第二方面,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因而,评论美国文学时要先探讨有关的文学起源问题;第三方面,英美文化评论之间的差距。

英国文学评论的特点和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类似,英国的文学评论自十七八实际开始就具有神秘的色彩。无论是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是现代化个性的文学评论概念等都表明了英国文学不断在突破和继承传统的文学评论理念。客观来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国文学的评论没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中都能看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因而,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英国文学评论是从荒诞与绝望中反思,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理解英国文化。由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的出现时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无法从美国的文学进程中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评论文学作品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文学这颗陌生的种子在不断成长,虽然美国文学中有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学体系。

我们通常把英美文学放在一起评价。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文学的评论模式和理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尤其是和美国文学比较之后,英国文学显得更加纯正。但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使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美国迎头赶上甚至远远超过。对于读者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源泉,然而,很多情况下,却使我们在求新追变的层面上陷入困境。和英国相比,美国是开放的,是没有历史负担的,这种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使得美国可以充分的将各个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收为己用。

3、结语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4篇

英美文学有着相似的地方。美国文学的特点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较深。最初的美国文学一直是以模仿英国文学为主的,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美国人的意识的转变,美国文学已经脱离出英国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分支。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出现,美国的文学也越来越繁荣,甚至可以和英国分庭抗礼,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学。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美国文学也具有类似的忒单,但是美国文学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表达,同时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2、文化差异对评论英美文学的影响

正如莎士比亚所讲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接受到的教育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评论文学作品时的感想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不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评论英国文学概括的来讲就是在反叛和继承中挣扎;第二方面,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产生时间相差不多,因而,评论美国文学时要先探讨有关的文学起源问题;第三方面,英美文化评论之间的差距。

英国文学评论的特点和莎士比亚描写的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类似,英国的文学评论自十七八实际开始就具有神秘的色彩。无论是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是现代化个性的文学评论概念等都表明了英国文学不断在突破和继承传统的文学评论理念。客观来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国文学的评论没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中都能看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因而,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英国文学评论是从荒诞与绝望中反思,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来理解英国文化。由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评论的出现时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无法从美国的文学进程中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评论文学作品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国文学这颗陌生的种子在不断成长,虽然美国文学中有英国文学的影子,但是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学体系。

我们通常把英美文学放在一起评价。在不断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文学的评论模式和理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尤其是和美国文学比较之后,英国文学显得更加纯正。但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使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美国迎头赶上甚至远远超过。对于读者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源泉,然而,很多情况下,却使我们在求新追变的层面上陷入困境。和英国相比,美国是开放的,是没有历史负担的,这种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使得美国可以充分的将各个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收为己用。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5篇

俗世的慈悲:次仁罗布论

从高亢到自然——诗人刘春访谈

论刘春:通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花落无声——谢冕先生访谈录

《蟠虺》:诗骚和鸣唱楚风

细品《燕子红》的色味香

从传统文学中寻找新的叙事点

感伤的,朴素的,荒诞的:次仁罗布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游民形象透析

校园诗歌:百年传承与世俗化转向

源于未来的算法与压力——梦亦非访谈

此心安处是吾乡——刘醒龙散文创作论

翟永明、陆忆敏与1985年女性诗歌的起飞

写作的“生长性”——刘醒龙小说读札

“异乡人”意识与“亲情故乡”的营构

一个人想说出时代——论《耶路撒冷》

历史理解与历史发现——陈美兰先生访谈录

在内心打开诗歌的耳朵——阿翔访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鲁敏的“记忆”叙述和“70后”的文化语境

以楚为法:《蟠虺》的地域书写与主体重构

当代藏族生活的原生态书写者——次仁罗布论

未完成的超越——《红高粱家族》复仇叙事价值反思

在诗歌写作中获得自我救赎——晴朗李寒访谈

在生活里求真,在思想中问道——晴朗李寒诗歌论

新时期女性文本中知识女性的身体病症与性别意识

从“精神之塔”看王安忆小说的现代性和反现代性

背叛之后如何重构:三位左翼女作家的互文阅读

以《圣天门口》、《天行者》和《蟠虺》为中心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诗学迷思——梦亦非诗歌管窥

雅俗间的惊世大戏——阿袁笔下的高校知识分子

启蒙诉求与现实追问——罗伟章教育题材小说创作论

告别道德化的乡土世界之后——刘玉栋晚近小说论

寻找世界的原点——徐则臣《耶路撒冷》关于存在的思索

沉默的闪电,或“70后”的有限性——论《耶路撒冷》

符号、历史形态及其悖论——《圣天门口》新论

唱不完的田园美梦——论沈从文与70后的乡土文学

离土之后——论路翎乡土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序列

对传统与现实的反思——评刘醒龙长篇力作《蟠虺》

重构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范伯群先生访谈录

痞气和狂欢里穿着金线——论冯唐的“万物生长三部曲”

怪异的尽头怎么能是单一?——论冯唐“北京三部曲”

任性的青春与小说的叙述——评冯唐的《北京,北京》

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双重创作主体下延安文艺的再解读

情爱·窥视·话语——关于鲁敏都市书写的三个关键词

现实思考中的人性分析——评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

论须一瓜《第三棵树是和平》中的性别气质与司法伦理建设

“去传奇化”的“藏地中国”故事——评次仁罗布的小说创作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6篇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3.构建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体系,达到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有效融合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7篇

1.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在相关理论的学习之后布置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但是难免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拼拼凑凑几百,完成任务便了事;另外,由于接触的评论作品少,评论的思维也未形成,简单的几次写作锻炼,实际上对学生来说能进步的空间不大。更多的还是每次按照原来的认知与思维在写作,甚至有些学生上完一门课程都没有看超过10篇评论文章,指望通过几次写作锻炼就能获得这项技能是不切实际的。

1.2课堂实践锻炼前后割裂

每次的实践锻炼前后断裂是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讲完短评让学生练习写短评,讲完编者按语让学生写编者按语。有的学生刚刚知道什么是短评,然后赶鸭子上架完成了一篇短评写作任务,老师点评几句便没有下文了;有的学生刚刚开始对这个“编者按”产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却又马上开始了下一个内容的学习,而学生自觉性大多不高,如果没有老师引导和要求,比较少同学愿意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去写。学生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去摸索、去熟练,这样的设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提高。

1.3教师忽略自身的实践

像《新闻评论》这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非常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新闻评论》教学,教师大多是负责理论的讲授,实践环节以布置任务、点评的形式来完成,很少主动参与到实践锻炼中去。事实上,教师自身的实践锻炼不仅指去到专业的媒体单位从事采写编评工作,也包括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完成实践任务,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略了。有些教师上了几年的《新闻评论》,自己却没写过一篇评论作品,这也是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

2新型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

2.1渐进式任务———习惯的培养

《新闻评论》的课堂实践教学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关注评论的习惯。笔者在第一节课上先用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并不是想大家想的那样无聊,随后提供较为著名的评论媒体与网站,并布置任务:以后每次上课都会叫同学起来问问最近看了什么评论,跟大家分享。渐进式的第一步就是评论复述,每次上课前花10-15分钟让学生复述最近看了什么评论及评论的主要内容;进行2-3次课程之后,随着相关理论的学习,第二步由复述评论渐进到解析评论———说出评论的论点、主要论据、评论的结构及你对评论的评价;第三步让学生追踪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媒体或作者的评论,观察他们的评论选题特点与评论写作,同样利用每次课程的前10-15分钟让同学们自己说。三步走的形式可以贯穿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渐进的、持续的三步走让学生养成关注评论的习惯,熟悉评论的思维,让学生熟悉评论就像熟悉新闻报道一样,看见一篇评论标题便能够立刻知道这种评论大致是什么样子的,为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交互式课堂———形成兴趣

2.2.1互动与竞争

课堂实践教学采用互动的形式是充分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兴趣的形式,对于《新闻评论》教学来说,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分组互动与竞争的形式,小组内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自己看到的评论,互相推荐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或者写得特别好的评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不定时抽查的形式检查小组的完成情况,也可以为小组提供指定的讨论题目,比如以新近发生的事件为由头,让小组成员收集对这一个事件的各种评论,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类,指出有哪几类评论,选出其中你认为较好的评论与同学们分析;小组之间的竞争包括每周检查时看哪个小组看的评论多,对同一选题的评论谁的认识更深刻,更有创意,而小组间也可以互相为对方选题,刁难一下对方,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缺点,调动学生们的互动性与竞争心,能使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2.2.2课堂辩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辩论的形式引进课堂的效果十分明显,课堂辩论也非常适合新闻评论教学,因为新闻评论一个重要的选题来源便是有探讨争鸣的现象与问题,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这种众说纷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将这样的问题或现象引入课堂辩论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余,也锻炼了学生学会一针见血的看问题,找论据来论证己方的观点。比如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辩论的既有“上课交手机支持还是反对”这样更学生本身密切相关的辨题;也有类似“学校悬挂祝贺校友李易峰《古剑奇谭》大获成功横幅你这么快”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辩题;还有像“春晚小品看本山支持还是反对”这种有新闻由头,社会讨论度较高的辩题。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堂辩论最后都是下课时间到但是学生们意犹未尽,争论得面红耳赤,走出教室还在讨论刚刚的辩题,还有学生下课堵住笔者让笔者选支持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辩论不需要专门选取双方辩手,仅按照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这样既不用太多时间准备,同时也给每位学生作为辩手发言的机会。师生共进式练习———有引导、有参照《新闻评论》的课堂实践教学目标最终还是要指向学生的评论写作能力,因此在形成习惯和兴趣之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仍然是重中之重,笔者在对学生评论写作锻炼的实践中,采用了“师生共进”的方式,即每次课堂评论写作锻炼或课后评论写作作业,老师都完成与学生一样的任务。通过这种师生共进的形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老师更有信任感,更加认真的完成这一任务;另一方面,每一次对学生的评论作业进行点评时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好或不好,事实求是与学生共同进步。对学生来说,有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作品参照,比起媒体上遥远的、冷冰冰的作品更加有人情味和吸引力。换言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的老师而非一个会布置任务的老师。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8篇

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 张跃军

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 谢芳

《乡村医生》--"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 叶廷芳

"在流沙中行走":论《植物园》的"叙述" 仵从巨

在梦的阐释中展示权力关系--论《人鼠之间》的文化寓意和社会效用 方杰

海明威:"有女人的男人" 戴桂玉

美国文学对地域之情的关注 孙宏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肖明翰

论勃朗宁诗歌的艺术风格 刘新民

《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 蒋承勇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周小仪,童庆生

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 张黎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 严泽胜

《窃信案》:文本与批评的对话 何宁

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麦永雄

我们时代的欧洲文学史 王守仁

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 宁

厄普代克的平庸之作受到批评 宁

西蒙发表新作《有轨电车》 吴岳添

从大江健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 许金龙

"新世纪东方文学研究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侧记 王燕

审美现代性的三个矛盾命题 周宪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石海峻

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 刘波

《四个四重奏》的时间拯救主题 刘立辉

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 江玉娇

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 程巍

自卑情结: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因 朱振武

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冯季庆

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原型解读 程倩

《欲望号街车》的不确定性与矛盾性 徐静

诗化的缺失体验--川端康成《古都》论考 孟庆枢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 吴笛

评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艺术 李维屏

狄更生的死亡比喻与基督 董爱国

冯至与德国浪漫文学 殷丽玉

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米勒的"线条意象" 申丹

身/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论辨析 林树明

被忽略的R.L.斯蒂文森--斯蒂文森小说理论初探 王丽亚

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 林少华

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 高宁

重读《麦琪的礼物》 朱刚

从《"水仙"号船上的黑水手》及其《序言》看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高继海

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侯玮红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 程锡麟

J.希利斯·米勒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空草

普罗米修斯的hubris--重读《被绑的普罗米修斯》 陈中梅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很多的印度,很多的印度文学 空草

一场辛苦而糊涂的意识形态之战--谈玛丽琳·芭特拉的奥斯丁研究 王海颖

布洛克斯和他的自然诗--兼与谢灵运比较 刘润芳

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 谷裕

乌托邦文学与《圣经》 赵宁

日本"大冈故事"《审问生母与继母之事》与元曲《灰阑记》 中田妙叶

《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 殷企平

利哈乔夫:20世纪俄罗斯最后的沉思 吴晓都

全球化语境中的惠特曼研究 刘树森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 秦海鹰

《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 昂智慧

论默多克的小说《逃离巫师》中的权力和权力人物主题 何伟文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 吴泽霖

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和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 耿幼壮

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 梅晓云

感受荒诞人生见证反戏剧手法--《等待戈多》剧中的人及其处境 蓝仁哲

"历史的噩梦"与"创伤的艺术"--解读乔伊斯的小说艺术 郭军

《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 刘炅

《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左金梅

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 冯亚琳

神性的幻灭和人性的冲突--《沃斯》的悲剧意义初探 吴宝康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 张黎

理查逊与菲尔丁之争--《帕梅拉》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对比分析 刘戈

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 何成洲

能乐《芭蕉》:芭蕉精形象的形成与日本佛典的关系 张哲俊

又一个马克·吐温? 宁

今日重读吉卜林 萧莎

屋里屋外:关于当代英国诗歌的一个话题 空草

《源氏物语》中夕雾读大学寮情节的真实性 张而弛

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形式研究 戴从容

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 李娟

美国黑人作家与犹太作家的生死对话--析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房客》 乔国强

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论哈金的作品 应雁

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奇的小说《想》 童燕萍

"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曾艳兵

弗·索洛维约夫与俄国象征主义 汪介之

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观念 唐蓉

从先知预言的角度释《荒原》 郭春英

对《解读叙事》的另一种解读--兼与申丹教授商榷 申屠云峰

论泰戈尔的韵律诗学 侯传文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申丹

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 冯亚琳

审美与政治:关于济慈诗歌批评的思考 章燕

互文和"鬼魂":多萝西娅的选择--再访《米德尔马契》 殷企平

海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赵蕾莲

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再认识 吴元迈,Wu Yuanmai

别林斯基与果戈理的书信论战 刘文飞,Liu Wenfei

俄罗斯文艺学的历史主义传统与创新 程正民,Cheng Zhengmin

泰戈尔"人格论"探析 侯传文,Hou Chuanwen

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 吕大年,Lü Danian

《希腊古瓮颂》中的"美"与"真" 袁宪军,Yuan Xianjun

《采坚果》的版本考辨与批评谱系 张旭春,Zhang Xuchun

金钱+享乐=模范町人--《日本永代藏》的町人道德文明观建构 李均洋,Li Junyang

与时间游戏,和死亡对话--评马丁·艾米斯的《伦敦场地》 王卫新,Wang Weixin

艾丽斯·沃克的诗性书写--艾丽斯·沃克诗歌主题研究 王卓,Wang Zhuo

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主题 廖峻,Liao Jun

在生与死之间:解读《英语教师》 王春景,Wang Chunjing

行走在麦比乌斯环上--论安部公房的《砂女》 王蔚,Wang Wei

论默多克小说《黑王子》中的形式与偶合无序问题 何伟文,He Weiwen

《寒冻》--贝恩哈德"笑艺术"的开端 韩瑞祥,Han Ruixiang

贝克特英语批评的建构与发展 刘爱英,Liu Aiying

德尔班科:麦尔维尔研究新论问世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9篇

(一)英国文学史及其特点

英国文学发展源远流长,其中不乏经典的文学著作。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盎格鲁—萨克逊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现代主义阶段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在每个时期都有代表其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构成了恢弘灿烂的英国文学。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的文学发展又经历了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现在,英国文学还在不停地发展,不断地产生新的具有极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目前,英国文学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相信,随着英国文学的发展,它对英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对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美国文学史及其特点

由于在历史上美国长期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英国文学文化对美国文学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文学一直模仿英国文学,很少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创新,但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打响,美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日渐突出,美国文学开始摆脱英国文学的影响,不断发展,独立出来。随着美国的强大,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国意识开始突起,在文化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文学家和富有美国精神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给美国文学的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美国文学开始发展成为能够与英国文学并立,能够代表美国人个性特征,能够反映美国主体意识的独立的民族文学,美国文学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雄踞世界第一,美国文学开始经历新旧文学的激烈争斗,并受到实验主义的深刻影响,发展更为个性化。现在,很难说美国文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美国文学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主义”或者“思想”,美国文学也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学评论是和文学相伴而生的,文学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文学评论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精神的艺术展现,而英美文学评论者以文学分析为基础,不断地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出文化差异对文学发展的不同影响,揭示其中的规律等,对文化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必须研究英美文学的发展史。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虽然都讲英语,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同的,自从美国被英国统治之后,美国人民被迫地接受了英国的语言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即使美国人民被迫接受了英国的语言文化,但与英国本土的文化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英国语言文化和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著语言文化接触后,为了适应北美大陆的发展需求,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这些词汇是英国英语中所没有的,这个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英语就产生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不同,必将影响文化的方方面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正是这种独特的语言在承载着传承和发扬本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使命。评论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必将用到自己本国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本身就含有特定的含义,能够代表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英国语言和美国语言的差异必将造成文学评论的不同,这是语言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美国英语是在英国英语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既然是衍生就注定有一些本质的东西和英国英语是保持一致的。但衍生并不等于复制,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还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后,它的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文化的变化又加深了语言的变化。美国英语形成之后,就对文学评论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文学的评论语言更为张扬,评论者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观点态度,美国文学的评论语言更显突破和创新,语言张狂,稍有顾忌,这在语言形式上与英国英语相比就有较大的不同。美国文化追求自主、突出,在文学评论中的语言使用也能深刻地体现出这种文化精髓。

(二)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继承和反叛中不断挣扎,正如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一样,为了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苦苦挣扎,在这一阶段,英国的文学评论似乎也出现了这种徘徊,为了继承和反抗的问题苦苦挣扎。对于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而言,无论是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的评论还是在荒诞的创造手法上,都体现了英国文学评论的继承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的纠结与冲突。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经历重大转变,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于先前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对于传统评论标准有了新的认识,这时的英国文学评论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内容和思想上都有一些新的突破。但在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以外,基本上没有一个具有很强实力和影响力的评论家,他们大多畏首畏尾,继承有余,创新不足。至今,伊格尔顿在文学评论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之后,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方向发展,英国的文学评论也在不断地对以前的文学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审视和研究,开始慢慢地建构起新的、适合当今社会的文学理论。而美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的发展一样,即使从英国文学评论中发展出来,具有英国文学评论的一些特征,但自从美国独立之后,美国文学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一样善于突破,不断地打破传统,敢于表达新观点,书写新内容,美国文学评论在不断的突破中获得新的发展与进步。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英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评论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英国文学评论虽然也有发展,也有创新和突破,但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讲,都显得畏首畏尾,不够彻底。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文学评论就像英国文学一样,为了保持英国文化原有的“纯正血统”而不愿或者是不敢突破。虽然,英国文学评论在厚重的历史中吸收了很多营养,能够产生一些中规中矩的评论,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少有创新和突破。英国文学评论读之使人感觉犹豫不决,缺乏突破力度,使人感觉评论的力度总是不够,评论总是不够精准;英国文学以及英国文学评论虽然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源泉,但这种厚重的历史优良的文化传统也对英国文学评论者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他们在创新道路上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想认识,加大对文学理论的创新。这样英国文学评论就显得较为陈旧,缺乏突破与创新和新鲜度。美国文学评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极大,特别是美国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促进了美国文学评论的不断发展,最终,美国文学评论发展成为开放性的文学评论。美国文学评论虽然在英国文学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在历史的不断推进中,美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文学评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像英国文学评论那样有很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因此,它能够轻装上阵,不断地突破传统,不断地创新与突破,获得大力的发展。美国文学评论在吸收欧洲大陆文学和北美大陆印第安土著文学的精华部分的同时,也可以综合应用各种理论,把各种文学评论中的精华部分借用过来,并不断地融合创新,这样,美国文学评论就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能够不断地突破和进步。美国文学评论的视角是世界的视角,全世界的文学评论的优秀理论和成就都可以借鉴过来供自己所用,美国文学评论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三、结语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10篇

文学评论的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出来的文章。文学评论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深刻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文学评论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议论文,它必须是在读的基础上发表评论。

技法指导

写文学评论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研读原作,把握丰富的材料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深广,必须认真反复地研读作品,才能把握丰富的材料。把握丰富的材料还包括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写作动机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别人对该作品的评价等。

二、要有真知灼见

我们写文学评论时,应力求入木三分,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对作品要有自己深刻的独到的见解或感受。评价时,我们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分析与评论结合

在写文学评论时,我们要对原作进行严谨、细致深入的分析(包括鉴别、比较、探寻、阐发等),进行准确判断,进行合理引申,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评论就是对作品的全部或局部的成败、优劣及其实质的意义发表明确的意见。

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

文学评论属于议论范畴,往往采用“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作的总的看法。概述文字时要简练,并显示出强调之处,使之与后面的评论相照应,相配合。

五、布局要巧妙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篇完整的文学评论应由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1.引论,又叫引言、引题。引论或说明选题的背景、理由、目的、意义,或引出论点。

2.本论,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写作时要调动必要的论证方法,采用必要的表现技巧,对论点进行严密的、科学的论证。本论一定要有理有据,层次井然,富有逻辑性。

3.结论,是文学评论的结尾部分。通常有两种写法:一是对本论的论证结果进行科学概括总结;一是对论证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说明或补充。

现场文题

请细细赏析下面的诗歌,谈谈你读后的感想。可以从品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着手,写一篇赏析性文字;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扩展开去,写一篇小评论性文章;300字左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范文示例一

一棵并不为人所注意的“小松”,最终成长为“凌云大树”。时人的“不识”,其实就是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的写照。综观历史,有多少不为人注意的“小松”差点被埋没!出身卑微的蔺相如,若不是赵国无“可使报秦者”,又怎能有完璧归赵、位列上卿、与名将出身的廉颇“为刎颈之交”的机会?世人若仅将目光投向鼠目所能望见之处,则思想必将禁锢,思路必将堵塞,良材必将埋没。待到凌云大树长成,方愕然惊呼:“咦!哦!……”殊不知,出身蓬蒿中的轻微卑贱身份并不能阻止大树的茁壮成长。同理,英雄不问出处,重要的是坚强,坚持,坚忍!而目光浅陋者,可以赧然矣!

点评

读诗歌,写感想。题目给了考生选择的机会,而作者选择了相对更难写的拓展性的小评论文。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的精神内涵,而作者抓住两个“凌云”及“不识”“始道”,准确把握住了杜荀鹤要托的“志”,从而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会,并以出身卑微的战国名相蔺相如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体现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

范文示例二

凌云的巨松,也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瘦小可怜,被埋没在“深草里”。但它不低头,而是“刺头”。这一“刺”字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而今渐觉出蓬蒿”,“出”字显示了小松由小变大发展变化的情景,是未来“凌云”的先兆。至此,诗人不禁感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能说明有眼力;小松尚小,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远见。然而世俗之人又有多少具有这种“识”的能力呢!诗人杜荀鹤出身卑微,少有才华,然o人赏识,怀才不遇。这首小诗体验深切,精练传神,充满理趣,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读之意味深长。